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2016-07-19 09:25: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共6篇)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词语(成语、熟语等)题(含详细解答)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词语(成语、熟语等)题汇编(新课标卷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______的天职。...

篇一: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词语(成语、熟语等)题(含详细解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词语(成语、熟语等)题汇编

(新课标卷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成语

【试题解析】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①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②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故只有选C项。

(新课标卷II)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中各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仔细分辨各句语境。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浙江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

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

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

1.答案:A

解析:A项,“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使用正确;B项,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此处应为“不温不火”,指的是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D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重庆卷)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网格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

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

【答案】2.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考查常用近义词的辨析使用,能力层级为E。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出。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而发生作用。抵御:抵挡;抵抗。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

本题难度不大,但特别要主要语境和词语间的搭配。①小题,“损害”只能“抵消”,排除A和 B;③小题,“自我”和“防御手段”综合考虑较妥当,排除D。(②小题,“抵御”和“侵袭”比较搭配;④小题,“抵制暴力”较常用。)

(安徽卷)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

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B.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 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

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解析】A(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望文生义。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适用对象错。D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合语境。)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

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栖柳依依

C.春回爆竹声声 B.千家喜气洋洋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C.题写 蕴涵 涵泳 B.题签 内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2.答案:C

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C项在内容上能够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3.答案:A

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吟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4.答案:D

(北京卷)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

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

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

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

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

5.答案:C

解析: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A“按下葫芦起了瓢”,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意思是自家人不说客气话。D“君子之交淡如水”,指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广东卷)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的命题思路与2013年大致相同,继续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的形式,符合高中学生现阶段的语言运用实际。相较往年,今年考查的词语为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均为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没了虚词。

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

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正确。

C项“梳理”,本指用梳子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项“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艺作品等的接受者。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受众”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适用对象正确。

(江苏卷)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

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答案】C

【解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巧妙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

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排除“别树一帜”;“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

【评点】单纯词语辨析选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过的题型,单纯成语辨析选择是近两年来江苏高考出现的新题型,“传统”与“现代”混搭考查,是今年高考江苏省的首创。从所给语段的语境角度而言,此道题的难度不大,应该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

【解析】按照“对仗”的规则[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对“水面”和“楼上”,(定中短语相对)“雨细”对“风回”,(主谓短语相对)“墙头雨细”和“水面风回”相对:即可选A项了。

【评点】略知诗句对仗知识的考生,此题并不是很难的,可谓送分题。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 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

A、词语 不免 无可厚非 B、词汇 不免 无可厚非

C、词汇 未免 无可非议 D、词语 未免 无可非议

【答案】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析】【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也可以用来指一个人或者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汇。“词汇”还可以指语言中词汇的某个特定部分,例如:“基本词汇”“一般词汇”“科技词汇”“外来词汇”“方言词汇”“行业词汇”。“词汇”不论用来指哪类词语,都表示某种词语的“总汇”。也就是说,是指词语的某种集合体,因此,“词汇”不能用来指单个儿的词。这是目前使用“词汇”时往往出现错误的地方。对此,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说:“一部词典只有一个词汇,不能有几千几万个词汇。我们只能说这部词典共收录两万个词,或两万个单词。”因此,“这篇文章里有不少新词汇”“读范文的时候要注意学习词汇的使用”“这几个词汇的意思要细心体会”之类说法中的“词汇”都应当改为“词”或“词语”。可见,(1)中应选“词语”。“不免”、“难免”和“未免”的区别:1、“未免”这个词用得最少、用起来也最为简单。它必须与“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否则句子不成立。如果想对某个超出正常范围的事件、情况进行主观评价进行表达的时候,出于礼貌最好用上“未免”。2、“不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若表示一种理想结果或中性结

篇二: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成语、熟语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成语、熟语

(新课标卷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成语

【试题解析】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①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②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故只有选C项。

(新课标卷II)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中各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仔细分辨

各句语境。【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浙江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

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

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

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

1.答案:A

解析:A项,“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使用正确;B项,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此处应为“不温不火”,指的是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D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重庆卷)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网格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

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

【答案】2.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考查常用近义词的辨析使用,能力层级为E。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出。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而发生作用。抵御:抵挡;抵抗。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

本题难度不大,但特别要主要语境和词语间的搭配。①小题,“损害”只能“抵消”,排除A和 B;③小题,“自我”和“防御手段”综合考虑较妥当,排除D。(②小题,“抵B.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 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

御”和“侵袭”比较搭配;④小题,“抵制暴力”较常用。)

(安徽卷)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

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

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

【解析】A(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望文生义。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适用对象错。D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合语境。)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

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C.题写 蕴涵 涵泳 B.题签 内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2.答案:C

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C项在内容上能够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3.答案:A

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吟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4.答案:D

(北京卷)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

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

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

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

5.答案:C

解析: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A“按下葫芦起了瓢”,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意思是自家人不说客气话。D“君子之交淡如水”,指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

清淡如水。

(广东卷)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的命题思路与2013年大致相同,继续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的形式,符合高中学生现阶段的语言运用实际。相较往年,今年考查的词语为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均为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没了虚词。

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

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正确。

C项“梳理”,本指用梳子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项“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艺作品等的接受者。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受众”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适用对象正确。

(江苏卷)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

篇三: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形容第一的成语大全

1、吉祥止止: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2、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3、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4、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5、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6、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7、第一夫人:一国中国家元首的妻子。

8、超古冠今:超:超出;冠:位居第一。古今第一,无人能比。

9、冠绝当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0、黄钟毁弃: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11、横行天下: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不受阻碍。也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12、天下独步: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13、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4、宫移羽换:宫、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第一音级。指乐曲变调。也指事物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

15、冠绝一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6、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17、富有天下:有:占有,享有;天下:指全国。(

18、画苑冠冕:苑:会聚的地方,多指学术、艺术的集中处;冠冕:皇冠帝冕,比喻第一。在美术界占据第一流的地位。

19、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20、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

21、鳌头独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22、佳肴美味: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23、拔山盖世: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24、功首罪魁:功:功绩;首:首先;罪:罪责,罪行;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功绩数最大,罪责也数第一。

25、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26、甲冠天下: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27、天下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28、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29、佳肴美馔:馔:食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篇四: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形容收获的成语大全

1、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2、稇载而归:稇载:满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3、宝山空回: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4、名利兼收:收:收获。又有名又得利。

5、满载而归: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6、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形容收获很多。也比喻巨大的成就。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7、稳吃三注: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8、满车而归:满:满满地;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9、俯拾仰取: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10、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11、不虚此行: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12、受益匪浅:指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13、左右采获: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14、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

15、所得无几:得到的没有多少。指收获很小。

16、稼穑艰难: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17、一树百获: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18、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19、年谷不登: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20、以蚓投鱼: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21、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22、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篇五: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形容积累的成语大全

1、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2、积羽沉舟: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

4、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5、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6、种学绩文: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7、积财吝赏:吝:使不得。尽管积累了很多财富,却舍不得赏赐给下属。形容非常吝啬。

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0、铢累寸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11、积水成渊:比喻积小成大。

12、祸因恶积:遭受灾祸的因素是罪恶的积累。指坏事做多了便会招致灾祸。

13、福生于微:福:福分;生:产生;微:古代长度单位,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福分产生于极微小因素的积累。

14、积善余庆: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15、积德裕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16、积水成渊: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17、生众食寡: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18、现买现卖:临时买来再贩卖出去。比喻平素没有积累,临时从这里学,又到别处去传授。

19、铢积寸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20、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22、积德浴浚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23、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24、积小致巨: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

25、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6、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7、鸿毳沉舟: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

28、跬步千里: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29、寸积铢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30、众少成多:犹积少成多。指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31、土穰细流: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32、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33、积铢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34、众毛攒裘: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35、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

36、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

37、累足成步: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38、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39、累土聚沙:比喻积累收聚。

40、积金至斗:北斗星。堆积起来的金子能触到北斗星。比喻积累的财富极多。

41、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42、杂学旁收:杂:多种多样的;旁:广泛。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积累知识

43、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篇六: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形容财富的成语大全

1、堆山积海:堆积的如山似海。原形容占有的财富非常多。也比喻东西极多。

2、堆金叠玉:形容财富极多。

3、暴敛横征: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4、天下大屈:屈:竭,天下财富耗尽。形容天灾人祸后,民穷财尽的情景。

5、堆金积玉: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

6、儋石之储:犹言少量的财富。儋,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

7、积玉堆金: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8、积金累玉: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9、生众食寡: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10、富堪敌国: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同“富可敌国”。

11、升官发财:指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12、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13、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14、省用足财:减省费用,积聚财富。

15、富埒天子:富:富贵;埒:相等。(

16、立吃地陷: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17、盈满之咎: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

18、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19、积金至斗:北斗星。堆积起来的金子能触到北斗星。比喻积累的财富极多。

20、金玉货赂:货赂:指珍宝、财富。泛指黄金、美玉等珍贵的财宝。

21、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22、来之不易: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23、富有四海:有:占有,享有;四海: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一切财富。旧时形容帝王最富有。

24、财连于命:财富与生命息息相关。指人生存离不开钱财。


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相关热词搜索:形容压力大的成语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从小到大的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4962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