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揭竿而起造句

揭竿而起造句

2016-04-23 16:01: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揭竿而起造句(共4篇)成语解释及造句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示例:剑阁峥嵘而崔嵬,~。2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3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揭竿而起造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揭竿而起造句 篇一:《成语解释及造句》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示例:剑阁峥嵘而崔嵬,~。

2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3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示例:他终于~,亲自出马了。

4乌合之众

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示例: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不相统摄。

:5打草惊蛇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6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7用兵如神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示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

:8有勇无谋

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示例:毕丰~,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9声东击西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示例: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10:坚壁清野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示例:不许出战,只是~,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11揭竿而起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示例: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

12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13怡然自乐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伸出双手,感受着花瓣飘落在手心的感觉,怡然自乐。

14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两个村子离得很近,简直是鸡犬相闻

15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这里美丽极了,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16落英缤纷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

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1. 一拥而入: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精兵简政:简:使简化。《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7. 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8.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9.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0.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1. 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2. 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13. 争先恐后: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4.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5. 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6.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7.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8. 沁透心脾:《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19. 赞叹不已: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20. 波澜壮阔: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1. 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 举世闻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23. 攻无不克: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4.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5. 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26.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 不假思索: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28. 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29. 理直气壮: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30. 完璧归赵: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31. 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32. 开卷有益: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33. 各抒己见:在班级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34. 忐忑不安: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课文,今天上语文课时,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叫到。

35. 心惊肉跳:惊:惊慌。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

36. 自作自受: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37. 大名鼎鼎:他现在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歌手了。

38. 人声鼎沸: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39. 车水马龙: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40. 摩肩接踵: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41. 熙熙攘攘: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啊呀!

42. 一丝不苟: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43. 惟妙惟肖:妙:好。肖:想像。《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44. 郑人买履: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45. 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46. 了如指掌:陈教师教了我们班四年了,他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啊!

47. 不动声色: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48. 若无其事:我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考试,他却若无其事地看漫画书。

49. 无与伦比:

50. 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星罗棋布,热闹非凡。

1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造句:祖国在那过去的岁月里所遭受的无数的屈辱,令我们不堪回首

2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造句:他/她看到老师在工作,也来了个程门立雪,在办公室门外等候。

3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

造句: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不准请客送礼,但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4名落孙山: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造句:《儒林外史》里的那个范进,所以一直名落孙山,被那杀猪的老丈人耻笑,就是主考大人嫌他文字悖谬的缘故,从二十多岁,考到五十多岁,总是铩羽而归。

5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6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7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8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造句: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9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10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1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2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3津津有味: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兴味浓厚。

造句: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14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造句: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5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6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7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8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闻鸡起舞 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学习,励精图治。 老爷爷在乡下修养,每天闻鸡起舞,打太极拳健身。

20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王董事长白手起家,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21卷土重来 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这次比赛虽然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22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23力争上游 努力争取上进 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於现状

24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既然来了,就要有破釜沈舟的决心,不得冠军绝不回去。

25投笔从戎 一个人抛弃文职而加入卫国的行列。 大伯父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进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26前车之鉴 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镜。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

27金石为开 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 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高,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小姐的。

28勤能补拙 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力,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29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妈妈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30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31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奶奶说药虽然很苦,但良药苦口,为了病能快好,还是要喝下去。 32 悬梁刺股 形容人勤奋苦学。 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效法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准备。

33问心无愧

反省自问,心里没有丝毫惭愧。 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 34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35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犯人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36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37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38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39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40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揭竿而起造句)

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1无补于时: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42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揭竿而起造句 篇二:《(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一、拼音长廊。(8分)

luǒ lù fù ráo lún kuî xiào lǜ

pài qiǎn bào zào rïnɡ yán niǔ kîu

二、词语拼盘。(8分)

1、照样子写词语:

令出如山(含比喻词) .

惟妙惟肖(ABAC式) ..

街头巷尾(含一对反义词) ..

2、写表示人的仪表神态的成语

3、用“望”组词并填空。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 )生病的奶奶。路上,经过润扬大桥,我( )蓝天,白云朵朵,( )远处江面,沙鸥点点。来到病房,我( )着奶奶那苍白的面容,心里难过极了。我( )奶奶早日康复。

三、句子广场。(10分)(揭竿而起造句)

1、从“倾注、倾诉、倾听”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2、这个人连穿衣服还不会呢 ,怎么谈得上伟大?

改成陈述句

3、金字塔真高啊, 。

4、病句诊所。

①观看着优美的舞蹈和悦耳的音乐,大家高兴极了。

②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竞赛。

四、精彩回放。(7分)

1、《游园不值》中的千古名句是 , 。请你再写一句课外积累的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 , 。

2、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 , , „„(《二泉映月》)

3、600多年前郑和扬帆启航, ;今天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

五、句子排队。(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 1)每当你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注意那苍翠挺拔的参天古木?

( 6)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地为人类奉献自己。

( 5)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花草树木,哪来的人类生物呢?

( 4)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4、目前,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看电视,认为看电视没有好处,会影响学习,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 3)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

六、阅读冲浪。(21分)

(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节选)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

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读出 语气,突出“ ”一词。司马迁活下去,为的是 。 从中你体会到

3、“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二)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然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

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害怕 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 )每天顶着一(颗 棵)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

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 海伦老师热情而(慎重 郑重)地在班上宣布 从下个星期一开始 我

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的同学都要(戴 带)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 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

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

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横线画出。

2、在第一节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4、“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她为什么犹豫了?

6、你喜欢海伦老师吗?为什么? 5、“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她为什么又笑了?

七、习作演练。(35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题目(一):同学们,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想一想,怎样把美丽的学校

介绍给不知道的的朋友呢?题目自拟。要求:抓住学校的特点,有顺序的介绍,详略得当,450字左右。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miâ kǎn kě ōu zhōu jiān yù jì mî ( ) ( ) ( ) ( ) ( )

xiōnɡ yǒnɡ jūn lì yùn niànɡ tïnɡ ɡē lí bā

( ) ( ) ( ) ( ) ( )

2、照样子写词语。

(1)挥汗如雨(含比喻) 、 、

(2)奇珍异宝(近义词) 、 、

(3)惊天动地(反义词) 、 、

(4)倾盆大雨(夸张) 、 、

(5)东张西望(含“看”) 、 、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填空。

令出( )( ) ( )( )一呼 讲( )通( ) ( )风( )俗 水土( )( )

互通( )( ) ( )( )竞发 惊( )骇( ) ( )悦( )服

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的非洲商品展览会没有因为深秋的北风而显得“萧瑟”,熙熙攘攘的人流让人感受到中非人民( )的热望。

⑵岳家军历来( ),勇猛善战,敌人哀叹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⑶据台北消息,台商赴香港上市( ),显示出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

⑷站在银锭桥上,可远望西山,近看湖水。进入蜿蜒曲折的胡同与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又有( )之乐。

⑸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 ),谁都会揭竿而起。

4、按要求完成句子。

(1)扩句(至少扩两处):我找到了材料。 (2)缩句(缩到最简):32岁的我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一流发明家。 (3)改为陈述句: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4)仿写: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去; , ; , 。

(5)造句:摇篮(原意)

摇篮(比喻义)

(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①我整整等了两个小时左右,他才到了。

②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

③这学期李老师突发奇想,说是为了养成大家的组织能力,决定把全班的班干部都调换一下。

④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史记》是 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用了 年完成的一部 字的 体史书,记载了从 到 一共 年的历史。共有130篇,分为 、

、 、 、 几种形式。我知道的其中的故事有 、

、 等。

(2)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海伦凯勒, 的司马迁, 阿炳, 的兵马俑 的金字塔。(填四字词语)

(3)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被称为“ ”,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被称为

“ ”。

(4)郑和本姓 ,世称 。他 下西洋,前后到过 个国家,最远到达 。

二、积累与运用。

1、积累。

(1)我知道的中外著名音乐家有 、 、 。

(2)我知道的《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有 、 。

(3)我知道的我国著名书法家有 、 、 等。

(4)世界上有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如“ ”北京,“ ”维也纳,“花

都” ,“ ”伦敦,“ ”曼谷,“沙漠古都” ,“ ”莫斯科,“狮城” ,“ ”威尼斯„„

(5)新闻又叫 ,特点是 、 、 、 。

2、口语交际。

有人说,现在电脑都普及了,何必还要花那么大的功夫练字?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为什么?

三、阅读。

船 过 三 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kuí)门像刀砍剑劈,笔直 dǒu qiào ( ),群山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他的妻子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她就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山顶( ) 缠绕( )

反义词:低陷( ) 凶残( )

3、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 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 的描绘,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4、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 、 、 ,把水比作 ,用 、 比喻船。

6、“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该用 、 的语气读。

7、用“‖”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枚硬币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他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不可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1、这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我读得懂: 对待一分钱,英国青年 ,犹太青年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英国青年 ______ ,犹太青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犹太青年成为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分别用两个成语概括一下两个年轻人寻找工作的态度。

4、你佩服哪个年轻人,为什么?

揭竿而起造句 篇三:《汉语修辞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加*为参考答案) 1、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要素本身) 2、修辞是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 3、要想把话说得好的前提是(说话通顺) 4、鲁迅说:“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22、下列词语不具备形象色彩的是( 颜色 )

23、下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一样的词是(脱帽 )

24、下列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称呼是(情42、根据下面一段话逻辑上的联系,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是(不过 诚然 但 而且 )

“又例如这回北平的迁移古物和不准大学生逃难,发令的有道理,批评的也有道理, 的形容词之类。”这话含有的意思是(用词注意规范化)

5、“吃大碗”、“看医生”、“我是三年级”等属于(习惯用法)

6、老舍说:“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气,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这就是研究修辞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最有(表现力) 7、下列招牌不当的是(燎原理发店) 8、“这场‘戏中戏’,把四个人纠葛在一起——光绪的智慧,皇后的愚蠢,珍妃的机警,王商的忠于职守,全部巧妙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句中使用不正确的词语是(智慧 ) 9、“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擦椅子,若无其事。”句中使用不当的词语是(从容不迫 )

10、曹禺在《日出》中塑造了顾八奶奶俗不可奈的形象,一张嘴都是词“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这种不协调在于(语体风格 )

11、杜甫所说的“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强调必须(锤炼语言 ) 12、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含辛茹苦三十年——访<红楼梦>法文译本李治华教授》,是说李教授30年坚持不懈翻译名著,因此“含辛茹苦”应改为(废寝忘食 )

13、用变异方式锤炼出来的词语,特点在于打破了常规,具有了常规语言所没有的(新鲜感 )

14、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是指用词要(准确、贴切 )

15、遣词造句达到音节匀整平稳,就是要求(在听觉上造成铿锵响亮、优美和谐的效果 )

16、下列成语不是骈立四字格的是(茅塞顿开 )

17、下列成语活用的意义已经取代原来含义的是(纸上谈兵 )

18、“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说在说话、写文章时要注意(社会环境 ) 19、“呼扇—颤动”是同义词,它们的区别在于(语体风格 )

20、“逝世—凋谢—陨灭”是同义词,它们的区别在于(形象色彩 )

2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通过锤炼、变异使词语产生的(形象色彩 )

人 )

25、下列不能与“美丽”构成反义的是(邋遢 )

26、“西南交大原是唐山铁道学院,是我国开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句中含糊的词是(原是 )

27、“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本句除了事理逻辑上讲不通,还有(词义不搭配 )

28、“这个经验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句中错误在于(语法不搭配 )

29、“大家都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提着的心落了下来。”句中错误在于(词义不搭配 )

30、“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句中错误在于(主客体颠倒 )

31、下列说法不合逻辑,但可以增强表达效果的是(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

32、下列不属于修辞变异形式的是(意识范畴 )

33、汉语大多数虚词在语句中只起(语法作用 )

34、汉语虚词在组织语句中起(脉络作用 )

35、不同的文体,运用怎样的语气和选用怎样的虚词来表达,是根据不同的(交际职能 )

36、下列使用文言词语表达效果好的是(兹定于x月x日举行开业典礼,恭请莅临 ) 37、汉语中的“其”在现代汉语书面语里常用,如“大请其客”、“大写其诗歌”中的用法为(虚指 )

38、汉语助词“所”及物动词构成名词性成分,如“所见”、“所闻”,在句中做(定语)

39、汉语连词“而”用法比较灵活,如在“背道而驰”、“乘虚而入”中的用法为(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40、汉语连词“而”用法比较灵活,如在“战而胜之”、“取而代之”中的用法为(连接并列的、互相补充的词 )

41、“老天爷 照顾了我们,风不刮了,雨也停了。”填入此句空白处恰当的词语是(总算 )

这都是字面,并不是精髓。倘说,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这 也说得通的。 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 那地方比一切现存的古物都古,为什么倒撇下不管呢?” 43、下列衬垫语气词不妥的是(烧汤呀,熬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睡好过 ) 44、下列四组同义词中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横征暴敛 揭竿而起 )

“当统治者昏庸腐朽 ,使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人民便 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 45、下列同义词中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混乱 )

“这篇文章内容还好,但结构 ,层次不清,必须重写。”

46、“泉水 了心田的干旱,凉风 了领角的汗珠。”应填入空白的是(消除 吹落 )(揭竿而起造句)

47、下列不属于主动句的是(山上有个小亭子 )

48、下列句子状语后置的是(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 49、下列状语位置正确的是(她是革命队伍把她从小抚养成人的 )

50、“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句中改变位置的是(宾语 ) 51、下列各句不属于主语后置的是(不去了,雨这么大 )

52、下列多层定语得当的是(这位仅21岁年轻的军官,代表解放军讲了话 ) 53、“送别是相当凄凌的,我只盼望车早点来,立刻来。马上离开这些朋友„„”句中同义词语的使用渲染了作者的(迫切心情 )

54、形容在菱荡旁垂钓鱼翁的姿态是(悠然的 )

55、下列各句与“我同意这个办法”意思不一致的是(难道我同意这个办法吗 ) 56、下列“咱们”用错的是(明天的是,你不用操心,咱们安排好了 ) 57、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是(天空中连珠炮般地响个不停,放出了各式各样鲜艳夺目的焰火 )

58、下列词语位置妥当的是(我们那时从来没有感到因为仪器不好,设备不好,就比别人差 )

59、“由于棉株的生长情况不同,整枝的方法和时期也应有所不同,应根据每株棉花的生长情况等,灵活应用。”修改这个病句的方法是(把“应用”改为“选择” ) 60、“郑板桥有一篇《竹石图》,画的虽然是竹,但不落窠臼,画上提的诗也不同凡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爱,可是水刷石对诗的领悟,却是不久的事。”上面一段话不能删去的虚词是(却 )

61、“李固是东汉后期的一个高级官吏,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和外戚、宦官斗争的一生,最后终于被皇帝的妻舅大将军梁冀迫害致死。”句中最后的结果是消极的,应去掉(终于 )

62、“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相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盖)叫天武生竟没有来。”这段话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沉闷生厌 )

63、鲁迅的《秋夜》中有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刻意渲染单调、寂寞的气氛 )

64、下列与其他句式不能成为狭义同义句式的是(你以后可以休息了 )

65、下列各句表达较为委婉的是(他不是不愿意 )

66、下列各句肯定语气较为强烈的是(难道你能不相信吗 )

67、下列各句人称代词活用的是(这是我的损失,你的损失,大家的损失,世界的损失 )

68、下列各句指示代词活用的是(他看看这儿,看看那儿,若有所思 ) 69、下列不属于代词活用的是(我是我,你是你,咱们分清楚 )

70、下列句子指代正确的是(李老师看见小赵和小张在看书,他对小张说,请先出来一下 )

71、下列句子动词时态正确的是(今年已经下了三场雪了 )

72、下列有关修辞和逻辑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语言表达的形式不能突破思维规律的限制 )

73、下列各句表示时间的概念没有错误的是(这本小说他读了两遍了 )

74、为使语言表达精密,常使用(长句 ) 75、下列各句并列成分有错误的是(八国联军焚毁并洗劫了北京圆明园 ) 76、下列各句并列成分排列逻辑混乱的是(过了箩又过筛子的材料,还能做吗 ) 77、下列并列式语句正确的是(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多少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

78、人际交往中运用得最广泛、最频繁,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修辞方式是(比喻 ) 79、下列不是警策语句的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

80、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比较恰当的是(弯弯的小河有如飘动的绸带 )

81、下列各句运用比喻不当的是(听了这个消息,我心中顿时好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

82、下列各句使用了摹绘的是(大道右边是绿油油的小麦,左边是黄澄澄的油菜 ) 83、下列各句使用了借代的是(国光和红香蕉个有特色,国光脆,红香蕉甜 ) 84、下列各句使用夸张不当的是(手里的信,顿时似千斤重担压在身上,透不过气 ) 85、俗话说“牡丹虽好,也须绿叶扶持。”这句话运用的辞格是(映衬 ) 86、“一声霹雳过后,巴拉巴拉落下一些稀密不匀的大雨点。”这句话运用的辞格是(摹状 )

8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这句话运用的辞格是(回环 )

88、“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运用的辞格是(对比 )

8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江中雪。”全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映衬 )

90、下列对偶句中属于串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

91、下列对偶句属于正对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92、“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属于对偶句中的(串对 )

93、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属于对偶句中的(反对 ) 94、春联“骏马奋蹄送旧岁,金羊昂首迎新春”属于对偶句中的(正对 ) 95、下列使用了双关的语句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 )

96、整齐的语言格式都比较容易记忆,日常生活中程式化的便于记忆的应用文,大都采用的形式为(整句 )

97、文章中整句和散句结合得好,其作用为(既生动活泼,又文气连贯 )

98、整句和散句的结合方式灵活多样,但是,作者表达意思或感情的重心一般用(整句 )

99、双重否定句与单纯肯定句意念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双重否定句语气上(委婉一些 )

100、有一种双重否定式是在反问句中加上一个否定词,来表示肯定的语义,语气上要比单纯肯定句(强烈一些 )

101、设问句和反诘句常在一起连用,语气比陈述式否定要(委婉一些 )

102、“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出于修辞的需要,句中“一个念头”做(主语 )

103、“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动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这是一个(变式句 )

104、“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这是一个(变式句 )

105、下列口语句没有语体错误的是(他说:把电视关了吧,没意思 )

106、下列否定句有错误的是(尝到“黄金周”甜头的商家有谁不愿意放弃这个好机会呢)

107、政论语体的主要功能在于(阐明道理,介绍情况 )

108、下列事务语体叙述没有错误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和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109、下列句子上下文不连贯的是(只有这样做对人民有利,才对社会有益 ) 110、从句子贯通顺畅的角度看,“去年五月下旬,我到桑干河北岸去看几个同伴,„„”接下去的句子应是(被蒙蒙细雨留住了 )

111、下列能够增强描述和抒情意味的句子是(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 112、“五月花烈士公墓到了,墓地被松柏树守护着,„„”接下去恰当的句子是( ) 地上萌生了茸茸的草芽儿,一块青石巨碑立在墓地中心

113、“河北队出线希望渺茫,它在第二轮比赛中虽以3:1战胜了山西队,但„„”最后一句应是( )

却以0:2败给了辽宁队

114、“云还没有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搅。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这段话属于(文艺语体 )

115、“人终归是人呐!负荷太多了,就会发生故障。”这段话属于(文艺语体 ) 116、“水流中单颗泥土具有静止、滚动、跳跃和悬浮等四种运动状态。处于静止状态的颗粒称为床沙,处于滚动和跳跃状态的颗②词性* ③构词能力* ④语法功能*

9、反义词有一定的灵活性,“慷慨”的反义词有( )

①吝啬* ②悭吝* ④小气* ⑤啬刻*

10、下列各组能构成反义词的是( ) ①慷慨——吝啬* ②漂亮——丑陋* ③个人——集体* ④文明——粗俗*

11、选词炼字的基本要求是( ) ⑤这封人民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很及时*

22、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有( ) ①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以为然*

③由于休息不好和劳累,加上这家工厂机器陈旧,我差一点一命呜呼哀哉* 23、下列数量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②这位选手差一个月不到17岁* ①他有15上下岁 *

③广州市民有一半多人在外面吃早餐*

粒称为推移质,处于悬浮状态的颗粒称为悬移质。”这段话属于(科技语体 ) 117、文艺语体的主要特征是语言的(形象化 )

118、最集中地体现出书面语体的诸多特点,与口语语体距离最远的是(政论语体 ) 119、“我们开会、作报告,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段话属于(事务语体 )

120、口语语体常常省略的成分是( 主语) 二、多项选择题(选项中加*为参考答案)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修辞学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③学习修辞是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④学习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得准确、清楚、生动、得体、有感人的力量*

⑤修辞的研究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 2、从修辞角度看,“之人”、“之辈”、“之徒”是同义词,指称三种不同类型的人,能体现出鲜明的( )

①褒贬色彩* ②爱憎情感* ③倾向性* ④语言风格*

3、“母亲、妈妈、娘”三个词的区别在于( )

②情态* ③风格*

4、可产生修辞变异形式的包括( ) ②逻辑范畴* ③风格范畴* ④语法范畴*

5、下列词语与“名言”感情色彩一致的有( )

②箴言* ④留言*

6、同义词的各种差别大致有( ) ③意义* ④情味* ⑤用法* 7、同义词在情味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 )

①感情色彩* ③形象色彩* ⑤语体风格*

8、同义词在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

①准确* ②贴切*

12、对名词进行选择和锤炼,收到的效果是( )

①使概念更加准确* ②使词语更切合称说对象的身份*

③可在称说中传达感情色彩* ⑤使句子语气更加贴切*

13、下列表示“时段”的有( ) ①三小时* ③半年* ⑤一个月* 14、下列表示“时点”的有( ) ①今天* ②刚才* ④2003年* ⑤“五四”时期*

15、词语是否搭配大体要受到的制约是( ) ①词义上的选择* ③语法上的选择* ④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16、创造性地运用词语常用的手法有( ) ①以动写静* ②选取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或意象,寄请托兴*

④暗用辞格,赋予寻常词语新鲜丰富的意象*

17、作家锤炼词语往往是在准确、贴切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 )

③新鲜* ④生动* ⑤深刻* 18、制约词语搭配的因素是( ) ②词义上的选择* ③语法上的选择* ④语言习惯*

19、下列词语运用感情色彩不恰当的是( ) ①这部作品,歌颂的是人民,诽谤的是敌人*

②日本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指向肃穆的人群*

20、下列句子的指示代词有加强语气作用的是( )

③整党整风,这是很必要的* ⑤你这没有骨气的东西*

21、下列词义上搭配不当的是( ) ②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③国产电视机日益赢得国内消费者的信誉*

④我便向一片浓郁的丛林走去*

④这个代表团有近50多人来自非洲* 24、凭借类似联想或移情作用,创造性地运用词语的方法有( )

①寄请托兴,借题发挥* ②寓静于动,烘托气氛*

③暗用辞格,创造意境* 25、对待方言词、文言词和新词的原则为( )

③普遍性* ④需要性* ⑤明确性* 26、下列为文言词语中敬辞的有( ) ①阁下* ②千秋* ③玉成* ④恭候 * ⑤莅临*

27、下列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有对应词语的是( )

①遐迩* ③朝夕* ⑤惆怅* 28、下列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词语的是( )

④婆娑* ⑤觊觎*

29、下列为文言词语中谦辞的有( ) ①鄙人* ②过誉* ③辱承* ④拙著* ⑤管见* 30、下列属于新词的是( )

①平台* ②丰度* ③超标* ⑤收视率*

31、下列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有( ) ①忽闪* ②怒吼* ③仙人掌* ④梅花鹿*

32、运用成语应当注意的是( ) ①确切掌握成语的整体意义和用法*

②成语结构和意义不可随意改动* ③出于修辞的需要,成语有时可以灵活*

④在一定条件下,成语可以翻造* ⑤对含有典故或意含褒贬的成语,要辨清意义*

33、汉语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 ①音节匀整平稳 * ⑤声调铿锵和谐*

34、下列为使音节匀整、和谐而压缩的词语有( )

①家教* ②日益* ③互助* ⑤义演*

35、词语的变异形式大体有( ) ①突破一般搭配习惯* ②突破词性常规 * ③突破词汇规范* 36、下列各句运用了语言变异形式的有( ) ②我们种下了一棵棵树苗,也种下了一个个希望*

⑤(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7、虚词的语法作用在于( )

③准确严密* ④委婉曲折* ⑤简洁跳脱*

38、下列句子虚词运用不恰当的是( ) ②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女同学所重视的* ③他被应邀在这个著名的交响乐团里担任黑管独奏*(揭竿而起造句)

⑤今年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有十几个人考上了大学*

39、下列各句“或”字使用不当的是( ) ④参加洽谈会的所有人员要求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⑤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已分别在天津、大连、或成都开办了企业管理培训中心* 40、下列各句“所”字使用不当的是( ) ①这是新时代的青年所最要不得的* ②这位著名的法学家在他身患重病时,还牵挂着他所献身的革命事业* ④这是和党的作风所不相容的*

41、下列各句虚词“之”使用不当的是( ) ②中国在天文方面的研究是相当之有成就的*

③关于这个问题应如何处理,希望编辑同志在报端予以答复之*

42、下列各句虚词“则”使用不当的是( ) ④腐败的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军则实行残酷的镇压* ⑤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则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简直是无赖* 43、下列句子用衬垫语气词来调整的是( ) ①咱可不会三呀两呀的穷打算* ②别分什么你呀我的吧 * ③小张就喜欢猫啊狗的*

44、为了加强突出强调的语气,可以使用( )

①反问句* ②“是„„的”格式* ③倒装句* ④双重否定句* ⑤反复辞格*

45、下列使用双重否定句的是( ) ④你的权利受到侵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⑤那只棕毛狗不可能不是将军的* 46、下列关于设问表述正确的是( )

①置于文章开头* ②置于文章末尾* ③可以连用*

④置于文章中间* ⑤置于段落内部*

47、句式各有其适用的场合,它们的不同往往表现在( )

①语气* ②情味* ③风格* ⑤色彩

48、与选择句式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 ②思想内容* ③文体风格 * ④上下文 *

49、下列口语句属于变式句的有( ) ①代我问他好,见到他的话* ②真是的,你这个人* ③怎么不快走啊,我说你*

④我不想去了,雨这么大* ⑤等会儿我,你*

50、下列状语次序不当的是( ) ③目前癌症患者中有一半能活至少5年* ⑤当我每读一篇佳作的时候,便兴奋不已* 51、运用变式复句的效果有( ) ①从句后置后整个复句的语句重心移到了从句*

②有时从句后置只起一般的补充说明的作用*

③使上下文连接的更加顺畅*

④将较长的从句后置可以使语气从容流畅*

52、长句的特点是( )

①结构复杂* ②多用于书面语* ④层次多,容量大* 53、常见长句化短的方法有( ) ②把修饰语或插入语抽出来,化成说明性的分句或句子*

④把长联合结构改为叠用的并列成分* ⑤把长修饰语抽出来提到前面作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句子里用代词复指* 54、整句和散句结合的特点有( ) ①结合方式灵活多样* ④平时写文章以散句为主*

⑤二者合理搭配可使格式匀称、语气顺畅* 55、“此时正是七月底天气,夜凉风静,月白江清,水影山光,上下一碧。”这是( ) ②短句* ③整句* ⑤肯定句* 56、下列关于长句表述正确的有( ) ①结构复杂、层次多* ②用来精确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政论文中大多用长句 * ⑤一般可化为短句* 57、短句的特点是( )

①生动活泼* ②节奏紧凑* ③适合表达强烈感情*⑤可以渲染气氛*

58、下列为被动句的有( )

①产品已经制造出来了* ③自行车弟弟骑走了 * ④苹果树都给刮倒了*

59、下列各句中方位词语有错误的是( ) ②有些人躲在桌底或地窖中* ③桌面上的食物一点儿也没动* ④他这是第12次踏上故国土地中了*

60、修辞中的“叠用”的作用有( ) ①渲染气氛* ②抒发感受* ③加强语势 *

61、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很多,大体有( )

③判断式* ④描述式* ⑤抒情式*

62、下列各句运用比喻得当的是( ) ②音乐是流动的建筑*③顾客是上帝* ④她噘起嘴,飞走的眉毛落回来拧成了个死疙瘩*

63、下列各句中含有比喻的有( ) ②看得出来,她的思想包袱特别沉重* ④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鸟之双翼,是车之双轮*

64、“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句中运用的辞格有( )

①双关* ②拟人* ③叠用* ④反诘*

65、“我说它(指小猫)对娃娃鱼不怀好意,并不是对它的造谣污蔑。外屋小盆里那只小王八不知去向,就是它的‘德政’之一。”这段话中运用的辞格有( )

①比拟* ③双关* ④反语* 66、“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段描写运用了( )

①比喻* ②夸张* ③比拟* ⑤借代*

67、“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句中运用的辞格有( )

①比喻* ②对偶* ④反诘*

68、“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诗里所用的辞格有( )

①比喻* ③夸张* ④对偶*

69、“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的人却是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句中运用的辞格有( )

①对偶* ②对比* ③排比* 7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所用的辞格有( )

②拟人* ④借代* ⑤双关*

71、故意突破语言常规,可以形成的辞格是( )

①反语* ②夸张* ③比拟* 72、下列各句采用摹状辞格的是( ) ①高粱喝醉了,摇着黑红的大脸嗬咧咧,嗬咧咧地唱*

②他倚着墙,呼哧呼哧地喘气* ③她一边踩得碌蝳呼噜噜滚,一边咯咯咯地笑*

④一声霹雳过后,巴拉巴拉落下一些稀疏不匀的大雨点*

⑤那竹梆简直是在喊话:“吃,吃,快点80、从修辞上看,下列文言句式使用不当的是( )

① 书者,学生之命根也。本人不慎丢了

课本,望拾到者奉还。* ④ 他将置于我死地,休想!* ⑤ 文艺园地本应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然野草闲花,亦自见风情也。* 81、下列采用了比拟辞格的是( ) ①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② 这寂寞又一天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

蛇,缠住了我的灵魂。* 3、要把话说好的一个前提是先要说话 。(通顺)

4、鲁迅说:“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的原则,注意 的意思。(约定俗成、规范化)

5、修辞应当遵循语言规范的制约,修辞的基础是 。(文从字顺) 6、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改变了词序往往改变了 。(意义)

7、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其实是对 而言的,包括两个方面 和 。懂的形容词之类。”句中含有用词必须符合

儿吃,快点儿快点儿,吃吃吃!”* 73、辞格“叠用”的作用是( ) ①渲染气氛* ②强调语气* ③着力抒情*

74、“屋子里人声嘈杂,你一言我一语的,乱成了一片。”此句中的“你”、“我”属于( )

①不定指* ②代词活用* ③任指* 7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类警句,用来表达的内容富有( )

②启发性* ④哲理性* 76、“手里的信,顿时似千斤重担压在我身上,压得我透不过气来。”这句话的毛病是( )

①夸张不合理 * ②不伦不类,令人费解 * ③夸大其实* ④“手里”与“身上”前后不一致 * ⑤“信”与“重担”不协调*

77、辞格“映衬”大多用于文艺作品中,其作用为( )

③渲染气氛* ④烘托形象* 78、从修辞上看,下列语句中词语声音不协调的是( )

② 我们要提倡尊师、爱学生的良好风

尚。*

③ 王老太日见老态,但身体还算硬朗。

*

④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

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79、从修辞上看,下列语句中词语色彩运用不当的是( )

① 这次“世乒赛”中国队捞到五块金

牌。*

② 前几天朋友来了信,约我会见他。* ③ 我们将要到贵单位莅临指导,深感荣

幸。*

④ 我一个暑假就阅读了10册新小说。* ⑤ 他喊了我一声:“快点儿!”我忙问:

“老彭是否也前去?”*

③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82、下列采用了摹状辞格的是( ) ① 她脸跑得红扑扑的,喘着气,乌黑黑

的短头发被汗珠沾在额头。* ② 月亮照在水上,水光晃晃荡荡。* ④ 一声霹雳过后,巴拉巴拉落下一些稀

密不匀的大雨点。*

83、下列关于口语语体表述正确的是( )

②口语语体中,句子成分经常省略*③口语中的词语常重复运用* ④口语较之书面语粗糙、松散*⑤口语中运用方言土语、俚俗语较书面语多* 84、书面语体包括( )

②政论语体* ③事务语体* ④科技语体*

85、科技语体在语言上的特点是( ) ①表述内容具有精确性* ②句式具有单一性* ③词汇的专业性和符号化*⑤表达形式多样化*

86、科技语体的主要特征是( ) ④专业性* ⑤实用性*

87、政论语体的主要表达特征是富有( ) ①精确性* ②概括性* ③逻辑性* ④严密性* ⑤鼓动性* 88、政论语体的功用在于( ) ①阐明道理* ②介绍情况* 89、事务语体的主要表达特征是( ) ①明确* ③简要* ④平实* 90、文艺语体的主要表达特征是( ) ①节奏感强* ②有跳跃性* ④灵活多变* ⑤不拘一格*

三、填空题

1、如果没有一定的 和 ,语言就无法驾驭,因而就丧失其 。(系统、规则、交际功能)

2、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 和 的一门学科,应该以 为主要研究对象。(方法、技巧、语言要素本身)

(语言环境、语言本身的环境、社会环境) 8、即使同一对话双方,在不同的 或

下,说话的用语、语气也会有所变化。(情态、场合)

9、 语言表达的影响无处不有,而且渗透的程度很深。(社会因素) 10、同义词的各种差别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 、 三个方面。(意义、情味、用法)

1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突破语言表达的 ,使其产生某种修辞效果的做法,称之为 。(常规、变异现象) 12、从使用语言来说,掌握词汇越丰富, 、 和运用语言的 就越强。(分析、鉴赏、能力) 13、同义词的修辞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 。(表现力) 14、文言词汇是指以 为基础的

性词汇。(古汉语、书面)

15、创造新词,除了在结构上不能违反构词规律外,还要符合 和 的基本条件。(有必要、意义明确)

16、准确地选用含有褒贬的词语,不仅可以鲜明有力地表现出 的感情,而且可以强调突出所写事物的 。(爱憎好恶、特点)

17、凡是有感知的人,对于代表感知过的对象的词语,都会有共同的 。(形象感)

18、通过 、 ,使词语产生鲜明的 ,从而收到强调和突出的修辞效果。(锤炼、变异、形象色彩) 19、词语的形象色彩可以增强语言的

和 ,是很有效的强调手段。(鲜明性、生动性)

20、从散文来说,汉语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和 两个方面。(音节匀整平稳、

声调铿锵和谐)

揭竿而起造句 篇四:《用揭竿而起造句》

1、压制已久的异常事物(及其发现者)凭借反面事实揭竿而起夺取王位,颠覆了一系列已确立地位的典范。

2、欣喜不可预知,它存在于如潮的进球中,存在于伯恩利和伯明翰的张牙舞爪,也存在于中产阶级的揭竿而起。

3、果真那样的话,销售会土崩瓦解,经销商亦会揭竿而起。

4、在一片“狼来了”的呼声中,中国饮料业揭竿而起。用揭竿而起造句

5、政治腐败,加上天灾流行、人祸不断,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寻求一线生机。

6、他们号召巴基斯坦人民揭竿而起,并承诺很快发布一份本拉登死前一个星期录制的音频文件。

7、政府如果横徵暴敛,必然导致民不聊生,人民便会揭竿而起,反抗到底。

8、在抗联刚刚成立时,9、但是,如果你们试图做那样的事情,枪支生产者和全国枪支协会将会揭竿而起。

10、最终,民众会揭竿而起,推翻暴君。用揭竿而起造句

11、面对孔的暴行,温布省人民揭竿而起。

12、美国揭竿而起摆脱了英国的束缚,法国也随之效仿。

13、秦朝末年,农民在陈胜、吴广的倡导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统治。

14、苛政肆虐,常驱使人民揭竿而起。

15、那些受国家保护免于竞争的团体在利益特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揭竿而起,甚至刀枪相见。

16、虽然有人逃跑,少数也设法买回自由,大半奴隶完全没有获得自由的希望,他们只剩一条路可走,揭竿而起,铤而走险。

17、预测这支大军将迅速揭竿而起的预言家们,忽视了其士兵的适应能力和政治头脑。

18、生死学在台湾已然形成气候,傅先生的揭竿而起固然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相关学者的积极参与和持续努力更是功不可没。

19、1958年5月21日,掸邦领袖苏内-召燕达揭竿而起第一个拿起武器反对缅甸军政府。

20、他们会揭竿而起推翻他们的帝国主义政府。

21、中国人民揭竿而起,反对这个统治他们二十二年之久的暴君了。

22、不堪统治者的压迫需索,为了生存,人民只有揭竿而起,奋力一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揭竿而起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用揭竿而起造句 揭竿而起的故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揭竿而起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揭竿而起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728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