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

2016-01-25 09:13: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一《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详解》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一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详解》

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 诗词常识篇

1.出塞二首(其一)

1.B C。 2.用了互文手法,意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

增加了“秦”、“汉”两个限制词,一经互文,便造成了苍茫、幽远的意境,引发读者抚昔思今,边塞 战争何日是个终了? 3.后两句借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 和平安宁的向往。

2.田 园 乐

1.六言绝句古体诗五言绝句[注意:孟诗不是近体诗]2.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 结合,情景结合。诗中的“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3.主要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不 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如“复”与“更”的对仗也很经心, 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3.山居即事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2.“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

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3.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 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

4.夏日南亭怀辛大

1.五言古诗 田园诗(怀人诗亦可)2.纳凉情景怀人情思3.(1)表现了诗人夏夜

纳凉时闲适自得的情趣;(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1)从嗅觉、听觉人手,清香可嗅,滴水 可闻,此外更无声息,写出了夏夜的宁静美丽,清爽怡人;(2)竹露滴清响,以动写静,运用了衬 托的手法;(3)悦耳清新的水滴声,自然引出下句“欲取鸣琴弹”。 5.妙在这二字不但传达 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还妙在“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 爱而“渐”起,传神地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5.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1.七言绝句边塞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 6.城东早春

1.清新清幽[因为它刚刚显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作者用“才”、“半”暗点

“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3.以虚衬实。前两句是 实写,具体描绘了早春的“清景”,后两句是虚写,用“若待”二字一转,导出想象中的盛春季节上 林苑浓丽的景色。用虚写的浓丽的盛春景色更能衬出今日早春之“清景”的幽雅可人。

7.秋 思 ,

1.七绝2.秋风虽无形,但它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又处 处可见。 3.“行人临发又开封”是细节描写。“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照应了“意万重”,是“意

万重”才会有“又开封”的情节,这就把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微妙的心理刻画出来了,让 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也深味到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

8.竹枝词(其九)

1.繁茂高峻2.借代青年妇女壮年男子浓郁的民俗风情3.表达了诗人对这

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愉悦的感情。

9.渡桑干

1.霜阳乡 押的都是平声韵。 2.(1)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

(2)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3)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 抑。 3.(1)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

干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 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

10.行 宫

1.五绝宫怨诗2.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她们应该

怨玄宗、恨玄宗,情绪激烈,然而,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她们既不愤激,也

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就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这一细 节,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宫女的命运是多么令人震颤!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凄绝1 3.意 思一:这些宫女当年落人宫中时,个个花容月貌,娇姿艳质;意思二: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 悴;意思三:长期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寂寞幽怨;意思四:到了白头,已心如死水,无怨无恨; 意思五:行宫的寥落,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11.陇西行(其二)

1.七绝闺怨诗2.对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师场面与战死疆场的壮烈场面对比,河边

“骨”与梦里“人”的对比。借代:貂锦,代指精锐部队;春闺,代指春闺中人。 3.一个可怜,一 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第三句实写战 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一边是无定河边骨,一边是春闺梦里人,这一虚一实 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2.寄扬州韩绰判官

1.赠友诗(或寄赠诗、怀人诗)2.用一对叠字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

带,迢递不断,这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 长的空间距离,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3.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 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景象的又一 次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 4.(1)客观上先造成令人读之如 见吹箫的玉人披着银辉,是如何的洁白光润,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 南秋夜,令人心荡神移;(2)营造了友人和女子倚箫歌舞的意境,令人猜想友人的才貌是如何 的风流倜傥;(3)它唤起的联想是读者对扬州胜景的无限向往。[答出两点即可]

13.登崖州城作 „„

1.流露出对社稷安危的牵挂,也流露出对国家的依恋。 2.这里距京城遥远,连鸟都要 飞半年,人要走多久?更何况我既无翅膀,更无自由啊1 3.用的是拟人、象征手法。描写青 山环绕,层峦叠嶂,好像山有情,要挽留我;但是“百匝千遭”却表明作者正处于严密封锁、重重

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情况,抒发的是归而不得的忧伤。

14.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1.含义是船只不能自由行驶,两岸人民不能自由往来。 2.用鸥鹭的“无拘管”和上句 的“亦难为”作对比,寄托着国土沦丧的痛惜之情。 3.前两句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是实写,国 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是虚写。后两句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是实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 们自由来往的愿望是虚写。

15.江阴浮远堂

1.中原沦陷区(金兵占领区)2.大江流 以水寄托悲愁(或答:运用曲笔,借水寄愁)

3.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作者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极度悲愤之情。

16.白 梅

1.七绝咏物诗2.耐寒、坚强;自甘寂寞,高洁脱俗;报春(或奉献精神)3.主要运用 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混芳尘的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 志。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7.江城子

1.词调名(或词牌名) 2.南京苏州 3.“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 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 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18.南 乡 子

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 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景色描写为思乡之情涂抹了凄迷的色彩。

19.虞美人 .

1.A 2.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答“美好事物”不确切)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或答:因为 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 伤,这样美好的时刻不如结束才好。]3.示例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 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示例2:这 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这一比喻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显示出愁思如大江春水一样,无穷 无尽,无时能已。

20.望江南

1.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 其处境无限凄凉。 2.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 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 处境越凄凉。 3.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 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

2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词牌名 标题2.两个“愁”的含义不同。“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

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3.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 的气氛,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22.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词牌名标题(或题目)2.“一般”指梅花与雪花“出身”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还

指形色一样,雪花的形状和颜色非常像梅花的花瓣;又指香味一样,雪花不是没有香味,只不过 被天风吹散了而已。“惟高一着”是指梅花的内在品质——梅花不似雪花那样情厚,它是那样 的薄情,宁可向着空山散发自己的光彩,也不愿做个阿谀逢迎之徒。 3.A[词的前二句是在 说雪花与梅花形色“一般”,未涉及内在的气质]4.[无论持抑雪扬梅说,还是持抑梅扬雪说, 言之成理即可]赞同抑雪扬梅说:理由(1)上片雪与梅各具“风流”,打个平手,“雪无香”,梅 也“香零落”。理由(2)下片“惟高一着”,指的是梅花,“薄”应作褒义解,是轻盈,是曼妙,作者 是赞美梅花在天地间放射着异彩,雪花在天地间只是随意飘洒。在天空大地之问,梅花确比雪 花略高一筹。赞同扬雪抑梅说: 理由(1)题作《雪中看梅花》,梅花惟一的优势一一香,在雪 中零落殆尽;理由(2)“薄”字一语双关,梅花不只形比雪薄,情也比雪薄,这是雪的“惟高一 着”,雪比梅花情厚,既随意飞舞天地之间,还飞入寻常百姓家。[虽有两种观点,都能言之成 理,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应为抑雪扬梅。]

23.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1.小令2.表达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

涯,饱含愁苦无奈。 3.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24.[仙吕·后庭花]

L宫调名 曲牌(或词调名)2.前四句描绘了景色宜人的荷塘,写采菱女一边采莲,一边

高兴地唱歌,水鸟被惊飞;后三句描写了乱云漫天,急雨如注,荷叶翻滚,采菱女发愁而归去的情 景。 3.这种自然与人短暂的不和谐,才使表现的生活变得有色彩,有滋味。由静态到动态地表 现生活,捕捉到“鸟惊”“人惶”的细节并形诸文字,使这幅深秋采菱图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25.[双调·折桂令]中秋

1.曲牌(或词调名)题目2.拟人化,与嫦娥问答,更为生动、形象。 3.运用了比喻

修辞,以一轮飞镜指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运用侧面烘托手法,以银河无波、桂影婆娑清晰 之景侧写月光清朗之态,效果鲜明。

26.[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1.示例一:首句从李白《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化用而来,写 出了秋天洞庭湖边山景的雄奇壮美。示例二:第二句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

齐飞”化用而来,展示了在渺茫无际的江面上,孤鹜在明丽的晚霞的映照下振翅高飞的动态画

面,有一种明朗辽阔之美。 2.山,连绵不绝;水,无穷无尽;山、水、天相接,意境苍茫悠远。 “西风”无形,“秋意”无迹,然而却四处弥散,于无尽秋意之中,有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意境 美。 3.“落残霞孤鹜齐飞“,言黄昏景观;“夜静云帆月影低”,言静夜景观。“月影低”说明月 亮已挂在天上,说明时间已由黄昏驶向夜深,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时间是动态的。

27.[双调·蟾宫曲]I际古 ·

1.诸葛亮姜太公2.千古功勋无非过眼云烟消极无为3.(1)同意。本曲通过对

古代英雄的追怀,流露出千古功勋无非过眼烟云的处世态度。(2)不同意。本曲由追寻历史

的足迹转入对历史的凭吊,流露出对龙虾不辨、明主难遇的世事的概叹,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 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具有积极意义。(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部分题材内容篇

28.台 城

1.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因为六朝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不管人世沧桑、人问兴 亡,却依旧逢春枝叶繁茂,欣欣向荣,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3.诗人以江南草长、碧绿如茵 显示出的繁荣兴茂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作鲜明对比,以春色常在的长堤烟柳和如梦般转瞬即逝 的六代繁华作鲜明对比,于对比中抒发了诗人今昔盛衰之感。 4.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

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 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 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29.赤 壁

1.一只折断的铁戟前朝人物和事迹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

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表达思想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 性的诗句,既以小见大,有耐人寻味。[言之有理即可]3.可从诗的后二句推出。(1)诗人认 为周瑜的胜利带有运气,历史给了他英雄成名的机遇;(2)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诗 人对一代英雄的失败深表惋惜;(3)悲人之时亦自悲,诗人本意是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 才能而不得一展的忧愤。

30.与诸子登岘山

1.吊古伤今[若答“至今求仕不遇,空有抱负”或“无所作为,死后湮没无闻”也可] 2.人 事代谢往来古今3.D[相照应的应是首联]

31.西塞山怀古

1.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都灭亡的往事。 2.C[应为:对历史更 迭、朝代兴替的感伤之情]3.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这句好在这一“寒”字。“寒”,一是客观的 实感,即秋寒,水寒,二为诗人心境的反映——政治上失意后的心寒,三是这个“寒”字还兼有历 史和现实的鞭策警醒作用:凭险割据者若不引以为鉴,必有孙皓“一片降幡”的覆辙之寒。

4.此联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 一边是东吴兵败投降的白旗。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 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所向无敌j而失败者黯然失色,投降猥琐的神态。

. 32.咏怀古迹(其三)

1.这里用一个拟人化的“赴”字,就把群山奔赴的雄伟气象表达出来了,也把山峡变幻无 穷的姿态和磅礴壮丽的气势写活了。[或: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 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2.A[杜甫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是为了把昭君写 得“惊天动地”,以此烘托昭君这位“窈窕红颜”;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 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3.“空”写出昭君生不能归汉,骨留青冢,只有魂灵徒 然地归来,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

意。 4.(1)“一去”对“独留”,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2)“紫台” 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3)“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 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4)“朔漠”对“黄昏”,即把昭君命运和无边的大漠、笼罩四 野的黄昏天幕连在一起,是何等的空旷凄清!青冢有恨啊![分析出两点即可]就这么两句工

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旬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联 对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这几句可不答]5.杜甫的诗题叫

《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昭君是绝代佳 人,远离汉宫,身死异国;诗人是才华横溢,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所以诗人在表达昭君千载之 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33.桂枝香·金陵怀古

1.金陵悲恨相续2.杜牧歌女不知亡国之恨,仍唱亡国之音《后庭花》那些沉醉

于歌舞,过着豪华生活的达官贵人3.C[词人矛头指向的是统治者,并非商女]4.词中用 “繁华竞逐”四字揭示了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的根本原因。没有。“漫嗟”句就是批判 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 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吸取历史的教训。

34.念奴娇·赤壁怀古

1.D[A“樯橹”是借代,B形容的是周瑜形象,C应是作者神游故国]2.这些词是:乱、

穿、惊、拍、卷等。作用是: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 .‟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3.年轻有为(或少年得志), 气宇不凡(或英气不凡、从容潇洒、风度儒雅、风流俊雅等,必须是形貌气质),指挥若定(或大智 大勇,胆略超人等,必须是指挥才略方面),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 慨(或失意感伤之情)。 4.苏轼倾慕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建立伟业,而自己年已四十有

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一一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 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5.这首词上阕寓情于景,通过对赤壁四周景色的描写和赞 美,为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引出下阕主要对人物事迹的描写和赞美。在对周瑜形象刻画 中作者倾注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感慨。写景、咏史、议 论、抒情就是这样融为一体的。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用孙仲谋的典故是要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 能。(2)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典故,其用意是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2.佛狸祠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民俗就安 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国臣民。词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们忘记历史的隐忧和对南宋 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3.C.[正确的理解是:有廉颇那样的愿为国效力的人才却不被 重用]4.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 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并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故土。二人都是从百战中开 创基业。这和南宋统治者偷安江左、忍耻忘仇的怯懦的表现,是非常鲜明的对照。.

36.[双调·蟾宫曲]咏史

1.前赤壁赋2.功盖三分国3.C[“描绘”表述不当;也非比较,应改为“歌颂”。]

37.北陂杏花

1.“绕”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 2.花影3.c[A出自叶

绍翁《游园不值》;B出自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虽有对比,但表现的是海棠矜持、自

重和谦让的品格;C出自郑思肖《寒菊》:D出自司马光《客中初夏》,虽有对比,但“向日葵”比 喻新主。]4.(1)“北陂”僻静,“南陌”繁华;“北陂”空寂,“南陌”热闹。(2)北陂杏花即使零

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碾 成尘土。(3)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二
考试样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

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

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 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

2. 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8分)

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

1.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思),东方须臾高知之!

2.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

的异同(25分)。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离骚》)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斵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

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斵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庄子·外物》)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庄子·田子方》)

五、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文(25分):

1、说《论语》

2、说《孟子》

3、说《老子》

4、说《庄子》

5、说《韩非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考试样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错别字每个字扣半分):

1、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建安时期( )所作的( )。

2、( )(字仲宣)被称为“建安七子”之首,他的《登楼赋》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名篇,有人将其与《洛神赋》并提。

3、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陈王”“陈思王”“东阿”“平原”都是对建安时期著名诗人( )的别称。

5、正始时期著名诗人( )所创作的《咏怀八十二首》是著名的五古咏怀组诗,对后代诗歌产生过深远影响。

6、“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段文字出自( )的( )。

7、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诗中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这两句中提到的这位诗人是南齐的( ),“澄江净如练”出自他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这句诗的上一句是( )。

8、南齐时期,在沈约、周颙等人的倡导下,许多诗人开始将新发现的汉语四声的规律运用于诗歌创作。同时还吸收了魏晋以来日渐发展的骈偶形式,发展出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史称( )体,又称新体诗,这是唐代律诗的雏形。

9、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中“鲍参军”是指刘宋时期著名诗人( ),他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庾开府”是指梁和北周大诗人庾信,他的骈赋名篇《 》长约五千

言,描述了梁朝败亡的历史和诗人自己的遭遇,堪称“赋史”。

10、南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这一手法来传情达意。《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这四句诗的后两句中,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的应该是( )这个词组,它双关的应是( )一词。

11、卢照邻《行路难》中“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这两句诗的对仗属于“八种对”中的( )。

12、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3、杜甫《秋兴八首》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14、“玉溪生”和“樊南生”都是晚唐著名诗人( )的号,这位诗人创造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诗歌形式——无题诗。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结合诗人生平及作品阐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及特色。

2、请结合诗人作品阐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及艺术成就。

三、作品分析题(20分,要求结合杜甫生平以及他的其他作品对下面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不必对诗歌作逐字逐句的解释,只须加以整体性的评析即可)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十月十九日,夔州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公元717年),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於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行曰: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嚯(改为“火”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样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句话见于《 或 》的《大学》篇。 2,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 》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仲淹《 》中的名句。

4,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 ,深婉开少游”,指出了

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5,“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这是北宋词人 6,《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 。

7,南宋词人辛弃疾,字 ,号稼轩。

8,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

9,宋代著名词人认为词“别是一家” ,应该“协律” “可歌” 。

10,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而得名。

11,“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这是北宋诗人 12,“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

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

13,北宋诗人俞紫芝《宿蒋山栖霞寺》云:“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

唤不起, 。”

14,《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 。

15,《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 ,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 16,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其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和

讲史。

17,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剧的情形。

18,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和白朴的《、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

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19,一本元杂剧的曲辞一般由一人主唱,由正旦主唱的剧本称为。

20.明初朱权《》按题材把元杂剧分为十二个类型,称为“杂剧十二科”。

二、作品赏析(以下三篇任选二篇,每题10分,共20分。)

1,《六月十七日昼寝》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2,《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3,《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答案另纸书写。)

1,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哪些贡献?请简要说明。

2,什么是诸宫调?产生、流行于什么时代?有哪些代表作品?

3,简要评析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

四,论述题(30分。答案另纸书写。)

试论苏轼诗歌的主要特色。王夫之曾批评苏轼的诗歌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请结合作品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期末考试样题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杂剧《四声猿》的作者是

2、《 》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3、《项脊轩志》的作者是。

4、《陶庵梦忆》的作者 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5、《桃花扇》传奇以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现南明历史。

6、“格调派”的代表人物是。

7、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 、 和 。

8、《圆圆曲》的作者是

9、《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

1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和《孽海花》。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公安派

2、 “三言”

3、 “一人永占”

4、 浙西词派

5、 程乙本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试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2、 结合作品谈谈《牡丹亭》剧本中杜丽娘形象的塑造特点。

3、 简述《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

参考答案

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

参考答案: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

参考答案:良人:指丈夫。餍:吃饱。反:通“返”。瞷:窥视,偷看。之:动词,往,到„„去。蚤:通“早”。施:斜行。

2、 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是孟子的著名寓言,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能指即前面齐人及其妻妾的故事,所指即最后的一句话。能指部分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有鲜明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三
《古诗文阅读练习》

古诗文阅读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啡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术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此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于,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今。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选自《古文观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众难塞胸 难:非议 B.殆死潼关 殆:危险

C.中间期年耳 期年:一周年 D. 当何以图敌 图:对付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出诸葛亮对蜀汉忠诚的一组是(3分)( )

①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②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③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④论安言计,动引圣人 ⑤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二项是(3)( )

A.《后出师表》

B C.本文旨在说明,处于敌强我弱的局势下,

虽说不是为了奉行先主的遗志,但为了维护蜀国的安全,应该抓住战机出师北伐。 D.诸葛亮最后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

示讨贼的决心。文章情真辞切,极能激励人心。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3分)

(2)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

何能必胜?(3分)

暴方子传 俞 樾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祖名犬儒,字超亭,官江西知县。方子以巡检指省①江苏,补平望司巡检。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 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时谭叙初中丞以

苏藩护理巡抚,禁博禁妓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诸弊竟绝。谭公嘉之,举荐贤守令数人,方子与焉,诏军机处存记。会以母忧去官。免丧复至江苏,补吴县甪头②司巡检。清操愈厉,曰:“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 甪头司驻太湖西山。方子布衣芒履,徜徉山水间。遇先贤祠墓,每刻石表识之。又访求山中遗老诗文集,刻以行世。公事之暇,好读史,《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皆卒业。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官罢后,饔飧不继,山中人争以米馈,未匝月,得来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山中有秦散之者,为作《林屋山民馈米图》。 及归滑,贫益甚。

光绪二十年,倭事起,湘抚吴清卿中丞自请督师。方谒中丞于津门。中丞吴人也,持节操,灰不善事上官被劾,千里,不私一钱。中丞

其明年,感疾,卒于关外,候委用。 2分)( )

A.会以母忧去官 会:适逢 B.每刻石表识之 识:认识 C.刻以行世 行:通行 D.俟有微劳,即行开复 俟:等到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廉洁的一组是( )(3

分)

①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 ②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 ③举荐贤守令数人 ④然性傲岸,喜凌上

⑤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蹊莱称是 ⑥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干里,不私一钱 A.①②⑥ B.①④⑥

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①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暴方子严于律己。他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但他生活俭,就连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

B.暴方子在世三十多年,担任过一任知县,两任巡检,其间曾因冒犯上司被免官。 光绪二十年,追随吴清卿去抗倭。

C.暴方子风雅好学。在苏州,他常常穿着布衣踏着草鞋游览太湖西山;在公事之余,喜欢读史书,《史记》等史书他都已通读。

D.吴清卿对暴方子的廉洁非常赞赏,认为他如果担任牧令,政绩一定有可观的地方。可惜第二年方子就

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无以饵其口,膝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 太后,下至大臣,(混音):打扰,烦劳。

2( )

A.秦王屏左右 屏:遮蔽 .B.被发而为狂 被:披 .C.是以杜口裹足 杜:闭 .D.下惑奸臣之态 惑:受迷惑 .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范雎对秦王忠诚的一组是

( )(3分)

①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

②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 ③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④膝行蒲服,乞食于吴市 ⑤杜口裹足,莫肯即秦 ⑥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①②⑥

4.下面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雎来到秦国初会秦王时,他先是唯唯再三,

欲言故止,见秦王求教心切,态度诚恳,这才婉言作答。

B.范雎有意把眼前的秦昭王与古代的圣贤相联

系,既满足了秦昭王的虚荣心,又激励他礼贤下士。范雎还以吕尚自况:把自己置于贤相的位置

C.范雎说秦王时,将自己定位在维护秦王根本利

益的立场上,引古论今,援他况己,旁及侧击,渐渐触及要害

D.范雎采取纵横家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架

势,揭示出秦国现实政治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

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为后世所传诵的佳句,“送”与“滴”字用得尤妙,请简要赏析。(3分)

(2)诗中诗人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3分)

三、词类活用翻译练习

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

2.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

4.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5.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6.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

9.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灭吴》)

10.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13.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

1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四
《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com》

河北省邯郸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2013.3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觉醒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父艺和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魏晋诗篇在当时特定历史条

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却正是在这种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它们承受着不同的具体时期而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学术深度。《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原因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和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一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B.人的觉醒通由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这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的。

C.人的觉醒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与其他领域相比较,这种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方面,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D.《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突出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诗篇深藏在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的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正表现出魏晋诗人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地追求。

B.正是在对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即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形成魏晋诗人的核心人生观。

C.在魏晋诗人看来,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有些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完全可信或无价值。

D.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而魏晋诗篇之所以对这一命题的咏叹具有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是与魏晋诗篇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觉醒,是指在怀疑和否定1日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魏晋时期产生的新的态度和观点。

B.魏晋时流传下来的诗篇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在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

C.汉末魏晋时期二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产生了人的觉醒。

D.《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了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正是因为有人的觉醒。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

故旧家,实娼馆也。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阳县。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只,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明即.

请行,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讨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建康,命韩世忠、王燮诸将悉听充节制。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渡冈沙,充遣陈淬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自辰至未,战数合,胜负未决。燮拥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数千人降。金人济江,鼓行逼城。时李槐以户部尚书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宗弼不能屈。翼日,遣入说邦乂,许以旧官。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翼日,宗弼等与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邦乂奋笔书“死”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

四十四。事闻,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官其四子。

(节选自《宋史·杨邦乂传》,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舍欲隳其守 隳:毁坏 .

B.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 徒:徒党,同一类入 .

C.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 逆:叛逆 .

D.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 假:给予帮助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杨邦义节义品性的一组是(3分)

①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 ②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

③惟邦乂不屈膝 ④立邦乂于庭

⑤邦乂奋笔书“死"字 ⑥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邦乂在郡里求学时,被同学托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骗到娼馆,酒行了几遍后才知道真相,先是惊愕,后马上快步回到宿舍,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责。

B.杨郭乂做溧阳知县时,为对付占府城杀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对犯人赵明恩威并施,在杨邦乂赦罪报功封爵的许诺下,赵明第二天就主动请缨,几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C.宋朝将领在金兵面前或逃或败或降,使得金兵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们也屈膝迎拜金帅完颜宗弼;而杨邦乂却在衣襟上写下血书,表达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

D.宗弼软硬兼施,又用许诺恢复杨邦乂原有的官职来诱降他,杨邦乂不为所动,抱定必死的决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后来他又怒骂宗弼,才被杀死并剖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邦乂立具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5分)

(2)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5分)

9.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借条

尹全生

1946年夏秋之交,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从宣化店突围。几十个伤员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被国民党军队固追堵截,断粮数日。

一天深夜到了后山村,护送伤员的连长到大庚家借粮。大庚只有一亩兔子不拉屎的山地,夏季遭灾,收的麦子就要吃完了,而当时离秋收还早,哪有粮食?再说,新婚不久的媳妇已怀了孩子,自己还在为缺粮发愁呢!不满20岁的大庚天生心肠软,经不住求,心一横拿出了仅有的50斤麦种。连长给他打了张借条,说等全国解放了,让他凭借条到县政府换麦子,一年翻一番!借条上的签名是“周大成”。

三年后山门县解放了,大庚就带着借条进城兑换麦子。走上村前的山头,大庚面对村子坐下休息。坐在这里,大庚看到了刚刚属于自己的两间瓦房和两亩地。连长借粮后不久,他的两间破草房就塌了;那一亩兔子不拉屎的山地,第二年春就卖了。贪婪地看着那房子那地,大庚突然问自己:这房子这地是哪儿来的?——解放了,政府分给我的!想到这里,大庚就又想到了揣在怀里的借条:我分得的房子分得的地,难道还不值50斤麦子? 他觉得自己不够意思,往脑袋上擂了—拳,拔腿朝回走。

转眼十年过去,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大庚实在揭不开锅了,就又带着借条去找政府。走到县城外面烈士陵园旁边时,他问路旁挖野菜的两个人,到县委怎么走?老的有五十多岁,脸浮肿着。大庚一眼就看得出来,那也是个被饥饿折磨了很久的人,没料到这个人正是县委书记,问大庚有什么事。大庚知道对方的身份后,惊得接连倒退了几步。看着县委书记浮肿的脸,咳在地上的血,他如同做贼被人当场发现了一般,拔腿就逃。大庚边逃边问自己:县委书记都饿成那个样子,都在挖野菜,你找谁要粮食?他又一次觉得自己不够意思,发誓再不拿借条找政府了。

年轻的大庚,渐渐变成老态龙钟的大庚了。人老了,心事也就多了。他打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买口好棺材,重新安葬媳妇,觉得只有这样,当自己下世时才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媳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五
《语文三模卷》

湖州市第五实验初中初三年级第三次模拟检测

语文 答题卷2014.5

考生须知:

1、试卷分为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共2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请勿在装订线内答题。

3、请在答题卷装订线内写上考生所在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 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生命给了我们清新的早晨和怡人的黄昏,生命给了我们忧伤的诗歌和(jī)(1)荡的音乐。欣赏生命吧,让我们的心有一个沉静的时候,笑看生命中那些愉美的(shùn)(2) 间,体味那种无以(míng) (3)状的感动。

2、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 蒹葭萋萋, 。(《蒹葭》)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5)雪花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____ _____,_____ _ _ _”的明媚春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李白仍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____ ______,_____ _。(李白《行路难(其一)》)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人有百手(虽然) B.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D.杂然相许(赞同) ..

4、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面两题。(4分)

【甲】: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乙】:“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丙】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阅读甲段的小诗,我们感受到 (1) (作者)对母爱的热切赞美;乙段是鲁迅先生回忆在日本时教他医学的 (2) (老师),感激怀念之情浸透文字;丙段文字选自

(3) (作品),作者 (4) 为我们塑造了三个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形象。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 分)

湖州西苕溪畔有支“环保武工队”

“五水共治·寻找最美河边人”系列报道:“环保武工队”是街坊们对他们的亲切称呼,他们真正的头衔是西苕溪巡查队。以沈利群为队长,主要队员共7名, 媒体称其为“苕溪护水队”。从2012年6月成立至今,他们每天风雨无阻,骑着自行车巡查在西苕溪畔。寻找偷排企业,上门劝导制止,报告执法部门,联系媒体曝光„„在他们的不断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之下,原本浑浊不堪的苕溪水恢复了清澈。水壶、毛巾、照相机、自行车,是他们全部的行囊;烈日下晕厥,风雪中摔倒,是他们工作状态的写照。所有的付出,只为一溪碧水长向东,只为岸芷汀兰人欢笑„„

① 以下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最美妈妈” 吴菊萍的颁奖词,请以此为参

考为这支“环保武工队”写一段颁奖词。( 2分)

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② 生活在水乡湖州,我们都要争做“最美河边人”,说说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具体行动。(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 一9 题。(13 分)

幸福的无关 林清玄

⑴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序排行就有18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喝汽水了。

⑵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好像进行一个隆重的仪式,18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⑶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哦--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因为到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尝过喝汽水到呕气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道是何等幸福事。

⑷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辗转反侧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

⑸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9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

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的黑松汽水,就往茅房跑去。彼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很少进茅房的,卫生问题通常是就地解决,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⑹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灌进口中。 ⑺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哦--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后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⑻在茅房喝汽水的时候,我忘记了茅房的臭味,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年叹息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⑼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⑽有时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而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⑾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的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生命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6、“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果真如此吗?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3分)

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幸福与什么无关,又与什么有关。(3分)

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①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

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

②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 .

9、“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请结合你生活中的某个幸福的瞬间,写下你的幸福感言。(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 一13 题。(11分) 飞机黑匣子

①黑匣子(英文俗语:black box)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黑匣子是俗名,它的真名很普通:飞行数据记录仪。它是一种将飞机飞行的情况储存下来的仪器,当以后需要了解飞行情况时,可以通过重放设备把它们放出来。

②其实黑匣子不是黑色的,而是被漆成明亮的桔红色。它之所以采用桔红色,主要为了与周围地形地貌颜色相区别,便于寻找。

③黑匣子有两个,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ockpit Voice Recorder)和飞行数据记录器(Flight Data Recorder)。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语音对话和两小时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况、耗油量、起落架放收、格林尼治时间,还有飞机系统工作状况和发动机工作参数等飞行参数都记录下来,需要时把所记录的内容解码,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

④黑匣子外壳十分坚固,表面覆涂隔热材料。它能同时承受来自三个方向3.4公斤重的物体长达5分钟的撞击;能承受一件230公斤的重物从3米高度砸下的冲击;能经受起火爆炸,并能在1100℃的烈火中烧半小时;能在3米深的水中浸泡30天。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安然无恙。

⑤为了回收方便,黑匣子上还安置了降落伞,飞机出事后,可以自动弹出来安全降落。为了保证安全,它通常安装在远离飞机中心的尾翼翼根的地方。看来,飞机设计人员对这位特殊的“见证人”是备加照顾的。

⑥黑匣子还装备了水下信标(ULB)。如果你看过黑匣子的照片,一定可以观察到在盒体的一端有一个小的,圆柱体的物体。它看起来是黑匣子把手的两倍大,实际上它就是信标。当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脉冲,这种脉冲可以被声纳和声学定位仪探测到。在信标的一端有像公牛眼一样的水下传感器。当水接触到传感器,信标就会被激活而发出超声波脉冲。信标通常发送37.5kHz的脉冲信号,并能从深为14000英尺(4267m)的水下传递声音。一旦信标开始工作,它会每秒发送一次信号并持续30天。信标由可以连续工作6年的电池驱动。在十分罕见的情况下,信标才可能被强大的力量冲击而折断。

⑦在美国,当事故调查员们找到黑匣子后,它被立即送到NTSB的计算机实验室中。为了避免对记录媒介的任何损坏,在运输过程中这种装置受到特殊的保护,直到被送达可以充分分析黑匣子的地方。”

链接1: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1时2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型客机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MH370),与地面失去联系。2014年3月24日,马航失联客机确认坠毁,但事故原因依然不明。尽快寻找黑匣子是现在最为迫切的任务。为了找到黑匣子,已有26个国家参与其中帮助寻找。2014年4月6日上午,搭载了美国黑匣子搜索设备的澳大利亚“海盾号”军舰,曾两次在搜索区域的最北端收测到了脉冲信号,第一次持续2小时

20分钟,第二次持续13分钟。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自4月8日以来,MH370搜索人员就再未探测到新的脉冲信号。一旦确信再也发现不了电子脉冲信号,水下机器人就有可能被投入进行工作。

10、如何理解文本第⑤小节中对黑匣子“见证人”的称呼?(3分)

11、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1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在十分罕见的情况下,信标才可能被强大的力量冲击而折断。 .........

13、链接1中“海盾号”军舰收测到的脉冲信号是由黑匣子的哪个设备发出的?“海盾号”4月6日收测到信号,而“自4月8日以来,MH370搜索人员就再未探测到新的脉冲信号”,利用文中信息,猜测其中的原因。(3分)

三、古诗文阅读(21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一15题。(4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4、诗歌5、6句调动嗅觉、听觉两种感官,来写夏夜南亭(2分)

15、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 一18题。(8分)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六
《2012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题 试卷与答案(16)》

2012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窗外春雨淅沥,听檐下雨声滴滴答答,时急时缓,如珍珠落地,敲击出盎然的春色,敲击出浓浓的yùn味。翻开记忆的fēi页,朱自清的“春雨图”返pǔ归真、平和自

,kān称绝唱„„

2.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短短

8个字,一下子就成为网上、办公室、课堂、街巷话题的焦点。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

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

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D.近两年,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

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87岁的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值得我们

骄傲的是他的籍贯是江苏兴化人。

B.我市在未来10年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

拔尖人才。

C.入秋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

大干旱等级。

D.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4.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我劝天公重抖擞, 。

(2)独学而无友, 。

(3) ,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关山度若飞。

(5) ,我言秋日胜春朝。

(6)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

(7)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 , ”蕴

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5.名著阅读。(6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

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

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

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

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

益而充实。”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主人公 (人名)因 而产生了自杀的

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2分)

(3)主人公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是什么?请结合他所做的一件事来说明。

(2分)

6. 专题与实践。(8分)

在主题为“热爱家乡,从保护鸟类做起” 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对本地的

一种常见鸟类——麻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负责搜集资料的活动小组,在网络上搜集到了这样几则新闻资

料:

材料一:麻雀是受保护动物。2000年,国家将麻雀列入了《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

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中,与青蛙一样,成为国家

级保护动物。任何捕杀、销售和食用麻雀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

材料二:江西婺源县被游客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但连续3年的全县鸟类

调查,却没有发现一只麻雀!记者在青海省东部和甘肃省东部农村采访10天,也没有

看到麻雀。

材料三:近年来,全国农村许多地方都见不到麻雀了,麻雀的消失,引起了鸟类

学家的注意。虽然还没有对这种现象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科学结论,但麻雀这种伴人

鸟类的消失,起码已给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质量敲了个警钟。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活动二:问卷调查】负责问卷调查的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的两个

问题及调查结果如下:

(1)你知道麻雀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吗?答不知道的占74%。

(2)你知道麻雀平时以害虫为食,有益于农业生产吗?答不知道的占83%。

看了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活动三:实地考察】负责实地考察的活动小组拍摄了两张照片:左图是几只活泼可

爱的麻雀;右图是街头烧烤摊正制作油炸麻雀。

如果你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

正在准备购买油炸麻雀食用,你该

如何劝说?(2分)

【活动四:总结反思】在这次活动

的总结交流中,大家对如何才能更

好地保护麻雀各抒己见,请你也提出几条建议。(2分,不少于三点)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渐东上。

散发③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④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指山上的日光。②池月:池面上的月光。 ③散发:散开头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

散发说明去掉冠簪,表示闲适。④中宵:半夜

7.(1)开头两句中的“忽”“渐”两字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2分)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从什么感觉角度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

(3)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怀?(2分)

(二)阅读《义田记》,完成第8—11题。(14分)

①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②③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

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

④⑤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

⑥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

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⑨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⑩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

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

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⑧

8.(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 ②日食 ( )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既而为西帅 ②及为相 ..

B.①以其所入 ②以衾拥覆 ..

C.①而终其志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

D.①此其大较也 ②常蹲其身 ..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10.翻译句子。(4分)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1. 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分)

(三)阅读《探访世博瑞典馆“未来生活岛”,低碳厨房成亮点》一文,完成第12—14

题。 (10分)

①5月23日是上海世博会瑞典国家馆日。自开幕以来,这个强调创意的展馆中的

“未来生活岛——概念厨房”一直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引发着人们对于未来家居生活

的思索。

②在“未来生活岛”的展馆中心,布置着一些看似平常的家居用品。不过可别小

看它们,这里处处体现着“低碳厨房”的理念。例如通过几个微型小孔降压的混合型

水龙头,可以实现节水30%;装有节能变频压缩机的冰箱,能比过去的冰箱节能70%;

而用铝锌合金内胆增加热效率的烤箱则可以节电40%。

③倒悬在空中的桌椅和展馆四周的各种彩色管道同样吸引眼球。展馆的设计方瑞

典宜家家居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奥尔森告诉记者,把生活中常用的家居用品倒挂在

馆内,代表用一种颠覆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彩色管道既是生活垃圾的可持

续处理方案“城市循环系统”,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各种互利和共生关系。

④“对瑞典很多家庭来说,厨房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在中国也是如此。”奥尔森如

此解释选择厨房作为“未来生活岛”展示重点的理由。在他看来,厨房的意义并非吃

饭这么简单,厨房不仅是人们和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场所,也是家庭生活中产生垃圾、

废水的集中地,承担了循环净化保护环境的使命,可以说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

⑤通过展示“概念厨房”,设计者希望能让更多的参观者看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

来,而展馆中的一些理念已经转化为现实。例如减少碳排放,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型

家居用品投入市场,成为城市减排的新动力。

⑥奥尔森认为,“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这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

美好”的主题完全契合。因此从筹备阶段开始,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就

全力投入了世博会瑞典馆的筹建工作中。“很高兴能有这么多的人来参观我们的概念厨

房,希望更多的‘绿色革命’能够从人们日常的家居生活开始。”奥尔森说。

12.“未来生活岛”展馆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家居用品处处体现着“低碳厨房”的理念,

阅读文章第②段,请概括说出这种理念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3.在奥尔森看来,厨房可承担哪些功能?(3分)xkb1.com

14.文章第②段中“布置着一些看似平常的家居用品”一句中,“看似”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7题。(10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

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

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

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

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

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

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15.选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

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3分)

16.结尾处“这种作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3分)

17.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不止一种。请任选一种分析它的作用。(4分) (五)阅读《夕照透入书房》,完成第18—21题。(20分)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

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

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七
《《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诗,内容是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并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写的是诗人的隐逸生活,闲适之中却也流露出孤寂愁绪。前六句叙事写景,交代诗人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事,又见到了什么。开头两句通过所见之景交代时间,山光西落,池月东上,点明是黄昏时分,“忽”、“渐”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夕阳西下之快,素月东升之慢,给人以快慢有致之感。酷热夏日“忽”落、清凉明月“渐”起,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理快感。三、四句叙事,写诗人于日暮月上之时,洞开亭户,散发乘凉、临窗敞怀而卧。“散发”、“卧闲敞”表现出一种生活的闲情与适意。五、六句写景,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绘幽香醉人的清静环境,写出了月夜乘凉的惬意。其中第五句以嗅觉写荷,第六句以听觉写竹。“荷风送香”,言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露滴清响”,足见竹露轻滴池面之响声清脆。如此清幽之境令人叹为清绝。置身此境,岂不神清气爽,悠然自在?后四句议论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进而生发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池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的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淡淡的怅惘来。这里用了“知音”的典故,给诗作造成了一个诱人的微澜。《吕氏春秋本味》载,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怀故人”的情绪一直被带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与朋友亲密晤面了。诗以梦境结束,颇有余味。诗人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感受,在抒写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同时,也流露出了“无知音”的孤寂情怀。整个诗作,纳凉怀人的感觉写得极为细腻传神,诗人内心闲适孤寂的复杂情味表现得真切浓烈,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八
《语言赏析题题组训练》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九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

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 诗词常识篇

1.出塞二首(其一)

1.B C。 2.用了互文手法,意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 增加了“秦”、“汉”两个限制词,一经互文,便造成了苍茫、幽远的意境,引发读者抚昔思今,边塞

战争何日是个终了? 3.后两句借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 和平安宁的向往。

2.田 园 乐

1.六言绝句古体诗五言绝句[注意:孟诗不是近体诗]2.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 结合,情景结合。诗中的“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3.主要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不

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如“复”与“更”的对仗也很经心, 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3.山居即事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2.“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 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3.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

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

4.夏日南亭怀辛大

1.五言古诗 田园诗(怀人诗亦可)2.纳凉情景怀人情思3.(1)表现了诗人夏夜

纳凉时闲适自得的情趣;(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1)从嗅觉、听觉人手,清香可嗅,滴水

可闻,此外更无声息,写出了夏夜的宁静美丽,清爽怡人;(2)竹露滴清响,以动写静,运用了衬

托的手法;(3)悦耳清新的水滴声,自然引出下句“欲取鸣琴弹”。 5.妙在这二字不但传达 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还妙在“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

爱而“渐”起,传神地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5.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1.七言绝句边塞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 6.城东早春

1.清新清幽[因为它刚刚显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作者用“才”、“半”暗点

“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3.以虚衬实。前两句是

实写,具体描绘了早春的“清景”,后两句是虚写,用“若待”二字一转,导出想象中的盛春季节上

林苑浓丽的景色。用虚写的浓丽的盛春景色更能衬出今日早春之“清景”的幽雅可人。

7.秋 思 ,

1.七绝2.秋风虽无形,但它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又处

处可见。 3.“行人临发又开封”是细节描写。“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照应了“意万重”,是“意

万重”才会有“又开封”的情节,这就把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微妙的心理刻画出来了,让

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也深味到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

8.竹枝词(其九)

1.繁茂高峻2.借代青年妇女壮年男子浓郁的民俗风情3.表达了诗人对这

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愉悦的感情。

9.渡桑干

1.霜阳乡 押的都是平声韵。 2.(1)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

(2)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3)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 抑。 3.(1)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 干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 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

10.行 宫

1.五绝宫怨诗2.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她们应该 怨玄宗、恨玄宗,情绪激烈,然而,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她们既不愤激,也

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就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这一细

节,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宫女的命运是多么令人震颤!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凄绝1 3.意 思一:这些宫女当年落人宫中时,个个花容月貌,娇姿艳质;意思二: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

悴;意思三:长期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寂寞幽怨;意思四:到了白头,已心如死水,无怨无恨;

意思五:行宫的寥落,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11.陇西行(其二)

1.七绝闺怨诗2.对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师场面与战死疆场的壮烈场面对比,河边

“骨”与梦里“人”的对比。借代:貂锦,代指精锐部队;春闺,代指春闺中人。 3.一个可怜,一

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第三句实写战

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一边是无定河边骨,一边是春闺梦里人,这一虚一实

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2.寄扬州韩绰判官

1.赠友诗(或寄赠诗、怀人诗)2.用一对叠字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 带,迢递不断,这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

长的空间距离,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3.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

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景象的又一 次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 4.(1)客观上先造成令人读之如 见吹箫的玉人披着银辉,是如何的洁白光润,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 南秋夜,令人心荡神移;(2)营造了友人和女子倚箫歌舞的意境,令人猜想友人的才貌是如何

的风流倜傥;(3)它唤起的联想是读者对扬州胜景的无限向往。[答出两点即可]

13.登崖州城作 „„

1.流露出对社稷安危的牵挂,也流露出对国家的依恋。 2.这里距京城遥远,连鸟都要

飞半年,人要走多久?更何况我既无翅膀,更无自由啊1 3.用的是拟人、象征手法。描写青

山环绕,层峦叠嶂,好像山有情,要挽留我;但是“百匝千遭”却表明作者正处于严密封锁、重重

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情况,抒发的是归而不得的忧伤。

14.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1.含义是船只不能自由行驶,两岸人民不能自由往来。 2.用鸥鹭的“无拘管”和上句 的“亦难为”作对比,寄托着国土沦丧的痛惜之情。 3.前两句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是实写,国

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是虚写。后两句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是实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

们自由来往的愿望是虚写。

15.江阴浮远堂

1.中原沦陷区(金兵占领区)2.大江流 以水寄托悲愁(或答:运用曲笔,借水寄愁)

3.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作者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极度悲愤之情。

16.白 梅

1.七绝咏物诗2.耐寒、坚强;自甘寂寞,高洁脱俗;报春(或奉献精神)3.主要运用 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混芳尘的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

志。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7.江城子

1.词调名(或词牌名) 2.南京苏州 3.“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 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

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18.南 乡 子

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 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景色描写为思乡之情涂抹了凄迷的色彩。

19.虞美人 .

1.A 2.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答“美好事物”不确切)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或答:因为

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 伤,这样美好的时刻不如结束才好。]3.示例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

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示例2:这

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这一比喻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显示出愁思如大江春水一样,无穷

无尽,无时能已。

20.望江南

1.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 其处境无限凄凉。 2.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

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

处境越凄凉。 3.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

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

2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词牌名 标题2.两个“愁”的含义不同。“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

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3.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 的气氛,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22.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词牌名标题(或题目)2.“一般”指梅花与雪花“出身”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还

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篇十
《故事模拟题》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各地模拟试卷诗歌鉴赏题选

仲亚贵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②。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③,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长安。 ②龙城:泛指敌要塞。 ③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分)

答:“照”字

“自”字

(2)简要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

答:

(3)这首诗采用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再跳到又一个典型场景。这样的结

构安排至少有哪两方面的作用?(2分)

答:作用一是

作用二是

16、(1)“照”字渲染了军情紧急的气氛。

“自”字写出了书生由衷的报国激情

(2)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将士们冒雪战斗、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3)作用一是场景之间留有合理的跨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作用二是使全诗节奏明快,气势雄浑,便于抒发这一书生投笔从戎、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

14.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答: 。(3分)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 。(3分)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答: 。(3分)

14.①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即可)

②以动写静,或反衬

③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⒓阅读晏几道《清平乐》完成后面试题。(9分)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

寄,画楼云雨无凭。

⑴ 本词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色?(4分)

⑵结尾两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分)

12.⑴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波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这是以乐景写离愁,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词中景物枝枝叶叶都饱含感情。⑵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而绝望又恰

好表明不忍割舍之情。

16.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第二句中有“不觉有离伤”之语,诗人当真没有离伤么?(2分)三四句于送别诗中另辟蹊径,你认为妙

在何处?(4分)

答:

16.答: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用乐观的语言减轻对方的离愁。

三四两句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什么特点?(3分)

(2)、下片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

作简要分析(5分)

16、 ①幽静冷清的环境特点;(3分)

(2)虚实结合(或托物言志或象征);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

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5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这首诗从哪几方面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有何特点?简要分析。(4分)

(3)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小儿形象,表现了小儿的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

现小而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不应人”看出小儿机灵。(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①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题(8分)

①(4分) 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

美的特点。

②(4分) 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

“闲”,衬出农忙的气氛。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1、首联中“池月渐东上”的“上”字,有人改为“院”,并且说,这样下文“开轩”才有机趣。可不可以?为什么?

(3分)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3分)

3、作者是怎样实现“怀辛大”这个题旨的?(3分)

16题答案要点:

(1、(不可以。“院”与上联“落”不对仗,且不押韵,没有写出好月初上的景致。得分点共三个。)3分。

(2、清幽(或清静)绝俗。3分。

(3、诗,是紧扣“怀辛大”这个内容的。作者先写夏夜水亭纳凉的快感,由清幽绝俗的良宵生出恬淡闲适的心情,才想到弹琴。(1分)由弹琴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作者希望有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1 分)可人期不来,便生出“怀故人”的惆怅,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1分)。3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 溪 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

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

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2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

喻“奇”在何处?(4分)

16、参考答案:

(1)词人使用或选取了“轻寒” “晓阴”“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

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得分关键:“轻寒” “晓阴”“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这些意象。)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该点2分。如果考生围绕“通感”这种

特殊的比喻来作答,此点亦可给分。)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该点2分)

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

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16 参考答案: “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隐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

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

深的境界。(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谢家:代指女子的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

(2)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6、⑴前一首表现的是怀古伤今之情,或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后一首表现的是别后的相思。(2

分)

⑵同:这两首诗后半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知之物(前柳后月)人格化,赋其以生命。

异:前诗写柳之“无情”,以物之无情来反衬人之有情;后诗写月之“多情”,以其多情映衬(烘托)别离之苦。

(4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 下 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这首诗歌的诗眼是 ,诗歌表现的主题是

。(3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弹出了

不同寻常的异响,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简要分析。(5分)

答: 15.(1)诗眼是“静” 主题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2)、这首诗称颂和亲政策和弭兵理想。头两句是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写出了乌孙民族的宾服和归顺,一个“望”字笔重情深,写出了它的眷恋不舍,恩重义侠。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一个“静”字下得尤为有力。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日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诗歌结局,诗人用彩笔绘出了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

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云霄的和平和统一的颂歌。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夏日南亭怀辛大 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730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