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2016-06-20 14:33:12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意义;掌握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掌握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通过指导学生完成 “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项练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认识了解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针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教学难点:“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出问题:“21世纪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科技生产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竞争实际是科技竞争和满足素质的竞争,科技的基础在教育。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成就。

  (展示数据,要求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

  2、多媒体打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邓小平的照片)”(1983年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是题)

  3、“在政治课中大家多次接触到《义务教育法》,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含义是什么?”

  4、解决课本99页“动脑筋”题。

  5、展示不同时期学校和学校设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6、“尽管我们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赋予了青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少数地区的孩子还不能享受到这种权利和义务。”

  7、回顾导课提到发展经济和教育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8、提出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中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什么?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是怎样发展教育事业的呢?” 1、听讲,认识到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析数据,谈观点,认识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

  2、谈谈邓小平的题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到:这个题词不仅是对景山学校的,更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方针。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3、谈含义。

  4、踊跃谈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权力和义务。

  5、结合教材资料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谈)

  6、观看图片,了解贫困地区办学的困难,珍惜所拥有的学习条件。

  7、利用教师出示的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资料,了解科教兴国提出及重大意义。

  8、互相讨论后纷纷阐发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结合日本、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二战后的危机,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重视教育的发展。)

  9、结合教材回答:实施素质教育等。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理念。

  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珍惜所拥有的教育机会。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结合多媒体重视资料谈高校的发展。

  3、根据老师补充的高校发展资料,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前景作一番美妙的设想?譬如,你将以哪门课程作为重点选学的方向?”

  4、补充资料,进一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对于人口众多、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来讲,教育总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据199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每10万人口接受过各种教育的人口分别为:大专以上的2 065人;高中的8 282人;初中的27 283人。 1、认真阅读归纳回答:①数量大增,学科齐全,布局合理。(展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图片、文字资料等)

  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863” 计划项目和国家发明奖。)

  2、观看课件,积累数据资料,增加直观认识。

  3、在教师鼓励下踊跃发言。

  4、在教师的讲解下认识到:中国的教育事业要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满足青年人接受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教育的愿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科教兴国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本课所学,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以致用。

  突出深化课题: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五、总结:

  引导学生谈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认识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六、板书设计: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0年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1、数量大增,学科齐全,布局合理

  2、办学质量、效益、办学条件提高

  3、科研硕果累累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相关热词搜索: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4651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