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2016-12-13 12:00: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共9篇)形容简单的形容词【学校里不教的英语:用地道英语形容“简单”】1 Its a cinch! 小事一桩。2 kids play 小儿科3 Its as easy as pie真是易如反掌。4 Its no big deal! 沒什么大不了的!5 It is a snap 很简单6 Thats no...

形容简单的形容词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一篇

【学校里不教的英语:用地道英语形容“简单”】

1. It's a cinch! 小事一桩。

2.kid's play 小儿科

3.It's as easy as pie真是易如反掌。

4. It's no big deal! 沒什么大不了的!

5.It is a snap.很简单

6. That's no sweat at all! 轻而易举的事 7 .It's 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

8. Nothing to it!不费事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二篇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方枘圆凿 形容格格不入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奉为圭臬 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隔靴搔痒 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

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

以成功。

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枉过正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门可罗雀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门庭若市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沐猴而冠 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暮鼓晨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南辕北辙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泥沙俱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曲突徙薪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如汤沃雪 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 化。 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塞翁失马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闪烁其词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时乖运蹇 指时运不好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硕大无朋 形容无比的大。

硕果仅存 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易懂难写成语汇总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三篇

易懂难写成语汇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虚有其表: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厚貌深情: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延颈企踵:延颈举踵,急切盼望,十分仰慕。

姹紫嫣红:指各种颜色的花朵。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垂涎三尺:形容非常馋的样子。也形容十分贪婪,见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渴望得到。

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邯郸学步:到邯郸学人家迈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

形容口才好的成语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四篇

篇一:表示口才好的成语

表示

口才好的成语

滔滔不绝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能说会道语惊四座才辩无双娓娓而谈谈笑风生

能言善道口齿伶俐

能言善辩言辞流利舌灿莲花口齿伶俐妙语连珠能言善道能言善辩

如何让讲话有幽默感--知行家教你练口才

幽默的构成方式是

多种多样的,“矛盾法”显然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的方法。所谓“矛盾法”就是使同一件事

物、同一个问题在幽默本身或幽默和读者之中巧妙地出现两种不同或相反的思维逻辑轨迹的

碰撞。也就是说幽默本身常规和非常规思维逻辑,及幽默的非常规的思维逻辑和读者常规的

思维逻辑发生冲突,产生不协调,幽默的情趣就产生了。

幽默的语言风趣、

诙谐、意味深长,使人得到的感触就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它就是采用了积极的修辞手法

中如比喻、夸张、双关、飞白、移就、婉转、错综等多种辞格辞趣的手法。

在构成幽默的语言

中大量采用容易产生矛盾的、故意造成歧义的词语,本来语言表达中要求准确明白,避免语

言的歧义造成理解的混乱。但从修辞角度来看,汉语一词多义的特性最能满足幽默矛盾性的

特性。因此故意选择有歧义的词语造成思维逻辑的矛盾,产生幽默的效果。

例一:有个食品店

经理,中秋时节挂出了一块出售月饼大招牌,可惜他把“月饼”写成了“日饼”,引得人们议

论纷纷。一位热心人找到经理,指着招牌说:“你写月饼的‘月’字,写的是个白字呀!”经

理反过来笑话人家:“你再看看,这哪里是‘白’字,‘白’字头上还有一撇呢!”

读者显然可以看出,

这里的热心人所说的“白字”就是指把应该写的“月”字写成了错字,可经理却对“日饼”

这明显的错误不顾,单把“日”字拿出来,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从词的构型上大谈“日”

字和“白”字的不同。把正常的思维逻辑引向歧路,造成对“白字”的歧义理解。这就是幽

默本身常规和非常规思维逻辑的矛盾交叉,造成对“白字”的歧义理解。这是歧义造成的幽

默情趣。

例二:一批大学新

生正在进行军训。这天,指导员操着方言说:“今天,一班杀鸡,二班偷蛋,我来给你们做稀

饭!”同学们听了面面相觑,搞不清这算什么训练内容。后来一个同学看了指导员的动作,才

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一班射击,二班投弹,我来给你们做示范!”

幽默利用方言与普

通话发音上存在的矛盾造成不协调构成歧义理解。这即是谐音造成的幽默情趣。 例三:问:

“你说咱们头为啥叫总裁”答:“因为咱们公司总是裁人儿!”问:“那为啥有的人叫他老板呢”

答:“因为他老板着一张脸!”

这里本来问话人所

说的“总裁”和“老板”是名词,答话人却故意把他们作动词解释,造成歧义理解,有一种

调侃的味道,产生淡淡的幽默情趣。这是用改变词语的词性造成歧义理解而构成的幽默。

双关构成的幽默双

关是幽默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双关分两种,一种是谐音的,一种是谐义的。谐音双关是利

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使表面上的意思和实际上的意思造成交叉。汉语特

有的歇后语,多是这类谐音双关。

例三:“坐飞机吹喇叭———想(响)的高。”“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谐音双关的例子在

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这和汉字丰富多彩、同音异义字多的特点是紧密相连的。 沙叶新的幽

默小说《告状》中,杨庆的儿子杨鲁找厂领导告状,说其父叫他背八百八十九页的《成语词

典》,若不背就“操戈入室”,因此他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里的“庆父”,既指春秋

时的人物仲庆父,又指杨鲁的父亲杨庆;“鲁”既指春秋时的鲁国,又指杨鲁。这既是成语的

引用移植,又是谐音双关的巧妙运用。

谐义双关又叫语义

双关,是利用词的多义性#本义和转义$,使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彼此实

现交叉。

例四:孩子:“爸爸

你当过船长吗?”爸爸:“没有。”孩子:“那妈妈为什么说你脚踏两只船?”

这则幽默中诗人的

话本来并无多义的特点,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带上了双关意义,成为对于对方蓄意挑衅的

一种巧妙回击。

反语构成的幽默

反语,是使用恰恰

相反的词语来表达相反的意思,使说出来的反话和所表达的本意构成交叉。中外的幽默文学

作品中,运用反语造成的幽默比比皆是。

孙犁的《荷花淀》

中,几个年轻妇女冒生命危险去探望出外打游击的丈夫未遇,“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个人

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一个“骂”,一个“狠心贼”,从反面活画出性格象热水瓶一样内

向的中国妇女思念丈夫时特有的含蓄方式和娇嗔心理,使人联想起俗语“打是亲,骂是爱”

的那种“骂”法。一骂一爱、一正一反交织在一起,引出读者一抹淡淡的会心的微笑。

以上从歧义、双关、

反语三点对幽默的构成做一分析。实际不仅仅以上三种,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细心体味,我

们就会发现幽默语言的规律。我们了解幽默的规律就是一方面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幽默的内

在含义,一方面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智慧,使我们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情趣。

在我们的“如何讲

话富有幽默感”这节课程中,我们将大量把一些幽默构成的语言结构分享给大家,大家只要

运用我们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做到张口就来,言之有趣,博得众人的会心一笑!练习:

运用对比修辞手法来介绍自己的名字,格式比如:古有······今有······

举例:风流才子,

古有潘安,今有张三。在下张三——

古有美女西施,今

有帅哥李四,在下李四——

古有山寨大王程咬

金,今有推销高手程文彬——

各位举一反三,用

心体会,一定会练就超级魅力口才!

篇二:形容人口才的成语6

形容

人口才的成语

褒义:能然善变 能说会道 语惊四座 口若悬河 铁齿铜牙

贬义:花言巧语

天花乱坠 口蜜腹剑 油嘴滑舌 巧舌如簧

篇三:好口才成语

表示

口才好的成语

滔滔不绝 出口成

章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能说会道 语惊四座 才辩无双 娓娓而谈 谈笑风生

能言善道 口齿伶

俐 能言善辩 言辞流利 舌灿莲花 口齿伶俐 妙语连珠 能言善道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出口成

章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能说会道 语惊四座 才辩无双 娓娓而谈 谈笑风生 能言善道 口齿

伶俐 能言善辩 言辞流利 舌灿莲花 口齿伶俐 妙语连珠 能言善道 能言善辩 对答如流 舌

灿莲花 舌战群儒 油嘴滑舌 巧舌如簧 花言巧语 天花乱坠

三寸不烂之舌,三

寸之舌 百舌之声 油嘴滑舌 巧舌如簧 钉嘴铁舌 鼓舌掀簧 鼓舌扬唇 鼓舌摇唇 鼓吻弄舌

乖嘴蜜舌 喋喋不休

唠唠叨叨 胡说八

道油嘴滑舌 语无伦次 絮絮叨叨 满口雌黄 信口开河

篇四:描写人物语言以及口才的成语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 口燥唇干:燥:

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 刺刺不休:刺刺:

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 呶呶不休:呶呶:

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 天花乱坠:传说

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

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 摇唇鼓舌:耍嘴

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 高谈阔论:高:

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巧言令色:巧言:

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

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 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 巧舌如簧:舌头

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 调嘴学舌:调嘴:耍

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花言巧语:原指

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 娓娓动听:形容

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 夸夸其谈:形容

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 伶牙俐齿:伶、

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 侃侃而谈:侃侃: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喙长三尺:喙:

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 口角春风:口角:

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 谈言微中:微中:

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 辩才无碍:碍:

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 活龙活现:形容

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 谈笑风生:有说

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 绘声绘色:把人

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有声有色:形容

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 巧发奇中:发:

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

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 善颂善祷:关于

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 条分缕析:缕:

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 滔滔不绝:滔滔:

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 口若悬河:若:好像;

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

完。

○ 应对如流:对答

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 对答如流:对答:

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 悬河泻水:悬河:

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 下坂走丸:从山

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 金玉良言:金玉:

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表白的句子/biaobai/

○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 崇论宏议:崇:

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 豪言壮语:豪迈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 不易之论:易:

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 不刊之论:刊:

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暮鼓晨钟:佛教

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 晨钟暮鼓:暮:

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 咳唾成珠:咳唾:

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

美。

○ 诛心之论:诛:

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 一言九鼎:九鼎:

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 入情入理:入:

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 一字千金:增损

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言简意赅:赅:

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头头是道:本为

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 一字褒贬:褒:

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

分寸。

○ 持之有故:持:

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 一语道破:道:说;

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 言之成理:之:

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 一语破的:的:

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 言之凿凿:凿凿:

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 耐人寻味:耐:

常见成语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五篇

1. 噤若寒蝉:不敢做声。

2. 五风十雨:风调雨顺。

3. 7.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4. 25.不易之论:论断意见正确。

5. 文不加点: 文章好。

6. 万人空巷:庆典盛大。

7.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形状或规模较小。

8.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非指双方打官司。

9. 差强人意:满意。

10. 人心不古:不如古人淳朴。

11. 目光如炬:见识远大。

12. 着手成春:妙手回春。

13. 侧目而视:害怕生气。

14. 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

15. 炙手可热: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6. 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7. 弹冠相庆:坏人上台。

18. 额手称庆:高兴。

19. 一人有庆:君王德政。

20.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痛快。

21. 从善如流: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22.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

23. 罚不当罪:处罚过重或过轻。

24. 马革裹尸: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25. 闪烁其词:说话吞吞吐吐。

26. 如坐春风:良师教诲.

27. 春风化雨

28. 如沐春风:受到良好的教育。

29. 久假不归:久借不归。

30. 间不容发:与灾祸相距极近。

31. 三人成虎:流言有力,假话当真。

32. 轩然大波:大的纠纷。

33. 身体力行:指亲自体验,努力实行。。

34. 屠龙之术:徒有虚名的技术。

35. 束马悬车:山路险隘难行。

36. 因人成事: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

37. 积重难返:形容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8. 目无全牛:了如指掌,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39.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40. 阳春白雪:高雅的文学艺术。

41. 下里巴人:通俗的文学艺术。

42. 寸草不留:烧杀抢夺残暴。

43. 擢发难数

44. 罄竹难书:罪恶多。

45. 脑满肠肥: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庸夫。

46. 哀兵必胜:多指被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或从事正义战争的一方,一定会胜利。

47. 筚路蓝缕:创业艰难。

48. 附人尾翼:依附名人后面出名。

49. 述而不作:指只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

50. 满城风雨:消息传出,议论纷纷。

51. 安土重迁:恋乡土。

52. 别无长物

53. 身无长物

54. 不名一文:贫穷。

55. 一寒如此:形容穷愁潦倒到了极点。

56. 不可理喻:蛮横。

57.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58. 大而化之:事情不小心谨慎。

59. 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见解。

60.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61. 高山景行:崇高的德行。

62. 河东狮吼:悍妇发怒。

63. 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等出众。

64. 积非成是:指长期沿袭下来的谬误,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65. 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开来。

66.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67.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坏事。

68. 无所不用,贬义

69. 无所不能,褒义

70. 先入为主:先听见的为主,再也听不进不同的。

71. 一定不易: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72. 糟糠之妻: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73. 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管理。

74. 期期艾艾:口吃。【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75. 人浮于事:事少人多。“

76. 风雨如晦:动乱或黑暗的年代。

77. 诛心之论:揭穿动机的批评。

78. 鬼斧神工:记忆精巧。【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79. 捉襟见肘:衣服破烂,顾此失彼。

80. 屡试不爽:没差错。

81. 空穴来风:无根据.

82. 尾大不掉:指挥不灵。

83. 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追思当时所遭受的痛苦,更感到伤心。

84. 情见于辞:真挚的情意表现于言语之中。

85. 莫逆于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86. 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睫毛。指没有睡觉。多形容因心情不安而长夜不眠。

87. 白头如新:交情不深。

88. 步人后尘:追随、模仿别人。

89. 亦步亦趋:缺乏主张为了讨好,贬义。

90. 表里山河:地势险要。

91. 投桃报李:友好往来,互赠东西,友谊深厚

92.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93. 俯仰之间:时间极短。

94. 计日程功:在较短时间就可以成功。

95. 仰事俯畜:对维持一家生活。

96. 13.以耳代目: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97. 14.城下之盟:被迫签订的条约。

98. 15.江河日下: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9.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

100. 登堂入室

101. 登高自卑:循序渐进

102. 望洋兴叹;力量不够,无可奈何。

103.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

品。

104. 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

105. 鼎力相助:用于别人

106. 一诺千金:讲信用

107.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108. 始作俑者: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09. 茕茕孑立: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110. 美轮美奂:房屋高大美丽。

111. 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112.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水平、成绩等。 113. 含英咀华:细细地玩味和体会文章的精华。

114.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115.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毫不介意,用在于己不利的事情上。

116. 反戈一击:内部人(自己人)反过来打自己这一方。

117. 耳提面命:恳切教导,长辈的谆谆教导。

118. 等量齐观:不加区别地看。不能用于人。否定,反问句。

119. 等闲视之:看成平常事,不重视。

120.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于男子。

121. 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复地位。比喻的对象是人。

122. 错彩镂金: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华丽。不能用来形容建筑物。 123.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

124. 拍手称快:正义得到伸张时的痛快心情。

125. 音容宛在: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126. 穿云裂石:声音高亢嘹亮。

127. 汪洋恣肆:气势宏大磅礴。多形容气度或文章。

128. 巧夺天工: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29. 蠢蠢欲动: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形容积累的成语大全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六篇

1、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2、积羽沉舟: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

4、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5、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6、种学绩文: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7、积财吝赏:吝:使不得。尽管积累了很多财富,却舍不得赏赐给下属。形容非常吝啬。

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0、铢累寸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11、积水成渊:比喻积小成大。

12、祸因恶积:遭受灾祸的因素是罪恶的积累。指坏事做多了便会招致灾祸。

13、福生于微:福:福分;生:产生;微:古代长度单位,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福分产生于极微小因素的积累。

14、积善余庆: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15、积德裕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16、积水成渊: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17、生众食寡: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18、现买现卖:临时买来再贩卖出去。比喻平素没有积累,临时从这里学,又到别处去传授。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19、铢积寸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20、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22、积德浴浚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23、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24、积小致巨: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

25、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6、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7、鸿毳沉舟: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

28、跬步千里: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29、寸积铢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30、众少成多:犹积少成多。指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31、土穰细流: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32、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33、积铢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34、众毛攒裘: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35、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

36、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

37、累足成步: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38、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39、累土聚沙:比喻积累收聚。

40、积金至斗:北斗星。堆积起来的金子能触到北斗星。比喻积累的财富极多。

41、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42、杂学旁收:杂:多种多样的;旁:广泛。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积累知识

43、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形容有内涵的成语大全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七篇

1、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2、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3、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4、溢于文辞: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过、超出。指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文辞充分显露出来,甚至超过了文辞本身。

5、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6、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7、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8、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9、意境融彻:指在文艺创作中所描画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内涵完全融合在一起。

10、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描写音乐的成语大全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八篇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4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9、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5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5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2、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53、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4、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6、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57、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58、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1、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6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6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64、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6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66、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7、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68、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69、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0、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72、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3、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7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75、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76、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77、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9、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80、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形容明白的成语大全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第九篇

1、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2、达地知根:指根底清楚、明白。

3、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4、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5、明白易晓:晓:知晓,明白。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

6、明白晓畅:晓:知晓,知道;畅:畅达。形容非常明白清楚。

7、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8、漆桶底脱: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9、朗若列眉: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10、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1、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12、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13、人心如镜: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14、博物通达: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15、牙清口白:牙齿洁白,口齿清楚。比喻说话清楚明白。

16、不明事理: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17、真相大白: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18、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19、豁然确斯:指明白透彻。

20、洋洋洒洒: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21、洗眉刷目:比喻清晰明白。

22、独具会心:会心:领会别人未明白表示的意思。指对事物内含的意义有独到的领悟。

23、一览了然: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24、有道之士:明白事理的人。

25、晓以大义: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26、久梦初醒:形容长期从不明事理中开始明白过来。

27、通达古今:通达:明白。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28、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

29、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30、酌水知源: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31、不明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

32、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33、一言而喻:喻:明白。一句话就使人了解或说明白。

34、一清二楚:十分清楚、明白。

35、众人察察:察察:清楚明辨。众人都很明白。

36、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37、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8、浅显易懂:浅显:浅近明显。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

39、发明耳目:发明:启发,使明白。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40、昭然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41、不清不白:不明白,不清楚。形容关系暧昧。

42、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

43、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44、似梦初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刚刚明白过来。

45、心融神会:指心神融会贯通,领悟明白。

46、愚昧无知: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47、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

48、心知肚明:指心里十分清楚明白,不言而喻。

49、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50、简要清通: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51、不通时宜: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52、炳如观火: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53、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54、不言而明:明:明了。不用解释,就已经明白了。

55、不明真相:明:明白;真相:事情的实际情况。不明白事情的实际情况。

56、简单明了:简明扼要,一看就明白。

57、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58、匡鼎解颐:指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59、昭然著闻:昭然:明白的样子;著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60、昭然可见:昭然:明白的样子。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

61、眼明心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62、固不可彻:固:固执;彻:透彻,明白。非常固执,无法说服。

63、一了千明:主要的问题了解以后,其余的问题也就清楚明白了。

64、心明眼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65、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66、炳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67、奖罚分明: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68、水清石见:清:清澈;见:同“现”,显露。比喻情况搞清楚了,问题的性质也就明白了。

69、简切了当:指简单明白。

70、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相关热词搜索:简单易懂成语 简单易懂简短的成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简单易懂的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721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