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高亢的西北腔

高亢的西北腔

2016-07-30 09:02:1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高亢的西北腔(共5篇)高亢的西北腔~~一、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歌手的演唱很土、很落后,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但如果教师能抓住民歌源自生活,高于生活,讲究自然美的本质特点,诱导学生从流行的西北民歌《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入手,探索、体验民歌淳朴、自然美,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高亢的西北腔(一)
高亢的西北腔~~

一、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歌手的演唱很土、很落后,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但如果教师能抓住民歌源自生活,高于生活,讲究自然美的本质特点,诱导学生从流行的西北民歌《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入手,探索、体验民歌淳朴、自然美,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欣赏观看视频、诱思探究教学方法为学习指导策略,合理设计问题,诱导得当,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独立性为核心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乐在其中。

2.课标与教材分析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中学生,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中第二单元内容。所学的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均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高亢、纯朴、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出西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人的性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结构为单乐段形式,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刨洋芋》歌词采用“比兴”的创作手法,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性曲目。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教师诱导学生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最后,总结出西北民歌特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真善美的艺术具体体现,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目标与要点分析

⑴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⑵通过学唱《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体验西北“信天游”“花儿”的音乐风格及创作方法。

⑶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民歌,了解民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4.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学科基本理念,使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始终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探究法、聆听法、演唱法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并把这种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西北民歌是我国民歌浩瀚海洋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真善美的最高艺术审美价值。

5.应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

⑴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种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网络是学生获取知

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

⑵网络资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二、教学实施

1.教学片断精彩回放

⑴导入:课前播放视频电影红高粱插曲《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学生伴随音乐走进教室,并跟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计意图:采用具有西北风格的作品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心情愉悦的情感交流,用歌声活跃课堂,让学生感受激情和爱。“先声夺人”活跃课堂气氛。 ①设问:是否听过此作品,此作品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学生回答;听过这首歌,高亢、野味十足、嘹亮、粗旷、大胆。

②师介绍:此作品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主题曲。

设问:播放电影《红高粱》片段,此片段描写哪个地方的风情。

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

教学意图: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导入新课。

⑵展开:

①师:电影《红高粱》把我们带进了中国的大西北,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大西北。

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大西北。羊皮袄,白头巾,西北男人豪爽,能喝酒……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具有西北风情的电影片段激起学生的“先前经验”

②播放多媒体——西北地理风貌。以测试的方式在教材的“拓展与探究”的第4题的地图上找出西北五省的地理位置。

师生:通过图片资料了解西北地区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用“晋、陕、宁、甘、青”等简称填写在相应位置。

(教学意图:让学生明白,地理环境、人的性格、生产方式、语言,这一切都与民歌的风格形成有关。渗透民族文化意识,为下一步做铺垫。

⑶欣赏青海民《上去高山望平川》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

①集体朗诵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生:借景抒情

②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歌曲的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大

③用了什么演唱方法?

生:用了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

④歌曲节奏怎样?

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

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总结“信天游”特点。

旋律高亢、节奏自由,演唱时多运用方言、衬词衬腔、发声方法多位假声,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认识“花儿”这种山歌体裁。

再次聆听 激发情感[多媒体展示]西北“花儿王”朱仲禄演唱的MV。请注意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音色、节奏、旋律)。

(设计意图:认识音色要素对作品风格形成的意义。为下一环节深入学习作铺垫。)(简要实录:学生饶有兴趣地随着歌王轻声演唱,并尝试打拍子。) ⑷深入

师小结:经过多次聆听、模唱学习,大家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对这首西北民歌你有何认识和见解呢?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性学习,既可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又可激发其他同学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简要实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不少同学把课前准备的资料和大家分享,热烈的交谈中不时传出同学模唱的西北腔,引起同学一阵笑声。

车霖: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胡晓晨:我给大家讲讲啊(笑)刚才咱们听的这首歌的体裁叫“花儿”,它是民歌中的一种山歌,采用民间格律诗创作,富有浓郁的山野风味。

双句双字尾”的格式。上句采用“2+2+3”的七言奇数结构,下句采用“3+3+2”的八言偶数句结构。例如: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句)平川里——有一朵——牡丹;(下句)。

生:我发现我根本不能照谱子打拍子,是否跟他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有关系。(掌声)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西北民歌大多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且,歌词创作采用我国的古诗韵律,现在请欣赏另一首陕北民歌《脚夫调》。

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节奏怎样?表现了西北人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歌曲内容大都表现什么阶层的生活?

生: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表现了西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歌曲内容大都表现平民生活。

让学生明白,民歌的美就在于她的:“原生性”。人们情绪的宣泄和抒发都包含在高亢的歌声中,体现和渗透着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与情感之中,易接近,贴近民众。

⑸探究

[多媒体展示]陕北方言演唱,请感受、体验音乐情绪与当地老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下一环节总结西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作好铺垫。)

(简要实录:用心聆听,思考老师设问。)

林雪:我知道陕北有一种歌叫“信天游”,曲风和《脚夫调》有些相似。 师:能给大家唱几句吧。

林雪:轻声唱:“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失的岁月,我抬头,向青天……”)

[多媒体展示]西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简要实录:问题刚提出,学生迫不及待地各抒己见,课堂掀起了小高潮。

林雪:民歌创作的素材来自于生活,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况,可以说民歌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声)

姜艳丽:不仅如此,地理环境也是形成西北民歌重要的原因哟!另外,我国古诗词对它也有深远的影响吧!

由伽钰:那地方人烟稀少,彼此间说话隔的远,需要大声喊才能听见,所以,他们的歌声如此高亢、嘹亮。(笑))

⑹拓展

【高亢的西北腔】

[多媒体展示]听赏山西民歌《刨洋芋》。你能想象出农民在劳作时的情景吗?注意“比兴”创作手法,你能举例说出我国哪首古诗也采用这种创作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西北民歌风格特点,是本次课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演唱主题旋律、音乐接龙游戏),加深对作品所体现

出的风格特点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审美评价(思想内容、艺术价值)。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3+2+x+1高考设计

播放《羊(啦)肚子手巾(吆)三道道蓝》这首歌回答

这是______地方民歌。说明该地区地貌特征是______,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是______。我给学生们指出,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看好歌词,从歌词中判断出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该地区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设计意图: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通过对思考问题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并在音乐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引起学生好好对音乐知识的注意。)回去搜集你熟悉的喜欢的西北民歌及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并对比《西部放歌》与旧社会的西北民歌的异同。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⑴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很难及时地对每个组或者是学生个体进行指导,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⑵教师的自身水平还有待提高。

⑶课堂组织教学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虽然学生们都积极投身到教学环节中,但活动教学的秩序还是欠佳,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改善。

三、课后反思

1.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探究教学论的精神。学生对音乐诸多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掌握运用,应发挥这些同学的带头作用,充当“小老师”在音乐课堂中的帮带音乐素养学的慢的同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引导下,有层次,清晰地认识了解音乐风格及思想内涵,使其艺术审美由最初的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审美品味和修养。

2.学生在对待教学活动的态度上存在着差异,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活动起来积极一些;而有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活动起来可能就会显得被动一些。因此,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从兴趣入手,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四、专家点评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探究教学创建和谐高效课堂的精神,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学生对音乐诸多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层次,清晰地认识、了解音乐风格及思想内涵。使其艺术审美由最初的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最终,使情感得以升华,增强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审美品味和修养,教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高亢的西北腔】

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还不是十分了解,没有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还不够完善。对教学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如:网络资源、学生资源等。应用更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

高亢的西北腔(二)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教学内容: 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 一、仔细聆听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三、介绍“花儿”“信天游”

二、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重点:仔细聆听西北民歌,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观看视频短片,从而引出西北民歌。

师:首先,我要给同学们看一组视频短片,同学们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是在什么地区拍的。

生:略

师:对的,这些电影都是在西北地区拍的,那么同学们对西北地区还有哪些了解呢? 生:略

师:同学们知道的很多,那今天呢,我就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西北民歌。

二、新授课

(一)知识回顾

1.民歌的概念及分类

师:在上新课前呢,我们要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有谁能告诉我民歌是什么意思?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生活,也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和风俗歌等。

2.西北民歌简介

而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同学们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出我刚说的五个西北省区?

(二)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1.介绍“花儿”

在西北民歌中以“花儿”、“信天游”“山曲”最有代表性。

那么,有谁知道“花儿”是什么意思呢?

生:略

师:“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 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2.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下面呢,我要请大家对照着歌词来听一首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3.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师:大家都听完了,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啊?

生:略

师:老师给你们画了下划线,现在发现了吗?对了,歌词的格式是223.,332,223,332,这种格式称为“双字双句尾”。 这两段歌词,第一段是写景,给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第二段意在抒情,从表面上看呢,是一位男子将自己心中的女子比作了牡丹,表达了自己对心中的女子的倾慕之情,但是,实质上是揭露了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

师:那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啊?

生:略

师: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

调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真假声 ”典型音列,并以 “”这一四度音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多使用假声和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非常的富有西北民歌的特点。

(三)欣赏《脚夫调》

1.介绍“信天游”

我们听刚过了一首青海“花儿”,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信天游”体裁的歌曲,同学们对“信天游”有什么了解么?

生:略

师: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是流行在陕西北部、甘肃及宁夏东部的一种山歌。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另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 、起伏较大的。

2.介绍“脚夫”

由于时间关系呢,今天我们就听第二种类型的信天游,《脚夫调》。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脚夫”是什么意思?

师:在陕、甘、内蒙、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因此,他们在路途上总是靠着唱歌来排解内心的寂寞和忧愁。

3.带着问题聆听

现在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谈感受

我们都听完了,就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压抑、愤懑、低沉„„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基本上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呢,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立刻低沉下去,并且呈下行状态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表现了一种压抑、愤懑的心情。

(四)欣赏《刨洋芋》

1.介绍《刨洋芋》这首歌曲

接下来要听的就是第三种了,山曲,《刨洋芋》,你们知不知道洋芋是什么啊?

洋芋其实就是土豆。《刨洋芋》这首歌,歌词是采用比兴的手法,先以“土溜溜的蚂蚱”做起兴,而后引出主题——刨洋芋,生动的描写了刨洋芋的动态、神态,表现了农民看到了自己丰收的来动成果时的那种满腔喜悦的自豪的心情。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试着去感受一下收获的喜悦。

2.欣赏并感受

师:听完了这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刨洋芋》和前面两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刨洋芋比较轻快、活泼,前两首比较高亢,深沉,自由。

(五)总结

师:那你们觉得西北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总结:西北民歌的旋律很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自由。歌曲的内容大都表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爱情和劳动等方面。

(六)问题探究:形成了这种高亢风格的原因有哪些?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西北民歌这种高亢的、自由的风格呢?可以从西北人民的性格、生活和地形等方面去思考。

老师总结:同学都知道,西北地区的地貌主要都是黄土高原,这高原都是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而当地的人民也经常站在坡上,远距离的呼喊、交谈着,为此,他们常常把声音拉的很长,因此便形成了这种高亢、自由的旋律。而当地人民的性格粗犷豪迈、不拘小节,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唱歌,就是他们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爱情的赞美与渴望。

(七)介绍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

师:其实,现在又很多的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都加入了民歌的元素,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呢?

生:略

师:《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三、课外拓展,《茉莉花》和西北民歌的差异

师:接下来,我要给同学们听一首你们非常熟悉的歌曲。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

生:《茉莉花》

师: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哪个地方的民歌呢?

生:知道,江苏;不知道。

师:若学生知道:啊,同学们真的很棒。若学生不知道:不知道啊,那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江苏民歌。

上节课呢,同学们也都学习了音乐要素,我们就从音乐要素上将这首《茉莉花》和西北民歌对比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在旋律上,《茉莉花》是怎样的呢?

生:优美流畅、柔和婉转„„

师:那么西北民歌呢?

生: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师:在音色上呢?《茉莉花》是什么样的?西北民歌又是什么样的?

生:《茉莉花》是优雅甜美的,西北民歌是粗犷有力、音域宽广的。

师:速度上呢?

生:《茉莉花》是缓慢的,抒情的。西北民歌是缓慢的,自由的。

四、 课堂总结

民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歌曲中,学会鉴赏民歌的方法,体会民歌所表达的真、善、美,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其他地域、风格特点的民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亢的西北腔(三)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 课 题 ]:高亢的西北腔 [ 课 时 ]:1课时 [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 教学内容 ]:

一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 二、《刨洋芋》(山西民歌) 三、《脚夫调》(陕西民歌) [ 教学目标 ]: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三、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 教学重点 ]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

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 “花儿”与“信天游”。 [ 教学难点 ]:

一、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 教学过程 ]:【高亢的西北腔】

高亢的西北腔(四)
高中音乐教案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

1、《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2、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高亢的西北腔】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教学难点:

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高亢的西北腔》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地图。谁能来说一说,我国的西北地区是指其中哪几个省份呢?

生: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

师:那又有谁知道,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又是如何的呢?

生: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师:正是因为这样的地形地貌,使得西北民歌形成了旋律高亢辽阔的特点。其中以“花

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信天游”则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作品鉴赏

(一)《上去高山望平川》

1、 风格特点。

师:首先我们让我们走进青海,欣赏一首青海的“花儿”。听完后告诉我,这首民歌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

生: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高亢的西北腔】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上下两个乐句的旋律线有何特点吗?

生:上句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下句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回环往复

师:一唱三叹,使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也使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直泻千里。

2、生:没有乐队伴奏,单靠人声来演绎,节奏比较自由。

3、生:具有浓郁的西北味?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浓郁西北味呢?从语言上看,它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啊?对了方言演唱的。那演唱方式呢?跟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方式。 还有吗?还有什么原因。

生:加了很多村词。使得这西北味更加醇厚。

4、 师:那我们把村词去掉呢?我们来念一念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生:上句采用2+2+3七言奇数句 下句采用3+3+2八言偶数句

两段歌词,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抒情。

5、师:这首歌是由著名的“花儿王”朱仲禄演唱,他用的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使歌曲显得格外地道朴实。另外这首歌曲寓意深刻,我们再来听一遍,大家想一想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寓意和哲理呢?

生: 好像在述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阻,

生:揭露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

师:说的很好,所以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如何的?深沉的。但是深沉中我们又感到了坚定的力量。鼓励人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二)《刨洋芋》

1、简介。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着大家去山西挖土豆了。你们听农民在地里一边劳动一边还有歌声传来。

我们来感受下农民在劳作时心情是如何的?

生:收获后喜悦的心情。

2、思考歌词创作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特点。

生: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先用“土溜溜的蚂蚱”作起兴,而后进入真正要表现的主题“刨洋芋”。用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借景抒情。

3、那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唱一唱。(模唱)

师:旋律可以分成几个短句呢?四个。

那四个短句有何联系区别呢?

生:都是以第一乐句旋律为基础,有的重复它,有的变化它。

师:这种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就叫做合头换尾或是换头合尾。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

4、复听歌曲并请2名同学上台作表演,表现劳动的情景和收获的心情。

6、听无伴奏女声合唱版的歌曲。

(三)《脚夫调》

1、最后我们再去陕西看一看,这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群“脚夫”。让我们听一听,当他们常年赶着牲口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时又是唱着什么歌曲。边聆听边体会脚夫赶脚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从歌词上听出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2、师:那从旋律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歌曲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呈下行状态结束在了调式主音上,正是这种下行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

3、歌手采用陕北方言,加了许多装饰音。

三、总结。

欣赏了这三首歌曲我们知道了,由于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黄色土地,自然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作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又带着严峻和深沉。

四、拓展。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三首西北民歌,那你知道有哪些具有西北风味的通俗歌曲吗?

【高亢的西北腔】

(1)《一无所有》(2)《黄土高坡》

把知道的西北民歌及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的歌名写下来,完成书上的这张表格。

五、小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高亢的西北腔(五)
高亢的西北腔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 茆洁

走进陕北民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西部放歌”为主题情境的综合欣赏课。我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陕北民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对陕北民歌的综合欣赏作为西部放歌之一的一堂以欣赏为主、体验为辅的综合欣赏课。本课内容以民歌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民歌为切入点,安排了对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兰花花》、《黄河船夫曲》的赏析,使学生通过感性的听赏体验到理性的赏析认识,最终达到在以后的音乐欣赏中对陕北民歌准确的鉴赏运用。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视听结合法、探究讨论法、创造体验法,为学生搭建了多维、立体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视觉器官,从而在听赏分析、参与体验的轻松氛围中,逐步激发学生热爱陕北民歌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陕北民歌,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点】赏析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兰花花》、《黄河船夫曲》。

【教学难点】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环节】 一、走进西部

环节目标:了解西部地理位置,初步体会陕北人生活中处处是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环节目标:赏析陕北民歌,了解其风格特点及形成,深入感受陕北处处是民歌。 三、拓展延伸

环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挖掘我国各民族民歌之情。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音乐引路

学生在歌曲《西部放歌》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 2、了解地理环境

师:同学们,刚刚的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西部。

CAI:中国地图—西部地图—陕西地图

师:我国的西部包括:重庆、四川、陕西等12个省,今天我们将走进陕西省的陕北

高原。

3、欣赏:电视剧《血色浪漫》演唱片段

师: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

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听几个陕北民歌的片段,请你听一听这3首陕北民歌所演唱的是什么内容?(赶路、送别、放羊)

4、导入新课

师:在陕北,人们不论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他们便放开

嗓子便唱起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陕北,去了解与陕北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一)黄土地上的歌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兰花花》

1、介绍地域环境

师:我们首先来看看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环境。

CAI:黄土高坡、高原人们的生活、比较城市—黄土高原 师: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

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2、听赏男声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黄土地上的歌声! 1)初步感受信天游的曲调特点

师:这首歌给你的整体感觉怎样?(粗犷、豪放)

师:刚才的这首歌的曲调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一直都非常高亢?(曲调高亢,变化较

多) 师:在听的时候,很多同学就跟着在底下轻声地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 2)跟唱,体验信天游节奏特点

师:我们轻轻的跟着唱一次,仔细体验节奏有何特点?(节奏自由,变化较多)

3)分析,了解歌曲内容 a、了解历史背景

师:这首歌的内容说的是什么?

师:这首歌从音乐要素来看,歌曲的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变化较多,它是陕北民歌

最具典型代表的信天游体裁。它的内容属于陕北的红色革命歌曲,这和陕北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为陕北是我国红色革命根据地,这首歌反应了陕甘宁地区革命时期老百姓抗日的生活以及对救星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感谢。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等等都是现在非常有价值的革命歌曲。

b、了解方言特征

师:请你找出歌曲中的方言。

如:开花——开花儿 红艳艳——红yie yie 咱们——咱meng 红军——红军儿„„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

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c、了解衬词

师:歌曲中有很多的衬词,如: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个)艳艳„„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

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

能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衬词的运用同样也是信天游的一个重要特征。


高亢的西北腔相关热词搜索: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课件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亢的西北腔”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亢的西北腔"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5233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