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

2016-02-19 09:55: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一《知行合一与执行力(范文参考)》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的近义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一
《知行合一与执行力(范文参考)》

知行合一与执行力

早在1954年,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创立“现代管理学”之后,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它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当我第一次读到德鲁克的这一精辟见解,因感同身受而激动不已,并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为“知行合一”,因为,我认为这是管理的至高宗旨和理想境界。 当今,在中国管理者的口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知易行难”,无论是TCL的李东生,还是惠普的孙振耀,他们道出了很多管理者的心声:“在企业管理中,最难的是落实到位。”这就有了畅销书《执行》、《执行力》,也就有了形形色色以“执行”与“执行力”命名的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等,不一而论。

我认为,所谓的执行,就是“由知到行”,所谓的执行力,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而由“知”到“行”的转化,我认为可分解为“知、信、言、行”四个阶段。

知,顾名思义就是真正地了解、掌握道理,如果能够达到王阳明倡导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也就不需要后面的信、言、行了。目前心态浮躁的管理者很难做到真知、深知。 信是由知到行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知行能否转化的关键,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认可、不相信某特定理论和观点,你就不会去做。于是,作为管理者,你在分析员工执行不力的时候,考虑过他是否认可吗?如何检验他是否信呢?办法之一就是听其 “言”。让他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把某些理论、制度或观点变成自己语言,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说出来,写出来,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行动计划、变成自己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去行。并且,要行,一定要达到“行之明觉精察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知易行难”的问题。

由知到行比较好理解,但是,在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起居室里,我却看到了他的亲笔字:“知难行易”。他认为,行动并不难,难的是在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格物致知!),提升到理论层面。现在很多的企业家都是注重由知到行,强调执行力,很少关心由行到知。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能不能总结成企业的管理模式?能不能拷贝和复制,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不仅如此,很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这样认为,甚至他们穷其一生的精力都是为了一个“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企业家们也仍然在为此苦恼,除了柳传志总结出了“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九字真言,除了张瑞敏总结了“OEC管理法”、SST、SBU、人单合一,还有多少企业家能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成可复制、可拷贝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管理理论?

如果企业要基业长青,最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由行到知”。如何由行到知呢?简单地说,也要四个阶段:行、省、辩、知。

首先要行动,实践出真知,坐而论道,空谈误国,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不去行,如何知?同时,行动中一定要“三省吾身”,通过省来悟,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日清日高。省悟之后一定要与同事“辩”,事不辩不明,理不争不清,通过辩,求得真理,达成共识,并把这些共识形成书面的“知”,以此指导新的行动。

于是,企业的管理就变成了由知到行、由行到新知、由新知到新行、新行再到新知周而复始的循环。知、行就是管理生命DNA的双螺旋,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知、行的不断转换、 不断提升。

毛泽东在1939年说过“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 然而,“知者多喜于学而惮于行,行者常碌于为而讷于知;惟具使命者方能知行合一”。我们就是一个以“解决组织激励问题,帮助人发展”为使命,探究管理意义的团队,以我们对“知”“行”理解,帮助客户成功。 上善者,知行合一。

摘自《光华之桥》2008年第七期 (作者:德鲁克管理学院 合作伙伴 郭弘波)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二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标签: 杂谈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 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 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 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 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 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 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 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 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 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 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 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知行合一”的好处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 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 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 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 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 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 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 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 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 转自铁血社区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 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 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 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存天理, 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理” 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

“心学”就此诞生。

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

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 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

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 行知。

王派传人徐阶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

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

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

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 ——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

忍 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1、结党。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 、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

2、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3、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 面上十分恭顺。

4、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 的。

5、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

徐 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

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 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知行合一的政治家们。

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第二级是 “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

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一,太过幼稚、太过

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变历史了。

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 理想是不矛盾的。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

徐阶还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党。谁说结党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党?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党中其他人的缺点。

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党”,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党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 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

圣 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

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

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

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 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成 大事必须知行合一有大境界,有大境界的人才得道多助

自古以来,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追求的是安于贫贱、与世无争、大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三
《知行合一》

知 行 合 一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 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 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 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 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 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

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转自铁血社区 ] 转自铁血社区hpbb转自铁血社区hpbbxune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 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 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 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 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 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 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知行合一”的好处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 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 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 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 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 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 的”。 转自铁血社区hpbbxune

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 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 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 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 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 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 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 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 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存天理, 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理” 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 转自铁血社区hpbb转自铁血社区hpbbxune转自铁血社区hpbbxune

“心学”就此诞生。

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

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

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 行知。

王派传人徐阶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

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

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

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 ——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

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

忍 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1、结党。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 、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

转自铁血社区 ][

[

[2、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3、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 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 4、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的。 5、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 徐 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 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知行合一的政治家们。 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第二级是 “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 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一,太过幼稚、太过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 变历史了。

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

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理想是不矛盾的。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 转自铁血社区 ]转自铁血社区 ]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四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 道德认知 道德实践 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

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内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内心,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德信念、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机统一的过程。“知行合一”与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遥相呼应,是知识道德与行为实践最关键的节点,是道德与实践两个向度的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通过道德实践,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包括道德理论体系。道德意识是由道德观念、道德认识、道德觉悟共同形成的,需要道德实践的佐证。“知行合一”是个体德性的自我彰显,是一种君子美德和品性。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自觉实践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个体道德的形成。道德意识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一个是本能的,一个是后天的学习或教育生成。根本上来讲,“知行合一”追求的是人道德意识的自觉,以塑造人的道德意识、实践社会道德为目的。通过道德意识即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实现道德理想。

“知行合一”可以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道德精神的形成需要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有社会对个体的道德教育、自我道德教育等,通过道德教育转化为内在品德以此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道德修养则涉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道德精神的培育不仅是满足个体道德实现道德人格的价值需求,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群体、社会的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观,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道德精神,为道德实践服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也是指言行一致,注重社会责任和担当。培育现代道德精神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信仰的需要,更是为了完善个体道德的同时强调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强调共同担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

“知行合一”能够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通过个体行为、行动、表现,充分发挥个体道德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促进个体在社会中实现、遵守社会公德。通过知识转化为美德,是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知行合一”在道德

教育实践中是理想道德人格立德、立功、立言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内涵之一,如能通过道德教育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言行一致,就能形成道德文明的社会环境。因此,提高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修养和加强道德建设成为社会道德文明发展中不可漠视的重要环节。

“知行合一”的社会道德实践意义

“知行合一”是对人们认知和实践的基本道德要求,具有中国哲学特别是伦理学实践理性层面“重践履”、“重体用”的鲜明特点。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知”和“行”的关系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典型归纳,对克服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想道德修养被边缘化的困境有重要的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现代性背景下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 强调“知行合一”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道德榜样,提高道德意识,促进社会道德人格的形成,提升道德文明,是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目的。无论是“知”还是“行”,对于道德教育来讲都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完成对“知”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在教育中体现“行”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确保道德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也即是说,道德教育应把“知”和“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加强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包括道德意识的激发、道德精神的培养等道德教育;二是注重实践,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实践能力、拓展实践范围,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培育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意识和个人思想品性,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道德,完善道德人格。可以说,强调“知行合一”既是加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目的。

强化“知行合一”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效性。“知行合一”是现代道德教育应加以重视的理论资源,道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正是“知行合一”所追求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自觉实践。道德教育中强化“知行合一”可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精神的形成、增强主体道德意识、指导个体道德实践,从“被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的目标。与此同时,“知行合一”可以内化为人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精神,外化于道德行为,在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倡导“知行合一”有利于消解道德教育对象的功利化倾向。对道德精神的培育是道德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当道德个体具备道德意识,培育良好的道德精神将是完善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方法。利益是功利的首要问题,正确对待利益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道德教育中,“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观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规避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义利观。“知行合一”又是个体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情感进行道德判断的有效方法,通过道德实践消解社会功利是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结语

总而言之,把“知行合一”作为当前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等方面的根本要求,通过道德教育培育现代“知行合一”的道德精神和增强社会道德信念及道德意识,有利于促成社会道德实践,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解决道德教育中的道德难题,走出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对当今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温馨提示:更多资料信息详见: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五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有知在即有行在,有行在即有知在,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不可分割。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把知行合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本质区别,否定了知行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知和行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他把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知"当作"行",以知代行;又把属于实践和实际范畴的"行"当作"知",以行代知。结果把知行混淆,使知行关系模糊了。.Z.K0d h u V v j

但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他的意思是说,我心中的"良知"向外发动,表现显露出来就是"行","良知"发动时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有时还把一个人学习时的真切笃实的态度也叫做"行"。这种以《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即是以知为行,以不行为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论证以知为行,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意思是说,看见美色是知,爱好美色就是行;闻恶臭是知,厌恶恶臭就是行。见好色与好好色、闻恶臭与恶恶臭,是同时发生的,因而知和行是合一的。

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

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董仲舒"内视反听"与陆九渊 "自存本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佛教禅宗的面壁静坐、"明心见性"思想的影响。如他所说:"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

纷孥,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他否认了"坐禅入定"的影响,却正是受了"坐禅入定"的影响,这是正统理学家的一贯手法。

2、事上磨炼

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稿之病",或者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才通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又提出“事上磨炼"。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亦即"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问,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

3、省察克治

王守仁还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传统的 "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省察克治"。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他还说: "克已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副而来"。他这时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克己内省"思想,强调了"拔去病根次"斩钉截铁久"扫除廓清"一毫不存".在他看来, 如果在修养过程中,若不能用他所说的"天理"战胜"人欲,即使剩下一丝一毫,那么,其结果必将是前功尽弃,"众恶相副而来"。我们可以从王守仁的唯心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看到他深刻地认识到两种道德观斗争的重要意义,这对我们仍是有启发的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六
《知行合一 共圆中国梦》

知行合一 共圆中国梦

知行合一 共圆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国梦”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举国上下为之欢呼、为之雀跃。

中国梦,我们的梦。它不仅唤醒了我们的历史记忆,更唤醒了中国人五千年的辉煌梦。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在思索的问题。梦想,为我们勾画了愿景、明确了目标、指引了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知行合一,才能让脚步追上梦想,让梦想照进现实。

作为一名财政人,我们又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求知,不止。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为此,从事财政工作的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知识、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财税、市场经济、科技、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服务发展、改善民生和勇于担当的行家里手。

笃行,无骛。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是实干精神。唯有埋下头来,把学到的知识、智慧和能力付诸行动,付诸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夯实,把事情做实,才会取得摸得着看得见的成果,才会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才能实现财政事业的稳步发展。

圆梦,同心。从六十多年前积贫积弱到今天站在世界舞台中心,从三十年前温饱不足到如今总体小康,从十年前GDP世界第六到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步步富强起来,正是无数普通劳动者艰辛创造、不懈奋斗的结果。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我们的梦想,更要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实在在地去干、去闯、去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圆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我们共同求知、笃行、圆梦。

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篇七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当然知识与行动,一个是理论理性的结晶,一个是实践理性的圭臬,两者实际上的联系要比表面上紧密得多。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

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所以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热词搜索: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同义词 知行合一近义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知行合一的近义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知行合一的近义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2455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