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有关企的成语

有关企的成语

2016-04-05 10:25:4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有关企的成语(共3篇)关于企图的成语及解释关于企图的成语及解释关于企图的成语及解释1 别有企图----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2 心里有鬼----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3 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4 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5 捞稻草----快要淹死的人抓...

篇一:《关于企图的成语及解释》

关于企图的成语及解释

关于企图的成语及解释

1.别有企图----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

2.心里有鬼----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3.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4.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5.捞稻草----快要淹死的人抓住稻草企图活命。比喻在绝境中作徒劳的挣扎。

6.另有企图----另外的图谋。

7.另有所图----图:图谋。指有别的目的。

8.负鼎之愿----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9.以求一逞----逞:如愿,称心如意。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10.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11.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12.不仁起富----怀着坏心肠创立富业。指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地图谋发家致富。

13.引虎自卫----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14.所图不轨----指图谋做不合法或不正当的坏事。有关企的成语

15.引狼自卫----犹言引虎自卫。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16.怀安败名----怀安:心里想着安逸;名:名声。一心贪图安逸则会败坏自己的声誉。

17.扬幡招魂----迷信做法,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宣扬或企图恢复已经死亡的旧事物。

18.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19.私心杂念----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

20.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21.别具心肠----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22.别有心肝----指另有打算和企图。犹别有肺肠。

23.别有心肠----指另有打算和企图。犹别有肺肠。

24.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5.冯生弹铗----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26.贪名逐利----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

27.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28.贪荣慕利----贪图荣耀,羡慕财利。

29.危迫利诱----用暴力压迫,用利益引诱。形容软硬兼施,企图使人服从。

30.图为不轨----图:企图;轨:常规,法度。谋划进行违犯法纪的活动。

31.图作不轨----指图谋不轨。

32.图身忘国----只贪图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危亡。

33.图谋不轨----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34.怀安丧志----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35.逆知所始----逆:预先猜度。指事先掌握情况,判断对方的企图。

36.玩日愒时----犹言玩时愒日。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

37.诛意之法----诛:惩罚,责备。以意图和动机论罪,不问实际结果如何。也指深刻的议论。

38.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39.昧利忘义----昧:昧心。指因贪图利益而忘了道义。

40.钩深图远----指对僻远的异族图谋予以讨伐。

41.狡焉思启----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42.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43.威迫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44.玩岁愒时----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同“玩岁愒日”。

45.威逼利诱----诱:诱惑。用强力逼迫,用利益引诱。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46.威胁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47.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48.贪位取容----贪图权位,讨好上司。有关企的成语

49.贪冒荣宠----贪冒:贪图。贪图荣耀和恩宠。

50.垂死挣扎----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有关企的成语

51.谋图不轨---图谋:暗中策划;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52.谋逆不轨----谋:图谋;逆:违背;不轨:不合法。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

53.倚门窥户----指攀附企望于他人。

54.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5.赦事诛意----赦:赦免;事:指罪恶事实;诛:惩罚;意:指不良意图。赦免有罪的人而惩罚只是图谋不轨却并无具体行动的人。

56.睥睨窥觎----睥睨:侧目观察;窥觎:偷视可乘之机。暗中察看,希图乘机得手。

57.觊觎之心----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之想。

58.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59.觊觎之志----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之想。

60.痴心妄想----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61.贪财慕势----贪图财物,羡慕权势。

62.痰迷心窍----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63.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64.重张旗鼓----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65.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66.潜图问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向王孙满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

67.宴安鸠毒----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68.窥觎非望----窥觎:伺机行动;非望:非分的希望。寻找实机实现非分的希望。旧时多指谋求帝位。

69.寤寐求之----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

70.热中名利----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

71.窥测方向,以求一逞----窥测:暗中观察猜测;逞:如愿。暗地里探测方向,企图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72.舞弊营私----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73.驽马恋栈豆----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7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75.裘马声色----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篇二:《所有有关数字的成语》

所有有关数字成语

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 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里、一草一木、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哄而散、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一言难尽、一衣带水、一朝一夕、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一表人才、一波三折、一步登天、一筹莫展、一触即发、一刀两断、一技之长、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鸣惊人、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气呵成、一清二白、一扫而空、一息尚存、一相情愿、略胜一筹、两败俱伤、两虎相斗、两面三刀、两全其美、两小无猜、两袖清风、进退两难、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半夜三更、入木三分、火冒三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四海为家、四分五裂、四面楚歌、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危机四伏、四海升平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体投地、五脏六腑、五谷丰登、学富五车、五雷轰顶

六神无主、六亲无靠、六月飞霜、六根清净

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窍生烟、七情六欲 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半斤八两、胡说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含笑九泉

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全十美、十万火急、十指连心、十冬腊月、神气十足 百无禁忌、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感交集、百花齐放、百口难辩、百炼成钢、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思不解、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孔千疮、精神百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闻不如一见

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呼万唤、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里迢迢、千门万户、千难万险、千篇一律、千千万万、千秋万代、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真万确、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载难逢、千难万险、横扫千军

篇三:《管理者必须记牢的十个成语》

管理者必须记牢的十个成语

群情激昂——企业的生命源泉。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创新;企业要创新,员工须有创造性;员工要有创造性,前提须有积极性。员工积极性是破解企业一切发展难题的先决条件,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逻辑。员工乏有积极性,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再高,也是高处不胜寒。就此而论,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任何不以激发员工积极性为根本目标的管理方法,都是吟诗作画。有关企的成语

道法自然——管理的最高法则。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激发员工积极性就是要按“人的客观规律”办事。人类再聪明,也改变不了“人是脱光毛的猴子”这个事实,更改变不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这个现实。所以,“人的客观规律”就是人的自然天性,简称人性。管理工作就是要按人性办事,此即韩非子所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其所论之“人情”即人性。韩非子何许人也?中国儒、法、墨、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曾惊呼:“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趋利避害——人性的自然规律。人的自然天性是什么?此题两千多年前已被老祖宗破解,曾被毛泽东赞为“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商鞅,其治国思路是:“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韩非子直言不讳道:“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二人所论之人性,“趋利避害”而已。这也是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有一话题是亘古不变的:奖惩。“奖”是为激活人的趋利本性,使其为利而“趋”;“惩”是为激活人的避害本性,使其畏害而“避”,亦趋亦避,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玩命工作。

危迫利诱——管理的本质要义。如何激活趋利避害的人性?俗语有云:“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香饵是什么?机会;民有谚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惦记”是什么?危机。机会是人们最渴望的东西,而危机则是人们最厌恶的东西。要激活人性,就必须把人置于机会和危机的急流中,使其逆水行舟时:进,则海阔天空;退,则万劫不复。然,员工“不进也不退”和“工作半死不活”却是企业面对的最大困惑,这是机会和危机之间存有“风平浪静”的休闲地带,导致机会面前有人“清心寡欲”,危机面前有人“临危不惧”。

垂法而治——管理的根本方法。管仲曰:“法者,天下之仪”;《黄帝经》有云:“法度者,政之至也”。管理工作由人治和法治组成,法治在于明理故为主,人治在于融情故为辅。时人常把“依法而治”理解为法治,但这是一种严重依赖管理者的“人治人”状态,管理者若能“六亲不认”还好,否则就没戏。垂法而治则是“法规制度自动执行”的“法治人”状态,属真正的法治。要实现垂法而治,就必须按照“机会和危机的反生、反噬原理”来设计制度,从而赋予法规制度生命力使之成为机制。诸位可参考一下臭名昭著的《卡努法典》,几十个字的简单条款,在毫无监督、无需推行情况下就把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的人民折腾了六百余年。

无为而治——法治的基本要求。赋予法规制度生命力后,管理者能否“无为而治”尤为重要。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通过法规制度来作为。因为法治是管理的根本方法,法制就自然成了管理的基本工具。故而,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建设法制的过程。然,时下好像没有几个管理者倾心于法制建设,有的甚至连企业的法规制度内容都不清楚,反而在抓思想搞教育、开大会提要求、喊口号造文化、抓融合促团结等事情上下苦功夫,结果却是“累死你也不会有人心疼”。相反,专注于法制建设的管理者话不多、事很少,看着很“无为”,却很受下属敬重和信任,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单位事业蒸蒸日上,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称物平施——企业的命门穴位。当企业缺乏生命化“机制”时,若要管好企业,管理者就要充当好“包青天”的狠角,六亲不认地严格推行各项法制。严格推行法规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确保公平。公平是什么?公平是企业命门。一个缺乏公平环境的企业早晚要玩完,这是不需多费口舌的命题。这里特别强调:公平不是结果的公平,而是过程的公平。类如身强力壮的张三和弱不禁风的李四擂台比武,如果裁判认定李四必输无疑就未经切磋把奖杯给了张三,那李四就算明知会输也会觉得不公,因为他连“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机会都没有。

天道酬勤——凝聚员工的磁场。团队精神、领袖魅力、目标认同等等是许多企业用以凝聚员工、打造团队的招法,但员工来企业上班是因为向往企业的精神?或是因为仰慕管理者的魅力?或是为了献身企业的目标?都不是。员工来企业上班的动机很简单:一求生存,二求发展。一字概括就是个“利”字,用司马迁的话讲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字映射到员工内心深处,就是对天道酬勤的期盼。一个企业,若有“投桃报李、天道酬勤”的管理环境,团队凝聚力就只是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简单问题;反之,在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管理环境中,任何凝聚团队的做法只会是昙花一现、譬如朝露,最终也改变不了“一盘散沙”的宿命。

约定俗成——企业文化的起源。任何不能落脚到员工行为上的企业文化,无一例外都是喊口号。企业文化是什么?“一个人的习惯叫性格,十个人的习惯叫风气,一百个人的习惯就叫文化”。对一群人而言,习惯就是习俗,习俗从哪来?古有云:“法立于上,俗成于下”,国有成语“约定俗成”。企业文化,只是企业法规制度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无中生有。一旦离开法规制度想无中生有造出企业文化,那这种“企业文化”只是一种反复重申、摇摇欲坠的工作要求。而任何没有法规制度作支撑的工作要求,要么昙花一现,要么“永远在路上”。

秦智虞愚——人才济济的秘诀。重金求贤是许多企业谋求人才济济的方法,然而,时间一久,求来的贤才要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要么“凤凰养久便是鸡”,遇此情况只得二度求贤,复市相马。除重金求贤外,有些企业还主动出击,自主培养人才,然,当散尽千金培养出人才后,往往发现人才不安心了,要跳槽了,当出现楚材晋用、鸡飞蛋打而为对手免费创造福利时,企业只得再次培养人才,并与之签订一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卖身契”。古有云:“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蛟龙失云雨,或与虾蟹俦”,说的是人才与管理环境的关系。什么是人才?人才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勤思、勤学、勤钻、勤谋、勤为、勤进的态度,人才之成,始于勤态、铸于自育。企业若有顺应趋利避害人性的管理环境,员工就会自育成才,单位就会出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局面。相反,在一个不能顺应趋利避害人性的管理环境中,想让员工自育成才不仅是痴人说笑,就连“圣贤”也会变成“剩闲”,“贤人”也会变成“闲人”。(来源:东堂策)


有关企的成语相关热词搜索:气的成语 气的成语接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企的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企的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368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