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贾生翻译

贾生翻译

2016-03-15 19:01: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贾生翻译(共5篇)贾谊译文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贾生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贾谊译文》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无法应对时,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的更改,以及诸侯都必须到封地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绎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博有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京城拜见皇帝。当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惑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

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篇二:《《贾谊传》》

贾谊传

1原文: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①能诵诗属书②闻③于④郡中。吴廷尉为⑤河南守,闻⑥其⑦秀才⑧,召置⑨门下,甚⑩幸爱(11)。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12)为天下第一,故(13)与李斯同邑(14)而(15)常学事焉(16),乃(17)征(18)为廷尉。廷尉乃(19)言贾生年少,颇(20)通(21)诸子百家之(22)书。文帝召以为(24)博士(25)。

注释:①以:因为 ②属(zhǔ)书:写文章。 ③闻:闻名。 ④于:在 ⑤为:是,担任。⑥闻:听说。 ⑦其:他,代指贾谊。 ⑧秀才:优秀才能。 ⑨置:到。 ⑩甚:非常。

(11)幸爱:宠爱。 (12)治平:言政治和平而不苛刻。 (13)故:以前,旧时。 (14)同邑:同乡。(15)而:表递进。 (16)焉:兼词,“于之”,在李斯那里。 (17)乃:于是。 (18)征:征召。 (19)乃:就。 (20)颇:很。 (21)通:精通、通晓。 (22)之:的。 (23)召:征召。 (24)以为:把…作为。 (25)博士:一种备皇帝咨询的官员。

翻译: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2原文:是时(1)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2)。每(3)诏令议下(4),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5)之(6)对(7),人人各如其(8)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9)能,不及也。孝文帝说(10)之(11),超迁(12),一岁中(13)至太中大夫。

注释:(1)是时:这时、当时。 (2)最为少:贾谊在博士中最年轻。 (3)每:每当。 (4)诏令议下:皇帝发下诏令,要求廷臣议论。 (5)为:替。 (6)之:代指诸老先生。 (7)对:回答。 (8)其:代指诸老先生。 (9)以为:认为。 (10)说:通“悦”,取悦。 (11)之:代指贾谊。 (12)超迁:破格提拔。 (13)一岁中:一年之内。贾生翻译

翻译: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贾生翻译

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

贾生翻译

3原文:谊以为(1)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2),易(3)服色制度(4),定官名,兴礼乐。乃(5)草具(6)其(7)仪法,色上(尚)(8)黄,数用五,为(9)官名悉(10)更(11),奏之(12)。孝文帝初即位,谦让(13)未遑(14)也。然诸律令所更定(15),及列侯悉(16)就国(17),其(18)说(19)皆自贾生发(20)之(21)。于是天子议以为(22)贾生任公卿之(23)位。绛、灌、东阳侯、冯敬(24)之(25)属(26)尽害(27)之(28),乃(29)短 (30)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31)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32)辞往行,闻长沙卑湿(33),自以(34)寿不得长,又以(35)谪去,意不自得。

注释:(1)以为:认为。 (2)正朔:正月初一,这里指历法。 (3)易:更改。 (4)制度:《史记》作“正制度”。(5)乃:于是。 (6)草具:草拟。 (7)其:代词。 (8)上(尚):崇尚。

(9)为:创设。 (10)悉:都。 (11)更:更改。 (12)之:代指皇上。 (13)谦让:辞让。 (14)遑:闲暇。未遑:顾不及之意。 (15)更定:更改确定。 (16)悉:全、都。 (17)就国:到封国去。 (18)其:代指前文的“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19)说:说法、主张。 (20)发:提出。 (21)之:句末衬词。 (22)以为:把……作为。 (23)之:的。 (24)绛:绛侯周勃。灌: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冯敬:当时为御史大夫。 (25)之:助词,无意义。 (26)属:类。 (27)害:忌妒。 (28)之:代指贾谊。 (29)乃:于是、就。 (30)短:指出别人的短处,说人的坏话。(31)纷乱:扰乱。 (32)既:已经。 (33)卑湿:地势低洼,气候潮湿。 (34)以:认为。 (35)以:因为。

翻译:贾谊认为汉朝建立二十多年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生活融洽应当修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起草各项仪式的法度,定黄色为车马服饰的颜色,定数字“五”为官印数字,官职名称全部更改,上奏皇上。汉文帝谨慎从事,没立即实行。然而各项法令的更改确定,以及各个诸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汉文帝与大臣商议,是否让贾谊担任公卿的职位。绛侯、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痛恨他,就诋毁说:“洛阳这个少年,才疏学浅,只想独揽大权,造成许多混乱。”由此,汉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建议,让他去做长沙王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

4原文: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1),坐宣室(2)。上因感鬼神事,而(3)问鬼神之(4)本(5)。贾生因(6)具(7)道所以然(8)之(9)状(10)。至夜半,文帝前席(11)。既(12)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13),拜贾生为梁怀王(14)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15),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封复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注释:(1)方受釐:正在接受祭神的胙肉,象征受神赐福。(2)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 (3)而:连词。(4)之:的。(5)本:本原、根本。(6)因:于是、就。(7)具:详细。(8)然:这样。

(9)之:的。(10)状:状况、情形。(11)前席:在席上向前移动。(12)既:已经。(13)顷之:过了不久。(14)梁怀王:刘揖,又名胜,文帝之少子。 (15)爱:谓受宠爱。

翻译: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京城拜见皇帝。当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惑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篇三:《《渔父》原文及翻译》

《渔父》原文及翻译

渔父(fǔ)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ɡ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bǔ)其糟而歠(chuî)其醨(lí)?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1.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2.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3.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4.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贾生翻译

5.淈(gǔ):搅浑。

6.哺(bū):吃,一作“哺”(bū)。糟:酒糟。歠(chuî):饮。醨(lí):薄酒。 成语:哺糟歠醨贾生翻译

7.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8.沐:洗头。

9.浴:洗身,洗澡。

10.察察:皎洁的样子。

11.汶(mén)汶:污浊。[1]

12.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13.莞尔:微笑的样子。

14.鼓枻:摇摆着船桨。.鼓:拍打。枻(yì):船桨。

15.沧浪:水名

,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16.濯:洗。

17.缨:系帽的带子,在颔下打结。

18.遂去,遂:于是。去:离开。

19.不复与言,复:再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

,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篇四:《贾生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

<贾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译文]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贾生翻译赏析_作者王安石。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鉴赏]
诗的前两句“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一写贾谊,一写文帝“谋议”,谋略、建议,诗中指贾谊的治国安民之方;“略”,此处有“大体上”之意;“薄”,指轻视,与表示推服器重之“重”相对。这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
王安石的<贾生>不像李商隐的<贾生>那般讽文帝悼贾生,反而赞文帝褒贾生。这是因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殊遇,依托他推行新法,
从以上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篇五:《渔家翻译赏析_作者孙承宗》

<渔家>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孙承宗。其诗词全文如下: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译文]
撑船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有好,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影。渔家翻译赏析_作者孙承宗。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
[鉴赏]
大凡诗人画家总爱把渔家生活想象成悠闲恬适,充溢着闲情逸致。因而,在失意于**仕途,倦怠于羁旅行役时,也总把渔船钓竿,湖波江浪作为寄情的物象,柳荫船蓬即成了休憩避难的桃花源。在他们笔下,日月晨昏的渔夫生涯显得轻松舒畅,撒网逐浪的岁月也变得碧波荡漾,诗的前两句白描了两幅画,一幅是雪月江上风波图,一幅是浪尖捕捞图。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渔家翻译赏析_作者孙承宗。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的辛苦。一个“呵”字,一个“提”字,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毕现。呵一呵冻僵的手,试图让体温来驱走些弥漫的寒气,再拿起结满冰霜的竹篙来撑船,一股凉意直透心底,手还是麻木的,渔夫艰难的撑着篙,费力的撒着网,生活的小舟随波逐流飘荡着。
第三,第四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深斋重阁中的许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体察民苦,“不识”大自然的险风恶浪,却想当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图失意惆怅和苦闷。 要想如实描绘出渔家的苦乐,没有深入民间的勇气,是不行的。此诗观察细致,格调清新,文句简洁,描摹传神,笔力矫健,是为民请命的好诗。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贾生翻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屈原贾生列传翻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翻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贾生翻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贾生翻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012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