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

2016-01-12 09:42: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一: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背影》测试题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一: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背影》测试题

《背影》测试题

朱自清,字______,号______,江苏扬州人,自称“_________”。对他的称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诗文集《______》、散文集《_________》,散文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语言简练,文笔______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1、 本文的线索是______,文中共出现_____次。

(1)第1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第6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3)第6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

(4)第7段“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 文中有____次流泪:

(1)第2段“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2)第6段“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

(3)第6段“我的眼泪又来了”

(4)第7段“在晶莹的泪光中”

3、 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第2、3段记叙回家奔丧有何作用?

6、文中父亲语言描写有多处,作用?

(1)“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进去吧,里面没人”

7、父亲的动作描写感人至深,作用?

(1)第6段关键动词:走、探、穿、爬、攀、缩、微倾,作用?

(2)“于是扑扑身上的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8、“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和“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何理解?

“聪明“一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赶紧拭干了泪”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着描写背影这一特征,原因?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二: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背影》 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交卸( ) 狼jí( ) 妥帖( ) tuí唐( ) ..

琐xiè( ) 晶莹( ) 踌躇( )( ) pán shān( ) ...

2、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差:chāi( )chā( )chà( ) 丧:sāng( )sàng( ) 禁:jīn( )jìn( ) 奔:bēn( )bèn( )

3、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不能自已( )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 举箸( )

4、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_______ 凄惨暗淡,不景气。________

看到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________ 细小而繁多(的事)。________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_______

5、朱自清,字________ ,我国著名 、 、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 》、《 》、《 》等。

二、文章理解

1、"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情况不同,感情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4分) ⑴开篇点题"背影",是一种 __________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_________ 感情。 ⑶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的感情。

⑷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__的感情。

2、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3分)

⑴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晶莹的泪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分)

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4、.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3分)

三、选择填空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

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

1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3.“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中“聪明”的同义词和“漂亮”的反义词分别是( )

A.聪慧 丑陋 B.愚蠢 粗俗

C.糊涂 动听 D.聪颖 精彩

4.《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 )

A.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写。

B.南京是路过,不是目的地。

C.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

D.当时他们心情不好,没有去玩。

5.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蹒跚 衰弱 妥帖 锁屑 B.惨淡 踪迹 栅栏 钩留

C.晶萤 交御 奔丧 狼藉 D.亏空 赋闲 谋事 踌躇

6.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四、课文阅读与理解

(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段文字真切感人,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2.根据大意,为文中四个括号里空缺的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纵 探 移 斜 B.探 攀 缩 倾 C.屈 扶 探 伏 D.侧 扒 提 扭

2

3.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 )

A.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

B.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

D.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

3.文段对父亲的的刻画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有何好处?

4.文中记叙了父亲的三句话,在表达上起的作用是( )

A .衬托 B. 画龙点睛 C. 渲染气势 D. 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

5.“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其原因是( )

A.看到父亲艰难的行动,儿子被感动了。 B。表现了多愁善感的懦弱的内心变化。

C.看到父亲艰难的行动,不放心让父亲独自留在这里。D。儿子不忍心离开家庭,不愿回校读书。

6.“我的眼泪又来了”是与“相照应。这泪水前者是

之泪,后者是 之泪。

7“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原因是什么?

8.找出文中表示父亲去买橘子时行动艰难的一个形容词是

9.以下几个小标题中,最能概括这段内容的是( )

A.父子情深 B。慈父背影 C。车上惜别 D。买橘送别

10“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

16、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处背影,其中详细刻画了买橘子的背影。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办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1、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体会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3

3、我为什么落泪?

4、写家里光景有什么作用?

(三)路上走着父子二人,他们在散步。儿子约二三岁,蹒跚地走在前面,手里抱着一只红彤彤的大苹果,以至把他的小脸都映红了,两个深深的酒窝嵌在脸上。父亲走在后面,距儿子二三步远,双手反背在身后,慈爱的目光从镜片后面透过来,落在儿子身上,儿子便沐浴在温馨的父爱之中了。

忽然,儿子停住了,转过身来,“爸爸,削苹果。”双手举起苹果,伸向父亲,父亲的嘴角微微向上翘着,右手摸向腰间——没带水果刀。“我真粗心。”父亲心里在自责。他弯下腰,双手捧住儿子的小手,“来,爸爸给你啃掉苹果皮,好吗?”儿子点点头,忽闪了一下眼睛。于是父亲蹲下身来,开始了那个漫长而感人的动作。他的头微向左倾,左脚着地,右脚跟踮起,显出用力的样子。我注视着眼前这对父子,两行感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进我嘴里,“很甜。”我自言自语。但见父亲只啃了一半,让儿子拿住留有苹果皮的另一半,然后缓缓地站起来,掏出手帕,擦擦嘴和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儿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那笑意在他脸上荡漾开去,„„融融父爱注入了啃苹果皮的这一动作。啊,父母之爱,无时不在!

1.对“开始了那漫长而感人的动作”中的“漫长”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父亲啃苹果皮的时间长。

B.说明父亲啃苹果皮的艰难。

C.说明这个动作表达出爱的长久。

D.说明今后类似动作还很多。

2.“很甜。”我自言自语。“很甜”是指

A.苹果本身很甜。

B.我感到了父母之爱的“甜”。

C.对父爱是甜的感叹。

D.意识到儿子吃苹果之甜。

3.点明这个动作含义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记叙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5.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三: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四: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交卸( ) 狼jí( ) 妥帖( )tuí唐( )

琐xiè( ) 晶莹( )踌躇( ) pán shān( )

2、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差:chāi( )chā( )chà( ) 丧:sāng( )sàng( )

禁:jīn( )jìn( ) 奔:bēn( )bèn( )

3、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不能自已( )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 举箸( )

5、朱自清,字____ ,我国著名 、 、学者、民主战士。

6、散文的特点是( ),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 )散文和( )散文。《背影》是( )散文。表现父亲( )的深挚感情,抒发作者对( )之情。

7.本文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 ___________,在结构上起了 __________的作用。(2分)

二、文章理解

1、"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情况不同,感情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4分) ⑴开篇点题"背影",是一种 __________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_________ 感情。

⑶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的感情。

⑷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__的感情。

2、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3分)

⑴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晶莹的泪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分)

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4、.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3分)

三、选词填空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

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四、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五、课文阅读

(一)到南京时,他们去不好!”

1、 文中画线句(“其实我那时……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没什么要紧”和“不要紧”的字面意思似乎相同,但联系全文看,它们涉及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我”说“没什么要紧”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什么要紧;父亲说“不要紧”是指________________不要紧。

2、 这两段文字记叙的内容表达了和。

3、指出这两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①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4、“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答:

5、摘出文中插叙的句子:

6、“他再三嘱咐茶房”和“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中两个“再三”的含义分别是:

7、“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中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

①甚:____ _ ②颇:___ _

8、.文中两个“踌躇”说明了,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

9、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

答:

(二)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段文字真切感人,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2.根据大意,为文中四个括号里空缺的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纵 探 移 斜 B.探攀 缩 倾 C.屈 扶 探 伏 D.侧扒 提 扭

3.文段对父亲的的刻画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有何好处?

4.文中记叙了父亲的三句话,在表达上起的作用是( )

A.衬托 B.画龙点睛 C.渲染气势 D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

5.这段文字中,人物是,地点是,事情的经过是

6.“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其原因是( )

A.看到父亲艰难的行动,儿子被感动了。 B。表现了多愁善感的懦弱的内心变化。

C.看到父亲艰难的行动,不放心让父亲独自留在这里。D。儿子不忍心离开家庭,不愿回校读书。

7.找出本段中一个叙述和抒情完善结合的句子,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

8.“我的眼泪又来了”是与“相照应。这泪水前者是

之泪,后者是 之泪。

9“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原因是什么?

10.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1)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2)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11.找出文中表示父亲去买橘子时行动艰难的一个形容词是

12.以下几个小标题中,最能概括这段内容的是( )

A.父子情深 B。慈父背影 C。车上惜别 D。买橘送别

13 “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14.“找”字用得十分传神,它表现了

15.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混入"这个词用得好,因为。

16、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处背影,其中详细刻画了买橘子的背影。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在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 、解释句中的词。(4分)

①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怀:____________)(已:_____________ ) ②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中:______________ )

③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惟:___________________ )

2.按要求填空:(3分)

(1)"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往日"在文中是指 ____________。

(2)"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的意思是 ___________,请再写出五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2分)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小姑娘大约八九岁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知老境如此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经过一场大病,他看起来非常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父亲感情的变化,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文段中划出。(2分)

5、父亲信中的话,照应了文段中这一句。(2分)

6、"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 )(实写 虚写 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既不是实写又不是虚写)。(2分)

7、文段所体现的感情可由" 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集中体现出来。(1分)

8.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í。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泪又来了。

12.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2分)

照看行李 —→ 讲价钱 —→ 拣定椅子 —→ 嘱咐我路上小心 —→

→—→ 买橘子 —→告别离去

13.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1分)

A. 吊 缩 拉 B. 攀 勾 搀

C. 攀 缩 搀 D. 吊 勾 扶

14.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2分)

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 “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 “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 “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 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

子。

15.“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 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感受?(3分)

16.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说明理由。(2分) 答案:

(一)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2-16题(共10分)

12.(2分,每空1分) 嘱托茶房 穿过铁道(爬过月台)

13.(1分) C

14.(2分) D

15.(3分)我此时百感交集,理解、愧疚、感激、担忧等,(1分)“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这样而担心。(1分)“怕别人看到”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从内容方面,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1分) 从结构方面来看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分)

15、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 )。(1分)

A.因为“我”看到父亲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为“我”买橘子,百感交集,深深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B.因为“我”觉得父亲太固执,对他表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C.因为“我”就要和父亲分手了,“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

D.因为“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激动、喜悦。

16、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如何理解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2分)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五:八年级语文下册《背影》阅读练习题 新人教版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板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背影》 新人教版

内容简介:这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文章记述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一)仔细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几次写到背影,想一想每次都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开头“最不能忘记是他的背影” 时的背影——深沉、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 ——父亲爱儿至深,表现了父亲 对儿子的挚爱、关怀之情。

父子告别“混在人群中”的背影——依恋、伤感,催人泪下,表现了儿子 对父亲的依恋之情。 结尾读父亲来信泪光中浮现背影——思念不能自已,呼应开头,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联系全文看,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A )

A.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B.表达了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C.表达了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了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全文四次写流泪,请分别说明原因

(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睹家境,想父母——悲哀的泪)

(2)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3)等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父子离别——依恋的泪)

(4)我读到此处,„„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再现背影——思念的泪)

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且非常简洁,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对儿子的拳拳深情,请你任选一句作简单的分析。

1.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2.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见下面)

3.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4、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二)阅读文章1、2、3、4、5自然段。

1、这几段是不是太罗嗦了?能不能把它们写简略些?为什么?

(这几段中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为突出主题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样更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更能显示父爱的崇高。)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句起什么作用?

(1)点题,提示全文内容核心。

(2)使读者产生悬念,引出下文。

(3)“不能忘记”的前面加一“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4)交代“背影”的背景(即家境的悲凉),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

3、“祸不单行”具体指什么事?(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4、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是为什么?

(“聪明” 这里指愚蠢,不懂事,是反语,强调那时对父爱的不理解,现在追悔莫及,同时表达对父亲的深深思念。)(文中“漂亮”的意思指说话得体)

5、“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真的认为此事“不必难过”吗?他的话该怎样理

1

解?

(不是。面临卸职失业和丧母的父亲心里比儿子更加悲苦和难过。可是,当他看见儿子难过得流泪的时候,却强抑巨大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爱得是多么深切。)

6、“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中“惨淡”是什么意思?家中光景之“惨淡”表现在哪里?(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表现在: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事;丧母和失业。) 开篇交代家庭境况,其作用为渲染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爱形成对比,更能衬出父爱的崇高伟大。 7、.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甚是仔细。”“说定”改为“说过”好不好? (“ 说定”不送,后来还是送了,很好地表现出父亲的矛盾心理,怕茶房不妥帖,又怕“我”不能照顾好自己,恰倒好处,地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

8、《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

9、第4段中“没有什么要紧的”指“父亲不送我”不要紧;“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指“自己的事情先缓一缓,先送儿子上车”。

10、第4段文字叙述的要素(时间:第二日下午 地点:南京车站 人物:父亲和我)

11、第4、5段记叙了父亲送行前的细心照顾,为写“背影”作铺垫,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自己当时对父亲行为的不理解而自责的心情。

12、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

“我”再大也是父亲的儿子。文中也写出了“我”的感情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我”原先是不耐烦,后来感动得流下眼泪。正是这些琐屑的事,体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文中两次提到自己的年龄,其用意是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如此操劳,反衬出父亲对“我”关怀细致周到)

13、父亲的行为看起来有些 迂 ,而正是这表现了父亲真挚深沉的爱子之情。

这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2.记住以上画线处的动词及“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的位置。

3.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 B )

A.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

B.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

D.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

4.“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 A )

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

2

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 D.怕别人笑“我”幼稚。

5、“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两个“怕”,各怕什么?(1、怕父亲见了伤心;2、怕别人见了难为情)

5.“我看见他戴着„„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父亲的形象?外貌 动作“蹒跚地走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蹒跚”和“攀”字用得好,你能体会出来吗?(用“蹒跚”一词写出了父亲平地走路的形态,更加突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一个“攀”字就显出了月台的高度,写出了吃力的程度。)

6、父亲买橘时,为什么穿过铁道很费事?( 因为父亲是个胖子,路又难走。)

句子“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里不仅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关爱,也为下文写背影作铺垫。)

7.“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心里真的轻松吗?( 看似轻松,其实不是,只是说明父亲能为儿子买橘子,觉得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感到踏实满足,所以心里感到“很轻松”,是父亲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8.《背影》一文中“车站买橘”一节中,前后两次写父亲过铁道,为什么前一次详写而后一次略写?(因为第一次去时详写的是背影,扣题,更能突现中心。第二次是人物正面描写,因而略写。)

9、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也是后句“这时”所指的内容。)

10、第六段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三个句子是:(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尚不大难”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很快地流下来了”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三句中“找”字不能换成“看”,因为“找”是有意的,而“看”是无意的,“找”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无限留恋之情,而“看”不能。因此不能换。

11、“我的眼泪又来了”中又不能删去,因为“又”在结构上照应了前文的“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使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则表明“我”不是第一次流泪,更能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爱戴之情。

12、哪些句话表现父亲老境的“颓唐”?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13、引用父亲的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自己叙述?(表现父亲老境之“颓唐”。比自己叙述更真切可信。父亲的信有文言色彩,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也让人感到真切可信。)

14、“显出努力的样子”中“努力”不能改为“吃力”,因为“努力”不仅说明行动的艰难,而且表现出父亲竭尽全力的样子,更能体现出父爱。

15、作者为什么选取父亲的“背影”作重点描写?(因为这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背影”,凝聚着父亲对“我”真挚、深沉、朴素、伟大的爱,也是夫妇器的“背影”让“我”真正懂得了如山的父爱。

16、概括第5、6段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色:这两段文字描述了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动作和语言,,以平实质朴的文字表露了父子之间相亲相连的深情。

3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六: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练习题

探究练习

一、语言运用

1.说说下列加粗在句中的含义。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2.用口语将下列句子的意思表述出来。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3.造句。

天无绝人之路______ 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用一句话写出你身边人物的某一突出特征。

例句: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

(一)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5.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__。

6.这段文字的叙述方式是:____ ______。

7.文中的关键句子是:______ ____。 (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这段文字中,人物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事情经过是:__________事情的结果是:__________。

9.文中描写父亲过铁道时最感人的一句是:_____ _____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将“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一句删去,有何不好? __________ __________

12.“我”的一“拭”一“搀”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 _____

13.体会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____ ______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_____ _____

(3)“进去吧,里边没人。”_____ _____

14.找出画波浪线句子中描写生动的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 __________

15.文中两次写“泪”,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外选读

几件小事

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譬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子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把捏手的一边交给对方,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地关,我也从此遵循到现在。

后来我想:父亲不管我的,都是只关系我个人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主权,有时候在我喜欢的事情上帮我一把,譬如为我儿时的集邮册页的榆木夹板雕刻篆字题签,给我们手足三人修改文章,等等;而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 (叶至诚)

16.作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琐事?

17.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详略的?

18.文中父亲的管教给了“我”哪些有益的影响?

四、思考探究

19.文章要写的是父亲的“背影”,而开篇却写了些看上去与此无关的事,你认为这些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得体。 (2)愚蠢不懂事。

2.我身体平安,只是膀子疼痛得厉害,举起筷子拿起笔,有很多的不方便,大约离死不远了。

3.恰当地用上规定的短语。

4.例如:一双黯淡无光、且噙着褶的眼睛。

5.开篇点题

6.倒叙

7.“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8.父亲和我 开车之前 站台上 父亲过铁道买橘子 “我”感激父亲

9.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10.他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觉得踏实满足。

11.删去后不能表现父亲坚持要为“我”买橘子的关切之情。

12.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理解和关切的心情。

13.(1)担心儿子途中饥渴.又惦念着儿子的安全。(2)担心儿子旅途生活,想尽快知道儿子是否已平安到达。(3)担心行李有所闪失,默默希望儿子一路平安。

14.走、探、攀、缩、微倾,这些动词表达出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及努力,饱含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15.既烘托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又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6.父亲教。“我”与他人交往,支持“我”的个人兴趣爱好。

17.详写教“我”与他人交往,略写支持“我”的个性爱好。

18.从教“我”送东西给别人,开关门的习惯,以及让“我”明白道理

19.不可删去,这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七: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朱自清,字____ ,我国著名 、 、学者、民主战士。(2分)

2.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狼jí( ) tuí唐( ) 琐屑( ) 晶莹( )

3."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情也有所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4分)

⑴开篇点题"背影",是一种 __________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_________ 感情。 ⑶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的感情。 ⑷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__的感情。

4.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3分)

⑴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晶莹的泪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分) 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6.本文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 ___________,在结构上起了 __________的作用。(2分)

7.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3分)

8.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⑴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

⑵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

⑶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

⑷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

9.简答:(2分)

文章写父子二人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没有介绍南京见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

再三、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拣定、嘱我、又嘱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3分)

⑴"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混入"这个词用得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往日"在文中是指 ____________。

⑶"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的意思是 ___________,请再写出五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在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2 、解释句中的词。(4分)

①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怀:____________)(已:_____________ )

②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中:______________ )

③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惟:___________________ )

13、写出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2分)

光景: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小姑娘大约八九岁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唐:

哪知老境如此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场大病,他看起来非常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父亲感情的变化,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文段中划出。(2分)

15、父亲信中的话,照应了文段中" ____________"这一句。(2分)

16、"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这一句

所写的背影是( )(实写 虚写 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既不是实写又不是虚写)。(2分)

17、文段所体现的感情可由" 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集中体现出来。(1分)

18.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9.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请概括这部分的意思。(2分)

1.佩弦;散文家;诗人 2.略 3.依次是:浓厚、深厚、依恋、思念 4.⑴看到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而伤心地流泪。⑵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之心,流下感动之泪。⑶接到父亲的信后,想着父亲现在的情形,表达了对父亲的担忧和深深的思念。(意近即可) 5.⑴句好,"太聪明"和"太不懂事"都能表达作者自责的感情,但前者是讽刺性自责,后者是一般自责,前者更准确生动。 6.线索;贯穿全文 7.第一次、第四次是心中的背影,第二次、第三次是写眼中的背影。 8.依次是:触目伤怀、祸不单行、情郁于中、迂 9.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主题无关。(意近即可) 10.⑴说明父亲反复嘱咐已是很周到,但还是不放心,表现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⑵父亲亲自为"我"选座位,担心"我",反复叮嘱,表现父亲对儿子关心、照顾无微不至,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 11.⑴准确,一是写出了人多,二是写出父亲的平常,没有特别之处。⑵赋闲之前。⑶死;略 12.心;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心里;只是 13.境况、状况、情景;表示估计;衰颓败落;精神委靡。 14.……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15.哪知老境如此颓唐。 16.看了父亲的信后又勾起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虚写 17.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8.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一方面起到了照应开头的作用,另一方面继续加深背影的形象。 19.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八: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一.积累运用

1.dāng dí jiān xiù è suíjìng wén huáng yù

2. (1). A B A A (2) .A B A B (3).A B B A

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能力,纷纷败散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阻遏——阻止

企图——图谋、打算

4. C

5. C

6.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毛泽东新闻稿

7.略

二.阅读鉴赏

(一)1.电头。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层:‚人民解放军入城后……献花致敬。‛大意:群众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开门营业。”大意: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层:“在发起渡江……有组织的抵抗。”大意: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4.记叙和议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对的,但是也并不排斥议论,适当的议论可以对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堂练习册《芦花荡》答案

一. 积累运用

1. A

2. (1)犁铧黎明梨树 (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

(4)树梢稍微俏皮 (5)穿梭俊美疏浚 (6)竹篙蒿草嵩山

3.(1)渗——惨 林林——淋淋 (2)窜——蹿 窜——蹿

(3)末——抹 (4)错——措

4.(1)心里描写 (2)肖像描写

5. C

6. B

7.撑 奔着 飘

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花孕育的根深叶茂。

9. B

(二)阅读鉴赏

(一)1.‚一声一声想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内疚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他感到耻辱,无地自容。

2.因为他感到自己没有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觉得没脸见部队。与‚过于自信与自尊‛一句照应。

3.衬托老头子因女孩受伤而自责、失落的心。飒飒的风响正像老头子不平静的心。

(二).‚苇叶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捉鱼用‛(眼前看见到的苇是实写);‚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回事苇的世界‛(想象和联想的苇,则是虚写)。

作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把人和苇紧紧结合在一起,既富有地方特征,又把斗争的环境和斗争的场面交融在一起,使形象鲜明,象征意义更加具体突出。

2.荷塘 朱自清 知识海洋

3.仇恨是一个:根据地人民对日本鬼子切齿的仇恨:爱是一个:老百姓对子弟兵的关心爱护:智慧是一个:巧妙掩护干部免遭敌人搜捕。这句话突出了采蒲台妇女们仇恨日寇、爱护战士、机智勇敢。

4. D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1)fú (2) jiào (3) pǎi (4) lì (5) pú (6) yè

(7) xīn (8) jū (9) chàn

2. fú拂晓 fú仿佛 lì瓦砾 shuò铄金

là蜡烛 là腊月 jié竭力 xiē歇息

3. (1)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高度疲劳。

(2)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3)严肃而恭敬

4. × √ × √ √

5.略

6. A

二、阅读鉴赏

(一)1.表现了敌人的凶残,表明‚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2.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情感都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3.‚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

这一举动表现出老妇人‚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的内心活动。

4.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答案不唯一)

(二)1.一位德国母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过了一个圣诞夜。

2.‚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的这一事实:‚孩子们‛指德国兵和美国兵。

3.母亲亲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能够友好的相处,非常高兴,她相信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仇恨,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所以很‚激动‛。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怀的人。虽然她是德国人,但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当美国士兵像向她求救时,她才会臵生死于度外,毫不犹豫的收留他们,并杀掉家中唯一的公鸡来款待他们。这位母亲是伟大而可敬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一、1. jǐ yǔ 琉璃 fà lán g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九: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è) 匀称(chèng) 丘壑(hè) 锐不可当....dǎng

B.箱箧(qiè) 荒缪(miù) 藻井(zăo) 肃穆(mù) ....

C.寒噤(jìn) 歼灭(jiān) 镂空(lòu) 瓦砾(1ì) ....

D.要塞(sài) 重峦叠幛(zhàng) 蔷薇(wéi) 仄歪(zè) ....

2.你一定读过不少古诗词,请用原文填空。(每句1分,共5分)

①《望岳》一诗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

②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与其表达

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 。

③《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④《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

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⑤《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 ,

3.在下文横线上填入.相关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千百年来,人们裹在梦幻的柔纱里,忘却尘世的喧嚣,单纯的心灵只愿意接受

这一个李白:诗仙、醉圣、谪仙人„„不,历史是斑驳的杂色!"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________;"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

______;"长揖万圣君,还归富春山"是______;"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是

_____.既热衷功名,又藐视权位;既超凡,又落俗;既坦荡荡,又常戚戚.这才

是一个真实的李白.

A.隐逸 附庸 傲骨 媚态 B.隐逸 傲骨 附庸 媚态

C.傲骨 隐逸 附庸 媚态 D.傲骨 媚态 隐逸 附庸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

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

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

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

D.凭着雄健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看

肯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

生在1946年。

B.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

受的空前劫难。

C.新闻又称消息,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大部分,其中前三者是

新闻中必不可少的;它有着和记叙文相同的六要素。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7.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华西都市报26日报道)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

之城”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的两位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3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规划

建设中的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等

三大园区,面积达56.6平方公里。

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

物馆在内的8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

细汇报。

A.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

B.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

D.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56.6平方公里。

8.请品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一只母鸡不生蛋了,主人拎住它的翅膀,把它浸在溪水里。正值寒冬,溪

水还结着冰,鸡不被冻死才怪呢。过了几天,浸水后的母鸡又开始下蛋了,真

令人不可思议;农民在小麦拔杆时,将它压倒在地,这样的小麦长高了却不会

再倒.

(1) 请说出这段话中蕴含的道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芦花荡》片段,完成8—14题。(10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

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

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

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

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

.尖锐 B.敏锐 C.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

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b (A.划 B.飘

C.飞)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

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

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

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

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c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

事人,d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

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8.给文章的空白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1分)

a. b.

9.第①段景物描写交代了那些内容?(2分)

10.第③④段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老头子是怎样的人?(1分)

11.画线句c句是老头子的豪言壮语,其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有哪些?(用原

文回答)(2分)

1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中的过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3.画线句d句中“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14.“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干瘦得像老了

的鱼鹰”能不能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2分)

(二)阅读《背影》片段与《父亲的眼神》一文,完成15—23题。(18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

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

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

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

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

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

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

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

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

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

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5.本文共4次描写作者流泪,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作者

4次流泪的原因。(2分)

第一次是 之泪 第二次是 之泪

第三次是 之泪 第四次是 之泪

16.“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7.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

“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父亲的眼神

(1)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2)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

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

底失望,回到家里。

(3)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

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

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4)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

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

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

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

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5)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

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

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6)吃过饭,父亲冷冷地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

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7)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得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

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

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8)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

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

的内容。“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

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9)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背早已经有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

是冷汗。

(10)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巳经晒脱了皮

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1)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

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12)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

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13)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父亲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

起来就让我不安。时至今日,想起父亲的眼神我就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18.“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

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2分)

19.“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这句话中的“恶狠狠”体现了

“我”什么心理?(2分)

20.“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文中“父亲”用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篇十: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一. 选择题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寒噤(jīn) 吊唁(yàn) 藩篱(fán) 褶皱(zhě) ....

B差使(chāi) 轩榭(xiâ) 额枋(fǎng) 匀称(châng) ....

C嶙峋(líng) 伧俗(cāng) 逾时(yú) 狼藉(jiâ) ....

D尴尬(gān) 孕育(yùn) 百舸(gě) 罗绮(qǐ)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无动于中 物竟天择 消声匿迹 穷愁僚倒

B.五彩斑斓 周尔复始 束手无策 重峦叠障

C.长途跋涉 别出新裁 巧夺天功 珠光宝器

D.草长莺飞 错综相连 迥然不同 再接再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B、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刻显出一副毛骨悚然的表情。 ....

C、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 ....

D、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在贵州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C、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下面语句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不犯错误,犯点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错误。

C、为了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D、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7.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铭”,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芦花荡》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完美的人物形象。

C.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D.《生物入侵者》不仅使我们明白了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我们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二、默写。

9、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根据提示默写。(8分)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 _____ 。

(2)《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4)汉乐府《长歌行》中点明主题,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年时代的诗句是: , 。

(5)把人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以美景衬哀情,这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杜甫《春望》中的 : , 。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0-13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11.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3.简答题: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 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5—19题。(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内容。

_

15.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请说说看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___

16.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17.“当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中“再”“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8.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是很感动人心的。

_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0-26题。

(甲)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追求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皆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 的。

(乙)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臵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9、(甲)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词语应是( )、( )、( )、( )。

20、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特征,(甲)中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句中_______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

21、(乙)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的是____________ 。

22、(乙)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___ 。

24、选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_________ _ __、_______ ____。

25、说明事物应注意合理的安排说明的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___ _____顺序。从《苏州园林》全文的结构看,这两个文段之间的关系是_____ ___关系。

(四)阅读《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完成第27---30题。

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

①这是一个震撼人的故事。

②故事发生在一条山道上,一辆大巴正在山道上前行。车上拉满了乘客,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有好人也有坏人,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司机却是一个女司机,因为长得青春美丽,车上的三个流氓突然起了歹心,他们拿着刀,贴在她的脸上,让她把车停下,下车去陪他们玩一玩,否则就把她的脸划伤。为了一车人的安全,女司机把车停下了,但她不肯下车,她看着流氓身后的一车人,希望他们起来帮她,一车人如果都起来帮她,那三个流氓肯定是不敢下手的……可是,就像人们时常听到的一样,几乎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不低头的就让眼光穿过玻璃望到了车外,像是没有看到车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站了起来,这人个子不大,但声音很硬,他告诉那三个流氓不得如此无礼。他让他们把她放了。但那三个流氓没有放手,他们两三拳就把他打倒在了车里,然后把女司机拉下了车去,把女司机给强暴了。回到车上的时候,女司机却不肯开车。她指着那个曾站起来帮她的人,让他下车。

③她说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

④那个人却不肯下去。他觉得他那是为了她,她不能因此反而让他下去。他不下。他不下车,她便不肯开车,于是一车的人都愤怒起来了——他们终于愤怒了!在他们应该愤怒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缩着头,都没有吭声,但这个时候,似乎不需要他们愤怒的时候,他们全都愤怒了。他们的理由是他们要继续赶路。他们于是把他轰下去,他不下去,他们就把他的行李从车窗扔出去……那人看到自己的行李被丢到车外,于是急了起来,然而,就在他急急下车去捡回自己的行李时,大巴轰的一声,开走了。

⑤那个人就这样被丢下了。

⑥他拿着行李追着却怎么也追不上。他于是伤心地哭了。他朝着往前开去的大巴呐喊着:为什么把我丢下……我错了吗?……然而,他的声音还在山道的上空回响着。突然,他惊呆了——那辆大巴突然在前边的拐弯处没有拐弯,而是直直地往前边的悬崖飞身而去……只听得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一车人,一个不留地坠下悬崖……

⑦那个人突然明白了。

⑧我们当然也明白了。

26、“这是一个震撼人的故事”,放在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2分)

27.品味语言:(4分)

(1)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一类什么样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练习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83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