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

2016-01-10 15:51: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一:梦溪笔谈复习题及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一:梦溪笔谈复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 给加点字注音。(注意声调不能标错)

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 相联如胠箧( ) 梵天寺( )

贻以金钗( ) 人履其板( ) 逐层布板讫( ) 千万蔽地(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

(1)方为秋田之害 (2)千万蔽地

(3)悉为两段 (4)岁以大穰

(5)其虫旧曾有之 (6)方两三级

(7)乃以瓦布之 (8)问塔动之因

(9)匠师如其言 (10)但逐层布板讫

(11)人皆伏其精练 (12)六幕相持

(1)《梦溪笔谈》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科学家<政治家___________(人

名)。

(2)《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 ”消灭“ ”,从而使农作

物获得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 用“ ”“ ”来解决“塔

动”问题的经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

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

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4.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悉为两段(成为) B.方为秋田之害(危害)

C.土人谓之“傍不肯”(称,叫) D.忽有一虫生(一只)

5.文中“之”的用法如下:A.代词,指代子方虫;B.代词,指代子方虫的天敌“傍

不肯”;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语气助词,无义。请一一指出,把序号

填在括号里。

(1)其虫旧曾有之 ( )

(2)土人谓之“傍不肯” ( )

(3)方为秋田之害 ( )

(4)则以钳搏之 ( )

6.翻译下列各句。(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1)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方为秋田之害。

7.文段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的安排为中心服务)

8.这篇文言短文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出来,并写出各个层次的

大意。

答案

一<1.huì rǎnɡ qū qiè fàn yí lǚ qì bì

2.(1)成为 (2)遮盖 (3)成为 (4)年成 (5)过去<先前 (6)才 (7)于是,便 (8)

原因 (9)遵照 (10)只 (11)通“服”,佩服 (12)支撑

3.(1)北宋 沈括 (2)傍不肯 方子虫 喻皓 布板 实钉

二<4.(1)D 5.(1)D (2)B (3)C (4)A

6.(1)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

(2)十天后,子方虫全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

(3)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7.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比较简略。这样安排详略,

是为了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

敌消灭害虫,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8.……方为秋田之害。/……岁以大穰。/……

第一层: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程度。

第二层:写子方虫的天敌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第三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二:《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综合能力测试

(一)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狗蝎( ) ②其喙有钳( ) ..

3.解释字词。

①蔽( )②悉( )③旬日( )④穰( )

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

①其虫旧曾有之。( )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

6.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钱氏据两浙时( ) ②方两三级( ) ..

③但逐层布板讫( ) ④人履其板( ) ..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患其塔动( ) ②故如此( ) ..

③未布瓦( ) ④贻以金钗( ) ..

⑤匠师如其言( ) ⑥盖钉板上下弥束( )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②乃以瓦布之( ) ..

③贻以金钗( ) ④但逐层布板讫( ) ..

⑤问塔动之因( ) .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钱帅登之( ) 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

③匠师如其言( ) ④此易耳( ) ..

6.翻译句子

①六幕相联如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梦溪笔谈》沈括 存中 北宋 2.①xiē ②huì 3.①遮盖②全部或都 ③十天 ④庄稼丰收 4.①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②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③年成因此而大丰收。 5.①语气助词,可不译。②代词,指子方虫的天敌。 6.围绕子方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回答,言之有理即可。7.①子方皆尽 ②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1.①讲建塔过程中的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际都未能解决。②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③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映。 2.①jù ②fāng ③qì ④lǚ 3.①担忧。②所以。③铺排。④赠给。⑤遵照。⑥因为。 4.①在 ②用 ③拿 ④只 ⑤的 5.①塔 ②匠师 ③喻皓 ④指固塔这件事 6.①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②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7.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三:《梦溪笔谈》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综合能力测试

(一)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

(1)其喙( )有钳 (2)岁以大穰( )(3)梵( )天寺木塔

(4)贻( )以金钗 (5)六幕相联如胠箧( )( )(6)人履( )其板

(5)但逐层布板讫( )

3.解释字词。

①蔽( ) ②悉( ) ③旬日( ) ④穰( )

⑤岁( ) ⑥患( ) ⑦履( ) ⑧赠( )

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区别下列各句中“之”的不同用法

①其虫旧曾有之。( )②土人谓之“傍不肯”。( )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二)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患其塔动( ) ②故如此( ) ③未布瓦( ) ④贻以金钗( ) ⑤匠师如其言( ) ⑥盖钉板上下弥束(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④但逐层布板讫( ) ⑤问塔动之因( )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钱帅登之( ) 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③匠师如其言( ) ④此易耳( )

6.翻译句子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②乃以瓦布之( )③贻以金钗( )

①六幕相联如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梦溪笔谈》沈括 存中 北宋 2.①xiē ②huì 3.①遮盖②全部或都 ③十天 ④庄稼丰收 4.①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②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③年成因此而大丰收。 5.①语气助词,可不译。②代词,指子方虫的天敌。

6.围绕子方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回答,言之有理即可。7.①子方皆尽 ②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1.①讲建塔过程中的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际都未能解决。②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③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映。 2.①jù ②fāng ③qì ④lǚ 3.①担忧。②所以。③铺排。④赠给。⑤遵照。⑥因为。 4.①在 ②用 ③拿 ④只 ⑤的 5.①塔 ②匠师 ③喻皓 ④指固塔这件事 6.①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②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7.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四: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数量关系

1. 1,2,3,6,12,24,( )

A.48

B.45

C.36

D.32

1.A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前面所有项的和等于下一项。1+2=3,1+2+3=6,1+2+3+6=12,1+2+3+6+12=24,( )=1+2+3+6+12+24=48。所以选择A选项。

2. 1,9,25,49,121,( )

A.144

B.154

C.169

D.177

2.C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原数列“1,9,25,49,121”为非合数列“1,3,

5,7,11”的平方,A项144=122,12是合数,排除。B、D项都不是平方数。所以选择C选项。 3. 56,114,230,462,( )

A.916

B.918

C.924

D.926

3.D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前项×2+2=后项。56×2+2=

114,114×2+2=230,230×2+2=462,( )=462×2+2=926。所以选择D选项。

6. 2009×20082008-2008×20092009=?

A.0

B.1

C.2

D.3

6.A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基本计算问题。可采用尾数法计算。2009×20082008尾数为2,

2008×20092009尾数也为2,所以差的尾数一定为0,只有A项符合。所以选择A选项。

8.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

A.81

B.100 C.121

D.144

8.B 华图解析:本题属于方阵问题。设原方阵有n行n列,则减少一行一列后变为(n-1)行(n-1)列,于是有n2-(n-1)2=19,解得n=10,因此原队列有102=100人。所以选择B选项。

实际本题可以不用方程的方法,因为减少的一行人数与减少的一列人数一定相差1,因此19只能分解成9+10,所以原方阵一定是10行10列共100人。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言语

理解

18. 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 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 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 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18. B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歧义句辨析题。B项“自己”一词指代不

明,根据句意,“自己”可以指“首长”,也可以指“我”,因此有歧义。所以选择B选项。

20. 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是( )。

A. 看到非洲草原上角马迁徙的场景,你一定会震撼不已——绵延几公

里的角马群如黑色的洪流,一泻千里,蔚为壮观。

B. 年关临近,本是商品销售的最佳良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欧元的持续走低,今年意大利的市场显得十分萧条,60%的华人企业裹足不前。 C. 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

D. 我和汪剑做了四年的室友,对他的经历、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我相信他绝不会出卖朋友。

20. A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病句辨析题。A项中“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这里用来形容角马群迁徙,用词不当。所以选择A选项。 2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通过考察美国几所中学,使这些中国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B. 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前三个月有很大增加。

C. 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D. 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22. D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病句辨析题。A项主语残缺,应该去掉“使”;B项主谓搭配不当,“出勤率”只能说“提高”,不能说“增加”,出勤人数可以说“增加”,应改为“出勤率较三个月前有很大提高”;C项属于逻辑错误,既然“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那么就不可能有下句“进去的人”,因此错误。D项没有语病。所以选择D选项。

27. 《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但该书并不算一部地理著作,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梦溪笔谈》是游记吗? A. 是

B. 不是 C. 其中一部分是 D. 目前还有争议

27. A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长句理解题。根据句意,“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而“《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梦溪笔谈》肯定是游记。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28. 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淡化了民族民俗。随着人们生活富裕,需

要用一个个节日掀起娱乐高潮,这时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贫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那些富于人情味的洋节便顺理成章地钻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这段话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态度是( )。 A. 理解

B. 赞成 C. 反对 D. 无所谓

28. A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文段解释了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原因,“顺理成章”一词表明了作者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这种现象是接受的,可以理解的,但并没有表示是否一定赞成。所以选择A选项。

30.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落下帷幕,出席论坛的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

这句话告诉我们,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经济专家( )。 A. 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下滑 B. 认为全球经济仍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C. 对全球经济下滑问题达成了共识 D. 对全球经济下滑的研究没有尽头

30. B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对于经济学家认为的“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尚未触底”一词的理解,“尚未触底”意为还没有达到底线,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和B项意思相符。A项和C项只提到了下滑,至于下滑到何种程度没有提及,不够准确;D项偷换了概念,是“经济下滑”而不是“经济下滑的研究”。所以选择B项。 32. 周总理在欢迎基辛格二次访华的宴会上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做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 这说明( )。

A. 基辛格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 基辛格对促进中美关系改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C. 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者

D. 基辛格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32. D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要求考生对周总理的话进行

理解分析。既然是欢迎基辛格的宴会,自然是针对基辛格才出此言,排除C项。基辛格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先导”,也即是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做出了前期的贡献,奠定了基础,同义替换为D项。A项没有提到,B项“决定性”作用和“先导”不符。所以选择D选项。 根据短文回答43—45题: ______________ 哟!

你看那红的,黑的,白的,青的,嬉笑的,悲哀的,目眦欲裂的的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红的还是红的,白的还是白的,目眦欲裂的还是目眦欲裂。人面呢?颜色比那纸制的小玩意好而且活动,带着生气。可是你褒奖它的时候,它虽是很高兴,脸上却装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你指责他的时候,他虽是懊恼,脸上偏要显示出乐于纳言的颜色。

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我们要学做面具,但不要戴它,因为面具后面应当让它空着才好。

43. 第一句话具有统括全文的作用,横线上应填充的文字为( )。 A. 人面却不同 B. 纸制的面具则不同 C. 纸制的面具更不同那人面

D. 人面原不同那纸制的面具

43. D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文段选自许地山先生的《面具》一文,感慨人面总试图隐藏真实的内心,不如面具真实。本文段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的侧重点在于强调后半部分的“人面”,因此,“人面”才是文段的主体,排除B、C两项。A项概括不够全面,D项更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44. 对文尾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 因为面具虽然称作假面具但它不会做假 B. 因为面具固然有真实的一面但它毕竟是假面具 C. 因为面具有真有假,真假令人莫辨 D. 因为面具不会变化,假就是假,真就是真

44. B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根据文段,“我们要学做面具”,是因为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是真实的;“但不要戴它”是因为它毕竟是“假面具”,不能代替人面,用它遮住了人面,更加看不到人面真实的表情,也更加不能揣测人的内心。B项符合文意。A、D项都解释了面具的真实的一面,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能戴;C项不符合段意,面具本身没有假的。所以选择B选项。 45. 短文将人面与面具对比,其用意强调说明的是( )。 A. 人面有时比面具更假 B. 面具有时比人面更假

C. 人面比面具更善于表演 D. 面具比人面更善于表演

45. C 华图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根据段意,面具是真实的,而人面却常常是虚假的,A、B项都表达了面具和人面都是假的观点,只是谁比谁更甚的区别,前提错误,故排除。C、D两项很明显选择C项。所以选择C选项。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

推理

51.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A.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51.C 华图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以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A、B选项均是学历教育,排除。D选项是以实现再就业为目的,不符合题干。C选项以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举行的暑期培训,符合题干定义。所以选择C选项。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五:2010年行测试题及答案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18.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18.B.[解析] 本题属于歧义句辨析题。B项“自己”一词指代不明,根据句意,“自己”可以指“首长”,也可以指“我”,因此有歧义。所以选择B选项。

20.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是( )。

A.看到非洲草原上角马迁徙的场景,你一定会震撼不已——绵延几公里的角马群如黑色的洪流,一泻千里,蔚为壮观。

B.年关临近,本是商品销售的最佳良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欧元的持续走低,今年意大利的市场显得十分萧条,60%的华人企业裹足不前。

C.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

D.我和汪剑做了四年的室友,对他的经历、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我相信他绝不会出卖朋友。

20.A.[解析] 本题属于病句辨析题。A项中“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这里用来形容角马群迁徙,用词不当。所以选择A选项。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通过考察美国几所中学,使这些中国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B.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前三个月有很大增加。

C.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D.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22.D.[解析] 本题属于病句辨析题。A项主语残缺,应该去掉“使”;B项主谓搭配不当,“出勤率”只能说“提高”,不能说“增加”,出勤人数可以说“增加”,应改为“出勤率较三个月前有很大提高”;C项属于逻辑错误,既然“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那么就不可能有下句“进去的人”,因此错误。D项没有语病。所以选择D选项。

27.《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但该书并不算一部地理著作,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梦溪笔谈》是游记吗?

A.是

B.不是

C.其中一部分是

D.目前还有争议

27.A.[解析] 本题属于长句理解题。根据句意,“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而“《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梦

溪笔谈》肯定是游记。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28.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淡化了民族民俗。随着人们生活富裕,需要用一个个节日掀起娱乐高潮,这时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贫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那些富于人情味的洋节便顺理成章地钻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这段话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态度是( )。

A.理解

B.赞成

C.反对

D.无所谓

28.A.[解析] 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文段解释了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原因,“顺理成章”一词表明了作者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这种现象是接受的,可以理解的,但并没有表示是否一定赞成。所以选择A选项。

30.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落下帷幕,出席论坛的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

这句话告诉我们,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经济专家( )。

A.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下滑

B.认为全球经济仍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C.对全球经济下滑问题达成了共识

D.对全球经济下滑的研究没有尽头

30.B.[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对于经济学家认为的“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尚未触底”一词的理解,“尚未触底”意为还没有达到底线,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和B项意思相符。A项和C项只提到了下滑,至于下滑到何种程度没有提及,不够准确;D项偷换了概念,是“经济下滑”而不是“经济下滑的研究”。所以选择B项。

32.周总理在欢迎基辛格二次访华的宴会上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做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

这说明( )。

A.基辛格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基辛格对促进中美关系改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C.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者

D.基辛格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32.D.[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要求考生对周总理的话进行理解分析。既然是欢迎基辛格的宴会,自然是针对基辛格才出此言,排除C项。基辛格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先导”,也即是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做出了前期的贡献,奠定了基础,同义替换为D项。A项没有提到,B项“决定性”作用和“先导”不符。所以选择D选项。

根据短文回答43—45题:

______________ 哟!

你看那红的,黑的,白的,青的,嬉笑的,悲哀的,目眦欲裂的的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红的还是红的,白的还是白的,目眦欲裂的还是目眦欲裂。人面呢?颜色比那纸制的小玩意好而且活动,带着生气。可是你褒奖它的时候,它虽是很高兴,脸上却装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你指责他的时候,他虽是懊恼,脸上偏要显示出乐于纳言

的颜色。

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我们要学做面具,但不要戴它,因为面具后面应当让它空着才好。

43.第一句话具有统括全文的作用,横线上应填充的文字为( )。

A.人面却不同

B.纸制的面具则不同

C.纸制的面具更不同那人面

D.人面原不同那纸制的面具

43.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文段选自许地山先生的《面具》一文,感慨人面总试图隐藏真实的内心,不如面具真实。本文段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的侧重点在于强调后半部分的“人面”,因此,“人面”才是文段的主体,排除B、C两项。A项概括不够全面,D项更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44.对文尾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面具虽然称作假面具但它不会做假

B.因为面具固然有真实的一面但它毕竟是假面具

C.因为面具有真有假,真假令人莫辨

D.因为面具不会变化,假就是假,真就是真

44.B.[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根据文段,“我们要学做面具”,是因为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是真实的;“但不要戴它”是因为它毕竟是“假面具”,不能代替人面,用它遮住了人面,更加看不到人面真实的表情,也更加不能揣测人的内心。B项符合文意。A、D项都解释了面具的真实的一面,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能戴;C项不符合段意,面具本身没有假的。所以选择B选项。

45.短文将人面与面具对比,其用意强调说明的是( )。

A.人面有时比面具更假

B.面具有时比人面更假

C.人面比面具更善于表演

D.面具比人面更善于表演

45.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根据段意,面具是真实的,而人面却常常是虚假的,

A、B项都表达了面具和人面都是假的观点,只是谁比谁更甚的区别,前提错误,故排除。

C、D两项很明显选择C项。所以选择C选项。

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部分

1. 1,2,3,6,12,24,( )

A.48

B.45

C.36

D.32

1.A.[解析] 本题属于递推数列。前面所有项的和等于下一项。1+2=3,1+2+3=6,1+2+3+6=12,1+2+3+6+12=24,( )=1+2+3+6+12+24=48。所以选择A选项。

2. 1,9,25,49,121,( )

A.144

B.154

C.169

D.177

2.C.[解析] 本题属于幂次数列。原数列“1,9,25,49,121”为非合数列“1,3,

5,7,11”的平方,A项144=122,12是合数,排除。B、D项都不是平方数。所以选择C选项。

3. 56,114,230,462,( )

A.916

B.918

C.924

D.926

3.D.[解析] 本题属于递推数列。前项×2+2=后项。56×2+2=114,114×2+2=230,230×2+2=462,( )=462×2+2=926。所以选择D选项。

6. 2009×20082008-2008×20092009=?

A.0

B.1

C.2

D.3

6.A.[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计算问题。可采用尾数法计算。2009×20082008尾数为2,2008×20092009尾数也为2,所以差的尾数一定为0,只有A项符合。所以选择A选项。

8.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

A.81

B.100

C.121

D.144

8.B.[解析] 本题属于方阵问题。设原方阵有n行n列,则减少一行一列后变为(n-1)行(n-1)列,于是有n2-(n-1)2=19,解得n=10,因此原队列有102=100人。所以选择B选项。

实际本题可以不用方程的方法,因为减少的一行人数与减少的一列人数一定相差1,因此19只能分解成9+10,所以原方阵一定是10行10列共100人。

判断推理部分 51.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A.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51.C.[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以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A、B选项均是学历教育,排除。D选项是以实现再就业为目的,不符合题干。C选项以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举行的暑期培训,符合题干定义。所以选择C选项。

53.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预防,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以下属于网络成瘾的行为症候是

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对其上网不再过问,他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学生张某勤工俭学,为某网吧做管理员,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网吧,经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整天泡在网上,联络客户、处理订单、工作压力大,使他有些烦躁。

D.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位学生合伙开了电子购物网站,生意火爆,几乎没时间下线,老师说他们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53.A.[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个体对使用网络欲望强烈,突然停止或不减少使用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的”。B选项张某因为在网吧工作导致的睡眠不足不属于网络成瘾;C选项销售部经理是在网上工作,工作的压力导致其烦躁,不符合题干;D选项开电子购物网站的学生因为忙于生意而导致上课心不在焉也同样不属于网络成瘾。A选项李小兵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属于网络成瘾。所以选择A选项。

56.( )对于鱼虾相当于草原对于( )

A.养殖 放牧

B.渔民 牧民

C.水产 牧草

D.海洋 牛羊

56.D.[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鱼虾生活在海洋中;牛羊生活在草原上。所以选择D选项。

57.交通肇事与道路的关系相当于( )与( )

A.食物中毒 医院

B.瓦斯爆炸 矿井

C.校舍坍塌 地震

D.河堤溃决 汛期

57.B.[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考查事故及其发生地点的对应关系。题干交通肇事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选项中只有B选项瓦斯爆炸是在矿井中发生的。A选项食物中毒是在医院救治,而不是在医院发生的;C选项和D选项是事故和原因的对应,排除。所以选择B选项。

61.冠心病 传染病

A.熊猫 哺乳动物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六:《梦溪笔谈》检测答案

《梦溪笔谈》二则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6分)

狗蝎 (xiē) 喙(huì) 大穰(ráng) 梵天寺(fàn) 贻(yí) 胠箧(qiè) ......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每空1分,共27分)

1、庆州界生子方虫(地域,范围) 2、方为秋田之害(正当,正在) ..

3、其喙有钳(鸟兽的嘴,这里指虫子的嘴) 4、千万蔽地(遮盖) ..

5、悉为两段(都,全) 6、旬日(十天) ...

7、岁以大穰 以:(因) 大穰:(庄稼大丰收) ...

8、其虫旧曾有之 其:(这样,这种) 之:(语气助词,无义) ..

9、方两三级 方:(才) 级:(层) ..

10、患其塔动 (担忧) .

11、乃以瓦布之 乃:(顺接连词,于是,便) 以:(介词,用) ..

12、贻以金钗 贻:(赠给) 以:(用,把) ..

13、但逐层布板讫 但:(只) 讫:(终了,完毕) ..

14、匠师如其言 (遵照) 15、塔遂定(于是,就) ..

16、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因为) 弥束:(更加紧密相束) ...

17、六幕相联如胠箧(撬开箱子,这里指箱子) 18、人履其板(走,踩踏) ...

19、人皆伏其精炼 伏(通“服”,佩服) 精炼(精熟) ...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31分)

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4分)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3分)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3分)

4、人皆伏其精练。(3分)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精熟。

5、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4分)

6、未布瓦,上轻,故如此。(3分)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8、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4分)

9、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4分)

四、阅读《梦溪笔谈》二则,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共6分)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

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

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1)代词,代物: B E F

(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A D

(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 C

2、填空。(共16分)

《梦溪笔谈》的作者_沈括_,是我国北宋的_科学家、_政治_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__科学__成就。(每空1分)

3、两则短文在选材上详略得当。譬如,在《梵天寺木塔》中,详写了_喻皓的语言和塔遂定的原因___,( 1分)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匠师如其言_”(1分)一笔带过(用原文回答),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___喻皓的技艺高超和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 。(2分)

4、《梵天寺木塔》中,“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2分)

5、《以虫治虫》一文中“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3分)

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6、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3分)

喻皓让钉牢了木板,让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

五、课外文言文(共14分)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6分)

(1)吾之患在鼠(我) (担忧) ( 2)告其父曰:“盍去诸?”(赶走) ...

(3)是非若所知也( 这 ) ( 你 ) (4)不病于无鸡乎?( 弊病 ) ...

2.联系上下文,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是非若所知也

不病于无鸡乎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这则故事说明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

4. 1分) ④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七: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一、各科题型

1.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记载:“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请问这是对什么的描述? 地磁偏角

2.物理学中,规定电导的定义式为G=1/R(R为电阻),请问这样是否可以得到G’=1/R’+1/R”(其中R’和R”不是相等量)的导出式? 无法判断

3.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英文名为: Lao-tzu

4.物理学上固、液、气的三态变化,表现在化学上的原因是: 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且可以一定范围内增大和缩小

5.不同的环境有着适应这种环境的生物,那么,我国的哪个地区可以适合多种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 西南地区

6.最近在我们身边,出现一个新名词---“CPI”,请问“CPI”的正式中文名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7.《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是名画家。更是个: 思想家

8.北宋的南京城,在今天的: 河南省

9.货币代表的价值是黄金。如果国家的黄金储备过少,就会造成-----,从而引起-----。 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0.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源于我国古代经典: 《周易》

二、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 商 周

23.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 释 道

27.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3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4.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三、语文常识(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3.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语,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

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

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6.宋文四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7.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8.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9.楷书四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3.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3.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43.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语文常识(四)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9.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诔 16. 四史: 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 三书指: 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 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3.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语文常识(五)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

11.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2.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4.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 五荤: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 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 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 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 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1.《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是哪部?《宋史》

2.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威尔第

3."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哈姆雷特》

4."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血字的研究》

5.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声声慢

6.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飞鸟集》

7."破釜沉舟"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项羽

8.樱花的花期一般有7天

9.在俄罗斯象征友谊的颜色是蓝色

10.旗袍起源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满族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八:2014扬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江苏省扬州市中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瑕疵(cī) 自诩(yǔ) 恻隐(cè) 海市蜃楼(shèn)

B.绽放(zhàn) 契合(qiè) 殷红(yīn) 轩然大波(xuān)

C.静谧(mì) 邂逅(hòu) 驾驭(yù) 鳞次栉比(zhì)

D.嫉妒(jí) 迸溅(bìng) 翡翠(fěi) 如火如荼(t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

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执着、奋进、顽强。

B.大自然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白杨礼赞》《囚绿记》两篇散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中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水经注》记载了全国河流水道的情况,《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D.《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漫步钟灵毓秀的扬州,你可以见到wèi蓝如洗的天空、绿意àng然的大地,可以领略到底yùn深厚的文化、淳朴和谐的风情。近年来,扬州围绕“文化扬州”“生态扬州”“精致扬州”“打造世界名城”等主题进行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yìnq的名城。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吴楚东南坼, ▲ 。 (杜甫《登岳阳楼》) (2) ▲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3)江山代有才人出, ▲ 。 (赵翼《论诗》) (4) ▲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苟全性命于乱世, ▲ 。 (诸葛亮《出师袁》) (6) ▲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业精于勤荒于嬉, ▲ 。 (韩愈《进学解》)

(8)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是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正所谓“ ▲ , ▲ ”。 (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

8.综合实践活动。(10分)

(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2分)

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事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标题: ▲

(2)比赛结束后,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对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持赞成观点的占多数,但也有少量担忧的声音。请从赞成者与担忧者的角度,分别列出两点理由。(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赞成理由:① ▲ ② ▲ 担忧理由:① ▲ ② ▲

(3)记者根据教科书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作品《水浒传》现场出了测试题。请你完成。(4

分)

①写出右图故事名称(1分): ▲

②简述该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3分): ▲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9.(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3分) ▲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分)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颜率: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周君患之(▲) (2)发师救周(▲)

(3)颜率复诣齐(▲) (4)子之数来者(▲)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子之数来者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

B.寡人将寄径于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C.齐王乃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13.“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5分)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2013年6月3日《今晚报》,有删改)

14.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3分)

首先,阐述社会底线下降的现实及危害,提出 (1)▲ 的观点;其次,从 (2)▲ 的角度,论述观点;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强调了 (3)▲ 。

15.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品读全文,说说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内涵。(请分点回答,4分)

17.阅读文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线”的看法。(80-100字,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道行

马宝山 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儿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心灵中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挣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3》)

【注】道行(héng):僧道修炼的功夫。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18.小说末尾“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一句包含了“大家”对皮挑儿的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用两个词概括,2分)

19.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皮挑儿嘿嘿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同样是“嘿嘿”笑,传达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2分)

(2)“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说说对句中加点词语“竟然”的理解。(2分)

20.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6分)

21.这篇小说写了两位皮影艺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6分)

三、作文(60+3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万千种种。

请以“闲对风光独自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分3分,青认真书写。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九:2014湖南事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湖南事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迄今为止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

A.粤剧 B.中国剪纸 C.苗族古歌 D.中医针灸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句古代格言出自( )。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3.下列对古代文化书典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史学类:《左传》、《史记》、《帝王春秋》、《论衡》

B.哲学类:《论语》、《墨子》、《韩非子》、《四存编》

C.文学类:《诗经》、《楚辞》、《宋元戏曲史》、《梦溪笔谈》

D.科学类:《农书》、《本草纲目》、《韩昌黎文集》、《天工开物》

4.下面四首诗歌,各题咏一种花,按顺序排列,对应花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陆龟蒙:“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②释道潜:“从来托迹喜深林,显晦那求世所闻。偶至华堂奉君子,不随桃李斗氤氲。”

③赵友直:“行到篱边地满霜,曩时物物己非常。自怜失意秋风后,独有寒花不改香。”

A.兰花、白莲、菊花 B.白莲、兰花、菊花

C.兰花、菊花、白莲 D.白莲、菊花、兰花

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为13.39亿人,比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增加7390万人,比当时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它表明我国人口的增长正处于( )。

A.低生育水平阶段

B.继续高增长水平阶段

C.人口总量逐年下降的阶段

D.现行生育政策需要立即调整的阶段

6.我国领土面积和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世界( )

A.第一和第三 B.第二和第二 C.第三和第二 D.第二和第三

判断题:

1.“大海捞针”是人主观意志的想象,可以转化为现实。 ( )

2.科学上的探求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

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都是通过调控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 ( )

5.本币汇率上升能够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 )

6.行政执行中的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问题。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粤剧,2009年10月进入《名录》;中国剪纸,2009年10月进入《名录》;中医针灸,2010年11月进入《名录》。苗族古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至今尚未列入《名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时期,太宗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则明,何为则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答案为A。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A项错误;《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非文学类,C项错误;《韩昌黎文集》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集,属于文学类,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①是陆龟蒙的《白莲》;②描写的是兰花;③是赵友直的《观菊有感》。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数据表明,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进入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时期。故本题答案选A。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我国GDP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

二。日本排第三;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故本题答案选C。

判断题:

1.【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大海捞针”尽管艰难,但是是可能的,属于抽象的可能性,可以转化为现实。故本题说法正确。

2.【答案】×。中公教育解析: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故本题说法错误。

3.【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假象根源于劳动力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方式。

4.【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称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两者都是通过调控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并称为需求管理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形式有四种: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

5.【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6.【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行政执行可划分为准备、具体实施和评估三大阶段,其中实施阶段是关键环节。实施阶段是实质阶段,这个阶段由若干个很具体的操作工作所组成,这些主要环节包括:行政指挥、行政控制、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等。故本题说法正确。

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篇十: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201205200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问题: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正确答案 D

A: 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 宋陆龟蒙《耒耜经》 C: 元王桢《农政全书》 D: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问题: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 C

A: 林业 B: 木业 C: 农耕 D: 渔业

问题: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 正确答案 B

A: 《天工开物》 B: 《梦溪笔谈》 C: 《齐民要术》 D: 《本草纲目》

问题:东汉灵帝时,太学生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咯激烈的斗争,宦官一张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的打击,制造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正确答案 C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党锢之祸 D: 五侯秉政

问题: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 正确答案 B

A: 磨制石器的使用 B: 打制时期的使用 C: 农业的出现 D: 陶器的制造

问题: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打基本经济区,并对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进行咯全面介绍 正确答案 C

A: 六 B: 五 C: 四 D: 三

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正确答案 A

A: 温带气候 B: 亚热带气候 C: 高原气候 D: 海洋气候

问题:在中国境内,地形是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走向是 正确答案 A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

问题: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以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正确答案 C

A: 文化产品 B: 文化政策 C: 文化事项 D: 文化思潮

问题:《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斌,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指的是 正确答案 A

A: 品德 B: 文化 C: 文艺 D: 文采

问题:中国戏曲发端于 正确答案 A

A: 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意识 B: 汉魏时期的百戏 C: 唐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 D: 宋元时期的杂剧和南戏

问题: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 D

A: 知行合一 B: 尽心知性 C: 天理人欲 D: 伦理道德

问题: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是 正确答案 C

A: 丘处机 B: 寇谦之 C: 王重阳 D: 刘修静

问题:明确指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正确答案 C

A: 荀子 B: 董仲舒 C: 张载 D: 刘禹锡

问题:最早对五行理论做出笔记哦啊系统简述的温县 是正确答案 B

A: 《论语》 B: 《上述》 C: 《春秋》 D: 《国语》

问题:我国最后一步封建发电是 正确答案 C

A: 《唐律》 B: 《九章律》 C: 《大清律例》 D: 《法经》

问题: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标志是 正确答案 D

A: 宗法制的确立 B: 分封制的确立 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 D: 三省六部的确立

问题: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A: 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 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 它是物质文化的反应刑事 D: 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问题:在中医“四诊”中最主要是——方法的应用正确答案 D

A: 望貌 B: 闻息 C: 问询 D: 切脉

问题: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 正确答案 A

A: 鲁班传说 B: 皇帝传说 C: 伏羲传说 D: 李耳传说

问题:我国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正确答案 B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问题: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遗址中已经能够出现咯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正确答案 B

A: 仰韶文化 B: 龙山文化 C: 河姆渡文化 D: 屈家岭文化

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期,对变法主张进行猛烈批判和地址的“旧党”领袖是正确答案 D A: 苏轼 B: 欧阳修 C: 范仲淹 D: 司马光

问题:在中国,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 正确答案 B

A: 汉武帝 B: 魏文帝 C: 晋武帝 D: 唐太宗

问题:氏族制度形成于 正确答案 B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夏代 D: 商代

问题:被司马迁称为“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 正确答案 B

A: 四川碰地 B: 关中地区 C: 山东地区 D: 河套地区

问题:中国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正确答案 C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问题: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 正确答案 B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背低

问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是正确答案 A

A: 词盛行于宋代 B: 行业禁忌 C: 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D: 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 问题: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得,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李,“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正确答案 B

A: 道德规范 B: 道德修养 C: 文治教化 D: 礼治教化

问题:杂居《窦娥冤》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 B

A: 汤显祖 B: 关汉卿 C: 王实甫 D: 洪昇

问题:“礼”在中国古代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正确答案 B

A: 礼制 B: 礼让 C: 礼仪 D: 礼貌

问题: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正确答案 C

A: 《礼论》 B: 《正论》 C: 《天论》 D: 《乐论》

问题: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到家,都是吧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 正确答案 A

A: 整体系统 B: 综合系统 C: 系统工程 D: 阴阳体系

问题:用儒家经义改造法律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立法把儒家精神,礼治原则以及立法的规范直接融入法律之中,因此,东汉以后持续地开展咯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至唐代得以完成。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正确答案 C

A: 《春秋断狱的完成》 B: 《唐律》的颁布 C: 《唐律疏议》的颁布 D: 《法经》的颁布 问题: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正确答案 C

A: 太宰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问题: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正确答案 B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问题: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正确答案 D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 素问 D: 本草纲目

问题:中国北方传统居民刑事比较普遍的是 正确答案 A

A: 四合院 B: 天井院 C: 石室 D: 坞壁院

问题:我国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正确答案 B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问题:中国古代骄傲与的教学思想有 正确答案 A BCE

A: 因材施教 B: 启发诱导 C: 学思结合 D: 自由讨论 e: 教学相长

问题:科举制的特点有 正确答案 A CDE

A: 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B: 由官员举荐 C: 考试定期举行 D: 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e: 不必由官员举荐

问题:我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 A C

A: “政绩”观 B: “富民”观 C: “勤农”观 D: “足食”观 e: “勤政”观

问题: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有 正确答案 A BD

A: 农业 B: 制陶 C: 火的使用 D: 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e: 甲骨文

问题:下面面的概念,那些分别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相适应?》 正确答案 A BCDE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 文化思潮 D: 文化政策 e: 文化现象

问题:《诗经》中得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正确答案 BCD

A: 风 B: 赋 C: 比 D: 兴 e: 颂

问题: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把“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livable,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这“三纲”是正确答案 BCD

A: 神为君纲 B: 君为臣纲 C: 夫为妻纲 D: 父为子纲 e: 兄为弟纲

问题:我国古代居民的庭院,其用途是 正确答案 A BCD

A: 人鱼自然和谐相处 B: 人神相处 C: 迎神祭祖 D: 日常生活 e: 近待友朋 问题:下列思想属于暑假的是 正确答案 A BDE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仁者,人也” C: “清虚自守,卑若自持”

D: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e: “为物不贰,生物不测”

问题:以下几种表述,正确反映“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两个概念区别的是 正确答案 A CDE A: 文化现象具有经验性,文化事象已上升到理论性概括的认识 B: 文化现象属于物质的,文化事象属于精神的 C: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得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 D: 文化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文化事象则是概括的,抽象的 e: 文化现象片中感性的体验,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文化事象是理性认识,有一定规律性

问题:剑术婚姻礼仪的家族原则

参考答案 婚姻礼仪是人们一招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结合成夫妻的礼俗程式。1.婚姻欢喜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统一。2.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3.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

问题:市商贸易的方式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 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从事贸易的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的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临时设架放货的。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3.坐商经营。笑着如定点店铺,大者如商号,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

问题:剑术“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及对西域用兵,发现并打通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它不仅骑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历史意义。

问题:剑术中国文化史上的由西居“天下形势”

参考答案 1.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嵌额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2.太行山脉中得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问题: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吧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新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问题: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史在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还咩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形成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是,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集性与秩序性,平均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等。

问题:简述中国古代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 重农主义是保护小农儿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建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与战国的法家。这种uannian视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它使秦国获得咯统一的成功,在西汉称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问题: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参考答案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存在地理通道的优势。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中东,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问题:试述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的权力,同时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官僚制度的趋向是皇帝任用亲信随从以取代和驾空庞大的官僚机构。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正常的决策行政系统。针对相位即外朝亦即正常的行政办事机构,常采取两种方法以制约其行政职能:一是架空,二是分权。因此,秦汉时代建立的丞相,魏晋时代就被尚书取代;魏晋后期更是出现了中书省,取代了尚书;东晋时代出项了门下省,取代了中书省;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同样是内朝挑战外朝的例子。古代正常的行政决策制度,有朝议制度、谏议制度,而这些在内朝决策中荡然无存。 4、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1)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如“什伍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管仲制定,以10家为一什,以5家为一伍,什有会长,伍有伍长,对基层进行控制,有上报制度、惩罚制度);再如商鞅“连坐法”,把伍、什通过户籍办法编制起来,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一般来说,郡县长官为皇帝直接任命,郡县之下有乡(10亭为一乡)、亭(10里为一亭)、里(25家为一里)、什、伍等组织,它们管理人民、土地和赋税,使农民固定在土

问题: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试述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参考答案 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称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处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带哦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称为大小还礼的治政目标。在通知阶层不遗余力低灌输下,传统和会的礼仪制度大多称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家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的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礼俗的这种升沉变化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的理论特性。

问题:试述西周分封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参考答案 西周建立后,吧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即分封制。分封制的实施主要在周初,以后陆续也有,直至到晚期的宣王朝。实施特点。1.作为一种制度,它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通知的分封史记上形成了会走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i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文化意义。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咯灿烂的“百家”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

A.般若学 、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C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D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C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C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B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CDE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ABD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BC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ABCDE )

相关热词搜索: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二则 梦溪笔谈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梦溪笔谈试题及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00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