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用钟鸣鼎食造句

用钟鸣鼎食造句

2016-04-28 10:32:1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用钟鸣鼎食造句(共5篇)甘肃省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甘肃省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一、积累。(22分)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________________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用钟鸣鼎食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甘肃省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用钟鸣鼎食造句(一)

甘肃省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22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________________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去了。

(2)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________________。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________________的,是彻底地________________。

(3)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________________,自己也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但是觉得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古诗、古文和古训补充完整。

(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删繁就简________________立异标新________________。

落红不是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________________。

(4)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分析与运用。(18分)

1.比较阅读,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按要求分析、理解。(8分)

①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从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说明的某些道理。 摘自《难忘启蒙》

②„„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们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摘自《难忘的一课》

(1)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句①发生的事是什么时代背景?句②发生的事又是什么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同时代背景发生的事,都写的谁?表现了他们的什么样的行为?这些行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作业。(6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发青( ),嘴上带着痛苦的表情(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小组讨论时有同学说:“这位小姑娘在大年夜饥寒交迫中死去了。”他把原文改了。请你分析一下,这样改对吗?如果改得对,说明理由,如果改得不对,也说明理由。同时在括号里填上原文用的词加以比较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古文,讲了关尹子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关尹子从中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体验。读下面两段从课文中摘录的段落,按要求写出你的见解,并做作业。(30分)

(一)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农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1.读了这段说明文字,请思考、体会,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国人民赠送“世纪宝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由“鼎”延生出的成语很多,请你写出六个,并自己选择一个解释它的意思,再另选一个造句(选序号解释、造句。)(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用钟鸣鼎食造句】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像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最后一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联系以上剧情填空(6分)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________。

(2)伯诺德夫人一家同三个德国军官的关系是________,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________;德国军官是为了________,故事发生的焦点是________。

2.这出独幕剧剧情发展的高潮是( )(2分)

B.三个德国兵敲响伯诺德夫人家门,进屋例行检查。 C.杰奎琳声称困了拿蜡烛照明上楼休息。 D.杰克拿蜡烛去柴房抱柴,中尉不允许拿蜡烛。 3.杰奎琳在敌人面前使用了什么计策,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杰奎琳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毕业前紧张地学习,给我带来的________

要求:按照你真实心情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真实的感受与体会。

参考答案

一、1.(1)光明和快乐中 寒冷 饥饿 痛苦

(2)革命的队伍 为着解放人民 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跳得很厉害 为什么要这样做 非这样做不可

(4)想不朽 等着地下的火烧

2.(1)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2)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

(3)三秋树 二月花 无情物 更护花

(4)物莫能陷也

二、1.(1)1942年台湾沦陷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2.通红 微笑 改得不对 原文能更好地突出凄惨 3.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做事情不仅要会做,还要总结出方法、规律。 三、(一)1.象征全世界团结、统一、和平、发展

2.人声鼎沸 鼎力相助 大名鼎鼎

一言九鼎 钟鸣鼎食 鼎志昌盛

解释、造句(略)

(二)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法国

(2)敌我关系 保护情报 搜到情报

2.C

3.找了一个适宜的理由迷惑敌人 保护了情报

4.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装有情报的蜡烛

甘肃省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用钟鸣鼎食造句(二)

甘肃省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22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________________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去了。

(2)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________________。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________________的,是彻底地________________。

(3)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________________,自己也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但是觉得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古诗、古文和古训补充完整。

(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删繁就简________________立异标新________________。

落红不是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________________。

(4)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分析与运用。(18分)

1.比较阅读,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按要求分析、理解。(8分)

①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从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说明的某些道理。 摘自《难忘启蒙》

②„„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们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摘自《难忘的一课》

(1)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句①发生的事是什么时代背景?句②发生的事又是什么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同时代背景发生的事,都写的谁?表现了他们的什么样的行为?这些行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作业。(6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发青( ),嘴上带着痛苦的表情(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小组讨论时有同学说:“这位小姑娘在大年夜饥寒交迫中死去了。”他把原文改了。请你分析一

下,这样改对吗?如果改得对,说明理由,如果改得不对,也说明理由。同时在括号里填上原文用的词加以比较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古文,讲了关尹子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关尹子从中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体验。读下面两段从课文中摘录的段落,按要求写出你的见解,并做作业。(30分)

(一)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农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1.读了这段说明文字,请思考、体会,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国人民赠送“世纪宝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由“鼎”延生出的成语很多,请你写出六个,并自己选择一个解释它的意思,再另选一个造句(选序号解释、造句。)(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像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最后一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联系以上剧情填空(6分)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________。

(2)伯诺德夫人一家同三个德国军官的关系是________,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________;德国军官是为了________,故事发生的焦点是________。

2.这出独幕剧剧情发展的高潮是( )(2分)

A.伯诺德夫人在半截蜡烛里封存机密情报。

B.三个德国兵敲响伯诺德夫人家门,进屋例行检查。

C.杰奎琳声称困了拿蜡烛照明上楼休息。

D.杰克拿蜡烛去柴房抱柴,中尉不允许拿蜡烛。

3.杰奎琳在敌人面前使用了什么计策,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杰奎琳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毕业前紧张地学习,给我带来的________

要求:按照你真实心情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真实的感受与体会。

参考答案

一、1.(1)光明和快乐中 寒冷 饥饿 痛苦

(2)革命的队伍 为着解放人民 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跳得很厉害 为什么要这样做 非这样做不可

(4)想不朽 等着地下的火烧

2.(1)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2)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

(3)三秋树 二月花 无情物 更护花

(4)物莫能陷也

二、1.(1)1942年台湾沦陷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2)老师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热爱祖国

2.通红 微笑

改得不对 原文能更好地突出凄惨

3.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做事情不仅要会做,还要总结出方法、规律。

三、(一)1.象征全世界团结、统一、和平、发展

2.人声鼎沸 鼎力相助 大名鼎鼎

一言九鼎 钟鸣鼎食 鼎志昌盛

解释、造句(略)

(二)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法国

(2)敌我关系 保护情报 搜到情报 装有情报的蜡烛

2.C

3.找了一个适宜的理由迷惑敌人 保护了情报

4.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
用钟鸣鼎食造句(三)

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fěi tú shū jí chōu tì kǒng bù jiě jiù

( ) ( ) ( ) ( ) ( )

chōng jǐng cū bào hóng máo mó ɡuǐ yán jùn

( ) ( ) ( ) ( ) ( )

二、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3分)

优待(dài dāi) 剥削(xiāo xuē) 夹(jiā jiá)衣

转(zhuǎn zhuàn)椅 被铺(bǔ pǔ) 散(sǎn sàn)布

三、查字典填空。(5分)

“鼎”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

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是( )结构,第6画的名称是( )。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比喻王位、帝业;③大;④正当;正在。为加点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相应词语后的括号里)。

A、问鼎中原( ) B、鼎力相助( )

C、钟鸣鼎食( ) D、鼎盛时期( )

四、比一比,组词语。(6分)

瞅( ) 僻( ) 魔( ) 峻( ) 详( ) 籍( ) 揪( ) 避( ) 摩( ) 竣( ) 祥( ) 藉( )

五、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轻于( )毛 精兵( )政 不( )不忙 一( )而入

死得其( ) 死( )其所 千( )一发 满脸( )肉

六、写出下列近、反义词(5分)

) ( ) ( ) ) ) 恐怖

【用钟鸣鼎食造句】

) ( ) ( ) ) )

七、选词填空。(4分)

严肃 严峻 严格 严密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 ),忧虑。【用钟鸣鼎食造句】

(3)王刚想,经过这样( )地部署,下面这一场硬仗会打好。

(4)张工程师对亚运会比赛场馆的工程质量( )把关。

剧烈 激烈 猛烈 强烈

(1)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的( )阻击,再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

(2) ( )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3) 我的心( )地跳动起来。

(4) 汽车( )的灯光照过来,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用其中的一组造句。(3分)

1、( )太阳离我们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2、( )发奋学习,( )一定有进步。

3、(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战胜它。

4、多读科普读物( )能扩大知识面,( )能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2、总理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回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3、父亲被残暴的匪徒带走了。(改为“把”字句)

4、父亲取出小手枪。(扩句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6、外面传来沉重的皮鞋声和叫喊声。(改病句)【用钟鸣鼎食造句】

7、李宁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改病句)

8、运动员冲向终点。(改为比喻句)

十、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不对的打“×”。(3分)

1、“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里的“活棺材”指的是“我”死后的棺材。( )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 )

3、《灯光》写的是作者在天安门前回忆一件有关灯光的往事。 ( )

4、江姐是革命小说《红日》中的主要人物。 ( )

5、“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感叹句。( )

6、《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 )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1、《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 )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 )会议上的演讲。

2、《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课文热情讴歌了周总理( )、( )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周总理的( )、( )的一腔真情。

十二、将下列句子排列正确。(3分)

( )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

( )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

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六十多种。

( )如牛、羊、马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里的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很单调。

( )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

( )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

十三、阅读。(23分)

(一)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

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piàn piān)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 :“ 爹 , 为什么要烧掉 ? 怪可惜的 。 ”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

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 详)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

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jìn jìng)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 僻)免党组织被破

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厉 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用钟鸣鼎食造句】

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4分)

2、“籍”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1分

3、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1分)

清楚( ) 成熟( )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2分)

慈爱( ) 随便( ) 严峻( ) 毁坏( )

5、用“”照应的句子。(1分)

6、用“(1分)

7、文中“我哪能离开呢?”请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1分) 8、这段话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1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9、从(1分)

10、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想说什么? (2分)

答:

(二)雪中送炭(8分)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

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员来了。警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

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

“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那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

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的( )选择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1分)

3、 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1分)

4、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中的“雪”在文中指“炭”指(2分)

5、仿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话。(1分)

6、你有过毛主席这样的行为吗?请简单写出来。(1分)

7、你看了这篇短文后,你对毛主席有什么话想说的呢?请你说一说。(1分) 十四、作文。(25分)

题目:我的理想

用浩浩荡荡造句
用钟鸣鼎食造句(四)

1、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向天边。

2、我不管那些,只站在船头望望江上的浩浩荡荡的洪涛。

3、长江从西向东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4、我振臂一呼:“令出如山,不可更改,向前进发!”于是大军浩浩荡荡朝着敌占区开进。用浩浩荡荡造句

5、清明节,全校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去为烈士扫墓。

6、其他迎亲的人吃了早餐就抬着家具、嫁妆随着新娘一路浩浩荡荡向男家走去。

7、我们浩浩荡荡地来到“杨家河公园”,这里桃红柳绿、溪水淙淙,孩子们在高尔夫球场搭起了帐篷,他们在帐篷里滚来滚去,他们捉小鱼、吹泡泡、赛跑,玩得不亦乐乎!

8、在队长的带领下,大家浩浩荡荡的向远处奔去。

9、大风卷起,海浪浩浩荡荡地扑上沙滩。

10、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11、在这条统一战线中,必须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同时也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 浩浩荡荡 的抗敌救亡的队伍。

12、这里的渠水很大,浇起来 浩浩荡荡 ,所以从来不打畦,也没有垄沟。用浩浩荡荡造句

13、孙中山,浩浩荡荡,是中国最早的民主革命家。

14、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 浩浩荡荡 的骆驼队,出现了无数忍着饥渴,顽强地在戈壁滩上跋涉、种树、打夯的人群,他们的汗珠还没有滴到地上,就已经化成了烟。

15、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浩浩荡荡的去春游。

16、大家目送 浩浩荡荡 的红军队伍过了浮桥,登上对岸的大山,直到消失在云天之外,送别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

17、他振臂一呼,船队立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18、一群鸭子浩浩荡荡的向水里游去。

19、一眼望去,无穷无尽,简直象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20、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1、那军队雄赳赳,气昂昂,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22、海水浩浩荡荡的激打着海岸。

23、它流经北美洲东面的海洋, 浩浩荡荡 地向东北方流去,延续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并靠近欧洲西北岸。

24、因为要把这 浩浩荡荡 的行军直到在沙场纵马厮杀的辽阔浩大、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展现在小小的舞台上是怎么也容纳不了的。

25、江阴县城以北不远,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

26、航空兵部队的庞大机群,编着整齐的队形, 浩浩荡荡 飞过阅兵场上空。

27、一声号令,千百万修渠大军 浩浩荡荡 ,烟尘滚滚,从四面八方涌往东大坪。

28、国庆阅兵典礼上,列队正气的解放军叔叔浩浩荡荡地在天安门前经过。

用饱经沧桑造句
用钟鸣鼎食造句(五)

1、在他自己的事业饱经沧桑的过程中,他的派系不但保存下来,甚至还壮大了。

2、这个老犯人同那些饱经沧桑的人一样,他的谈话里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启示和有价值的知识,但却毫不自夸自负,这个不幸的人从不提及他伤心事。

3、“噢,正如那天夏多勒诺所告诉您的,这一切只是一部家庭历史,”马西米兰说道,“像您这样名利双收,饱经沧桑的人,对于这种琐碎的事情是不会有多大兴趣的,但我们的确有过极悲惨的遭遇。”

4、据说,画家以他的婶婶作他画中的模特,她的面容饱经沧桑却不失坚定。用饱经沧桑造句

5、据说,6、尽管过去饱经沧桑,但规则仍然有积极的作用。

7、我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

8、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蹂躏,中国饱经磨难、历经沧桑。

9、如今的它,早已生锈,自行车的链子被岁月折磨的饱经沧桑,锈迹斑斑的车架,仿佛在倾诉时间流逝之快。

10、在他自己的事业饱经沧桑的过程中,()他的派系不但保存下来,甚至还壮大了。

11、饱经沧桑的20世纪仅剩下几个春秋,人类即将跨入充满希望的21世纪。用饱经沧桑造句

12、我至今仍记得主人父亲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那时的表情俨然不像是一位古稀之年的当朝之君。

13、近代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

14、自从童年时起卡尔就一直是一个被命运跑踢来踢去的球,饱经沧桑。

15、漆纹裂而不糠,仿古旧而不脏,几可乱真,给人以饱经沧桑后自然形成之感。

16、青年人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的力量,老年人的美丽之处是饱经沧桑。

17、他过去饱经沧桑,但现在决心要干一番成就。

18、我们的祖国已经饱经沧桑,中华的复兴需要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孝与悌。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乐于担当!

19、显然,埃及是一个极其动荡不安的国度,它饱经沧桑,却数度东山再起。难能可贵的是,埃及经济从未跌破过零增长。

20、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上世纪30年代曾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一生饱经沧桑。

21、尽管已经饱经沧桑,它的遗迹仍能为我们打开一道通往史前世界的窗口并且守护着4500多年前的那些神秘往事。

22、他们的宗旨是让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堡重现昔日的辉煌。

相关热词搜索:钟鸣鼎食的意思 钟鸣鼎食小说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用钟鸣鼎食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用钟鸣鼎食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8136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