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2016-12-23 12:17: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共9篇)《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今天上午的历史课,讲授的内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总体还算顺利,过度比较自然,过程符合要求。但是讲授的知识比较表面,没有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反思几点不足和需要以后加强的地方。一、缺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一篇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的历史课,讲授的内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总体还算顺利,过度比较自然,过程符合要求。但是讲授的知识比较表面,没有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反思几点不足和需要以后加强的地方。

一、缺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宗教改革,比较其性质及方式。

二、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应联系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代表国家。君主立宪制亦称资本主义政体形式一种(除此外还有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国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权力中心在议会。代表国家有英国等。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必修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部分。

三、为什么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因为①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②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

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二篇

篇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俄国

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反思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设计理念:

从以上整个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定位就是创设一个新的小组学习环境,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并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

考中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只

是起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但不指令,真正把课堂还

给学生。

(2)教学得失:

我认为本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整堂课学生都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

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不足是学生展示的时间和人次还是有点少,今后的备课还要兼顾这一

问题的解决。

反思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导学、探究、问题讨论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

自主学习状态:通过阅读理解方法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

识,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反思三: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本篇教学设计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能

组织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化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小

组讨论,加强团队协作精神,而且注意培养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探索式>学

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节课给我有益的启示:第一,长期以来,教师不能放手,在

教学过程中只能是把教材的内容调整得更有条理,前后结合得更巧妙些,对名词概念解释得

更准确些。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挑战教材,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二,新课

改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挑战,促使教师大量阅读,丰富自

己,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去琢磨学生,教案的设计也要有所改

变。

反思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在背景、性质、意义等方面具有相同点,且二者都是本课的重点,

因此教师先详细教学农奴制改革,再引导学生按学习农奴制的方式学习明治维新,既有助于

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通过观看图片和影视片段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事件的体验活动中,体现了新课标对

历史过程的注重。

3、强调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感到历史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讲述的内容过多,教学方式仍停留在填鸭式的老套路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

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精讲。

5、板书过于繁杂。

篇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12341234

篇三: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硖洲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篇四: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农奴制

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重点)

2、认识两次改革的

性质及进步作用,树立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难点)

二、温故知新

(一)复习巩固(考

考自己,独立完成下列习题,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

1、南美的解放者是

( )。

2、印度民族大起义

中,被英国人誉为“魔鬼的化身”,同时也被印度人誉为“永不消逝

的巨人”的人物是

( )。

(二)知识梳理(依

据提纲,理清线索,在教材上标出知识点,看谁记得快,记得好)

1.

俄国废除农奴制

(1)原因: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俄国在__________战争中的失败,加深了危

机,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2)时间:

__________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

(3)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 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4)前提:保护 利益的前提下。

(5)内容:宣布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得到__________

(6)性质:是沙皇

政府推行的带有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

(7)意义(评价):

促进了俄国__________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但

保留了大量的

__________。

2.

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德川幕

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_________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幕府统治的阻碍(根

本原因)。1853年,___国强行打开日本大门(直接原因)。

(2)过程:武士、

商人、__________、新兴地主等组成__________派,1868年,倒幕

派军队推翻

__________统治。

(3

)维新:

①时间:

__________年,明治政府开始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②内容:消除封建

割据,加强__________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技术;允许土

地买卖,承认

__________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__________化军队;提倡__________,

大力发展教育。

③性质: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④影响(评价):使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__________的危

机。但改革很不彻

底,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___。

三、反馈练习(盘

点收获)

(一)基础闯关(单

选题)

1、日本明治维新和

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

a.是自上而下的资

产阶级改革b.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 d.改革前面临外敌入侵

2、下列国家中,走【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 )

a.日本 b. c.美国 d.法国

3、俄国1861年改

革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这块土地的获取方

式是( ) a.高

价赎 b.无偿分配 c.资产抵押 d.移民垦荒

4、沙皇亚历山大二

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其意义主要是

( )a.维护了沙皇统治 b.使农奴获得解放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维护了社会稳定

5、下列不属于日本

明治维新任务的是( )

a.实现近代化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实现资本主义化 d.保证国家的独立

6、俄国1861年改

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的原因是

( )a.用赎买的

方式进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b.

c.没有伴随而起的

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7、“农奴有人身自

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这个

法令签署于( )

a.1855年 b.1925年 c.1861年 d.1868年

8、“农民获得自由

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表明( ) ①改

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时,已经一无所有;

③农奴已没有油水

可榨,以后地主不会再敲诈农奴; ④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进行大规模的

掠夺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某男子生于

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

由人”,并自己出钱

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

10、创新与发展是

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

日本以后的创新与

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a.废藩置县 b.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努力发展教育

11、日本明治维新

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a.促进了日本教育

事业的发展 b.实行了“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c.引进了西方的文

明生活方式 d.引进了西方技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2、日本明治维新

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一

项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13、日本从奴隶社

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标志性事

件分别是( )a.大

化改新、明治维新b.大和统一、大化改新 c大和兴起、明治维新

(二)能力运用(非

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农奴

制的存在,

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

材料二:185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

为了保护地主的利

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

农奴得到的土地,

按当时的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农奴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

亿卢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的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说明亚

历山大二世下令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看法。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三篇

篇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俄

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的历史课,

讲授的内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总体还算顺利,过度比较自然,过程符合要求。但是讲授

的知识比较表面,没有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反思几点不足和需要以后

加强的地方。

一、缺乏知识的横

向和纵向联系。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改革如: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宗教改革,比较其性质及方式。

二、十二月党人起

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应联系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代表国家。君主立宪制

亦称资本主义政体形式一种(除此外还有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

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国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权

力中心在议会。代表国家有英国等。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必修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部分。

三、为什么农奴制

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因为①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

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

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②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

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富农采用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

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篇二:《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俄

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板场中学 李东

今天上午的历史课,

讲授的内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总体还算顺利,过度比较自然,过程符合要求。但是讲授

的知识比较表面,没有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反思几点不足和需要以后

加强的地方。

一、缺乏知识的横

向和纵向联系。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改革如: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宗教改革,比较其性质及方式。

二、十二月党人起

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应联系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代表国家。君主立宪制

亦称资本主义政体形式一种(除此外还有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

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国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权

力中心在议会。

三、为什么农奴制

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它客观上为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在19

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2.改革也使农奴人

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

的发展。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

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篇三: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

专题

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备课时间 :

内容标准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

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

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俄国农奴制

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

义发展的差距。

2.了解俄国农民和

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3.知道俄国民主主

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 4.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

响。

5.简述2月19日法

令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 6..判断1861年俄国

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

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7.根据教材中列举

的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推断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 8.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

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

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

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

革命解决矛盾。

2.阅读《农民改革

法令》的详细条款,将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

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3.通过总结改革带

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4.认真阅读教材,

将俄国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进行对比,归纳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俄国农奴制改

革对俄国的深入影响。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改革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落后的农奴

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2.通过客观评价俄

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

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3.通过归纳农奴制

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俄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克里米亚战争对农

奴制改革的影响;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教学过程: 自主

学习构建知识结构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经济上,农奴制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⑴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 农业方面:

② 工业方面:19

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⑵农奴制阻碍俄国

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①农奴被紧紧束缚

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②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

制国内市场的扩大。 ③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

2.政治上,农奴制

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工农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 ⑴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

和自由的政治要求。 ⑵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

3.思想上,出现反

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a.主要原

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 b.直接原因:亚历

山大一世去世。

②主张:废除农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③时间:1825年

④作用:俄国历史

上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 ⑵民主革命思想的传

①代表: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②思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③影响:与工农运

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军事上: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 ⑴原因:

①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 ②英法等列强也想趁机宰割土耳其帝国。

⑵经过:1853到

1856年,俄与英法土。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 ⑶败因:俄国腐朽落后的

农奴制度。 ⑷对俄影响:

5.统治阶级:亚历

山大二世酝酿改革

⑴矛盾激化:农奴

制存废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⑵出发点:维护地

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⑶组织措施:成立

“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二、改革的经

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1、时间:

2、目的:

3、主要内容:(1)

政治上, (2)经济上: (3)组织上: 4、评价:

性质:是一场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1)进步性

作用:改革使广大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

的扩展

地位:促使了封建

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2)局限性 (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

帝国主义的特点)

不彻底性:保留大

量封建残余 (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

掠夺性:“解放”后

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 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影响:1、它以牺牲

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

的扩大)

2、社会矛盾依然尖

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1861年俄国农奴

制改革影响

1、目的:使俄国专

制制度逐渐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2、经济近代化 表现:工业:

农业:农村中资本

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p84-85)

原因:改革增加了

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借鉴西欧技术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

发展的政策 3、政治近代化

(1)政治体制:建

立地方自治机构(富裕资阶和贵族地主包办) 建立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议会)自治局

(2)司法制度:废

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

制以代替旧日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5、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

代,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

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

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注意:俄国资本

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小结:俄国1861

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改革,西方资产

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也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推动了俄国在政治改革。为使专制制度适应资

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亚历山大二世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

革,这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从而为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教学反思:

篇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俄国

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反思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设计理念:

从以上整个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定位就是创设一个新的小组学习环境,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并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

考中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只

是起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但不指令,真正把课堂还

给学生。

(2)教学得失:

我认为本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整堂课学生都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

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不足是学生展示的时间和人次还是有点少,今后的备课还要兼顾这一

问题的解决。

反思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四篇

12341234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五篇

篇一:《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的教学反思

《俄

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的教学反思

在《俄国、日本的

历史转折》的教学中,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我认为基本做到了:

1、正确理解教材,

事实就是地分析学生情况。

2、图片、文字资料

等历史素材相互配合,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了一 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构建了合作探究、开

放交流的历史课堂。

3、以学生为主体设

计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提问,或引导,或小结,其余时

间都给了学生,同学都能做到发言,整堂课上,学生的言谈贯穿始终。

4、对教学重点难点

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化。

但在教学实施和教

学评价方面,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比如:

1、没有针对学生的

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

2、根据课堂上不可

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没有做出取舍。

3、在班级授课制条

件下,没有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没有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而是更多关注自

己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完成。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

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实践之。

篇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

案 首 页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整体构思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完成后,

资本主义进人蒸汽时代,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其主要方

式是革命和改革。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均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

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历史的角度看,本课内容属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统

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大的表现。从现实的角度看,通过本课学习,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本课分两目内容: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一目:俄国废除农奴制;第二目日本明治维新。两目内容讲述两国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措

施以及改革对两国的历史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1861

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充分利

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概

括。

难点:两场改革的

影响具有双重性,即进步性和局限性。

处理方法:通过学

生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

方法。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从而突

破难点。 教学方法

1.情境导人法:采

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究;尝试打破教材现有结构,从学生兴

趣出发整合教材。

2.问题教学法:教

师指导下的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资料,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

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3.采用史论结合、

一体两辅的教学法,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史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和多媒体辅助的教

学方法。 板书设计

一、俄国废除农奴

制 1、农奴制的危机 2、1861年改革的内容 3、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日本明治维新 1、

幕府统治危机

2、倒幕运动和明治

维新的内容 3、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在19世纪中期,世

界上兴起了一股资本主义浪潮,中国的近邻俄国、日本两个国家进行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

即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成为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点,也是本课学习的

主要内容,我们先来了解俄国的情况。

在俄国历史上,农

奴制深深影响着俄国的历史进程。由于俄国地广人稀,为了保证有稳定的劳动人口,统治实

行了农奴制,把农民像奴隶一样控制在土地上,农奴生活条件恶劣,缺乏人身自由。当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波及俄国时,农奴制的弊端完全显现出来。工厂难以

招工、农机具无法推广、国内市场狭小。19世纪的俄国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它在近代史上

常被欧洲人称为泥足巨人。 讲授新课

一、俄国废除农奴

制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危机 多媒体出示材料 图:农奴的生活

教师介绍俄国农奴

制产生的原因和农奴生活的情况

多媒体出示材

料: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德

国是20万吨。1860年时,俄国的铁产量达到29.8万吨,同期的英国则为388.8万吨,法国

是89.8万吨,德国是50万吨。

播放视频:克里米亚战争

问题1:19世纪中

期俄国社会状况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农奴与地主矛盾尖锐;统治者想改变现状。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

问题2:俄国资本

主义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

(学生阅读教材,

得出结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

表现在:一是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在沉重的封建剥削

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2、避免革命的变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设计场景

亚历山大二世:众

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

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

大臣甲:陛下,万

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

大臣乙:是啊!老

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

亚历山大二世:(把

法令给众大臣传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众大臣:(笑逐颜开)

陛下英明! “议一议”:

“请你们相信,为

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这句话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答:最大限度的维

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设计场景

法令官:农奴们,

陛下颁布了法令,从即日起,你们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到城市工厂里去做工了;当然,你

们也可以留在农术,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但土地必须花钱购买!

农奴甲:总算找到

了一份工作,我可以在城市生活了。

农奴乙:我除了种

地什么也不会,可是买地借了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

提问:农奴能免费

得到土地吗?那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土地? 改革后的俄国 显示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

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

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

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材料二 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迈开了“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它保存了大量,直接影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3、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显示材料:

观点一:俄国废除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二:那些获得

“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提问:如何评价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积极:通过改革,

在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快了俄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消极:改革后的农

奴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俄国的近代

化步伐沉重而缓慢。

讲练结合一: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b.消灭农奴制 c.发

展资本主义d.打击封建势力 答案:a

讲练结合二:下列

各项中哪些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①鼓励兴办手工工

场,准许工场主收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③削

弱大贵族的势力,收回军权④农奴出钱赎买份地

a.①②b.③④c.①

③d.②④ 答案:d

过渡:就在俄国改

革进行的时候,日本也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多媒体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有关日本的

片段

19世纪中期的日

本面临和中国的样的境遇,都处于腐朽的封建统治之下,都受到列强的侵略,开始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是什么样的改革让日本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成为亚洲强国,这是我们接下来

要学习的内容。

三、日本明治维新

1、日本幕府统治危机

创设情境一:课件

出示一段有关幕府统治的史料和《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日

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同时教师适当补充幕府统治的有关内容。

课件显示史料:幕

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

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学生活动:教师引

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了解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

得出结论:日本是

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而幕府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

创设情境二: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关于美国军舰压境,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提问:日本实行社

会改革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推动改革的力量主体是什么?他们的斗争要求是什么?

导火线:美国黑船

事件。改革的主力是中下级武士。斗争要求是推翻幕府统治。

显示图片:倒幕运

动 大政奉还

篇三: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

镇中心学校 冷少军 44120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

本史实。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

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同一时期发

生的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

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继而帮助学生树立为改革开放,国家富强而努力

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

一是俄国1861年

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一是在教材内容比

较简约的情况下,教师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和引导,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社

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二是通过引导学生

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法设计:讲述法;

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探究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1.(投影片1)

19世纪中期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农奴制怎样阻碍了它的发展?

2.《日本封建社会

2015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六篇

反思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设计理念:

从以上整个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定位就是创设一个新的小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并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只是起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但不指令,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教学得失:

我认为本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整堂课学生都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不足是学生展示的时间和人次还是有点少,今后的备课还要兼顾这一问题的解决。

反思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导学、探究、问题讨论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通过阅读理解方法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反思三: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本篇教学设计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能组织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化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协作精神,而且注意培养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探索式学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节课给我有益的启示:第一,长期以来,教师不能放手,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把教材的内容调整得更有条理,前后结合得更巧妙些,对名词概念解释得更准确些。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挑战教材,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二,新课改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挑战,促使教师大量阅读,丰富自己,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去琢磨学生,教案的设计也要有所改变。

反思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在背景、性质、意义等方面具有相同点,且二者都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教师先详细教学农奴制改革,再引导学生按学习农奴制的方式学习明治维新,既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通过观看图片和影视片段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事件的体验活动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历史过程的注重。

3、强调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感到历史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讲述的内容过多,教学方式仍停留在“填鸭式”的老套路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精讲。

5、板书过于繁杂。

2015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七篇

反思一: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反思

初三年的学生具体有一定的比较分析能力,在阐述农奴制改革之前的俄国社会状况时,可以充分使用课本或相关练习刊印的图片;在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时,教师可准备具体的历史材料,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并进行归纳。

通过材料和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课前如果有充分时间的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民生活的影响编写成课本剧,并在课堂中进行表演。

反思二: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反思

由于近年中考试题材料阅读量的增加,在初三教学时更注重材料的引用以及分析指导,而且引用材料对理解知识更有加深作用,在讲《避免革命的改革》一课时,我用大量图文材料贯穿本课,以材料为主线,一步步的指导学生分析俄国在改革前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引发社会矛盾,沙皇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的阻力有哪些以及改革后的影响,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两种形式,通过材料来掌握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从而得出改革的结论,而不是传统的老师分析以及强行记忆课文中的结论,做到史论结合,当然这就对材料阅读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对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难度,但又要有严谨性。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每个学生水平能力不同,导致很多学生从材料中看出信息的反应速度也不同,有些同学就依赖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自己没有加以思考。

反思三: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反思

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现我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简单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事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体系,并对知识的学习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即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我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为他们释疑,解决了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其次,我加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在这一部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理解1861年改革的内容,以此来为后面的教学内容铺平道路,真正是教学内容不会显得过于空洞,达到论从史出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再次,利用各种题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正确把握考点,而且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反思四: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反思

1.学生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启发

如何让学生会学历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的话题不是嘴上说说,而应该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中。本节课介绍的历史事件为“废除农奴制改革”,从背景、过程、性质、评价,每一个环节我都注重学生的思考。课文以矛盾导入,俄国落后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强盛的矛盾促使俄国需要发展、俄国发展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矛盾促使俄国开展废除农奴制改革。顺利的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其必要性,同时也顺利的引导学生一思考的方式进入新课环节。

在介绍1861年改革内容时,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农民、沙皇政府、资产阶级分别得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该事件的性质、本质和评价。有思考的学习才是真学习,在思考中总结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用的长久。

2.公开课应该尽可能还原常态课的特点

(1)慎用幻灯片。以前我开公开课,尽量想展现课间的丰富与美感,这样做我认为存在两个弊端。其一,将知识点分散点缀在PPT中,会直接造成学生知识点凌乱难成体系,不能版主学生统筹理解,不如板书有效。幻灯片只应该用于辅助教学流程,利用幻灯展现史料,让学生从中得出史实。其二,过多的粉饰幻灯,学生的精力必然会有分散,光顾欣赏和审美,何谈课堂效率。

(2)语言莫拘谨。公开课当然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但是在上课中受到各种心态的束缚,中规中矩按照课前准备一次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着实挺差,突发的灵感不敢说、利于理解的比方不敢用,课堂气氛就显得拘谨。我认为公开课应该放开了,不表演、不排练,作为教师间的交流,我本节课尽量还原本色课堂。若是老师紧张,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试问在大家紧张的气氛下学习,怎么能去提高教学的效果呢?

2015保修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八篇

作文一:保修教学反思

3月14日星期三第二节,在八二班教室上了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保修》一课。这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为:了解小说常识、理清情节结构、领会文章主题。现对这节课作如下反思: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的课堂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本节课我运用多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在讲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给人们的种种困惑和迷失的,本文揭露的是商业欺诈的社会现实,我从商品质量,售后服务,自然导入课文。“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尖端的产品不断问世,商业经济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商家们不仅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推销的手段,售后的保退、保换、保修等服务也日渐增多,然而,这些服务是不是都能保障呢?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与其承诺不符的现象呢?”在此基础上,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 自主预习,了解内容

教学之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读课文三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因为本文是一篇小说,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笔法又很幽默,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介绍完小说常识、作者之后,我提出了两个问题,检查预习效果,从学生的回答来看,预习还比较扎实,能准确地理清故事情节,分清结构的四个部分,效果比较好。

三、分组讨论,探究主题

朗读课文后,启发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得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接着集中讨论了两个问题,重点是多角度理解主题,探讨本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揭示的生活哲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思维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尊重学生独特且有道理的见解。学生讨论时能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但讨论完提问时,只有个别人举手,表现得很不积极,不主动。

四、不足之处:

1.过于急躁,缺少耐心

在介绍小说常识的时候,为了避免提问时回答不上来,生气发火这一现象的发生,我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即先让学生回忆,记不起来的可以问同学,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记住小说的常识。没想到互相交流后,提问时还是回答不上来,这时就有点控制不住情绪,责怪学生不用心,教学中缺少耐心。

2.朗读课文后,没有组织学生点评

3.提问面不广

探讨本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揭示的生活哲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讨论后,举手的学生不多,由于害怕时间不够,提问时只叫了个别学生来回答,回答后留给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的时间也较少,交流时间不足,也没有板书,结束的有点仓促,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作文二:《保修》教学反思

这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为:了解小说常识、理清情节结构、领会文章主题。现对这节课作如下反思:

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本节课我运用多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在讲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给人们的种种困惑和迷失的,本文揭露的是商业欺诈的社会现实,我从商品质量,售后服务,自然导入课文。“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尖端的产品不断问世,商业经济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商家们不仅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推销的手段,售后的保退、保换、保修等服务也日渐增多,然而,这些服务是不是都能保障呢?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与其承诺不符的现象呢?”在此基础上,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 自主预习,了解内容

教学之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读课文三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因为本文是一篇小说,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笔法又很幽默,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介绍完小说常识、作者之后,我提出了两个问题,检查预习效果,从学生的回答来看,预习还比较扎实,能准确地理清故事情节,分清结构的四个部分,效果比较好。

三、分组讨论,探究主题

朗读课文后,启发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得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接着集中讨论了两个问题,重点是多角度理解主题,探讨本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揭示的生活哲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思维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尊重学生独特且有道理的见解。学生讨论时能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但讨论完提问时,只有个别人举手,表现得很不积极,不主动。

四、不足之处:

1.过于急躁,缺少耐心

在介绍小说常识的时候,为了避免提问时回答不上来,生气发火这一现象的发生,我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即先让学生回忆,记不起来的可以问同学,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记住小说的常识。没想到互相交流后,提问时还是回答不上来,这时就有点控制不住情绪,责怪学生不用心,教学中缺少耐心。

2.提问面不广

探讨本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揭示的生活哲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讨论后,举手的学生不多,由于害怕时间不够,提问时只叫了个别学生来回答,回答后留给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的时间也较少,交流时间不足,也没有板书,结束的有点仓促,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作文三:《保修》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地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课本单元的《保修》一课时,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教学。

一、自主预习内容

教学之前,我先布置让学生预习本文,课文的大致内容。本文是一篇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笔法又很幽默,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要求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自由,将文章改编成课本剧课下表演,学生兴致极高。

二、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在讲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给人们的种种困惑和迷失的,本文揭露的是商业欺诈的社会现实,我的导语是设计的:“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许多尖端的产品问世,商业经济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商家们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推销的手段,售后的保退、保换、保修等服务也日渐增多,然而,服务是都能保障呢?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与其承诺不符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举了生活中的事例,基础上,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三、直观形象,梳理情节

1、表演激发情趣

教学新课时,我请两名表演天赋的学生上讲台,让分别扮演文中的推销员和画家,课文中的顺序表演出两者之间的几次交易,要求尽量运用文中人物的语言。课前了练习,学生的表演也很,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同学们在演出和欣赏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漫画印象

学生表演结束,我适时地点评,而后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梳理。帮助学生文本的结构和写作,我特意在黑板上画了一副反映文章内容的漫画(见下页),并在横线上分别写上推销生发剂、推销染发剂、推销发蜡、推销自动理发机、推销脱发剂。这五副简笔头像,形象地揭示了二人之间分别生发剂、染发剂、发蜡、自动理发机、脱发剂所的交易。接着,我要求学生的理解,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情节结构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本文的故事情节,并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

四、合作探究,分析写法

1、启发提问

本文写法上有的的特点,即“重复的程式”,而“重复”主要体现在文中两人的对话之中,,我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和看表演的过程中,有本文人物语言有特点?”学生均能答出:“重复。”了特点,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分析其作用。

2、分组

分析作用时,我让学生画出人物多次重复的语言,反复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并且同学的表演想象两人交易的情境,再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漫画,之间先交流看法,然后各组推举代表作答,其余组的同学对发言评价和补充。学生激烈,发言,到位,多数发言也能答到点上。

3、归纳总结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最后将的发言要点归纳,总结出写法的几点主要作用:①故事情节展开的需要;②漫画(喜剧)般的讽刺、讽喻。多次重复相同的几句话,让人感觉可笑,读者在幽默轻松的艺术享受中,体悟到事情本质的乐趣;③出人意料的。前面四次重复,最后一次忽然,让人产生意料之外的感受。

五、自由发言,探讨主题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用的思维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且有道理的见解。在探讨主题的发言过程中,学生们情绪饱满,各抒己见,除了的理解如“揭露商业欺诈”、“嘲讽人性的弱点”外,学生还谈到“做人要诚实”、“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容忍缺憾”、“现代物质享受的负面性”等,且课文谈得头头是道。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主题,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极其有益的。

六、社会实践,课后调查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文所揭露的社会是在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呢?让学生弄清楚问题,我让学生星期天社会调查。学生走访亲友、到街上的大小商店调查客户,有还的去了几家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反馈回来的结论是:名牌企业如“海尔”、“联想”、“诺基亚”等公司,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好的;也有不法商家,谋取私利,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借此机会,我又问学生对这两种的和今后的做法,学生鲜明:为好的厂家和公司义务宣传,坚决和假冒伪劣做斗争。的活动,既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又让学生了明辨是非的观念。

2015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九篇

反思一: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但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通过多年的历史的学习与教学,我觉得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将问题融入故事中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者可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反思二: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本课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主题,分别讲述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本课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方针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在授课过程较成功之处:

1.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从当代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联想到九十多年前的十月革命,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对本课的知识结构的把握较为清晰。将本课的知识内容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十月革命爆发的过程和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网页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十月革命的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十月革命。

在授课过程中几点可以改进之处:

1.时间上把握不好。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整节课只上了38分钟,有些问题后来才发现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比如“苏维埃”这个名词,比如“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同时并存的现象”。关于这些问题只是稍微提到,并没有更深层次地为学生叙述,以致于时间过于“充足”。

2.在发挥网络优势方面还做得不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讨论而设置的问题只有一个,没能激起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评论学生留言时也过于仓促,在学生尚未留言结束时,已将问题的答案公布,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较大的打击。

3.在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得不够。虽然为学生提供的在线讨论问题设置得不多,但其他让学生回答的问题却比较多。由于害怕学生回答不上来而引起尴尬,所以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往往刚提出问题没多久,便帮学生回答了。因此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是造成课堂时间过分“充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反思三: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跑步中应学会停下来,就是说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发扬优点,让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不仅要前进,更要有目的的前进,让自己的教学之花能结出累累这一课,来谈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线索比较清晰,按照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来讲述,由于十月革命的部分史实在初中时已经讲过,所以我就突出讲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起义、进行起义、组建国家政权等史实,重点分析了十月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不绝于耳。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地对此有所接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从现实问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新闻图片导入:由列宁的图片和俄罗斯本土品牌“红色十月”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2、进行材料解析:通过史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历史资料图片,掌握十月革命的基实。

4、分享合作成果:由学生合作编写有关十月革命经过的顺口溜或打油诗,共同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

5、课堂民主讨论:通过讨论有关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上完课后,我对这一课的备课及教学过程认真得进行了反思:

优点:(1)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合作编写顺口溜,培养合作堂气氛,并且介绍了学习方法。

困惑:(1)学生在初中已经系统学习过本课,怎样更好的调动学生,从“已知”挖掘“未知”,找到更好的知识交叉点,学生兴奋点,才能使这节课有别于初中教材,又能更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

(2)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而不说教。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今后,一定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反思四: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历史与社会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环境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感情。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社区的划分,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建设社区、为社区做贡献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传媒与青少年》时,我把我们青少年对传媒的观点分为两派,由学生课后准备,课内讨论。在课堂上,虽然双方准备的都很充分,但还是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突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俄国农奴制改革ppt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912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