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止戈为武近义词

止戈为武近义词

2016-02-20 09:22:2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一《训诂学简答题》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止戈为武近义词》,希望能帮助到你。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一
《训诂学简答题》

训诂学简答题

P91、训诂学功用:古文教学、古籍阅读、古籍整理、辞书编纂

2、训诂学任务: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与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体例、方式方法、原则和运用。

3、训诂学不等于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分析语言中的词及词义和词汇演变,训诂学要研究这些,但还要研究比这些词更大的语言单位。

4、训诂学不等于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的学科,训诂学涉及到语言的意义,但也研究语义以外的东西。如文字是校勘、探求语源等内容。

5、训诂学既古老又年轻:从中国古代语言学发展历史来看,训诂学创始得最早。所以古老。但就语方科学成长的时间来看,科学的训诂学的产生是比较晚的。

6、训诂不等于训诂学:训诂是一种工作,训诂学是研究训诂这门工作的一门学术。

7、训诂学不等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是并不等于语言。汉族历代文献是汉字记录的,同样,历代文献也不等于汉字。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历代文献语言,而不是历代文献汉字。文字研究内容涉及到音义,但主要是形,训诂学研究主要内容是语义。训诂学涉及文字学,可以利用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P338、互文见义在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修辞手法应怎样理解: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指二人在入洞和出洞时都是吟赋。二是上下两句交替使用不同的词语以避免行文的单调枯燥。如:贽币不通,言语不达。通和达就是互文见义。

9、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

10、古书阅读中文字障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讹误字、避讳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距关,母内诸候,秦地可尽王矣中的内和纳的关系就是古今字。

通假字:无本字的假借,许慎所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本字的假借,本有其字,临时代替,多称通假。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后者是从有到有的过程。前一种假借比较长久、固定,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独占优势。后一种借字与本字关系刚比较轻散,不固定。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近或音同。阅读古书最容易引志误解的大多是有本字的假借。常见错误有不明通假而误和滥用通假。

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

P5411、文意训释:串讲大意、分析句读、显示修辞、阐述语法、今译全文。

12、校勘的方法:本校、他校、理校、对校。

本校: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

他校:用他书勘定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其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

对校:用同书的版本或别本互相对勘。

13、注意方法:直音、读若、譬况、反切、如字

直音:同音字注音。

读若:训诂术语之一,用来注音,破通假。有的完全相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如高诱:哄,读近鸿,缓气言之。

反切:训诂术语之一,简称反或切。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如字:训诂术语之一,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14、解释文意:串讲大意、分析句读、阐明语法、显示修示、申述章旨、考证名物典章制度、引证史实故事。

15、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的区别:出发点不同,方式相似。它们的释者和被释者都有一方是方言,另一方是通语或者古语。它们的目的不同。以通语释方言在于说明某个方言词语意义相当于通语中的某个词语,使方言与通语相通;以方言证古语,是为了说明古语发展到当时在方言的遗留,表明当时方言是古语的地方变种,或者辨析古代事物在当时方言区的异名同实。它们的关系,以通语释方言是横的空间关系,以方言证通语是纵的时间关系。

P76 16、形训的作用: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如:夫文,止戈为武。这种训诂方式就是属于形训范围。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

运用形训方法,把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

提示词的本义基础上,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

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17、形训的局限: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18、形训的条件: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19、声训的方式: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一利用形声字如“萧之言肃也”。二利用音同或音近字。音同字“田,填了,五稼填满其中也”。音近字“干,涧也”。三利用同形字。

20、声训的作用:寻求本字。对借字而言,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如选贤与能。二推求语源。就是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

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

21、声训应注意的问题:所谓音同或音近,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二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22、义训分为: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一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同训: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如高平日陆。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训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二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三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P92 23、训诂的基本体式:随文释义的注疏;的专著。

24、注疏中诂和传的区别:西汉时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不再有区别。

25、注疏中注和疏的区别: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

26、自注三类:自明宗旨、区分纲目、举要考异。

27、集注二种:兼解经和注的。如《春秋经传集解》;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如《论语集解》。

28、补注二类:补原文的阙略,补旧注的遗漏。

29、训诂术语、作用、格式

也、者:同义词或近义词,格式:甲,乙也。

曰,为,谓之:释义,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被释者放在它的后面。格式:一曰甲。 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前面。格式:甲谓乙。

言:串讲文意。格式:甲谓乙。

貌:被释者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格式:甲,乙貌。

犹:解释词义。格式:甲犹乙也。

之言、之为言: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通假字。格式:甲之言乙也。

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格式:甲读乙。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

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声:用来指明象声词,格式:甲,乙声。

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

属、别: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种类。

古声同,古字同:说明文字通假。格式:古声甲乙同。

古曰,今曰;古谓,今谓:说明古今异词,格式:古曰甲,今曰乙。

或为,或作,一本作,本作,用来校勘文字的异同。

今文,古文,故书。

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

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格式:某某二字互乙。

浑方、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称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

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P110 30、西汉训诂工作发展的原因:(1)语言文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的发展。(3)当时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

31、西汉训诂的特点:确定随文注解和两种基本形式。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32、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训诂特点:扩大训诂范围。出现义疏和集解。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研究。

33、宋代训诂特点:对汉字的音义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如王子韶(圣美)创“右文说”,主张因声符求义,给清代训诂学家以很大的启发。对古代文献的语法有进一步理解,如南宋时学者王若虎者《滹南遗老集》,常用语法观点批评前人诗文的得失。利用金石学成就,注疏中开始有征引彝器铭文以为佐证,这使训诂学又向前跨了一步。开创了古音学研究的道路。

34、清代训诂发展的具体原因和内容:1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清代学者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故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2有朴素的历史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不同的角度去看。3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4古音学、文字学和语法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突破。

35、清代训诂的特点:重视证据,反对臆说;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够注意语言各方面的古今差异;从语地的角度来分析作品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训诂数量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善。

36、说文四大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P130

37尔雅的价值和缺陷:价值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基础,保存了上古词义和名物资料;缺陷是分类不够科学,释义上使用多义词,使意义不够明确。

38、尔雅取名含义:接近雅正,合乎规范。一是沟通各地方言,一是沟通古今异语。

39、方言的全称:《车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作。作者:西汉扬雄

40、方言内容:1通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或者称凡语,指广泛通行的一般说法,类似后来的普通话。

2某地某地之间的通语,指通行区域比较广的方言词。

3某地语,或者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方言词,其范围比上一类狭窄。

4书中记载有不少方言同源词,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

5拿本书与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41、释名的作者,东汉刘熙,性质: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训诂专书,也是第一部全面运用声训方法的训诂专著。

42、释名的声训方法:同音字为训;近音字为训;双声字为训;叠韵字为训。

43、释名的价值:广泛运用声训,保存东汉末年以前的语音资料;提供许多探求语源的线索,对后世“右文说”和“音近义通”论的成立有很大的影响。

2收录名物词语比较多,有助于了解汉代名物制度。

3可以印证经典传注的解说。

44、释名的缺点:单纯采用声训的方法,没有严格的限制,解释语源近利猜迹;对复音词的完整性缺少认识,往往割裂为训,穿凿附会。

45、说文的作者、体例:东汉许慎,全书共15篇,按字形结构把文字分为544部,收小篆9353个,古留异体重文1163个。540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是据形系联。

46、说文在训诂学上的贡献:是我国第一部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1奠定了六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2首创了汉字的部首分类法;3确立了分析汉字的本义的原则。

P140

47增字强释为什么是旧训诂的一种弊病:增字之后,意思与原文不符,增字者是为了迁就已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

48旧训诂的弊病: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烦琐寡要。 穿凿附会: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往往是由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无能揭示,或者是由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说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如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等。

望文生训: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它的实质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二
《国学经典诵读》

1、汤伐夏, (国号商)。

2、逞干戈, (尚游说)。

3、宋齐继, (梁陈承)。

4、北元魏, (分东西)。

5、炎宋兴,

6、明太祖,

7、迁北京,

8、清太祖,

9、至元兴,

10、十二世,

11、唐高祖,

12、梁灭之,

13、相揖逊,

14、嬴秦氏,

15、号三国,

16、迨至隋,

17、至宣统,

18、称五代,

(受周禅)。 (久亲师)。 (永乐嗣)。 (膺景命)。 (金绪歇)。 (清祚终)。 (起义师)。 (国乃改)。 (称盛世)。 (始兼并)。 (迄两晋)。 (一土宇)。 (乃大同)。 (皆有由)。

1.考世系,( 知终始 )。

2.唐有虞,(号二帝 )。

3.周文武,( 称三王 )。

4.四百载,( 迁夏社 )。

5.汤伐夏,( 国号商 )。

6.八百载,( 最长久 )。

7.逞干戈,( 尚游说 )。

8.始春秋,( 终战国 )。

9.高祖兴,( 汉业建 )。

10.光武兴,( 为东汉 )。

11.北元魏,( 分东西 )。

12.宇文周,( 与高齐 )。

13.唐高祖,( 起义师 )。

14.二十传,( 三百载 )。

15.梁灭之,( 国乃改 )。

16.有宋世,( 一同灭 )。

17.明太祖,( 久亲师 )。

18.靖四方,( 克大定 )。

四、填空:

1.经(子)(通),读诸史。

2.自羲农,至(黄)(帝)。

3.相揖逊,称(盛)(世)。

4.夏(有)(禹),商有汤。

5.六百载,至(纣)(亡)。

6.五(霸)(强),七雄出。

7.至(孝)(平),王莽篡。

8.(梁)(唐)晋,及汉周。

9.辽与金,(帝)(号)纷。

10.至元兴,金(绪)(歇)。

11.读史者,(考)(实)录。

12.除隋乱,创(国)(基)。

13.魏(蜀)(吴),争汉鼎。

14.传二世,(楚)(汉)争。

15.宋齐继,梁(陈)(承)。

16.为南朝,都(金)(陵)。

17.迨灭辽,宋(犹)(存)。

18.称五代,(皆)(有)由。

五、写出其中的一个字

1.嬴秦氏,始(兼)并。

2.(迨)至隋,一土宇。

3.炎宋兴,受周(禅)。

4.传建文,方四(祀)。

5.迁北京,永乐(嗣)。

6.十二世,清(祚)终。

7.清太祖,(膺)景命。

8.迨崇(祯),煤山逝。

9.(靖)四方,克大定。

10.并中国,兼(戎)狄。

11.二十传,三百(载)。

12.魏蜀吴,争汉(鼎)。

13.至孝平,王莽(篡)。

14.周(辙)东,王纲坠。

15.自(羲)农,至黄帝。

16.唐有(虞),号二帝。

17.相(揖)逊,称盛世。

18.北元(魏),分东西。

六、问答

1.三王为哪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

2.周朝历经多少年的历史?(800)

3.春秋五霸是哪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4.三国是指哪三国?(魏 蜀 吴)

5.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修建了什么宫?(永乐宫)。

6.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清朝的第一个皇帝分别是谁?(崇祯、努尔哈赤)

7.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句诗是杜牧的《秋夕》中的诗句,李杜是指谁?(李白,杜甫)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君是指谁?(董大)。

9.如火如荼的近义词有请举三个词?(方兴未艾、轰轰烈烈、如日中天、繁荣长身、热热闹闹)

10.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叫《前出师表》中的成语是哪两句对后人影响深远表现了他的忠贞气节,是文章千古流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是汉朝谁写的《汉书 贾谊传》?(班固)。

12.《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著什么体文章?(散文)

13.戏曲是由民间的哪三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歌舞)(说唱)(滑稽)。

河北梆子 湘剧 黄梅剧 湖南花鼓戏)等。其中

14.我国的戏剧有哪五种?(京剧 越剧 豫剧 评剧 黄梅剧)为五大剧种。

15.中国的戏曲之母是什么剧?昆剧也叫昆曲。

16.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共19项,其中昆曲被誉为什么?(“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17.在辉煌的戏剧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名家,为中国戏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那三位戏剧名家?(京剧传奇梅兰芳,豫剧名家常香玉,越剧泰斗袁雪芬)。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三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内容要求:“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要求:A级。识记(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分析《考试说明》和近两年的高考字形题,我们就会发现,高考字形命题通常从三个方面对汉字进行考查:第一方面考查辨析形近字的能力,第二方面考查辨析同音字的能力,第三方面考查辨析同音形近字的能力。考查内容对词语(包括熟语)中错别字一统天下的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两种形式:一是词语中的错别字,如2009年湖北卷等;二是句子中的错别字,如2009年安徽卷等。高考字形命题有三种情况:一是题型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均只出一道题,分值是3分。二是考查内容主要是以考查别字为主,错字不考虑。三是材料包括词、成语、惯用语、俗语等,而且成语、惯用语、俗语、格言有增加的趋势。针对以上分析,可以预测2010年字形考查题考查方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例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009年高考湖北卷)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D.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解析】给出多个词语,从中判断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这是常见题型之一。这道题还考查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书写。A项中的“分庭抗理”应为“分庭抗礼”,B项中的“推心至腹”应为“推心置腹”,D项中的“估名钓誉”应为“沽名钓誉”。【答案】C。例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2009年高考重庆卷)A.愧疚 必须品 防微杜渐 额首称庆B.搜寻 吊胃口 炙手可热 按捺不住C.剽悍 金刚钻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D.撮合 板着脸 破涕为笑 奉为圭臬【解析】这是一种新题型,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这道题还考查了同音近义词的用法。C项中的“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词语出自课本,“就里”见高中语文第四册《长亭送别》一文的注释。【答案】C。例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2009年高考安徽卷)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

争中夺得头酬。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解析】相对于其他题型而言,本题难度较大,是一种值得关注的题型。这样的题中往往涉及一些关于时政和地域方面的内容。这道题还考查同音形近字的辨析。A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答案】D。例4.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2009年高考湖南卷)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解析】这道题考查同音形近易混字的辨析。D项中“嘻”是叹词,无“嘻戏”一词,“嘻戏”应改为“嬉戏”。“嘻戏”是网络词语,不规范,出题者出这道题应该是一种对规范用词的引导。【答案】D。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1.语音辨识法。语音辨识法,即通过朗读发现书写错误的一种方法。当然这要求同学们平时就要读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这种方法用在形近音异字的辨析上非常有效。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稽查 畏葸 游目骋怀 相形见拙B.谢幕 涵养 戳力杀敌 适得其反C.溪涧 苜蓿 吹毛求庇 缄默不语D.札记 套餐 嗜酒如命 披荆斩棘【解析】仔细做这道题,发现A项中“拙”应为“绌”。“拙”读zhuō,是“笨,不灵巧”的意思,如“笨拙”、“拙劣”;“绌”读chù,是“不足”的意思,如“左支右绌”。B项中“戳”应为“戮”。“戳”读chuō,如“邮戳”、“戳破”、“戳穿”;“戮”读lù,如“戮力同心”、“杀戮”。C项中“庇”应为“疵”。“庇”读bì,如“庇护”、“庇佑”;“疵”读cī,指毛病、缺点,如“瑕疵”、“疵点”。【答案】D。【跟踪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棱角 目光如炬 痒序 怅然若失B.安谧 凌云壮志 脉胳 从善如流C.拾缀 繁文溽节 关键 评头品足D.轶事 满堂喝彩 轻佻 铩羽而归2.字形辨识法。在我国汉字中,形

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对音同或音近但形态差别比较大的字,可以采用字形比较法加以记忆。如“融会贯通”的“会”与“汇集”的“汇”就极容易混淆,反复比较这两个字在形态上的差异,就容易记忆得牢固些。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璀璨 欧打 振灾济贫 珠联璧合B.挤兑 懊悔 拔山涉水 随声附和C.扳手 反馈 阿谀奉承 应接不瑕D.储藏 怀柔 止戈为武 巧取豪夺【解析】仔细做这道题,发现A项中“欧”应为“殴”,从“殳”(一种兵器),指打(人),如“斗殴”;“振”应为“赈”,“赈”指用钱、物救济灾民,所以从“贝”(古代用贝壳作货币,所以贝与钱有关)。B项中“拔”应为“跋”。“跋”,从“足”,指在山上行走;“拔”,从“手”,如“拔河”、“拔草”。C项中“瑕”应为“暇”。“暇”指空闲时间,故从“日”;“瑕”从“玉”,本义指玉上的斑点,引申为缺点,如“瑕不掩瑜”、“瑕疵”。【答案】D。【跟踪练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蝉联 良晨美景 储藏 自顾不暇B.濒临 张皇失措 端倪 附庸风雅C.简练 终身大事 肄业 连篇累椟D.陷井 返璞归真 装潢 莫衷一是3.语义辨识法。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可以大大提高对形似字的分辨能力。如“燥”、“躁”、“澡”,前者有“火”就有“干燥”、“燥热”;“躁”字有“足”,就有“躁动”、“暴躁”、“急躁”;后者有“水”,就有“洗澡”、“澡盆”。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摧毁 轮渡 蹈常袭故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B.钦慕 俭省 洋洋大观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C.涟漪 销魂 手屈一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D.污蔑 妇孺 金榜提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析】仔细做这道题,发现A项中“驰”应为“弛”,“驰”指纵马快跑,“弛”指放松弓弦,引申为松懈。C项中“手”应为“首”,因为人们扳手指计数时,首先弯曲大拇指,所以“首屈一指”表示第一。D项中“提”应为“题”,“提”指抓起,“题”有书写之意。“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榜,在其上写有名字,表示其人中了进士。故应写作“题”。【答案】B。【跟踪练习】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辨 游刃有余 整饬 昙花一现B.洗练 饥肠漉漉 蹊

径 一杯黄土C.暴戾 囊中羞涩 纂修 裨官野史D.赘疣 功亏一匮 糟蹋 青面獠牙4.辨明来源。大部分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所以在把握这类词语的形态时,就要结合其最初的来源和典故,这样有利于准确、牢固地记忆其形态。如“子虚乌有”、“逢人说项”、“班门弄斧”、“墨守成规”,这几个成语中,“乌有”指一个人,即成语故事中的“乌有先生”,所以“乌”就不能随意地写作“无”;“项“指的是“项斯”这个人,也不能写作“象”;“班”指的“鲁班”,也不能写作“搬”;“墨”指的是“墨子”,就不能写成“默”。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黄梁美梦 功成身退 左右逢源 名存实亡B.瓜田李下 足不出户 视若无睹 虎背熊腰C.真才实学 如火如茶 游仞有余 所向披靡D.斤斤计较 指桑骂槐 惊涛骇浪 功亏一匮【解析】仔细做这道题,发现A项中“黄梁美梦”应为“黄粱美梦”。“黄粱”是小米,《枕中记》记载有位卢生住宿在邯郸旅店,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黄粱饭还没有熟,后用来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一枕黄粱”。C项中“茶”应写作“荼”,“荼”指茅草上的白花。“如火如荼”源出《国语》(万人的方阵白衣白甲白旗,“望之如荼”,万人的方阵红衣红甲红旗,“望之如火”),原比喻军容壮盛,后引申为气势蓬勃、旺盛。“游仞有余”应写作“游刃有余”,见于《庄子?养生主》,指刀刃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没有阻碍,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D项中“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尚书》中记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篑,盛土的筐子)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而不能成功。【答案】B。【跟踪练习】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直言 仗义执言B.提名 金榜题名 防范 防范未然C.人生 人声鼎沸 寒暄 喧宾夺主D.诙谐 心灰意懒 启示 寻人启事通关雷区——【考场失误细琢磨】1.不辨同音异义字,导致失误。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负 威慑 流芳百世 源远流长B.寒暄 署名 曲意逢迎 各行其事C.偏袒 蒙昧 重蹈覆辙 积腋成裘D.学藉 暴躁 浮想联翩 山清水秀【正确答案】应选A项。【错解答案】B项。【失误探因】选B项的没有弄清“事”和“是”虽然是同音字,但意义有别。一般说来“事”是名词,事件、事情、事故应用“事”;“是”作判断词,有时作形容词,表示“对”的

意思,根据语境是各行其是,应该是各人做各人认为对的事情,因此应该用“是”。C项的“积”应为“集”,二者是同音异义字,一般说来事物由少到多用“积”,把分散的东西聚集在一起用“集”,所以应把“积”改成“集”。D项的“藉”应为“籍”,这是音同形近字。2.不辨音近形近字导致错误。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沿用 融会贯通 针砭时弊 饮鸩止渴B.编纂 肺腑之言 开门楫盗 暴殄天物C.诀别 事必恭亲 旁征博引 颐指气使D.焦躁 苦思冥想 应接不暇 裨官野史【正确答案】应选A项。【错解答案】选B项。【失误探因】选B项的原因是“楫”和“揖”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形体和读音相近,以致分辨不清。我们可根据形声字的形旁进行辨析。“楫”是木字旁,说明“楫”与木头有关,“揖”是“扌”旁,说明“揖”与手有关,根据语境是“开门揖盗”必须用手,所以应把“楫”改成“揖”。C项的“恭”应为“躬”,D项的“裨”应为“稗”。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赃 和盘托出 林阴路 真知灼见B.通牒 相辅相成 摄像机 大才小用C.迁徙 轻歌曼舞 下马威 闲情逸志D.耽搁 耳濡目染 绿茵场 英雄辈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微言大义 德艺双馨 久负胜名 毕恭毕敬B.举世闻名 攻城掠地 意气用事 真知灼见C.唇枪舌箭 神采奕奕 气势汹汹 安分守己D.渡过难关 夸夸其谈 能屈能伸 鞭辟入里3.下列各组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决别 长篇累牍 提纲 陈词烂调B.接洽 混淆黑白 部署 通货膨胀C.联贯 密而不宣 干练 自鸣不凡D.度假 云蒸霞蔚 殉职 张惶失措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泄漏 泄露机密 洪亮 征引宏富B.发奋 发愤图强 厉行 例行公事C.厉害 利害得失 必竟 必恭必敬D.卓异 着意经营 遗事 不可一世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礼遇 不可理喻 胁迫 妥协投降B.淹没 湮没无闻 国事 共商国是C.拖沓 杳如黄鹤 义气 义气风发D.调度 民生凋敝 瞻仰 赡养父母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逸事 绿草如荫 涸泽而渔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辐射 未雨绸缪 集腋成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真缔 佳作迭出 毁家纾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跳槽 老骥伏枥 名门望族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融洽 喜盈门 手不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四
《荆楚文化-成语&典故》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五
《人民大学-国学概论-训诂学》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六
《第17讲 训诂简史》

第17讲 训诂简史

了解训诂学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训诂学、振兴训诂学。训诂学历史源远流长,这里只作简要分析。

一、先秦朝代——训诂萌芽期

(一)训诂的产生

我国训诂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当时我国正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文化蒸蒸日上,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但由于诸侯割据,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于是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加以今语和古语的不同,人们阅读古典文献,往往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释古今的异语和各地的方言,训诂就应运而生了。明代古音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古今南北之异造成了语言文字的分歧差异,这就需要人们去“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在先秦时期,这种工作是口头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个别的训释材料也散见于文献正文中,如《孟子·梁惠王下》:“畜君者,好君也。”《逸周书·谥法》:“和,会也;勤,劳也。”《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还有一些训诂材料保存在解经性质的“传”“记”或“说”“解”之中,如《春秋》“三传”、《周易》“传”、《韩非子》“内外储说”、《管子》五“解”等,可见,训诂工作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并形成一定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先秦时期的训诂尚未尚未独立和系统化,它属于训诂的萌芽时期,它因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由语言的分化与文字的演变所引起。

(二)训诂的形式与意义

先秦训诂有如下一些形式:P202

第一,作者借字义的解释来阐明某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如《论语·颜渊》:叙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带头端正自己,谁敢不端正呢?)P202

第二,语文作者借字形的解释来阐明哲理或政治主张。比如《左传》宣十二年叙述“邲之战”,楚国打了胜仗,潘党劝楚庄王建筑军营,积尸封土,以显示夸耀自己的武功。楚庄王不肯,在长篇谈话中特别提到“武”的字形是从止从戈,说只有停止干戈才够得上称“武”。这里讲字形自然不是出于训诂学的目的,而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文》“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故止戈为武。”于省武释“武”:“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以武器也。”按《说文》引用“止戈为武”的说法,但不一定就是正确说明了古人造字的原意。

第三,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比如《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看不见的叫“夷”。听不见的叫“希”,抓不住的叫“微”。)因为“夷”“希”“微”是哲学上的术语,一般人不了解,便加以辨析说明。这固然不是出于训诂的目的,但与训诂相接近。P203

以上种种,尽管目的不同,作用是相通的,都是从语言文字上给人以某种解释,训诂的实质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学最先出现,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只有训诂学是最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训诂学首先萌芽了,到了战国末期,训诂已经由萌芽逐步发展了。

二、两汉时期——训诂兴盛期

真正的以解释文献语言为目的而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训诂家和训诂专著,这是训诂学的兴盛期。

(一)兴盛的原因

汉初,为了愈合长期战争的创伤,维护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恢复和繁荣文化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于是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流传下来的文献古籍。当时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比较大,古文、籀文已成为古董,篆文也渐被简化了的隶书所替代。加以去古渐远,古音古义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需要注解才行,这就势必产生了训诂的要求。而且当时发明了纸,书写工具毛笔也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这无疑也促进了训诂

的发展。特别是在政治上,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昌盛。特别是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更是大大促进了训诂的发展。“今文经”就是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多数靠口耳相传,不拘字词本身,而好发微言大义,治经重实用而轻学术,虽然也用“传”“说”“解”等书名,但实际上只是“为我所用”的义理推阐,很少有语言文字上的真正训诂。

真正的语言文字训诂工作的大规模开展,是由古文经学推动的。“古文经”就是用先秦六国古文书写的而且在汉代逐渐被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如鲁恭王毁孔子宅发现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等。古文经中多古字古语,要明经义,必须先通晓文字,所以古文经学更偏重于识字考词,并且自觉地与传统的“小学”相结合,相互为用,使训诂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与今文经学相抗衡,让朝廷承认古文经学是真经学而列入学官,古文经学家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语言文字和训诂注释研究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系统的训诂专著,从而使汉代的训诂工作空前兴盛。

(二)兴盛的表现

1、出现了一大批训诂家。著名的有毛亨、郑玄、许慎、扬雄、刘熙、孔安国、马融、贾逵、孔僖、高诱、服虔等。他们的讲经材料都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

2、出现了一大批训诂专著和注释书。就篡集和系统研究训诂材料的专书来说,汉代已有四部开创性的篡集专书,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种专书训诂是在传注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释义、探源和析形等训诂独立发展的结果。

《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辑录,经过长时间的递相增益,汉初才完备。这部由儒家门徒缀辑古代诂训而成的专书,按事类分为十九篇,前三篇解释一般词语,后十六篇解释各种名物,往往将相关的归为一条,而用义界的方式分别加以解释。《尔雅》的贡献在于汇集和保存了先秦主要典籍中的常用词语及其训释,并加以归类整理,从而突破了随文释义“既通于此而不必尽通于彼”的局限,开创了词典式的工具书先例,为后代学人学习古代文献、继承古代遗产,特别是为注经传经提供了方便,因而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奉为训诂之祖,并擢为经书。

《方言》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全书搜集了二千三百多个词语,归为六百七十五条,以音义为线索,区分古今和方域的异同,并创造了一整套术语(如“通语”、“某地语”、“古今语”、“转语”等)加以表述,这种综合时空来研究语言的原则,以及以方言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的兼贯纵横的训诂方法,给后世训诂学带来了很大影响。特别是通过语音转变来考察词语,把不同的词用“语转”联系,说明它们是同一语音形式的变体,这种方法更直接地为后世训诂家所继承。

刘熙的《释名》是一部用声训方法推求名源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他提出了“义类”说,重点揭示词语音义的来源,其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大致是正确的,但其中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解释。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是我们今天借以解读古代文献的重要训诂专著。

除此之外,汉代还出现了大量的注释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仅《诗经》,两汉列于学官的就有鲁、齐、韩三家,另外还有《毛诗》流传于民间。《诗经》的注释,西汉有“《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韩故》三十六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毛诗》二十九卷,《毛诗诂训传》三十卷。”其它儒家经书也各有数家乃至十多家注释同时行世,可见注释成果之丰。

3、出现了各种训诂方法和术语

传统的训诂方法如形训、声训、义训在汉代成熟。《说文》全书用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释名》从声音入手解释名字命名之因,《尔雅》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进行训释,并且形成了丰富的训诂术语,如《说文》用“象„„之形”表示象形字,用“从某从某”表示会意字等。

(三)兴盛期的特点

西汉统治者尊崇儒术,在国家设立五经博士,当时人多为儒家经典作注释以阐述儒家思想观点。儒家以外的著作只注《老子》。《老子》之所以受到特殊礼遇,又与汉初曾经崇尚黄老有关。东汉注释范围比西汉扩大,内容涉及多方面,不限于注释儒家的经典和道家的《老子》,还包括《国语》、《战国策》、《史记》、

《汉书》《吕氏春秋》、《楚辞》以及纬书、术数之类。这说明当时的训诂学有开始摆脱经学附庸的趋势,也反映出谶纬迷信的思想对训诂学有很深的影响。西汉随文释义的注解和通释语义的专著中,形训、音训、义训的训诂方式业已广泛运用,既涉及字形和词的音义,也涉及句法、章法及修辞等。

(四)训诂学基础的奠定

汉人遍注群经等,使后人能据以通读古籍并作进一步考释;汉人通释语义,使后人能据以了解字词意义与作用,并进一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探索,其体例与方法也都为后世所依循,为训诂学的发展开辟了蹊径,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毛亨、郑玄、许慎等,是这一时期奠基的代表人物。

(五)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

汉代以前,人们离《诗》、《书》之类的著作还不算太远(战国时代距西周也不过四五百年),一般人还看得懂,所以不需要多中训诂。到了汉代,距离《诗》、《书》、《礼》《春秋》的时代逐渐远了,社会上就要求有训诂的知识帮助阅读古籍。除了随文释义的注释书之外,《尔雅》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成为训诂词义专书之祖。方言的复杂促使方言学的兴起,《方言》成书,成为比较方言学的先驱。文字符号的变化,促进了字书的出现,逐渐形成文字学基本理论,并由高质量的《说文解字》的问世而达到了高峰。声训的具体提出,使人们考虑到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问题,开了语源学的先河。总之,汉代训诂的成就,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范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后世语言学所借鉴。如果没有汉代人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后代训诂学的发展要困难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越靠后,困难就越增多,由此看来,汉代训诂的成就在训诂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三、魏晋隋唐时期——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齐佩瑢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训诂学处于“训诂学的中衰”期(《训诂学概论》)第四章),这话说得过头了点。其实这个时期的训诂基本上沿着两汉“高潮”的余波发展,也有新的成就,只是和汉代训诂学高峰比较起来,显得不那么突出,有些方面表现出保守(保守不等于衰落)倾向。王宁教授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其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再度注释的出现

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地解释。这种解释既要补充说明两汉的注释没有说明的地方,又要对汉代已经注解的地方用中古的语言与文化再次梳理,以便使当时的人们对经书原文有更深刻的了解。再度注释的代表作是孔颖达奉敕编写的《五经正义》。

汉代的训诂大多是针对经典文献而进行的,间或也有注释训诂材料的,但大多简略,对后世影响不大。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开始有人对某些训诂材料加以系统的再度注释,如郭璞注《尔雅》和《方言》,皇侃作《礼记义疏》和《论语义疏》,刘炫有《孝经述义》、《毛诗述义》等。

再度注释的目的是为了疏通和证明一度注释,其中有一些成果已经是进一步的考证,这种训诂体式,深化了训诂内涵,并留下了更为重要的训诂材料,间接开启了清代的考据之学。再度注释的考证性质,郭璞在《尔雅序》里已明确提到:“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阙而不论。”他的《尔雅注》或引方言,或援今语,或标明语转,或揭示引申,都是为了证明当时人不“易了”的词义。更值得重视的是,其于名物训诂能注重实证,如《释草》以下诸篇往往用目验之实物加以刻画描写。因考证而揭示的“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以及“转相训”等条例,对后世训诂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义疏之类的再度注释大概受到佛教讲经的影响,佛教徒为了传播教义,使民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往往在经注的基础上推衍义旨,替佛经作疏,其解释比注经更为详细。这种佛教经疏直接启发了儒家,他们为儒家经典作疏,阐明注义,申述经旨,掘发义理,使经学由传注的字义训诂发展成为义疏之学。义疏的特点也在于考据,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既是南北朝诸儒义疏的集大成,也是考证经注的代表作。它把前代各家义疏的不同文字和解释重新加以研究,然后作出一种既能发挥前人见解,又能让读者信服的正确的解释。这种工作必须对前人所做过的各种解释加以分析,较其异同,然后补充大量的证据,既证实或反驳了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成说,又推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义疏之类的二度或三度注释材料,不仅能保存大量的古训古义,而且能给人们提供有效的考证方法。例如《五经正义》中就曾综合运用过本证法、旁证法和理证法等,这些方法都为清代的考据学所继承。但由于“疏不破注”,这种再度注释往往在义解上难以出

新,它们为了证实汉魏传注已有的结论,有时不惜牵强附会,排斥异说,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训诂范围的扩大

由注经而注史、子、集,标志着训诂范围扩大,汉代的训诂对象大多是经书,无论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都有若干种注释行世。经部之外,也有延及史部、集部和子部的,属于史部的有晋·徐广《史记音义》、宋·裴骃《史记集解》、吴·韦昭《汉书音义》、齐·陆澄《汉书注》、陈·姚察〈汉书训篡〉及《汉书集解》、隋·萧该《汉书音义》、晋灼《汉书集注》等。徐广把《史记》的不同字句记录下来,写成《史记音义》十二卷,在此基础上,稍后的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史记集解》常引用前代文献来补充史实,对旧注不够明确或有疑义的地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论证。所以《史记集解》流传很广。至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引》,张守节作《史记正义》。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唐代颜师古著《汉书注》,采用集注体裁,除以东汉的训诂大家所作的注释为主外,还采用了隋以前多家注释,勘比考异,辨伪存真,可谓集其大成。他的基本方法仍是汉人注经的方法,先校正文字,复原史实,然后辨析词义,标明假借,考察名物,揭示辞例。这种方法往往能摆脱旧注,自立新解,许多历代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颜氏的精心考据和周密论证,每能作出令人信服而不可移易的结论。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唐李贤的《后汉书注》亦属此类史书训诂,但成就不如颜师古注。

魏晋以后,经学式微,玄学兴起,老庄之道受到重视,因而带动了对子书的研究。属于子部的,以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注解为最多,另有张湛《列子传》。纵横家有魏晋间皇甫谧《鬼谷子注》,小说家有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兵家有曹操《孙子兵法注》、贾诩《吴起兵法注》等多种,五行类有李氏《九宫经注》,医方类有吕博望《黄帝众难经注》、陶宏景《本草经集注》、雷公《神农本草集注》等多种。

到了唐代,几乎将所有的子书都注了一遍。

集部有郭璞的《楚辞注》及《子虚上林赋注》、皇甫谧《参解楚辞》、罗潜《江淹拟古诗注》等,特别是李善的《昭明文选注》和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是两部非常有特色的训诂材料,《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总集,其中部分篇目原来就有注解,李善的《文选注》实为集大成之作,他对“旧注是者,因而留之,并于篇首题其姓名。其有乖谬者,臣乃具释,并称臣善以别之。”李善注采用了“征引”的体式,这种体式极少对词语进行正面的训释,而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在此之前词语出处的语料及解释。由于采用这种体式,李善注中征引文献典籍异常广博。李善之所以采用征引的体式,是因为文学作品的训诂不同于群经诸子,有些意境及词藻之义难以指实,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汇集相同语境的用例,弄清词语的出处,让他们相互发明,从而显示其意蕴。或“举先以明后”,“或引后以明前”,同时代人的作品亦加征引,目的在“转以相明”。这些征引条例,李善在注中都有明确的论述。李善在运用征引体式时,顺应《昭明文选》的文学特点,注意词藻,无论是题解,还是注文,都有较浓的文学色彩,词能称物,文能逮意,与被注作品珠联璧合,颇能让读者赏心悦目。所以《昭明文选注》不仅是一部文字训诂和校勘的重要资料,同时其本身也是一部颇具文学色彩的语言文献。后世《文选》成“学”,与李注是不无关系的。

《水经注》也是一部文学色彩较浓的训诂文献,除了解释水名及其地理位置以外,还征引各种资料记叙水域附近的物产建筑、人文风俗及奇闻逸事等。注文知识广博,材料丰富,其价值远远超过经文本身。同时《水经注》也是较早的专科训诂,共名物考证注重实验和史迹,对后世的实学派训诂有一定的影响。

3、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集注、集解的出现,字书、韵书的独立,标示着训诂篡集工作的分化。魏晋以来,篡集的形式多样,内容也各有侧重了。首先是出现了集解式的注释书,即将注解同一对象的不同训诂材料汇集到一起,可以单独成书,也可以随文附列。同一著作有多种不同的注解,这是产生集解训诂的前提条件。集解式训诂材料有的只是篡集旧说,并不参与自己的意见,如《隋书·经籍志》著录《周易》马郑二王四家集解十卷,《周易》荀爽九家注十卷等。多数集解类书除了聚集众说以外,往往还要评判得失,论断取舍,甚至加入自己的发明,如前举南朝裴骃的《史记集解》、唐颜师古的《汉书注》(实际上集注)等,再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等。

在集解与集注中,最徝得注意的是部分“音义”书,它们把各种注音和各种解释都搜集起来,按一定的体例编纂成书,颇便训诂应用。著名的有南北朝时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唐释玄应和慧琳分别作的《一

切经音义》。这种书注解的对象往往不是一经一典,所以与“集解”专释一书者略有不同;但又与汉代创立的“雅书”体例有异,因为它随文摘录,并未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经典释文》共三十卷,第一卷序录可以看作是全书的纲,包括序(说明著书原因)、条例(说明书的编纂方法)、次第(说明所收各书的安排顺序和理由)、注解传述人(介绍各种经典的传授源流及注家)等内容。从第二卷起,依次集录有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等十四部经典的音义材料,但这些材料并不是毫无选择的堆积,篡集者往往有所取舍,并间出己意加以补充。诚为研究古汉语形音义的重要训诂资料。

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徒们运用汉语的文字训诂之学,采取“音义”的方式替佛经加注,不仅注汉语的词,也解释外语译词。唐释玄应和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及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就是汇集这类双语研究成果的训诂著作。《一切经音义》援引群籍,保存了许多早已失传的训诂资料,其注音释义,能疏校源流,穷讨本支,佛儒合观,相互为用。

字书、音书与雅书分立,各自向专门方向发展,是这一时期训诂篡集工作的又一特点。

文字类的篡集编排如魏张揖的《字诂》、晋吕忱的《字林》、梁顾野王的《玉篇》等。也有收集俗字、难字、杂字、错字、异体字等并加以训释的书,如张揖的《难字》和《错误字》、沈约的《俗说》、王劭的《俗语杂字》、李少通的《俗语难字》、段仲堪《常用字训》等。另外还有统一书法、规正文字的字书,如隋曹宪等著《桂苑珠丛》,唐有颜师古的《字样》、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唐玄度的《九经字样》等,甚至连武则天也对文字感兴趣,召人撰写了《字海》100卷。这些字书以字形为中心,从编排体例上说,应属于传统小学的另一个分支——文字学。于是,文字与训诂学的分立,已具端倪。

音韵学也是魏晋以后兴起的一门与训诂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汉末根据梵文的发音原理,发明了反切注音法;魏晋学者继续对声韵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声韵专书。魏时李登的《声类》是最早的一种,而后有吕静的《韵集》、李概的《音谱》、王该的《五音韵》、周研的《声韵》、沈约的《四声》等,但都已亡佚。至隋,陆法言等参酌诸家声韵,综合南北古今,创出《切韵》巨著,韵书的体例规模宣告确立。《声类》是由训诂书向韵书的过渡形式,而后,声韵的研究与诗赋文学的创作结合起来,韵书的编纂就不再受训诂体例的束缚,而以韵为纲统领文字,并以声韵的分析及韵字的归部为主要目的,这就脱离了文字训诂之学,《切韵》则标志着这种转变的完成。至唐孙愐增广《切韵》而写成《唐韵》,释守温制出三十六字母,音韵学比文字学更彻底地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了。

雅书本身的发展并不大,这一时期除了郭璞等为《尔雅》作注或作音义外,篡集式的词书只有《小尔雅》和《广雅》。《小尔雅》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著录,可能成书在魏之前,但原书亡佚,今本是后人取《孔丛子》十一篇单行的。全书十三章,都用“广”字名篇,表明是为补充《尔雅》而作的。魏张揖撰《广雅》,也是为了增广《尔雅》。《广雅》共收名物训诂2343项,“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鸿烈》、《法言》之注,《楚辞》、汉赋之说,靡不兼载。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藉以窥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训诂也大矣。”(王念孙《广雅疏证序》)

如上所述,魏晋至隋唐间,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篡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四、宋元明时代——训诂的革新期

宋元时期的训诂就是对汉唐经常充满怀疑,因而力求摆脱汉唐的影响,纷纷另创新说的时期。清人桂馥说:“尽破古人之藩篱者,其在赵宋乎!”(《札朴》卷七)‘

其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王宁认为主要是因为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宋明理学的需要。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麻痹农民斗志,大力提倡理学,视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为“天理”,把所有违背封建制度的思想、行为当作“人欲”,要“存天理,灭人欲”。为了阐述和发扬这种理学,从周敦颐开始,经程颢、程颐,到朱熹,他们不断以理学为中心,结合佛道,从经书中寻找各种证据,以附会义理,反过来又以“理”说经,穷理尽性,橫发议论。这种各取所需的为时代服务的经学研究,势必冲破前人注疏的框框,废除汉唐训诂的束缚,以“理”作为高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判断

止戈为武近义词篇七
《古书注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止戈为武近义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的意思 梦想世界止戈为武
  • 1、止戈为武同义词(2016-02-06)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止戈为武近义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止戈为武近义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2478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