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吹灰之力的意思

吹灰之力的意思

2016-05-06 13:27: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吹灰之力的意思(共3篇)常用于否定式的成常用于否定式的成“同日而语”,意思是“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习惯上说“不可同日而语”以表示差别大;“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习惯上说“不能相提并论”以表示有差别;“吹灰之力”,意思是“比喻很小的力量”,习惯上说“不费吹...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吹灰之力的意思》,供大家学习参考。

吹灰之力的意思 篇一:《常用于否定式的成》

常用于否定式的成

“同日而语”,意思是“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习惯上说“不可同日而语”以表示差别大;

“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习惯上说“不能相提并论”以表示有差别;

“吹灰之力”,意思是“比喻很小的力量”,习惯上说“不费吹灰之力”表示特别容易;

“等量齐观”,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习惯上说“不可等量齐观”表示要区别对待;

“混为一谈”,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习惯上说“不能混为一谈”表示要有所区别;

“鹿死谁手”,意思是“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进行比赛”,习惯上说“不知鹿死谁手”表示难以预测谁能获胜;

“天高地厚”,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复杂性”,习惯上说“不知天高地厚”表示狂妄自大;

“等闲视之”意思是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善罢甘休”意思是好好地了结纠纷,不闹下去。

“无时无刻”常与“不”合用,相当于“时时刻刻都”,

表示“永远,不间断”。

“ 尽如人意”。意思指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例句]这件事可能不会尽如人意,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一概而论”。意思是用同一标准来评论或看待。指处理事情、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概:过去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木棍。一概:同一标准,一律。 [例句]古往今来的好文章没有不是靠白描取胜的。华丽的文章也有好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比来比去总是比不上白描的神品。

“一蹴而就”。意思是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蹴:一步,一举足。就:成功。

“一笔抹杀”(一笔抹煞)。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等全部否定。 [例句]应该一分为二,不能一笔抹煞他的优点。 “望其项背”。意思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例句]他是玩笔杆子出身的,无论文字功底还是所写文章的厚度底蕴,一般人都不能望其项背。

吹灰之力的意思 篇二:《为死板的规定赋予实际意义》

为死板的规定赋予实际意义

——-谈按从左往右计算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四则运算》(四下)这节课要点比较多,比如要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在列出综合算式后进行计算、理解运算顺序、第一次学习归一应用题、递等式的格式也需要规范的去讲解等等。对这些要点到底孰重孰轻,该怎样把握?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要把学生认为顺理成章的运算顺序赋予新的意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计算的原因。

【引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冬天,北方的很多地方都在下雪,而我们南方就难得下场雪,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冰雪天地”去参观。(出示主题图) 师:请你说说“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生:我发现“冰雪天地”分为3个区,分别是冰雕区里人们在滑冰,滑雪区里有人在滑雪,溜冰区里人们在溜冰。

师:是啊,自然界的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所以有很多的人都会到“冰雪天地”去玩,让我们先到滑冰区去看看吧。

【片段一】

出示: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现在溜冰区有多少人呢?请大家来算一算。

汇报:

生1:72 - 44=28(人)

28 +85=113(人)

生2:72 +85 =157 (人)

157 - 44=113(人)

生3:85 - 44=41(人)

72 +41=113(人)

师:你们每人是不是都列了这3个算式?

生:不是。

师:能不能从你没有列过的算式中挑一道来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汇报:

生1:我说第三种:先算出又到来的人比中午离去后多出来的人,然后再和上午的72人合起来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2:我说第二种:它的意思是先把一天中所有到来的人数算出来,再去掉中午离去的44人,就能算出现在滑冰区的人数。

生3:我说第一种:72 - 44=28人的意思是先算出中午离去后还剩下的人数,再加上又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有的人数。

【思考与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无需老师任何的帮忙,都能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所以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由于此题有多种方法,一般学生都喜欢用自己最顺的思路去解决,所以老师就有意识的让学生去讲其他同学的思路,让学生感受到多种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提升了他们的思维。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我们现在是四年级学生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你们能不能把每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算式?请你选期中的一种列在本子中。

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师逐题板书)

生1:我选第一种,可以列成:72 - 44+85

生2:我选第三种是85- 44+ 72

生3:我选第二种,把它们变成一个算式是:72 +85- 44

生4:我也选第三种,我觉得要列成72+(85-44)

师:对于第三题两位同学有两种方法,到底谁对,还是他们都对?我们等一下来讨论,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你们有意见吗?(没有)第二种呢?(没有)

(吹灰之力的意思)

师:大家真棒,其实大家都已经把这些分步式题变成了综合算式,对于这样的综合算式你们觉得先要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第一道先算减法,再算加法;第二道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师:你们的看法呢?(生都回答是的)。

师:为什么呢?

生:老师这本来就是这样算的。

师:什么叫本来就是这样算的?

生:我们以前在做口算中做到过的,就是这样算的。

师(指第一题说):那么这个综合算式我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也可以吗,有谁说过一定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呢?

很多学生都一起说在下面大声说不可以,不可以的。

师:看来大家都反对我的做法,那么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在这道题中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吗?你们4人小组互相讨论讨论吧。

【思考与分析】对学生来说在以往的学习有太多对运算顺序的感受,他们知道这样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所以老师在这里就故意追问学生,其实就是把核心问题 “为什么按从左往右计算”这个问题放大,花大力气突破这个关键点,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更能发现一些问题,使教学能向更深层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对一些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习惯成自然的问题,要多去想想为什么。 反馈:

生:如果先算加法,那算出来的是什么人呢?怎么可以用离去的人加上中午又到来的人,那肯定是不行的,根本就不能符合这道题意了。

师:你们有没有听懂她说的“根本就不符合题意”这句话呢?谁能讲得更具体点? 生:因为刚才这道题是从72 - 44=28(人)72 +41=113(人)这两个算式中变过来的一道综合算式,她的第一步必须要算出中午离去后还剩下的人,所以在综合算式中同样道理就是要先算减法。

师:这次你们听懂了吗?谁来说说你听后的收获?

生:综合算式在计算时必须要跟分步解题的思路相同,所以在这道题中就是要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师:是的,你们讲得可真棒,那么这个方法是不是适用于第二道?你们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反馈:

生:是的,因为它的分步中先必须算出一天一共到来的人数,在综合算式中只有先算加才能先算出一天中所有到来的人,所以就是先算加再算减了。

师:看来,综合算式的解题步骤必须要符合(生一起接着说)分步解题的思路。 师:对于这样的综合算式,我们可以用递等式进行计算。板书计算过程。 你们看看用递等式计算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吗?

生1:用递等式计算能发现整个计算的过程,对解题思路一目了然。

生2:用递等式计算在算错的情况下能一眼就看出哪一步算错了,如果直接写得数的话就看不出到底是哪出错了。

生3:我发现递等式中等号上下每一步计算的结果都必须是相等的,要不然就会错了。

师:你们真能发现,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真棒!

师:大家看看在这里只有哪些运算?你能发现是怎么计算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调整后得出板书:在一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三题两位同学的思路,他们到底谁对呢?

生:我觉得×××说的85- 44+ 72是对的,因为分步中就是要先算中午到来的人比离去的多出来的人数,所以综合算式中也是先算第一步减法,再算出加法。 师:我们一起把它做完。(完成板书)在这道题中也只有加减法我们其实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那么这个同学这样的算式即72+(85-44)到底对不对?

生:因为这题分步中就是要先算中午到来的人比离去的多出来的人数,如果不打小括号的话就不能符合分步的思路,变成另一种思路了,只有打上小括号才符合分步的思路,所以他这样列算式也是对的。

师:是的,对于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专门学习,在这节课中就不再去讨论了。看来在只有加减法的算式中,如果没有小括号的才能按从左往右计算(补充板书: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

【思考与分析】老师独具的匠心在这里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不仅在学生的交流中很自然的得出了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而且使这个顺序的得出有据可依,老师不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真正体会到按从左往右计算这个顺序的实际意义。并且在他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发现了递等式的优点,而且喜欢用递等式计算,真正使教学做到雁过无痕,而又收获颇丰。

【片段二】

师:根据工作人员的统计,整个“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那么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出示例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道题直接列成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进行解答呢? 反馈:

生1: 987÷3×6 生2: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1:因为它3天接待987人,所以用987÷3就能算出每一天的人数,然后再乘6就算出了6天的总人数。

生2:因为6天时间是3天的2倍,所以6天到来的总人数也会是987的2倍。 师:这两个综合算式这样计算你们有意见吗?它们其实都符合了分步解题的思路。你知道是什么顺序计算吗?

生:在一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师:能把这句话和刚才只有加减法的计算顺序合并成一句话吗?

归纳完成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思考与分析】有前面学到知识的充分感知、体验,在学习这一内容时老师只是在问题解决中稍化时间,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学生对顺序的得出已经是不费吹灰之力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也进一步体会到综合算式的解题步骤必须符合分步的思路,真正理解按从左往右计算这一规定之其中的所以然,核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片段三】

师:同学们看到“冰雪天地”这么好玩,红红和爸爸妈妈也去玩了,他们来到滑雪场,看到这样的信息:

请大家想想:他们一家三口人,玩两小时,付300元应找回多少钱?请你们先列个算式吧。

反馈:300-80×3

师:现在这个算式还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吗?为什么呢?

生1:因为根据题意,必须先算出他们一家三口买门票要花的钱,然后才能用300元去找回,所以必须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生2:要是再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就不能符合分步的思路,因为分步的思路是必须先算花掉的钱,而且也不能符合生活实际。

师: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综合算式都能按从左往右进行计算,对按从左往右进行计算的算式又有怎样的要求与规定?

全体齐读“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吹灰之力的意思 篇三:《趣味俚语》

Money in the bank 稳操胜券

Bank是银行,所以money in the bank要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就是“银行里的钱。”

钱放在银行里一般总是非常稳当的。如果有人告诉你一笔交易或者为某运动项目下的赌注是money in the bank,那么他的意思就是这是稳操胜算

的,你的赢利几乎像放在银行保险库里的钱那样万无一失。(吹灰之力的意思)

经纪人时常会用money in the bank这个习惯用语向潜在的投资人推荐似乎有风险的企业股票或其它投资项目。

比方说,有个人在劝朋友Dave买他哥哥新开张的饭店的股份。(吹灰之力的意思)

Dave, it's a sure chance to make some money. The location is perfect,my brother has found a great chef and a real bargain on

equipment - hey, believe me, it's money in the bank.

Dave,这是个准保赚钱的好机会。饭店的地段再好也没有了,我哥哥又请到了一位了不起的厨师,他还买到了廉价合算的设备 - 嘿,信我这句话

: 你稳赚!(吹灰之力的意思)

根据他的介绍他哥哥的饭店几乎具备各种有利条件,听来必然会大有赢利,所以这里的money in the bank含义是稳有的赢利或者必然的成功。

Paper pusher 摆弄文件的人

千百年来人们书面交流必须依靠纸张。纸的功劳不可抹煞,然而近年来人们也意识到纸张的问题:文件往来的繁多几乎要把人埋在文纸堆里了。这种情况也许在政府机构更显著。不少工作人员从早到晚所干的就是摆弄不知其数的文件。由此而产生了我们要学的习惯用语:paper-pusher.

(吹灰之力的意思)

Pusher意思是推移或者摆布什么东西的人,而这里的paper专指文件。从字面看来paper pusher可不就是推文件的人或者专摆弄文件的人吗。一些不满意官僚机构办事作风的人常会把那里的工作人员称为paper pusher,意思是他们人浮于事,只会行公文。

下面例子里说话的人正为了他按月收到的社会福利支票有错而恼火,于是找上了有关政府部门办公室正对着一名接待人员在发火。我们来听听他怎么说:

例句-1:Look, let me talk to your boss! I'm wasting my time talking to a paper-pusher like you with no power. I want to see the guy in charge and I want to see him right now.

嘿,让我跟你的上级谈!跟你这种除了处理公文没别的能耐的人说话是浪费时间。我现在立刻得见负责人。(吹灰之力的意思)

显然这里的paper-pusher指那些只会摆弄官样文件却不能了断事务的官僚机构办事人员。

Kick back 其乐无穷

Kick-back是连在一起的一个词。那时候kick-back解释为交付回扣之类的贿赂,但是今天学的由kick, back这两个分开的词组成的短语表示的意思跟“付回扣”完全是两码事,却和hang loose或者chill out意义相似,也表示轻松一下。然而kick back更有的确乐在其中的意思,而且最近很流行。

我们看个例子。这是个大学生在告诉我们那次使他心旷神怡的暑假。

It was great! I went to Ocean city for two weeks to kick back; to swim, sun, eat good seafood, sleep late. I met some great new girls. Man, I loved every minute of it!

这次假期可真棒! 我去大洋城过了两星期的休闲生活。我游游泳,晒晒太阳,吃吃美味的海鲜,再睡睡懒觉。我还结识了一些可爱的女孩儿。嗨,我每时每刻都觉得其乐无穷! 这里的kick back意思显然是享受轻松悠闲的时光。这个例子里的kick back用得恰到好处,因为有些语言专家认为kick back这个习惯用语就来自游泳时向后踢腿的动作。游泳高明的人向后踢腿得法,因而产生的反冲力使他仿佛如鱼得水,进退自如。

Wet blanket 扫兴的家伙

大家都知道wet是潮湿的意思。一条湿淋淋的毯子会受人欢迎吗?当然不。冬天把湿毯子盖在身上可真不好受,会让你全身上下冷得发抖。由此你可以想象要是wet blanket用来比喻一个人,这可绝对不是个受人欢迎的人。你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碰到过这样的人。接着我们要让大家看一段话,说话的人在准备为女朋友的生日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但是他决定不了究竟该不该把一wet blanket也请来参加生日宴会。

I can't decide whether I should invite my girlfriend's brother Tom to the party. After all he is her brother. But he's such a wet blanket I'm afraid he'll spoil the party for all my other guests.

我决定不了要不要请我女朋友的哥哥 Tom 来参加我特地为女朋友举行的宴会。Tom毕竟是她的哥哥,但是Tom又是这样一个令人生厌的家伙,我怕他会弄得其他客人都很扫兴。 你可以体会wet blanket一定是那种让大家都扫兴的家伙;那种人冷淡、孤僻、不合群,不但自己不知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还让周围的人也失去兴致。

Easy as pie 不费吹灰之力

Pie是馅饼,水果馅饼是美国人最爱好的甜食之一,苹果、桃、南瓜、葡萄干、樱桃等等几乎各种果实都可以用来作馅。人们可以在午餐或者晚餐后享用馅饼,也可以把馅饼当早餐。 美味的馅饼是很容易下肚的东西。你可以就着一杯咖啡或者牛奶来品尝馅饼。不用说,一眨眼工夫可口的馅饼就已经进入你的胃腹之中了。

我们来听个例子。这回说话的是一家企业的总裁。他说定在下星期一必须把一份建议书呈交一位新顾客,但是在上班时间内他实在忙得无法分身去写好它,所以星期五下班时只好把这个工作带回家去做了。我们看看完成这份建议书是不是个沉重的负担。

I thought it would take all weekend. But writing it was easy as pie; I finished it Saturday noon and got the rest of the weekend to spend with my wife and daughter.

我原以为这建议书要占去我整个周末的时间,但是写起来却一挥而就。我星期六中午就已经写完了,还留下大半个周末的时间跟太太和女儿一起度过。

这里的习惯用语easy as pie含义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用来形容容易办成的事

Snap这个词有好多不同的意思。其中之一是带有姜汁味的小薄脆饼干。这种饼干香甜可口,而且吃起来又不费事,很多语言学家认为a snap之所以被用来指轻而易举的成功,就是因为这种成功就像吃一块薄脆饼干一样得来不费工夫却又给人甜美的感受。

我们听个例子来体会习惯用语a snap可以用在什么场合吧。说话的是个大学生。他刚考完本学期的数学大考,看看他考得怎么样。

I worried about this exam for a month. But it turned out to be a real snap. In fact, I wouldn't be too surprised to get an 'A' out of it.

我为这次考试整整担心了一个月,但没想到考题真是容易,实际上,我这次即使考到 „A‟,也不觉得出乎意料。

这里的a real snap解释为确实轻易的成功,而习惯用语a snap意思就是容易到手的成功

the chips are down来历已久。它来自扑克牌桌,描绘的是下赌注的筹码都已经放在桌面上而打扑克的人即将摊牌一决输赢的当头。

这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时刻,因为结果未见分晓。后来人们把它广泛地应用在其它场合。我们听个例子来体会它的意思吧。说话的人在回忆自己的一段艰难时光。当时他被解雇,但是又急需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I had a wife and kids to support, so the chips were really down. But I found out who my real friends were. Pete started phoning people with connections and got me a new job in a week.

他得负担妻子儿女的生活,所以失去工作全家人的生计就没了着落。在这当口上最能看出谁是真正的患难之交。好朋友Pete马上开始打电话和关系多的人联络。只一个星期就为他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他的工资是全家大小的生活来源。在没找到新工作前,他失业等于断了全家的生计,所以这里的习惯用语the chips were down描绘令人担忧悬念的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不费吹灰之力的意思 吹灰之力的意思和造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吹灰之力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吹灰之力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958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