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

2016-01-11 09:01: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一:江西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一:江西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二:江西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2.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3.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4.“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6.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7.右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镙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9.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0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钫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0.右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1.“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古欧洲 D.近代俄国

12.“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它”是指( )

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年,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4.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持要求先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衔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A.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认为)这一计划破坏国家主权和它们国民经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英国和某些其他西欧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就断绝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间的贸易关系。……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济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1949年1月25日)

材料二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1955年5月14日)

(1)材料一所述“这一计划”指的是什么?(1分)据此材料二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应对哪一“国家集团”?(1分)

(2)材料一、二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2分)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图二 16-19世纪人口迁移示意图(局部)

(1)导致图一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1分)图二所示被迫迁移的是一些什么人?(1分)

(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在1830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到1914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1840年时,只是伦敦和巴黎有100万人口。到1914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有100万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达、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据材料三,说说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2分)

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1分)针对这一弊端,他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1分)

【前事不忘后事师】

材料二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意志不能因为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使前几代人蒙受灾难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尔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材料二所述德意志“招致灭顶之灾”的主要史实有哪些?(2分)据材料二,说说阿登纳为欧洲国家指引了一条怎样的道路?(1分)

【力挽狂澜破逆浪】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3)据材料三、四,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沧海扬帆少年时】

(4)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它给了你怎样的警示或启迪?(1分)试结合实简要说明。(2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三:江西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江西省历史中考试题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2.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3.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4.“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6.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苏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7.右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

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

钻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

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9.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0.右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1.“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

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以是一个更大关系网

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古欧洲 D.近代俄国

12.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它”是指

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年,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4.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持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5.下表所示为部分年份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它最能说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A.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4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认为)这一计划破坏国家主权和它们国民经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英国和某些其他西欧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就断绝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间的贸易关系。„„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1949年1月25日)

材料二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1955年5月14日)

(1)材料一所述“这一计划”指的是什么(1分)据材料二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应对哪一“国家集团”? (1分)

(2)材料一、二提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分)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图二 16-19世纪人口迁移示意图(局部)

(1)导致图一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在1830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到1914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1840年时,只是伦敦和巴黎有100万人口。到1914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都有100万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据材料二,说说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2分)

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其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1分)针对这一弊端,他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1分)

【前事不忘后事师】

材料二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纲认为德意志不能再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使前几代人蒙受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乐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力挽狂澜破逆浪】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3)据材料三、四,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沧海扬帆少年时】

(4)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头剂”。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它给你怎样的警示和启迪?(1分)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A 3.B 4.A 5.D 6.D 7.B 8.C 9.D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 4分,第17 题 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

(1)马歇尔计划(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1分)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抗。(2分)

17.(6分)

(1)北方战乱;(1分)非洲黑人。(或“非洲人、黑奴、奴隶”,1分)

(2)为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2分)

(3)由农村流向城市。(或“由农村、小城镇流向大城市”,意思相近即可,2分)

18.(10分)

(1)分封制;(1分)推行郡县制。(或“将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1分)

(2)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欧洲联合。(或“欧洲一体化”,1分)

(3)都张居正了过去的错误,作出了正确的决策。(2分)

(4)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能说出一点警示或启迪,并符合题意,可得1分。结合史实说明,可得2分。共3分。

例答一:国家落后、分裂容易招致外来侵略。(1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至抗战爆发时,中国工业生产全国落后于日本;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连年内战,更是给了日本侵华的可乘之机。(2分)

例答二:全民族团结抗战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1分)日本全面侵华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共赴国难;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2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四: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八国联军侵华,主要考查学生的年代换算能力能力。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学生对“戊戌年”“辛丑年”能做出判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戊戌年是1898年,辛丑年是1901年,因此“庚子年”是1900年,由此判断选D。

2.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严复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张謇的实业救国,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仕途,主动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的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3.右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在这里

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

C.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

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昌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江西大旅社是南昌起义总指挥部、中共前敌委员会旧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选C,解答本题也可以从地点入手,A与武昌有关,B与上海、嘉兴南湖有关,C与南昌有关,D与井冈山有关。

4.“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评析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反帝的任务基本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

中时间、地点及习仲勋的谈话可知选A。1979年,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1980年,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设立。A符合题意。

6.“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与中国的外交有关,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外交上孤立中国,经济上遏制,军事上封锁。1953年,中国首先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准则,也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之一。D符合题意。

7.右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亚历山大

帝国,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中帝国地跨欧亚非,是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图。

8.恩格斯曾指出: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由此判断该宗教是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督教,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基督教在这一背景下产生,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会的权力和影响大增。C符合题意。

9.右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欧洲的社会转型

B.欧洲的思想解放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洲的发

展历史,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A符合题意。

10.在欧洲人看来,“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

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这个的国家“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这里说的“这个国家”指的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独立战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欧洲的启蒙运动,影响力美国的独立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独立后建立联邦制国家。C符合题意。

11.如下《蒸汽机的增长》表格中,表示英国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业革命,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从蒸汽机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进程思考回答,英国人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首先改进了蒸汽机。19世纪上半期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由此判断选A。

12.“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湾当局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述“这本书”是指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党宣言》,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共产党宣言》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有力武器。D符合题意。

13.“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达尔文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B符合题意。

14.“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分析,日本的工业获得极大地发展,这是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成效。

15.“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经济政策,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4分,第18题7分,共15分。)

16.(4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2分)

(2)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解析】本题以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为切入点,考查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由图中可知,图一的通商口岸主要在东南沿海,图二中的通商口岸已经深入到内地,这说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据此分析回答本题。

(1)《南京条约》;(1分)《马关条约》。(1分)

(2)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其它答案若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

17.(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大事记(如下)

(1)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2分)

(2)据材料二,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由材料一得出结论,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即可,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第(2)题由材料二表格可见,我国加强了民主法治的建设,本题只要围绕这一主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人民代表大会制;(1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

(2)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分)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意思相近即可,1分)

1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雨飘摇陷深渊】

材料一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与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1)据材料一,说说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2分)

【狼烟肆虐心犹寒】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20世纪以前的战争相比,20世纪发生的这两场战争有何不同?(1分)

【且行且思归正道】

材料三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注:图一为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二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五:.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试题及答案

一、未分类

(每空? 分,共? 分)

1、下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欧洲的社会转型

二、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2、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 D.八国联军侵华

3、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严复 4、下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在这里

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

C.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 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5、 “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评析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6、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

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

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7、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

D.

阿拉伯帝国

9、恩格斯曾指出: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由此判断该宗教是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在欧洲人看来,“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

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这个的国家“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这里说的“这个国家”指的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1、如下《蒸汽机的增长》表格中,表示英国的是

12、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湾当局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述“这本书”是指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3、 “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

达尔文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

14、 “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15、 “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三、材料分析题

(每空? 分,共?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大事记(如下)

(1)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2)据材料二,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雨飘摇陷深渊】

材料一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与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1)据材料一,说说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

【狼烟肆虐心犹寒】

材料二 20世纪两场战争简表(如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20世纪以前的战争相比,20世纪发生的这两场战争有何不同? 【且行且思归正道】 材料三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注:图一为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二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6道弧线组成地球的形状,表示世贸组织是由不同成员国构成的国际组织。

(3)据图一,说说联合国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据图二,说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适应了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的需求?

【可期可待开新篇】

(4)今天,我们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压力与环境恶化、经济上的不公平、恐怖主义、全球性疾病等。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何好建议?试说出两条。

四、分析说明题

(每空? 分,共? 分)

18、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2)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未分类

1、A

二、选择题

2、D

3、B

4、C

5、B 6、A 7、D 8、B 9、C 10、C 11、A 12、D 13、B

14、C 15、B

三、材料分析题

16、(1)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17、(1)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2)规模大,是两场世界性的战争。 (3)维护世界和平;世界经济全球化。 (4)如: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相关国际组织等

四、分析说明题

18、(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2)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六:2015年江西省历史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江西省历史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2.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3.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4.“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6.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苏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

放战争 D.抗美援朝

7.右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

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石,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9.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0.右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1.“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

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以是一个更大关系网

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古欧洲 D.近代俄国

12.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它”是指

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年,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4.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持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5.下表所示为部分年份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它最能说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4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认为)这一计划破坏国家主权和它们国民经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英国和某些其他西欧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就断绝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间的贸易关系。……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1949年1月25日)

材料二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1955年5月14日)

(1)材料一所述“这一计划”指的是什么(1分)据材料二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应对哪一“国家集团”? (1分)

(2)材料一、二提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分)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图二 16-19世纪人口迁移示意图(局部)

(1)导致图一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在1830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到1914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1840年时,只是伦敦和巴黎有100万人口。到1914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都有100万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据材料二,说说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2分)

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其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1分)针对这一弊端,他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1分)

【前事不忘后事师】

材料二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纲认为德意志不能再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

使前几代人蒙受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乐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力挽狂澜破逆浪】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3)据材料三、四,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沧海扬帆少年时】

(4)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头剂”。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它给你怎样的警示和启迪?(1分)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A 3.B 4.A 5.D 6.D 7.B 8.C 9.D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 4分,第17 题 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

(1)马歇尔计划(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1分)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抗。(2分)

17.(6分)

(1)北方战乱;(1分)非洲黑人。(或“非洲人、黑奴、奴隶”,1分)

(2)为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2分)

(3)由农村流向城市。(或“由农村、小城镇流向大城市”,意思相近即可,2分)

18.(10分)

(1)分封制;(1分)推行郡县制。(或“将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1分)

(2)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欧洲联合。(或“欧洲一体化”,1分)

(3)都张居正了过去的错误,作出了正确的决策。(2分)

(4)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能说出一点警示或启迪,并符合题意,可得1分。结合史实说明,可得2分。共3分。

例答一:国家落后、分裂容易招致外来侵略。(1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至抗战爆发时,中国工业生产全国落后于日本;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连年内战,更是给了日本侵华的可乘之机。(2分)

例答二:全民族团结抗战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1分)日本全面侵华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共赴国难;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2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七: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 D.八国联军侵华

2.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严复

3.右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在这里

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

C.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

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4.“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

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评析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5.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6.“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右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8.恩格斯曾指出: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

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由此判断该宗教是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右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欧洲的社会转型 B.欧洲的思想解放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10.在欧洲人看来,“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这个的国家“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这里说的“这个国家”指的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1.

12.“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湾当局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述“这本书”是指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3.“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

14.“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

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15.“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4分,第18题7分,共15分。)

16.(4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2分)

(2)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17.(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大事记(如下)

(1)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2分)

(2)据材料二,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2分)

1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雨飘摇陷深渊】

材料一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与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1)据材料一,说说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2分)

【狼烟肆虐心犹寒】

场战争有何不同?(1分)

【且行且思归正道】

材料三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注:图一为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二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6道弧线组成地球的形状,表示世贸组织是由不同成员国构成的国际组织。

(3)据图一,说说联合国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1分)据图二,说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适应了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的需求?(1分)

【可期可待开新篇】

(4)今天,我们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压力与环境恶化、经济上的不公平、恐怖主义、全球性疾病等。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何好建议?试说出两条。(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D 2.B 3.C 4.B 5.A 6.D 7.B 8.C 9.A 10.C 11.A 12.D 13.B 14.C 15.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4分,第18题7分,共15分。)

16.(4分)

(1)《南京条约》;(1分)《马关条约》。(1分)

(2)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其它答案若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

17.(4分)

(1)人民代表大会制;(1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

(2)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分)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意思相近即可,1分)

18.(7分)

(1)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波及范围广”,1分)破坏性大。(1分)

(2)规模大,是两场世界性的战争。(意思相近即可,1分)

(3)维护世界和平;(1分)世界经济全球化。(1分)

(4)如: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相关国际组织等。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建议合理,任意两条即可。(每条建议1分,共2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八:江西省201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201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保证了中国的统一。”这些历史功绩应记录到下列哪位帝王的名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2.“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这条贸易通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这条“贸易通道”开辟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苍溟十万余里„„”(《通番事迹记》)这段文字记述的史实是( )

A.佛教的传播 B.大运河的开通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的壮举。

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巩固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设西域都护府 ②设伊犁将军 ③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④左宗棠收复新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某国在为其侵华战争作宣传时,对本国人宣称进攻亚洲大陆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这是“生存之战”;对中国人则将进攻中国本土的战争涂抹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满色彩,这是“解放之战”。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下面的( )

A.中英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6.“新满洲处处王道乐土,谁见了?大东亚岁岁并存共荣,天晓得。”这幅对联抨击的是( )

A.满清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党政府 D.日本帝国主义

7.“挺进,挺进,挺进!埋葬蒋家王朝大反攻。为了转折创奇迹,逐鹿中原炮声隆。”这是某影片片头曲中的几句歌词,据此分析,这里所述挺进的目的地是( )

A.井冈山 B.陕北 C.大别山 D.南京

8.引起下表所示耕地占有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资料来源:《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49-1979)》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推动

C.工业化建设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9.“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

国家都快。„„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8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在我们西方世界中生存的世纪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双方必须学会在同一行星上生活。”(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段文字说的是( )

A.三大改造的重要意义 B.一五计划的成就和意义

C.大跃进运动出现的背景 D.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

10.它是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城市而兴起的,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总部设在这座城市,新文化运动在这里迈开了第一步,这里也一度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84年,中共决定开放沿海14个城市,它搭上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快车。新世纪,它又成为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试验地。这座城市是( )

A.广州 B.杭州 C.深圳 D.上海

11.右图截取于某历史事件示意图,该历史事件最有可

( )

A.罗马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佛教的传播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12.“教皇国的形成,源于法兰克宫廷的一句承诺,而这一句承诺,影响了西欧1000年的历史。”这里评述的是( )

A.采邑分封制 B.罗马教廷的地位

C.丕平献土 D.西欧封建等级制

13.“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王觉非《英国近代史》)提供这一“新的动力”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内燃机

14.撒切尔夫人逝世后,戈尔巴乔夫承认,之前他本人与撒切尔夫人的关系曾经历过复杂的阶段,但之后他们取得了相互谅解,而这最终促进了冷战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戈尔巴乔夫的上台 D.苏联的解体

15.“尤其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以及通过依照本条约规定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与平衡发展;尤其通过实施将来包括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并最终导致共同防备行动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依此成立的组织是( )

A.三国同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所述“30多年的伟大实路中走出来”和“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起点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能是

(2)材料所述“中国道路”被称为什么?(2分)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拟收复河湟(1874年,左宗棠平定甘肃河湟地区人民反清起义)后,即乞病还湘。今既有此变,西顾(向西边看过去)正殷(繁忙),断难遽(着急)萌(产生)退志,当与此虏周旋。”

——左宗棠致湘军将领刘锦棠的信

材料二 “China can not miss Shandong as same as the we stworld can not miss Jerusalem(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费加罗邮报》引用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名言

材料三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此虏周旋”的结果如何?(1分)

(2)据材料二,说说巴黎和会对顾维钧的外交诉求作出怎样的决议?(2分)

(3)材料三所述要收回的是哪个地方?(1分)

(4)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对待哪一问题上具有着坚定的意志与决心?(2分)

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让人疑惑的国度】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独领风骚两千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中华灿烂文化,迅速从中国周边落后国家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东亚地区强国;在近代,“大英帝国”独领风骚三百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欧洲先进文明,又从亚洲落后的封建国家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跻身于白人列强行列,而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甚至不惜挑战昔日的先生而先后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学说知识,概括说说材料一中所述日本两次通过“虚心学习”分别使日本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2分)

(2)试用19世纪末的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一所述日本“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1分)材料一中所述“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分别是在哪次战争中?(2分)

【令人迷茫的历史】

材料二 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二所述“新兴的大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是在什么时候?(1分)用20世纪以来的史实,说明该国“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2分)

【发人深思的话语】

(4)“大道行思,取之行远”,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你认为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并在大国历程中“行得稳而远”,我们应当从上述两个国家的历史中吸取怎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2分)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B 3.C 4.A 5.B 6.D 7.C 8.A 9.B 10.D 11.B 12.C 13.B 14.D

15.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 (1)分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和“鸦片战争”(1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

17. (1)收复了新疆;(1分)

(2)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一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委任给日本。(2分)

(3)香港地区。(1分)

(4)维护民族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2分)

18. (1)第一次,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1分)第二次,日本由一个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1分)

(2)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分)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美: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3)20世纪初。(1分)在20世纪,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最终都被战败。(2分)

(4)善于借鉴与创新;抓住机遇,和平崛起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九:2015江西中考历史模拟卷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说明: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15分共30分。 班级 姓名

1.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提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配枪

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体现的执政理念 ( )

A“仁政”和“法治” 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和法治 D顺应自然

2.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

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近似值

3.1415926。圆周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东汉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最早记述了圆周率

B.蔡伦改进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C.司马迁《史记》中最早记载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第7位的值

D.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

3.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

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4.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 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

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27~1937年应 该填 (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国共合作,力挽狂澜 C.星星之火,走向抗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5.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

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 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 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

向。”这次会议是 ( )

A.雅尔塔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C 万隆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6.“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

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 ( )

A.等级制度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

7.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

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C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D佛教产生后西传入欧洲

8.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

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不包括 ( )

A颁布《法典》B多次打败反法同盟C 远征俄罗斯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0.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

命,它们的共同点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生物工程出现重大突破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1.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

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成功开启了美苏“冷战”模式 D.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12下列领导人中,按照“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组合在一起的是( )

①林肯 ②华盛顿 ③章西女王 ④玻利瓦尔 ⑤克伦威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13.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就是要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得到历史结论。某历史

B.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

C.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14.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

( )

①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②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 ③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④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右边一书记录了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作者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

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这说明了 ( )

A.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中美关系正常化上必然的趋势 D.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16.(4分)光辉历史 锦绣前程。

材料一 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方向。

材料二 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用1921~1935年的史实来加以说明。(2分)

(2)有人说,遵义会议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伟大转折,请你说明理由。(1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

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各是什么?(1分)

17.(6分)大国外交 利益维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

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

力。12月23日,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史迪威

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

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

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

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

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

——习近平在美国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

系转变的表现。(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

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1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有哪些?(2分)

(4)综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2分)

18.(10分)A.两次大战 警钟长鸣

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1分)

(2)德国首先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目的达到了

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3)今年是一战和二战爆发多少周年?一战中的残酷性表现在什么战役?

二战中的最著名的登陆战是什么战役?(1分)

(4)为摆脱当时的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1分)

(5)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论述。(1分)

B.美俄博弈 危机重重

2014年初,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乌克兰。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回眸美俄历史发展年代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寻道图强】(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与俄国分别以何种方式解决本

国危机的?(1分)

【领袖风采】(2)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

出贡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与斯大林分别领导

本国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1分)

【强强结盟】(3)20世纪40年代,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两

国共同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哪一事件正式宣告了美苏

的同盟的终结?(1分)

【集团对峙】(4)从1947年开始美苏进入到冷战时期,1962年两国之间的

危机名称叫什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

【大国对峙】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对俄国十分重要,目前克里米亚入俄,美

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草坪就乌克兰局势发表声明,称美国将举

起大棒,对俄罗斯实行制裁……

(5)当前,美俄两国斗法乌克兰,迫切需要中国表态。中国何

去何从,请从中国一贯的外交立场出发,谈谈你对这一问

题的看法。(1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 A 2. D 3. A 4.C 5.C 6.C 7.D 8.A 9.C l0.D 11.D

12.B 13.A 14.B 15.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0分)

16.(4分)(1)中国共产党对立后。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开

展北伐;大革命失败后。进行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

(2)遵义会议在革命的紧急关头,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

史上其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思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

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

(3)“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

权。(香港、澳门回归)。(分)

17.(6分)

(1)原因: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表现:协调作战,合

作抗日或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分)

(2)时间:1972年;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

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的不断发展。(2分)

(3)台湾间题、西藏问题、钓鱼岛问题、人权问题。(1分)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

舞台。(1分)

18.A(10分)

(1)战争是指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危机是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分)

(2)夺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没有;战争不能解决政治问题,反而会给人

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发生了国际争端,希望能

用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而不要诉诸武力等等。(3分)

(3)100周年、75周年;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2分)

(4)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德、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来摆脱危机。(2分)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俄内外交困,引起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苏

俄宣布退出战争,加速了大战的进程。(2分)

B.(9分)

(1)南北战争 ;农奴制改革。(2分)

(2)通过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实行了国家工业化(或工业产值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通过新政摆脱了经济大危机。(2分)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或杜鲁门主义出台)。

(4)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解体。(2分)

(5)尊重克里米亚选择;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等。(1分

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篇十:2015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Word版)

江西省2015年历史中考说明

制定本《说明》的依据是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概括史实的能力;有利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

基本原则:(1)基础性原则。着重考查课标“内容标准”所要求掌握或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2)科学性原则。确保试题内容本身的科学性、表述的严密性、指向的明确性;确保试题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确保试题符合开卷考试的要求,减少简单知识的再认再现,减少单纯识记性内容的考查,以引导和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确保试卷结构、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适宜性,有利于考生发挥,有利于科学地测量;(3)时代性原则。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的联系;善于捕捉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4)创造性原则。注意试题的开放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5)思想性原则。确保试题内容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全卷满分共120分,思想品德70分,历史50分;考试时间共为120分钟。

建议学生带入考场查阅的材料为:依据教育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版本不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

(二)试卷版面

历史与思想品德共8面,历史占3面。

(三)试卷的题型比例

(四)试卷题型说明

15道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即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道综合题中,第16题和第17题为材料解析题,分值为“4分+6分”或者“5分+5分”;第18题为综合探究题,分值为10分。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分值的比例约为5:3:2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5江西中考语文试卷 2015江西中考数学试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38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