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6-09-26 10:28: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cn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刘晓燕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19期

本设计以提升学生素养,追求语文味为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触摸语言,拥抱语言,熏陶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新词,体会“才”的不同意思,能用关联词重新组织句子

2.抓住“纹丝不动”一词,理解重点句、段,领会邱少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品味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完成读写训练。

教学重点

抓住“纹丝不动”一词,理解重点句、段,体会邱少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品读“我”的心理活动,感受邱少云的伟大精神品质,完成读写训练。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题 激发情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无数先烈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热血儿女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生诵读课题),他是祖国人民的骄傲,让我们再自豪地说出他的名字!(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诵读课题的方法,拉近学生与英雄的距离,启动情感之舟,为学生进入课堂做铺垫。

二、初读全文 体验情感

1.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邱少云的一件什么事?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14.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4-5分钟)

1、揭题,读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14、我的战友邱少云。

2、复习生字词

师(出示课件):生字词都认识了吗?开火车检测,请这一列火车,起——这列火车再来开一开——(指明三列)

师:同学们都读对了,看来上节课对生字词的学习把握得不错。

4、复习主要内容

师:现在我们来回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1952年10月12日,为了夺下391高地,我的战友邱少云(潜伏隐蔽时纹丝不动,直到)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事。)(指名1-2个学生)

师:同意吗?请用你们的手势来告诉老师。

二、品读感悟

(一)、细读课文,体会品质

1、过渡: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你认为邱少云是个怎样的战士?

2、生答(预设:邱少云是个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是个严格遵守纪律的战士。邱少云是个坚强的战士。)

3、师:快速浏览课文,文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

生答(纹丝不动)

4、教师板书:“邱少云 纹丝不动”。

【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5、师:潜伏时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

6、生默读后指名答。(PPT出示:课文段落:“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到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到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发现我们。”)【要指导一下读】

7.邱少云在火中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文中第几自然段进行了描述?

8、生答(第8自然段)。

9、师PPT出示第8自然段:齐读一次

10.再次默读段落,边读边划出哪句话最能表现邱少云在火中 “纹丝不动”?【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生找后2人小组交流。(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13、师:这是一个什么句?

14.生

15.师:为什么要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

16、生思考后答(预设:生1: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甚至都感觉不到他的呼吸。 生2:而且他的意志象千斤巨石一样坚定。

15、师:是呀!你们说得都没有错!邱少云,千斤巨石,它们都不怕烈火焚烧,它们在烈火焚烧时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但是,同学们,请不要忘记,巨石是一块石头呀,是没有生命的石头呀!而邱少云是一个人啊!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呢?

(出示课件 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插图)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家注意看他的眼睛,他

的嘴唇,他的手指。

师:你看到了什么?

16、生答(预设:生1:我看到邱少云非常痛苦。

生2:我看到邱少云邱少云在咬紧牙关,他在坚持着,他非常勇敢。

生3:我看到邱少云的手指插进了泥土里,我想他的身上十分疼,但是他纹丝不动。)

17、师:平时生活中,你有被火烧过、被开水烫过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生答(有。生1:我大声地叫。生2:我哭了。生3:我赶快用凉水浇。)

18、师:邱少云具有自救的能力吗?此时此刻,邱少云能自救吗?

预设:(生答(邱少云有自救的能力,但是此时此刻,他不能自救。)

师:邱少云是钢打铁铸的吗?

生:不是。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9、师:邱少云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那他为什么要强忍火烧的剧痛,像“千斤巨石”般“纹丝不动”呢?换句话说,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预设:(生(朗读课文)“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391高地还能拿下吗?

生:不能。

师:战线还能往南推移吗?

生:不能。

师:抗美援朝的战争还能取得胜利吗?

生:不能。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邱少云他们必须要严守纪律。)

20、师:邱少云宁愿牺牲,也要纹丝不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鼓舞着邱少云?谁能用书上的话回答?

预设:生:(大声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1引读重点句(配乐):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预设:(师:熊熊的烈火,就这么无情的燃烧着,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五分钟过去了——读

生:(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师:十分钟过去了——读

生:(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师:十五分钟过去了——读

生:(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师:整整半个钟头过去了——我们一起读!

生:(师生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2、师: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邱少云伟大精神的赞叹。】

(二)、研读课文,领悟情感

1、师:在熊熊烈火中,邱少云以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相隔不远处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体会,并在课本上写感受(作批注)。

2、学生独立默读课文,做批注,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3、预设汇报交流(师:你划了哪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划的句子是:“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体会到作者内心十分痛苦,他不想看到自己的战友被活活烧死。

生2:我划的句子是:“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体会到作者十分担心,十分焦急,作者的心情可以用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心急如焚”。

生3:我划的句子是:“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体会到:作者不敢看,却又忍不住不看,他的心情十分矛盾。

生4:我划的句子是:“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体会到作者的无奈,他盼望的奇迹根本不可能出现。)

【讲一讲破折号的作用:我盼望出现的奇迹是什么?这个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4、师:我发现多数同学划下了整个第7自然段。(出示第7自然段)看得出,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非常沉重。对于作者的心情,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到位。读这段文字时,那句话让你感到最揪心?

生: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刀绞”怎么理解?

生:(边说边做动作)刀绞就是把刀插到心脏里,然后还要转动刀子。

师:多么痛苦呀!

师:邱少云明明可以自救却不能自救,“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邱少云被列火吞噬——作者当时的确是百感交集,那么多复杂的情感纠结、冲击、碰撞,使他的心像刀绞一般。(教师板书 我 :心如刀绞)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作者,也是在座每一位同学的。让我们带上这些感受来读这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更真切的体验。

5、学生练读。

6、教师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指名一生读。

师:你读得非常棒,声情并茂,很明显,你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请坐。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老师也想读读本段,可以吗?

生齐:可以。

教师范读。

师:请大家带上自己的感情,齐读本段。

生齐读第7自然段。

7、师:这段精彩的心理描写,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邱少云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纹丝不动”,所以作者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教师板书:伟大。

三、总结全文

1、师: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无声无息,而又壮烈豪迈,他的精神鼓舞了战友们,战斗打响了——请大家齐读第9和第10自然段。

2、(生齐: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 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第10自然段)【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师: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的一块巨石上刻下了如下文字(出示课件) 学生观看。

4、师: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师:全体同学请起立,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这句碑文。

5、(生: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6、师:邱少云,朝鲜人民会永远纪念他!中国人民会永远纪念他!邱少云,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五、总结全文,归纳写法

1.师:同学们,课文第8自然段直接描写邱少云在火中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伟大”,这种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叫做——正面描写。

2.师:而第7自然段,不直间写邱少云,而是描写“我”的心理活动,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同样也能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这种描写方法叫做——侧面描写。

3.师:写一个人时,为了突出他的品质,我们可以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像《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样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四、拓展延伸

师:(出示课件)

课后作业:1、学完本文后,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邱少云说,课后就以《邱叔叔,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下你想说的话吧。

2、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2.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烘托邱少云的高大形象。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危险的处境,从其外在的行为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感受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感悟法,观察想象法,角色换位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上节课,我们深深地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所折服,你知道邱少云的身世吗?简要介绍邱少云、本文作者及社会背景。播放手机典型的导学成果。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他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新授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后讨论回答。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作为分段的界线,用“‖”标出。

(1)学生讨论。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

第三段(4~8)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

第四段(9~10)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

3.扩展:按四段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小标题。如:可编为:(1)拔毒牙;(2)潜伏好;(3)勇献身;(4)速取胜。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
冀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9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单 元:做人需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战友写战友的文章,作者以目击者、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写下了战友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军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敌人的燃烧弹燃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潜伏部队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壮烈牺牲。文章赞扬了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全文情感真挚,十分感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近文本人物。

2.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为邱少云写碑文,将学生情感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格。

重难点分析:

学生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从邱少云的外表(神态、动作),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将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展现出来。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人物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
(最新冀教版五语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公开课教案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了解邱少云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革命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2.初步学习分析人物言行、心理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邱少云为了革命的利益,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好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体会邱少云的崇高精神。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幻灯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让我们一起回到1952年10月12日。那一大,天还没有亮,战士们就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边读边思考,战士们在潜伏时必须要到什么?为什么?

小结:战士们能否做到纹丝不动,是这次战斗取得胜利的关键。

过渡:可是到了中午,事情发生了突变„„

(二)学习第三段

1.思考:邱少云的处境怎么样?你能不能读出来。

2.老师重点引读第五自然段

火苗子怎么样?我忽然闻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

过渡:邱少云处在熊熊烈火之中,那么有什么办法把他从烈火中解救出来?

3.第六自然段

学生轮读:“„„„只要„„。”“„„只要„„”

齐读:但是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过渡:邱少云是我朝夕相处的战友,望着他被烈火吞噬,我可以救他但是不能救,那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轻声读第七自然段

①重点讨论: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为什么这里要用“年轻的”这个词语?“我”为什么这样担心?)

我不敢朝他那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又忍不住不看?反映出当时“我”怎样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

5.默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邱少云在烈火之中是怎样做的?

学生通过了解“两个多钟头”,“像千斤巨石一般”,“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体会邱少云在烈火中严格遵守纪律,不惜洒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①放录音

②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是那么无声无息,又是那么壮烈豪迈。让我们怀着对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

(三)第四段:全班同学随着伴奏带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

邱少云在烈火中仍然做到纹丝不动,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第二课时邱少云导入 冀教版五彩池教学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冀教版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6541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