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何去何从同义词

何去何从同义词

2016-02-22 10:37: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一《第一课 汉字与词语》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何去何从同义词》,希望能帮助到你。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一
《第一课 汉字与词语》

MPA考前辅导之字词篇刘继海2005-081 时间安排语文基础知识 汉字和词语 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及阅读理解 文史知识 阅读和写作 公文及日常事务文体写作 议论文写作 应试指导2 解读考纲——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考试内容分三部分: 基本素质: 1. 汉字的使用 2. 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3. 句子的使用 4. 修辞方法的运用 5. 文史知识的掌握 6. 阅读理解的能力 应用文(含公文)基础知识与写作 1. 行政公文的相关知识与写作 2. 常用日常事务文体的相关知识与写作 议论文基础知识与写作(15分) 共10分,选择题和简 述题各占5分 选择题,占15分3 解读考纲——考试内容及题型字形寻找或改正错别字 以及数笔画意义辨析 关联词 成语在句中选用同义词 或近义词、多义 词、同音异义词 选择恰当的关联 词语来连接句子 了解成语意义和选择 正确成语填入句中 在句中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汉 字字音判断或标注 读音词 语字义解释单字在 词中的含义标点4 汉字之字形篇历观往年考题,对于字形的考查不外乎两个方面:错字与别字。错字是指写得不 成字,别字是指误用别的字。对于错字的考查一般较少,多为笔画题;对于别字的考 查相对较多,多为辨误题。 笔画错误 如将“欠”旁写作反文旁,单耳旁写作双耳旁等。 被淘汰的异体字错字如:“迹”——“跡” ;“游”——“逰”等。 不规范简化字 如:“糖”——“米广”等。 旧字形 如“争”写作爪字头等。5 汉字之字形篇形近而误 指由于字形、偏旁相近而误写。 如:病入膏“盲”(实为“病入膏肓”) 众口“烁”金(实为“众口铄金”) 音近而误 指由于音同、音近而将甲字写成乙字。 如:一“愁”莫展(实为“一筹莫展”) 滥“芋”充数(实为“滥竽充数”) 义近而误 指由于对成语的整体意义不了解而写别字。 如:临渊羡“渔”(实为“临渊羡鱼”,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想得到鱼,而 并 非羡慕打鱼者。) 变本加“利”(实为“变本加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变得比原来更加 厉害,把“本”误认为“本钱”,于是误用了表示“利息”的“利”。)别字6 判断错别字四法利用整体意义判断个别错字 如:金“壁”辉煌 应写作“金碧辉煌”,金、碧是琉璃瓦的两种最主要的颜色,而古代重要的建筑多用琉璃瓦。了解这 一点,很容易判断“壁”字误。 利用对应结构判断相应的字 如:貌“和”神离 应写作“貌合神离”,这个成语是并列结构,前后意思相反,而与“离”意思相对的应是“合”,因此可 判断“和”为同音致误。 注意偏旁 如:积毁“消”骨 应

写作“积毁销骨”,此处用“消”在意义上似乎也说得过去,区别不大,难以判断,重在平时多看多 积累。 准确读音 如:盛气“临”人 应写作“盛气凌人”,因前后鼻音不能区分而致误。此类错误只要读音准确了自然可以避免。7 汉字之字音篇由于时代发展,汉字也不断地发生变迁,以往常用 的字有很多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因此读音上常常遇 到困难,考试也经常考查一些不常用的书面语和古 代词汇的读音。难字读音 轻声 题 型 儿化音多义多音:一个字有多种含义,相应地不同的含义 有不同的读音。 异读:同一个词,相同的意义,但存在不同的 读音。这种现象有些是历史遗留,有些 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 人名地名特殊读法:由于历史原因,有些人名地名有特殊读音。8多音字 汉字之字音篇——轻声和儿化音存在于汉语的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 语拼音中不标调。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 汉语“四声”之一。多出现在叠字的第二字,以及双音词重叠时的末字。 例如“宝宝”、“考虑考虑”轻声儿化音指花儿、叶儿、鱼儿等词的读音中“儿”字不作为一个单独的音节, 而以连读、卷舌的方式出现,书写时也只写一个音节,如“花儿 (huar)”。 唐以前基本不见卷舌的儿化音,唐诗之中“儿”字均要独立成字才能 合律。宋人笔记及话本中,开始出现极少的儿化音,儿化音用得较多 是元曲的对白。至明清而在北方方言中盛行,今天成为普通话中的一 种语言现象。9 汉字之字音篇——难字读音的三种错误形式汉字以形声字为主,形声字分为义符和音符,字的读音是由音符确定的, 因此大部分形声字“念字念半边”是没有问题的,但还有许多形声字,由于 古今读音的差异,已经不能单纯地以音符来确定其读音了。如:“江”字, 由今音已看不出是形声字,这是因为“工”的古今音不同而造成的。 这一类错误如:靡靡(误读如非非)、悭吝(误读如坚)、徘徊(误读如 回)等。 这一类错误最多,常常是由直觉来判断读音。 如:分娩(误读为碗)等。念字念半边望字生音形近臆读有些字比较陌生,常常根据与它形近的字的读音来臆测其读音,因此 致误。 如:悖逆(误读为脖)、缄默(误读为箴)、联袂(误读为决)等。10 汉字之字音篇——多音字 多义多音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多种意义,往往是由于在古代汉语中原本是两个字, 后来由于简化或假借而成为同一个字,但其不同的音义却保留了下来形成 多音字。也有因词性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读音。

如:住宿(su)、星宿(xiu)、 王(wang,阴平)能与百姓同乐,则王 (wang,去声,此处作动词)矣异读一个字有多个读音,意义基本相同,由于书面语和口语、文言和白话的不 同而读音不同。 如:呕心沥血(xue) 摩挲(mosuo) 鸡血(xie) 摩挲(masa,用于口语)特殊读法人名、地名等由于历史原因、保留古音等缘故有特殊读法,其读法只出现 在特定的人名地名里,在别处均按照普通读法。 如:南宫适(kuo):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南宫,名适 。 六安(lu):安徽省地名,与皋陶文化有渊源,故沿用古音。11 汉字之字义篇——理论基础(一)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词的本义只能是字形能够说 明,上古文献也能证实的意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 义的根本原因。引申义客观存在着与本义意义上的联系。 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从具体到抽象: 网:本义是用绳编制的捕鱼或鸟兽的工具。《周易·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网罟, 以佃(田,田猎)以鱼。”引申为抽象之义“广泛搜求”。《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 下放失旧闻(散失的古代传说)。” 从个别到一般: 市:本义是做买卖的地方。《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 欺。”引申为一般的“整个城市、都市”。唐刘克庄《玉楼春》:“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 似家家似寄。” 特:本义:公牛(个别);引申义:公马,雄性牲畜(一般)——男性配偶(一 般)——人才(一般)。12 汉字之字义篇——理论基础(二)隐喻和换喻 隐喻和换喻是字的引申义产生的两种方式。 隐喻 隐喻产生的意义,实际上是从一个词长期比喻用法获得的。最初使用这 个词比喻某事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后得到社会的承认,两个完全没有 关系的事物就这样固定地联系起来,于是一项新的意义就产生了。比如“” 换喻: 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在人们 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 象。13 汉字之字义篇——字同义不同的三种情况多种引申义 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 词性不同 经:不经之谈——合乎常理(动词) 皓首穷经——经书 (名词) 经天纬地——规划(动词) 古今义不同 去:去国怀乡——离开(古义) 何去何从——离开,舍弃(古义)

今天你去哪儿了——往,到(今义)14早上(本义) 朝见、上朝(直接引申义) 朝堂、朝廷(间接引申义) 朝代 (间接引申义) 汉字之字义篇——字义推测的六种方法(一)1.根据词语整体意义推测根据词语的整体意义,来推测词语中相对应的某个字的意义。 如:治大国如烹小鲜 这句话的整体意义是:治大国就如同烹调小鱼一样(要妥当),由此可推知“鲜”是鱼的意思, 而不是平常认为的鲜美。2.根据短语结构判断根据短语结构,推知其中充当一定成分的字的意思。 如:风餐露宿 “餐”和“宿”是动词,“风”和“露”在此用作状语,因此可知是“在风中”“在露天下”的意思。3.互文见义在有相对意义的并列成分中,可由其中一成分的意义推知与之相对的另一部分。 如:春华秋实 这个成语是并列结构,知道“实”是结果实的意思,就可推知“华”是开花的意思。15 汉字之字义篇——字义推测的六种方法(二)4.根据词性判断根据语法关系判断词性,进而推知其意义。 如:自相鱼肉 这里“鱼肉”应是谓语,因此应解释为“当作鱼肉来对待”5.省略法将句中一些成分省略成为成语,实际上余下的成分表达了省略掉的这部分意义。 如:临深履薄 出自《诗经》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处“深”和“薄”不仅仅具有作为形容词时的意 义,而是表示“深渊”“薄冰”的意义。16 汉字之字义篇——字义推测的六种方法(三)6.利用活用法判断名词的活用 如:密云不雨:雨,“下雨”。 形容词的活用 如:见贤思齐:齐,与……相等;披坚执锐:坚,锐,指锐利的武器 动词的活用 如:推陈出新:出,“使……出”; 患得患失:得、失,得到的或失去的利益。 数词活用 如:一身二任:二,“担任两个”;二三其德:二三,“改变”; 名词作状语 如:狼吞虎咽:“狼”“虎”作“吞”“咽”的状语,“像狼一样的吞”、“像虎一样地咽”; 条分缕析:“条”、“缕”作“分”、“析”的状语,“一条条地”、“一缕缕地”17 查找错别字练习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的是 A. 侯门如海 B. 勉强答应 C. 装帧 D. 徇私舞弊 始作佣者 哄堂大笑 渡假 激流勇退 学识修养 故作姿态 欢度春节 有恃无恐 勇往直前 洪篇巨制 以逸待劳 恍如隔世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的是 A. 甜不知耻 B. 明知故犯 C. 暴殄天物 D. 接洽 恰如其分 既然如此 残酷无情 汗流浃背 战战兢兢 调以轻心 惩前毖后 流览一遍 俯拾皆是 挑拨是非 声音洪亮 浑身是胆18 19 词语篇——考试题型意义辨析 关联词 成语 标点在句中选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多义 词、同音异义词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连接句子 了解成语意义和选择正确成语填入句中词 语在句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 词语篇——同义词的差别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严格地说,任何一组近义词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掌握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使表达精确严密,文句生动活泼,语体风格鲜明 。 同义词的差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意义 适用对象、情景不同。如:领略/领会,“领略”着重感性体验,而“领会”则重理性了解。 词义轻重不同 。如:阻拦/阻止,前者着重不让通过;后者干脆使之停止行动,份量比 前者为重。 适用对象范围不同 。如:节约/节俭,前者可言人物力、资金、时间的节省;后者只限 于生活俭朴。 色彩 褒贬色彩不同。 例如:偏向/倾向,前者贬义,后者中性。 语体色彩不同 。例如:脸蛋/面庞、呼扇/颤动,每一组前为口语体,后为书面语体。 用法 词性有别 。例如:拘谨/拘束,均为形容词。但后者可作动词,有限制意;前者没有。 构词能力有异。 例如:生命/性命,前者有构词能力,如生命力、生命线;后者没有。 语法功能不同。 例如:充足/充分,均可作定语。但后者还可作状语,前者不能。21 词语篇——同义词八辨(一)“希望—盼望—渴望”,词义由轻到重。“希望”只是一般的态度, “盼望” 就加强了主观的意愿,“渴望”则更进一步表示了主观意愿 的强烈程度。 “事件—事变—事故”,范围由大到小。这一组词都是指人类社会中 的活动;“事件”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引人注意的特殊事情, 范围大;而“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政治性事件,范围小;“事故”又 是带有意外的不幸因素的一种事情,它的范围更小。 “成果—结果—后果”,“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 “后果”指不好的结局,是贬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的意 义,是中性词。 “母亲—妈妈”,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经常在书面上使用, 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经常在口语中使用。22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词语篇——同义词八辨(二)“河流—×河”“书籍—×书”,前者表示集体的、概括的事物,后者 表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 。 “抵挡—抵抗—抵御”,都有用力阻挡、制止敌对力量的意思。但“抵 挡”着重于阻挡、挡住,是比较被动的行动;“抵抗”着重于反抗、抗 拒,是主动、积极的行动;“抵御”着重于防御、阻止住,常是用相 当多或相当强的人力、物力抵挡。 “交流—交换”,但“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二
《2012考前60天,我们何去何从?》

一、考前60天之 心态篇

之所以把心态篇放在第一栏,是因为我认为,这个时候,心态甚至比复习方法更重要。

(一) 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考研学生中普遍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每年的暑假有十个人准备考研,到现场确认缴费时只去了八个,等到考试去到考场的只有六个,考完英语第二天到考场的只剩下四个… … 这是一个故事,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它能说明“坚持”对于考研是多么的重要!你,即将成为那八个人中的一员,只有成为坚持考完全部科目的四个人,才有可能成为被录取的那一个!!

“在最后两个月里,一定是考研复习整个过程中,最紧迫,最艰辛的阶段。毫无疑问,这也是提高最明显的阶段。不但从系统的基础部分复习,逐渐准入实战演练,从对考研毫无概念,到逐渐心领神会的过程。

可见,最后两个月的重要性自不在话下,但是正是由于很多朋友还感觉有很多不足,在最关键的时刻,容易产生动摇。土纸在此,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正是想表达永不放弃,勇往直前这样的精神。希望各位网友在最后关头,平地起高楼,在最后关头,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

在这里,09特意对应届生和在职考研的朋友提个醒。 (1)应届生 如何正确处理找工作与考研复习

坚定备考者,应该剔除杂念,安心备考。

如果你确实需要边考研边找工作,也没有关系。但是,你千万不能拿找工作当挡箭牌来荒废自己的考研!

(2)在职考研 如何坚定地完成自己的考研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在考研群体中,在职考研者弃考率是最高的。通常有两方面原因,工作忙碌难以完成复习,意志不坚定中途放弃。归根结底在于在职考研相对压力较小。 09的建议是:多想想你为什么要考研;多看看那些让你振奋的励志帖。加油!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要给自己借口!

(二) 调整心态,以我为主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 …”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一定记得这句话。 别人的进度会让你倍感压力,或者版友的模拟题分数让你紧张… 适度紧张是好事,但是,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与他人对比!提升内功才是王道!

1.如何看待其他版友晒分

每年考前一个月政治版晒模拟题分数的版友都会很多,这些晒分帖可能会让一部分

版友觉得紧张。其实大可不必!

一般来说,只有分数不错,才乐意来晒晒,选择题做20+的朋友很难有心情来晒分。所以,满眼尽是高分也很正常。

2.预期目标

数学版前一阵就有版友疑惑:“哪有那么多人做真题130+”,最近政治版也有版友质疑:“大纲解析怎么可能看5遍!”。

实际上,这些完全有可能的。咱们论坛每年的考生数十万考生,牛人自然是有的,数学每年考120+、130+的大有人在。政治大纲解析看五遍甚至七遍八 遍都很正常。

这就要想想你的预期目标,比如政治,你的目标是过线就ok;别人不考数学,目标可能是70+。所以,即使别人看了八遍你也不用担心,做好自己该做的,达到自己的目标就ok了!

(三) 积极暗示,激发潜能

简单的说,要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进步! 要学会淡化消极影响,神马不开心不顺心都素浮云!心情不好时要尽快转移注意力,不要让自己沉浸中低落的情绪中。

与人相处时要学会赞美他人、宽容他人,这样才能为自己营造宽松温馨的环境。

二、考前60天之 复习篇

在这一部分,09先提醒大家,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这里分享的经验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于专业课,各学校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应该是一致的:重视真题! 原因有三:专业课考察范围、侧重知识点较为固定;

专业课题型较为固定;

重要知识点甚至会以原题的形式重复出现。

建议你:

1)加强对近5年或3年的专业课真题的研习,争取对命题范围和命题思路做全面的了解,并试着预测一下今年的将会考察的范围。

2)如果您的指定教科书后有章节习题,这个肯定是复习重点,不必多说。如果在市场上还有出售的类似题目全集之类的相关辅导书,也应该买来看。

3)如果您所报考专业在国内是较强的,那么您可以参考同样较强的几所学校的相关专业的考试题目,可以起到补充的目的。

总之,要重视真题,研究出题规律!

我在这里主要针对三门公共课给大家一些建议,不谈具体方法。

(一)考研公共课之政治篇

(1) 考前两个月,可以适当增加政治复习的时间。

(2)如果你是按部就班的复习,现在该完成政治第一阶段复习了,目前应该是边做题边看书的第二轮巩固复习阶段。

(3) 关于做题,我建议你可以将一本习题集反复做,而不是贪多求全地试图把市面上的所有习题都做一遍,选1-2本习题书为宜。

关于做完题后检查答案,09一直推荐各位在做完习题(选择题)核对答案的时候,不仅要结合习题书后面的解析,还要结合大纲解析等基础类教辅,亲自翻一翻、看一看教辅,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同时能温故周边知识。我们做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考研遇见原题,而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4)如果你的政治复习很不系统或刚刚开始,也不要着急,两个月时间来搞定政治,足够了!但是切记,你已经落后于别人了,所以,你要付出更多且不要抱侥幸心理。

(5)裸考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别拿自己的命运当做儿戏!

(6)无论你政治复习的如何,这个时候仍然不能忘掉基础,只背诵XX冲刺资料上的大题答案属于本末倒置,你的第一轮辅导书需要你经常拿出来翻一翻、背一背。

(7)不要纠结于各类图书的比较。

(8)学会利用论坛里的各种电子资料,但不要贪多!学会舍弃!

(二)考研公共课之英语

关于英语复习,09给大家三点建议,也都是老生常谈了。

(1)保证每天都翻几页单词。

(2)重视真题,这个论坛版友们讨论的毕竟多,至于如何使用真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再赘述。

(3)特别重视写作。这个是英语公认最好提分的部分。

1)保证一定量的阅读,写作练习

2)建议未进考场,背单词不止。最后一阶段,建议以多词义,难记,易混单词记忆为主。但是,应该分时段,短时间快速记忆,强化。不必抽出大部头复习单词。

3)每天读一段文章,增一分语感(建议选择模板作文),可歇斯底里地大声朗读。

4)研读近3年真题,抓住命题路线。

5)英语写作要跟上,生搬硬套模板不合适,要灵活吸收,多种语法套用,才是灵活法门,其益自现。有网友经验为证。”

关于写作部分,土纸大哥的一些经验很值得大家借鉴:

土纸在此谈谈作文的复习方法。很多辅导老师和辅导书,都推荐搞模板作文,这也是一个捷径。但是捷径总有弊端,如果一个人用一种独一无二的模板,那么您的作文应该是会得到高分的,但是真的可能吗?既然是模板,在百万考生中,使用的何止几十个人,相似的句型,相似的用词,相似的 用意,都给判卷老师带来“烦恼”,那么老师肯定在给成绩的时候,起评分就会较低,因此,建议各位网友在写作时,模板句型不宜超过2-3句。有朋友会问, “不用模板,怎么写那么多字啊?”这个其实也不难。

大家应该注意写作三点

第一点,尝试着对名词的同义替换,比如picture,通篇都用picture,有些老套,不如换成cartoon,drawing等等词汇,在不同的位 置用不同的词,但是意思没有变。还比如,人们,people,persons,folk等等。大家要找一些相关的资料,这个很多,不一定是考研的,四六级也ok。

第二点,尝试着会用as the old saying goes,“一句谚语”等套用短语或者连词之类的。大家应该尝试着学会几种。比如,one, another;some, others等等表达观点。当然针对以一个句型,还可以背一些谚语,或者临场发挥也ok,你自己说一句,放在那里,也不是不可以,总之要灵活一些,要积攒一些句型。

第三点,语法的或用。要尝试着使用,强调,双重否定,感叹,疑问,插入语,从句,倒装,排比等多种语法现象。以强调为例,do not +vt/vi,本身就是一种否定的强调,对于do not +v= fail to +v,感叹句也可以用,多么……的卡通,建议这个形容词,一定要用别人想不到的,并且比较通俗的说法,比如印象深刻的,尽量不要用大家都能够使用的词汇,要有点难度。插入语,比如表达想法。The 主语,I think,谓语……等等,将I think或者i believe等插入主谓之间或者放置在句子末尾等等都可以使用。

当然,除了上面的一些小技巧之外,必须要背一定量的作文,各种主题的都要,这一方面可以掌握相关主题的词汇,另外,积累一些很地道的说明和短语动词。

【具体谈谈技巧】 (选读)

【具体谈谈技巧——语言技巧】

以下主要针对看图作文!

1,建议文中,要有多种语法现象,不能简单地只有简单句和定语状语从句。要明确一点的是,即使您的语法不是很过关,也不要紧,只要您能够会用套话就可以啦,呵呵~建议文中有感叹句,反问句,强调据,倒装句,状语从句,排比句,和强调结构。比如: 看图作文,what a *** picture!

反问句,在论述现象的段尾加上一句,can„t we improve the situattion?

在用于否定句的时候,可以将don‟t写为do not,当然,不能每处都这样用,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倒装,only in this way或者only by doing this

排比,make sth adj,adj and adj,用三个相近的形容词。

2,词汇和词组要多变!

我认为,主要是在两方面,

a,同义词的替换,比如,picture和cartoon等,如果这种词第二次出现就用cartoon替换掉,第三次出现就用drawing替换掉

b,同义词组,比如a number of n等于 n.+in growning number(不太确定啦!) 3,对于意思的表达要尽量的简单,否则是给自己带来难度。也就是说谈一些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而不要过分的谈一些逻辑很清晰的话,我所说就是大道理,比如老人不被儿女赡养,这些儿女就得不到社会和朋友的尊重,是非常简单描述的,而不要说其他难于表述的话。 总之,我是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多谈一些这样的话题和经典的套句,哪怕是增加字数也好,还有就是我们并不推荐那些对作文写作有较好把握的网友写这种模版作文,所以这个帖子只是针对部分网友。但是即使您不认可,我相信您也会从其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增加字数的好句子,呵呵~~

【具体谈谈技巧——英语的作文必需要强加联系,建议在作文中多加强以下内容】

1,段落安排(最新的2010年考研的作文体例,土纸并不太清楚,如果不对,请各位朋友见谅,希望能够汲取有价值的信息,土纸就不枉发这么多的新内容了)

无论大作文还是小作文,一般采取3-4段,总字数除以10或者12、13,一般是需要写的所有句子总数。对于重点写作的第二段(3段制)或者第三段(4段 制),需要写的句子自然要多一些。对于第一段,建议不超过2句,最多不要超过三句,如果一句话那就更好了。例如,大作文,看图,第一段可以是一个感叹 句,what a ◎◎ picture!

第二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等,我就不赘述了。

2,句子安排

建议重点段落,长段落,利用长短句来构造段落结构,更直白点讲,长句式和短句式交错,长句式一般是从句,短句式可以是简单的主谓宾结构。

3,语法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作文中,多利用语法现象体现英语写作的文采。一般来讲,语法是与句子结合使用的。 对于长句式,多采用从句,这里可以利用虚拟语气,形式主语,倒装等。

对于短句式,建议使用强调句,双重否定居,插入语等。对于强调句,土纸强烈推荐一种强调句,对于实意动词做谓语的句子,如果想要强调,表达强烈的主观意 愿,肯定句使用do +V动词,否定居采用do +not+V动词,进行这种助动词强调。

插入语,一般比较常用的是,主语 +,+ I think + ,+谓语等。

建议句子中利用不同的简单句,尤其建议使用疑问句,这个要多多练习,其实也不难使用。疑问句可以在一段之末,作为起承转合之用,下一段利用一个回答,起到承接。

其实语法现象很多,只要善于使用从句(建议状语从句一次,定语从句不超过三次,条件从句至少一次,主语从句一次,宾语从句至少一次,表语从句等等尽量都使用),强调句型(比较典型的很多,可以查一查语法书,多练习就可以熟练掌握),简单排比句,疑问句,插入语,同位语,感叹句,形式主语,被动语态等等,就可以将一篇内容不甚丰富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有些意思。

4,强化对于同意词汇的不同词替换。比如人民,工作等等。这些都是有很多英文词汇来表达的,因此在文中如果多次出现这些词汇,那么您一定要在第二次提到的时候,有意识地用其他词汇替换,在不影响意思的同时,又能够为文章添加色彩。

总之,对于英语作文的提高,土纸认为还是主要通过勤写,勤模仿,勤加强利用上述的建议,这样考研英语作文必将给您的总分起到推动作用。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三
《成语》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四
《成语》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五
《王力习题》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第一单元 汉字

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 亦 本 采 苗 文 姓 雨 目 責考 其 婆 姚 豆 章 州 甘 朱 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旗 逃 裳 膏 匣 哀 衷 翼 病 架 杉 在 徒 被 晏 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暖、煖; 从、從; 备、備; 舍、捨; 赴、訃; 礼、禮; 粮、糧; 泪、淚; 疲、罷; 伸、信; 反、返; 说、悦; 云、雲; 拿、拏; 矢、屎; 惭、慙; 强、彊; 淼、渺; 知、智; 要、腰;

四、名词解释:

1、甲骨文; 2、小篆; 3、会意字;4、 异体字; 5、金文 ;6、部首

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 2、饥、飢、饑; 3、钟、鍾;

4、丑、醜; 5、後、后; 6、余、餘;

第二单元 词 汇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

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卦》)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传•桓公二年》)

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五蠹》)

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上》)

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韩非子•初见秦》)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从而后》)

3、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4、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钴鉧潭西小丘记》)

5、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五、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说明“发”,“约”两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其引申方式。 发

1、发使使燕(《史记•淮阴侯列传》)

2、塗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3、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尽心上》)

4、夫鵷鶵发于南海。(〈庄子•秋水>

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战国策•齐策》)

6、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史记》)

7、朝发白帝,暮宿江陵。(《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8、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楚辞•九章•思美人》)

9、舜发于畎畝之中。(《孟子•告于下》)

10、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11、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经•周南•关睢序》)

12、发号施令,罔不有减。(《尚书•冏命》)

1、大信不约。(《礼记•学记》)

2、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醉。(陆游《谢池春》)

3、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4、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5、相如度秦王虽齐,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6、约之阁阁,椓之橐橐。(《诗经•小雅•斯干》)

7、其文约,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8、以深为根,以约为纪。(《庄子•天下》)

9、约其辞文,去其烦重。(《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贞《生查子•元夕》)

六、查阅《词源》或《汉语大字典》,抄出下列词语的释义和例句,指出本义和引申义,整理引申义列。

1、间

2、发

3、过

4、息

5、及

6、约

7、张

8、举

七、借助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1、城 邑 都

2、征 伐 袭 侵

3、军 帅 士 卒 兵

4、哭 泣 号 啼

5、怜 爱

第三单元 语法(上)

一、 什么是词类活用?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条件。

二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

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

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服侍者简其业,而游学者众。(韩非子•五蠹)

5、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

6、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7、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顼)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1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四 、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号的词的词性和用法,并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能。(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3、萁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5、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7、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10、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11、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

12、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小五之一,小九之一。(郑伯克段于鄢)

五 、说明下列各句中加“•”号饿词的词性和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原道)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4、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蹇叔哭师)

5、臣之所好者,道也。(疱丁解牛)

6、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7、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齐桓公伐楚)

8、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9、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10、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11、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12、却克伤于矢,流血及履。(齐晋鞌之战)

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4、既而命西鄙北鄙二于己。(郑伯克段于鄢)

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孟子•劝学)

六、标点并翻译下文。

1、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博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国语•晋语八》)

2、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痣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痣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列御寇》)

第四单元 语法(下)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哪几个类型?举例说明。

二、什么是被动句?被动句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各类型的特点。

三、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是被动句的,指出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被动句?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许行)

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是继!(齐桓公伐楚)

3、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4、大宛闻漠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张骞传)

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6、子曰:“求,无乃尔是过欤?”(论语•季氏)

7、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8、吉孰凶?何去何从?(楚辞•卜居)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判断句并说明起其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

3、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记)

4、亲朋好友,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5、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6、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谏逐客书》

7、吾所欲者,土地也。(五蠹)

8、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六、说明下列各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

2、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乏,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3、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5、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6、何为久读此?(张中丞传后叙)

7、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8、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七、说明下列各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何去何从同义词篇六
《公文的基本知识》

一、公文的基本知识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系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公文有其特定的撰写程式和行文格式,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党规政令、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重要文字工具。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文体。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文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广义的公文则涵盖了全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所谓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普遍使用的公文;所谓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按照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专用公文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如外交公文,法规公文,司法公文,经济公文,公关公文,军事公文,等等。

就法院来说,法院公文既包括专用的司法文书如裁判文书、各种笔录等,又包括有正式版头的行政公文和党组织公文,还包括其他一些公务文书如总结、汇报、发言、经验交流材料、事迹材料、宣传、调研、简报类材料等等。可以说,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今天讲的主要是狭义的公文,即有正式版头的行政公文和党组织公文。

公文、文件、文书,这是三个既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公文、文件、文书,它们在内涵上是有交叉的,就是说,同一份文字材料,既可以叫做文件,又可以叫做公文,还可以叫做文书,但是,这样的文字材料,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只有符合这种要求、公文、文件、文书才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交替使用,否则便是误用。公文、文件、文书三者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谓文件,它是领导机关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而制发的、具有法定效力并设有特定版头的公文;所谓文书,它是一切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系事务、商洽问题、记录情况等而形成并使用的文字材料。稍加对比我们便不难发现,公文、文件、文书三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地说,文件只是公文当中的一部分,而公文则又只是文书当中的一部分,文书除了公文之外,还包括私人文书。

狭义的公文与调研文章和宣传文章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座的各位同志今天已经听了关于调研和宣传文章写作方面的交流发言和讲座,应该有了很深的印象。实践中,有的同志写得好调研文章或者宣传文章,

但不一定写得好公文;同理,熟悉公文写作的同志,也不一定擅长写宣传类文章,因为他们是几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公文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找到原因。

(二)公文的特点

1、明确的公务性。

2、鲜明的政治性。

3、极高的权威性。

4、作者的法定性。

5、较强的时效性。

6、体式的特定性。

7、文风的朴实性。

8、严格的程序性。

(三)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作用。

2、规范和约束作用。

3、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和知照作用。

5、依据和凭证作用。

以上是公文的现实效用,还具有历史效用,可以存史。

(四)公文的分类

1、按基本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公文(法定公文、普通事务文书)和专用公文。

2、按行文的方向分为:上行文(请示、报告等)、下行文(决定、指示、批复等)、平行文(函等)以及通行文(意见、会议纪要等)。

3、按公文的内在属性分为:规范性公文(规定、条例、章程、办法、细则等)、指令性公文(命令、指示、决定等)、指导性公文(批示、意见等)、知照性公文(通知、通报、公报、简报等)、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布告等)、商洽性公文(函等)、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等)、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大事记等)。

4、按制发机关的性质分为: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群众团体公文、联合行文等。

5、按公文办理的时间要求分为: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常规公文等。

6、按机密程度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

7、按公文的规范程度和约束力分为: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8、按公文的载体分为:传统纸质公文和电子公文。

(五)公文的文种及其适用范围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自1996年5月3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全国党的机关公文文体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个种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文体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个种类。其中,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为党的机关公文专用,命令、公告、议案为行政机关公文专用。就法院系统来讲,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个《人民法院公文处理办法》,但2001年1月1日起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施行后,最高法院没有及时修订法院系统的“公文处理办法”,只是要求按照国务院的新“办法”执行;后来,最高法院出台了一个“修改稿”,但至今未正式下发实施,而最高法院的文件在一些细节上,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务院的新“办法”执行,造成在一些细节规范上不知何去何从;同时,党的机关公文仍按照老“条例”执行,使用16开纸等,法院对党的

机关的文件又要改用党内公文格式,造成多轨并行,很不统一,很不方便。但总体来说,法院公文主要是按照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执行的,所使用的文种同行政机关公文文种。

1、命令(令)

命令(令)属下行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命令(令)的制发主体有着严格的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只有全国人大的常委会及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及总理,国务院各部委及部长、主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大,才有权力发布命令(令)。党的领导机关可以和同级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命令(令),但需以行政公文的形式出现。就法院来说,命令(令)仅适用于授予司法警察警衔、奖励有关人员。

2、决定

决定是党政机关共有的一个公文文种,但就适用范围而言,决定在行政机关比在党的机关要广泛得多。在党的机关,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而在行政机关,决定则“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它一般以国家各级领导机关的名义发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不使用这一公文文种。但事实上,公告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扩大化,如法院的开庭公告、公示公告等等。

4、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与公告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都面向全社会,都是知照性的。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一方面表现为制发的主体有受限与不受限的不同——公告是有资格限制的,而通告则是任何机关、团体和单位都可以采用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涉及的内容有重要程度的差异——公告涉及的是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而通告涉及的则是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与通告的功能相近,其最大的不同在于,通知有特定的受文者,通告则无;通知有专指的约束力,通告则仅有泛指的约束力;通知与机关的经常性工作密切相关,通告则与社会事务联系密切,如此而已。

6、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公告与通告面向整个社会,具有较强的公众性,通知与通报则主要是面向机关,具有较强的业务性。通知与通报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重合,但也有各自专享的“领地”,不能做人为的取舍。

7、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议案有其独具的特色,因而是公文中的重要成员。就法院来说,议案适用于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主要是法官职务任免。

8、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行政机关与党的机关均使用报告这一文种,而且适用范围也基本相同。

9、请示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两者的区别在于,报告只是客观地将有关情况汇报给上级机关,无需上级机关答复,而请示则是将自己无权或无力处理的事项及相应的对策主张反映给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必须明确予以答复。

10、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上级机关即须以批复做出相应的答复。

11、意见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何去何从同义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何去何从同义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何去何从同义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2543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