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比喻音乐的美妙

比喻音乐的美妙

2016-04-11 10:46: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比喻音乐的美妙(共4篇)关于音乐的成语及含义关于音乐的成语及含义【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篇一:《关于音乐的成语及含义》

关于音乐的成语及含义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断章取意】: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同“断章取义”。

【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比喻音乐的美妙

【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比喻音乐的美妙

【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轻歌慢舞】: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比喻音乐的美妙

【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

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弦歌之音】: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

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郑卫之声】: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篇二:《6. 美妙的比喻》

美妙的比喻5

2015-10-18

《战后嘉年华》——木心

几年前《雄狮美术》编辑先生来纽约时,兴奋而恳切地邀我写点“中国近代美术史”那样的东西,我语焉不详地道了数则苦衷。编辑先生慰勉有加、色辞动人,似乎是非写不可的了。然而真要投入作业,那便得:

制高点破共识事解构臧否人物„„

好一役大阵仗。盖治美术史,其实与修国史的原则并无二致,通之也罢,断代之也罢,总归要:

别嫌疑定犹豫明是非善善恶恶„„

事情十分麻烦,而且,政治上倒可不以成败论英雄,艺术上则非得以成败论英雄不可。“意识形态”云云,已是强弩之末。可怕的“媚俗的潮流”(Tide of Kitsch)早就成了集体潜意识,这种“史”呀“论”呀的大块文章,最惹眼,容易触犯潮神和弄潮儿。对付“俗”,明哲的态度是:你媚,我不媚,你有四面楚歌,我有三千弱水。生逢商品社会文化工业的盛世,谁家出了良史之材,可去记记日记,或两三子晤言于一室之内,私下自还公道,愿亦足矣。

于是,决定不担当“大题目”,心弦为之一松,而稿约不可不偿,便改道写写我所隶属的那代人中之美术青年们,是怎样嚣骚浑噩过来的。所见有限,且故意自限,悄然避开当时或后来号称“大师”“名家”之流者,否则又要涉嫌“中国近代美术史”了——吾祖籍绍兴,暂贻“会稽鸡,不能啼”之讥,是颇为剀切的。将来呢,要啼也得别有个啼法。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鱼丽之宴附录日本侵占中国江南,始时国民纷纷逃难,到了全部沦陷,人们又各回故乡,谨慎苟且度日,忙于对付各种苛捐杂税,脸色凝重,道路以目。大小城市百业萧条委顿,偶有伪饰的繁华,所谓“共荣圈”的骗局把戏,显得力不从心,心不从力。被侵略者与侵略者都渐渐知道局面既长而不会维持太长,你的好梦就是我的噩梦,那么你的噩梦便是我的好梦,一种八年变得又僵硬又软靡的等待心情,弥漫整个江南。乱世必有的普遍的虚幻感,使“时值非常,一切从简”成为那年月最流行的礼节性的托辞。自然景象虽则四季如仪,而清明节扫墓,同时祭奠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中秋节赏月,家破人亡能有几处称得上团圆,山川卉木都一色惫顿恍惚,是人的心情的投影吧。而我的年龄规定我没心没情,天资鲁钝,稍遇凶衅便如鱼失水。也因为我已一厢情愿地沉湎于艺术的水里了,可是我还没有鳃,只宜浮氽在雾气的梦想里。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那几年,中国江南风调雨顺连岁丰登,市场一派旺相。每当春秋佳日,坐划子游西湖,温拂面,波光耀目,那清秀恬静的白堤上,艺专学生正在写生,A字型的画架,白的画衣,芋叶般的调色板,安详涂几笔,退身看看,再上前,履及剑及,得心应手——在我的眼里,我的心中,这便是陆地神仙。很可能当时我所看到的是个混迹艺专的蠢材,那张风景写生画得一塌糊涂,然而我坐在船中,看到的是画架画板画箱画衣,以及那张玲珑可爱的帆布三脚凳„„

比喻音乐的美妙

我家坐落于幽僻的水乡古镇,难得随长辈到都市来游览。自幼只可能在纸上用水墨写写梅兰竹菊,若要以五色油彩借麻布表现湖光山色,这辈子,太渺茫了。然而儿童心理匪夷所思,会将其渴欲得到的东西,置于不合常情的高度难度上,假装畏惧退却,激起满心冤愤之气,看吧,我一定要在西湖的白堤上撑起三脚架,手托调色板,风吹画衣——儿童的虚荣心结实有力,青春呢,一上来就是反叛,反叛什么是不知道的,况且那光景青春还没有来,鱼还没有鳃。

童年的我之所以羡慕画家,其心理起因,实在不是爱艺术而是一味虚荣,非名利上的虚荣,乃道具服装风度上的兴趣的虚荣,因此仍可还原为最低层次的爱美。西方十九世纪的音乐家、诗人,起初打入我心坎的也是郁茂的鬈发,百合花瓣似的大翻领,瀑布般的围巾,紧身而洒脱的黑外套,认为只要长得稍稍有点像他们的模样,再加上如此这般的一身打扮,那么,作曲写诗是没有问题的。

十多岁时读《文天祥传》,读到“自奉甚丰”,觉得很投契,读到“轩眉入鬓,顾盼晔然”,觉得很漂亮,很喜欢他,再读到他年轻时有一次走进宗祠,看到先祖们都曾有官衔有封赠的称号,他叹道:“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我便感到索然无趣——一是我的年龄使我不向往“俎豆其间”,二是我生性顽劣,本能地感到功名富贵很麻烦,勿开心。古代的英雄豪杰似乎在童年就非常自觉,真是这样的吗?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怀疑都是成人灌输教唆出来的,我也仍然相信小孩子只有虚荣心,一直要虚荣到深感虚荣乏味了,才转向追求光荣。

故乡先遭轰炸、炮击、烧杀奸掠,后来就沦陷了,由汪伪政府组织的“维持会”来撑局面,百姓过的是近乎亡国奴的生活。我们小孩子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毕竟没有一般小学中学的热闹生动。我就愈加偏爱于绘画、看课外书。画,已是“西洋画”,素描速写水彩,书,是“五四”以来成名的男女作家的散文和诗,以及外国小说的翻译本,越读越觉得自己不济,人家出洋留学,法兰西、美利坚、红海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流过浪、做过苦工、坐过监牢,我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尽管这样地惭愧绝望,还是贪看别人精致豪放的生活,心里嫉妒得发慌,却也羡慕得恭而敬之,只指望战事快快结束,出洋留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旦大学毕业,毋需任职做事,闲在家里当然不如漂洋镀金。日本太寒酸,美国太粗俗,要去总归去法国巴黎„„十多岁这个年龄的特征是自卑、妄想,无人处的高视阔步,有人处的沉着寡言笑,实在都是聪明不起来的大志若愚,这样的一个无知无能的少年终于离开故乡小镇,到浙江省会杭州市来了。„„

节选自木心《鱼丽之宴》

古代的英雄豪杰似乎在童年就非常自觉,真是这样的吗?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怀疑都是成人灌输教唆出来的,我也仍然相信小孩子只有虚荣心,一直要虚荣到深感虚荣乏味了,才转向追求光荣。

后来才知道起造校舍的年代。斜桥一带确是树木葱茏、小河流水,迟来者只好俯首认命,命中注定要在人间地狱中追求艺术天堂。

校舍,正面看是一幢相当宽阔的四层西式大楼,无奈临街,显得商业气,黑漆的铁栅门颇为威严,我跨进去的刹那,心想:这是我的艺术之门,门外汉的阶段就此结束。抬头又眺见里面的照壁上设有长龛,水泥塑出一个“美”字,由肥肥的十二只尖角组成,校徽便采此为图案。

这样便成为上海美专的一年级学生,从此日益明悟最不懂美术与美术最无缘分的人,都是在美术学校里。

那时的所谓“西洋画专修”,上午一概是实习课,从石膏素描渐进到人体素描及油画创作,其他如水彩、粉笔、速写是间隔性的穿插。下午,理论课,美术史、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生意清淡,因为翻翻书就可以应付考试,而教师讲讲就讲到物价高、薪水低、老婆又要生孩子,劝大家不要学艺术。实习课的风气则不然,我至今还留连那时候的学生的生活习惯,晨起盥洗,早餐既毕,换上浆洗一清的衬衫(多数是纯白),打好领带,擦亮皮鞋,梳光头发,挟着画具健步经长廊过走道上楼梯进教室,教授总是先在那里了,衣着更为严谨。我们的C教授终年一身黑西装,白衬衫、黑领带,无懈可击;薄型皮鞋和狭边呢帽,一望而知是法国带回来的;右手无名指上白金的钻戒款式古雅,巴黎十年养成的飘逸深沉,先成了我们的楷模。课间休息时,我们拿出画册来请C教授品评讲解,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分别等级毫不假借。他认为胆大:大画家,胆小:小画家,使我们这群男孩女娃气壮神旺、自负日高,而论素描基础之奠定,他又说画桃子要连桃的茸毛也画出来,大家又为之瞠目结舌。

同学们,来自各地的青年,说是鱼龙混杂,好像只见鱼而没见龙,鱼则类别多矣。

篇三:《7. 美妙的比喻》

美妙的比喻5

2015-10-18

《战后嘉年华》——木心

几年前《雄狮美术》编辑先生来纽约时,兴奋而恳切地邀我写点“中国近代美术史”那样的东西,我语焉不详地道了数则苦衷。编辑先生慰勉有加、色辞动人,似乎是非写不可的了。然而真要投入作业,那便得:

制高点破共识事解构臧否人物„„

好一役大阵仗。盖治美术史,其实与修国史的原则并无二致,通之也罢,断代之也罢,总归要:

别嫌疑定犹豫明是非善善恶恶„„

事情十分麻烦,而且,政治上倒可不以成败论英雄,艺术上则非得以成败论英雄不可。“意识形态”云云,已是强弩之末。可怕的“媚俗的潮流”(Tide of Kitsch)早就成了集体潜意识,这种“史”呀“论”呀的大块文章,最惹眼,容易触犯潮神和弄潮儿。对付“俗”,明哲的态度是:你媚,我不媚,你有四面楚歌,我有三千弱水。生逢商品社会文化工业的盛世,谁家出了良史之材,可去记记日记,或两三子晤言于一室之内,私下自还公道,愿亦足矣。

于是,决定不担当“大题目”,心弦为之一松,而稿约不可不偿,便改道写写我所隶属的那代人中之美术青年们,是怎样嚣骚浑噩过来的。所见有限,且故意自限,悄然避开当时或后来号称“大师”“名家”之流者,否则又要涉嫌“中国近代美术史”了——吾祖籍绍兴,暂贻“会稽鸡,不能啼”之讥,是颇为剀切的。将来呢,要啼也得别有个啼法。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鱼丽之宴附录日本侵占中国江南,始时国民纷纷逃难,到了全部沦陷,人们又各回故乡,谨慎苟且度日,忙于对付各种苛捐杂税,脸色凝重,道路以目。大小城市百业萧条委顿,偶有伪饰的繁华,所谓“共荣圈”的骗局把戏,显得力不从心,心不从力。被侵略者与侵略者都渐渐知道局面既长而不会维持太长,你的好梦就是我的噩梦,那么你的噩梦便是我的好梦,一种八年变得又僵硬又软靡的等待心情,弥漫整个江南。乱世必有的普遍的虚幻感,使“时值非常,一切从简”成为那年月最流行的礼节性的托辞。自然景象虽则四季如仪,而清明节扫墓,同时祭奠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中秋节赏月,家破人亡能有几处称得上团圆,山川卉木都一色惫顿恍惚,是人的心情的投影吧。而我的年龄规定我没心没情,天资鲁钝,稍遇凶衅便如鱼失水。也因为我已一厢情愿地沉湎于艺术的水里了,可是我还没有鳃,只宜浮氽在雾气的梦想里。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那几年,中国江南风调雨顺连岁丰登,市场一派旺相。每当春秋佳日,坐划子游西湖,温拂面,波光耀目,那清秀恬静的白堤上,艺专学生正在写生,A字型的画架,白的画衣,芋叶般的调色板,安详涂几笔,退身看看,再上前,履及剑及,得心应手——在我的眼里,我的心中,这便是陆地神仙。很可能当时我所看到的是个混迹艺专的蠢材,那张风景写生画得一塌糊涂,然而我坐在船中,看到的是画架画板画箱画衣,以及那张玲珑可爱的帆布三脚凳„„

我家坐落于幽僻的水乡古镇,难得随长辈到都市来游览。自幼只可能在纸上用水墨写写梅兰竹菊,若要以五色油彩借麻布表现湖光山色,这辈子,太渺茫了。然而儿童心理匪夷所思,会将其渴欲得到的东西,置于不合常情的高度难度上,假装畏惧退却,激起满心冤愤之气,看吧,我一定要在西湖的白堤上撑起三脚架,手托调色板,风吹画衣——儿童的虚荣心结实有力,青春呢,一上来就是反叛,反叛什么是不知道的,况且那光景青春还没有来,鱼还没有鳃。

童年的我之所以羡慕画家,其心理起因,实在不是爱艺术而是一味虚荣,非名利上的虚荣,乃道具服装风度上的兴趣的虚荣,因此仍可还原为最低层次的爱美。西方十九世纪的音乐家、诗人,起初打入我心坎的也是郁茂的鬈发,百合花瓣似的大翻领,瀑布般的围巾,紧身而洒脱的黑外套,认为只要长得稍稍有点像他们的模样,再加上如此这般的一身打扮,那么,作曲写诗是没有问题的。

十多岁时读《文天祥传》,读到“自奉甚丰”,觉得很投契,读到“轩眉入鬓,顾盼晔然”,觉得很漂亮,很喜欢他,再读到他年轻时有一次走进宗祠,看到先祖们都曾有官衔有封赠的称号,他叹道:“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我便感到索然无趣——一是我的年龄使我不向往“俎豆其间”,二是我生性顽劣,本能地感到功名富贵很麻烦,勿开心。古代的英雄豪杰似乎在童年就非常自觉,真是这样的吗?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怀疑都是成人灌输教唆出来的,我也仍然相信小孩子只有虚荣心,一直要虚荣到深感虚荣乏味了,才转向追求光荣。

故乡先遭轰炸、炮击、烧杀奸掠,后来就沦陷了,由汪伪政府组织的“维持会”来撑局面,百姓过的是近乎亡国奴的生活。我们小孩子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毕竟没有一般小学中学的热闹生动。我就愈加偏爱于绘画、看课外书。画,已是“西洋画”,素描速写水彩,书,是“五四”以来成名的男女作家的散文和诗,以及外国小说的翻译本,越读越觉得自己不济,人家出洋留学,法兰西、美利坚、红海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流过浪、做过苦工、坐过监牢,我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尽管这样地惭愧绝望,还是贪看别人精致豪放的生活,心里嫉妒得发慌,却也羡慕得恭而敬之,只指望战事快快结束,出洋留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旦大学毕业,毋需任职做事,闲在家里当然不如漂洋镀金。日本太寒酸,美国太粗俗,要去总归去法国巴黎„„十多岁这个年龄的特征是自卑、妄想,无人处的高视阔步,有人处的沉着寡言笑,实在都是聪明不起来的大志若愚,这样的一个无知无能的少年终于离开故乡小镇,到浙江省会杭州市来了。„„

节选自木心《鱼丽之宴》比喻音乐的美妙

古代的英雄豪杰似乎在童年就非常自觉,真是这样的吗?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怀疑都是成人灌输教唆出来的,我也仍然相信小孩子只有虚荣心,一直要虚荣到深感虚荣乏味了,才转向追求光荣。

后来才知道起造校舍的年代。斜桥一带确是树木葱茏、小河流水,迟来者只好俯首认命,命中注定要在人间地狱中追求艺术天堂。

校舍,正面看是一幢相当宽阔的四层西式大楼,无奈临街,显得商业气,黑漆的铁栅门颇为威严,我跨进去的刹那,心想:这是我的艺术之门,门外汉的阶段就此结束。抬头又眺见里面的照壁上设有长龛,水泥塑出一个“美”字,由肥肥的十二只尖角组成,校徽便采此为图案。

这样便成为上海美专的一年级学生,从此日益明悟最不懂美术与美术最无缘分的人,都是在美术学校里。

那时的所谓“西洋画专修”,上午一概是实习课,从石膏素描渐进到人体素描及油画创作,其他如水彩、粉笔、速写是间隔性的穿插。下午,理论课,美术史、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生意清淡,因为翻翻书就可以应付考试,而教师讲讲就讲到物价高、薪水低、老婆又要生孩子,劝大家不要学艺术。实习课的风气则不然,我至今还留连那时候的学生的生活习惯,晨起盥洗,早餐既毕,换上浆洗一清的衬衫(多数是纯白),打好领带,擦亮皮鞋,梳光头发,挟着画具健步经长廊过走道上楼梯进教室,教授总是先在那里了,衣着更为严谨。我们的C教授终年一身黑西装,白衬衫、黑领带,无懈可击;薄型皮鞋和狭边呢帽,一望而知是法国带回来的;右手无名指上白金的钻戒款式古雅,巴黎十年养成的飘逸深沉,先成了我们的楷模。课间休息时,我们拿出画册来请C教授品评讲解,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分别等级毫不假借。他认为胆大:大画家,胆小:小画家,使我们这群男孩女娃气壮神旺、自负日高,而论素描基础之奠定,他又说画桃子要连桃的茸毛也画出来,大家又为之瞠目结舌。

同学们,来自各地的青年,说是鱼龙混杂,好像只见鱼而没见龙,鱼则类别多矣。

他姓谭,名正明,当时我钦佩感激非常,到底是上海人,如此委婉大方,再看他的发型打扮无疑是超潮流的,后来日子久了,虽然他的热诚始终一贯,而我觉得他不是在学艺术,是在学艺术家。另外如姓徐的小猫、姓姚的野猫、姓王的锅盖、长脚的黄沙、涂脂抹粉的魏贤,都各有仪态风调,可见先是地灵,然后人杰,把我这种浙江来的嫩头比得黯然失色。尤其是那位外号“强盗王”的郭姓者,更使我心惊肉跳,只见他头发蓬勃、颊须鬈曲,而且也戴小小的椭圆眼镜,活像舒伯特,来校时总是怀抱一叠乐谱,身材魁梧,神采飞扬,直觉得十九世纪卷土重来,于是他闪入琴室,大把大把地猛敲键盘;他还写诗,笔名“奥耶”,自费印了一本集子叫《葱色的山群》,用红丝带缬起来,我诚惶诚恐地开读:

突然我对这些海派人物的景仰羡慕一起垮掉了——本地帮的同学未必是本地产物,不过是生活在上海的日子久了,或者其家庭已经落地生根了。租界上数十年殖民地的洋风欧雨,再加日本人占领前后的“孤岛”妖雾,使年轻一代成为浮离实际的梦游者,他们不爱“艺术”,只爱“艺术家”,似乎艺术家是可以脱开艺术而独立的,比我儿时的虚荣心还要空中楼阁、全无根蒂,看着他们的健美活跃、顾盼自雄,我一个也不想接近。

与“海派”的轻薄花俏相比,此类“文艺工作者”就显得朴实正经。他们较年长,有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因而深谙人情世故,看准中国将要“大变”,他们选择

的是“大路”,无疑算得是胸怀“大志”的了,他们自有驾轻就熟的生活方式,几个“自己人”聚在寝室里,男的旁边是女的,女的旁边是男的,差不多全属同乡,抽烟,打趣,一碗阳春面你吃一口我吃一口,葱油大饼我半只你半只,烟雾弥漫,人形东倒西歪„„万一你有什么事找他们,敲敲房门,里面就轰然大笑,认为外面敲敲门里面说“请进”是“资产阶级”,而他们自己是直闯别人的寝室,根本不先叩门,以示与“资产阶级”决裂。

学生时期最宝贵的是“无忧无虑的心情”,青春都具有不知从哪里来的“锦绣前程”的保证,谁都是天才、准天才,天才的偌大的萌芽,艺术殿堂门户洞开,隐隐望见其中有自己的位置,我们真是把“人生”误作为一场音乐会了,哪里就想得到不出五年十年,自己要为“艺术”而身系囵圉、而绝望投海。我们被那些演奏家、指挥家骗了,被“兰心”朦胧的烛形壁灯、铃兰和康乃馨的甜香迷了心窍。但是,当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后来浩劫临头,才知“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每次音乐会终场出来,夜深街静,满身的音符纷纷散入黑暗的凉风中,肉体在发育时期感到肌腱微微胀痛。智力在充实催酵,也有微微的胀痛,别人从音乐中得到什么我不知道,我得到的是道德勇气,贝多芬曾经用文字直白说出来的。

上海的私立学校,社会舆论称之为“学店”,校长是老板,教师是职员,学生是顾客,名义是“作育英才”、“读书救国”,实质是谋利敛财,误人子弟。理科工科文科的私立大专固泛泛如此,上海美专虽不例外,而我却十分赞赏它的传统作风,那就是:虽然没有什么可容可包却俨然兼容并包,虽然无所谓学术自由你完全可以学术自由,就是由你自己去好自为之,这倒不期然而然地遵循着蔡公孑民先贤的遗箴。对于顽劣成性散荡成习的我,天时地利人和足够足够了,我在上海美专所享用到的“自由”,与后来在欧美各国享受到的“自由”,简直天海一色,不劳分别,如果你有一分才具,那么再加一分自由,别的还要什么呢?美术学校的概念是画室、图书馆、宿舍、食堂、卫生间,就好了,教师的话中听则姑妄听之,不中听的他自己听,“自由”,就是谁也别奈何谁。三年五载生息其中,是一枝玫瑰便会开玫瑰花,园丁的脸是不像玫瑰花的,所以我至今还在喜欢还在感激上海美专,那光景,学生奇装异服、玮意琦行,一概不遭物议,迟到缺课只要缴足学费安然无恙,大意是: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校长教授就此特别显得慈眉善目、神闲气定,师生相敬如宾,宿舍简陋,食堂寒伧,那你可以自己去租房,可以上白俄开的小西餐馆,或者说到底,学生时期的艰辛是必修是“天降大任”之关键一课,缺了倒是难补的。

一壶咖啡,一袋邻近的泰康公司刚出炉的体温犹存的奶司饼干,灯光安谧,作为战利品的诸大画册平平摊开,外面是菜市路,老式有轨电车价响,嘶嘶地驶过,严闭的窗户使大都会的市声营营然和悦可爱,意味着俗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必要性。这两间立满书柜阴森屋子,常由我一人独占,我亦只亮一盏灯,伦勃朗的亨德里克耶(HendrickjeStoffels)凭窗相望,柯罗的树梢如小提琴的运弓,塞尚的苹果一副王者相,基里柯的木筏欲沉不沉。本地的走读生回家吃好饭好菜去了;“外地帮”要么在寝室里开下流玩笑,要么混迹游乐场,“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等等;“职业学生”拉胡琴,喝五加皮,洗脚洗袜子;“文艺工作者”有的去探望已婚的未婚妻之类,有的参加协会的讨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极为重要。其实每个人的道路都是曲折的,前途呢?无论如何自以为是光明的。

年轻,真像是一个理由,一个实际上毫无用处的理由,而且当时也惘然不知用这个理由去年轻个够,我只懂得独自利用图书馆的桌椅和灯光。在校外是匆匆的吞食,在图书馆才开始静静地反刍,再则电灯坏了的琴室中燃烛而弹奏的夜晚,杜美路蓝顶教堂边电影院连看七遍《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夜晚,万国公墓月光照着大理

石天使的翅膀的夜晚,风雪交加窜进“亚洲”西餐馆罗宋汤加牛排及沙拉的夜晚,寒暑假回西湖“多谢长条似相识”的孤山背坡的夜晚,好像我是凭夜晚而长大的。大白天,社会、人性、哲学,锻炼周旋,消耗甚巨,所以只能在夜晚成人长大。

一九四九年后,上海美专变为华东艺专,地点已在无锡,再变就变成南京艺术学院,顾名思义是在石头城了。一九八一年秋,我在南京的医院中会晤谢海燕先生,老校长一见就叫响我的名字,蔼然前辈之风使我感到自己仍然是不安分的坏学生,于是纷纷扬扬地共怀一番旧:包了火车去旅行写生哪!蔡先生的那些话到了今天反而更有现实意义哪!医生着护士来干涉,我们抗命又继续半小时才怅然结束。回上海,故意选定初春的雨日,驱车去菜市路,一路的地名历历在目,景物也依稀如旧,近校情怯,我提前下车步行过去,东一条街,西一条路,弄堂也不缺少,就是没有那幢深灰色的四层楼,问问附近店家,“什么上海煤砖”,似乎很生我的气,我情怯而胆也怯起来,只好立在绵绵的春雨中,定心凝神,捉摸方位,徐徐认出那一座方头方脑的有门无窗的冷藏仓库,便是当年的上海美专了。如果改建为别的民房或商店,也许还能走进去,搭讪着瞧瞧内里是否犹存若干旧观,唯独这庞大的仓库,使我的记忆力和想像力只能死限于严寒和漆黑„„一切建筑物中,以冷藏仓库最为饱胀、窒息、颟顸无情。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人们不介意这句话,我又何尝不知有的生命确实是完成了的。在世界各国的名城首都,我巡礼所及,多的是完成了的、永恒了的生命的化石或结晶,然而近百年来的中国却无此等景观,上海美专的消失,只是极微弱的象征。“兰心”也曾除名,现在又复了名,倒显得有表不及里的反讽意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一番得理的感慨,“早知当初,何必今日”是一点忘情的滑稽。历史这种东西,即使短短一段,也充满寂寂的笑声,多少人还想以“行过”算作“完成”,其实称之为“行过”,乃是为没落者代庖措词,所以还想重复说: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以示我希望有所“完成”的个人和时代的出现,这是一个额外的残剩心愿,挥之不去,草此芜文,时美东风雪,一九九三年岁云暮矣。

篇四:《形容音乐美妙的语句》

形容音乐美妙的语句

   1、让人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

2、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3、天籁之音。

4、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声无息;又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形容音乐美妙的语句

5、温暖明净的歌。

6、拥有阳光般温暖美好的歌曲。

7、优美的灵魂,优美的歌谣。

8、这首歌声音悠扬婉转,纯洁好听。

9、宛如阳春白雪,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10、动听的音乐就像是飞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也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有时候,也像是璀璨的星辰,11、返璞归真的童乐。

12、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理科占据认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形容音乐美妙的语句

13、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

14、气势恢弘的歌。

15、清纯不一般的歌。

16、让人深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

17、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

18、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19、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20、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21、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22、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23、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24、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比喻音乐的美妙相关热词搜索:美妙天堂音乐 比喻奇异美妙的境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比喻音乐的美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比喻音乐的美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492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