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

2016-01-10 16:58: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一:湖北襄阳四校(一中)2015年3月联考语文试题(作文指导)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一:湖北襄阳四校(一中)2015年3月联考语文试题(作文指导)

阅读下面现代著名诗人沈尹墨先生的诗歌《月夜》,按要求作文。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评导

(一)审题

这次3月联考作文,貌似新材料作文,实际上写作角度非常有限。材料《月夜》全诗写了四种物象:霜风、月光、我和高树,前两种物象描写的是背景,后两种物象是场景的焦点。把这首诗作为作文材料来审,实际上只有两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关键词:“立着”与“靠着”。 (二)立意

现代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这首《月夜》诗,写于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表达的是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自主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从诗中鲜明的形象对照所反映出的人格平等、意志独立的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穿越古今的了。现在读来,仍觉得是对所有人的一个定位:作为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是丽日晴空还是风雨飘摇,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里,都要“立着”而不是“靠着”。“立”,独立、自立、自主、自强......;“靠”,依靠、依赖、依附、仰仗......。从正面谈“立”(应该“立”),从反面谈“靠”(不能“靠”),或者二者结合起来谈,应该是较好的立意。

如果学生由“我”和“高树”联想到有对立矛盾关系的穷人与富人、小人物与大人物、弱势与强势、弱(小)国与强(大)国来谈,这样的审题立意就相当深刻了,建议直接往51分以上给。

参考立意举例:

1.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格、地位......) 2.拥有自己的志气(知识、能力.......) 3.拒绝人身依附(坑爹、啃老......) 4.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三)评分: 1.45分切入

2.一等文:51—60分 二等文:42—50分

三等文:30—41分 四等文:0—29

3.囿于时间,虽然给学生的作文只有一个最终分数,但还是建议老师们在头脑中按照“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10分”综合考虑评判。

4.要敢给满分,满分作文不等于完美作文,要怀着善意去挖掘亮点而不是刻意放大缺点。 5.在审题立意正确的前提下,写议论文,只要议论明确、层次清晰(建模);写记叙文(散文),只要记叙清晰、中心突出;有文采,内容充实的作文,要敢于给高分。

6.抄袭作文:70%以上的立意、构思、文字雷同且有证据的,最多只能给10分。

第1页共2页

8.无标题扣2分;只有标题没内容的,给零分;有标题,只有一两句话的,给同情分1—2分。 (四)思维拓展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个人人格缺失的国度。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漫长的封建社会,更是规定“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或者说“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在君权至上和如此纲常的精神控制之下,中国人往往很难有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即使是名垂青史“文死谏,武死战”的人物,其精神和人格,也往往与对皇帝的愚忠捆绑在一起。

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随后的思想启蒙运动要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终于迎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沈尹默的《月夜》,就诞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它发表在《新青年》杂志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上。《月夜》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完全一致的。

也正因为此,“五四”之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人格独立之士。比如,李大钊、鲁迅、沈尹默、闻一多、李公朴、朱自清,等等。

遗憾的是,“五四”虽然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个运动进行得却不够彻底。时至今日,人身依附、愚忠、视子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的现象依然严重地存在着。

比如,2012年8月27日上午10时5分,湖南省邵阳市自来水公司清泉大厦6楼会议室发生纵火案,当场造成3人死亡,4人烧伤。纵火者是邵阳市自来水公司的内退女职工石燕飞。纵火原因是该自来水公司长期实行职工子弟就业“单位自包”的世袭政策,而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隆新民上任后,十年没有安排职工子弟,只解决了一些自己人,包括他的老婆及老婆原单位的一些人。石燕飞对此心存不满,向正在开会的公司党委班子成员泼洒汽油并点火。

这说明,世袭和任人唯亲观念还大有市场。把子女安排在自己的单位这种变相世袭和任人唯亲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子女是自己的,子女的生活要自己照顾,子女的学习要自己关心,子女的工作要自己安排。自然,子女的婚姻要自己插手。子女还没结婚,孙子、孙女的房子、工作都安排好了。那么子孙还有独立性吗?子孙还有独立人格吗?子孙还需要奋斗吗?

记得有个美国男孩的故事: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我认为,里根的父亲对儿子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儿子明白:我们父子之间,只是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

还有个发生在德国的故事:在一家德国小学,一个德国男孩声称爱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女孩。一天,小女孩生病,没来学校,这个德国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来,说没有这个中国女孩,他就无法继续上课,他要回家。老师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挡他。到了家,他哭着对母亲说,他要和一个中国女孩结婚。母亲却说:“孩子,这很好啊,我同意。但是结婚需要有礼服、婚纱、戒指和房子、花园,这要花很多很多钱,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连玩具都是妈妈给你买的。你要和这位可爱的中国女孩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那男孩居然擦干眼泪,从此用功起来。我认为,这位睿智的德国母亲同样是告诉儿子:我们母子之间,只是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和子女之间,是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子女是我们自己的,但是,他们更是社会的!我们能够引导子女去做事,但是,却不能够代替子女们去做事。我们的地位、待遇和财富都是我们自己的,但是,却不是子女的。我们做父母的,才真正能够培养子女的独立人格。

什么时候让子女们意识到:他们与我们做父母的之间是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官位,是父母的;金钱,是父母的;房子,是父母的。志气,是子女们自己的;知识,是子女们自己的;能力,是子女们自己的。我们的子女,才能拥有真正独立的人格。我们的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东方醒狮了!

我们的子女,包括我们做父母的,还应该再读一读沈尹默的《月夜》 !

第2页共2页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二:2015湖北语文高考试题(附带作文详解)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 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缜(shèn)密 感喟(kuì) 紫蔷薇(wēi) 暗香盈(yínɡ)袖 ....

B.镶(xiānɡ)嵌 .

C.热忱(chén) .

D.菜肴(yáo) .驰骋(chěnɡ) 栀(zhī)子花 逸兴遄(chuán)飞 ...别(bié)扭 康乃馨(xīn) 积微成著(zhù) ...酣(hān)畅 蒲(pú)公英 春风拂(fó)面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埠 绰约 扣人心弦 扶老携幼

B.博奕 翘楚 以逸待劳 固若金汤

C.笃信 聪慧 日臻成熟 灸手可热

D.溃乏 矫情 所向披靡 汗流浃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 ,从

营养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 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 鉴别 色泽 终于 适量

B. 鉴别 色彩 终于 适当

C. 甄别 色泽 最终 适当

D. 甄别 色彩 最终 适量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

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

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

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

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

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

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

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

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

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

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

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

知道自己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

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

“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

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

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

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

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

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

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

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

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

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

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

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

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

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

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

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

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

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

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

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

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

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

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

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

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

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

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

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6.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

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

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

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

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

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

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

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

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

“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

“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

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

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归:称许 .B.则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弃 .C.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能:做到 .D.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3分) A 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B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 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 CD一无所慕与无所惧 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分)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分)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

题计分)(5分)

(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5)三径就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

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三: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和作文评分细则)

201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秀颀 桑梓(zǐ) 虬(qiú)枝 汗流浃背

B.窒息 拮(jié)据 匮(kuì)乏 拈轻怕重

C.耷拉 猝(cù)然 狡黠(xié) 自出新裁

D.水渍 轩榭(xiè) 膂(lǚ)力 入不敷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4.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 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有了这样的认知,难得不让人产生敬畏。(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 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 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D.身体免疫系统虽然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6.下列对“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免疫包含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7.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 ① 以布衣富侔② 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② 侔(móu):等同。③ 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 侧而视之

③ 其径相如也 ④ 然其价一者千金

A.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不同 B.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相同

C.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不同 D.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相同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 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 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③ 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 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零落”的意思是_ ____ ,该词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 品格的赞美。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给成人读的童话

周国平

① 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读童话的兴奋点不在故事,甚至也不在故事背后的寓意,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我发现,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或者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 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圣埃克絮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 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然而,要是对他们说 :“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 圣埃克絮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孩子们应该对大人非常宽容大度。”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 森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那个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 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之可想,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 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 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 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们

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3.第① 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15.第⑥ 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16.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4分)

18.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你这样说: 。(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 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来源:学科网ZXXK]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2015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此次调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整体平和,难度较低。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及语病考查的都是常见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掌握能力较容易解答。 第1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难度为易。答案为C.C项错误明显。“狡黠”中的“黠”应读“xiá”,“自出新裁”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心裁”,这两词都在今年四调中考查过。所以难度较易。

第2题考查词语的辨析,难度不大。答案为B.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可知“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

第3题考查病句。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在一堆病句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句子,有的考生可能还会产生一种看什么句子都像病句的错觉。此题只要选出一个错误项,所以题设难度相对较小。答案为D。D项谓语动词“出现”后缺少宾语,且“并代表获奖者发言”主语不明确。

第4题考查语句还原题。答案选C。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将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分析得出要还原的句子是个例句,而C处“有了这样的认识”,说明前面应该提到“这样”类似的句子,而C处前面的句子并非“这样”,把要还原的句子代入,语意前后连贯。考生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二、实用文

选文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虽是一篇科普文,但内容十分贴近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病菌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素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真切的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地引发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思考真实的生活。相对于四调的《“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此文阅读难度降低。题目设计上,也沿用了四调的三道细节题的题型。需要考生把三道题的每个选项都回归原文,并做出对比,就能做出选择。但要拿到满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上细心。总体来说难度适中。

第5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答案为D。考生很容易找到选项取自原文第二段,对比得出正确答案为D.“身体免疫是在病菌进入身体之后才启动,所以具有滞后性。”

第6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B。B项错误很明显,原文第三段明确提出“其(行为免疫系统)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开启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

第7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C。C项原文表述的是“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的疾病转染给自己”,并不是说“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

三、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依旧考的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2014年基本持平。

第8题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C。

第9题考察常用实虚词“之”与“其”的用法,难度不大。①为助词“的”,②为代词,代“白璧”,③为代词“它们的”,④为代词“它们的”。答案选D。 第10题是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四: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解析(报刊精选版)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解析(精编版)

一、作文解析选辑 1、《黄冈日报》2015-6-14

一股泉水几多情

——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黄梅一中 汪七良 陈树东 费高桥

【真题再现】

泉水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他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题目解析】

材料讲述的是地下泉水默默蓄积,一遇机会便涌出地面成为喷泉的故事。材料分为前后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泉水成为喷泉的自然现象与结果;后半部分则说明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前后两部分都在写泉水和喷泉,而又不限于泉水和喷泉本身,极富相关引申义与比喻义,也极易让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情形与所含道理,意在以特定自然现象与机理,引导广大考生对社会人生中的情形与道理进行多角度的联想与思考。作文材料像寓言一样,言在此而意在彼,既发人深思,彰显某种价值理念,又引人反思并关注那些鲜为人知甚至被人忽略的沉默的事物和人的价值,富于哲理和思辨性,充满正能量(泉水之清),生活关注度高。特别是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几组对比性的关键词,如蓄积(聚集)与喷涌(涌出)、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骄傲与默默不语、地下与地上等。

【立意参考】

对于考生而言,审题立意上可联想感悟之处,面广点多,如“隐与秀”(先隐与后显、耐得寂寞终有辉煌、积累之后是爆发、鲜为人知与万众瞩目、点赞像泉水一样默默不语的人或事物、沉默的价值)、藏与散(用)(厚积方能薄发、要想发挥好先要积淀深)、源与流(源远方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结果与原因(风光背后是沉潜)等话题皆可。文体上,可写确立论点加以论证的议论文,可写在记人叙事中扣合题旨的记叙文,亦可写在抒情中表达主题的抒情文章,形式多样,考生比较容易下笔成文,且不易偏题离题。考生文章的高下区别可能更多地表现在对材料主旨的挖掘深度、内容的丰富度及生活的关涉度等方面。

【思维意蕴】

命题既注重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又在取譬中暗含着对时弊的针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人合一”往往是指自然现象中暗合人类社会生活的道理。试题启示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要多探究山水之隐、草木之微等。命题又针砭时下只重结果不问过程和原因、只看表面光鲜轻视默默无闻等浮躁、功利的心态。启迪我们思维要由表及里、由果导因、由显索隐,发掘我们人类心灵的那些微光。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是一次作文写作,不如说是一次思维品质的考量。正所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让每一滴清泉展现最美的风采

——2015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目简评

黄冈中学 刘折谷

今年,湖北卷的作文题目仍然沿用材料作文命题形式,与近几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题目更贴近生活,更朴实易懂,真正做到了“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考生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考生也普遍反映试题难度不大,写得比较顺手。

我们认为,好的作文题目从内容上,应该引导考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贴近考生生活与认识能力的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从写作的角度上应鼓励考生围绕材料多角度思考,具有一定的思辩性、哲理性,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从思想引领的角度应该体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今年的题目很好地体现了以上特点。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提供了构思和立意的范围,因此要细心研读材料。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运用因果分析和抓关键句的方法来审题立意。

因果分析——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本则材料的描述对象是泉水和喷泉,泉水为什么能够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汇成溪流,奔向远方?因为泉水在地下不断蓄积。据此,我们可以联系人生经历思考,可以写人生的蓄势待发,要想获得精彩的人生,必须不断努力积蓄力量,要经过长期的坚持奋斗,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更多的人急功近利,耐不住性子,坐不住冷板凳,受不得寂寞,只期待“一朝成名天下知”,不愿做“十年寒窗无人问”般的积累。还可以放眼现实,联系个人与社会思考,正是因为众多普通人立足本职,默默奉献,才形成了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抓关键句——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阐述的评议性语句。本则材料中:“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正是如此。人们往往欣赏地上的喷泉,却很少想到地下的泉水,而地下泉水恰恰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关

注那些成功人士、风云人物,却忽略了默默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可以歌颂那些平凡的工作者、支持者、奉献者,尤其是幕后英雄,提醒人们思考“胜利的背后”;也可以批评社会一味追捧公众人物,而忽略了普通人的诉求;还可以将“泉水”与“喷泉”两者结合起来写,既要为成功人士欢呼叫好,又要给普通平凡的奉献者喝彩点赞,认识到伟大来自于平凡。

无论如何审题,一定要全面关注材料中描述的对象——泉水和喷泉的特点: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一个默默聚集,一个不断喷涌;一个鲜有关注,一个众人瞩目。牢牢抓住这些关键词,就一定能紧扣题意。

2、《十堰晚报》2015-6-8

作文题目更加生活化通俗平实

——201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评析

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许典国

十堰市第一中学 王家康

201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题: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的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作文题目更加生活化,通俗平实

“泉水”、“溪流”、“喷泉”,这些非常生活化的对象,非常大众化的概念,能马上唤醒学生生活的记忆;“众人瞩目”、“奔向远方”、“默默不语”、“不断聚集”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又能立即再现学生的生活体验;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写作障碍,激活写作欲望。是去年湖北作文题很好的延续。

这个题目也是一个思辨性、比喻性题目,不能停留字面,就事说事。需要经过一番化实为虚、对比思辨、哲理性的话题转换,才能挖掘出材料的精髓,捕捉到命题的用意。可换成“显性的与隐性的”、“前台的与幕后的”、“辉煌的与普通的”、“绚丽的与朴素的”、“伟大的与平凡的”、“高大的与细小的”等等这类比喻对比性话题。“显性的”即社会公认的价值,如成功辉煌;“隐性的”即不起眼的易被忽略的,如普通平凡细小。

鼓励考生自主写作更明确

可切入的角度大致有三:一是从“喷泉”的角度构思。“喷泉”的光鲜高大绚丽,来自于地下细小泉水的长期默默蓄积,所以可立意为“成功者要懂得感恩”,自己成功了,不要忘记背后大批长期支持者和默默奉献者;二是从“泉水”的角度构思。“泉水”是没有

“喷泉”的光鲜高大绚丽,但作为幕后的工作者、支持者、奉献者应感到同样自豪。所以可立意为“为了共同的目标理想甘愿默默奉献”;三是从“喷泉与泉水”二者结合的角度构思。我们既要为“喷泉”(辉煌高大耀眼的成功者)欢呼鼓掌,又要为“泉水”(普通平凡默默的奉献者)喝彩点赞。可立意为“伟大来自于平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人人可尽一份力”。

至于如何写,可从小处落笔,写成厚实丰满的文章。如一个人的学业成功、学术成功、创业成功、明星成功是这样,一个家庭的兴旺、一个单位的发达、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也是这样吗!

作文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和“侧面”构思写作。“全面理解材料”是“读”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则是“写”开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应当既可以是整体“内容及其含意”,也可以是某一“侧面”、“角度”的“内容及其含意”。而能不能使这些角度成为好文章,靠的是写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程度和对自己选择角度的表达水平。

作文好或不好,需要根据全文裁定。写作是一项创造,真正好的文章,就需要遵循写作规律,自主写作,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用“作文思维观”的认识突破“作文常识观”的局限

高考语文试题的作文题目,从形式上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多角度的材料作文题目;一类是话题和标题作文题目。无论哪类命题形式,都有着广阔天地。我们应该以“作文思维观”的认识突破“作文常识观”的局限。“作文常识观”只把作文题目当成常识答题,只允许就事说事,就事论事,蜷屈蜗居,一叶障目。恰如一个很形象的问题:“冰化了之后是什么?”回答“冰化了之后是水”,这只是一种“常识”;我们更应该运用“作文思维观”展开想象与联想的思维翅膀,回答“冰化了之后是春天”。“作文思维观”告诉我们:作文题目只是提供一个透视生活的窗口,一个表情达意的媒介。在“作文思维观”看来,任何作文题目,相对于我们的思维空间而言,都广阔无垠,经常用它明确的提示,帮助考生“踮起脚尖”,由此及彼,由小及大,由表及里,由正及反,向无涯的天际眺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手段。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作文思维观”不只符合“神游万仞,心骛八极”的写作规律,也完全符合《课程标准》倡导的方向。

作文就是生活,写作就是对生活的感悟。作文就是情感,写作就是对自我情感的表白。作文就是个性,写作就是张扬自我风采。作文就是思想,写作就是作者的独立宣言。作文就是文化,写作就是负载文化底蕴。作文就是审美,写作就是表达美感享受。你愿意把自己对生活的实地观察写出来吗?你的文章一定真实可信,自然传神。你愿意把自己的内心隐秘袒露出来吗?你的文章一定饱含真情,感人至深。你愿意彻底丢掉“我们”吗?你的文章一定

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你若转过身子看事物,你的文章就有新见。你若把经典诗书理一理,你的文章就有底气。你若把语言稍作打扮,你的文章就有了色彩的艳丽。

其实,作文只有4个字:真、情、理、我。写出一个生活的“真”,抒发一个内心的“情”,辨析一个事物中的“理”,展示一个众人中的“我”。生活是美好的,因他丰富多彩,只要你占有一份诚信,作一次心灵的选择,你对世上情感和事物的认知,就会进入理性之境。我们同学们平时多留意生活现象,多思考生活的点滴,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不竭源泉。

3、《楚天都市报》2015-6-8

高考作文 我省再做“水”文章

今年作文题: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继2013年我省高考作文以《上善若水任方圆》出题后,今年我省作文题再次让考生围绕水来做文章。今年,湖北高考作文以泉水与喷泉为材料,要求学生自选角度作文。专家表示,此次湖北作文题目仍然延续哲思性,审题立意行文不难,但要出彩却有一定难度。

语文作文又做“水”文章

楚天都市报记者昨日在水果湖高中考点采访考生发现,多数考生表示作文题比较“接地气”,能想到厚积薄发、成功靠点滴积累等立意,让人比较有话说,但类似的哲学思考型题目,要出彩却不容易。

以“水”为主题的作文,在2013年也有出现,当年的《上善若水任方圆》被普遍认为是以思辨性为主,具有一定中国传统哲理的命题。今年高考作文公布出来,仍然有不少网友留言说当年的“上善若水任方圆”无从下手,并写跑题了,影响成绩。对比今年,众网友则表示今年的考题虽然也是“水”,但是容易立意多了,以“厚积薄发”来写,至少不会跑偏。

名师赞许题目弘扬正能量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特邀请多位名师点评此次湖北作文题。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级教师吴洪涛说,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是紧扣时代脉搏,引领社会正能量的好题。审题上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学生容易将材料中喷泉和地下泉水的形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话可说。但是写的出彩的文章,一定不是在故纸堆里打转转的文章,一定是联系当今社会生活,批判一些人以不正当手段追求成功的畸形心态,倡导厚积薄发,或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五: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和作文评分细则)

201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秀颀 桑梓(zǐ) 虬(qiú)枝 汗流浃背

B.窒息 拮(jié)据 匮(kuì)乏 拈轻怕重

C.耷拉 猝(cù)然 狡黠(xié) 自出新裁

D.水渍 轩榭(xiè) 膂(lǚ)力 入不敷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4.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 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有了这样的认知,难得不让人产生敬畏。(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 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 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D.身体免疫系统虽然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6.下列对“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免疫包含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7.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 ① 以布衣富侔② 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② 侔(móu):等同。③ 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 侧而视之

③ 其径相如也 ④ 然其价一者千金

A.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不同 B.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相同

C.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不同 D.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相同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 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 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③ 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 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零落”的意思是_ ____ ,该词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 品格的赞美。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给成人读的童话

周国平

① 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读童话的兴奋点不在故事,甚至也不在故事背后的寓意,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我发现,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或者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 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圣埃克絮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 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然而,要是对他们说 :“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 圣埃克絮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孩子们应该对大人非常宽容大度。”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 森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那个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 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之可想,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 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 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 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们

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3.第① 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15.第⑥ 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16.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4分)

18.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你这样说: 。(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 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来源:学科网ZXXK]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2015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此次调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整体平和,难度较低。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及语病考查的都是常见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掌握能力较容易解答。 第1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难度为易。答案为C.C项错误明显。“狡黠”中的“黠”应读“xiá”,“自出新裁”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心裁”,这两词都在今年四调中考查过。所以难度较易。

第2题考查词语的辨析,难度不大。答案为B.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可知“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

第3题考查病句。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在一堆病句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句子,有的考生可能还会产生一种看什么句子都像病句的错觉。此题只要选出一个错误项,所以题设难度相对较小。答案为D。D项谓语动词“出现”后缺少宾语,且“并代表获奖者发言”主语不明确。

第4题考查语句还原题。答案选C。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将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分析得出要还原的句子是个例句,而C处“有了这样的认识”,说明前面应该提到“这样”类似的句子,而C处前面的句子并非“这样”,把要还原的句子代入,语意前后连贯。考生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二、实用文

选文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虽是一篇科普文,但内容十分贴近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病菌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素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真切的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地引发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思考真实的生活。相对于四调的《“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此文阅读难度降低。题目设计上,也沿用了四调的三道细节题的题型。需要考生把三道题的每个选项都回归原文,并做出对比,就能做出选择。但要拿到满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上细心。总体来说难度适中。

第5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答案为D。考生很容易找到选项取自原文第二段,对比得出正确答案为D.“身体免疫是在病菌进入身体之后才启动,所以具有滞后性。”

第6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B。B项错误很明显,原文第三段明确提出“其(行为免疫系统)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开启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

第7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C。C项原文表述的是“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的疾病转染给自己”,并不是说“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

三、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依旧考的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2014年基本持平。

第8题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C。

第9题考察常用实虚词“之”与“其”的用法,难度不大。①为助词“的”,②为代词,代“白璧”,③为代词“它们的”,④为代词“它们的”。答案选D。 第10题是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六: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和作文评分细则)

201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秀颀 桑梓(zǐ) 虬(qiú)枝 汗流浃背

B.窒息 拮(jié)据 匮(kuì)乏 拈轻怕重

C.耷拉 猝(cù)然 狡黠(xié) 自出新裁

D.水渍 轩榭(xiè) 膂(lǚ)力 入不敷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

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

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4.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 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

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

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有了这样的认知,难得不让人产生敬畏。(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

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

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

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

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

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

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

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

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

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

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

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

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

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

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

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 人发现,人们

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

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

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

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D.身体免疫系统虽然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6.下列对“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免疫包含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7.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

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

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

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

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侧而视之

③其径相如也 ④然其价一者千金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 岳阳楼记》)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③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零落”的意思是_ ____ ,

该词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 品格的赞美。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给成人读的童话

周国平

①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读童话

的兴奋点不在故事,甚至也不在故事背后的寓意,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我发现,好的童话

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

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

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或者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圣埃克絮

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

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

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

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然而,

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圣埃克絮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孩子们应该对大人非常宽容

大度。”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 森

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那个

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

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

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

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

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

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

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之可想,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

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

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

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

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

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

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

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3.第①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15.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16.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

点?(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

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

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4分)

18.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

你这样说: 。(100-120字)

(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

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

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

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

代替。

2015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此次调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整体平和,难度较低。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及语病考查的都是常见的

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掌握能力较容易解答。

第1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难度为易。答案为C.C项错误明显。“狡黠”中的“黠”应读“xi

á”,“自出新裁”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心裁”,这两词都在今年四调中考查过。所以难度较易。

第2题考查词语的辨析,难度不大。答案为B.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可

知“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

第3题考查病句。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在一堆病句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句子,有的考生可能还会产生一种

看什么句子都像病句的错觉。此题只要选出一个错误项,所以题设难度相对较小。答案为D。D项谓语动

词“出现”后缺少宾语,且“并代表获奖者发言”主语不明确。

第4题考查语句还原题。答案选C。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将思想

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分析得出要还原的句子是个例句,而C处“有了

这样的认识”,说明前面应该提到“这样”类似的句子,而C处前面的句子并非“这样”,把要还原的句子

代入,语意前后连贯。考生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二、实用文

选文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虽是一篇科普文,但内容十分贴近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病

菌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素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真切的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自然地引发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思考真实的生活。相对于四调的《“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此

文阅读难度降低。题目设计上,也沿用了四调的三道细节题的题型。需要考生把三道题的每个选项都回归

原文,并做出对比,就能做出选择。但要拿到满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上细心。总体来说难度适中。

第5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答案为D。考生很容易找到选项取自原文第二段,对比得出正确

答案为D.“身体免疫是在病菌进入身体之后才启动,所以具有滞后性。”

第6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B。B项错误很明显,原文第三段明确提出“其(行为免疫

系统)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开启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

第7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C。C项原文表述的是“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的疾病转染给自己”,并不是说“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

三、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依旧考的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2014年基本持平。

第8题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C。

第9题考察常用实虚词“之”与“其”的用法,难度不大。①为助词“的”,②为代词,代“白璧”,③为代词“它们的”,④为代词“它们的”。答案选D。

第10题是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A项的“布衣”是指陶朱公凭借布衣(百姓)的身份,并不是说做布衣生意。C项,陶朱公并没有直接给梁王建议,只是以白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王推行仁政,厚赏国人。D项,两人讨论“狱讼”一事,意在说明“有国畜民施政者,宜厚之而可耳”。答案选B。

第11题考查文言翻译,难度为易。考生解答时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虽、决、是)的准确含义。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答案为:即使是我也迟疑难决,先生您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办?(4分。“虽”、“决”、“是”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四、古文默写

此题沿袭往年的考察方式。前三题是直接默写考察,第四题是考察课内所学诗文中重点词句和感情态度。(第三句在今年四调中考查过,不同之处在于四调要求考生写的句子跟这次恰好相反)

12题答案为:.①不以物喜②休将白发唱黄鸡③欲为圣明除弊事④凋谢志节高尚,操守如故(10分,每空2分。前三空错一字不得分,后两空理解正确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坚持武汉中考命题的一贯风格,凸显人文情怀。此次依然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周国平的《给成人读的童话》,关注喧嚣的成人世界,让考生在阅读中思考,明白纯粹与真性情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在题型上,考查了信息筛选、语言鉴赏、文意把握以及表达技巧这些常见题型,难度不是太大。 第13题考查考生要点概括能力。题目已经表明了答案在第一段,考生只须围绕核心词“心境”进行分层提炼原文语句即可。

参考答案:①作者感受到童话作者多是极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其孤独,甚是悲凉。②他们渴望在成人世界中找到性情相通的人,以求得到理解和共鸣。

考生只要细心,学会用原文语句提炼和概括,难度较易。

第14题考查重点词句的鉴赏理解能力,需要考生结合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分析出成人的特点。

参考答案:(1)“数目字”表现出大人们感知事物依赖于用数字去判断,并不关心事物本质内涵;喜欢用数字来衡量事物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实际价值,也突出大人想象力的匮乏。(2)“谈桥牌、谈高尔夫、政治和领带什么的”这些是大人所看重的,是他们所渴望的生活光环的一部分,突显出大人们的唯利、唯名渴求,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大人们以价值为追求,体会不到生活的美。

第15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语句理解探究能力。

参考答案:

当面对这片风景时,地主、小伙子、画家等人都是从唯我、唯利的角度出发,看到的只是占有物质、拥有权力和炫耀虚荣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而那个女孩与这眼前的风景有了感情,她尊重自己所看到的风景,用心去领会、用真性情去对待自己所看到的风景。

第16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及特点概括。

参考答案:(1)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者这类作家持赞美和同情的态度,作者“赞美”是因为他能够给成人以警醒,怀着真性情来生活;“同情”是因为作者认为这类作家创作童话并不是为了劝喻孩子,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他们的童话也是写给成人中那些与他们性情相通的人看的。(2)这类童话的特点:①是写给性情相通的人看的;②对现实生活中为权力、占有欲和物质而活的大人的讽刺;③值得成人思考,像镜子一样照出人身上的庸俗;④能帮助我们找回淹没已久的童心。

六、综合性学习

此次综合性学习选取了“中学生如何尽孝”这样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意在弘扬传统文化。题型相比去年并无太大变化,是常见的设计研究方向、提建议、劝说三类题,难度不大,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探索意识,提高对热点现象的思考分析能力。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七:2015年湖北语文高考满分作文

2015年湖北语文高考满分作文

篇一:各适其才

我不完美,但独此一款;我不是全才,但学有所长。 ——题记

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我们生逢此世、生逢此时,我们染以时光的印,献之毕生之力,当我们尽了自己的专长,我们的中国会因各具特色的我们绽放不败光彩。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与生俱来的一无所有被填写上满满的朴素真理,于潜力至极之际,没有什么不同的我们也会因此发挥己长,来让生命变得更美、更好。当命运的咽喉被不幸扼住,史铁生无奈坐上了轮椅,从此与行无缘。当没有运动的生命将要凋谢,他毅然执起思维的笔,以静坐的姿势、坦然的心态执笔,在思想的田埂上奔跑跳跃,如一息风,一闪光,渺小却力量巨大。也许没有杨威撑杆的本领,但史铁生用自己在思想上的长处撑起了生命的一片湛蓝的天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们的躯体与思维,如鱼与熊掌一样。长,必也会有所短。人生路何其短,找准自己的定位,绽放人生的不朽。当奥普拉执着于生命的追求,她忘记苦难,成就人生;当九把刀为救母写书,他忽略坎坷,执着于这部剧的制作,成就人生;当杨振宁执着于贡献国家,他放弃模仿导师,另成大作„„也许人生不会导之以航,但磨砺会让我们懂得自己的长或短。找准人生定位,谁,都是终究会发光的金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是自然生成的,材,是自己一人成就的。人生必少不了小弯路,必少不了错误的选择,但信念始终在前方,路一直在脚下。陶渊明放弃官权利势,选择了精神生活的神仙居所,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耕一织中成就自己,以不朽的佳作流芳百世。也许名利场上的陶渊明争不了名,得不了利,自己的才能也会被铜臭封住,但他终是在人生半路上找到了合适的路,一再贬谪的坎坷,最好被一缕菊香消尽。有才,必有用处;是材,必有用处。 染了尘世的尘,我们便都是凡夫俗子,在别人的眼里活,并不是我们来此世的初衷。我们的资本,除了鲜活的生命便所剩无几,因此,我们得把握这独一的时间简史,走自己适合的路,尽其才,成就人生。相信我,你就是传奇。

那么,朋友,就开始成就人生的光吧。适其才,成其才,放手去追,你是那抹不灭的光,你的人生不变地在闪亮。

篇二:方圆相合方显智慧

屈原曾说:“何方圆之能周兮?”提出的正是方与圆难以相合的道理。反观社会,园瓶,方盒,方圆之用,各得其妙。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人生的几点智慧。

人生中,“方”是一个人的棱角,是一个人的个性,人人因方而不同。“圆”是一个人的处世之道,“圆”让我们藏其锋芒,在与别人相处时减少“摩擦”。而我们只有融合方圆之道才得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有人曾说:“方圆齐用,功效俱呈。”处于青年时代的我们却常显刚烈有余而圆润不足,不懂处世之道常让青年人在社会浪潮中屡遭打击。因而作为青年人,我认为要适当收锋芒,提升自己处世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包容打造“圆”的基础。青年人激情澎湃,追求个性、探寻独立也为时代所需要。但青年人的胸怀却难以容下自己的激情。而成大事者,未有无宽广胸怀者。曹操容下许攸,成就官渡之战的辉煌;蔺相如宽容廉颇,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有

人说:“要想自己被社会包容,就要有包容社会的肚量。”青年刚迈入社会,难免会对社会的种种弊端怒不可遏,但如果我们能退一步,多宽容一些,是不是就达到了海阔天空的境界呢?

心静如止水,用冷静作为圆的润滑剂。刚烈而又易激动是青年人的一大特色。激动往往使我们失误,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时,保持冷静是青年人与世相处的另一个好方法。冷静使我们保持清醒,似隔热层对于火箭,缰绳对于骏马,能束缚住情感,使情感不至于失控。这样当我们遇到社会不公时,就不至于让情绪成为与社会相处时的摩擦力。

我并不是只看重圆,方圆合一,方显人生智慧。只是在我看来,方是每个青年人本来具有的,而如何做圆正是我希望所有同龄人去学的。因而我想说:“把心放宽一些吧,何必要让一些小事折磨你美好的心灵呢?保持冷静吧,日本又拜神社,砸汽车岂能解决?城管凶悍,打人又有何用?”冷静、包容是成圆之道。

让我们一起融合方圆,功用信俱呈,显出智慧吧!

篇三:上善若水任方圆

今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有一题问的是为什么装饮料的一般是圆瓶子,而装牛奶的却是方的。我在阅读时看到,一方面觉得怎么出这样的试题来为难学生,另一方面则是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方才算是大彻大悟。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无论是方盒子还是圆瓶子,虽然形状不一样,但它们的用处却是相同的。只要你愿意,你大可以用圆瓶子来装鲜牛奶,用方盒子来装饮料,只要物尽其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一叶落而知秋,由这方圆之用向外辐射,我们可以知道更多。譬如其实不必执著于方圆,那就好比是推石头的西西里弗,注定徒劳无功。

上善若水任方圆。假若将人比作容器,那么每个容器的形状应该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方的还是圆的,最重要的还是容器里的东西。

有的人学识渊博,广泛涉猎书籍,同时又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那么他的容器里面装的就是飘散着醇香的琼汁玉露。

有的人胸无点墨,出口成“脏”,成天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喜欢暗地里绊别人一脚,那么他的容器里装的肯定是些见不得人的秽物。

大善大恶的人有,但这世间的人大[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多是平凡而普通的。可能有的人内心是善良的但有时会贪点小便宜,有的人平时偷鸡摸狗关键时刻却能良心发现挺身而出。那么他们的容器里说不定是装着混合液体。

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所追求的不是完美的形状,不是华丽的包装,而应是深刻的内涵。

韩国是一个整容大国,因为韩国的文化里对外表极为尊崇。韩国青少年自杀率颇高,而对外表不满意又是自杀的主要原因。爱美之情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极端表现真是让人困惑。韩国小姐的照片公布后引人吐槽,个个都是标准的锥子脸大眼睛小嘴巴,几乎长得一模一样。而更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美得无可挑剔的韩国明星需要靠整容来抚慰自己内心对丑的恐惧。一味地追求外表之美又有什么意义呢?上善若水任方圆,外表怎样并不真的就能改变你的一生,“花瓶”并不是人人都爱的称谓。

内心的丰盈才能真正是我们幸福。相由心生,外表只是一副皮囊,何必太过在意。上善若水任方圆,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一个没有用处的东西即使再华美价值也不大,应努力成为有用之人。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八: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和作文评分细则)

201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秀颀 桑梓(zǐ) 虬(qiú)枝 汗流浃背

B.窒息 拮(jié)据 匮(kuì)乏 拈轻怕重

C.耷拉 猝(cù)然 狡黠(xié) 自出新裁

D.水渍 轩榭(xiè) 膂(lǚ)力 入不敷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

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

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4.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 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

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

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有了这样的认知,难得不让人产生敬畏。(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

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

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

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

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

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

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

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

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

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

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

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

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

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

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

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 人发现,人们

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

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

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

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D.身体免疫系统虽然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6.下列对“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为免疫包含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7.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

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

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

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

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侧而视之

③其径相如也 ④然其价一者千金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 岳阳楼记》)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③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零落”的意思是_ ____ ,

该词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 品格的赞美。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给成人读的童话

周国平

①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读童话

的兴奋点不在故事,甚至也不在故事背后的寓意,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我发现,好的童话

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

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

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或者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圣埃克絮

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

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

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

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然而,

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圣埃克絮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孩子们应该对大人非常宽容

大度。”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 森

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那个

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

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

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

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

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

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

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之可想,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

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

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

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

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

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

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

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3.第①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15.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16.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

点?(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

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

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4分)

18.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

你这样说: 。(100-120字)

(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

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

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

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

代替。

2015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此次调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整体平和,难度较低。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及语病考查的都是常见的

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掌握能力较容易解答。

第1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难度为易。答案为C.C项错误明显。“狡黠”中的“黠”应读“xi

á”,“自出新裁”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心裁”,这两词都在今年四调中考查过。所以难度较易。

第2题考查词语的辨析,难度不大。答案为B.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可

知“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

第3题考查病句。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在一堆病句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句子,有的考生可能还会产生一种

看什么句子都像病句的错觉。此题只要选出一个错误项,所以题设难度相对较小。答案为D。D项谓语动

词“出现”后缺少宾语,且“并代表获奖者发言”主语不明确。

第4题考查语句还原题。答案选C。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将思想

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分析得出要还原的句子是个例句,而C处“有了

这样的认识”,说明前面应该提到“这样”类似的句子,而C处前面的句子并非“这样”,把要还原的句子

代入,语意前后连贯。考生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二、实用文

选文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虽是一篇科普文,但内容十分贴近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病

菌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素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真切的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自然地引发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思考真实的生活。相对于四调的《“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此

文阅读难度降低。题目设计上,也沿用了四调的三道细节题的题型。需要考生把三道题的每个选项都回归

原文,并做出对比,就能做出选择。但要拿到满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上细心。总体来说难度适中。

第5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答案为D。考生很容易找到选项取自原文第二段,对比得出正确

答案为D.“身体免疫是在病菌进入身体之后才启动,所以具有滞后性。”

第6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B。B项错误很明显,原文第三段明确提出“其(行为免疫

系统)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开启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

第7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C。C项原文表述的是“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的疾病转染给自己”,并不是说“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

三、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依旧考的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2014年基本持平。

第8题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C。

第9题考察常用实虚词“之”与“其”的用法,难度不大。①为助词“的”,②为代词,代“白璧”,③为代词“它们的”,④为代词“它们的”。答案选D。

第10题是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A项的“布衣”是指陶朱公凭借布衣(百姓)的身份,并不是说做布衣生意。C项,陶朱公并没有直接给梁王建议,只是以白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王推行仁政,厚赏国人。D项,两人讨论“狱讼”一事,意在说明“有国畜民施政者,宜厚之而可耳”。答案选B。

第11题考查文言翻译,难度为易。考生解答时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虽、决、是)的准确含义。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答案为:即使是我也迟疑难决,先生您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办?(4分。“虽”、“决”、“是”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四、古文默写

此题沿袭往年的考察方式。前三题是直接默写考察,第四题是考察课内所学诗文中重点词句和感情态度。(第三句在今年四调中考查过,不同之处在于四调要求考生写的句子跟这次恰好相反)

12题答案为:.①不以物喜②休将白发唱黄鸡③欲为圣明除弊事④凋谢志节高尚,操守如故(10分,每空2分。前三空错一字不得分,后两空理解正确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坚持武汉中考命题的一贯风格,凸显人文情怀。此次依然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周国平的《给成人读的童话》,关注喧嚣的成人世界,让考生在阅读中思考,明白纯粹与真性情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在题型上,考查了信息筛选、语言鉴赏、文意把握以及表达技巧这些常见题型,难度不是太大。 第13题考查考生要点概括能力。题目已经表明了答案在第一段,考生只须围绕核心词“心境”进行分层提炼原文语句即可。

参考答案:①作者感受到童话作者多是极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其孤独,甚是悲凉。②他们渴望在成人世界中找到性情相通的人,以求得到理解和共鸣。

考生只要细心,学会用原文语句提炼和概括,难度较易。

第14题考查重点词句的鉴赏理解能力,需要考生结合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分析出成人的特点。

参考答案:(1)“数目字”表现出大人们感知事物依赖于用数字去判断,并不关心事物本质内涵;喜欢用数字来衡量事物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实际价值,也突出大人想象力的匮乏。(2)“谈桥牌、谈高尔夫、政治和领带什么的”这些是大人所看重的,是他们所渴望的生活光环的一部分,突显出大人们的唯利、唯名渴求,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大人们以价值为追求,体会不到生活的美。

第15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语句理解探究能力。

参考答案:

当面对这片风景时,地主、小伙子、画家等人都是从唯我、唯利的角度出发,看到的只是占有物质、拥有权力和炫耀虚荣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而那个女孩与这眼前的风景有了感情,她尊重自己所看到的风景,用心去领会、用真性情去对待自己所看到的风景。

第16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及特点概括。

参考答案:(1)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者这类作家持赞美和同情的态度,作者“赞美”是因为他能够给成人以警醒,怀着真性情来生活;“同情”是因为作者认为这类作家创作童话并不是为了劝喻孩子,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他们的童话也是写给成人中那些与他们性情相通的人看的。(2)这类童话的特点:①是写给性情相通的人看的;②对现实生活中为权力、占有欲和物质而活的大人的讽刺;③值得成人思考,像镜子一样照出人身上的庸俗;④能帮助我们找回淹没已久的童心。

六、综合性学习

此次综合性学习选取了“中学生如何尽孝”这样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意在弘扬传统文化。题型相比去年并无太大变化,是常见的设计研究方向、提建议、劝说三类题,难度不大,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探索意识,提高对热点现象的思考分析能力。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九: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和作文评分细则)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201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秀颀 桑梓(zǐ) 虬(qiú)枝 汗流浃背

B.窒息 拮(jié)据 匮(kuì)乏 拈轻怕重

C.耷拉 猝(cù)然 狡黠(xié) 自出新裁

D.水渍 轩榭(xiè) 膂(lǚ)力 入不敷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

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

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B

C.

D者发言。

4 )

A)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

物重新受到关注。(B 的精神源头。(CD)可喜的是,

二、(共9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

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

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

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

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

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

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

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 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

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

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

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

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

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

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

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

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

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

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

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

(选自《中国科普

文学精选》,有删改)

5 )

A

B

C

D

6 )

A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7.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朱公 以布衣富侔 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

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

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

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

“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

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改名朱公。 ② 侔(móu):等同。③ 缯(zēng):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 )

① 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

③ 其径相如也 ④

A.① ② 用法相同,③ B.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

相同

C.① ② ④ D.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

相同

10 )

A

B 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 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①②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③ 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 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零落”

的意思是_ ____ ,该词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 品格的赞美。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给成人读的童话

国平

① 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

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我发现,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了劝喻,他们

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是

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 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的缘故——

③ 最本质的东西。他搜集蝴蝶吗?”“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

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

:“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

④ 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 森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那个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 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

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

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物质、拥有

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

要什么。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

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

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

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

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

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之可想,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 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

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

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

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 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

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

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 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

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

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

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

它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

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

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3.第① 4分)

14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2

15.第⑥ 4

分)

16.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

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

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

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4分)

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篇十:2015年湖北卷作文题写作辅导

2015年湖北卷作文题写作辅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既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思路

①正是因为有地面下泉水默默无闻的不断聚集,才有了地面上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才哺育了那些明星、名人、名流。明星、名人、名流,应该感谢普通劳动者,关注他们的处境与生活状况,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否则,明星、名人、名流们便成了无源之水,会很快断流干涸,失去生存的基础。 ②人们往往只是瞩目于涌出地面的喷泉,礼赞它的力量与壮美,却忽略了它的力量与壮美,是长年累月,在地下默默不语地蓄积的结果。没有量的积累,就永远不会有质的变化。不懂得在青少年时代为自己积蓄能量的人,不可能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示例】 请关注普通劳动者

如果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从东方大地上汩汩涌出的一股股壮观的喷泉,那么我礼赞那些默默不语地在地面下流淌着、流淌着,聚集着、聚集着的地下水。

如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建造一座座气势恢弘的高楼大厦,那么我礼赞那些在地面下为大厦奠基的每一块石材。

如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园,那么我礼赞鲜花下面的每一撮泥土。

这是因为老实巴交如我辈,也还懂得,没有地下泉水的聚集,地上的喷泉就会立即干涸,无论它先前多么壮观;没有地下一块块石材的奠基,大厦就要坍塌,无论它先前多么气势恢弘;没有地下一撮撮泥土的培育,花朵很快就会枯萎,无论它先前多么姹紫嫣红。 令人扼腕的是,并非所有的喷泉、大厦、鲜花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曾经显赫一时的高官,锒铛入狱了,这是因为他们背叛了哺育了他的劳苦大众;曾经璀璨过的明星陨落了,这是因为他们亵渎了人民的尊严和艺术的尊严;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倒闭了,这是因为他们被消费者唾弃了。一股股喷泉干涸,一顶顶乌纱落地,一座座大厦坍塌,一株株鲜花枯萎······ 此无他,因为他们忘掉了自己来自哪里,要去何方。无源之水要干涸,无本之木要枯死,无基之楼要坍塌。真理是朴素的。但是朴素的真理并非人人都懂,更不是人人都能牢记在心。 明星、名人、名流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与普通劳动者的关系?让我们来听听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的吧。 “我每天都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靠着别人(活着的与已经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用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到的和正在领受的一切。我强烈的向往俭朴的生活,并时常为发现占有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受。”永远牢记普通劳动者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感谢普通劳动者,尊重他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处境,老老实实的为他们服务。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永不陨落的恒星,原因应该就在这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是的,素园既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名园的美花。但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花下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之眼,唯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愿全社会都来关注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唯如此,我们的共和国才可能拥有明天。(素园,韦素园,鲁迅的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2015湖北语文卷 湖北省2015工资指导线 2015湖北高考作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湖北语文卷作文指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12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