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

《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

2016-06-03 11:49:42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⑵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⑶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⑷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能力目标:

  ⑴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⑵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3、德育目标:

  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词曲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2、情景教学法。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

  3、讨论点拨法。

  4、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说诗──悟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指导学生自读《过零丁洋》。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情,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导入新课: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师生齐背)作者那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及抱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禹锡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他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到连州,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曲笔展意,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这首诗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之,刘禹锡因诗获罪,再次被贬到更荒远的播州去当刺史。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刘又遭贬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

  ⑴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⑵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⑶教师指导朗读:

  读准字音。这是朗诵的前提,本诗中注意“柯(kē)”的读音。

  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乐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如“巴山/楚水/凄凉/地”“怀旧/空吟/闻笛/赋”。按意义划分,则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如“二十三年/弃置/身”。

  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⑷学生练读。

  ⑸全班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学生明确:首联写自己长期遭贬的际遇。巴郡多山,楚地多水,作者谪居在那里已23年了。颔联悼念受害的战友,写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借“闻笛赋”这个典故表示对已去世的好友们的怀念,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写自己的沉沦、新贵的得势。“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谪居他乡之后那些仕途得志的新贵们。尾联写酒席上的赠言,“让我们干一杯,振作起精神来吧!”这是对白居易在席间赠送他的诗的回答。

  5、悟诗,体会诗情。

  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深思,明确: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对自身遭遇的辛酸、愤慨,有对当朝权贵的嘲讽、愤激,有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与态度。首联中有情语“凄凉地”“弃置身”,颔联借叙事抒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颈联借景抒情,理情交融,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借叙话抒情,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教师总结:作者的情感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中所表现的身经危难、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给人以莫大的启迪、鼓舞。

  6、学生深切体味诗人的情感,美读诗歌。

  7、品诗,品评名句、感受哲理美。

  教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生1:这两句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在沉船旁边仍有很多船继续驶过,在病树前面仍有无数的树木在春天欣欣向荣。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停滞的观点、保守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的眼光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伤感,我们应把希望、信心寄托在新的、正在发展的事物身上,并热情地歌颂它们。

  生2:这两句借用自然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美好。

  生3:这两句说明了腐朽的事物一定要被新生事物代替的真理,我们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

  ……

  8、学生齐背诗歌。

  三、师生共同赏读《赤壁》

  1、导入新课: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有经邦济世之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处在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他的诗风。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杜牧的咏史名作──《赤壁》。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多媒体显示)

  ⑴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⑵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⑶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⑴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⑵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⑶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5、学生齐读诗歌,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四、学生自读《过零丁洋》

  1、导入新课:

  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作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作──《过零丁洋》。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2、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范读这首诗。

  教师提示:

  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应重读加粗字。

  注意读出情感。全诗交织着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⑴这首七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⑵颔联的上下句有何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⑶颈联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⑷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⑸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

  ⑴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⑵“山河破碎风飘絮”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身世浮沉雨打萍”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⑶“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记过去,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⑷前三联抒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激昂慷慨,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⑸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硬性要求。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5、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豪情。

  五、学生齐读三首诗,并尝试背诵

  教师也可抽查背诵,灵活提问,督促学生理解记忆。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2、选择三首诗中的任一首,一首中的任一联,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词语的锤炼、修辞的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切入,自主评价。

  答案: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怀古》。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朗读诗歌,感知诗意;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哲理美;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个体抽查与集体背诵相结合,全篇背诵与名句背诵相结合。

  二、师生共同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特别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备受后人推崇,《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2、教师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多媒体配以优美的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⑴教师配乐朗诵全词(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阙(què) 琼(qiónɡ) 绮(qǐ) 胜(shènɡ)

  ⑵教师展示朗读技巧,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速、重音。

  ⑶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学生评点,教师点拨。

  ⑷男生配乐读上阕,女生配乐读下阕。

  4、整体把握诗意。

  ⑴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作背景提示:

  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与弟苏辙分别已达6年之久,无缘相会,时值中秋怀之。

  ⑵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解读诗意。

  (多媒体显示)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

  ②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种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③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播放邓丽君演唱这首词的MTV,在歌唱中展现画面,感染学生引发想象。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教师显示板书:

  

 

  5、品诗:

  ⑴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境

  教师示例: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联翩,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嫦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⑵名句赏析:

  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生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或圆或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明月互相祝福。

  生2: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唯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

  ……

  6、教师总结:这首词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表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生失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后理智战胜情感,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眷恋人生的思想情感。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一声:旷哉,苏轼!

  7、课堂活动:

  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引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或录制电视短片(先构思),或制作电脑动画。

  可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略谈一下总体构思,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对方。实际操作可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

  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起。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山坡羊·潼关怀古》即作于赴任途中。是年,积劳而死。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潼关,古代关名,在陕西省东部,今潼关县。此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乃秦、晋、豫三省要冲,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本首选自《全元散曲》,是张养浩散曲的代表作,也是元曲中的佳作。

  2、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怀古之情

  ⑴学生自读散曲,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如下注释:

  ①峦:小而尖的山。

  ②山河:“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在说的“山河”,泛指国土,不一样。

  ③表里:表,外边;里,里边。古时称潼关之西为关内,以东为关外。

  ④潼关路:这里的“路”,作“要地”“重地”讲。

  ⑤宫阙:帝王居住的宫殿,这里指秦汉的皇宫建筑。

  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亡这里都是泛指某个王朝的兴起(建立)或灭亡。

  ⑵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

  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两位同学集体交流,评议。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请大家评议。

  “(华山的)山峰好像是有意从四面八方奔来,聚集在这里;黄河波涛汹涌澎湃,就像发怒一样。潼关这个地方,外有黄河环护,内有华山耸峙,形势多么险要!我眺望着两都长安,心情郁郁不乐。使人伤心的是经过秦代、汉代的宫殿遗迹的时候,看见千间万间华丽无比的建筑,都化作了一堆堆泥土。一个王朝兴起,使百姓受苦;一个王朝灭亡,也使百姓受苦。”

  学生评议:这段话像是对诗歌的翻译,如能在“聚”“怒”两字上展开想象就好了。“聚”“怒”两字不仅写活了山水,而且衬托了作者伤感之情。面对着荒废的古都遗迹和遍野的灾区饥民,连山河都好像有了人的脾气,要狂暴发怒了,何况是忧国忧民的作者呢?再如“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如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这一带的荒凉破败,荒草遍地,鹧鸪纷飞,效果会更好。又如“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望”是诗人的动作,可描绘诗人怅然远望的神态,“踌躇”“伤心”直抒胸臆,可以扩展一段心理描写,细致刻画诗人的心理活动。

  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⑶悟诗:

  教师提问: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明确: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全诗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无论是兴还是亡,都给百姓带来沉重苦难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憎恨。

  ⑷品诗: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作简单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如“写景生动”,抓住“聚”“怒”品析用词的生动、凝练;“情景交融”借一“怒”字传神,借潼关一带地理山形抒发怀古伤今之情;“立意高远”,揭示无论兴、亡,百姓皆苦的历史事实,一语中的;“虚实结合”,宫阙万间写“兴”,“做了土”写亡;“对比鲜明”,由昔盛今衰而引发万端感慨。

  ⑸学生背诵这首散曲

  ⑹延伸拓展

  (多媒体显示)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这首诗借咏物来抒发感情,请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读诗,理解诗意。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教师提示:这首散曲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宦官权势极大,气焰嚣张,无恶不作,经常坐官船到作者故乡一带搜刮民财,陷害好人,弄得很多人家破人亡。他们的船一到,就大吹喇叭来壮声威。作者对太监的恶行极为憎恨,就挥笔写下了这首曲子。

  学生明确:作者借歌唱喇叭来揭发、讽刺宦官(太监)横行霸道的罪行,表达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从种类上看,有诗(律诗、绝句)、词、曲;从题材上看,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从艺术手法上看,情景相生,情理交融。它们好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道五彩画廊,或沉郁豪放,或抑郁豪爽,或激昂慷慨,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看着,读着,品着,我们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

  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2、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3、课外选读苏轼的词和张养浩的散曲。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活动课设计

  1、课余准备中秋咏月诗词,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然后配上你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自制朗读示范带,参加全校举办的“古诗朗诵比赛”。

  2、五首诗歌中,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作品,先为它写一篇三五百字的赏析文字,简要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这首诗的内容,或绘画、或编舞、或谱曲、或录制电视短片、或制作电脑动画,展示给同学们。

  二、写作活动设计

  1、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下列诗句的意境。

  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假如要出一期以此为内容的墙报,请你写一段“编者的话”,好吗?

  3、有的同学对诗歌疏于理解,懒得背诵,学习古诗的兴趣不高。请你写一封信疏导、劝慰他,以你学过的诗歌为例来谈古曲诗歌的瑰丽多姿的意境,好吗?

  三、开放探究

  熟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诗后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诗中哪句是全篇点题之笔?

  2、选取诗中的一句自己品析一下。

  3、搜集两首咏月的诗歌。

  〖参考答案〗

  1、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题之笔。

  2、“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先后进入了睡乡。以动写静,给人澄静素洁之感。

  “冷露无声湿桂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感。

  3、略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刘禹锡诗名句集录

  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晴”字双关。“东边日出”是“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同“情”,所以后一句应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⑵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

  桃花开过不久就凋落,比喻男子爱心不坚定,容易变心。水流无限比喻女子的愁思。男子已变心,女子还是那么痴情地想他,无限的愁绪如流水一样无休无止。

  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这句是说当年乌衣巷里聚集着许多名门望族,如今时过境迁,早已衰败不堪,他们住过的地方,已无数次地换过主人。燕子回来寻旧家,虽巢于旧处,但已是寻常百姓的家了。表现对人事沧桑、富贵无常的伤感。

  二、诗歌赏析

  至情至理、豪迈高洁的情怀

  ──重读苏轼《水调歌头》

  这是苏轼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此词构思奇特,境界清虚,胸襟豁达,才气飘逸,历来被推为写中秋词的绝唱。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可以说不假雕饰,洗尽铅华,如出天籁。但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至情至理、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魂。全词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同时又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折射出诗人感人的人格魅力。因此,九百年来,传颂不衰,深得人们的喜爱。

  中秋月圆人不圆,这对于经历了诸多人生坎坷、兄弟天各一方的苏轼来说,举头望月,情何以堪?古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朋友离别、骨肉分散,可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唐宋以来,出现了许多写离情别绪的诗词。那么,苏轼的这首词是如何表达这种至真至深的情的呢?

  虽然此词用了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进行抒情和说理,但是却摈弃了线性平面的抒情方式,而采取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抒情方式,表现为抒情方式的丰富性和行文的跌宕有致,寓情于景,寓情于理。开头几句为一个层次,接连问月问年,好似屈原的《天问》,起得奇崛,情思高远。又逢佳节,皎月当空,面对皎洁的月色,浩渺的宇空,诗人神思飞扬,情怀激荡,不禁对月发问,明月你何时开始有?天上如今是何年何月?这问月问年,好似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月宫仙殿令人神往,因而,诗人也设想自己是月中人,像“谪仙”李白一样,想“乘风归去”。但又怕月宫金殿,虚寒寂寞,怎比得上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温暖亲切。这一“欲”一“恐”体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留恋。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同时吸引着他,最后诗人还是坚定地立足现实,热恋人世。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诗人望月抒怀,胸怀豪迈的逸兴壮思,从高处着笔,幻想琼楼玉宇“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深情与热爱。

  然而人间也并非没有寂寞和遗憾,兄弟长别离,相见遥无期,这令诗人离愁难遣。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举杯赏月,诗人自然会想起难得相见的远方亲人。因此,下片转为直接抒情。前五句为一个层次,夜阑珊,月徘徊,人难寐。无眠是因为思念所致,深深的手足之情,溢于言表。想到与弟弟无缘团聚,所以向月发问:为什么在人们离别时偏偏这样圆呢?“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这是长期囿积于诗人内心的发问。但是,这首词不同于其他离别诗词之处,就在于诗人能及时地从这种难遣的思绪中摆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写,宕开一笔,使行文舒缓,也体现了诗人情怀旷达的一面。诗人转而想到,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从古以来皆是如此,何须怀恨?最后,诗人终于以理遣情,只要亲人能平安幸福,生命长久,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同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慰,发乎情而止于理,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以及超妙的见解。这一阙由思念难眠到互致慰藉再到真诚的祝福,层层推进,至情至理。

  苏轼一生虽然屡遭贬谪,仕途艰难坎坷,却处之泰然;历经人世沧桑,但仍然乐观向上,这与他那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是分不开的。读苏轼的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胡寅《酒边词序》)几百年来苏轼以其在诗、文、词等方面的成就和文采风流而为后世学者文人所羡慕。正是这以上原因,苏轼的诗词极富真情实感而又饱含哲理,经常为后人引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已成为脍炙人口传千古的佳句。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有删节)

  《潼关怀古》赏析

  “山坡羊”一作“山坡里羊”,又名“苏武持节”。它的句式颇多变化,最常见的是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共十一句。这支小令第七句中的“了”是衬字。

  张养浩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九支怀古的小令,都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由于他在宦海的折腾中,“把功名富贵都参破”,这些怀古的曲中,大都流露了“一死生,齐荣辱”的虚无主义思想。如《骊山怀古》的“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的“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部山怀古》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就是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无差别的,反正都要同归于尽。只有这支万古流传的《潼关怀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怎么能像陈草庵那样对世事采取冷漠的态度,“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山坡羊·叹世》)呢?又怎么能像赵善庆那样对世事采取旁观的态度,“兴,多见些;亡,多说些”(《山坡羊·燕子》)呢?这支小令所闪耀的思想光辉,比起唐代诗人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二首之一》),还要深刻,还要沉郁!因为曹诗看到的是一将的成败,而张曲慨叹的是一代的兴亡。

  陶宗仪《辍耕录》引大曲家乔吉的话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是也。大抵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这支小令的结尾是响亮的,其力度和深度是元曲中很少见的。

  结得好,也要起得好。这支小令把潼关的形胜和潼关的历史巧妙地结合起来,寓情于景,因景生情,以形胜的不变,衬托历史的多变;以潼关作历史的见证;揭示出封建统治阶级的争夺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它用一个“聚”字和“怒”字,把重岩叠嶂的险要华山,波涌浪翻的雄伟黄河勾勒了出来,并像着盐于水似的化用了《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子犯的“表里山河,必无客也”的话,把“外河内山”的军事要地潼关,形象地显现在人们的眼底。起得美丽,起得突兀,能够引人入胜,就是符合乔吉所说的“凤头”。然后从这里生发开去,把读者的眼光引到历史的长河。西都,指的是长安,是秦汉建都之地,秦的阿房,汉的未央,都是规模宏大,弥山踪谷,而今寸瓦尺砖,荡然无存,诗人面对如聚的峰峦,如怒的波涛,遥想秦汉的故都,崇丽的宫阙,自然要浮想联翩,发出吊古伤今的感慨的。这就拓宽了画面,扩大了视野,引起了读者的广阔的联想,也就成了“中要浩荡”的“猪肚”。从而使之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选自1989、1《名作欣赏》,有改动,作者:羊春秋)

  三、焦点争鸣

  《赤壁》真意辨析

  对于赤壁之战中以火攻大败曹军的周瑜,世人一向十分推崇。晋人陈寿称他“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三国志·周瑜传》)宋人苏轼也曾极力称美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雅风姿,及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豪迈气度(《念奴娇·赤壁怀古》)。然而,晚唐诗人杜牧却唱了一曲空前绝后的反调: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显然,这是诗化的史论,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战役的独到见解:周瑜之成功,事先固不乏周详之运筹;但是,倘若不是碰上有利的气候条件,则未必获胜,其中多有侥幸成分。诚如前人所言:“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牧之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然而,当今颇有影响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以下简称《辞典》),却有另一番议论:

  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以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见《辞典》P1086)

  《辞典》之说,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诚然,杜牧“通晓政治军事”,曾精研“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杜牧《上李中丞书》),善论兵,作《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等篇什,注《孙子兵法》,着实有“经邦济世之才”。然而笔者认为,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他的《赤壁》诗显示出异乎常人的灼见卓识。

  乍看起来,杜牧的观点似乎有悖常理,让人“很难想象”。但若将其放到当时的具体情境中去考察,倒是反经合义的。

  周瑜,作为江东的三军统帅,面对曹操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反张昭等人“降曹”之意见,毅然主张“联刘抗曹”,其主观动因多在于他那“宁可玉碎,不愿瓦全”的个性与节操;至于胜败之数,莫说周瑜,恐诸葛亮也难以料定(毕竟《三国演义》中的“神算”出于虚构)。曹操深谙用兵之道,其军事才能远在周瑜之上,决不可能不顾兵家大忌而贸然用兵;周瑜所谓曹操用兵的“数四之患”,“将军擒操,宜在今日”云云(见《三国志·周瑜传》),只不过是为“长我士气,灭敌威风”,意在坚定孙权抗敌决心的策略而已。无论是从当时的天下大势还是从曹操的一贯韬略看,只要不出现意外变故,应该说这次战役曹军是稳操胜券的。

  曹操这位建安时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自初创以来至赤壁之战前的历次决策中,尚无“失算”之纪录:

  建安元年(196),李傕、郭汜兵洗长安,汉献帝仓惶逃出关中,沦落为无人收留的“破落户”,曹操独具慧眼,遂迎献帝入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洛阳以东的大片土地。

  此时,群雄并起各霸一方,曹操占据中原腹心地带,四面受敌,倘若处置不当,将会成为众矢之的、瓮中之鳖。然而这位老谋深算的战略家却方寸不乱,从容应对着各种复杂局面,以稳健的步伐向四面出击。

  建安二年(197),他假天子诏令招抚关中,韩遂、马腾俯首听命,未动一兵一卒便首先稳住了西方。同年,他亲率大兵进攻南阳,收俘了距离自己最近的张绣,铲除了心腹之患。

  他实行屯田制,保持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稳定并解决了军粮问题;他广招贤才,知人善任,“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军事力量不断壮大,为扫平四方作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他采用笼络与离间相结合的方略,让雄踞于徐州一带的刘备、吕布以及盘踞淮南的袁术之间相互攻杀,没费多大气力便相继灭掉袁术、擒杀吕布、击走刘备,平定东方。

  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曹操以弱胜强大败袁绍,然后挥师北上,迅速扫平袁绍残部,占据了河北冀、并、幽三州大部分地区。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乘胜北征乌桓,并招降了割据辽东的公孙康,至此,曹操统一北方。对于曹操略定北方的举措,杜牧在一篇军事著述中曾给以高度评价:“魏武举官渡,三分天下有其二。”(《罪言》)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挥戈南下直捣荆州,开始实施其南方战略。他深谋远虑,精心部署,妙尽机权:稳扎稳打且雷厉风行,以数倍于敌的兵力造成强大的攻势与威慑力;先夺荆襄,然后顺江而下,扫平江东,一统南北。

  荆襄之役颇为顺利,割据荆州的刘表新逝,其子刘琮率部归降。其间,尽管一度遭到寄居于新野的刘备之阻击,但因寡不敌众,诸葛的几囊小计并未阻挡曹军的大踏步推进,曹操很快地在荆州稳住了脚跟,接着便拉开了赤壁大战的序幕。

  直至赤壁大战,曹操这位常胜将军、无敌英雄方才确确实实地遭遇到一次最惨重的失败。败因何在?──这是赤壁之战留给后人的一个疑窦,杜牧以《赤壁》诗形象化地点破了疑窦,展示出自己的超人之见。

  后人在论及曹操的失败原因时,总爱强调曹军的“劣势”与孙刘联军的所谓“优势”,诸如曹军“远来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而孙刘得“地利、人和”等等。然而,倘能摆脱前人既定结论的羁缚而去客观、具体地考察分析一下,你会发现,事实情况并非尽然。虽说北方士卒“不习水战”,但毕竟曹操刚刚收编了刘表的八万水师;虽说曹军“远来疲惫,不服水土”,毕竟曹操握有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即便因疾病、疲劳丧失一半战斗力,仍是孙刘联军仅有的五万人马所无法匹敌的。至于孙刘的所谓“地利”“人和”优势,则更是无稽之谈:虽说江东素有长江天堑作屏障,但此役则不然。诚如东吴老臣张昭所言:“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天险,已与我共之矣。”(《三国志·周瑜传》)况且,曹军居上游,联军居下游,“地利”实则转化为“地害”,这也正显示了曹操先取荆州的战略家眼光。至于“人和”,恐怕更谈不上了:孙权部下“皆望风畏惧,多劝(孙)权迎之,惟(周)瑜、(鲁)肃执拒之议”(《三国志·吴书》),旷日持久的“和战之争”早已伤了江东和气;而孙、刘之间呢?则更是勾心斗角同床异梦,其间的联合,只不过是各为图存自保而暂时地相依为命而已。可见,“地利人和”之说纯系牵强附会,孙刘联军的优势,从战争结果看恰恰是在偶然之间所拣得的“天时”──“东风竟与周郎便”!

  诚然,从普泛意义上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的说法不为错误,《辞典》的疑问也不为无由。但是我们在讨论具体问题时,也不宜忽略一般中的特殊、必然中的偶然。须知,在某一具体战事中,“天时”倒能起到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诚如兵法所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孙子兵法·计篇》)这里,孙子便将“天时”列为克敌制胜的五要素之一。而且,孙子认为,倘能充分利用天时,将不难置敌于绝境:“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风起之日也。”(《孙子兵法·火攻篇》)骤然而起的东南风,着实为周瑜帮了个大忙。周瑜的能耐,在于他充分注意并及时抓住了战机;然而事前周瑜恐也很难料到这隆冬时节竟有东南风起,谁能说这不是苍天所提供的一个“侥幸”的机缘呢?

  杜牧本来就十分推崇曹操,曾亲为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注》中就多次称赏过曹操的用兵之道,而对其败绩却常取回避态度。比如,三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中,典型的火攻战例凡三个:官渡之战中,曹操用许攸计焚毁袁绍辎重;赤壁之战中,周瑜用黄盖计火烧曹操战船;夷陵之战中,陆逊独出心裁,遍燃刘备连营。而杜牧在其所注兵法《火攻篇》中,仅仅引述了官渡、夷陵两个战例,却对赤壁火攻避而未言。(参见中华书局《十一家注孙子》)而他于《赤壁》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倾向,显然是与他对曹操的一贯态度一脉相通的。对于周瑜“侥幸”取胜的认定,当然也是对曹操偶然失败的遗憾。

  杜牧一向同情失败的英雄,这种情愫在其《题乌江亭》中表现得尤显充分。其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对于这首诗的评价,向有不同持论。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作评道:杜牧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王安石亦有类似看法:“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虽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项王庙》)从历史观点看,胡、王二公的指摘不为无由,但是,倒未必领略到杜诗的真诠。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否“卷土重来”,而是项羽该不该自杀。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这种气节一向为人称道;然而在杜牧看来,作为一位“拔山盖世”的英雄,不能“包羞忍耻”是极不应该的,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诗的第二句,是对项羽的批评,更是对“英雄末路”的一种最为深切的同情与惋惜。至于能否“卷土重来”,诗中亦未下断言,而是以“未可知”作结,其潜台词是:只要你正确看待失败,从中汲取教训,继续作出百折不挠的努力,那么无论将来成败如何,你都不愧为一个胜利的英雄。

  联系诗人的身世与遭遇,杜牧何尝不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呢?他一向自负于经纬才略,却因秉性刚直而受到权贵们排挤,长期“落魄江湖”为人幕僚,或做些级别不高的闲官或地方官。但是他从不妄自菲薄,总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十年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杜牧《念昔游》)从这首绝句中,我们除了能品读出些微的苦涩外,更多的不正是一种悠游潇洒的逸荡之情吗?

  也许是杜牧精于兵法的缘故,他深谙成败得失之辩证关系,从不以成败论英雄,亦不以一时一事之成败为成败,成也未必真豪杰,败也未必不英雄。这就是杜牧一向坚持的“成败观”,同时也正是其《赤壁》诗的真意所在。

  而《辞典》对于《赤壁》的立意则有另一番概括:

  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辞典》P1086)

  这种意见,不能说不着边际;不过,倘若细细推敲起来,似乎它距离《赤壁》的真意稍显远了一些儿。

  (选自《阅读与写作》2003、9,有删节,作者:韩大伟)

  四、重温经典

  荐读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提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尽管认识到这一人间和宇宙的铁律,然而,但凡有情之人,又有谁能忍得住临歧一沾巾?为了冲淡离别的痛苦和悲伤,人们常常在送别亲朋好友时,设下一桌或丰盛或简陋的宴席,几碟菜肴,一杯温酒,聊以消释心中汹涌澎湃的离情别绪。但是在宴席上,“多情”之留尚且无可倾诉,“无情”之别还须强颜欢笑。为了宽慰别者,送别者不得不表现出种种“无情”的言谈举止;而在这言谈举止中,又隐藏着多么真挚的深情厚谊啊!然而,“多情”的人可吞声饮泣,“无情”的蜡烛却没有这种自制力,它在那里悄无声息地“替人垂泪到天明”。有生命的人不得不违心地压抑感情的奔泻,而无生命的物反而能随意地放纵心绪的流溢,真是“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短短的一首小诗,把“小杜”的多情宣泄得淋漓尽致。


《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相关热词搜索:诗词 教学

1、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篇一《素材 0051 形容女子美貌的语句》 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2015-12-25)

2、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篇一《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2015-12-25)

3、致雪景词篇一《描写雪的好词》 描写雪 致雪景词(2015-12-30)

4、慷慨就义的近义词篇一《刘胡兰慷慨就义1》 慷慨就义的近义词(2016-01-03)

5、下雪的词篇一《钢笔行楷--关于雪的词》 下雪的词(2016-01-04)

6、感谢父母词篇一《求感谢父母的诗词》 感谢父母词(2016-01-04)

7、伤感短词篇一《伤感古诗词》 感叹古人 伤感短词(2016-01-05)

8、深山密林近义词篇一《三年级近义词》 深山密林近义词(2016-01-05)

9、新婚词篇一《新婚词》 证婚词 新婚词(2016-01-06)

10、七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训练篇一:人教版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练习题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训练(2016-01-10)

11、送长辈生日四字祝福词篇一《长辈生日祝福词》 送长辈生日四字祝福词(2016-01-13)

12、赞美兰花的词篇一《关于兰花的诗词》 赞美兰花的词(2016-01-13)

13、送旧迎新的反义词篇一《送旧迎新活动策划》 送旧迎新的反义词(2016-01-15)

14、送给女友的晚安词篇一《给女友的晚安短信》 送给女友的晚安词(2016-01-15)

15、钻石婚祝词篇一《二老钻石婚祝词》 钻石婚祝词(2016-01-1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4476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