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春酒阅读答案

春酒阅读答案

2015-12-28 02:26:0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春酒阅读答案篇一《19、春酒练习及答案》 ...

春酒阅读答案篇一
《19、春酒练习及答案》

19、春酒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面颊( ) 薏仁米( ) ..煨炖( ) 如法炮制( ) ..家pēi( ) zhēn( )酒

chóu( )谢 甘chún( )

答案:jiá yì wēi páo 醅 斟 酬 醇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写词语,把文句补充完整。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 (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不请自到。

(2)八宝酒, (看到名称就能联想到它的含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答案:(1)一马当先 (2)顾名思义

3.本文描写生动传神,说说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及好处。

(1)(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参考答案:(1)这个比喻新奇生动,写出了小孩子喝足了甜甜的春酒,吃饱了各种香甜的食物后可爱的形体状态。(2)这句用词很有韵味,“靠”“点”“舔”写出了幼时的“我”乖巧可爱、讨人喜欢,也表现了邻里之间的亲密随和。

4.《春酒》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关于思乡的句子,在古诗词里俯拾即是,请你写出几句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请你写出记忆最深刻的一副春联。

上联:

下联:

横批:

答案示例:(1)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2)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3)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

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6.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2)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解析: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方言,指人做事勤快,写出花匠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2)表示程度达到极点,突出了“我”的活泼、可爱、天真。

7.文中说,每年正月里,喝完春酒“我”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要从孩子特有的角度,结合文句“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体会归纳。

参考答案:到那一天有八宝酒喝,有好东西吃,有两条印花手帕可得,而且家里热闹、温馨,让“我”很快乐。

8.从上文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分点简要回答。

解析:要细品人物言行和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参考答案: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明理大方,勤劳能干。

9.文章的结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解析:要从“家乡味”的含义与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来考虑。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对浓浓乡情的追忆,也表现了作者在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种失落。

【类文赏析】

(2011·四川泸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3题。

草 垛

杜怀超

①草垛,乡村独有的风景,在树木和村庄的包围中,星罗棋布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宛如落入人间的神明,在炊烟生起的地方,守护着村庄,又像一轮金色的太阳,转动着属于村庄的四季轮回,高矮胖瘦,残残缺缺。最后,一些新的面孔出现了,一些老的面孔消失了。草垛依旧蹲在村庄的角落里,默不作声。

②从灯红酒绿里走来,我对草垛有着深厚的感情。

③粮食前脚走进家里,草垛后脚就跟来了,它不会进家门,怕脏了屋子,像温驯的狗远远地守护着家门。如果说丰

收的粮食,给了我们肉体一种物质上的温饱;那草垛啊,却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

④草垛遍布晒场、牛圈以及阡陌,偎依着村庄,栖息在炊烟醒来的地方。童年时,我和草垛捆在一起,它是我淘气的房子,是我游戏的天堂。童年的迷藏、母亲的批评,都被我藏在这松软的草垛里了。我曾用草垛来藏鸡蛋,换取校门口诱人的麦芽糖;我曾在草垛上设陷阱,捕捉那胆大好吃的鸟儿。最令人痴迷的是,在夏日的乡场上,在昏黄的马灯下,我和少年的朋友们在月光下嬉戏,清香的稻草和着少年女友的醇香,一起涌上我的肺腑和胸膛,让我的情感莫名地汹涌起伏。这来自大地的恩赐,是父亲终日勤劳的回报,演奏着一支农家的小夜曲,恬静而令人陶醉。

⑤对草垛最为敬畏的人,莫过于父亲了。也许父亲对草垛比我更有深刻的记忆或者理解,在他面前,草垛是那样神圣、庄严。平时玩耍时浪费了几根草节,总会招来父亲的责打;从粮食走进家以后,父亲总要找个响晴的天,吆喝上我一起把草垛摊开,暴晒在六月的阳光下,使得每一根草上都沾满阳光的气息。父亲最自豪的就是堆草垛,草垛的大小好坏不是简单的问题,它涉及今年的收成和一个人的尊严。父亲对堆草垛很有讲究,既要防水,又要防风吹倒。好的草垛,有时可以保持上好几年呢。

⑥草垛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记得那个年代,好像农村家家户户都缺柴少草,我记得我们家的门口也只有矮矮的草垛。俗话说,不怕锅无米,就怕灶无柴。后来,打草,成了我们家冬天的一个主题。为了堆起那高高的草垛,每天天不亮,我就坐在平车上,父亲拉着车,母亲在一旁走着,一起走向遥远的团结河去割芦苇。据说,河水里长着不少芦苇,收割回来晒干,可以作过冬的柴火。就这样,我们早上去,晚上回来,载着满满一车芦苇。芦苇收割尽时,父亲又会想出办法。房前屋后,树木很多,到了冬季,地上总会落满了树叶,树林里时而还能捡到枯树枝。搂树叶,这后来就又成为了我们收集柴火的又一途径。再后来,父亲还想出点子,带着斧头、锹等工具,到树林里挖掘伐后的树根,那可是过年烤火的上等燃料。总之,那个年代的冬季,我们家的门前,总会堆积着满满的大小垛。除了稻草、麦草,还有树叶、树根等堆砌成的高高的垛。我清晰地记得,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父亲的腰杆始终挺得直直的。

⑦也许,在父亲看来,草垛,就是他的粮食、炊烟,就是他生命中的温暖!然而,对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草垛意味着什么?我们生之于土,养大、暖大我们的不是都市的柏油马路,也不是水泥和钢筋的建筑,而是我们熟悉的亲切的乡村,它

是我们孕育生命的襁褓和血脉。其实,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农民的儿子,乡村的子孙。篱笆、菜园、犁铧和袅袅的炊烟,都是我们生命里的风景,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它时刻召唤着我们,找回失落的勤劳、善良和坚毅的品质。霓虹灯下,我们的心荒芜了吗?也许,在行走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失落了庇护我们的草垛和成长的根系。都市的繁华或许不是我们的天堂,草垛才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归宿!

⑧乡场上,是金黄的草垛,草垛上,是一片精神的家园,一群回归的鸟儿,在阳光下,对着天空唱响生命更迭的歌!

10.为什么作者对草垛有着深厚的感情?结合全文简要作答。

解析:通读全文,逐段梳理“草垛”对于“我”的意义,注意文中概括性、抒情性的语句。

参考答案:草垛,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父亲对草垛的敬畏之情感染了“我”;草垛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草垛是“我们”的精神归宿。

11.文章第①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草垛的?请举例简析。

参考答案:从形状、颜色、神态等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草垛的特征。“草垛像„„太阳”,用比喻手法写出其形状和颜色;草垛“高矮胖瘦”,“„„蹲在„„默不作声”,用拟人手法写出其形状、神态。

12.文章第⑥段为何不惜笔墨详写作者一家人为草垛而忙碌的情景?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因为草垛在作者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村生活的艰辛、作者一家人的勤劳、父亲的智慧都是在为草垛忙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13.简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并仿照画线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1)作用:

(2)仿写:

解析:好的结尾一般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在内容上深化主旨;仿写句子要注意,与原句结构相同,揭示景物寓意。

参考答案:(1)作用:前后呼应,深化文章的主旨。

(2)仿写示例:田野里,是沉甸甸的稻穗,稻穗上,是丰收的喜悦。

【妙笔生花】

14.琦君以她一颗可贵的童心准确地写出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神态和稚嫩语言,句句真挚动人,令人叹服。请你也试着用纯洁自然的童言童语来描绘出一个充满童趣的童年回忆片段。(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外婆家后园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夏天到了,黄瓜藤蔓延,郁郁葱葱;桃树结果,生机勃勃;鲜花遍地,芳香扑鼻„„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在后园玩耍,一人一个针筒(我外婆是退休医生),一杯水,分成两队,进行水枪战。在花草掩护下,我们不容易被发现,但一旦移动,就会暴露目标。我按兵不动,守株待兔。果然,有人呆不住了,众人便一齐向他射击。在那样空旷的园地里,我们是无法蔽护自己的,只能拼命地吸水、瞄准、喷射。射出的水似雨雾、似珠帘,纷纷扬扬,降落在对方头上、背上、胸脯上。由于天气热,被水射到身上反倒凉丝丝的。水没了,劲儿泄了,我们一群小伙伴便一窝蜂地上树摘桃,来不及洗,就迫不及待咬上一口,大口大口地嚼着,甜汁、酸味一起在嘴里搅拌、发酵。此时,我们忘记了一切,整个后园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体验中考

15.(2011·福建泉州中考)民俗节日探究。

同学们,伴随着传统节日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

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春节 赏月尝月饼

清明 赛龙舟包粽子

端午 踏青吃润饼

中秋 舞狮吃团圆饭

(2)探究诗句内涵。

下列诗句及上面第(1)题内容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参考答案:(1)春节——舞狮 清明——踏青

端午——赛龙舟 中秋——赏月

(2)示例:①民俗节日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②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③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民俗节日文化色彩浓厚。

春酒阅读答案篇二
《春酒同步练习(附答案)》

《春酒》课内阅读及答案提示

1、文章写了几件事?

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民风之美、人情之美——思乡之情)

2、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母亲——热情好客 慷慨大方 善良能干 阿标叔 ——热情好客 乐于助人 乡亲——热情大方 我”——活泼天真调皮

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细节描写及作用:

1)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偷偷”“舔”写出了孩子的好奇,这个细节描写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

2)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心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很有情趣。

3)我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

这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5、阅读第5——10段:

1)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主要介绍家乡喝会酒的风俗。

2)文中说,每年正月里,我都“眼巴巴地盼望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其原因是什么?

因为每逢喝会酒我可以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还可以在结束后得到印花手帕。

3).从上文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分点简要回答。 善良,勤俭,能干。

4).文章的结尾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表明了我的思乡的愁绪。从快乐到忧伤,文末以反问结尾,使思乡的惆怅更加悠长

5)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在文中的含义。

①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

写出花匠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②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

突出“我”的活泼、可爱、天真。

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

一是因为母亲热心,乐意把花厅借给大家;二是因为我家的花厅较为敞亮,请客比较适宜。

6)第①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十二碟”:特定称谓。

“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

7)理解“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的含义。

这几句话主要意思是鞋子差一分,衣服差一寸都会不合适,做事要有个尺度。因此我们做事要讲究“度”,要把握好“度”,既要防止不达目标,又要避免过犹不及。

8)请加以想象,描写“我”得了手帕后“开心得要命”的场景。

注意运用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表现出孩子天真快乐活泼的性格。

6、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9)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1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春酒阅读答案篇三
《19春酒同步练习(含答案)》

《春酒》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元xiāo( )节 ②lì( )枝 ③枸qǐ( ) ④门kǎn( )

⑤脸jiá( ) ⑥páo( )制 ⑦挑tì( ) ⑧家pēi(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马当先:____________

②顾名思义:____________

③家醅:____________

④酬谢:____________

3.《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之情。

4.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②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③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5.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6.第①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十二碟”:____________。

“我请你吃十二碟”:____________。

7.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第②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细节描写。

9.文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

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0.用“‖”把文章分成四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11.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

正面描写有:____________。

侧面渲染有:____________。

12.第③段中加点的“抢”字表现了什么?

13.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

14.概括本文的中心。

1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三、写作

16.新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总是满载着欢乐的。你儿时的新年是怎样过的?把它写下来,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19* 春 酒

一、1.①宵 ②荔 ③杞 ④槛 ⑤颊 ⑥炮 ⑦剔 ⑧醅

2.①形容领先。

②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③自家酿的酒。

④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3.散文 琦君 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

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一)5.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6.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7.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很有灵性、充满美德的人,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8.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细节描写,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9.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二)10.第一段(1、2自然段):介绍故乡风俗:生病的孩子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第二段(3、4自然段):叙述母亲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并将百衲衣送给我。

第三段(5自然段):叙述请教民俗学家,知道穿百衲衣的真正含义。

第四段(6、7自然段):赞美穿百衲衣体现了中国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11.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送百衲衣给我

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12.表现了母亲浓浓的慈爱。

13.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4.通过叙述作者小时候穿百衲衣的故事,赞美了浓浓的母爱并呼吁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15.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

三、16.提示:要表现出过年的风俗及乐趣

春酒阅读答案篇四
《《春酒》课后练习题答案》

《春酒》课后练习题答案

1、第2句好,因为第二句写出了母亲的自豪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我”也是酒仙。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3、好客,勤劳,大方,善良,淳朴。如“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让大家尝尝”。

4、不是。还寄予了作者对儿时的怀念,对母亲,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酒阅读答案篇五
《《春酒》导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题:《春酒》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主备人: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1

2

3

春酒阅读答案篇六
《19春酒 导学案 配 答案》

19 春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诗仙李白在借酒派遣孤独的心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在借酒感叹世事的变迁和对亲人的思念,可见品味的是一杯甜甜的酒,表达的是一种浓浓的情。

1.学习并欣赏作品极富情趣的细节描写和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亲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领会作者在娓娓道来的叙事过程中,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和舒放自然、典雅隽永的语言美。

3.培养热爱年文化、民族文化的热情。

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枸杞(gǒu qǐ) 薏仁(yì rén) 煨炖(wēi dùn) ......

衣襟(jīn) 酬(chóu)谢 两颊(jiá) ...

挑剔(tī) 家醅(pēi) 如法炮(páo)制 ...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2.作者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台湾散文大家。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等。她的作品《橘子红了》曾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这些事都是作者家乡的风俗,你喜欢这儿的风俗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过新年 喝春酒 喝会酒 —— 风俗美

2.在这几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交流点拨】母亲 “我” 阿标叔 乡邻乡亲

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交流点拨】不,是借春酒抒情,借春酒怀人,表达对母亲、亲人的思念,对浓浓乡情、难

忘的童年生活的追思。

(二)文本探究

1.春节好吃的东西很多,我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吃春酒”体现了邻里间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喝母亲自酿的八宝酒;

补气、健脾、明目,药香加酒香,味甜;

亲密融洽、温馨和谐。

2.什么情况下“喝会酒”?(用文本语言回答)从课文中你了解到故乡人哪些品质?

【交流点拨】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表现了故乡人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

3.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理由是什么?

【交流点拨】母亲是一个善良朴实、热情能干的贤妻良母。因为:

(1)母亲得意(兴奋、自豪的外露)地说了一遍又一遍,(语言的重复,说明母亲热情、无私、朴实、富有耐心)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得到表扬后的害羞、兴奋、自豪)。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2)不仅是酒,„„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两个“总是”与“还”极言母亲善始善终,心地无私。“笑眯眯”说明母亲善良淳朴、诚心热情。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母亲的品质犹如春酒那样芳醇。)

4.朗读文章最后一段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交流点拨】“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春酒激起了一种思念,作者思念的是春酒浓的化不开的人情的温馨与芳香;思念的是春酒中家乡的风土人情,与其说作者是对春酒的着迷,不如说是对春酒中那份难以演绎的人情味的依依不舍。也许家乡的春酒永远能酿造,但春酒中那份温情却永远难以追忆。“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这句震撼人心的自问,道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道出了对浓浓乡情的追忆,也道出了现代文明生活的一种失落。

(三)语言赏析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着一个怎样的童年?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细节描写并品析,重温作者美好甜蜜的童年。

1.“我是母亲的代表”

【交流点拨】写出女儿在母亲心中的地位,极富爱心,母女情深

2. “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交流点拨】母亲的代表,当然名正言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彻底抛开了初一至初五的那些“拘束”,说明民风淳朴

3.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交流点拨】吃得跟“小猪似的”不好吗?为什么要说“蜜蜂似的”呢?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吃,蜜蜂似的快活地飞来飞去。写出“我”的憨态可掬

4. “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交流点拨】吃得填满了肚子,伸长了脖子,这还不算,还得尽量多带一些回去,典型的“多吃多占”。真有那么馋吗?看看下文“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已经不稀罕了”。看来“多吃多占”的主要原因是“气氛之热闹”,小孩子不就是爱凑热闹吗?一句话活现出当年的童心童真。

5.“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机灵顽皮)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交流点拨】对我的动作描写,突出八宝酒的魅力之大。

(四)小结: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写着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

四、板书设计

春酒

→ 家乡的味道-----思乡怀旧

仿句:春酒有一种民俗的味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交流点拨】春酒有一种故乡的味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酒有一种母亲的味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小小的白船儿,„„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春酒阅读答案篇七
《春酒导学案答案》

春酒阅读答案篇八
《第四单元 春酒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一》

第四单元 春酒

此为 春酒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一

一、阅读《春酒》一文的第2——4段,解答下列题目。

1、选文主要写喝春酒,在第一段中还要提到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等食物的原因是: 。

2、第二段中的句子“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在文中的作用是: 。

3、文中最能体现母女情深的句子是: 。并赏析其中的情意 。

4、文中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八宝酒的喜爱,还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5、根据原文填空。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 着、 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 了一跤,杯子 在手里,酒却全 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 , 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6、第三段文字塑造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试对其语言特色略作赏析: 。

7、揣摩第三段文字中动词的妙用,请尝试连续运用至少六个动词写一段话。

8、以琦君之高龄,却仍能凭一颗可贵的童心准确地还原出自己孩提时代的天真神态和稚嫩语言,实在令人信服。请你也试着回到记忆中去,用纯净自然的童言童语写一个有趣的童年故事的片断。(100字以内)

9、请分别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10、第二自然段共5句话,从表达方式看,第一句是说明,说明了八宝酒的 。

11、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之情,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提到作者已不稀罕的食物,在这里仅作陪衬,即衬托作者对八宝酒的喜爱。 2、写小花猫吃“八宝酒”,也是为了突出八宝酒的香甜可口。 3、“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啊。’” 情意:既有母女的亲密,更有母女的理解与幽默。 4、对家乡淳朴民风的怀念 5、端 闻 跌 捏 洒 舔 舔

6、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活泼灵动的文字,夸张中透着诙谐,儿时的欢乐跃然纸上。 7、略 8、略 9、

第一段:我偷尝八宝酒;第二段:八宝酒的由来,我珍爱八宝酒;第三段:我在每个客人杯里偷尝八宝酒。 10、制作过程 11、例如:“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这一句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春酒阅读答案篇九
《八下第四单元 春酒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三》

八下第四单元 春酒

此为 春酒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三

三、阅读《春酒》一文的第5——10段,解答下列题目。

1、第二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这一句话中的“巴结”一词的使用特点是: ;这句话表现了阿标叔 的性格特点。

2、“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为什么用“一定”这个词,你猜测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3、如果给选文第1——4段拟个小标题,应该是(5字以内)

4、选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5、文中说,每年正月里,我都“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原因是: 。

6、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文章的结尾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是: 。

7、母亲心里有数,又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的分量的”的原因是: 。

8、“我”和母亲如此高兴的原因是: 。

9、全文的主旨是: 。

10、细细品读本文之后,谈谈作者的写作特点: 。

参考答案:1、贬词褒用,指人做事勤快 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2、主要是母亲热心,很乐意把花厅借给大家;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比较敞亮,请客适宜。 3、乡邻办会酒 4、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5、到那一天有八宝酒喝,而且家里热闹、温馨,“我”觉得很快乐 6、对生养自己的故乡思念。 7、母亲嘴上说不清楚,但由于心里有数,所以告诉别人的也是准确的。 8、这不是简单的聚会,体现了家人、亲人、朋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 9、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10、琦君的散文不雕琢,善于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描绘人物鲜明细腻,形象栩栩如生。

春酒阅读答案篇十
《八下第四单元 春酒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二》

八下第四单元 春酒

此为 春酒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二

二、阅读《春酒》一文的第5——10段,解答下列题目。

1、选文第一段首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是: 。

2、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会酒”?

3、找出文段中的两处细节描写,并各用一句话概括其要义。

4、请加以想像,描写“我”得了手帕后“开心得要命”的场景。

5、作者回忆儿时的“会酒”时的情感是: 。

6、“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句话的妙处在于: 。

7、选文中母亲的形象是( )。

A.热情好客,善良大度。 B.俭朴勤劳,充满美德。 C.富有灵性,性格坚强。 D.没有文化,为人善良。

8、选文第一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试说说这两处引号的作用。

“十二碟”: “我请你吃十二碟”:

9、喝会酒的起因是: ;写喝会酒的作用是: 。

10、琦君笔下的“母亲”的形象特点是: 。

参考答案:1、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2、急需钱用之人起会,请其他人喝春酒表达酬谢。 3、花匠阿标叔擦煤气灯玻璃罩;吃会酒,得印花手帕,很开心。 4、略 5、有一种深沉浓厚而又热烈自豪的感情。 6、这里运用生动的外貌描写,形神毕肖,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形象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栩栩如生。 7、A 8、表示特定称谓;表示引用 9、村里有人急需钱用,就起个会 突出母亲的慈爱、热心,乡邻的本分,一份浓浓的乡情美 10、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母心、佛心”的勤劳俭朴、善良大度、性格坚强的农村妇女。


春酒阅读答案相关热词搜索:春酒的阅读答案 春酒 春酒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春酒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春酒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915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