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花的比喻

花的比喻

2016-02-06 08:37:2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花的比喻篇一《让比喻之花盛开》 l—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花的比喻》,希望能帮助到你。

花的比喻篇一
《让比喻之花盛开》

l—圜鬟黼_一

特级教师三人行’

酒过i巡.著名文学家谢安让孩

一.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方法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从小

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在常人眼中,它也仅仅是修辞方

子们以雪为题吟诗联句.一则以助酒兴.二则借此试试子弟们的才情。谢

安先吟了一句:

“大雪纷纷何所似?”

法而已,它的作用只在于使语言由抽

象变得形象,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深

侄儿谢朗自恃才高,抢先应和:

“散盐空中差町拟。”

奥变得浅近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严

重的误解。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它更是一

侄女谢道蕴听了微微一笑,不慌

不忙地接上一句:起。”

“来若柳絮因风

种思维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思考时由

此及彼,连类而及,着力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比

谢朗这句诗把雪花比作盐,作为

比喻,不能说不及格。但是.论颜色,盐白不及雪花,论模样,二者也不大褶似。论质量则一轻一重。雪花

喻作为载体,人类的思维会变得艰

涩。通常情况下,比喻显示了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如果一个人比喻能力特别强,他就具备了成为天才的基

降落,随风飘落,而空中撒盐却会直

本条件。哑里十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深谙此中道理,因而斩钉截铁地断

言:“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事实上,一个人新鲜而又巧妙的

比喻,无不凝聚着创新思维的花果。

尹狲砒喻之花盛开

线下降;雪花落襟颇富有诗意.盐落进农领,却使人浑身难受。谢安听了

只是默默不语,但是.到r谢道蕴吟H{诗来,谢安则拍案叫绝。他奇赞这个侄女才华过人。

谢道蕴这句诗好在何处呢?好在形神兼似。柳絮与雪颜色可相媲美,

质轻似雪.柳絮飘飞与大雪飞降的场面都富有诗情画意,能够引起人们的

比喻形成的过程,饱含着创新能力的

核心——想象。日常生活中,有许多

难以描述的事物形状或情景,一个简

单的比喻就解决了问题。

美感。再说,柳絮为春天之物,这里

用以比喻雪,似乎暗示着哲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东汉桓帝在位时期,有一年正月初一京城洛阳发生r日食。

日食就是月亮走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问,遮住r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线

从思维角度看,谢道蕴的比喻的严密性、创造性都比谢朗高出一筹。

有人作过统计.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依赖于比喻的。估

计汉语中也差不多。很难想象。离开

而出现的自然现象。那次日食很厉

害.大白天,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那时,汉桓帝还小,由皇太后听

政。日食过后,皇太后叫大臣黄琼抓

紧把这次日食情况记下来。黄琼于是

汗,就对他说:“爷爷,您别急。我记得那天日食最厉害的时候,剩下的

日头像初=三初四的月牙儿。您这样写。不就明白了吗?”

黄琼一昕高兴极了,他顾不得夸奖自己的小孙子.就赶忙用小孙子黄琬的这个比喻,重新写了份日食记录

比喻,思维的翅膀还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天空自哇J翱翔!

二.生活无处不可无此君

比喻,已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社会

写道:“京城洛阳一带,日食很厉害

‘….."

皇太后看了这个记录很生气,骂道:“黄琼真是越老越糊涂了,光说日食厉害,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是食了一半,还是都食了?怎么不写明白呀?”她叫人把记录退给黄琼.责成他重写。

黄琼听说皇太后发火,吓得出了

生活的血管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无

处不可无此君。正如上文所说.只要

你思考、说话、写作,比喻都会随之

而来。或许有些人认为你不会用比

送给皇太后。皇太后一看,果然满意

了。

看.一个孩子能用一个比喻就把

喻.其实你正在运用着比喻。

山东人民f}j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选修教材《比喻与创新思维》中有一段话,说得很经典:“只要你在思维.只要你在说话。你就落在比喻的影子中,你稍不留神。脑海里就会闪过一个比喻.嘴垦又会漏H{一个比喻,正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思维和语言中比喻也是无处不在。”

原本爷爷绞尽脑汗而难以名状的日食

问题说得清清楚楚!

思维品质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霞要指标。一个人思维品质的优劣。往往会通过比喻的运用折射出来。

东晋的某一天.正是隆冬季节,

一身冷汗,赶紧重写。可是,那时还投有偏食、环食、全食等记录日食的

科学用语.怎样才能把口食的历害程

度写清楚呢?黄琼急得在屋子里打转转。

.71

小孙子黄琬看见爷爷急得满头大

风雪漫天,金陵望族谢家欢宴。

l广l

特级教师三人行—一婺黼_圈

且不说运用比喻的句子、通篇运

用比喻的语段、乃至整篇运用比喻的诗文.就足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词

乎?

胤准备起兵攻打南唐.有人却为南唐

说情,认为南唐已上表称臣,不会给宋朝政权构成威胁.不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赵匡胤面对“说客”。只用了上面这个比喻便作了有力地回答。是的.有谁还愿意自己的床边再躺着一个外人在打呼噜呢?于是.赵匡胤毅然下令出兵讨伐南唐.大兵到

比喻取材的广泛也是惊人的,不:

仅普通的事物可以作喻体,连文字・

(含字母)都町以作喻体。这种比喻・简洁形象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记・得.上个世纪中期.毛泽东曾垂询李:

或短语也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你就是

不想用也不可能。就拿“风”为语素的渊或短语来说吧.具有比喻因素的就有风波、风浪、风暴、风潮、风尘、风传、风发、风骨、风fJ浪尖、

四光关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问题。新华:夏构造体系很复杂,有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隔着,平常人表述是“一:言难尽”的。然而,李四光却只用了:一个“多”字作喻体,便使毛泽东听・

得明明白自。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比-

风雷、风流云散、风靡、风平浪静、

风声、风势、风头、风闻、风向、风

处.李煜只好奉表请降。解放战争后期.国内外有一批人主张国共两党划

江而治;然而,毛泽东洞察时势。力排众议。引用了当年赵匿胤的比喻。网击r居心“友好”或“不友好”的建议。于是,“百万雄师过大江”。

云等等,你一不小心就用上了。

我们与人谈话,缺乏比喻,就难以取得生动、有趣的表达效果。因而,古人非常重视比喻的运用。if以

喻比较多。例如,威尼斯的大运河是:

个“S”形,很难描述;但是,朱自:

说,比喻足最古老的修辞方法。无论

中国的四书五经,还是外围的圣经、

清在散文《威尼斯》中用一个反写的:S作喻体,便穷形极相。生活中这类:

比喻也不罕见。就说人的长相吧,有-

避免r中国重蹈历史上南北朝割剧局

面的覆辙。

佛典,比喻都足可以信手拈来的。

就说《论语》吧,其中比喻句就

很多,例如:“逝者如斯天”、“不

楚汉之争期间,刘邦赴鸿门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项序舞剑。意在浦公”,如果不是项粱{苞护。刘邦肯定成了剑下之鬼。后来,刘邦好不容易以解手的名义溜了出来,随行人员劝他讧即逃离,刘邦却还有点

犹豫,认为不辞而别有失礼仪。此时

“国”字脸。“八字胡”“一字胡”t等等。

三.比喻.比原子弹更有威力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政

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面众星共

比喻,作为修辞方法,本身也许:没有什么威力。但是.当比喻作为思:维的载体。便“力大无比”。它在人:

类活动中,有时比原子弹更有威力。

之”.“鲁卫之政。兄弟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杀鸡焉用

牛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纣王无道.民不聊生。老百姓便・

倒是早年以杀狗为生的樊哙十分清醒.一个比喻坚定了刘邦逃离的信

“博喻,然后能为人师”,这句

话精辟地说明比喻对教师的重要性。用诗歌诅咒他:“时t:t曷丧,吾与汝・心。他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偕亡。”诗中的“日”即是喻体.喻:何辞为?”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形

指无遘的纣王。翻泽成现代汉语,这:

凡是1-过学的人都知道。一个教师只有善用比喻,课才会上得生动有趣,令人听而不厌。反之.课就会上得枯燥无味,令人昏昏欲睡。推Ifii广之,我们这里不妨说,能譬喻,然后方能

为人父母;能譬喻,方能为人朋友;能譬喻,方能为人“领导”。孔子云:

势严峻。使刘邦头脑变得清醒。如果

句话意思为:“太阳啊,你为什么还:

不是这个比喻,刘邦说不定魂丧鸿

不死亡呢?我愿与你同归于尽。”人:门,还谈什么建立汉朝?民的诅咒对统治者无异于丧钟。果・有时,比喻用于说理,效果远非然,殷纣政权不久就分崩离析。被周一

朝取而代之。

冗长的论说可比。

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气势汹

汹地进攻陕北。广大军民面对敌人的

黄巢起义之前写过一首诗,诗:

石:

“人而无信,不知其町。”我们说。

“人而无喻,不知其可”。

或许有人认为,比喻只适合运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歼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进攻毫不示弱。纷纷要求全力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而以毛泽东为

首的中共中央却决定撤离延安。毛泽

于口头交谈、文艺作品,丽在科学领域、法律领域或特别庄重的场合是

“闲人免进”的,其实不然。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拿现代一

东为了说服广大军民,顺利实施自己的决策,在一个会议上打了一个比

方: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酋励志诗,可以视为黄巢一的奋斗宣言。黄巢日后起义,席卷唐:

些流行科技、经济、法律方面的专用

名词来说吧,坚挺、萎缩、泡沫、套

朝势力.差一点留下一个朝代。若论:

“譬如有一个人,武艺较高.他背了一个很重的包袱.包袱里面尽是

餐、跳水、飚升、瓶颈、包装、塑造、打造、充电、腐败、上台、下台、防守、孵化器、熊市、牛市、分裂、孕育、树立、解放、松绑、铁饭碗、大锅饭等等,无一例外都是运用比喻方法构成的。词尚如此,何况句

这首诗的作用,比喻功不可没。“我:金银财宅,碰见拦路打劫的强盗,要花”比喻起义的势力,而“他花”则:抢财宝。这个人怎么办?如果他舍不

比喻唐朝统治的旧势力。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得暂时扔下包袱.他的手脚就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会打不赢,要被强盗打死,金银财宝也丢了。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轻装上阵,那就动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比喻,但・却关系着两个朝代的兴衰。宋朝建立!初期,南唐政权还在苟延残喘。赵匡:

作灵汽能使舱身武色不但能把氐I11教研天地2010.04・-■

毯汹娶≥冀翼I一特级教师三人行

强盗打遇.还能把强盗打死.最后也:

苏格拉底是个著名的哲学家。然菜名是:“窗含两蛉千秋雪。”第四道菜是清水汤上漂两个蛋壳。老仆人美其名日:“门泊东吴万

里船。”

四道菜分别取自杜甫一首有名的

就保住了金银财宅。我们暂时放弃延:而.他的妻子却是个泼妇,经常无事

安,就是把包袱让敌人背王二,使自己-生非.闹得家暇鸡犬不宁。一次,苏打起仗来更乒动更灵活.而敌人背的・格拉底和来客正探讨哲学问题,老婆

包袱背得越来越走不动。到那时,我・又大发脾气,离声叫骂。苏格拉底装们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存人失地,人!作没听见.仍然和朋友交谈:妻子见

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丈夫不理他,怒火中烧,忍不住顺手显而易I见的……”

绝旬.这里用作喻体而成为菜名,文

化色彩浓郁。因而,来客拍案叫好,

:端起一盆冷水。劈商浇向苏格拉底。不因菜食简单而怪罪主人,反而胸中

平添r诗情稠j意。

某种程度卜讲,比喻可以在人与

毛泽东的一席话,形象生动,轻:苏格拉底顿时变成rr落汤鸡。这时,易地说服r延安r‘大军民,使自己的-苏格托底不仅小愠不怒,反而幽默地

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说:“我早就知道,雷声过后必有倾苏格拉底把妻子的骂声比喻成

人心灵问架起沟通的桥梁。唐代诗人中流传的一段佳话颇能说明问题:

朱庆余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献

诗给张藉。希望得到奖掖。他这酋。诗

中问之大,政权之争,远非一两・盆大雨。”个原子弹能解决问题的。然而,比喻:

却一寿摘定!

四.比喻。让生活更美好

:雷.把泼下的水比喻成雨,来访的朋:友笑了,连发泼的妻子听了也忍俊不

把锅巴放在盘子中.然后浇上调

题为《闰意献张水鼢:

洞房昨夜停红烛,

我们说.春天之美,美在有百花:禁。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盛开。我们还可以说,比喻之于生,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域眉深浅入时无?

活.就像仡朵之于春天。・好佐料的热汤.这该是我们常吃的一

比喻,在政治方向,比原子弹更・道菜吧?当热汤浇在锅巴卜时,会发有威力。但是,比喻毕竟不是原子:出咝咝的响声,因而起初人们命名为弹。比喻用于牛活。它便会成为美化:“平地一声雷”。这个名称就用了比喻。

自然的摄影师,优化生;;舌的美容荆。:给菜笼上了几多诗意。说来有趣,这说不清有多少自然景观因为比喻iili增:道菜名称还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而

这首诗。乍看,是一旨写新婚生活的艳诗。这里有“洞房红烛”的典

型环境描写,也有“低声问夫婿”“画屑深浅”的细节描写。但事实并

色:说不清有多少人的生命因为比喻・衍化——四十年代抗I:I战争时期.重而更精彩,说不清有多少苦闷、烦恼-庆人称之为“轰炸东京”;而到了九十和尴尬,因比喻而化解。说不清有多t年代,美伊战争发生,某些饭店便名少心灵、地位、隔阂的坚冰因比喻丽:之为“轰炸伊拉克”。这两个名称,都打破=把话说得时髦一点:比喻有利:用了具有时代色彩的比喻。于和谐社会的营造。谓予不信,请看:

实例:

家中来客,没有好的饭菜款待,

:也是件恼人的fnJ题。然而,运用比

非如此。这是一首用以干谒的诗。诗中,作者以新娘肉喻,而把张水部

(即张籍)比喻为新郎,把主考大人

比喻成舅姑(公婆J。意思是:考期临近,我像一个即将拜见舅姑的新娘忐忑不安。请你替我看看。我的诗文是否合乎主考官们的要求。据说。这首诗帮了朱庆余的大忙,张籍得诗后酬诗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心。白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样一来。朱庆余名声大噪,名

比喻给我们构造了一个自然美、・喻,却会使租菜淡饭胜似美味佳馐:丰t会美的文学艺术世界。“日m江花-从前有一个穷书生。家境贫寒,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么‘然而节.操自守,安贫乐道。一次,客

迷人的南冈棚I图!“余霞散成绮,澄:人来访。便邀请留下用餐。可是,他

江静如练”——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翻遍口袋.只掏}}{几文小钱,办不成长江油l田j!“桃花潭水深f.尺,不及:像样的饭菜,十分尴尬。然而.“君

汪伦送我情”——多么深厚的情谊!:子一言。驷c 难追”,只好把钱交给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老仆人去办菜。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

老仆人用这几文钱买了两个鸡

动京城。不久即登科及第。

两首比喻诗,沟通了一个普通士

子Lj朝廷官员且是著名诗人的心灵!

五.结语

“人世难逢开口笑”,人类的历程中充满.r艰难险阻,不过,我们人类不会在困难面前倒下.因为我们有

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逢t蛋,一斤豆腐和~一捆韭菜。这个老仆

似水底捞明月。”

(尤名氏《塞鸿:人平常受到书生熏染。颇有几分文学

秋》)——多么炽烈的爱情!

“谁肓:功底:饭菜做好,老仆人便上菜,第

寸草心,报得王春晖”——多么纯真:一道菜是几根韭菜中间放两个鸡蛋的赤子之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黄.老仆人说:“这道菜叫做‘两个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深长・黄鹂呜翠柳’。”的幽恨!

第二道菜是韭菜E排列用蛋向切

力气.有勇气,有智慧。还有比喻之

花万古常开!国

夫妻之间难免龃龉,而这种情况‘成的小块,老仆人说:“这道菜,LI傲

让朋友见r,更令人尴尬,遇弼这种:‘一行白鹭.I:青天’。”情况怎么办?比喻可以化解,第一道菜足炒豆腐。老仆上报的

04

孙汉洲,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稿投:洪呜

l广I12

让比喻之花盛开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孙汉洲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2010(4)

本文链接:

花的比喻篇二
《关于花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争妍

百花争艳

步步生莲花

彩笔生花

花朝月夕

花红柳绿

花花绿绿

黄花晚节

槛花笼鹤

借花献佛

锦上添花

酒病花愁

枯树开花

恋酒迷花

柳户花门

柳绿花红

柳泣花啼

柳市花街

柳烟花雾

柳影花阴

柳折花残

马上看花

眉花眼笑

迷花沾草

拈花一笑

眠花宿柳

眠花卧柳

百花齐放

百花生日

败柳残花

傍花随柳 解释 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生花:长出花来。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获奇迹出现 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指妓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指妓院云集的地方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指男女幽会的地方,引申为男女情爱的事情 比喻女子死或伤 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指拈花惹草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比喻狎妓 比喻狎妓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形容春游的快乐。

闭月羞花

遍地开花

步步莲花

残花败柳

粲花之论

春花秋月

春暖花开

翠竹黄花

洞房花烛

繁花似锦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花花世界

花香鸟语

花说柳说

花枝招展

花样翻新

花容月貌

寒花晚节

花里胡哨

花团锦簇

花言巧语

花遮柳隐

花花公子

花前月下

花下晒裈

花颜月貌

花街柳巷

花残月缺

火树银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指眼前境物。 形容结婚的景象。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改变方式,转换手法。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形容女子的美丽。 花、柳:旧指娼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

灿烂夜景。

花花太岁

花天酒地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花甲之年

口吻生花

羯鼓催花

镜花水月

镜里观花

枯树生花

梨花带雨

开花结果

柳暗花明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流水落花

梦笔生花

流水桃花

落花流水

落花无言

拈花惹草

美女簪花

明日黄花

路柳墙花

鸟语花香

拈花微笑

披红戴花

奇花异草

秋月春花

人面桃花

惹草拈花

如花似锦

如花似玉

生花之笔 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比喻谈吐文雅。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惹:招引,挑逗。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天女散花 耍花腔 桃花潭水 昙花一现 水性杨花 铁树开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天花乱坠 晚节黄花 先花后果 心花怒放 闲花野草 五花八门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香花供养 绣花枕头 野草闲花 眼花缭乱 寻花问柳 驿寄梅花 移花接木 月夕花朝 月下花前 走花溜水 走马看花 走马观花 枯木生花 满舌生花 朽木生花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比喻友情深厚。 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比喻吹牛,说大话。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解释〗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比喻能说会道。 指由枯转荣,比喻事物得以新生。

波罗奢花 宠柳娇花 穿花纳锦 吹花嚼蕊 春花秋实 分花拂柳 分花约柳 风花雪夜 过时黄花 花明柳暗 花信年华 花朝月夜 花遮柳掩 火树琪花 锦簇花团 锦团花簇 锦营花阵 锦阵花营 镜里采花 酒地花天 开花结实 口坠天花 浪蕊浮花 恋酒贪花

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遮 柳宠花迷 柳亸花娇 柳昏花螟 柳娇花媚 柳街花巷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即鸡冠花。 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见“吹叶嚼蕊”。 见“春华秋实”。 见“分花约柳”。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喻指风月场所。 见“锦营花阵”。 见“镜里观花”。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见“开华结果”。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指寻常花草。 见“恋酒迷花”。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形容媚人的春景。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

花的比喻篇三
《让比喻之花盛开》

让比喻之花盛开

作者:孙汉洲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4期

一.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方法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在常人眼中,它也仅仅是修辞方法而已,它的作用只在于使语言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深奥变得浅近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它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思考时由此及彼,连类而及,着力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比喻作为载体,人类的思维会变得艰涩。通常情况下,比喻显示了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如果一个人比喻能力特别强,他就具备了成为天才的基本条件。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深谙此中道理,因而斩钉截铁地断言:“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事实上,一个人新鲜而又巧妙的比喻,无不凝聚着创新思维的花果。比喻形成的过程,饱含着创新能力的核心——想象。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难以描述的事物形状或情景,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解决了问题。

东汉桓帝在位时期,有一年正月初一京城洛阳发生了日食。

日食就是月亮走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遮住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线而出现的自然现象。那次日食很厉害,大白天,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那时,汉桓帝还小,由皇太后听政。日食过后,皇太后叫大臣黄琼抓紧把这次日食情况记下来。黄琼于是写道:“京城洛阳一带,日食很厉害……”

皇太后看了这个记录很生气,骂道:“黄琼真是越老越糊涂了,光说日食厉害,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是食了一半,还是都食了?怎么不写明白呀?”她叫人把记录退给黄琼,责成他重写。 黄琼听说皇太后发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赶紧重写。可是,那时还没有偏食、环食、全食等记录日食的科学用语,怎样才能把日食的厉害程度写清楚呢?黄琼急得在屋子里打转转。 小孙子黄琬看见爷爷急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爷爷,您别急。我记得那天日食最厉害的时候,剩下的日头像初三初四的月牙儿。您这样写,不就明白了吗?”

黄琼一听高兴极了,他顾不得夸奖自己的小孙子,就赶忙用小孙子黄琬的这个比喻,重新写了份日食记录送给皇太后。皇太后一看,果然满意了。

看,一个孩子能用一个比喻就把原本爷爷绞尽脑汗而难以名状的日食问题说得清清楚楚!

思维品质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个人思维品质的优劣,往往会通过比喻的运用折射出来。

东晋的某一天,正是隆冬季节,风雪漫天,金陵望族谢家欢宴。

酒过三巡,著名文学家谢安让孩子们以雪为题吟诗联句,一则以助酒兴,二则借此试试子弟们的才情。谢安先吟了一句:

“大雪纷纷何所似?”

侄儿谢朗自恃才高,抢先应和:“散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蕴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接上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朗这句诗把雪花比作盐,作为比喻,不能说不及格。但是,论颜色,盐白不及雪花,论模样,二者也不大相似,论质量则一轻一重。雪花降落,随风飘落,而空中撒盐却会直线下降;雪花落襟颇富有诗意,盐落进衣领,却使人浑身难受。谢安听了只是默默不语,但是,到了谢道蕴吟出诗来,谢安则拍案叫绝。他夸赞这个侄女才华过人。

谢道蕴这句诗好在何处呢?好在形神兼似。柳絮与雪颜色可相媲美,质轻似雪,柳絮飘飞与大雪飞降的场面都富有诗情画意,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再说,柳絮为春天之物,这里用以比喻雪,似乎暗示着哲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思维角度看,谢道蕴的比喻的严密性、创造性都比谢朗高出一筹。

有人作过统计,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依赖于比喻的。估计汉语中也差不多。很难想象,离开比喻,思维的翅膀还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天空自由翱翔!

二.生活无处不可无此君

比喻,已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社会生活的血管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可无此君。正如上文所说,只要你思考、说话、写作,比喻都会随之而来。或许有些人认为你不会用比喻,其实你正在运用着比喻。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选修教材《比喻与创新思维》中有一段话,说得很经典:“只要你在思维,只要你在说话,你就落在比喻的影子中,你稍不留神,脑海里就会闪过一个比喻,嘴里又会漏出一个比喻。正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思维和语言中比喻也是无处不在。”

且不说运用比喻的句子、通篇运用比喻的语段、乃至整篇运用比喻的诗文,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词或短语也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你就是不想用也不可能。就拿“风”为语素的词或短语来说吧,具有比喻因素的就有风波、风浪、风暴、风潮、风尘、风传、风发、风骨、风口浪

尖、风雷、风流云散、风靡、风平浪静、风声、风势、风头、风闻、风向、风云等等,你一不小心就用上了。

我们与人谈话,缺乏比喻,就难以取得生动、有趣的表达效果。因而,古人非常重视比喻的运用。可以说,比喻是最古老的修辞方法。无论中国的四书五经,还是外国的圣经、佛典,比喻都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就说《论语》吧,其中比喻句就很多。例如:“逝者如斯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鲁卫之政,兄弟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杀鸡焉用牛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博喻,然后能为人师”,这句话精辟地说明比喻对教师的重要性。凡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个教师只有善用比喻,课才会上得生动有趣,令人听而不厌。反之,课就会上得枯燥无味,令人昏昏欲睡。推而广之,我们这里不妨说,能譬喻,然后方能为人父母;能譬喻,方能为人朋友;能譬喻,方能为人“领导”。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我们说,“人而无喻,不知其可”。

或许有人认为,比喻只适合运用于口头交谈、文艺作品,而在科学领域、法律领域或特别庄重的场合是“闲人免进”的,其实不然。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拿现代一些流行科技、经济、法律方面的专用名词来说吧,坚挺、萎缩、泡沫、套餐、跳水、飚升、瓶颈、包装、塑造、打造、充电、腐败、上台、下台、防守、孵化器、熊市、牛市、分裂、孕育、树立、解放、松绑、铁饭碗、大锅饭等等,无一例外都是运用比喻方法构成的。词尚如此,何况句乎?

比喻取材的广泛也是惊人的,不仅普通的事物可以作喻体,连文字(含字母)都可以作喻体。这种比喻简洁形象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记得,上个世纪中期,毛泽东曾垂询李四光关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问题。新华夏构造体系很复杂,有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隔着,平常人表述是“一言难尽”的。然而,李四光却只用了一个“多”字作喻体,便使毛泽东听得明明白白。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比喻比较多。例如,威尼斯的大运河是个“S”形,很难描述;但是,朱自清在散文《威尼斯》中用一个反写的S作喻体,便穷形极相。生活中这类比喻也不罕见,就说人的长相吧,有“国”字脸,“八字胡”“一字胡”等等。

三.比喻,比原子弹更有威力

比喻,作为修辞方法,本身也许没有什么威力,但是,当比喻作为思维的载体,便“力大无比”。它在人类活动中,有时比原子弹更有威力。

纣王无道,民不聊生。老百姓便用诗歌诅咒他:“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诗中的“日”即是喻体,喻指无道的纣王。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话意思为:“太阳啊,你为什么还不死亡呢?我愿与你同归于尽。”人民的诅咒对统治者无异于丧钟。果然,殷纣政权不久就分崩离析,被周朝取而代之。

黄巢起义之前写过一首诗,诗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励志诗,可以视为黄巢的奋斗宣言。黄巢日后起义,席卷唐朝势力,差一点留下一个朝代。若论这首诗的作用,比喻功不可没。“我花”比喻起义的势力,而“他花”则比喻唐朝统治的旧势力。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比喻,但却关系着两个朝代的兴衰。宋朝建立初期,南唐政权还在苟延残喘。赵匡胤准备起兵攻打南唐,有人却为南唐说情,认为南唐已上表称臣,不会给宋朝政权构成威胁,不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赵匡胤面对“说客”,只用了上面这个比喻便作了有力地回答。是的,有谁还愿意自己的床边再躺着一个外人在打呼噜呢?于是,赵匡胤毅然下令出兵讨伐南唐,大兵到处,李煜只好奉表请降。解放战争后期,国内外有一批人主张国共两党划江而治;然而,毛泽东洞察时势,力排众议,引用了当年赵匡胤的比喻,回击了居心“友好”或“不友好”的建议。于是,“百万雄师过大江”,避免了中国重蹈历史上南北朝割剧局面的覆辙。

楚汉之争期间,刘邦赴鸿门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果不是项梁掩护,刘邦肯定成了剑下之鬼。后来,刘邦好不容易以解手的名义溜了出来,随行人员劝他立即逃离,刘邦却还有点犹豫,认为不辞而别有失礼仪。此时倒是早年以杀狗为生的樊哙十分清醒,一个比喻坚定了刘邦逃离的信心。他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形势严峻,使刘邦头脑变得清醒。如果不是这个比喻,刘邦说不定魂丧鸿门,还谈什么建立汉朝? 有时,比喻用于说理,效果远非冗长的论说可比。

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气势汹汹地进攻陕北。广大军民面对敌人的进攻毫不示弱,纷纷要求全力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却决定撤离延安。毛泽东为了说服广大军民,顺利实施自己的决策,在一个会议上打了一个比方:

“譬如有一个人,武艺较高,他背了一个很重的包袱,包袱里面尽是金银财宝,碰见拦路打劫的强盗,要抢财宝。这个人怎么办?如果他舍不得暂时扔下包袱,他的手脚就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会打不赢,要被强盗打死,金银财宝也丢了。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轻装上阵,那就动作灵活,能使出全身武艺,不但能把强盗打退,还能把强盗打死,最后也就保住了金银财宝。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敌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而敌人背的包袱背得越来越走不动,到那时,我们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显而易见的……”

毛泽东的一席话,形象生动,轻易地说服了延安广大军民,使自己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中国之大,政权之争,远非一两个原子弹能解决问题的。然而,比喻却一言搞定!

四.比喻,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说,春天之美,美在有百花盛开。我们还可以说,比喻之于生活,就像花朵之于春天。 比喻,在政治方面,比原子弹更有威力。但是,比喻毕竟不是原子弹。比喻用于生活,它便会成为美化自然的摄影师,优化生活的美容剂。说不清有多少自然景观因为比喻而增色。说不清有多少人的生命因为比喻而更精彩,说不清有多少苦闷、烦恼和尴尬,因比喻而化解。说不清有多少心灵、地位、隔阂的坚冰因比喻而打破。把话说得时髦一点:比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营造。谓予不信,请看实例:

比喻给我们构造了一个自然美、社会美的文学艺术世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么迷人的南国画图!“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长江油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么深厚的情谊!“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逢似水底捞明月。”(无名氏《塞鸿秋》)——多么炽烈的爱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么纯真的赤子之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深长的幽恨!

夫妻之间难免龃龉,而这种情况让朋友见了,更令人尴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比喻可以化解。

苏格拉底是个著名的哲学家。然而,他的妻子却是个泼妇,经常无事生非,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一次,苏格拉底和来客正探讨哲学问题,老婆又大发脾气,高声叫骂。苏格拉底装作没听见,仍然和朋友交谈。妻子见丈夫不理他,怒火中烧,忍不住顺手端起一盆冷水,劈面浇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顿时变成了落汤鸡。这时,苏格拉底不仅不愠不怒,反而幽默地说:“我早就知道,雷声过后必有倾盆大雨。”

苏格拉底把妻子的骂声比喻成雷,把泼下的水比喻成雨,来访的朋友笑了,连发泼的妻子听了也忍俊不禁。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把锅巴放在盘子中,然后浇上调好佐料的热汤,这该是我们常吃的一道菜吧?当热汤浇在锅巴上时,会发出咝咝的响声,因而起初人们命名为“平地一声雷”。这个名称就用了比喻,给菜笼上了几多诗意。说来有趣,这道菜名称还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而衍化——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称之为“轰炸东京”;而到了九十年代,美伊战争发生,某些饭店便名之为“轰炸伊拉克”。这两个名称,都用了具有时代色彩的比喻。

家中来客,没有好的饭菜款待,也是件恼人的问题。然而,运用比喻,却会使粗菜淡饭胜似美味佳馐:

花的比喻篇四
《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

让比喻之花灿烂绽放

____浅谈比喻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牡丹区庞王中学 孙中平

学生的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一些精彩的“比喻”,无疑会为他们的作文增色不少。可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颇为尴尬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学生对“比喻”具有极强的辨识能力,什么“明喻”、“暗喻”、“借喻”,什么“本体”、“喻体”、“比喻词”,他们讲起来一套一套,头头是道。可他们作文时,又往往因作文里缺乏“比喻”一类形象生动的语言而得到“语言苍白”、“想象匮乏”诸如类的评语。究其根源,问题出在我们教师身上,不少语文教师对“比喻”的功能认识疏于肤浅,与作文训练脱节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一、 对比喻得的再认识

比喻作文一种修辞手法可谓渊源流长。在我国传统的诗论中,就有“六义”之说,即“风、雅、颂、赋、比、兴”,其中的“比”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比喻”。那么,什么是比喻呢?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解释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通俗地说就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别的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格叫做比喻。”由此可见,比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大体上归纳为两个方面: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如“但黑起伏的连山,仿佛使

用月的铁的兽脊,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2、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深入理解,同时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如“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除以上两方面的基本作用外,我认为比喻还具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果我们在学生的作文里能读到如“如烟的往事”\“岁月匆匆,像滚滚的流水永不止息。从中随手才摘几朵花絮,仍觉得温馨可爱”等比喻妙句,我们不也感到由衷地喜悦和高兴吗?同时在读完之后,不也有一种唇齿留香的感觉吗?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学会使用精致的比喻,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能力的途径

我们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的实际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精讲多练,强化“比喻”教学的实践环节。

“比喻”理应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常讲、也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比喻的教学往往停留在辨识比喻句及其种类和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两个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对于这些关于比喻的浅层知识,一般学生都能掌握。但如果让学生自己结合语境再造一个新颖、贴切的比喻句,学生会普遍感觉犹如“赶鸭子上架”之难,这就难怪我们在学生作文中很难找到那种使人眼前一亮的久违的感觉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精讲多练,强化比喻教学的实践环节,使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回归复位。在这个过程中,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改变以往以客观题型为主的训练方式,多采用主观表达的方式。如:1、以“时间”为本体造几个意义相关的比喻句,表明对时间的态度。2、对你熟悉的人进行一段200字左右的肖像描写,要求使用2—3个比喻句。3、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的道理等等。通过以上题型和方式对“比喻”进行的语言实际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组成篇章打基础,使他们能写出词汇丰富、语言优美的文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语文素质。

(二) 强化课内外阅读,积累“比喻”的生活之源

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积累、摘抄、诵读课文经典名篇中那些精致的、巧妙地、有鲜明特点的比喻句,并且在摘抄后要反复品味、揣摩、感悟其中的妙处,并联系加以模仿。

其次,在课外阅读中,也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勤思考。由于我们的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单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大量阅读,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间接社会经验,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的典范的“比喻”,从而丰富他们“比喻”的生活之源。否则,学生作文的“语言苍白”、“想象匮乏”之病也不可能得到根治,即使在他们的作文里偶用“比喻”,也将是缺乏想象、没有创见、甚至是生硬艰涩的“怪喻”。反之,如果学生的思维里有了“比喻”的“源头

活水”,他们那池作文的“半亩方塘”一定会映射出极富想象和创造力的“比喻”的“天光云影”。

总而言之,在中学生的作文园地里,理应是一块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的园圃。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深化对“比喻”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运用“比喻”的指导,我们有理由相信:鲜艳的“比喻”之花一定会在中学生的作文园地里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2007-4-20

花的比喻篇五
《花草的比喻句,描写花草的比喻句》

花草的比喻句,描写花草的比喻句

花草的比喻句,描写花草的比喻句

1、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2、爬满篱笆的喇叭花,不愿把喇叭吹响,大概是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吧。

3、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4、牵牛花的果,像盏盏小灯,向下垂着,好像在寻找适宜的地方,然后把种子弹落,让它在繁茂的枝叶上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

5、一片片的叶儿一闪一闪,就像一张张少女的脸。

6、嫩叶上残留着一两滴雨露,泪珠一样晶莹。

7、学校的春天,那真是太美了!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急似的聚拢起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8、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9、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起舞。

10、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

11、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妆扮着春天的衣裳。

12、啊,牵牛花开了。六角形的花,像个小酒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显眼夺目。

13、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14、长剑似的绿叶,互相缠搭着,密不透风。

15、那牵牛花儿爬在树上,调皮任性,无拘无束,就像小孙女缠着老爷爷。

16、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17、一列美人蕉,盛开着红色、黄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

18、微风过处,那碧绿的随风起伏,就像一位舞女在摆动她那美丽的长裙。

19、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20、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

21、美人蕉的花远看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近看像小姑娘头上的红蝴蝶结。

22、美人蕉就像含羞的小姑娘,捧出红艳艳的花朵。

23、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花的比喻篇六
《语言之花——比喻》

花的比喻篇七
《比喻——色彩瑰丽的花朵》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花的比喻》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花的比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花的比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2098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