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

2016-01-12 09:31: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一:小学三年级阅读试卷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一:小学三年级阅读试卷

阅读写作精品班新四年级测试卷

学校姓名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40分)

(一)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给文章空白处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分)

2、我明白要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

3、我想知道“人影绰绰”的“绰”字的读音,我用部首查字法查(chuò zhuō)(划“√ ”)。(2分)

4、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美”,有听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6分)

看得见的“美”指的是: 听得见的“美”指的是: 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指的是:

(二)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强,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 嘿 凭你那些力气 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 小水珠说 不信 我俩比比看 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 我滴穿这块石头 九百九十九天以后 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后果、效果) “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的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销毁、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苦、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划掉括号了不恰当的词。(2分) 3、在文中空白处补上标点。(3分)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文中第一段里大浪对水珠说话时的神态是( )。 a、虚心的 b、轻视的 c、高兴的定 (2分) 5、学习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三)老芭蕉

春天,两鬓(班 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pō bō)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里栽下一株芭蕉。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带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lèn nèn)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kū gū)萎了。学生跑进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教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写着:“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愿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多的小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2分)

枯萎―― 和蔼――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对号。(6分) ⑴老芭蕉枯萎了,是因为:( )

①它病得很厉害。 ②它老死了。 ③它把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⑵老芭蕉越来越憔悴。用的修辞手法是:( ) ①夸张 ②拟人 ③比喻 ⑶在第三段的结尾,老师说的话应该是:( )

① 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② 是的,老芭蕉多可怜呀!

③ 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④ 唉,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3、选择恰当的字或拼音。(4分) 4、填空:(4分)本文运用( )的写法,用老芭蕉比喻( ),用小芭蕉比喻( ),歌颂了( )。 二、习作 ( 60分)

根据下面材料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很想去看大海。

有一天,他对爸爸妈妈说:“我想到海边去看看。”

“这条路太可怕了,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千万去不得!”爸爸妈妈劝阻道。

“好多小朋友都去过,可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是什么样呢!既然你们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谁也别想拦我!”小老鼠坚定地说。

“既然你已下定决心了,那么,就希望你一路上小心谨慎些。”爸爸妈妈叮嘱道。

提示:小老鼠去看海,路上会遇到哪些危险的事情呢?它看到海了吗?请你尽情地想象,把故事编完整。

要求:想象合理丰富,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目自拟。字数350字左右。

三、课外积累:(30分) (一)填空(18分)

1、我国农历中有个节气。

2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 。

3、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70岁 4、徐悲鸿以画 5、薄公英靠传播种子。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 《 》 。 7、中国四大发明:、、、 8、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 》、《 》、《 》。 (二)、选择:(7分)

1、我国鸟类中,消灭森林害虫最多的是( )。 A、杜鹃 B、啄木鸟 C、燕子 D、鹰 2、 在我国古代,( )扮男装代父从军,忠和孝,世无双。 A.穆桂英 B.武则天 C.花木兰 3、“姜太公钓鱼”的下一句是( )

A、愿君幸福 B、愿者上钩 C、愿你上钓 D、愿你快乐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我国的哪座名山?( ) A、黄山 B、庐山 C、泰山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 )说过的一句话。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6、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 )。 A.文天祥 B.孔子 C.老子 D. 屈原 7、“岁寒三友”是指( )。

A、梅、兰、竹 B、梅、菊、松 C、梅、松、竹 (三)给历史人物找称号后连线:(5分) 王羲之 草圣 张仲景 画圣 张旭 诗圣 吴道子 医圣 杜甫 书圣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公开课精品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三: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正式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四: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五: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精品)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六:三年级语文下册 搭石一课一练(无答案) 鲁教版

搭石

班级 姓名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七: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1.《搭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1、《搭石》教学设计

执教人:朱恒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本课时为第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初知词义。

(3)标出自然段。

二、教学课题

本组课文围绕“人间真情”这一专题,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三、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组第21课,该组主题是“人间真情”,目的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作者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一中心句,选用了“摆放搭石、调整搭石、集体过搭石、对面过搭石、老少过搭石”五个场景来表现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文明礼让、尊老爱幼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会认谴、惰等7个生字,会写洪、伏等11个生字。

2、理解“搭石”。

3、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搭石”。

2、指导学生能够流利又带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方法

1、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生字;

2、讲授法、朗读法。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听陈老师说你们都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向你们求助,你们都愿意帮助我吧?

(生:愿意)

师:我在一个乡村教书,在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条很浅的小溪,每次我都要脱鞋挽裤才能过去,现在天气非常寒冷了,我每次都要忍受寒冷的水的冲击,你们现在帮我想想怎么样才不用脱鞋挽裤也能通过呢?

(引导学生说使用石头当桥来帮助教师,以此导入文章)

2、那今天我们就去领略刘章爷爷家乡最美的地方——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3、板书课题:21.《搭石》。

4、学生齐读课题。

5、了解什么是搭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完成以下要求

①解决生字(标音、组词)划起文中的生字词语。

②划出不懂的句子,并和同桌相互讨论。

2、教学生字

谴qiǎn 惰duò 俗sú 协xié 序xù 绰chuò 伏fú

3、注意的生字

间 读音jiàn 俩 读音Liǎ

暴 下部不是“水” 序 里面是“予”,不要写成“矛”

4、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作者通介绍了家乡的小溪在汛期后,总有人摆石,为大家的出行提供方便及搭石时一道亮丽风景。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

1、文章共有几个段落?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说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点明了什么是搭石。

第二段:描写了搭石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以及重点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

第三段:写了过搭石的方法。

第四段:写了过搭石的情景。

第五段:通过搭石赞颂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2、理解词语

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时性上涨时期。

绾裤:把裤挽起来的意思。

3、学习第1自然段,明白在没有搭石前人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没有溪里的石头,人们出工必须脱鞋绾裤,反复读出脱鞋绾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 )

人们赶集就必须——( )

人们访友就必须——( )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

4、一次次的脱鞋绾裤,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从脱鞋绾裤中悟出小溪给乡亲们带来麻烦、不便)。

5、如今有了搭石,乡亲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就不用脱鞋绾裤。

6、搭石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而且还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

(四)、小结

1、想想它为什么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2、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感受。

(五)、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六)、板书设计

21、搭 石

小溪:找来 石头 摆放 石头 踏过 石头

七、教学反思

本堂教学为第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1、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多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走入课文,总的认识什么是搭石。

2、在读中强调语气、语速,以便达到理解没有搭石给乡亲们带来的不便。

3、但由于要多读课文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学习生字的时间要压缩。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八:三年级语文北师版上册试卷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九: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篇十: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搭石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三年级语文期上册试卷 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搭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807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