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

2016-10-28 21:04:28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  下面是www chinazhaokao 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1 ...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用小华和小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幻想创境导入,让大家思考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如果怎样他俩的愿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导入2: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导入3:用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讨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 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②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掌握地球自转特点、昼与夜的形成及昼夜交替的产生。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自学质疑:

  为什 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自评:用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求知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补充。

  将问题展示在学案或多媒体上,起到学案导学的作用。

  一、地球的自转(板书)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1、方向

  [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同学画出以下示意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

  A图方向为自西向东(箭头从左到右);B图为逆时针方向;C图为顺时针方向。

  [学生归纳]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 极上空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个恒星日32时56分4秒

  注意:比较太阳日和恒星日

  3、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地球自转的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

  地球仪演示、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为0,其它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大约是15度/小时。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演示:教室的门围绕着门轴旋转加深对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总结 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地球自转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和地球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km),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推算地球自转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①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1670千米/小时;北纬600各点的线速度是837千米/小时。

  ②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可进一步设问,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1.对比北京、上海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 (略)

  2.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有无大致的比例关系?(1/2)

  3.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西昌)

  课后反思:本节课提到的一些概念如角速度、线速度,物理中圆周运动还没有学,所以学生不易理解,我在教学中用门围绕门轴旋转来突破这一难点。本节课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基础。但是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不能将自己看到的立体的地球仪上的要素转换成平面的图形,也不能将课本上的平面的图形想象成立体的图形,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

  【课 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季节变化又是难点;

  【课时安排】2~3个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讲授法等;

  【教 具】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flash课件;

  【情感价值】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材处理】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请大家解一下原因。学生争抢回答:地球一方面在自转,另一方面还在绕日公转。

  【活动】1.用手电筒当作太阳,请两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

  2.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并对地球自转、公转做简单的描述、评价、对比等。

  二、地球的自转

  【设置问题】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教师设置以下问题:

  1.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地球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2.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学生:地球永远是白天。

  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由合作、探究很快完成。接着,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一定时间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仍不能用很清晰的语言准确地描述昼夜交替现象。

  【演示】

  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

  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

  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三、地球的公转

  【活动与探究】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1填表(用flash课件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运动)

  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四季划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一口井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井底的机会,这口井可能位于什么地方(借助flash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昼夜平分,这个地方位于哪里?

  4.结合生活经验,比较6月1日、12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中是直着身子还是倾斜着身子?如果是直着身子,能不能产生四季?

  教学中教师及时检查、指导各小组的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长短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365天)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

  四、地球上的五带

  【问题与假想】

  1.如下图:在三种情况下,哪个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地面的气温最高?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地球运动教学设计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149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