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

2016-01-11 10:44: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一:(语文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一:(语文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和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朗润(rùn) 鸟巢(cáo) 澄清(chéng) ...

B.济南(jì) 酝酿(liàng) 着落(zháo) ...

C.山岚(lán) 铿锵(qiāng) 贪婪(lán) ...

D.蓑衣(suō) 屏风(pín) 山麓(lù)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澄清 潦亮 名副其实 海底隧道

B.烘托 空灵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C.酝酿 宛转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

D.肌肤 水藻 繁花嫩叶 柳暗花明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

B.看到这道题的详细解答后,我才恍然大悟。 ....

C.经过专家们苦心孤诣的探索,人类终于揭开了自身基因组图谱的秘密。 ....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B.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的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C.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D.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5.下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3分)

A.宋江——智取生辰纲 B.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C.诸葛亮——空城计 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6.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3分)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①③②⑤④⑥

7.名句积累。(3分)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朋友的真挚感情上升为哲理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综合实践活动。(10分)

如今正是北雁南飞、瓜果飘香,大地丰收的季节,班上准备进行一次“感受自然,享受秋天”的秋游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活动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吧!(2分)

示例:走进自然,陶冶情操(或:品味秋天的绚丽,体验丰收的快乐;拥抱秋天,放飞梦想)__

(2)在这次感受自然的综合性活动中,除了秋游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

①举行以“秋韵”为主题的摄影(摄像)比赛 ②办一期以“秋天,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手抄报__

(3)假如你与大自然展开心灵对话,想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你会选择哪个朋友,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示例:我选择秋水做我的朋友,因为秋水潺潺,像和万物依依低语,那若有若无的音符弹跳在心间,洗涤着心扉,叫人心旷神怡。(或:我选择大山做我的朋友,因为我敬佩它的不卑不亢,朴实坚强,隐忍厚重。)_

(4)出发之前,老师和同学们推荐你给同学们讲几句话,请把你要讲的话写在下面。(3分) 略

二、阅读理解(43分)

(二)冬日香山

梁 衡

①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弃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色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齿,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呢?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qù)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来年她会争得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9.根据文意,补充内容。(3分)

作者登临香山,不同的季节给了作者不同的感受:春天来时欣赏的是香山的妩媚,夏天来时欣赏的是香山的丰腴,秋天来时看见的是香山的绰约,冬天来时看见的是香山的骨气。冬天登临香山,作者的心境是澄静安闲。

10.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日香山比作焦墨山水图,形象地写出了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神清气朗的特点。

11.文中在描绘冬日的香山时,为何反复写到春夏秋日的香山景象?(2分)

运用对比的写法,以其他三个季节的景色作陪衬,突出了冬日香山神清气朗的特点。

1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这骨这气”是一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昂扬挺拔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让香山显得更加美好,有了永远的香气。

13.作者对香山景物的称呼不同,称灌木为“它”,称松树为“他”,最后又称香山为“她”。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如此称呼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称灌木为“它”是因为灌木在冬日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力,与土石没有什么区别;而冬日香山上的松树不畏严寒,郁郁葱葱,十分伟岸,如同一个壮汉,故称其为“他”;游览香山后,作者悟到了香山的可爱风韵,因而用“她”。

(二)最后一堂课

潘 炫

①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心有余悸。

②那时候,她教古汉语,那是我们中文系一门很枯燥的科目。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赶写自己的稿子。

③一次,她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她铁青着脸说:

“潘同学,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几个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笑脸”,甚至还发出了笑声,那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我感到莫大的耻辱。

④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⑤“有!”她的脸更红了,一字一句地说,“那就是,你走出教室,这学期我的课你不用上了。”

⑥那几张“笑脸”不见了,他们一定开始为我担忧。在他们的注视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门而去。

⑦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常在自责与不安中度过,心里再也没有那份骄傲与不羁了。

⑧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那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 ⑨她走上讲台,我偷偷地看了她一眼,她显得有些苍白,我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不迭,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

⑩那一堂课,她讲得很生动,我也听得很专注。

⑪就在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时,她说:“同学们,剩下的十分钟可不可以给我?”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她。

⑫“几个月前我让潘炫同学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她开门见山的表白让我无所适从,“几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看着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责。请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而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我流着泪走上讲台,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⑬几个月前我走出教室之后,这是第一次听她“讲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

1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3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深深的痛苦和无助的孤独。

15.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属于什么顺序?其作用是什么?(3分)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16.“我”庆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堂古汉语课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一是学习到了古汉语专业知识,二是当面向老师承认错误,表达深深的歉意;更重要的是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宽容、博爱、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做人美德。

17.文中的古汉语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2分) 是一位热爱学生、尽职尽责、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老师。

18.从文中找出能证明古汉语教师“几个月来,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常常自责”的语句。(2分)

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

19.如何理解“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这句话?(3分) 作为学生,上课学习就是天职,可是我上古汉语课却在赶稿子,受到老师批评,冲动之下离开教室,拒绝听课直到最后一节;作为成年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错误,常常自责后悔,可是为了面子就是不肯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

(三)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

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

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声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

宝宝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20.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①两岁半的宝宝误解妈妈的话;②不到三岁的男孩戏说地球转动;③四岁多的儿子雨中作乐;④上幼儿园的孩子午睡时趣语。

21.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我”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

22.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①深化主题、升华情感;②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孩子永远是快乐的、健康的。

23.如何理解选文第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是母亲对女儿的教训、斥责、教育;②是女孩认为是物体的色彩。

24.读完选文,你内心必定有所触动,那么请选择一件你的童年趣事,把它写下来。(3分)

示例:小时候,爸爸出远门要回家了。给家里打电话,妈妈说:“给宝宝买点东西回来。”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二:2015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绵(mián)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 ....

B.贬(biǎn)值 磅(páng)礴 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â) 澹(shàn)澹 凛冽(liâ) ....

D.应和(hã) 梦寐(mâi) 湖泊(pō) 蒌(lóu)蒿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 偌大

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孤形

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枯藤老树 撩起

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草长莺飞 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试找出本段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或词语。(2分)

9.写景必须注意一定的顺序,这段文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描写的?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③ ④

10.试着给本段拟个标题。(3分)

11.找出语段中的一处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常用的方法,这段文字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

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

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

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

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

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

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

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

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

13.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

要超过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2分)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

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分析。(216.文章第⑨、⑩、○....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10分)

18.名句默写。(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19.七年级(1)班举行了“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每小题2分)

(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项。

示例:搜集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诗句等,请按要求填写。(2分)

①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

②写出一则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四、(本大题共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家乡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旖旎的民间风情,穿行在它温暖的怀抱里,我们

内心油然而生的是热爱、依恋、憧憬……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美景,描写家乡的美丽

景色,定格在关于家乡的美好记忆上吧!

以“家乡风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A.“贮”读zhù,C.“澹”读dàn,D.“和”读hâ。)

2.B(孤形—弧形。)

3.B(B句“好像”表示不确定,而非比喻词。)

4.C(修辞手法应为拟人。)

5.A(①处“凉沁沁”与后面的“清新、神爽”在内容上相照应,②处结尾用了“!”,显然“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一句在语气上与“!”更搭配,且句中

用“挥洒”形容国画家更形象。)

6.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赏析中,不仅要体会诗歌本身流露的思想感情,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和借助的具体“意象”。这样对感情的把握更准确、更到位。要注重对诗中具体“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把握,更要注重对“断肠人在天涯”的理解。]

7.示例:(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点的理解。做这类题,关键是要对诗歌常用艺术手法有一定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到具体诗歌中定位。本文是通过写景来表现羁旅愁思的,因而写作技巧就应该从写景方面来考虑。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白描(修辞)在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可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领会透彻的来作答。答题时,指出的特点准确,分析恰当,意思相近即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抒写了作者深沉的愁思。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那个骑着瘦马漂泊天涯的征人。此时,他正迎着寒凉的秋风行走在荒僻的古道上。这首小令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寓情于景。“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气氛,从正反两个方面牵动着游子的愁肠,引起他无限的乡思。“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全部思乡之情都通过一组组景物组成的画面表达出来。作者把愁思融进里面,甚至把抒情主人公及其坐骑瘦马组成黄昏行旅的画面,从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企盼的目光,并且可以使人透视到马背上主人公疲惫憔悴的身影。作品的主题就通过这样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展现出来了。

8.妙(注意联系选段的第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来回答。)

9.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注意从选段中寻找答案,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句提示了答案。)

10.雪后山色(本选段写了下雪之后山上的美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拟写标题。)

11.“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此处我们可以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12.通过写雪后山的颜色,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通过描写济南冬天雪后美丽的山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

13.(1)没人喜欢(关心、照顾);没人陪伴。(2)这样写意在强调“我”没人关心的寂寞,引出下文写“我”在杏荫井台所获得的快乐,为突出汉子对“我”的关爱做铺垫。[(1)父兄们忙着收麦子,捏着弹弓子的我们连“鸡狗都不喜欢”,捡拾麦穗“身边没个伴”,所以寂寞难熬。从中可以归纳出寂寞的两个原因,注意字数要求。(2)由无人关心写到自找其乐,“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第③段写了在杏荫井台的快乐时光,④~⑧段写遇到了卖腊炙羊肉的汉子,他不但给“我”肉吃,而且还叮嘱“我”“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对于寂寞无人照顾的“我”来说,这样的关心是让“我”铭记的。所以,结尾中又写道“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综合分析,作者的用意有三:一是强调“我”无人关心的寂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三:2015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绵(mián)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 ....

B.贬(biǎn)值 磅(páng)礴 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a) 澹(shàn)澹 凛冽(lia) ....

D.应和(h?) 梦寐(mai) 湖泊(pō) 蒌(lóu)蒿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 偌大

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孤形

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枯藤老树 撩起

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草长莺飞 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四:2015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8)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绵(mián)密宽敞(chǎng) 贮(chǔ)藏雾霭(ǎi) ....

B.贬(biǎn)值磅(páng)礴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a) 澹(shàn)澹凛冽(lia)....

D.应和(h?) 梦寐(mai) 湖泊(pō)蒌(lóu)蒿....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轻飞曼舞春花秋月目不转睛偌大

B.呼朋引伴星汉灿烂花枝招展孤形

C.责无旁贷津津乐道枯藤老树撩起

D.秋风萧瑟山岛竦峙草长莺飞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五:2015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绵(mián)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 ....

B.贬(biǎn)值 磅(páng)礴 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â) 澹(shàn)澹 凛冽(liâ) ....

D.应和(hã) 梦寐(mâi) 湖泊(pō) 蒌(lóu)蒿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 偌大

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孤形

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枯藤老树 撩起

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草长莺飞 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试找出本段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或词语。(2分)

9.写景必须注意一定的顺序,这段文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描写的?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③ ④

10.试着给本段拟个标题。(3分)

11.找出语段中的一处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常用的方法,这段文字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

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

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

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

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

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

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

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

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

13.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

要超过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2分)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

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分析。(216.文章第⑨、⑩、○....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10分)

18.名句默写。(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19.七年级(1)班举行了“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每小题2分)

(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项。

示例:搜集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诗句等,请按要求填写。(2分)

①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

②写出一则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四、(本大题共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家乡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旖旎的民间风情,穿行在它温暖的怀抱里,我们

内心油然而生的是热爱、依恋、憧憬……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美景,描写家乡的美丽

景色,定格在关于家乡的美好记忆上吧!

以“家乡风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A.“贮”读zhù,C.“澹”读dàn,D.“和”读hâ。)

2.B(孤形—弧形。)

3.B(B句“好像”表示不确定,而非比喻词。)

4.C(修辞手法应为拟人。)

5.A(①处“凉沁沁”与后面的“清新、神爽”在内容上相照应,②处结尾用了“!”,显然“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一句在语气上与“!”更搭配,且句中

用“挥洒”形容国画家更形象。)

6.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赏析中,不仅要体会诗歌本身流露的思想感情,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和借助的具体“意象”。这样对感情的把握更准确、更到位。要注重对诗中具体“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把握,更要注重对“断肠人在天涯”的理解。]

7.示例:(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点的理解。做这类题,关键是要对诗歌常用艺术手法有一定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到具体诗歌中定位。本文是通过写景来表现羁旅愁思的,因而写作技巧就应该从写景方面来考虑。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白描(修辞)在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可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领会透彻的来作答。答题时,指出的特点准确,分析恰当,意思相近即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抒写了作者深沉的愁思。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那个骑着瘦马漂泊天涯的征人。此时,他正迎着寒凉的秋风行走在荒僻的古道上。这首小令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寓情于景。“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气氛,从正反两个方面牵动着游子的愁肠,引起他无限的乡思。“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全部思乡之情都通过一组组景物组成的画面表达出来。作者把愁思融进里面,甚至把抒情主人公及其坐骑瘦马组成黄昏行旅的画面,从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企盼的目光,并且可以使人透视到马背上主人公疲惫憔悴的身影。作品的主题就通过这样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展现出来了。

8.妙(注意联系选段的第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来回答。)

9.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注意从选段中寻找答案,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句提示了答案。)

10.雪后山色(本选段写了下雪之后山上的美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拟写标题。)

11.“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此处我们可以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12.通过写雪后山的颜色,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通过描写济南冬天雪后美丽的山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

13.(1)没人喜欢(关心、照顾);没人陪伴。(2)这样写意在强调“我”没人关心的寂寞,引出下文写“我”在杏荫井台所获得的快乐,为突出汉子对“我”的关爱做铺垫。[(1)父兄们忙着收麦子,捏着弹弓子的我们连“鸡狗都不喜欢”,捡拾麦穗“身边没个伴”,所以寂寞难熬。从中可以归纳出寂寞的两个原因,注意字数要求。(2)由无人关心写到自找其乐,“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第③段写了在杏荫井台的快乐时光,④~⑧段写遇到了卖腊炙羊肉的汉子,他不但给“我”肉吃,而且还叮嘱“我”“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对于寂寞无人照顾的“我”来说,这样的关心是让“我”铭记的。所以,结尾中又写道“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综合分析,作者的用意有三:一是强调“我”无人关心的寂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六:2015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绵(mián)密宽敞(chǎng) 贮(chǔ)藏雾霭(ǎi) ....

B.贬(biǎn)值磅(páng)礴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a) 澹(shàn)澹凛冽(lia)....

D.应和(h?) 梦寐(mai) 湖泊(pō)蒌(lóu)蒿....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轻飞曼舞春花秋月目不转睛偌大

B.呼朋引伴星汉灿烂花枝招展孤形

C.责无旁贷津津乐道枯藤老树撩起

D.秋风萧瑟山岛竦峙草长莺飞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七:2015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绵(mián)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 ....

B.贬(biǎn)值 磅(páng)礴 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è) 澹(shàn)澹 凛冽(liè) ....

D.应和(hé) 梦寐(mèi) 湖泊(pō) 蒌(lóu)蒿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 偌大

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孤形

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枯藤老树 撩起

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草长莺飞 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

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

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

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试找出本段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或词语。(2分)

9.写景必须注意一定的顺序,这段文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描写的?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③ ④

10.试着给本段拟个标题。(3分)

11.找出语段中的一处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常用的方法,这段文字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

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

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

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

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

13.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要..

超过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2分)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八:2015-2016学年度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汉字。(8分)

唱和( ) 干涸( ) 梦mèi( ) xiāng( )嵌 ..

寥阔( ) 贮蓄( ) zhàn ( ) 蓝 liáo ( )亮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栀子﴾zhī﴿ ....

B.唱和﴾hé﴿ 肥硕﴾shuò﴿ 鳊鱼﴾biān﴿ 乌桕﴾jiù﴿ ....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

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 .....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4、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 )(3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3分)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6.诗词默写:(12分)

(1)《观沧海》中的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 。 , 。

(2)君问归期未有期 。 , 。

(3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 。(《秋天》)

(4)《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7) , , 。花里带着甜味儿;

7、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B、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对比)

C、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拟人、设问)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拟人)

二、阅读理解(65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8-14题(20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 ),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8.甲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2分)

9.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

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

10.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则

突出了秋色中山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11.甲文按______顺序写山色,从“_______”到“______”,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12.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_____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________的颜色,并突出其_____的特点。(3分)

1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4.其实写颜色的美态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我国灿烂的诗词文化中,也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请你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两句写在下面,并注明诗词篇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 》

(二)泰山印象(共16分)

一阶一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感觉,只是这样地爬着。四周是什么样的夜,我不知道,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手电筒照亮的那片青石台阶上晃动„„终于不知是谁叫起来:“到了!南天门!”

我急切地抬起头,想看看泰山的夜是否真的那么神秘和威严,可是在我四周的似乎是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一片混沌状态,天地都消失了,只有被山风吹散的云的形骸充斥在这片空间,一条被灯光打亮的石阶像天梯一样垂下。我感到十分可怕,自己从2000米以下的山底千辛万苦地爬上来,想感受一下贴近天空的神圣,体味一下俯看众山小的气势。却发现,在这里,在天地之势的威压下,我在急剧地缩小下去,轻得连脚下的这方土地都不能踏实地把握。山顶上。人们相互依偎,缩成一团,彼此用体温温暖着,仍抵御不了山风的肆虐,瑟瑟发抖。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吗?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打得晕头转向?轻而易举地就让我们在它巨大的身躯下弯下了脊梁?是在警告我们自然的威力之大远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控制的吗?

天亮了。树木、怪石、山峰,在远远近近清晰起来,十八盘的石阶蜿蜒而下,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昨晚的恐惧和迷茫渐渐退去。五千多级台阶,我不是也爬了上来?一夜的寒风后,我不依然立在泰山的头顶?而它——自然,在冲我恐吓、吼叫了一夜后,现在又只能显出驯服温顺的神色。

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队队挑山工,扛着重物快步疾行,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挑起人类的尊严,走向与自然的搏击,步伐是那么自信。走过“回

马岭”,我想起了那山上没有石阶的日子,马儿由土路上山,在半腰就只能望山兴叹,在天地的嘲笑声中退下山去。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他们并不有力的手掌,并不宽大的肩膀,抬呀,挑哇,用石头一点点砌起巨人的脚趾,一直爬上了他的头顶,在那里长啸一声,天地为之动容! 一路欣赏刻在石头上的题字,大都是感叹泰山之险峻,造物之神奇,惟有一篇,像是一份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傲然踞于古老的山石上。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的力量可以挑起天地,震撼乾坤!这使我非常感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几百年前就有了文艺复兴,把人凌驾于神之上并将其作为天地真正的主宰而赞美!而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深邃思想的民族,是否也早已悟出这份道理?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站在这里,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就已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直至现在,漫山的香火依然旺盛,仍然有不少人宁愿将希望寄托于缥缈的天国。难道脚下的青山台阶不能给他们坚实的感觉?难道一身热汗的挑山工不比庙中的冷面菩萨更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吗?

坐在回旅馆的车上,望着泰山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小。冥冥中,一个大大的“人”字顶天立地!

15.注音并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肆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缥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中写“我”夜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有哪些感受?(2分)

17.文中第三自然段中,表现泰山高峻的句子是哪句?请写在下面。(2分)

18.作者为什么称赞挑山工“挑起人类的尊严”?(2分)

19.文中画线的“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指的是什么?(2分)

20.“我”登泰山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1.现在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会有帮人挑东西和用椅子或轿子抬旅客的脚夫,请你对这种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2分)

(三)、三分春色一分愁(15分)

①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迎面姗姗而来的一?春,似一位多情的小姑娘,浑身带着一种迷人的诱惑,妩媚的挑逗,多么使人陶醉啊!

②她若久别重逢的故人,给浪迹他乡的游子捎来无限温情:枯萎的生命又涂上一抹绿色的希望。我爱冬天,更爱春天;我爱冬天,益爱春天的太阳。因为,人的心没有雪那样纯洁,春阳那样温柔。

亚热带的冬,虽不像北国那样冰天雪地,但,却有北国深秋的情调,惹人遐思与怀想!而春天,倒有着浓郁的故乡的气息呢!

③“春色恼人眠不得”,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前篱下,缕缕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萦绕胸臆。心之深处像是失去了什么,而究竟失去什么呢?我亦茫然。

④傍晚,怀着书本,懒洋洋地躺在绿茵草坪上,凝视着尉蓝的苍空。几片淡淡的白云,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轻地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

⑤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⑥吹吧!吹红了杜鹃,吹绿了柳丝,吹得柳叶儿絮絮细语:仿佛在窃窃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吹吧,吹醒还在沉睡的人们哪!

⑦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焉何处?

⑧这时,一对情侣踏着夕阳余辉,倘徉于小溪畔,携手并肩,轻盈的笑声是那样甜蜜。啊,鸟语花香,处处给人以强烈的诱惑!春天,这幅旖旎的图画,有哪位大画家能描绘出万一呢?

⑨春天太可爱了,可是只有那么一刹那!有人说,不要让你青春的生命就此枯萎了,在你的生活中应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然而,美丽动人的故事,我只能在书本里寻觅呢!

⑩于是,我又从地上拾起我的书本,低吟道:“三分春色一分愁……”“纵然宝岛风光多,还有思乡一片心。”唉!我思家的一片心啊!有谁知道呢?

22.文章第①自然段描绘出怎样的春色?由此会联想到朱自清《春》中的哪句话?(2分)

23.第②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更爱春天”、“益爱春天的太阳”?(2分)

24.第⑥自然段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春风的神奇伟力,使三分春色显得更加艳丽动人。请运用这种写法写一写你家乡的秋风,表现出秋风的神奇伟力。(3分)

25.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而使语言优美。请摘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一个,并作简要评析。(4分)

比喻句:

评析:

拟人句:

评析:

26.体会选文和朱自清的《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27.文中对春天的描绘,让你自然联想到哪些诗句?(至少2例)(2分)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九:2015-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新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绵(mián)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 ....

B.贬(biǎn)值 磅(páng)礴 水藻(zǎo) 救济(jì) ....

C.匍匐(fú) 摇曳(yâ) 澹(shàn)澹 凛冽(liâ) ....

D.应和(hã) 梦寐(mâi) 湖泊(pō) 蒌(lóu)蒿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 偌大

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孤形

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枯藤老树 撩起

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草长莺飞 锥形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7.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试找出本段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或词语。(2分)

9.写景必须注意一定的顺序,这段文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描写的?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③ ④

10.试着给本段拟个标题。(3分)

11.找出语段中的一处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常用的方法,这段文字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

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

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

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

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

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新 课 标第 一 网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

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

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

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

13.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

要超过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2分)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

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分析。(216.文章第⑨、⑩、○....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10分)

18.名句默写。(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19.七年级(1)班举行了“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每小题2分)

(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项。

示例:搜集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诗句等,请按要求填写。(2分)

①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

②写出一则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四、(本大题共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家乡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旖旎的民间风情,穿行在它温暖的怀抱里,我们

内心油然而生的是热爱、依恋、憧憬……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美景,描写家乡的美丽

景色,定格在关于家乡的美好记忆上吧!

以“家乡风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上)(新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三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贮”读zhù,C.“澹”读dàn,D.“和”读hâ。)

2.B(孤形—弧形。)

3.B(B句“好像”表示不确定,而非比喻词。)

4.C(修辞手法应为拟人。)

5.A(①处“凉沁沁”与后面的“清新、神爽”在内容上相照应,②处结尾用了“!”,显然“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一句在语气上与“!”更搭配,且句中用“挥洒”形容国画家更形象。)

6.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赏析中,不仅要体会诗歌本身流露的思想感情,更要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和借助的具体“意象”。这样对感情的把握更准确、更到位。要注重对诗中具体“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把握,更要注重对“断肠人在天涯”的理解。]

7.示例:(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点的理解。做这类题,关键是要对诗歌常用艺术手法有一定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到具体诗歌中定位。本文是通过写景来表现羁旅愁思的,因而写作技巧就应该从写景方面来考虑。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白描(修辞)在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可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领会透彻的来作答。答题时,指出的特点准确,分析恰当,意思相近即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抒写了作者深沉的愁思。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那个骑着瘦马漂泊天涯的征人。此时,他正迎着寒凉的秋风行走在荒僻的古道上。这首小令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寓情于景。“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气氛,从正反两个方面牵动着游子的愁肠,引起他无限的乡思。“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全部思乡之情都通过一组组景物组成的画面表达出来。作者把愁思融进里面,甚至把抒情主人公及其坐骑瘦马组成黄昏行旅的画面,从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企盼的目光,并且可以使人透视到马背上主人公疲惫憔悴的身影。作品的主题就通过这样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展现出来了。

8.妙(注意联系选段的第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来回答。)

9.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注意从选段中寻找答案,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句提示了答案。)

10.雪后山色(本选段写了下雪之后山上的美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拟写标题。)

11.“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此处我们可以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篇十:2015-2016学年度仁爱湘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3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仁爱湘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3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Class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 Marks_________

Listening Test Part (25分)

一、听力测试(25分)

(一)句子理解 请听句子,选择与其内容相符的图画。(5分)

A.

B.

C.

D.

E. F.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5. ________

(二)情景反应 请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5分)

( ) 6. A. You’re welcome. B. No problem. C. Yes, please.

( ) 7. A. Sure, I like English. B. No, I don’t. C. Thank you.

( ) 8. A. Thank you. B. I’d like some fish. C. Coke for me.

( ) 9. A. No problem. B. Good idea. C. Orange, please.

( ) 10. A. Oh, I’d love to. B. Yes, I do. C. Not at all.

(三)对话理解 请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 ) 11. A. A dog. B. A boy. C. A cat.

( ) 12. A. In a school. B. On a farm. C. In a hospital.

( ) 13. A. At school. B. At work. C. At the girl’s home.

( ) 14. A. Chicken. B. Eggs. C. Fish.

( ) 15. A. The girl’s father. B. The girl’s brother. C. The girl’s uncle.

(四)短文理解 请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 ) 16. Betty comes from _______.

A. Canada B. England C. the U.S.A.

( ) 17. Betty’s parents are in _______.

A. Beijing B. Shenzhen C. Shanghai

( ) 18. Betty’s mother is a _______.

A. teacher B. doctor C. driver

( ) 19. Betty’s father likes _______.

A. milk B. rice C. jiaozi

( ) 20. Betty likes _______.

A. rice B. jiaozi C. hamburgers

Written Test Part (95分)

二、选择填空 从各题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15分)

( ) 21. –_______ is the letter from? –It’s from Mike, my pen pal.

A. Where B. What C. Who

( ) 22. This young woman _______ red is an English teacher. She is _______ the sofa.

A. on; on B. in; on C. on; in

( ) 23. –_______ she _______ to drink juice? –Yes, she does.

A. Does; likes B. Does; like C. Do; likes

( ) 24. My parents _______ high school teachers.

A. are both B. both are C. are all

( ) 25. The man in a blue shirt is _______ worker. He works in ______ office.

A. the; an B. a; an C. a; a

( ) 26. –Do we have any _______ for lunch? –Yes, but only one.

A. chicken B. rice C. apples

( ) 27. His grandmother lives with them and looks _______ his little brother at home.

A. after B. at C. like

( ) 28. Miss Brown teaches _______ English. We all like _______.

A. we; her B. us; her C. us; him

( ) 29. –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_______. I’d like some apple juice.

A. Yes, I do B. Yes, please C. No, thanks

( ) 30.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She is very kind _______ me.

A. of B. to C. for

( ) 31. –Welcome to my home, kids! –_______.

A. That’s right B. Thanks a lot C. Not at all

( –Why not _______ some milk for breakfast? –Good idea.

A. to have B. have C. having

( ) 33. –_______? –Yes, please. I’d like the yellow schoolbag.

A. May I help you B. Could you help me C. What do you like

( ) 34. –Would you like _______ water, please? –No, thanks. I don’t like _______.

A. any; it B. some; it C. any; them

( ) 35. –I’d like some bread and apple juice. _______

–Hamburgers and milk, please.

A. Here you are. B. Would you like it? C. What about you?

三、完形填空 阅读短文,从题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10分)

Tom is my classmate and he is my good friend, too. Tom comes from Canada. His mother teaches English in our school, he often comes to school with his mother. Tom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but his Chinese is very . I often help him his Chinese.

Tom lives in Beijing with his family. His father is a are very old. They don’t work. They look after Tom’s little brother at home.

Tom’s family Chinese food very much, such as Sichuan food, Hunan food and Guangdong food. They often out for dinner in the evening. Tom has friends in our school. After school, Tom often invites(邀请) his friends to his home, and his mother cooks Canadian(加拿大的he likes China a lot. He is glad to be here.

( ) 36. A. so B. but C. and

( ) 37. A. good B. poor C. nice

( ) 38. A. in B. for C. with

( ) 39. A. teacher B. doctor C. farmer

( ) 40. A. parents B. grandparent C. grandparents

( ) 41. A. like B. likes C. wants

( ) 42. A. work B. live C. eat

( ) 43. A. much B. many C. no

( ) 44. A. them B. their C. they

( ) 45. A. tells B. speaks C. says

四、阅读理解 (30分)

根据表格内容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 ) 46. Miyoke is from ________.

A. B. C.

( ) 47. Linda has ________.

A. short blond hair with two big eyes

B. a pen pal from London

C. a pen pal from China

( ) 48. ________ doesn’t like dogs at all.

A. Tian Jun’s pen pal B. Maria’s mom C. Maria’s pen pal

( ) 49. Miyoke’s favorite color is ________.

A. white B. brown C. green

( ) 50. 下面哪一项的说法正确?

A. Miyoke is in a brown shirt now.

B. Tian Jun’s pen pal wants to visit Beijing.

C. Maria doesn’t have a pet dog in her home.

B

In many English families people eat four meals(餐) a day. They have breakfast from seven to nine in the morning. They have porridge(粥), eggs, bread and drink tea, milk or coffee(咖啡) for breakfast. Lunch comes at one o’clock. Afternoon tea is from four to five in the afternoon and dinner is at about half past seven. For dinner, they have some juice first. Then they have meat or fish with vegetables. After that they eat some fruit. But not all English people eat like that. Some of them have their dinner in the middle(中间) of the day. Their meals are breakfast, dinner, afternoon tea and supper.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T)误(F)。 ( ) 51. Many English people have three meals a day.

( ) 52. English people have juice and meat with vegetables for breakfast.

( ) 53. They have afternoon tea from four to five in the afternoon.

( ) 54. After dinner, some English people have some fruit.

( ) 55. All the English people have their dinner in the evening.

C She has a big family. Her father is a doctor. He is to the patients(病人). Her mother is a 根据短文内容从方框中选择最恰当的单词并用其正确形式填空,每词限用一次。(10分)

56. __________ 57. __________ 58. ___________ 59. __________ 60. __________

61. __________ 62. __________ 63. ___________ 64. __________ 65. __________

五、双基综合运用(25分)

(一)词汇运用 (10分)

A. 根据句子意思和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单词。

66. Mr. Jordan has a d_________. She is ten years old.

67. Miss Yang is my father’s sister. She is my a_________.

68. He d________ a bus. He is a driver.

69. Helen, help y_________ to some chicken.

70. My mother is a cook. She works in a r__________.

B. 根据所给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

71. Rose often ___________ (玩耍) with her cat at home

72. Judy has __________ (许多的) good friends at school.

73. My pen pal speaks English very _________ (好).

74. These apple _________ (树) are tall. The apples on them are nice.

75. Why not __________ (带) some apples to your grandparents?

(二)完成句子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0分)

76. 玛丽亚想吃一些鱼肉和米饭。

Maria ________ ________ some fish and rice.

77. 张明一点也不喜欢狗。

Zhang Ming _________ ________ dogs ________ ________.

78. 你姐姐在医院工作吗?

________ your sister ________ in a hospital?

79. 你午餐通常吃什么?

_________ do you usually ________ for lunch?

80. 凯特想要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

Kate wants to ________ ________ her parents.

(三)情景交际 (5分)

从方框中选出恰当的选项完成下面的对话(其中有两项是多余的)。

A: Welcome! Please take a seat.

B: Thank you.

A: B: Let me see.

A: We have very good chicken.

B: A: What about some fish?

B: Fish and rice.

A: B: Yes, a glass of milk, please.

85. ________

六、书面表达(15分)

假如你的笔名叫Alice,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简单地介绍一下她及她的家人。 要求:词数在50左右,可适当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力材料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的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65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