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

2016-02-27 09:56: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一)《【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25)及答案解析》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一)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25)及答案解析》

高频考点训练(二十五)

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江苏省徐州市考前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仓猝/憔悴 一摞/落脚点 契合/雕栏玉砌 ......

B.弓弦/船舷 坼裂/开小差 强迫/强词夺理 ......

C.怂恿/悚然 干涸/和稀泥 秕谷/如丧考妣 ......

D.危殆/怠慢 皎洁/广角镜 蒹葭/汗流浃背 ......

解析 A.cù/cuì,luò/luò,qì/qì。B.xián/xián,châ/chāi,qiǎng/qiǎng。C.sǒng/sǒng,hã/huò,bǐ/bǐ。D.dài/dài,jiǎo/jiǎo,jiā/jiā。

答案 D

2.(2013·江西省临川一中最后一次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编纂 兰天 蔚然成风 诙谐幽默

B.瞭望 重叠 杳无音信 颗粒归仓

C.赝品 痉孪 心劳力拙 知书达礼

D.弦律 蛰伏 人参鹿茸 舐犊情深

解析 A.“兰天”改为“蓝天”。C.“痉孪”改为“痉挛”。“知书达礼”改为“知书达理”。D.“弦律”改为“旋律”。

答案 B

3.(2013·云南省部分名校第二次统一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落幕,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获得最佳导演的称号,全场沸腾,人言啧啧,李安再次....

被媒体关注。

B.王珞丹是个胸无城府的年轻演员,从她出道到现在,她得到了许多光环,可是她的出....

言无忌,却给她惹来了很多麻烦。

C.春节期间,笼罩京津冀等地区的雾霾还没散去,多地地下水污染又激起轩然大波。 ....

D.有关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中国海监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方采取措施,主动出击,日舰机近距离跟踪干扰,媒体有关钓鱼岛问题会擦枪走火的议论不断。 ....

解析 A.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含贬义。B.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C.轩然大波: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

纠纷或乱子。D.擦枪走火:原义指在擦枪时发生走火事件。现在有所引申,比如两支部队、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军队之间,发生性质单一的、简单单纯的交火事件,有时也笼统地称为擦枪走火。

答案 A

4.(201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次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市区二环以内已基本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曾经名震一方的它现仅存释迦殿、毗卢殿等寥寥几栋建筑,其原貌究竟如何也成了一个谜。

C.美联社报道说,2 500多名专家历时6年撰写的这份获得了一致通过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全球升温后果作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科学阐述。

D.从最初态度强硬到“真诚道歉”,“不善忏悔”的苹果公司为何又主动向中国“展示顺从”?各媒体都将这罕见的一幕归结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

解析 A.中途易辙。B.滥用介词“由于”或“使”,缺少主语。D.成分残缺,应为“将出现这罕见一幕的原因归结为”。

答案 C

5.(2013·安徽省黄山市第二次质量检测)把下面三个短句改成一个单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英国国家档案馆去年公开了近6 000页不明飞行物(UFO)的相关档案。

②英国国家档案馆3月3日再次解密了35份记录目击UFO事件的档案资料。

③这些档案材料是2005年以前由军方和民众提供的。

答案 示例:英国国家档案馆继去年公开近6 000页不明飞行物(UFO)的档案后于3月3日再次解密了35份记录2005年以前军方和民众提供的目击UFO事件的档案资料。

6.(2013·云南省部分名校第二次统一考试)仿写。

那“笔”,是太史公的如椽笔,君不见,他正襟危坐,用毕生的心血书写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那“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

那“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曹孟德的碣石山,他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苏东坡的西湖水,他泛舟湖中,看西子湖晴光潋滟,淡妆浓抹总相宜。

(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六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鹧 鸪 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 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古乐府丧歌《薤(xiâ)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7.这首词上片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答案 比喻,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枝叶凋零,生意索然;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格外悲凉。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作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原上草,露初晞”,借景抒情,既实写坟场之杂草凄凄景象,又暗示妻子逝世不久,感叹人生短暂,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来写人。作者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达了对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9.(2013·安徽省合肥168中学、皖智教育联谊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乙:

(1)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6)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答案 甲:(1)暧暧远人村

(2)依依墟里烟

(3)狗吠深巷中

(4)鸡鸣桑树颠

(5)户庭无尘杂

(6)虚室有空闲

乙:(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千岩万转路不定

(5)空山凝云颓不流

(6)春水碧于天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向未来进军

2013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的人,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只有那些向着未来敢于追寻、为着梦想风雨兼程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要做一只翩飞的白鹤,飞渡寒苦的人生。柴静在她初入央视《东方时空》时,并不顺意,遭人误解嘲讽,可她没有“眼空蓄泪泪空垂”,没有失落地喃喃自语:为什么会这样?她坚定地抬起头,继续为自己的事业不断奋斗。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与正义,剥茧抽丝,向着那片最蓝的未来海域飞翔!在向未来进军的道路上,她兢兢业业,甘守清贫,活得从容。当她被评为“最美记者”时则谦逊地答道:“溢美之词,不敢领受。”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当热烈包围世界,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坚持不懈地为未来奋斗使她的人生充满力量! 要么是你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的确,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要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掌握生命的方向,使自己在努力中实现价值!

失意不一定是生活的羁绊,敢于直面人生的人,才是灵魂最自由、人格最完整的人。新起之秀陈欧在创业之初,无数的质疑和辱骂几乎要将他淹没。然而他想:“为什么不能这样呢?”重重打击下,陈欧却越来越强大。“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轻视我的年轻,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内心的回响。毫无疑问,陈欧在他的梦想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好证明!面对失败和挫折,面对误解与伤害,他用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追梦途中,永不言弃地为未来拼搏使他的人生无所畏惧!

萧伯纳说:“我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法布尔曾说:“你们应该有信心,生命从来不会绝望!”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不要在失败中裹足不前,而应展望未来,想着“为什么不能这样?”这样,我们的生活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出自我设限,我们便能看到鸥翔鱼游,水天一色;向未来进军,我们便能触到自己的梦想!

任他青苔满地年年不扫,任他尘烟风过一池萍碎,我心向天,仰面花开!

阅卷组点评: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意蕴悠远的考场佳作。遣词造句,生动优美;句式修辞,音乐和谐。仿似吐纳珠玉、卷舒风云,情韵悠长,美不胜收。而更为惊叹的是,作者将文字的骨感和诗性与深刻的人生哲理相交融,诗意之外还有一分灵性,更有一分昂扬的精神和哲思的力量。

核心亮点:

意蕴悠远 靓丽典雅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二)
《语文早读检测8》

语文周测之早读检查八(宋) 一、简单解释下列成语含义,并造句。 1、移天易日—— 造句: 2、偷天换日—— 造句: 3、翻云覆雨—— 造句: 4、呼风唤雨—— 造句: 5、道貌岸然—— 造句: 6、衣冠楚楚—— 造句: 7、彻头彻尾—— 造句: 8、虎头蛇尾—— 造句: 9、推波助澜—— 造句: 10、火上浇油—— 造句: 11、毁家纾难—— 造句: 12、假公济私—— 造句: 13、邯郸学步—— 造句: 14、东施效颦—— 造句: 15、别有用心—— 造句: 16、心怀叵测—— 造句: 17、彻头彻尾—— 造句: 18、巧言令色—— 造句: 19、巧舌如簧—— 造句: 20、好为人师—— 造句: 21、为傅无状—— 造句: 22、人模人样—— 造句: 23、人模狗样—— 造句: 24、神气活现—— 造句: 25、奴颜婢膝—— 造句: 26、趾高气扬—— 造句: 27、眉飞色舞—— 造句: 28、为所欲为—— 造句: 29、无微不至—— 造句: 30、呜呼哀哉—— 造句: 31、寿终正寝—— 造句: 32、天花乱坠—— 造句: 33、信口雌黄—— 造句: 34、怀瑾握瑜—— 造句: 35、冰清玉润—— 造句: 36、相敬如宾—— 造句: 37、举案齐眉—— 造句: 38、破镜重圆—— 造句: 39、珠联璧合—— 造句: 40、长歌当哭—— 造句: 41、慷慨悲歌—— 造句: 42、如椽之笔—— 造句: 43、笔走龙蛇—— 造句: 44、从井救人—— 造句: 45、落井下石—— 造句: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三)
《初一全科2答案-201307》

答案与解析

初一语文 试卷二

1.答案:B

本题考点

汉字

解析过程

B项都读hè。A项分别为cì、sì、cí、sì。C项分别为zài、zǎi、zài、zǎi。D项分别为lóng、lóng、lǒng、lǒng。

规律方法

平时应注重对形似字、多音多义字的区分和辨析,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答。

2.答案:C

本题考点

词语

解析过程

A中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 B中的“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D中的“天伦之乐”指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形容家庭之乐。泛指家人之间的乐趣,不能用于师生之间。 规律方法

如何正确使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近义成语。

成语间有意义上的差别,即使是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相互间仍然存在着语义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大小的不同,要注意区别。

譬如:“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两个成语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开河”只指随口乱说,语义较轻;“信口雌黄”含有不顾事实、恶意诬陷的意思,语义较重。又如“面面相觑”“拭目以待”“刮目相看”“侧目而视” “另眼相待”这一组成语,都有“看”义,但各有侧重:“面面相觑”是形容做错了事时或极其惊慌时,有关的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拭目以待”是擦亮眼睛来等待,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侧目而视”,“侧目”: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另眼相待”指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人某事特别重视。再如 “参差不齐”和“犬牙交错”,都有不齐之义,但“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牙齿那样不齐,也形容多种因素牵连的复杂情况,或双方力量对比互有短长。

平时多区别这些近义成语,从中积累经验、归纳方法、形成语感,是十分必要的。

2.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我国成语数量虽多,但很多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都很特殊,因而,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如:“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两小无猜;“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悬壶济世”指行医济事;“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折冲樽俎”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

3.答案:B

本题考点

病句

解析过程

A句正确,不用修改。C句应该在“班”后加上“率先”,同时把“全校都没有教唱的”去掉。D句应把“一支”去掉。

规律方法

1.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的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被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因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调整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3.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辟、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至。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另外,中考中修改病句这个考关,过去多是要求逐句修改,而近几年,修改病句的试题已向综合改错的方向发展,较之过去逐句修改的题型,其难度明显增大了。它首先要求在一段话中区分正确的句子和错误的句子,其次才是按照提示进行修改。

4.本题考点

修辞手法

解析过程

此题考查一定的造句能力。可按照要求选定词语,设想特定的场景,组织一句合乎逻辑的话即可。 示例:看着他像日本鬼子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我感到挺纳罕的,他不是一向无忧无虑的吗?怎么现在会这样?

规律方法

“一段连贯的话”,这里强调的是“连贯的话”,注重“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所以只要把这些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贯穿起来,反应某人的心理活动,且运用 修辞手法即可。

5.答案:A

本题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过程

A项中《野草》是鲁迅的作品。

规律方法

中考文学常识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选出作品、年代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名著中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选出作家作品、年代及作品人物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文体知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作家作品

及作品人物表述正确的一项;选出对文化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②填空题:作家作品、作家流派及作品人物填空;文学、文化常识填空。③简答题:结合某一诗人有关诗句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简要评价。

解题方略: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6.本题考点

默写

解析过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规律方法

做此类试题要加强基本功训练,注重理解,准确记忆。

具体说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用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记忆时,脑想与手写,同步统一。书写要规范,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7.本题考点

综合性学习

解析过程

本题考查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主要罗列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反映特定的问题。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能源消耗和生产总值,而且还和世界进行了对比。所以回答阅读材料的结论就应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考虑。提建议时,也应该从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不足的角度考虑,思考怎样拓展新能源。

参考答案:(1)中国以巨大的能源消耗换得较小的生产总值,(1分)这种发展方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1分)(2)改进生产技术,加速发展新能源。

规律方法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材料的归纳概括题主要题型有三种: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对语言材料进行解释、说明;从语言材料中提炼观点、论据或标题、中心等。

归纳概括题解答的一般思路:认真阅读,理解文意(整体感知);抓住文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如揭示文章主旨、中心、观点、情感的语句,揭示段意的重要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语句,在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8.答案:

(1)兴奋、羡慕 惊喜、信赖 难过、失望 迟疑、兴奋(每空中有两种情感,每种0.5分)

(2)一是“傻子”父亲理智的教育方法与其他男孩子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比;二是“傻子”在遭到捉弄前后对待男孩们不同态度的对比;三是男孩们两次玩背摔游戏不同动机的对比。 此外,还有男孩们第一次玩背摔游戏对待伙伴和对待“傻子”不同态度的对比、第一次玩背摔游戏时“傻子”的真诚和男孩们的戏弄态度的对比等等。(答对其中三组且表述无误即可,每组1分)

(3)A句“毫不犹豫”传神地描绘出“傻子”充分信赖伙伴们,全身心投入游戏的情形;B句“迟疑”“慢慢”和“闭”等词语形象地写出“傻子”在遭到捉弄后不再完全信赖伙伴们的情形。

(4)示例: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于事无补,应当采取理智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珍惜他人对自己的信赖,不要轻易拿信赖作为戏弄的代价;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问题一定要找到关键。(言之成理且合乎文意即可。至少答两种,每种2分)

本题考点

小说阅读

解析过程

第(1)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概括时要体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根据故事情节的具体内容写出相应的心情即可。

第(2)题考查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文章不同类型父亲的对比,孩子们在事件前后的对比,孩子们动机的不同对比。

第(3)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能力。根据文章文中的画线句的特点,应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4)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这个问题可以从教育方法、信任、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等角度回答。

规律方法

小说中涉及的问题类型及回答技巧如下:

1.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2.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3.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本题考点

写作

解析过程

试题的提示语明确地告诉我们“风景”一词的比喻意义,将风景的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是实指,这暗示我们可以从风景的本义来写,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文章写成游记、写景抒情类作品。二是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二者是从“风景”的比喻意义立意的,其中前者虚指美好的情感,后者实指美好且让人难忘的生活场景。也就是说,使用“风景的比喻意义写作时,既可以写实(生活场景)也可以写虚(人间真情)。

无论取哪一种立意方式都需注意从两方面切中文题:一是关注文题中“留在我心底的”这一限制性短语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所绘的“风景”应该是留在心底永远难忘的;二是需要切中“风景”一词潜在的意义——即那些留在心中美好的事物,文题“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实际上可以诠释为“我心中永远难忘的美好的事物”。

规律方法

要写好命题作文,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步:精细审题。

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一旦破译了命题作文的“题眼”,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

第二步:精深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才会使你的文章大放异彩。

第三步:精心选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不会重复,你所经历的生活和你获得的生活体验,应当是最有新意的写作内容。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第四步:精彩表达。

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初一英语 试卷二

1.正确答案:A

本题考点

冠词 主谓一致

解析过程

主语I意为“我”,是第一人称单数;结合 be动词用法口诀:我用am,你用are,确定答案为:A。 规律方法

be动词用法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 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 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 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2. 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

知识点总结

解析过程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四)
《2016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五)
《七年级复习语文材料》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 回复:语文答题公式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加强语气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

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基础知识总结

一、 字音、字形:

(一)考点说明: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二)题型示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B.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C.塞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同胞(pāo) 澎湃(pài) 哺(pǔ)育 扒(pá)窃

B.萝卜(bo) 因为(wèi) 其(qí)他 潜(qián)力

C.素质(zhì) 血脂(zhǐ) 祛(qū)除 挣(zhēng)扎

D.烧柴(chái) 刚才(cái) 裁(cái)剪 豺(cái)狼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D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三)技巧指津:

1、注意以下类型字的读音

同音异形字:“剿”、“侥”、“矫”,“拭”、“嗜”、“筮”、“恃”,“殉”、“徇”,“宾”、“濒”、“缤”,遐、暇,碟、谍、牒、喋等

形近音异字:如“绚”、“殉”、“峋”等

多音字:扒、卡、背、提、供、哄、看、勾、间、泥、载、作、遂、蹊、夹、臭、隽、角、等

易受偏旁的影响而读错音:狎、毗、炽、掮、腈、淖、炽、癖、黠、眦、娠、绻、镌、诮等

2、字形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平时注重积累,做到字音字形字义结合记忆,且要反复复习。

二要有正确书写的意识,难以记忆的字要用书写记忆法。

三要会通过意义来分析词语的写法,如“悬梁刺股”的“股”,“额手称庆”的 “手”,“ 鼎力相助”的“力”,“黄粱美梦”的“梁”等

四要能注重成语用字的固定性,如“曲意逢迎”的“曲”不能用“屈”替代,尽管这两个字意义有相同之处。

二、近义词的选用:

(一)考点解释: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主要是实词)

这些词语有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的差别。所给句子语境都有某些信息暗示必须选择某个词语,需要考生既能分辨出近义词的不同,又能分析出语境的需要。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二)题型示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的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____,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 震荡 反省

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

D.理念 震荡 反思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D

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三)技巧指津:

1、 要区分词语语素(两个词不同的那个字)的不同。

2、 联系平时使用它们时的语境加以分析(放在熟悉语境中造句)。

3、 看前后成分间的搭配

4、 要使用排除法,把几个句子放在一起考虑。

三、成语

(一)考点说明: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

1、褒贬误用

有些成语(熟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巧舌如簧”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用在此处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要注意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是贬义,不可褒用:

满城风雨、形形色色、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等量齐观、费尽心机、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务远、邯郸学步、评头品足、如丧考妣、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一团和气、改头换面。

下列成语是褒义词,不可贬用: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入肺腑、别有天地、别出机杼、有头有脸、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置之度外、有口皆碑、胸无城府。

2、搭配不当

例如: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摧枯拉朽”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虚弱的势力。不能形容“创造力”,也不能做创造力的定语。

再如:他们俩乐得不可开交。

不可开交,形容无法摆脱或者了结。一般形容打得、吵得、忙得、气得等

容易搭配错误的成语很多。如:“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青梅竹马”只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而不能用于事物之间。“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筚路蓝缕”是用来形容创业艰苦,而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苦。“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若用来形容其他东西多则不可。“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不可用于其他。“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客观处境。“置之度外”的“之”指生死、利害。“崭露头角”用于青少年的才能、本领。“擢发难数”用以形容罪恶多。望其项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或者达得到。

3、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断词取义。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 分别夺得

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当仁不让”的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勇于承当。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不让”的意思,与语意不符。

4、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要看它在整个句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

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白头如新”意思是互相认识很久,到了老年,还如同刚刚认识一样。指彼此交情很浅。与“曾非常要好”、“和好如初”矛盾。

5、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

如: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耸人听闻、骇人听闻,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身临其境一设身处地,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形影相吊—形影不离,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不拘一格—无拘无束,乐不思蜀—乐不可支,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首当其冲—当务之急,间不容发—亲密无间,刮目相看—拭目以待,引而不发—启而不发,无可厚非—无可非议,有声有色—绘声绘色,首当其冲—首屈一指,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匪夷所思—不可思议,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死里逃生—起死回生

7、表意重复

例: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例句中的“民不聊生”意思是人民没办法生活。其中“民”字与语境中的“劳苦大众”表意重复。这类误用也较为常见,像“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说话音量很大,声如洪钟”,“一天天地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众多的莘莘学子”、“寒舍真是篷筚生辉”,“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等等。

8、误解成语意义:

例1: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实际意义是比喻权势气焰之盛,而例句中却理解为热门,当然会误用。学习成语不可望文生义。一定要查阅工具书,全面认识成语,明白成语中每个字的含义,成语的来源、原义,最终认清成语的实际意义(整体意义),要特别注意下列成语常因误解意义而误用:明白黄花、火中取栗、万人空巷、不刊之论、目无全牛、不为已甚、望洋兴叹、文不加点、不足为训、因人成事、弹冠相庆、久假不归、司马青衫、一辞莫赞、数典忘祖、不忍卒读。

还有一些成语的实际意义不止一项,我们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大动干戈、高山流水、不绝如缕、不翼而飞、珠圆玉润、灯红酒绿”等。

要注意防止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如坐春风、春风化雨、间不容发、祸起萧墙、炙手可热、一衣带水、下车伊始、开门见山、水清无鱼、盲人瞎马、独步天下、独辟蹊径、登堂入室。

(二)题型示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六)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测试卷

试卷说明:

本卷共有四大题,另加一道附加题;全卷总分120分,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但试

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卷面分2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可给满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管

好。

一、 语言基础及运用(16分)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将拼音写成汉字。(4分)

①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yōng 肿 臃 的根。

②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dǎn 掸 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

③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 chi )痛的热爱。 .

④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 bi )谷。 .

2. 修改句中的错别字。(2分)

①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

演讲者难堪的事时有发生。(孺 )

②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砌而不舍。(锲 )

3. 任选一个词语“人迹罕至”“兀兀穷年”“迥乎不同”“杂乱无章”解释并造句。(2分)

4. 修改病句。(2分)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5.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2分)

A.《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两人激动不已。

C.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D.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6.根据下面句子特点,以“大海”开头仿写。(2分)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

7.扩写。根据下列情景,以“微笑”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30字左右)(2分)

情景:看到学生的进步 一向严肃的老师 微笑

_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位一向的倒数第一终于有了进步,一向严肃的老师也露出

了微笑_

二、积累与综合性学习(15分)

8.名言名句填空。((1)—(3)必答,(4)-(6)选答2题;每题2分,共10分)

①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②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④此夜曲巾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⑥《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

9.综合性学习(5分)

1)在生活中,我们一定遭遇不少烦恼,请你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

悟(注明出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定的形式(如比喻,排比等),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我的烦恼是鞋

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见往事耳:了解 蒙乃始就学:于是 ..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

11)选择加点字中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选项( C )(2分)

A 自以为大有所益 B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或以钱币乞之

12)翻译句子。(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今天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13)、内容理解。(4分)

①文中侧面描写吕蒙的是哪个句子?表现了吕蒙什么特点?好学,肯学,有毅力

②本文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只要肯学,有毅力去学,无论再晚,也是有很大用处的。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甲】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14-18题目。(12分)

高贵的施舍(12分)

⑴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

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

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⑵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

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⑶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

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

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⑷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⑸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⑹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⑺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⑻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⑼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⑽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⑾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⑿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⒀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⒁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⒂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⒃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⒄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⒅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⒆“为什么?”

⒇“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21〕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22〕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4、指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人物性格。(4分)

主要人物:母亲 人物性格:有同情心,会教育人

15、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16、文中画线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不搬的话,乞丐永远只会乞讨,而如果搬了,就会告诉乞丐他还能劳动。(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因为当年“我”的母亲教会了他靠自己去劳动,养活自己。(2分)

18、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不同于普通的施舍,这是一种教育。(2分)

【乙】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19-21题。(13分)

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奔流了。在我的记忆中,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用美妙的语言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现在我把过去回想一下,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但真理比怜悯更可贵。要知道,我不是在讲我自己,而是在讲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在那里,普通的俄国人曾生活过,而且直到现在还在生活着。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炽热的仇恨,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后来从外祖母嘴里我才知道,母亲来到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在坚决地要求与父亲分家。母亲突然回来,使他们的分家愿望更强烈了。他们害怕我的母亲讨回那份本来给她预备的,但是因为她违背外祖父的意愿“自己作主”结婚而被外祖父扣留了的嫁妆。舅舅们认

为嫁妆应当分给他们。此外还为了谁在城里开设染坊,谁到奥卡河对岸库纳维诺村去,彼此早就无情地争吵不休了。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放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米哈伊尔舅舅忽然扬起手对着他弟弟的脸就是一下;弟弟大吼一声,揪住了他,两个人在地板上滚开了,发出一片喘息、呻吟、辱骂的声音。

孩子们都哭了,怀孕的纳塔利娅舅母拼命地喊叫,我的母亲把她拖走了,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把孩子们撵出了厨房,椅子都弄倒了,年轻的宽肩膀的学徒“小茨冈”骑在米哈伊尔舅舅背上,格里戈里•伊凡诺维奇师傅,这个秃顶、大胡子、戴黑眼镜的人,却平心静气地用毛巾捆着舅舅的手。 舅舅伸长了脖子,稀疏的黑胡子摩擦着地板,呼呼地喘得可怕。外祖父绕着桌子乱跑,悲哀地嚎叫: “亲兄弟!亲骨肉!嗨,你们这些人啊……”

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去脸上流出的血;雅科夫一面哭一面跺脚,外祖母沉痛地说:“该死的,这帮野种,清醒清醒吧!”

外祖父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她喊叫:“老妖婆,看你生的这群野兽!” 雅科夫舅舅走后,外祖母躲到角落里,颤抖着,号啕着: “圣母啊,求求您让我的孩子们通点人性吧!”

19.以上选文出自哪部作品?谁写的?国籍是什么?《童年》前苏联高尔基(3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两个舅舅的争斗(2分)

21.请根据选文概括舅舅们的性格特点。贪婪,粗鲁,自私,暴躁。(2分)

22.这一幕真实的反映怎样的生活状况?(2分)家庭矛盾很深

23.在这样的生活状况下,阿廖沙为什么还能健康成长?因为有外祖母带来的“阳光”(2分)

24.请你从文中找出其中一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米哈伊尔舅舅忽然扬起手对着他弟弟的脸就是一下;弟弟大吼一声,揪住了他,两个人在地板上滚开了,发出一片喘息、呻吟、辱骂的声音。写出了打斗的激烈。

(2分)

四﹑作文(50分)

25.请按照下面要求,二选一,写一篇文章。

1)命题作文 题目:温暖的时刻

作文要求:①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③交代清楚记叙文中的六要素。④不少于500字

2)半命题作文 : 收获_______

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④交代清楚记叙文中的六要素。⑤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

1.诗歌鉴赏(4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①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情景?表达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②这首诗后2句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鲁人身善织屦(ju第四声),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1).用“/”给画线句断句。(2分)

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或.谓之曰 : ②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七)
《苏教版七下语文作业3 我的老师》

3 我的老师(1)

预习作业

1.填空。(16分)

(1)散文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的一种体裁。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散文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歌 小说 戏剧 形散而神不散 叙事 抒情 (2)《魏巍散文选》 魏巍 魏鸿杰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东方》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黑痣( ) 褪色( ) 焚香( ) 磕头( ) ....

时辰( ) 模仿( ) 打扮( ) 卜问( ) ....

答案:zhì tuì fén kē chén mó bàn bǔ

3.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12分)

(1)温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牵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2)劝说安慰 (3)留恋,舍不得走开 (4)挂念(造句略) 课堂作业

阅读语段,完成4—10题。(28分)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1)______________下来,我用石板一(2)______________,教鞭轻轻地(3)______________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4.选文展开回忆,统领全篇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2分)

5.“温柔和美丽的人”一句中“温柔”“美丽”各表现什么?顺序能否调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恰当词语填在文中空白处。(6分)

(1)A.抽 B.挥 C.落 (2)A.抵 B.挡

C.迎 (3)A.敲 B.揍 C.打

7.对“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的正确理解是(4分) ( )

A.“从来不”与“仅仅有一次”互相矛盾。

B.“仅仅有一次”要“打”,实际没打。更证明了前一句“从来不”。

C.要打而没打,也“仅仅”是只“有一次”。

D.仅仅有一次要打,但因为我的一“迎”而没打成。

8.“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其中的笑各自的潜台词是(4分) ( )

A.大伙笑说明对老师佯装打状的会意;“她”笑是因为我的机灵和调皮。

B.大伙笑是笑“我”挨打时防卫的成功;“她”笑是因为“她”假打的被戳穿。

C.大伙笑是笑“我”调皮的恶作剧;“她”笑是因为被当时的欢快气氛所感染。

D.大伙笑是笑老师佯怒时的假威严;“她”笑是因为被孩子看穿后的自我解嘲。

9.第三段中“狡猾”一词原意是什么?文中的含义又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假打”这件事为什么放在回忆“我”和蔡老师之间的几件事的最前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难忘

5.答案:“温柔”是写蔡老师的性格和心灵美,而“美丽’是写蔡老师的外貌美,我热爱和怀念的是蔡老师温柔慈爱的高尚品德。“温柔”是蔡老师的主要特点,因而“温柔”和“美丽”的顺序不能颠倒。

6.答案:(1)C (2)C (3)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原意诡诈奸猾,文中的含义是调皮机灵。

10.答案:因为这件事为下文写蔡老师爱我们起总领作用,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课堂作业

11.理解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感情。(6分)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 答案:说明事情对我来说不同寻常。

12.找出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4分) ( )

A.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B.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C.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D.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答案:D

13.下列四句中,哪一项加点词的词义有变化(4分)( )

A.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

B.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

C.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

D.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

答案:B

创新作业

阅读浯段《春风化雨》,完成14—18题。(22分)

①她是学生的朋友,用爱来交换爱,在理解中交换信任。

②“早上好!孩子们!”每天早晨,她总是踏着铃声,走进初三(4)班教室,面对40位生气__________(悖悖、渤渤、勃勃)的少男少女,带领他们踏上探求知识的列车去远征。当她那富有穿透力的目光发现小玲玲的眼神变得那么暗淡无光时,她把小玲玲叫到了自己身旁,如父母对子女循循开导,在理解和信任中,期待她打开心灵的窗户。

③就在那天晚上,施老师结束了教工大会。跨上自行车,顶着凛______________(冽、洌、例)的北风。沿着乡间小路,向着小玲玲家飞驰而去,突然,眼前一堆乱石,她来不及刹车,连人带车,人仰“马”翻。但她还是忍着伤痛,一瘸一拐走到了小玲玲的家。小玲玲抚摸着老师流着鲜血的手,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夺眶而出,一头扑进老师的怀抱。

④孩子变化的症结终于找到,小玲玲心中的锈锁已经打开。是父母的争吵使她失去家庭的温暖。为寻求温暖,年幼无知的小玲玲跌进早恋的泥坑„„

⑤应该让小玲玲的父母重归于好,孩子不能失去母爱和父爱;“十六岁的花季”不能过早开放结出苦果;学生毕竟涉世不深,当他们向着生活迈出第一步的时候,难免会摔跤,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应不失为他们的带路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教他们学会正确的选择。 ⑥如春风化雨,是施老师的情和爱使小玲玲的家破镜重圆,是施老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一棵遭受病虫害的小树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14.选择恰当的词填空。(4分)

生气______________(悖悖 渤渤 勃勃) 凛______________(冽 洌 例)

15.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4分) ( )

连人带车,人仰“马”翻„„

A.引用 B.特定称谓 C.强调指出 D.讽刺、否定

16.“孩子变化的症结终于找到„„”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两个可以替代“症结”的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中的“期待”一词换成“等待”好不好?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从第②段起叙述了老师帮小玲玲解决思想矛盾的事,如果换成老师认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事行不行?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勃勃 冽

15.答案:B

16.答案:比喻。原因、根源。

17.答案:不好,因为“期待”有充满了希望的等待之意,突出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如用“等待”就是“等”的意思,没有充满希望的意思,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老师的感情了。

18.答案:不行。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如换成后者就出现了上下文内容不一致的问题了。

作业3 我的老师(2)

预习作业

1.填空。(11分)

《我的老师》一文记叙了七个片断: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其中第______________件事直接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爱护,第__________件事突出“我”对蔡老师的热爱和思念。这七个片段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排列的。文章以感情的线索贯穿全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这条感情线索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假愠 教舞 识蜂 读诗 模仿写字姿势 排忧 梦中寻师 ⑥ ⑦ 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平日到假日 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及反义词。(8分)

慈爱——_______ _______ 公平——______ ________

伟大——_______ _______ 批评——______ ________

答案:慈祥 凶恶 公正 偏袒 伟岸 渺小 批判 表扬

3.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我的老师》一文有一条感情线索,这条线索是:“回忆一思念一依恋‘我’的蔡老师。”

B.“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这一句写出了蔡老师教读诗对“我”的影响。

C.“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这是动作描写,有趣新奇,令人难忘。

D.“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会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里用“默默”“急于模仿”等词语,表现出对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答案:AD

课堂作业

阅读语段,完成4—9题。(30分)

小姑娘,只有5岁。

夏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凑近看了半天,像研究人员一样。“不知道。”我只好老老实实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屙的屎。”

“?_________”我惊诧极了,“你怎么知道?”

“我注意看过啦,”她说,“蜜蜂可聪明呢,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作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______________,采过啦,就不用白过去了。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怎么才能知道哪朵来过,哪朵没有来过呢?”

“______________,有道理。”我说完,忽然奇怪地想到,我活了40年了,怎么从来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认为蜜蜂是瞎忙呢?

是不是在蜜蜂眼里我也是瞎忙呀?

4.当小姑娘告诉“我”小黑点的奥秘与作用时,“惊诧”、“奇怪”的作用是(4分) ( )

A.40年来没注意这件事 B.40年来误以为蜜蜂是瞎忙

C.从未注意反而误解这件事 D.从来没有发现小黑点

6.比较上文的“蜜蜂可聪明呢”与《荔枝蜜》“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两个自然段,说明两位作者共同赞颂蜜蜂的什么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文章中“瞎忙”是指(4分) ( )

A.碌碌无为的忙 B.不亦乐乎的忙

C.脚踏实地的忙 D.有条不紊的忙

8.从句子用途角度上分,末尾句是______________句。(2分)

9.上面选文中,横线空白处的叹词依次是(4分) ( )

A.懊 啊 唔 B.唔 噢 啊

C.啊 唔 噢 D.啊 噢 唔

4.答案:C

5.答案:(1)我 认真 小黑点 (2)我 凑近研究小黑点 (3)小姑娘 注意 小黑点(4)蜜蜂 专一 小黑点

6.答案:不为自己,专为别人。

7.答案:A

8.答案:疑问

9.答案:D

课外作业

10.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8分)( )

A.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B.在她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C.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D.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答案:D

1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8分) ( )

A.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没问)

B.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对比)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排比)

D.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比喻)

答案:A

12.作者在文中对蔡老师一直是以第三人称“她”来的称呼的,但在第10自然段“梦中寻师”改用第二人称“你”。请说说这是否矛盾?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因为这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抒发,这样的呼告更加亲切。

创新作业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7题。(23分)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破镜重圆造句 四字成语及解释和造句 成语大全及解释和造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破镜重圆的解释和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2682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