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6-05-27 09:07:10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狐假虎威》是京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战国策 楚策》,理 ...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狐假虎威》是京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战国策.楚策》,理解狐假虎威常常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2、学习朗读古文,能正确处理句子中的自然停顿。

  3、能背诵这则寓言。

  4、能理解寓言内容,懂得寓言揭示的倚仗别人的势力欺侮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寓言内容,掌握成语。

  难点:懂得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四、教学工具

  白板、PPT、脸谱道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战国时期,楚国是中国南方一个很强大的国家。 一天,楚宣王问左右大臣们:“听说北方那些国家,都很怕我国的昭奚恤将军,这是真的吗?”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回答才好。他们都深恐一个不小心,回答得不得体,既得罪了楚宣王,又惹了昭奚恤将军,那可不妙!

  这时,有位名叫江一的大臣,在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请求楚宣王先让他说个故事,再回答这个问题。楚宣王答应了,于是江一说了下面这则故事:

  出示全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为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师:你大致听懂故事的意思了?

  生简单说说意思。

  预设:老虎寻找其他动物吃,抓住了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让我做百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如果你不相信我,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百兽见了我哪有一个敢不逃跑的么?”

  老虎以为是那样的,于是就和狐狸一起走。野兽看到了,纷纷逃走。老虎不知道野兽们是害怕自己而逃跑,还以为是怕狐狸呢。

  师:那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老虎和狐狸)

  (板书:虎 和 狐)

  师: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则寓言《狐假虎威》。

  (二)初读,读准读通 :

  1.回顾方法,读准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寓言的方法,你还记得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方法:

  1)、读准:借助拼音或工具书。

  2)、读通:借助注释。

  3)、读懂:明白寓意。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自己来读准、读通课文吧!

  2.同组互助,读流利。以小组为单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流利。

  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自由练读,尝试读出停顿。

  (2)指名读,小结方法(语速要慢,声断气连。)

  重点读好长句: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读通文章

  天帝使我长百兽。

  (首领)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通顺、流利,你们知道故事具体的意思么?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吧!(交流)

  出示一:

  师:“长”是什么意思?(首领,当首领。)谁使我长百兽?天帝让我做什么?(长百兽)

  虎不知兽为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逃跑)

  出示二:

  师:谁读懂这句话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它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哪个字是逃跑的意思呀?(走)走是逃跑的意思和今天的走是不一样的,就是古今异义。老师这里也给大家补充几个有关走的字。(出示)

  行:走。

  趋(qū):小快走。

  奔:快跑。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出示三:

  师:老虎和谁一起走?哪个字代表的狐狸?(之)

  文中还有好几个地方出现了“之”字,你找到了么?请画下了。分享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兽见之皆走。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出示四:

  师:结合句子说说,每个“之”字代表的意思?

  生:百兽,老虎,的(天帝的命令),没意思,不用解释

  总结:这几个“之”字分别代表狐狸,百兽,老虎,的(天帝的命令),没意思,不用解释。随着年级的增长,我们会认识更多“之”字的意思。

  2、了解意思,再读全文。

  出示全文,读课文

  3、说说全文的意思。

  4、想象一下老虎抓到狐狸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预设;老虎肯定饿极了,太激动太兴奋了。

  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而高兴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吧!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出示:

  师:老虎多高兴呀,狐狸马上就成了它的口中之物了,狐狸会这样坐以待毙么?它又是怎样说的?看一看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出示:

  师:狐狸的这段话有几层意思呀?你能说说么?

  预设:第一层是你不敢吃掉我,我是天帝派来的统领百兽的!(嘿嘿,狐狸还拿天帝说事了呢!)

  第二层意思是,要老虎来应正自己说的这句话。

  师:让我们现在看看第一层(出示)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

  追问:这层强调了什么?(我是天帝派来的,你不能吃我,强调了我比你老虎的权利大多了,在威胁老虎!)那你应该怎么读?

  师:我听出了狐狸那种虚张声势的语气,强调老虎要是吃了它,天帝一定饶不了它,在威胁老虎呢!再来一起读读!(或指名读)

  读这句话,读出狐狸威胁的语气!

  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师:出示第二层,

  这句话中出现了同一个字“为”,前后两个读音为什么不同?

  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

  师:第一个“为”指的是所作所为,是行为的为,所以读二声为。

  第二个为子先行,是为你带路,走在你前面的意思,所以读四声为。

  古文中的多音字也要结不同语言环境来读准。

  这层意思想说明什么?(我走在你前面,你老虎在我的后面,以此来证明我说的话。)

  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

  子以我为不信,我与同先行。

  比较点:

  师:狐狸为何不这样说呀?(如果狐狸和老虎一起走,老虎就该揭穿它的谎言了)

  你们说说这是怎样的一支狐狸呀!(狡猾的狐狸)

  师:现在请你想象着狐狸的语言、动作和腔调,再来读读狐狸的话吧!

  出示带图的那段话: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老虎相信狐狸的话了么?(当然相信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出示下一段

  师:什么意思?(解释)想象一下狐狸是怎样走在老虎的前面的?(大摇大摆,虚张声势,一定趾高气扬)

  虎不知兽为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看来呀,百兽还真是害怕狐狸了呢!(不是,当然不是了!)那百兽到底怕谁?哪句话应正了?

  学生找到文中相应的话,教师出示:

  预设:其实百兽是害怕老虎啊。

  师:故事讲到这样,你想告诉老虎什么事实么?

  预设:其实狐狸利用你呢!利用你威风仗势欺人

  师:狐狸利用老虎的威风板书:利用,威风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了?简单说明即可。

  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狐狸在利用老虎的威风仗势欺人呢。

  追尾:哪个字是利用的意思?(假)哪个字是威风的意思啊?(威)

  板书:假,威

  总结寓言:这个寓言故事在讽刺那些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他人的人。

  三、读懂文章,再读课文

  师:我们理解了寓意,这次借助插图我们再来读一读,如果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下来了,那么可以只看图不看字。

  出示带插图的课文。再读

  师:学完这篇寓言,你能回答课堂伊始的问题了么?为何江一要给楚宣王讲

  这个故事呢?

  预设一:可能有的孩子忘记问题了。

  预设二:他想告诉楚宣王,北方国家不是怕昭奚恤,而是害怕楚宣王呀!

  师:是呀,原文中翻译过来的结尾是这样的,

  说完这个故事,江一又下了结论:“百兽逃跑,其实是因为怕老虎,但老虎自己却不知道,反而以为百兽怕的是狐狸。如今大王您所治理的楚国,方圆五千里,精兵百万,全部交给昭奚恤将军统辖。北方人怕昭奚恤,说穿了其实是怕您的精兵和雄厚的实力,就好比是百兽怕老虎而逃走呀!”

  师:看来昭奚恤只是?指着黑板上的板书(狐假虎威罢了)

  这则寓言选自《战国策》,这本书记录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其中包括很多蕴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我们学习的《亡羊补牢》就是选自《战国策》,其中还有“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南辕北辙”等,课下同学们可以来读一读。

  四、作业

  1、想象着画面试着背一背课文。

  2、读读拓展阅读中的《画蛇添足》

  板书设计

  狐 假 虎 威

  假借 威风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4353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