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2016-10-06 10:43: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共7篇)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商 镇 2011年08月12日近年来,农业银行适应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制度管理工作也走在了同业前列。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基础管理提升,是农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制度建设既是银行完善治理的...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供大家学习参考。

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一篇

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

商 镇 2011年08月12日

近年来,农业银行适应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制度管理工作也走在了同业前列。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基础管理提升,是农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制度建设既是银行完善治理的应有之意,更是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制度建设是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应有之意。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搭建,仅仅是公司治理的起步,而不是全部。国际上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均将制度建设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如英国公司治理委员会的《Cadbury报告》明确指出,“公司治理是经营和控制公司的制度与过程”,将制度与公司治理几乎等同起来。企业在组织结构搭建后,必须立即跟进制度建设,否则,公司治理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制度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公司治理的水平。如果说,农业银行“三会一层”治理结构的搭建属于公司治理中“形似”的范畴,那么,制度建设和完善则关乎从“形似”到“神似”的重要转变。【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制度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优秀的上市银行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市场看,大型银行在产品与服务上的同质化现象突出,中小银行在地方和特色领域竞争中逐渐发力,抢占大银行市场;从国际市场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银行间的竞争也逐步升温。银行在监管标准和治理结构上,由于法律规范的趋同而显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上市银行必须转向内部挖潜,重视制度中的管理成本问题。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种制度下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关系决定了制度创新,同时,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由此推知,哪家银行的制度更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更能尽快适应市场及时转变发展模式,更能引导盈利模式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更能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哪家银行就会赚取更多利润,更容易在竞争中抢到先机。从这个角度讲,银行间的竞争就是制度间的竞争,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必须通过制度予以实现。 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必然需要。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深度参与经济活动,自有资本只占营运资金的很小比例。因此,银行的经营成败,不仅关乎股东回报,更关乎广大储户利益,甚至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与安全。为此,各国政府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心和要求,超过了任何其他行业。体现在制度建设上,无一例外地要求银行建立机构、业务、流程、风险类别、人员等全覆盖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求银行的领导者承担内部控制的首要责任。例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在全行范围内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并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明确要求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作为大型上市银行,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也是《商业银行法》将“安全”作为银行经营三原则之首的重要原因和必然结果。

新时期,农业银行的制度建设要以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六大评价维度来衡量。

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提出,评价优秀大型上市银行标准的六个维度是治理规范、业绩突出、风控优先、特色鲜明、团队出色、形象良好。同样,制度建设也要以这六个维度来衡量。

“治理规范”就是要求制度建设适应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在制度体系上按照分层、分类、分块的要求搭建完整的内部规范结构;在制度立改废等重要环节体现决策的科学、治理的高效;在制度价值取向上符合农行整体战略安排;在制度执行效果上,能作为公司治理载体和手段得到快速充分的传达与执行。

“业绩突出”和“风控优先”是对制度功能提出的明确要求。制度建设要为农行的核心价值创造和风险把控服务,寻求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在发挥“规范功能”、严把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制度“激励功能”,尽量减少制度执行成本和机会成本,解放经营行的生产力,引导农行整体效益向好、经营效率提高,不断

拓展价值创造空间,实现市值稳定增长。

“特色鲜明”就是要求制度建设发挥引导作用,立足于农业银行自身特色,发展相对优势,促进核心竞争力的积蓄与增长。在制度起草和论证过程中,要兼顾传统领域的优势巩固与创新领域的优势形成,使农行在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不败。

“团队出色”就是要求制度建设必须体现奖优罚劣,为农行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在内部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便利的制度环境,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高管层和普通员工都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客观精细地反映价值创造中每个环节的贡献大小,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形象良好”是股改上市后对制度建设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制度设计者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社会形象,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制度规范的细化过程中,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意识,维护企业品牌形象。这就要求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加入“社会形象”的讨论与审查环节,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标准。

制度建设要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强化自我约束,转变规范模式,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来,农行对规章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初步建立了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随着公司治理、业务流程、监管要求和技术手段的变化,一些制度已经不适应精细化管理和市场竞争的要求。新时期新形势下,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

一是要在公司治理的层面安排好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公司治理层面做好制度建设安排,就是为治理工作本身的高效顺畅铺路搭桥。制度建设要从高层做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此,董事会要制定好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和工作计划,做好全行制度体系、重要基本制度的规划与审批,定期就全行制度建设与管理听取高管层汇报。高级管理层要积极落实董事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部署,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加强制度归口管理和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制度主管部门的作用,解决好制度建设长期存在的规范冲突、职责交叉等问题。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制度建设方面实施履职尽职监督,监督基本制度和重要规章的执行,树立制度权威。分支行除了要做好上级行制度的细化与执行,还要变单纯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制定,积极向上级行提出制度建设建议,认真参与制度论证,负责任的反馈制度征询意见,与制度制定行共同提高制度质量。通过建立上下双向贯通的信息传递渠道,使制度制定行能够客观真实的掌握制度执行情况和基层意见,以便及时做出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后续安排。

二是要合理解决授权的“度”的问题。农行网点遍布城乡,地区差异是经营管理中必须面对和重视的客观现实,制度建设不宜搞一刀切。对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于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的地区和特色产业集中地区,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贴近当地金融生态,制定不同政策,体现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多样性。为此,总行在制定制度时要解决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合理解决授权的“度”的问题,使各家分行在总行制度框架下,还有余地根据当地特色灵活执行。既有制约,又有自由,达到“收”与“放”的平衡。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农行上市以后,价值创造、资本约束、成本控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上市公司,要快速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广大股东的业绩期望,将上述外部要求内化为自我约束,制度建设必须有所作为。在原先的国有银行体制下,银行管理的行政色彩浓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具有层级众多、语体公文化、内容口号化等缺陷,很难适应上市银行的管理与竞争。目前,农行仍有一部分制度标准不清、言辞模糊,照抄照搬外部规定或领导讲话而缺少细化,给基层行的执行造成了一定困难。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改变。新时期,农行的制度建设必须贴近经营管理与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做到标准清晰、易于操作,最大限度减低制度传递和执行过程中的效力损耗。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理

关切,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维护股东利益、尊重客户权益、关心员工发展、配合政府监管,实现农行与投资者、客户、员工真正的“共同成长”,实现银行与监管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是要转变规范模式。制度建设要致力于提高银行竞争力,就必须在规范模式上有所突破。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监管都逐渐从“行为规范”模式向“目的规范”模式转变,不单纯以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作为制度的规范方式和主要内容,而是注重通过经营目标、风险控制水平的设定对制度执行者提出要求。其优点是使经营者免受僵化的条条框框限制,在有效实现经营绩效和风险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多种执行路径。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更易发挥,更有利于应对复杂的金融形势和竞争环境,充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实践中,农行的一些分支机构经常反映管理行的制度管得过紧,束缚了手脚,这实际上就道出了“行为规范”模式的不足。新时期,农行要系统梳理并废除现有制度中不必要的行为约束,注重发挥“目的规范”的作用,降低分支行执行成本,解放经营行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同时,应当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制定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机制,真正通过“商业”手段经营商业银行。

五是要以质量控制和程序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制度核心竞争力。要保持农业银行制度的竞争力,质量控制和程序管理是关键抓手。目前,农行已经形成了立项、起草、论证、审查、审批、发布、评价的一整套制度管理机制,在同业制度管理领域保持了领先地位。上述机制中,既包括质量控制,又包括程序管理,质量控制需要程序管理为手段,程序管理要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论证、审查和评价环节,重在提高制度质量;立项、审查、审批则是重要的程序控制手段。下一步,农行要重点利用和不断完善现有机制,为提升制度竞争力提供制度支持。起草部门要做好制度论证工作,切实广泛深入地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组织力量论证,对本部门所起草制度的合法合规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等承担第一责任。审查部门要总结过去好的做法,按照合法合规、形式规范、机制合理、协调统一等标准做好制度审查,提出实际可行的完善建议。对制度后评价工作要给予应有的重视,适时开展重点条线、板块的制度评估,改变重制定、轻维护的现状,及时根据实际动态调整,始终保持制度竞争力。要纠正“程序管理影响效率”的偏见。合理的程序控制既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更是保证各部门限时办结、提高制度制定效率的有效机制。制度建设要在年初做好立项规划,减少制度重复,节约管理资源;制度审查要保证有充分必要的时间,抓好审查意见的落实;制度审议审批要坚决避免逆程序操作和越程序操作。“链条的强度决定于它的薄弱环节”。只有在制度立、改、废全部管理流程中都做到主动合规,才能更有效的保持农行制度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的通知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二篇

山东华泰标牌有限公司

关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的通知【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全体员工:

古语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制度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必要和重要手段。

随着公司的发展,制定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华泰公司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自2011年8月份以来,公司调整组织结构、制订部门职责范围、完善人力资源登记并相继出台了《产品质量奖惩制度》、《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等事宜的通知》、《关于发放洗衣粉等员工福利用品的暂行规定》、《车辆管理制度》、《销售提成制度》、《出差管理制度》、《机动车号牌风险防控制度》及公司工艺流程和成套的产品检验规范等。上述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华泰公司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公司11月份出现的生产计划管理问题暴露出了公司制度执行力不足。企业如何自动协同有序的运作,这就需要制度和流程来保障,即所谓“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由于人的惰性存在,因此制度的执行就必须要监督、检查。这才是管理的真正开始,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企业就发展了。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表现在企业管理上就是“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即“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有章可循是前提,遇到事情有据可查,有章可依。有章必循是核心,制定制度的目的是执行制度,因此任何工作必须要按制度办事,任何制度都要落到实处。违章必究是关键,能否将制度落地,检查、监督是很关键的环节,员工违章了,要有部门去监督、去考核,这不是企业和员工“过不去”,而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必须手段,可以加强制度的严肃性、加强制度的权威性,进而规范企业管理。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制度起草—制度执行—制度修订”,是一个可持续的闭环,否则,制度建设过程就是单向的,不可持续的,不利于公司发展。公司目前出台的制度正处于试用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与缺陷,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逐一修订、完善。同时,随着公司的发展也必然会出台新的制度与废止和公司发展严重不符的旧制度。

下一步,公司将加大制度的宣贯力度,强化既有制度的执行,希望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司现已出台并逐步完善的规章制度,必将对全面提升华泰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起到深远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此通知。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国际工程部应逐步完善以管理体系制度的建设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三篇

国际工程部应逐步完善以管理体系制度的

建设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1、报表体系:周报、月报、年报等的标准格式及涵盖内宾其中涵盖内容不外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项目后勤等信息;

报表的标准格式,应该有公司LONGO、填报项目部、填报人、填报时间、项目审核人、上报时间等;

并制订报表填报的考核制度,如:如果项目部不能按时上报报表,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报表弄虚作假,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不上报报表,就采取什么措施等。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2、施工进度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如:没有按时上报周、月、季度、年施工进度计划,应采取什么措施;没有按时上报周、月、季度、年施工完成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由于项目部自身管理原因造成施工进度滞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由于施工进度原因,受到甲方的批评、通报、处罚、停工等,应采取什么措施等。

3、施工成本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如:项目开工前没有进行成本预测或成本分析,并制订相应成本制订计划,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没有按时进行月、季度、年施工成本分析和上报,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成本控制偏离成本目标或成本计划,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偏,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完工后,项目结算成本远远高于成本目标或成本计划,

应采取什么措施等。

4、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如:项目开工前没有质量目标或质量计划,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没有制订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自身施工质量原因造成的返工,应采取什么措施;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受到甲方的批评、通报、处罚、停工等,应采取什么措施等。

5、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如:项目开工前没有制订施工安全控制目标,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没有制订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应采取什么措施;项目部管理上的漏洞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应采取什么措施;由于施工安全原因,受到甲方的批评、通报、处罚、停工等,应采取什么措施,制订安全事故追责制度等。

6、标准流程建设,如:质量、安全事故处理流程;项目工人工资审核、发放流程;项目人力资源供给流程等。

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四篇

[篇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去制定制度,执行就没有依据;没有执行力,制定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可以说,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

制定出好的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首先需要在建章立制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三性”上:一是全面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项制度,力求覆盖反腐倡廉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构筑全方位的制度防线。二是针对性。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呼声最高、最为关切的地方抓起,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环节突破,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累计面积达166、8502万平方米。全市新增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97个,增加缴存职工人数2789人。目前,全市已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1871个,缴存职工达到20、51万人,全市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95、22%,缴存率达到97、08%。为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1、46亿元,同比增长55、84%。累计提取金额7、43亿元。

三、接受监督,注重长效,提升亲和力

抓好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任务。为此,中心通过向各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在业务大厅的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簿、意见箱、大屏幕、公开受理投诉部门和受理投诉电话、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与监督。中心接到群众提出意见和投诉后,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问题棘手的在月例会中讨论解决,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矛盾的,将立即整改,由于中心职工个人出现问题的,将严肃处理,做到矛盾不推委、不怠慢,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各项制度重在落实,只有将每一项规定落实到职工具体行动中,才能发挥具体的实际作用。为了使广大职工进一步熟悉了解和自觉遵守,我们多次组织学习,以不定期检查形式进行了必要的督查促进,并专门进行了全员参加的规章制度知识考试。现在,“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已成为前台工作人员的基本服务理念。“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环境整洁优美,服务设施便民利民,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各项公积金工作正在公开、文明、高效、有序地进行。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五篇

[篇一: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全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一句话,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的制度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深刻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党的重大决策,逐步建立起一套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相配套、与国家制度相衔接的党的制度体系,推进了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制度化。但是,从整体上看,党的制度建设在有些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等、自愿、协商的原则,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农村社区资源,广泛开展结对党组织共建活动。

二是加强社区运行管理机制建设,规范社区工作行为。进一步理顺社区运行管理工作关系,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变街道各办公室分别部署工作、下发通知,为统一集中开会部署工作,减少了社区频繁应对各类会议的现象;建立健全了机关内部各办公室联动机制,完善了社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社区建设工作研讨会,统筹社区各项工作,集中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三是加强社区人才管理机制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建立社区服务站为契机,不断完善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模式;积极吸纳关心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完善外来人口协管员、劳动协管员、司法助理员、城管协管员、残疾人专干、计生专干等各类协管员的综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建好站,配好人,分好工”,实现社区工作社会化管理。

[篇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一、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其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要重视提高学校物质建设的文化品位,根据教育特点、区域特点、时代特点,吸纳中外文化的精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二、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

校园行为文化既是学校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体现。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文明修身”工程,在学生中开展修道德之身、修心灵之身、修健康之身、修溢美之身、修创新之身,引导学生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要重视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争做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广大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学校要依法治校,通过民主管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及时地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统一的集体。

三、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提炼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建设活动,而应把它定位为各类创建活动的集合,与各级规范化学校、各类示范学校、各级文明学校、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等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把它作为提高学校管理层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有效载体;应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师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升知识品位、文化修养及价值观念,实现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论述和部署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主要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建设的意义在于:人无完人,不仅要依靠觉悟、自律,而且要依靠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出一系列部署,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较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还很不完善。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生态补偿机制还很不完善。二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三是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机制不健全。四是在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所占比重低,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高,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五是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最应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改变行为的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牵引和保障作用。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职责,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第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应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者的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对一些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和法规进行修订,制定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法规。第四,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尽快建立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以体现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产品公平分配原则。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五,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制度,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健康发展。只有大幅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篇五:加强校园制度建设]

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中,我们特别做到科学、民主和稳定。

一、科学在制订学校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科学性。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二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发展规律;三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我校的办学章程、管理章程、五年发展规划等都是在上述基础上,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科学地制订规章制度,实际上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法制性和可操作性。

二、民主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很大一块涉及到“人”的管理、涉及到学校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制订时必须以符合广大教职工的意愿、体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前提,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教职工的意愿。我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讨论、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分别以党总支、行政会议、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凡涉及到教职工的分配、奖励方面的规章制度则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民主地制订规章制度,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稳定另外,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还必须具有稳定性,俗话说:“政策稳,人心定”。有稳定的规章制度才有稳定的学校管理。因此,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广大师生将无所适从。当然,学校规章制度的稳定又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要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六篇

[篇一:浅谈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及工作条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以我集团图书发行工作所涉及的制度为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廉洁从政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新华发行集团财务管理办法>、<新华发行集团业务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办法,<企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属于实施细则,<请假制度>、<会议制度>等属于工作条例。目前来看,以上各项制度都在良好运行当中。从反腐廉政方面看,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的喜气,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把阳光和爱心洒向你的每一位学生。

读后感: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学校规章制度是对教师员工的一种束缚,教师和学校本身,都不可能从制度执行中获得发展,最后提出要通过执行制度把制度文化转为员工的习惯,真正实现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的转变。对此我认为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解释,刚性制度和人文管理师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健全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刚性的制度,采用柔性管理才是王道。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一)

到处都是公司,到处都是厂家,到处都是商家,商家、厂家、单位和消费者之间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的对象,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角色转换十分频繁。

然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怪现象,在有些单位,业务开展的时间久了,就会走向受制于人的死胡同。

我分析,受制于人,走进死胡同的原因,主要是单位往往把某项业务全权委托给某一个人,由某一个个人包揽或者垄断某一项业务,使这个人专业化、集权化。除了他,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手,不明白其中的流程原委,不明白其中的明规则或者潜规则。

如果执行和垄断这个业务的员工忠诚度不高,那么他借职务之便做小动作的机率和给企业制造隐患和危险的机率就很难预测。

在这个业务中,垄断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领导有疑问,也没有精力追究。别的同志有疑问,又会碍于同僚的面子,甚至会主观猜测这个人与某领导的关系不一般(这是我们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损失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

一旦有“不识眼色者”提出异议,或者提出更换服务商的建议,垄断者就会以种种理由,特别是“如果更换服务商就会影响到单位某某利益,人家就会在某方面制裁我们”为由百般阻挠,这就是个人已经从中牟利的主要征兆。

然而,没有人认真,没有人认为集体的损失其实就是个人的损失。人们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意识不强,或者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维护集体的利益了。这种情况,即便是在股份制企业,甚至私营企业也会发生。

为此,我认为,任何单位的业务人员都不能长期专业化、集权化,更不能垄断化,业务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定期换岗的制度,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某人请假或外出就会使某项业务停滞的被动局面,就不会使自制力不强的同志走上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就不会出现垄断者借助业务专业化、集权化的资本要挟上司、不服管理、形成类似封建割据挑战中央权威的现象,更不会使单位蒙受意料之外的损失。

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个人集权,应当削弱。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第七篇

[篇一:中小型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部门需从薪酬的基础、薪酬的设计和薪酬提升三个层面着手来安排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设计体现公平的原则,从而符合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

薪酬基础和标准设定:

员工获得薪酬的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达到岗位任职要求;第二,按照岗位要求完成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表现。但究竟什么是岗位的具体要求,怎样评价完成具体工作的成绩,需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完成编订职位说明书、任职说明及绩效考评指标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首先需要分解公司经营活动,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以职位说明书的形式将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明确下来。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工作职责的界定、公司对岗位任职资格的要求合在一起,是确定岗位固定薪酬的基础。

同时,为了评价完成具体工作的状况,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建立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包括绩效考评指标、能力考评指标与态度考评指标等。公司通过考评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业绩表现,确定其为公司业绩作出的贡献,进而确定员工奖金的发放比率。员工可能超出岗位对业绩的基本要求,更为重要的问题。

[篇三: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以“薪”导“心”,留人才之“才”

“薪”随“心”微调是一门艺术,想单凭时髦的薪酬理论来解决企业的薪酬难题是极其天真的,而幻想用“薪金”来治疗“心病”更是下策,这样不仅会无止境地抬高企业的人工成本,而且我们留住的往往只是人才之“人”而非我们真正想要的人才之“才”。

从拍脑袋的经验主义牢笼里挣脱出来,我们迷上了背诵管理大师的管理教条,然而却不解管理的真谛,更不懂得如何借力发力。我们所定义的“薪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障碍,是在我们翻烂了管理大师的讲义后却找不到现成答案时所患上的恐慌症。这种恐慌导致了我们的有病乱投医,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国外的薪酬管理范式,其结果是将一副看上去很美的枷锁套在了员工的脖子上。

在本质上,薪酬管理无所谓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用与不适用的区别,同时,薪酬发放的灵活性、及时性也是制约其效果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指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尽管报酬是最重要的正强化手段之一,但若运用不当,也难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要发挥“薪情”对“心情”的导向作用,就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地揣摩一下薪酬发放的策略。

首先,研究员工心情“晴雨表”的变化规律,挑选最佳的薪酬发放时机,达到烈日送风、雨中送伞之效。其次,适时变换薪酬结构,化解员工的审“金”疲劳。我们知道,熟视无睹是人的通病,要使员工舒畅的心情得以延续,在薪酬设计上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化的工作若不配上多样化的薪酬作为强化手段,那么相信将不会在员工疲软的大脑皮层上激活多少创意细胞。最后,确保本企业的薪酬具有足够的弹性空间,使不同的员工都能在自己的潜质挖掘线与企业的薪酬增长线之间找到一个交汇点,如此方能真正留住人才之“才”。

[篇四:网络公司该如何制定薪酬制度]

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员工薪酬评定及其预算、支付等管理工作,建立公司与员工合理分享公司发展带来的利益的机制,促进公司实现发展目标。

第二条:原则

公司坚持以下原则制定薪酬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员工工资增长与公司经营发展和效益提高相适应的原则

四、优化劳动配置的原则

五、公司员工的薪酬水平高于当地同行业平均水平。

第三条:职责

一、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公司员工薪酬管理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有:

(一)、拟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预算;

(二)、检查评估员工绩效完成情况;

(三)、检查或审核<员工转正定岗审批表>;

(四)、核算并发放公司员工工资;

(五)、受理员工薪酬投诉。

第二章薪酬结构

第三条:薪酬构成

公司员工的薪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三个方面。

第四条:工资

本公司员工工资为月薪制工资。按岗位不同提供无责任底薪岗位和有责任底薪岗位,公司技术类岗位都有提成工资、加班工资、津贴补助等激励薪酬部分。

第五条: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指公司为每个岗位设置的薪级,不包括提成、加班和津贴部分。

第六条:提成工资:

提成工资是指员工在完成岗位任务基础上,超额完成的部分按公司规定的提成比例执行。

第七条:津贴

本制度中的津贴是指特殊岗位的津贴和其他岗位补贴等。

第八条:奖金

公司设置的奖金主要包括满勤奖、年终奖、和突出贡献奖。

第九条:福利

公司设置的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其他福利两部分。

第三章月薪制

第十条:月薪制

是以月度为考核周期,把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个人月度绩效挂钩的一种工资分配方式。

第十一条:月薪制人员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分为无责任底薪工资和有责任底薪工资。

第十二条:无责任底薪工资

无责任底薪岗位包括:办公室、后勤、行政等岗位。

无责任底薪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津贴等。基本工资构成内容有以下两个部分:

一、基础工资,相对固定的部分,为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二、按当月表现发放绩效工资,为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三十。

第十三条:有责任底薪工资构成

有责任底薪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提成工资、津贴等。

有责任底薪基本工资构成内容有以下两个部分:

一、员工第一个月未完成指定任务的按月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放。

二、员工连续连个月未完成指定任务的按完成月任务量的百分比发放。

第十四条:试用期员工的月薪

公司对通过招聘程序聘用在月薪制岗位上工作的新员工,可以依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设置试用期,试用期的月薪按其拟任职岗位薪级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放,试用期不计发绩效工资和超额利润提成奖。

第十五条:实习生的薪酬

实习生在公司实习期间的薪酬按公司与学校签订的实习协议规定支付。

第四章奖金

第十六条:奖金的种类

公司设置年终奖、突出贡献奖和其他奖。

第十七条:年终奖

奖励范围:工作满十二个月的公司员工。

第十八条:奖金分配

一、根据各部门的年度绩效情况,作第一次分配,把总额分配至各部门。

二、各部门根据员工个人年度绩效情况,作第二次分配,把本部门奖金分配给员工。

第十九条:突出贡献奖

一、奖励对象:在公司的某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等。

二、奖金额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拟订评奖方案,作出规定,总经理、股东会批准执行。

第五章福利

第十九条:法定福利

公司按国家规定为员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人身保险等社会保险。

公司为员工设置提供带薪假、节日礼品、交通和通讯补贴、健康体检、新婚贺礼、重疾与亡故慰问等福利,具体实施细则参考公司<考勤制度>规定。

第六章岗位和薪酬标准

第二十条、岗位等级和薪酬等级的设置

公司员工的职位分为:经营岗、管理岗、专业岗、技术岗、市场岗、服务岗。公司依据岗位价值评估将职位分成十个薪酬等级。

第二十一条、岗位等级及薪酬等级标准

一、本制度所称岗位等级是指公司通过职位价值评估,依据公司、各部门设置的职位,把职务层次、薪资水平相近的集合起来列为一个等级,按薪资水平由高到低,序号从一开始,由小到大设置的等别。本制度现行薪等设置为十个。

二、岗位等级与薪酬等级的设置及基准工资标准:

岗位等级职务名称薪酬标准

一总经理、首席设计师8000元/月

二副总、总监、总工程师6500元/月

三部门经理、办事处主任5500元/月

四部门副经理、资深设计师4500元/月

五项目经理、区域经理3500元/月

六优秀客户经理、优秀设计师3000元/月

七客户经理、设计师2500元/月

八优秀客户代表、职业设计师2000元/月

九客户代表、活动执行1500元/月

十行政助理、客服助理1000元/月

第七章薪资调整

第二十二条:薪资调整的主要内容

公司依据总体效益和经营发展、社会同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和员工个人绩效等情况,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调整员工薪资:

一、调整基本月薪标准。

二、调整超额工作工资提成计算方法。

三、调整超额提成奖的提成比例。

四、调整年终奖的计提方法。

五、调整员工的岗位薪酬标准。

第二十三条: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

一、公司依据职位价值评估结果、本地区同行业工资水平、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和经营预算等因素,每年为每个岗位等级设定或调整基准工资标准。

二、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方案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每年三月份拟订,经公司总经理审核通过,报股东会批准后执行。

三、薪酬标准调整的主要依据

①当地同行业同职位平均工资水平及本公司的上浮比例;

②年度目标利润的多少;

③工作环境。

第二十四条:岗位等级的晋升与下降

(一)、岗位等级晋升与下降的员工范围为:公司全体员工。

(二)、岗位等级晋升的基本条件:符合该岗位基本条件,员工的能力、任职资格应达到该职等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个人连续三个年度绩效被评为优秀的,或有重大贡献的。

(三)、员工任职资格的认定方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拟订报总经理审核通过后执行。

(四)、岗位薪酬的下降

个人季度绩效被评为不合格的,从下一季度起下降一级薪酬,或转为试用或调整职位或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以后等级晋升遇升职等,仍需按等级晋升规定办理。

(五)、岗位等级晋升与下降的申报审批流程

由各部门填制<员工变动审批表>,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核晋级、降级条件,同意签字后报总经理批准。

第八章薪酬支付

第二十五条:薪酬支付方式

一、工资、奖金用现金支付,由公司统一在银行办理员工个人工资帐户、卡,在支付日将实发薪资转入员工个人工资帐户、卡。

二、福利礼金、礼品的付给可以用现金或实物。

第二十六条:工资核算

一、日基础工资:月基础工资除以二十三个工作日

二、加班工资:参考公司<考勤制度>规定审批程序发给加班费:

三、考勤扣款:按公司<考勤制度>规定执行。

四、按<工资发放表>说明填制表格。

第二十七条:离职员工薪酬支付

一、劳动合同期满,公司或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或员工因公司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列情形之一而解除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离职的,离职员工在离职前按公司<离职管理制度>办理了离职手续的,离职前的未发薪酬按以下规定计提、支付:

(一)、离职月工作日的基础工资按日计算,绩效工资仍按正常月度工作绩效考核分计算,离职日后的缺勤按事假处理。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在离职后一月内付清。

(二)、年度终奖和超额提成奖:在年终后离职的,按公司当年计奖办法计发;年中离职的不计发。

二、劳动合同期内,员工因自己的原因要求离职,提前三十天向公司递交了书面通知,或经公司同意在收到书面通知后不满三十日可以离职的,离职员工按公司<离职管理制度>办理了离职手续的,离职前的未发薪酬按以下规定计提支付:

(一)离职月工作日的基础工资按日计算,绩效工资仍按正常月度工作绩效考核分计算,离职日后的缺勤按事假处理。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在公司员工薪酬支付日付清。

(二)、年度绩效奖和超额利润提成奖:年终后离职的,按公司当年的计奖办法计发,年中离职的不计发。

如在约定的未发薪酬支付日之前发现离职员工有直接损害公司经济利益行为或在职期间遗留的业务问题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离职员工应当赔偿的,只支付在扣除赔偿金后的余额。

三、劳动合同期内,公司要求无过失员工离职,公司提前三十天向员工发出书面通知,员工应按公司<离职管理制度>办理离职手续,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支付未发薪酬。

四、员工离职不按公司<离职管理制度>办理离职手续的,不予发放离职月的应发未发薪酬,待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方可发放。

五、因员工过失,公司按违纪辞退处理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从应发未发薪酬中扣除,不足扣除的,必须追加赔偿。

第二十八条:试用期工作时间不足七个工作日的不支付工资。

第二十九条:员工转正定岗

公司员工因转正定岗,必须填写公司统一制作的<员工转正审批表>(见附件)。

第三十条:月工资发放审批流程

一、各部门员工月工资发放审批流程

(一)各部门按公司规定将本部门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提成工资,送总经理批准签字,再送公司办公室核算。

(二)办公室工资核算员工的考勤扣款;依据其他相关规定核算员工的其他应发款项和应扣款项,编制出<工资发放表>,报送总经理批准。

(三)由财务部按经总经理签字的<工资发放表>数额,将工资汇入员工个人的工资帐户。

(四)办公室将<工资发放表>复印件及电子版报送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审核。如有差错改正之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沟通后,发出整改通知,各部门务必在下月进行调整。

第三十一条:员工工资发放与核算资料管理规范

一、工资核算必须使用公司统一制定的有关报表格式。

二、工资核算的依据资料必须分月整理成册,由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建档保存。

三、每月员工工资应发、应扣与实发数据,应采用工资条的形式告知员工本人。

四、工资核发出现差错,员工和有关责任人应及时纠正。

第三十二条:薪酬支付日

公司计薪周期为每月的一日至月终日,薪酬支付日为次月的十五日。如薪酬支付日遇公休日或节假日,则提前至放假的前一天。

第三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篇五:小公司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定]

人力资源部门需从薪酬的基础、薪酬的设计和薪酬提升三个层面着手来安排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设计体现公平的原则,从而符合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

薪酬基础和标准设定

员工获得薪酬的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达到岗位任职要求;第二,按照岗位要求完成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表现。但究竟什么是岗位的具体要求,怎样评价完成具体工作的成绩,需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完成编订职位说明书、任职说明及绩效考评指标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首先需要分解公司经营活动,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以职位说明书的形式将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明确下来。工作职责的界定、公司对岗位任职资格的要求合在一起,是确定岗位固定薪酬的基础。

同时,为了评价完成具体工作的状况,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建立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包括绩效考评指标、能力考评指标与态度考评指标等。公司通过考评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业绩表现,确定其为公司业绩作出的贡献,进而确定员工奖金的发放比率。员工可能超出岗位对业绩的基本要求,也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他们领取奖金的额度。员工业绩考评结果是确定岗位业绩奖金的基础。

薪酬结构和薪酬设计

基于职务说明书和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起来的薪酬制度,一般而言包括固定薪酬+业绩薪酬+福利等形式。

固定薪酬设计必须使员工薪酬水平保证相对的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

内部公平指薪酬能够反映出各岗位对公司整体业绩的价值贡献,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部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岗位进行评估:1、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2、岗位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3、岗位承担责任的大小。人力资源部门利用分析的结果确定薪酬差异范围,并设立岗位薪酬级别阶梯。内部公平隐含的意义之一,就是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要体现出来。

外部公平即薪酬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公司各岗位薪酬级别需要参考同行业薪酬水平进行调整,确保此薪酬水平下公司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还需定时了解竞争对手薪酬变化情况,以确保公司薪酬水平保持动态竞争力。

但是,由于岗位价值评估不可能完全准确,企业往往引人业绩薪酬制度,目的是使薪酬结构更公平、更加具有竞争力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业绩薪酬主要指由员工业绩考评成绩确定的业绩奖金——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由于业绩表现不同最终导致收入可能有较大差异。

除此之外,公司也可能视年度效益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金。

福利是薪酬体系的必要补充,能有效缓冲员工对固定薪酬和业绩薪酬的相对不满。举例来说,大多数外资企业就是通过提供优惠的福利政策来降低员工流动率,人力资源部门也应参考其他企业的福利水平制定公司福利制度。

员工发展和薪酬提升

合理的薪酬体系要能推动员工薪酬水平不断上升。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明确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路线,完善培训制度,为员工提供竞争上岗或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主动实施培训计划,给员工提高技能的机会。员工技能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工资级别的提高和工作业绩考评的上升,这在以考核奖惩体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显得尤其重要。培训能大大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是一条重要的辅助性管理措施。

另一方面,公司应提供公平上岗的机会,使员工职业发展之路切实可行。公司可通过竞争上岗,推行轮岗、定期交流等制度赋予职工尽可能多的争取高薪岗位的机会。如竞争上岗,员工有能力上哪个岗位就竞聘哪个岗位,当竞聘不上的时候,薪酬比别人拿得少,也就无话可说。这竞聘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是定期的例如每年一次,这样就给了每个员工均等的机会,也鼓每个员工奋发向上。

相关热词搜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67174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