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2016-09-26 11:12: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共5篇)...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一)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10-11学年高一生物(必修一)学案——第一章实验一

第4课时 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郑梁梅高级中学 朱靖亚

知识精华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基,因此叫还原性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基,因此叫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实际上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的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

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混合后,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棕色 砖红色

二、脂肪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时,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染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染色反应为红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

2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 作用,形成紫色或紫色的络合

物,这个反应叫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用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题例领悟

例1: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B、无色 浅蓝色 棕色

C、砖红色 浅蓝色 棕色 D、棕色 绿色 无色 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立即生成浅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因此,答案为A

例2: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A、碘液、苏丹Ⅲ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双缩脲试剂、苏丹Ⅳ染液 D、碘液 、斐林试剂

解析:白浆为淀粉,淀粉遇碘变蓝,黏稠物质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因此,答案为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徒手切片时的刀口方向应是 ( )

A、向前 B、向内 C、向左 D、向右

2、在鉴定蛋白质样品时,加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

A、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B液 B、先加B液,混合后再加A液

C、A、B液混合后立即加入 D、上述方法都可以采用

3、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的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4、下列关于实验一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5、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 )

A、反光镜末调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末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6、在可溶性还原糖及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 )

A、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再重做一次

C、下次实验再用 D、组织样液过多颜色反应不明显

二、非选择题

在用花生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时,基本步骤是:取一粒浸泡过 h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取花生的 ,进行徒手切片;选取 材料放在载玻片中央;用滴管在材料上滴2~3滴 染液,染色1min;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在材料上滴1~2滴体积分数为 溶液,洗去浮色;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洗液,在材料上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材料细

胞中存在大量被染成 色的圆形小颗粒。说明材料中存在 。要想进一步看清楚视野右上方的细胞时,应将装片向 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再转动 换上 ,再调节 就可以看清楚。

自我评价答案:

1、B 2、A 3、A 4、B 5、B 6、A

非选择题

1、3~4 子叶

转换器

最薄的一片高倍物镜 苏丹Ⅵ 50%的洒精 细准焦螺旋

脂肪 右上方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学案-第11章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初三物理第11章学案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1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难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器材准备

挂图、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让我们感到再次祖国的强大和宇宙的浩渺。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探究历程 观察教科书第4页图10-1-1和图10-1-2的挂图,说一说宇宙是如何构成的

1.宇宙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广阔无限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糖粒进行分割,开始时分割得到的颗粒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总结:糖这种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跟踪练习: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很小__。

3.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

自主阅读课本,小组内交流讨论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及其特点。

固态物质:

液态物质:

气态物质:

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导致体积变化的例子吗?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去,就没有甜味了,这时得到的就是糖原子了。

观察图10.1-4;小组内总结:糖分子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5.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自主阅读课本明确:,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原子是有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和,核外_______构成,原子核又可以分_______,_______。

6. 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那么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自主阅读教科书第7、8页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内容,你能知道:

“纳米”是一个___的单位,符号是______1 nm=____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______nm。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0.1 nm-100 nm)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表明:当物质被细分到_____尺度,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着的变化。

(三) 跟踪练习

1. 图1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和原子核由中子和 组成.

电子

图1

2、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3.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4.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问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 (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确定

学习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达标检测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_____,周围有电子绕其运动。

2、请根据图表所示多数物质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及其他的宏观特征完成下表。

3.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图7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图7

4.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

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

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6.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

氚可用“ 表示(其中“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7.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8.决定物质性质的是( )

A.物质颗粒 B.分子 C.原子 D.中子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

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

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

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第2节 质量

编写教师:于再良 龙廷中学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知道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3.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学习重点:质量概念的建立

学习难点: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

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

认真观察老师出示的教具,思考下例问题:

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

二、主体探究

1. 自主阅读课文,填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1 t=______kg 1 kg=_____ g 1 g=________mg,大头针质量约是8.OX10_5kg,=_________mg,鲸的质量是1.5X105kg=________t

2.质量的测量

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构造,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3. 如何正确的使用天平,识读课本找出关键词

(1)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1.1功》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1.1功》新课标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木块、木板、细绳,小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力学里所说的功有它的特殊含义。什么叫功?从本章起开始学习有关功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

自学指导【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

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 -----_________( )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F----____-----_________( )

S----____-----_______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五、拓展提升

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

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 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

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

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

A 6×103J B 9×103J C 3×104J D 3.9×104J

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 750J B 150J C 没有做功 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

A 拉大车做的功多 B 拉小车做的功多

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

W=FS( )

A 只适于甲 B 只适于乙 C 只适于甲和丙 D 甲、乙、丙都适用

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课后记: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四)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五)
【物理】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个静止的球,我们踢它一脚,就可以把力作用在球上,使它开始运动,并产生速度;假如再去顶它一下,那就不只改变了它的运动方向,同时也改变了它的速度.力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譬如撑杆跳时,可以使杆发生弯曲.力的性质和特点有哪些呢? .

要点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特征

(1)力的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无论是什么物体,它都要受到力的作用;而只要有力的存在,就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效果性

力的效果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物体速度的变化.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方向发生变化,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②物体形状的变化.当我们用手压锯条的时候,锯条变弯,我们就说锯条发生了形状的变化.

(3)力的相互性

力存在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我们将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力的矢量性

力是矢量,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往往不同.所以,要把一个力完整地表示出来,既要说明力的大小又要说明力的方向.

(5)力的瞬时性

力可以发生突变,既可以瞬间产生,也可以瞬间消失.

(6)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测量.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图示:物理学中用一根有向线段来形象、直观地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4)作力的图示需要“四定”:

①定标——选定作图的标度,即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多大的力.有几个力时,应当兼顾各个力的大小,一般采用这几个力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共同的标度.

②定点——确定力的作用点画在何处.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并确定力的作用点.

③定线——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该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

④定向——在线段的末端加注箭头,指明力的方向,并且在箭头的旁边标出表示这个力的字母、数值和单位.

要点二、重力和重心

1.概念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也叫重量.

理解重力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本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不论是否与地面接触,都受重力作用,重力与运动状态和接触面的情况均无关.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G=mg.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kg,g是一个与地球位置有关的量,叫重力加速度(g值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通常情况下,g取9.8 N/kg,表示质量是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6)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

2.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的分布都有关系,跟物体的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

(3)对于薄板状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找出其重心所在的位置.这种方法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二力平衡条件

一、力的理解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受到力,不会施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相互作用才有力的作用

D.小说《水浒》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大力士”,是说他有很大的力

解析 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错误.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也就是说,受力物体一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如马拉车,车也拉马,故B选项错.两个物体发生了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直接接触,如磁铁隔着一段距离时也能吸引铁屑,故选项C错.物理学中的“力”与现实中的“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选项D错误.

答案 ABCD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可以发生在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

二、力的图示

例2 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如下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

答案 BC

解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另外,选取不同的标度,力的图示会有所不同.根据上述原则可知A、D图示正确,B、C则不正确.

三、重力的理解

例3 如果重力消失了,将会发生的情况是( )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B.一切物体的质量都没有了

C.用天平仍然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D.河水不会流动

解析 下雨、刮风以及河水流动都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引起的,如果重力消失,这些自然现象都不会发生,故A、D正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重力是否消失无关,故B错.如果重力消失,放在天平托盘上的物体对托盘天平无压力,所以天平也就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了,所以C错.

答案 AD

四、重心的理解

例4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解析 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所以A项错误;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因此B项正确;物体重心与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当质量分布不变、形状不变时,其重心不变,而形状改变时重心位臵也改变,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BC

1.关于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称量物体的重力大小

D.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答案 D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物体运动时也受到重力作用.由实验可知,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成正比的.

2. 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

D.力的大小相等,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答案 ACD

3. 下列有关力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才上升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的作用

C.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了一个浮力的作用

D.运动员跳远腾空后,是因为受了一个强大的冲力作用,所以能前进几米

答案 C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觉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

答案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

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

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答案 AD

6.一饮料杯装满水,如图3-1-1所示,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水的共同重心将(

)

图3-1-1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 D

7.在图3-1-2中,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受到的重力都是8 N,试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高一物理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10-11学年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一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6545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