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2016-09-27 12:33: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共4篇)...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你。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一)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 标签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很多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3)教学写法:某某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

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

2、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3、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熊猫馆”“海洋馆”“大象馆”的位置。

三、练习

1、P20做一做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P23第7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作业

练习五第1、2、3、4、5题。

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

课后习题

1、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2、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

角 D.等腰

板书

先写列数,用逗号隔开,再写行数,还要用小括号把这一对数括起来。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_用数对确定位置_数学_小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青岛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50-53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楚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并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国旗护卫队升旗的视频:

(播放国旗护卫队升旗的视频)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畅谈比如他们的队伍很整齐,他们排的队很整齐,他们很威风,很有气势,我很激动,我长大也想去当兵等。

师:的确,看着那英姿飒爽的军姿,整齐的队列,不免让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绿色的军营是很多青少年的向往,在假期的活动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比赛呢。在队列比赛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位置,这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行与列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师:请大家看图,在队列比赛中,小强站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生1: 第二排第三个 生2:从左边数第三排第二个

生3:从左往右数第三竖排,从右往左数第四竖排,从前往后数第二横排,从后往前数第四横排。 师:你们觉得这3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1:1号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数的第二排,所以虽然简练但没有交代清楚,2号说清楚了从哪儿开始数的,但不知道是横排还是竖排。

生2:1号说小强在第二排,2号说小强在第三排,他们的“排”一个指横排,一个指竖排,但都没有写清楚。

生3:3号描述比较准确,不过太麻烦了。

师(小结):的确,1号和2号描述的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3号描述的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怎样能描述得既准确又简练呢?这就需要统一标准。

2.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师:其实,像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生:我知道,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

师:你说的完全正确。(出示课件)

师: 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观察者,看一看,哪是第一列?共有几列?哪是第一行?共有几行?

(2)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师: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

生:他在第三列第二行。

师:对!第三列和第二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强就在这儿,因此小强的位置就是“第三列第二行。”(让学生分别说出另外几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

2、列与行的巩固。

师:现在同学们在教室中所坐的位置哪是一列?哪是一行?从老师的角度看哪里是第一列呢?哪是第一行?

同学们快点看看自己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大声地告诉老师,你在第几列?第几行?

生:两个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 第3列的同学请起立,第4行的同学请起立。

师:谁站了两次?为什么 ?

生:因为我既是第3列的又是第4行的,所以站了两次。

师:如果再让第2列和第5行的同学起立,同学们猜猜看,谁会站两次?

师:可见,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就要同时具备列数和行数这一对数。

(二)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1、抽象位置图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课件由人物图变成点子图)

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人变成圆点了。

师:用圆点来代替每个同学,你认为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

生:清楚、简便„„

师:确实比原来简洁、清楚了。你还能指出哪是第一列和第一行吗?

师: 在这幅点子图上,你还说出小强的位置吗?

生:小强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

2.提炼数对

师:这位同学用一句话六个字表示出了小强的位置,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更简练一些呢?(根据学生情况提示:可不可以省略汉字,只用数字和符号?)

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答案写在小卡片上。

(生讨论,老师边巡视指导,边收集一些卡片准备展示)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同学们的创意作品。学生评价优点和缺点。

师:现在老师只想说一句,我太佩服你们了,大家的方法都比原来简练了,而且是各有特点。我发现你们的这些方法有个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生:都有3和2这两个数。板书

师:对呀,都保留了这两个数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关键内容要保留。大家的方法的很简练,能不能各人用各人的方法?

师:对,为了大家交流方便,我们必须要统一标准。

将数对板书完整并讲解。

师:为什么会叫数对呢?

生:因为它有两个数,两个数就是一对数,数对就是一对数的意思。

师:对,用一对数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所以叫数对。多形象的名字呀!

3.练习巩固数对

A师: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刚的位置的位置吗?快速写到练习本上。

B师: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的表示位置。 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吗?

生:能

师:好,快速的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同位检查写的对不对?

师:数对中第一个数是2的同学请起立,同学们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站在同一列上。

师:数对中第二个数是3的同学请起立,同学们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站在同一行上。师:也就是说,数对中,如果第一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列,如果第二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行。

C猜同学

(三)学习用数对表示平面方格图上点的位置

1.介绍平面方格图

师:(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这幅点子图,老师将这些圆点用竖线和横线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幅(方格图)。 师: 如果我们把每一列每一行的起点都定为0,现在它就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平面方格图。

师:同学们看,方格图和刚才的点子图相比又有哪些优点?

生: 方格图比点子图更简单更清楚了。

2.练一练

师:在这幅方格图中能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位置?

三、联系生活,综合练习

1、报箱

2、点图

3、图形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头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对数对你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简练,非常准确。

师:数对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用两个有序的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课件介绍经纬线知识。) 师:其实数对的由来也是非常的偶然呢!(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找一找吧!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三)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第一个信息窗50—53页内容。 教材分析: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楚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

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

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

(播放建国60周年阅兵式资料)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师:看着那英姿飒爽的军姿,整齐的队列,不免让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绿色的军营是很多青少年的向往,在暑假的夏令营活动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比赛呢。在队列比赛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位置,这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队列图片,引出学生方队中存在学问,引出想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行与列

1.认识列.和行,明确行与列的规则。

师:请大家看图,在队列比赛中,小强站在什么位置?

你能用你的方式记录下来吗(学生电脑操作)教师展示。

师:对,像这样竖着排列就叫做竖排。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板书:列)那如果横着排列呢?(板书:行)自己搜索行与列(电脑操作)。并让学生读出搜索的内容。

师: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板书从左往右)

师: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板书从前往后)

师:(看情景图)这是第1行,从前往后依次是第2行„„第5行。

图中一共有几行?

师:现在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小强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先说列,再说行。小方的位置呢?小刚的位置呢?

(生边说师边用手指,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知道列和行的交叉点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

(二)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1、抽象位置图

师:请大家再来看情境图,如果用一个小圆圈表示一个同学,那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这样的点子图。你认为这个点子图和刚才的人物图相比有哪些优点?

师: 在这幅点子图上,你还说出小强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先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点子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行的合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2.提炼数对

师:这位同学用一句话六个字表示出了小强的位置,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更简练一些呢?(根据学生情况提示:可不可以省略汉字,只用数字和符号?)

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答案记录在电脑上

(生讨论,老师边巡视指导,准备展示同学们的创意作品。学生评价优点和缺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而且都比原先简练了。 尤其这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先写列数,用逗号隔开,再写行数,还要用小括号把这一对数括起来。(板书)这就是数对(板书)【《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师:小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2)表示,两个数字能颠倒吗?为什么?

师:通常情况下,数对中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

3.练习巩固数对

师: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亮的位置和小青的位置吗?快速写到练习本上。学生读师操作电脑。

师: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的表示位置。

2、列与行的巩固。

现在老师是观察者从老师的角度看哪里是第一列呢?哪是第一行?

同学们快点看看自己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大声地告诉老师,你在第几列?第几行?

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吗?同位检查(学生操作)

找一列的前四个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同学们观察这几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这几个呢?先展示(2,1)(2,2)(2,3)(2,4)(2,5)让学生说想法,再出示(1,1)(2,2)(3,3)(4,4).

师:列数不同,行数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相同。

师: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数对(3,2)和数对(2,3)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师:请数对是(3,2)和(2,3)同学起立,大家看他们在同一个位置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行与列的认识和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师学生初步的感知列和行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为下面学习数对做铺垫。】 10巩固练习做猜朋友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用数对表示了自己的位置,那你能用数对表示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吗?快速的写在练习本上。

师:现在你不用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只要说出他所在位置的数对,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好吗?

交流找2-3个同学(前两个指名回答,第三个一起回答)

师:有两个同学的数对是这样写的(点课件)(x,5)(y,6)你能帮他找到朋友吗?为什么?

师:看来,一个数不能准确表示具体的位置,只有给定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写自己,写朋友的位置所在数对,巩固对数对的理解及写法。能用数对表示出一个具体事物的位置。同时通过让同学们猜好朋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学习用数对表示平面方格图上点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四)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青岛版教材五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军营93—97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楚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方格纸,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

(播放建国60周年阅兵式资料)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畅谈比如说他们走的很整齐,他们的队伍很整齐,他们排的队很整齐,他们很威风,很有气势,我很激动,我长大也想去当兵等等。

师:的确,看着那英姿飒爽的军姿,整齐的队列,不免让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绿色的军营是很多青少年的向往,在暑假的夏令营活动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比赛呢。在队列比赛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位置,这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行与列

1.认识列.和行,明确行与列的规则。

师:请大家看图,在队列比赛中,小强站在什么位置?

生: 多种说法

师:你们所说的“排”指的是什么?

生:竖着 ,或前后或上下

师:对,像这样竖着排列就叫做竖排。(板书:竖排)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板书:列)刚才同学们有两种数法,一般我们从哪边数?

生:一般从左边数。

师: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板书从左往右)

(继续看情景图)这是第1列,从左往右依次是第2列„„第六列,一共有几列?

生:6列。

师:竖着排列叫竖排,那如果横着排列呢?

生:叫横排(板书:横排)

师:每一横排在数学上我们都叫做行,(板书:行)

师: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哪边数?

生:前往后数。(板书从前往后)

师:(看情景图)这是第1行,从前往后依次是第2行„„第5行。图中一共有几行?

生:5行。

师:现在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小强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先说列,再说行。(生答)小亮的位置呢?小明的位置呢?(生边说师边用手指,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知道列和行的交叉点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

2、列与行的巩固。

师:现在同学们在教室中所坐的位置哪是一列?哪是一行?从老师的角度看哪里是第一列呢?哪是第一行?

同学们快点看看自己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大声地告诉老师,你在第几列?第几行?

生:两个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 第3列的同学请起立,第4行的同学请起立。

师:谁站了两次?为什么 ?

生:因为我既是第3列的又是第4行的,所以站了两次。

师:如果再让第2列和第5行的同学起立,同学们猜猜看,谁会站两次?

师:可见,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就要同时具备列数和行数这一对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行与列的认识和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师学生初步的感知列和行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为下面学习数对做铺垫。】

(二)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1、抽象位置图

师:请大家再来看情境图,如果用一个小圆圈表示一个同学,那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这样的点子图。你认为这个点子图和刚才的人物图相比有哪些优点?

生:清楚、简便„„

师: 在这幅点子图上,你还说出小强的位置吗?

生:小强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

【设计意图:先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点子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行的合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2.提炼数对

师:这位同学用一句话六个字表示出了小强的位置,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更简练一些呢?(根据学生情况提示:可不可以省略汉字,只用数字和符号?)

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答案写在小卡片上。

(生讨论,老师边巡视指导,边收集一些卡片准备展示)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同学们的创意作品。学生评价优点和缺点。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而且都比原先简练了。 尤其这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先写列数,用逗号隔开,再写行数,还要用小括号把这一对数括起来。(板书)这就是数对(板书)

师:小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2)表示,两个数字能颠倒吗?为什么?

生:不能。„„

师:通常情况下,数对中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

3.练习巩固数对

A师: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亮的位置和小青的位置吗?快速写到练习本上。学生读师操作电脑。

B师: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的表示位置。 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吗?

生:能

师:好,快速的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同位检查写的对不对?

师:数对中第一个数是2的同学请起立,同学们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站在同一列上。

师:数对中第二个数是3的同学请起立,同学们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站在同一行上。师:也就是说,(课件出示:数对中,如果第一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列,如果第二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行)

师: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数对(3,2)和数对(2,3)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师:请数对是(3,2)和(2,3)同学起立,大家看他们在同一个位置吗?

生:不在。

师:列数不同,行数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相同。

C巩固练习做猜朋友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用数对表示了自己的位置,那你能用数对表示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吗?

生:能

师:好,快速的写在练习本上。

师:现在你不用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只要说出他所在位置的数对,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好吗?【《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生:交流找2-3个同学(前两个指名回答,第三个一起回答)

师:有两个同学的数对是这样写的(点课件),你能帮他找到朋友吗?为什么?

师:看来,一个数不能准确表示具体的位置,只有给定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写自己,写朋友的位置所在数对,巩固对数对的理解及写法。能用数对表示出一个具体事物的位置。同时通过让同学们猜好朋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学习用数对表示平面方格图上点的位置

1.介绍平面方格图

师:(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这幅点子图,老师将这些圆点用竖线和横线连接起来,, 就变成了一幅(方格图)。

师: 如果我们把每一列每一行的起点都定为0,现在它就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平面方格图。

师:同学们看,方格图和刚才的点子图相比又有哪些优点?

生: 方格图比点子图更简单更清楚了。

【设计意图:将点子图自然过渡到方格图,有效的完成了由具体的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

2.练一练

师:在这幅方格图中能用数对表示出小明的位置?大家能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在教学平面方格图后,让学生再次回过头来表示小强的位置,用情景贯穿于整堂课,由平面到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平面方格图的理解和运用。】

三、联系生活,综合练习

1.用平面方格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 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平面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各地点的位置吗?(指名回答,实验小学一起说)

2、师:这是掖县公园的平面分布图,你能说出数对表示的是哪个景点吗?(采取指名回答,齐答,女生答,男生答四种方式进行)

3、师:在三年级学习方向和位置的时候,我们已经游览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游览一下凤凰村,感受一下它的新变化。我想去游览——,它的位置在——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4、师:在生活中哪些事情用到了数对的思想?

出示“神舟七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这是“神舟七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地球这么大,我们能快速而准确的找到他,其实就是运用了数对的知识。怎样在这么大的地球上确定位置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解决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并会在平面方格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课堂小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止。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探索的大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神舟七号”返回地球画面的回放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的去探索如何在地球上确定位置,拓展知识面。】

板书

确定位置

竖--列 横--行

左-右 前-后

(2,4)

第3列 第2行

数对(3 , 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与对应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写有数对的纸条。【《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谈话,激活经验

教师: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想一想你是怎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的?

生各抒己见。

教师:对。有了一定的标准爸爸妈妈就能很快地找到你的位置。

活动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暑假中我们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其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小强同学也参加了这个活动。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

活动三: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1.认识行与列

(1)初步感知,学生描述

师:仔细观察小强在整个队伍中站在什么位置?

生1:站在从右数第4排第2个;

生2:在从左数第3排第2个;

生3:从左数第3排从前数第2个。

(2)确定规则,规范描述

师:你们所说的“排”指的什么?

生:竖着看为一排。

师: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用手势指一指哪是一列?刚才同学们有两种数法,从左面数或从右面数。在生活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一般情况我们从左面数起。这是第一列,想一想这是第几列?这又是第几列,这幅图中一共有几列? (板书:从左往右数)(课件演示列的形成)

师:第2个又是什么意思?

生:第2个就是说从前往后数是第2个。

师:第2个也可以说他在第2横行。每一个横排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行。用手势指一指哪是一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板书:从前往后数)

想一想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在这幅图上一共有几行呢?

(课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

(3)巩固内化,形成表象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列和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规定列和行的?

(随学生回答,课件闪动演示)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6585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