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水到渠成造句

水到渠成造句

2016-02-06 11:51: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水到渠成造句篇一《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水到渠成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水到渠成造句篇一
《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作者:祁红星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2期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是学生搜集储存在大脑里的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信息,然后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按照组词、造句、构段、成篇的规律排列、组合、加工而成的。

作文的第一步就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耳、舌、身各种感官将感知到的有意义的事物输入大脑或记录在案。

一、可采取的措施

1.充分利用间周作文这一空隙

间周安排一节摘抄课,指导学生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摘抄学生自认为有价值的词、句、段,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强化记忆,甚至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从一天的经历中选取有意义的材料记录下来,并力求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借此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学生在掌握了写日记的基本技巧之后,就可以进一步要求他们努力把日记写得优美一点、生动一点

比如,在作文中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句式等等。

数学上有“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道理,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时也可以借鉴:信息点连缀成线(即构思线、写作的思路),线动成篇。当然,这都需要学生经常练习。这就是七年级下学期的主要任务。

二、列详细提纲和口头作文

1.列详细提纲

这一步骤包括以下几点:(1)解题:即审题的过程。要求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题目的具体含义和写作角度。(2)确立中心。即根据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的理解提炼出本次作文的几个中心,然后选择其中一个确定下来。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深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即对人的教育意义或者是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和感悟。(3)选材。围绕已经确立的中心,从自己的“信息库”中选取材料,并反复思考这些材料是否能充分

地、恰当地表达自己确立的中心。这里要提醒学生,材料来自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即可以将几个材料中的相关细节根据需要加以组合,使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中心。(4)安排详略及描写手法。也就是说在自己的提纲中要对哪个材料详写、哪个材料略写,材料中哪一部分详写、哪一部分略写,甚至在哪个地方用什么样的描写手法都作出详细的规划。

2.口头作文

这是训练的深入,是将提纲变成作品的关键步骤。学生要根据提纲打腹稿,之后口头作文,最后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

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短时间内立意、构思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围绕中心选材的习惯,并且评讲的过程又相当于给学生一次面改的机会,其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在七年级将方法教给学生后,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巩固。久而久之,素材就越积越多,思路就越来越畅通,文思就越来越敏捷,学生也会逐渐消除“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心理,心理障碍克服了,有了兴趣,作文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作文教学也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温泉镇第一初级中学)

水到渠成造句篇二
《造句》

造句,也可以这样“特别”

《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中就积极倡导学生能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话是习作的起步,是作文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在识字的基础上更多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说完整的话,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这种遣词造句的能力,为谋篇构段打好扎实的基础,是每个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我听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造句课,茅塞顿开,原来,造句也可以这样指导,也可以这样特别。

一年级下册《骑牛比赛》中有这样一个词语“特别”,教者围绕“特别”一词上了一堂另人印象深刻的造句课。

一、 字词入句,温故知新

师:(课件出示一组《骑牛比赛》中的生字)谁来读一读这些生字宝宝?并想一想生字在文中组成了哪些词?

生指读,回答十分正确。

师:(出示“特”字)

生:特,特别

师相机板书“特别”,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特别”这个词来造句。

师:谁能说说特别这个词在文中的哪句话中吗?

生: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

(评析:通过复习生字,再到回想文中词语,引出原句,导入本课,由字到词,再到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是对课文知识进行了回顾,同时也非常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可谓水到渠成。)

二、 由浅入深,打破常规

师:“南美洲人”就是谁,“骑牛比赛”就是做什么,这句话也就是说,“谁特别爱做什么”(师相机板书句式:谁特别爱做什么)谁能与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吗?

生:我特别爱看书。

生:我特别爱看动画片。

生:爸爸特别爱看新闻。

师:除了特别爱“看”,还可以特别爱做什么呢?

生:我特别爱穿新衣服。

师:穿也是做什么。

生:妈妈特别爱织毛衣。

生:小云特别爱吃西瓜。

师:除了人物,动物、植物也可以很特别呀!

生:熊猫特别爱吃竹子。

生:猴子特别爱吃桃子。

师:你们刚刚说的句子后面都要加上一个什么号?

生:句号。

师:除了句号,句子后面一般还能加上什么号?

生:问号,感叹号。

师:(老师相机板书 :?!)其实刚才小朋友造的这些句子也能感叹号表示,只要把“特别”一词读得语气强烈一些就行了,谁能用朗读来表达一下。

生纷纷举手,“特别”一词读得非常强烈。

师:那用“特别”怎么造一个问句呢,可以加上哪些表示疑问的词呢? 生:可以加上一个“吗”

生:还可以加“为什么”

生:还能说”怎么”

师:那用上这些疑问词,再造一句特别的问句,行吗?

生:小猫为什么特别爱吃鱼?

生:妈妈为什么特别爱看电视呢?

生:这个西瓜特别甜吗?

生:爷爷特别爱喝茶吗?

生:你爸爸怎么特别爱运动?

(评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第一学段“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而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让学生造一句陈述句,而本课的老师创造性得把一个“特别”一词,变化成多种句型让学生练习,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师再指导时用了三个“除了”,第一次把纯粹的模仿书,“爱看”扩大到其他可干的事情,第二次把造句的对象由人及物,第三次把句号的句子扩大到感叹句、问句的练习,训练扎实而又巧妙。)

师:(出示课件句子: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说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的呢?

生: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他们只要一有比赛,就全都去看。 生: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赛场周围挤满了观看的人。

师:(课件出示句子:小猫特别爱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配上一幅动画,内容为一只猫对着鱼直流口水,还喵喵地叫个不停。)谁来说一说 生:小猫特别爱吃鱼,一看到鱼就喵喵喵地叫个不停。

生:小猫特别爱吃鱼,一看到鱼就直流口水。

师:(出示课件:一张美丽的鲜花图片,)谁能用这幅图上的内容,用特别一词造句,并把它说具体

生:校园里的花朵特别美,有红的,有黄的,还有蓝的。

生:公园里的鲜花特别多,有月季,有菊花,还有荷花。

(评析:造句并不仅仅停留在造一句话上,老师还把它当成是作文的起步,让学生尝试把话说完整。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还很缺乏,老师由回忆文中句子到加上图片声音,活化了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实践机会,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了语言的转化,使语言变得丰富起来。)

三、由扶到放,自主创新

师:(出示句式二:什么特别怎么样)用这个句式自己写一组有关“特别”的陈述句,疑问句,并试着把它写具体。

学生自由造句,师巡视纠正

交流,展示优秀练习

生:(1)天上的彩云特别美。(2)天上的彩云特别美吗?

(3)天上的彩云特别美,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

生:(1)我们的红领巾特别鲜艳。(2)我们的红领巾为什么特别鲜艳?

(3)我们的红领巾特别鲜艳,带在脖子上特别有精神。

生:(1)这里的景色特别美。(2)这里的景色怎么特别美?

(3)这里的景色特别美,有红红的桃花,有雪白的梨花,还有嫩嫩的小草。

师:(出示句式3:什么真特别啊!)

生:窗户上的冰花真特别啊!

生:小红穿得真特别啊!

生:花坛里的这朵花真特别啊!

师:今天我们一起上了一节特别的语文课,这节课真特别啊!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老师由上面的精讲到下面的精练,把造句的句型又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每一个词都能释放出它的魅力,那学生将更加乐于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写话和生活中去。)

水到渠成造句篇三
《二年级造句练习》

二年级造句练习(一)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多音字与四字词

一、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2、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3、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4、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和蔼可亲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5、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来来往往 风景优美

6、不约而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7、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8、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9、无影无踪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10、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11、十全十美 吞吞吐吐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雪中送炭

12、助人为乐 迫不及待 展翅欲飞 四处张望 成百上千

13、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14、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15、百花盛开 科学技术 十分茁壮 各种各样 指手画脚

二、多音字组词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ãi (为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âi(背景)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

6、长:① zhǎnɡ (长大) ② chánɡ (长江) ② wâi (因为)

7、乐:① lâ (快乐) ② yuâ (音乐)

8、曲:① qū ( 弯曲) ② qǔ (曲子)

9、相:① xiānɡ (相信) ② xiànɡ(相片)

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难民)

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12、种:① zhînɡ(种田)

13、发:① fā (发现)

14、转:① zhuàn(转动)

15、干:① ɡān (干净)

16、教:① jiāo(教书)

17、漂:① piào(漂亮)

18、扎:① zā (一扎)

19、当:① dānɡ(当时)

20、传:① chuán(传达)

21、角:① jiǎo(角落)

22、假:① jiǎ (假如)

23、好:① hǎo (好人)

24、少:① shǎo(多少)

25、行:① xínɡ(行动)

26、处:① chù(到处)

27、朝:① cháo(朝向)

28、中:① zhōnɡ(中间)

29、重:① zhînɡ(重要)

30、奔:① bēn (奔跑) ② zhǒnɡ(种子) ② fà (头发) ② zhuǎn(转身) ② ɡàn(干活) ② jiào(教学) ② piāo(漂流) ② zhā(扎花) ② dànɡ(上当) ② zhuàn(传记) ② juã (主角) ② jià (放假) ② hào (好学) ② shào(少年) ② hánɡ(一行) ② chǔ (处方) ② zhāo(朝阳) ② zhînɡ(打中) ② chïnɡ(重做) ② bân (投奔)

31、空:① kōnɡ(天空) ② kînɡ(空白)

32、觉:① jiào(睡觉) ② juã (自觉)

33、倒:① dǎo(倒下) ② dào(倒水)

34、喷:① pân (香喷喷) ② pēn (喷火)

35、分:① fēn (分开) ② fân (水分)

36、没:① mãi(没有)

37、卷:① juàn(卷子)

38、禁:① jìn (禁止)

39、弹:① tán (弹琴)

40、模:① mï (模型)

41、了:① le (走了)

42、着:① zhe (看着)

43、只:① zhǐ(只要)

44、结:① jiē(结巴)

45、曾:① cãng(曾经)

46、应:① yīng(应该)

47、间:① jiān(中间)

48、撒:① sā(撒娇)

49、见:① jiàn(看见)

50、藏:① zàng(宝藏)

51、称:① chēng(称呼)

分享 ② mî (埋没) ② Juǎn(卷尺) ② jīn (不禁) ② dàn (子弹) ② mú (模样) ② liǎo (了解) ② zháo(着火) ② zhī(一只小鸟) ② jiã(结束) ② zēng(姓曾) ② yìng(报应) ② jiàn(黑白相间) ② sǎ(撒下) ② xiàn(见牛羊) ② cáng(捉迷藏) ② châng(称心)

4

水到渠成造句篇四
《二年级造句练习》

二年级造句练习(一)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多音字与四字词

一、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2、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3、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4、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和蔼可亲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5、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来来往往 风景优美

6、不约而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7、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8、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9、无影无踪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10、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11、十全十美 吞吞吐吐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雪中送炭

12、助人为乐 迫不及待 展翅欲飞 四处张望 成百上千

13、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14、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15、百花盛开 科学技术 十分茁壮 各种各样 指手画脚

二、多音字组词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ãi (为人) ② wâ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5、兴:① xìnɡ(高兴)

6、长:① zhǎnɡ (长大)

7、乐:① lâ (快乐)

8、曲:① qū ( 弯曲)

9、相:① xiānɡ (相信)

10、难:① nán(困难)

11、还:① hái (还有)

12、种:① zhînɡ(种田)

13、发:① fā (发现)

14、转:① zhuàn(转动)

15、干:① ɡān (干净)

16、教:① jiāo(教书)

17、漂:① piào(漂亮)

18、扎:① zā (一扎)

19、当:① dānɡ(当时)

20、传:① chuán(传达)

21、角:① jiǎo(角落)

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bâi(背景) ② xīnɡ(兴奋) ② chánɡ (长江) ② yuâ (音乐) ② qǔ (曲子) ② xiànɡ(相片) ② nàn(难民) ② huán(还书) ② zhǒnɡ(种子) ② fà (头发) ② zhuǎn(转身) ② ɡàn(干活) ② jiào(教学) ② piāo(漂流) ② zhā(扎花) ② dànɡ(上当) ② zhuàn(传记) ② juã (主角)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好学)

24、少:① 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25、行:① xínɡ(行动) ② hánɡ(一行)

26、处:① chù(到处) ② chǔ (处方)

27、朝:① cháo(朝向) ② zhāo(朝阳)

28、中:① zhōnɡ(中间)

29、重:① zhînɡ(重要)

30、奔:① bēn (奔跑)

31、空:① kōnɡ(天空)

32、觉:① jiào(睡觉)

33、倒:① dǎo(倒下)

34、喷:① pân (香喷喷)

35、分:① fēn (分开)

36、没:① mãi(没有)

37、卷:① juàn(卷子)

38、禁:① jìn (禁止)

39、弹:① tán (弹琴)

40、模:① mï (模型)

41、了:① le (走了)

42、着:① zhe (看着)

43、只:① zhǐ(只要)

44、结:① jiē(结巴)

45、曾:① cãng(曾经)

46、应:① yīng(应该)② zhînɡ(打中) ② chïnɡ(重做) ② bân (投奔) ② kînɡ(空白) ② juã (自觉) ② dào(倒水) ② pēn (喷火) ② fân (水分) ② mî (埋没) ② Juǎn(卷尺) ② jīn (不禁) ② dàn (子弹) ② mú (模样) ② liǎo (了解) ② zháo(着火) ② zhī(一只小鸟) ② jiã(结束) ② zēng(姓曾) ② yìng(报应)

水到渠成造句篇五
《小学语文二年级造句练习题目汇总》

小学语文二年级造句练习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二年级下册造句练习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1)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3)蘑菇像一把小伞。

(4)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5)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6)小猫的眼睛像两颗绿宝石。

5.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6.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7.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8.一手„„一手: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9.一边„„一边: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

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0.五光十色――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1.„„也„„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2.川流不息: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3.越„„越„„,越„„越„„: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我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事了。

14.一会儿„„一会儿: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15.只有„„才: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只有讲卫生 ,才能不生病 。

只有勤动脑 ,才能有创造 。

16.一„„就„„: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上课铃一响,我们就马上回到教室里。

17.既„„又„„: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多音字与四字词

一、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2、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3、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4、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和蔼可亲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5、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来来往往 风景优美

6、不约而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7、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8、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9、无影无踪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10、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水到渠成造句篇六
《有趣的倒顺词》

有趣的倒顺词

《练习六》中的“语文与生活”谈到了汉语中的倒顺词现象,即一个双音节词在字序上发生了变换后,会变成另一个意思相近或完全不同的词。练习从一个相声导入,更增添了趣味性。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表演、欣赏,对倒顺词掌握得较快。对倒顺词的造句也水到渠成。从造句情况来看,学生对一组倒顺词在同一个句子里的情况更感兴趣。可能他们也觉得倒顺词很有趣,汉字很有趣吧。

例:白雪是雪白的。黄金是金黄的。蛋鸡下鸡蛋。奶牛下牛奶。蜜蜂酿蜂蜜。 当然本次练习的重点仍然在于积累倒顺词。侧重于记忆词义相同的,因为这一类较少。根据学生的回答和一些参考资料,整理了一些。

意思相同的,如:讲演——演讲、样式——式样、代替——替代、觉察——察觉、找寻——寻找、适合——合适、依偎——偎依、累积——积累、互相——相互、辩论——论辩、问询——询问、整齐——齐整、兄弟——弟兄、力气——气力、奋发——发奋、寂静——静寂、悲伤——伤悲、心痛——痛心、妒忌——忌妒、容颜——颜容、情感——感情、别离——离别、选编——编选等等。

意思不同的,如:雪白——白雪、鸡蛋——蛋鸡、蜜蜂——蜂蜜、黄金——金黄、女儿——儿女、生产——产生、现实——实现、气节——节气、质变——变质、水井——井水、报喜——喜报、国王——王国、向导——导向、虫害——害虫、牛奶——奶牛、油菜——菜油、画笔——笔画、肉猪——猪肉、云彩——彩云、门锁——锁门、牙刷——刷牙、计算——算计、面相——相面、官宦——宦官、愿意——意愿、发挥——挥发、人名——名人、上马——马上、当家——家当、调情——情调、动乱——乱动、人情——情人、乡下——下乡、故事——事故、带领——领带、海上——上海、文盲——盲文等等。

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喜欢——欢喜、缓和——和缓、累积——积累、互相——相互、代替——替代、问询——询问、并吞——吞并、煎熬——熬煎 、整齐——齐整、奋发——发奋、质朴——朴质、寂静——静寂、妒忌——忌妒、容颜——颜容、情感——感情、别离——离别、久远——远久、和平——平和、虚空——空虚、语言——言语、登攀——攀登等等。

有的内容相关联的字颠倒后,意思仍然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夜半——半夜、胆大——大胆、质变——变质、开放——放开、焰火——火焰、少年——年少、雪白——白雪、水井——井水、痴情——情痴、蜜蜂——蜂蜜、黄金——金黄、报喜——喜报、向导——导向、毒蛇——蛇毒、虫害——害虫、油菜——菜油、彩色——色彩、画笔——笔画、肉猪——猪肉、云彩——彩云、奶牛——牛奶,等等。

但是,还有不少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是不能随便颠倒用的,如:生产——产生、现实——实现、气节——节气、计算——算计、面相——相面、官宦——宦官、愿意——意愿、发挥——挥发;有些不由近义的字组成的词也不能随便颠倒,如人名——名人、上马——马上、当家——家当、调情——情调、动乱——乱动、得了——了得、人情——情人、乡下——下乡、故事——事故、带领——领带、海上——上海、文盲——盲文等等,上述类型的词语如果颠倒了它们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远。

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东西的名称,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铺盖——盖铺、铁锤——锤铁、门锁——锁门、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垫——垫鞋、水车——车水、风扇——扇风、鱼网——网鱼等等

水到渠成造句篇七
《李兴忠》

立源头,引活水

——如何进行中学历史的开放性教学

湖南新宁二中 李兴忠

摘 要:课改已深入人心,它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思路,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有个性化的,有人文化的教学模式.而中学

历史教学的开放性既显示了教育者主导的功能,又会大大促进学习 者主体的能动作用,二者相得益彰。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开放性

胡锦涛同志说过: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晶,并指出青少年时期是精神充沛,思维比较敏捷,最具创新潜力的时期。这实际上就已经指明了我们新课改的建设目标。尽管新课改已开展好几年了。但“穿新鞋走旧路”的状况依然严重,干扰了新课改方针的落实,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得少,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教学观念还未转变,所以,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决不容忽视的。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认为打破封闭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摆脱老古董式的教书匠形象,培养独立、自主、全面的“人”,正本清源是十分必要的。

新的课程结构突破了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呈现出动态、

开放、多元性的特性。

首先,培养的主体具有开放性。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是以分数为目标,而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的科学精神等为目标。

第二,历史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历史知识不仅仅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校外、来源于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实践,就是课本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研究的深入也是有所变化的,它允许学生的质疑,探究。

第三,历史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具有开放性。课改强调多元评价,不仅仅是单纯评价学习结果,而且要评价学生学法,学习过程及教师的教法。

如何进行有效的进行开放性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生成开放性教学的基石

创新意识不是在结果中显示出来,而是在过程中体现。它的培养同种子培育的道理一样,需要适应的土壤、水分、阳光和环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其中关键问题要要创设培养问题意识的氛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机制,更没有创新的氛围的话,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就会很快衰落下去,这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已得到了深刻的经验教训。现在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担当重任,迎合潮流,来培养具有历史发展观,人生价值观的创新人才,基于此目的,我们教师首先就要营造良好的、民主式的学习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才有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在

教师的诱导,启迪下,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教学与学就建立在一种愉快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离不开教师的开发观念。

端正心态的神情,幽默风趣的表达,运筹帷幄的教材处理,灵活机动的挖掘,变“我要学生学”为“我和学生一起学”的教学观,亲近学生,深入课堂,扬抑得当,都是创设情况的好方法。“亲其师,信其道”。一句话,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也是完成开放式教学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开放式教学的推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兴奋剂和强化剂,开放性历史教学就是是和善于利用历史教材中所提供或涉及的新的知识生长点,来激发学生热情。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经验总结,评价是非,有许多内容是可以以讨论,情境再现,情境模仿,人物对话来完成的,对教师来说大多情况下只能充当一个节目主持人。当然,事先须设计好“节目单”。

如在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可设计三名学生分别扮成校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以执政官的名义宣布各自政治改革的措施,(演讲式)要求评判改革内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及其局限性所在。由于事先把班上同学分别安排不同的身份、地位、由举手表决来决议是否通过。所以学生群情激昂,积极投入。又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这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来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中英之战对双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假如当时有十个、二十个林则徐,海龄这样的人物,中英交战的结局会改变吗?对于民族英雄,学生都是敬佩的,学生众说纷纭,教

师因势利导,得出结论。因此,开放式教学观,就是要学生来完成学习过程,学习任务,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推动者,指导者。在师生互动的一个个高潮里,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指正方向,做到知能言、言有功、言无罪。教师把教材知识教“活”了,才有吸引力,有兴趣感。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毫无兴趣,只是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真正的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决不是高调说教,决不是一杯白开水,它应是七彩阳光,学生大舞台,张开翅膀腾飞的蓝天。

三、授人以渔是开放式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力不从心,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本身特点所导致的,历史学科知识点纷繁复杂,时空跨度大,所以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谋,带路人,鼓励学生存疑、解疑。

如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可用原因条件型结构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功与失败,发生的结果与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客观;根本、主要、直接,必要性,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四大基础:政治、经济、阶级、思想与理论;五大要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资本主义发展五要素:政权前提、市场条件、资金来源、劳动力、技术等。通过训练,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摸索自己的适合的快速记忆法,发现精彩的应积极在班上推广,让学生有成就感。作为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多快好省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的探究能

力。

四、活动课的开设是开放式历史教学的表现形式

活动课的开展是学生直接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课题,通过学生的参与求得自主发展的一种课型,它可以利用校内、校外等各种历史教学资源而进行,它是开放性历史教学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开化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要积极对学生进行评鉴。另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使得历史学科的教学更具开放性的优势,因为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历史教师的一员,必须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关于创新,努力倡导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成的多样性,努力开展动态的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它必将收获到求索性的快乐与教育真谛回归的硕果。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造句训练

相关热词搜索:用水到渠成造句 水到渠成 水到渠成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水到渠成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水到渠成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21357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