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

2016-01-12 10:08: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一:2013学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一:2013学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 ,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3.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4.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

5.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王维)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 ,后者是 。(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8.节选文字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10.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

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前后类如此( ) (2)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1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几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他们觉得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况且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同时他们认为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②其实,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它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麈”。( )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 )不胜

其“繁”,民问又出现了俗休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导。“小土为坐”,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这充分说明推行简化字,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 政治的。“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一一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所以,我们千万别折腾汉字,在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15.填入第③段画线句括号内的关联词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即便„„依然 B.尽管„„还是

C.只有„„才 D.虽然„„仍旧

16.第③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4分)

17.作者对有人提出的恢复繁体字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了反驳,他的看法大致可归纳如下:(6分)

(1) ; (2) ; (3) 。

18.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是 。(3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

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

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旭日已西移成夕阳;一转身,青丝已变成了白发;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0.第③段加点词“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1.第④段划线句采用了 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 。(5分)

22.

23. (1) ;

(2) 。

24.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强调“转身”经常会发生,在文章结构上具有总起的作用。

B.第④段把秦岭女孩比作野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她的纯朴与美丽。

C.第⑤段“文明大街”表明尽管还有乞丐,但社会文明化程度已很高。

D.第⑥段再次勾画各种事情的“转身”画面,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概。

三、综合学习(11分)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二:2013上海市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1

2

3

4

5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三:上海市松江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4.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②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如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 ..③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

④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

⑤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4、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⑥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⑦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

⑧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与献身精神的。我们仍然可以不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上的成就;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经典的著作; 。

⑨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1.第②段加点词“干货”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2.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3分)

3.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4.对本文写作缘由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机杀入生活,不断膨胀,提供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

B.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死活读不下去”的网上问卷 。

C.音像、声色以及3D、4D影院那些富有肉感器官的刺激。

D.网上问卷《红楼梦》等名著位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5.在第⑧段的结尾处续写恰当的句子。(2分)

6.综观全文,概述信息技术带来的心智灾难。(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访叶圣翁①

黄裳②

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

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

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开始还不敢惊动,踌躇了一会,只好轻轻唤醒了老人。

④圣老醒来,端详了一下以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让我在书案前坐下。他没有责怪我的失礼,只是说,坐在榻上休息,不知怎么一来就睡着了。他从袋里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相对端坐了,一面说,听觉不好,近来也离不开这个了。

⑤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

⑥我们现在就坐在他写‚随笔‛的晴窗下面。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今年春天他和俞平老曾有过一张留影,就摄于这海棠花前。

⑦静坐相对,他告诉我病后的健康情况,和近来工作的种种。可以领会得出,老人身上无例外的也有着沉重的负担,许多报刊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文章。对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的勤奋、认真、从容,也真是不可及。回忆自己读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

⑧去年秋天,在南京遇见圣老的小孩至诚(说‚小孩‛也已是五十出头了),我曾向他仔细打听了圣老患病前后的种种。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在十年动乱之初,圣老自己并不曾受到怎样的冲击,可是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即使在安静的小院子里也照样会感到,也许比起出入现场的人还要来得更厉害。朋友一个个变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他在小院子里再也关不住了,一天,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

⑨圣老的为人,和他的文章、他写的字、他的待人接物……一样,平易之中自有端严。他不喜欢讲过头话,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这也许会使有的人感到不满足,认为是不够劲的吧。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过的话,多数是对人民有益的,极少有害的。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⑩我就是带着这样虔敬的心情,在他的书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⑪我发现近来有一种奇怪的愿望,喜欢和自己尊敬、爱重的前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会时时感到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幼稚、莽撞,即使是小小的放肆也不要紧,是可以容许,也会得到原谅的。用不着时时装出正经的样子,而这是极易使人感到疲劳的。另外,还能从他们那里时时得到鼓励、鞭策,不只是从口头上,更多的是从他们的人格上,得到前进的力。

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四日

[注]①叶圣翁:即叶圣陶。②黄裳(1919~2012):现代作家。

7.第②段中加点词“少不更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8.第③段中“这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1);(2)(2分)

9.简析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对第⑧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B.叶老虽未受怎样的冲击,但仍对朋友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地担忧。

C.写“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根本意图是表现叶老和老舍的情谊。

D.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还因为从中让我体会到了叶老的为人。

11.分析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P.F. Productions后期制作

12.本文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秦楼月,年年柳色, 。(李白《忆秦娥》)

(7)曲终人不见, 。(钱起《赋得湘灵鼓瑟》)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14.这首诗的体裁是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B.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C.“绿波远”写出刘余杭乘舟远行,诗人目送征帆的情景。

D.全诗在叙事、写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远,耐人寻味。

16.赏析“轻云纫远岫”中“纫”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

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

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

(《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公再拜曰 ( ) (2)民不与也 ( ) ..

(3)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 ) (4)贤之则顺而有福( ) ..

18.选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

C.何乃若是 .

D.暗莫甚焉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盘盘焉,囷囷焉 .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材可将五百乘。

(2)卫侯言计未必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20.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21.概述子思劝谏卫侯的主要观点。(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①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

②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③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④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栾城集》)

[注]①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四: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松江区高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1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医学与人文:如何相处?

沈铭贤

① 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是当今人们深切关注的一个一个问题,牵动着、困扰着广大公众、医务人员和管理者。

② 美国一学者指出:‚医学居于科学和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这段话精确地阐明了医学的人文本性。确实,古今中外都把医学视为治病救人的‚仁术‛,是最....

讲人文精神的。请看,‚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这是西方医学开创者希波克拉底发出的强音。我国隋唐时期的名医孙思邈同样谆谆教诲:‚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就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③ 然而,人们却痛切的感受到,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早当今中国,医学与人文的矛盾和冲突已相当明显,相当尖锐。

④ 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会出现医学与人文如此严重的脱离甚至冲突呢?

⑤ 美国著名学者、科学史的奠基人乔治〃萨顿对二战期间德国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和医生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以其学者的良知和睿智,提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追问:为什么在一个最文明的时代(20世纪)、最文明的国家(德国)、最文明的群体(科学家和医生)中,会发生‚人性的完全堕落‛的悲剧?他的回答入目三分,发人省醒。他说‚这些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她们自己‘技术迷恋症’的受害者‛;‚技术专家可以如此深深地沉浸在他的问题之中,以至于世界上的其他的事情在他眼里已不复存在,而他的人情味也可能枯萎消亡。‛

⑥ 萨顿犀利地揭示出一个人们不愿意看到甚至不愿意承认的事实:科学对人文的漠视和侵害。当研究者仅仅着眼于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研究利益时,一句话,仅仅沉迷于技术指标时,便会丧失人道的情怀,沦为可怕的试验机器,走上飞人道、反人道的歧路。 ⑦ 《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外国医学伦理学开创者之一杜治政教授指出‚技术主体化‛和‚资本主体化‛的重要看法。医学的目的主体是人,医学的宗旨应该是也能治病救人,保护和增进人的健康。可是现在技术和资本成了医学主体,而且‚主体化‛了。杜教授认为,这便是当今医学与人文冲突、出现种种怪相、乱相的根源。

⑧ 我认为,价值导向和制度安排上的失误,便是更深层的原因。近30余年,我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实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历了深刻的历史性的社会变革,新旧价值观念碰撞剧烈,价值观念变化快速。值此社会转型期非常需要倡导正确的、适当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并引导人们用这样的观念和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遗憾的是,恰恰在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存在重大失误。其中最大失误是‚一切向钱看‛。这种状况,不可能不对医务卫生系统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价值导向还渗透在制度安排中,并通过制度安排起作用。这里的制度安排,主要指政策、规章、考核、奖惩等。

⑨ 同时,医务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改善自身的形象。撇开不断传来的负[来源:Zxxk.Com]

面新闻,仅从我和一些老专家、老医生以及和一些中青年医务人员的接触和交往中,也深感

中青年医务人员急需提升人文素养。

讲到人文素养,会联想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很好,重要的

在于医疗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爱和感恩。像大家闺秀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每天晚上总是提着灯为伤病员盖上衣被;像我国妇产科的奠基人林巧雅看望产妇时,总是用自己的手温暖铁架床,以免产妇接触冰冷的床架;像手外科权威顾玉东院士一再感谢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真诚表示病人才是真正的‚恩人‛。这便是人文素养的真正体现。因此,除了必要的知识教育和培训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非知识的道德实践。

1.第②中“人文本性”具体指2分)

2.第②段引用孙思邈话的作用是 。(3分)

3.医学和人文冲突的根源在于2分)

4.第⑩段空格处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当然 往往 还 B 总是 当然 却 C 往往 当然 还 D 常常 即使 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医学从本性上说是人文的,但当今医学却与人文的,但当今医学却与人文渐行渐远。 B第⑤段引用萨顿的话批判德国科学家漠视人文的现象。

C “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对我国医务卫生系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D 作者反对技术主体化和资本主体化的倾向,主张要医学主体化。

6.纵观全文,简述应该如何让医学和人文相处。(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是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而又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试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

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

爱的很么?

③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

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

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

⑥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 ⑦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⑧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7.第①段写北国冬天的作用是 (2分)

8.简析第②段中加点的三个“又”字的妙处。(3分)

9.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本文描写不同时间、场合下的江南冬景,表现对江南冬天的喜爱。

B.江南的冬天,虽有寒风,但总是微风和煦,到处充满生机和绿意。

C.从第④段看,作者笔下的江南在区域上是指江南以北的所有地区

D.第⑤段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总马上会来”表达对春天的盼望。

E.本文运用继续、描写、抒情性结合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笔随意转的特点。

F.本文用语豪迈雄健又通俗质朴,句式整散结合,有些口语化。

10.作者主要描绘了哪几幅江南冬景的图画,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11.辨析第⑧段和第⑦段写法上的主要区别。(4分)

12.文末说“这是一种无聊的杂文”,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3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六空评分]

13.(1)可堪孤馆闭春寒, 。(秦观《踏莎行 郴州旅舍》)

(2)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遮幕》)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列缺霹雳, 。 ,匍然中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大音希声, 。《老子》

(7)句有可削, ;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题元十八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14.白居易号1分)

15.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诗人到友人“溪居”时依次观察到的外围景色,极富层次感。 [来源学科网]

B. 颔联选取红白两色入诗,对比鲜明,色彩效果强烈,构图富有美感。

C. 这首诗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相结合,刻划了友人居住环境的优美。

D. 尾联显示了主任的可爱,表达诗人被贬后的失落和无法隐居的惆怅。

16.任选角度赏析划线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秦晋殽之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

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 (2)遽兴姜戎( ) ..

(2)以逞寡君之志( ) (4)以辱二三子( )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其孰能讥之乎 ..

B.何施之为 何辞为 ..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掘野鼠去草食而食之..

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状语武 ..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2)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20.分析原轸这一人物形象。(2分)

21.结合本文分析史传文学的根本特征。(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日 喻

苏 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

[来源:Zxxk.Com]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五: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四)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四)

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 阅读 80分

(一)(16分)

1.国人普遍存在的重人伦(1分)、轻真理(科学)的心态(1分)。

2.D(2分)

3.呼应第①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看成“器者”、“术者”、“艺者”;引出第⑥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等同于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第⑤段中所谓“太低、太粗”实际上对应的是第①段“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太呆、太窄”主要对应的是第⑥段中“我们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却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

4.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我们这个时代才会真正拥有科学精神。或者: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科学才会真正走进我们这个时代。(2分)

5.B(3分)

6.社会制度(或“民主制度”、“社会体制”,答“最佳拍档”不得分)的发展没有给科学精神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的文化没有适时地接受和培育出科学精神;功利性的目的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技术从而背离了科学精神的真正意义。(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二)(21分)

7.常州没有精彩的、迷人的历史文化(或:常州没有被历史称为“吴”的故事与精彩)。(2分)

8.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淹城对春秋文化的完整封存(或保留、保存、珍藏)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沉静与坚守。(2分)

9.此句在第⑥段意在强调淹城“小”而有魅力(虽小如“逗号”,但有着还原历史价值

11段则强调淹城形态的“逗号”负载着的“活法文化”的奇特魅力)(1分)。在第○,令人沉

思与回味(1分)。两句在文中反复使用,推进文意,逐层揭示出淹城的历史文化内涵。(1分)

10.《桃花源记》虚构了陶渊明的理想的生活图景,(1分)淹城的先人使之变成了现实,(1分)并且因地制宜,创造出“三城三河”的城堡模式。(1分)人们安全地、平静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孕育出独特的活法文化,(1分)。

11.C、F(6分)

12.内容上形象地揭示了淹城独特的形状和“迷人”的历史文化,统摄全文内容;结构上,标题中“迷人逗号”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标题妙用比喻修辞,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蕴含了作者对淹城的迷恋之情。(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三)【任选6空,每空1分。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迷花倚石忽已暝(2)何时倚虚幌(3)却话巴山夜雨时(4)两三航未曾着岸

(5)位卑则足羞(6)佁然不动(7)不在其位(8)疑义相与析

(四)(8分)

14.消、骄、桥、摇、寥(1分,多写或少写均不得分)

15.B。(3分,这首诗着重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友人的惆怅之情没有具体表现)

16.颔联第一句想象云雾缭绕的九华山寺庙时隐时现的景象,暗示友人行程的遥远与艰

辛(1分);第二句实写眼前清弋江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的景象,表达不舍之意(1分)。两句合起来以虚衬实(1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1分)

(五)(17分)

17.(1)拜见(2)端正地(3)穿着破旧的衣服(4)主持 、管理(每小题1分)

18. D(2分)

19. B(2分)

20. (1) 近日(或等到)见了二程,(觉得他们)对《易经》的理解透彻,是我所比不上的,你们可以拜他们为师。(3分) (2)家中贫困没有用来入殓的钱财(或办法),他的学生就一起出资买了棺木护送他的灵柩回乡安葬。(3分)

21.博学慎取;虚己下人;经世致用;志道精思;志存高远。(写对3点即可得3分)

(六)(12分)

22.欧阳修。(1分)

23. D。(2分)

24.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2分,多写“即经世出世之学问”只得1分)

25.将“百花”和“梅”作对比,突出梅花饱经风霜成为万花之首的高雅情韵,又分别以“百花”和“梅”喻指生活安逸之士和饱经磨难之士,对比论证兼用比喻论证(2分),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经受生活磨难成就大器的道理(1分)。

26.本文侧重在劝勉、鼓励(1分)鼓励陈无异勇于吃苦,经受磨练,力求卓越(1分);而《伶官传序》则侧重于借古讽今(1分),劝诫当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不沉湎于享乐(1分)。

二 写作 70分

27.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21—38)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去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普陀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 80分

一、

A

D

中国人的“自我概念”表现为“依赖型自我”;东方文化背景下,人们更看重家庭;母亲”在“自我”中不可替代、很难舍弃。

文化影响着个人的神经基础、生理结构

5、 6、举例1分;阐释2分;语言表达1分。

二、

7、突出少女装扮的时髦和“酷”,表现出“我”对此的不认同;与下文少女的“心里透亮”(成熟稳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

8、清醒、从容、自信

9、C

10、(1)人在风中,难以抗拒。(总领人与风的关系)

(2)风复杂多变,难以预判和左右。(风的特点)

(3)恶风要抵抗,给人生带来活力的风则无妨顺之追之。(对风应持的态度)

11、CD

12、作者对风尚的态度由批判转为有选择地宽容,

既因为两位妙龄女子装扮和思想的差异给了他启示;又因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追风,前辈不喜却没有出言教训,由此体会到面对风尚的态度需要有所转变。

13、作者以“风”比喻社会上的流行风气,具有形象感;“人在风中”表明人们无法完全脱离社会风气的影响,一方面警示人们,不能因此迷失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反思自己,提出要用更豁达开明的心态来面对那些无伤大雅的新生流行事物。

三、

14、(1)未解忆长安 (2)吾尝跂而望矣 (3)侵晓窥檐语 (4)青冥浩荡不见底

(5)两山排闼送青来 (6)鸡犬相闻 (7)患不知人也 (8)领异标新二月花

四、

15、古体诗

16、A

17、“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五、

18、苏轼

19、同“娴”,熟习;到„„去;延请;果真这样

20、C

21、(1)(这些)都是我经常讽诵习读的(诗作)。(我)还以为是古人之作,却(竟然)是你的佳作啊!

(2)叛军在凝碧池设宴,把梨园乐工全召来合奏各种器乐。

22、才能和品行(为人)

23、他在凝碧池宴会时写痛悼诗表达对皇帝的思念,为皇帝所闻。

六、

24、C

25、梅繁花粲粲、雅俗争赴的热闹;梅花实俱往、无人问津的冷清。

26、B

27、既趋炎附势又投机取巧的人;趁着拥有名利权势的人貌似受冷落的时候趋附示好。

28、本文谈梅论世、托物寓意,借人对梅的态度来类比人对人的态度,从时令气候的冷热、赏梅咏梅的冷热,谈到人情世态的冷热,以此表达对趋炎附势的虚伪之徒的批判,构思新颖巧妙,耐人寻味。

(二) 写作 70分

29、参照“201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一类卷 (63—70分) 基准分67分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40—51分)基准分45分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9分)基准分29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洁,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松江区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3.1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1.(2分)以治病救人,保护和增进人的健康为宗旨。

2.(3分)证明医学是最讲人文精神的科学,治病救人时人人平等;加强了论证的力

度,更有说服力。(每点2分,两点3分)

3.(2分)技术和资本成为医学的主体,没有把人作为医学的目的。

4.(2分)C

5.(3分)D

6.(4分)医学工作者不能仅仅沉迷于技术指标,应把人作为医学的目的主体,而不是技术和资本;社会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合理的制度安排;医务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要敬畏生命,关爱病人等。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7.(2分)衬托下文江南冬景的明朗、温润(晴暖)、可爱。

8.(3分)“又”(与前文的“一”相照应),说明江南冬天寒冷的时日很短;也说明江南常常可闻鸟鸣,地气温暖,可以户外活动;三个连用,语势强烈,更强调突出江南的冬日温润清新,充满生气,表现出一种欣喜之感。(每点2分,两点3分)

9.(6分)AE

10.(4分)屋外曝背谈天、钱塘江的冬季郊野、寒村里的冬霖景象、诗人笔下的冬雪。

11.(4分)第⑥段采用直接描写(或细节描写)。作者用生动的细节,描绘淡雅的图画,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具体细腻地写出冬雨纤敏的感觉。第⑦段引用诗文(或避实就虚的手法)。没有直接描写雪景,而是通过引用一系列的诗句,描绘了从“欲雪”到“微雪”再到“大雪”最后“雪停”的一幅连贯的夜雪图,营造了一个淡雅高洁、优美宁静的意境。

12.(3分)同意,因为这里所谓的“无聊”并不是说作者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而写此文;此处更突出窗外冬景对作者的吸引;从而表现江南冬景的惹人喜爱。不同意只需对本文加以赏析,并说明具体理由即可。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6分)(1)杜鹃声里斜阳暮;(2)积善成德;(3)一一风荷举;(4)何当共剪西窗烛;(5)丘峦崩摧、洞天石扉;(6)大象无形;(7)足见其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14.(1分)香山居士

15.(3分)D

16.(4分)角度:想象奇特;炼字;虚实结合;化静为动等。如诗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饮酒品茶之际,亦可远眺窗外的山川景物,已是令人惬意神往之事,更为奇妙的是,远处的五老峰影却能倒映在杯子中,溪居的明净便自不待言了。此处着一“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庐山南面峰名)影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落”字极具动感,赋予原本静态的山影以动态形象,化静为动,传神的写出了诗人对溪居环境的清雅淡远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山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17.(4分)(1)同“避”;(2)迅速;(3)满意,快心;(4)使„„受辱

18.(3分)D

19.(5分)(1)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而因为贪心使百姓辛劳,这是老天给我的机会。(重点字词:勤、奉)(2)将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在战场上把他们擒获,一位妇人刹那之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重点字词:诸、暂、免)

20.(2分)刚毅耿直,忠诚于国,很有谋略,说话直截了当,敢作敢为,性格比较暴躁。

21.(3分)史传文学的根本特征在于文学与史学的融合为一。本文是历史事实的记录,反映了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战争;同时本文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演绎历史,具有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六: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 。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3.纤纤擢素手, 。 (《迢迢牵牛星》) 4.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5.斯是陋室, 。 (《陋室铭》)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 。(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 、 (人名)。(2分)

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 ”;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 ”,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

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

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释】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亮使观营阵 ( ) (2)向不知虚实(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于是令生致之。

12.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 ”、“ ”。(2分)

13.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上海大剧院

①上海大剧院坐落于上海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

成的水晶宫殿,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它额迷人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②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 它那浓郁的文化韵味。100米

长、91米宽、重达6075吨稍微弧形拱顶如大鹏展翅,巨大的整体透明幕墙和晶莹的彩釉玻璃散发着淡淡

的光泽,传递出轻盈而生动地浪漫气息。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与壮丽的人民广场融为一体,打开了

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用不锈钢锁和不锈钢蛙爪构成的股东结构,将幕墙牢牢锁定,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

了几分凝重。在大厅内缓缓而行,大理石的地坪黑白相间,好似一排排钢琴琴键;垂吊而下的一盏盏吊灯,宛如一架硕大的钢管风琴。步入贵宾厅,弧形在墙面形似流动的五线谱,镶嵌的墙灯象征着乐曲间隙的区

域,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和精美的雕塑,更烘托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③走进观众厅,不觉眼前一亮:黑色大理石的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坐席、金色的木装饰和舞台两

侧深灰的墙面,组合成庄重典雅的色调。从前排到末排,坡高5米,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完全无

障碍。意大利特制的座椅分外舒适,每个座位底下都有一个空调出风口,送风特别均匀。而每排观众席的

口上,还有一个发光的牌号镶在地面,大大方便了幕间入场的观众。

④厅内有三层观众席,两侧还各有三层包厢。大剧院在声学设计上以建筑声学为主,通过主剧场平剖

面设计再辅以电声设备和扬声系统,达到完美的音响效果。上海广播交响乐团一支弦乐队为我们演奏了一

段著名的弦乐协奏曲,优美的弦音声声入耳,闭上眼睛欣赏时,演奏者仿佛近在咫尺。这种人性化的设计

处处能让人全身心地融入于艺术的享受中。

⑤大剧院的核心自然是那目前世界上容纳面积最大、动作变换最多的全自动机械舞台。这个舞台由一

个728平方米的前台、一个360平方米的后舞台和两个257平方米的侧台组成,并带有转台、乐池和电

动布景吊杆,可以全方位平移升降,同时更换6-8组布景。工作人员开动机关,主舞台一段一段升起,一

眨眼功夫变成了有六层“台阶”的阶梯舞台;再一倾斜,又变成了一个坡度10度的大斜坡。随后,主舞台降

下,后舞台开始转动——内圈顺时针,外圈逆时针,边转边向前移,几分钟就移到了原来的主台位置。这

座“多才多艺”的舞台,为中外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广阔天地。

14.第②段中作者的想象(见划线句)是及其精妙的,这是因为 。(2分)

15.第④段中,作者写自己欣赏演奏时的感受,目的是 。(3分)

16.大剧院“迷人的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9分)

(1) ;

(2) ;

(3) 。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用“大鹏展翅”描绘拱顶,使它的形状更形象化。

B.观众厅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色调、坐席、座椅及牌号。

C.大剧院舞台的“多才多艺”源于它动作变换的全自动化。

D.全文按照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具体介绍了上海大剧院。

18.下列文字应放在第 段后,理由是 。(3分)

大剧院在天花板上部、侧墙、后墙上部和包厢洞口部位设置了可升降的吸声帘幕。演出歌剧时,吸声

帘幕吸收声能,使观众厅混响时间降到适合歌剧演出的1.3—1.4秒;而演出交响乐是,则收起帘幕,使厅

内混响时间上升到1.8-1.9秒,达到可变混响效果。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龙壶

刘青松

①“沧州狮子景州塔,淮镇街上的石儿马”,这是沧州三宝。然而小镇上的人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心中

还有一宝,那就是三爷的龙壶。

②据说龙壶的传承一场神秘。兄弟分庭立户是,继承龙壶者不得再求其他家产,以证其心赤诚。倘若

兄弟众人都愿继承宝壶,则通过斟茶定夺。斟茶如何,则与龙壶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

③龙壶是三爷家镇宅之宝,祖训规定绝不示人。当年县令曾三顾其庐以求一睹,三爷婉言相拒:“寒舍

不是茶店。”他的不卑不亢反倒使县令敬佩非常。三爷十七岁那年以童试头名中秀才,县令多次荐他参加乡试,三爷以“学生之志不在庙堂”婉拒。三爷耕读为食,粗茶淡饭,其乐也融融。一切都在老去,不老的只

有传说中的那把龙壶,年愈久其香愈酽。

④某夜四更,三爷被一阵嘈杂声惊醒,披衣而起,室内已有数人持刀而立。只见领头大汉一抱拳:“窦

二冒犯。”——窦氏响马(即强盗),霸山为王,河间府一带无人不晓。三爷轻蔑地一笑:“鸡鸣狗盗之徒耳!”

他不紧不慢地穿好衣衫,说:“可惜我一介寒儒,身无长物,有劳壮士枉顾了。”大汉道:“俺要你的宝壶。”

⑤三爷料想此次是在劫难逃了,也不作争辩,心里早存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念头,他只想在闭眼之........

前再试试那把神奇的壶。三爷从室内把壶取出,放在桌上。众人一看,不过是一把普通的紫砂壶,纷纷摇

头。三爷一笑:“我之所宝,在阁下未必是宝。”大汉把刀往桌上一放:“你敢唬俺?”三爷道:“壮士稍坐,待老

朽奉茶。”三爷取出两个紫砂茶碗,平心静气斟满其一。众皆静立,无一趋前。三爷将另一杯递与大汉:“壮

汉自便。”大汉不以为然,隐有物晃动,待看清了,分明是两条乌龙游弋,而自己碗中仅茶水而已。大汉不

解。三爷将大汉的茶倒掉,复又斟上,“壮士请看。”这时那杯底竟也有乌龙游弋。大汉拱手道:“先生,请指

教。”三爷淡淡地说:“一念着处,神明自知。怀仁则龙显,不义则龙潜。龙壶非宝,紫泥而已,可宝者仁义

也。”大汉汗流浃背,一躬到底,道声“得罪”,率众呼啸而去。

⑥数日后,有人给三爷送上黄金十两,说大汉已率众归顺朝廷,不日将远征黑龙江,欲求三爷墨宝(尊

称别人写的字)以壮行色。三爷辞却润格(即稿费)而欣然命笔,勉励大汉为国驱驰,并嘱来人:“转告壮

士,凯旋之日, (A老朽当为他斟茶/B老朽当劳他斟茶)。”

⑦三年,王师奏凯,然不见大汉身影。三爷俯身面北,用龙壶为大汉敬清茶者三,起身时已是老泪众

横。

⑧大汉姓窦,名二东,江湖人称“窦尔敦”。

【链接】绿林好汉窦尔敦出身武林世家,自幼习武甚精,艺冠群芳,成为武林高手。康熙二十四年十月,

窦尔敦与俄罗斯战于雅克萨,他身先士卒,手刃数贼殉国,俄师败绩。

19.第⑤段加点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3分)

20.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请结合下表,加以梳理。(6分)

21.第③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22.第⑥段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理由是 。(5分) 23.下列对第⑧段独句成段的艺术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干脆利落,恰如窦二性格,语言风格与内容相一致。

B.强烈表达了小说作者对窦二的深深敬佩和敬仰之情。

C.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激荡,使英雄的形象得以凸显。

D.给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文学表达效果。

三、综合运用(11分)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值的

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然而,抛开其作为法定货币

的角色,而作为一种艺术和文物,人民币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4.下列最能体现人民币艺术性的两项内容是 、 。(4分)

A.富有代表性的各民族图案。 B.每一张人民币票面上的国徽。

C.各风景名胜、国卉名花和民族传统纹饰。 D.每一张人民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25.若让你来设计人民币,下列选项中,你最优先考虑的一项是 ,理由是 。(4分)

A.长城 B.人民大会堂 C.毛泽东头像 D.菊花

26.观察下面第四套人民币图案,在划线处写上恰当的内容。(3分)

人民币具有普及知识和教育功能。从人民币人物图案上可以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例如: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角券正面图案。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第四套人民币通过

不同人物身份的图案,反映了 的政策。

四、写作(60分)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七:上海松江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松江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及答案(word版)

内容预览:

2012届九年级松江区语文期末试卷

一、文言文

(一)默写(1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 ____ __。(《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 __,雪尽马蹄轻。(《观猎》)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___ 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 ____,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5.盖一岁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 __。(《捕蛇者说》)

6.日星隐耀,__________ ___。(《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列唐诗,完成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2)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是_____(2)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上述语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陶渊明是______(朝代)田园大诗人(2)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有括号的是加点的)(3)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

11.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是_______(3)

A.“皆叹惋”写出村中人为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事变迁而惋惜。

B.“皆出酒食”一句充分表明村中人生活富足而又热情好客。

C.村中人的自述表达了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D.“不足为外人道也”道出了村中人希望保持宁静生活的心声。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1)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着,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2),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3)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4)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到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性善算,做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能成,无所改定。

【注释】(1)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2)车骑填巷: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3)倒屣:把鞋子穿倒了。 (4)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

(1)宾客盈坐( ) (2)尽当与之(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______(2)

A.于是就让他背诵碑文 B.于是就让他背出并吟诵诗文

C.于是那人就背着他让他吟诵诗文。 D.于是就让他背对着石碑背诵碑文

14.蔡邕是个爱才之人,在文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述)(3分)

15.蔡邕说王粲有异才,是因为王粲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短语表述)(3分)

二、现代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培植同情心

我很喜欢小品演员蔡明,这倒不是因为她的演技和容貌,说老实话,这两点她也就是平平而已。让我感动的是她的一件小事,蔡明每见到街上有人乞讨,总要给钱。朋友劝她说,这些乞丐看着可怜,其实有不少都是假的,人家就是靠这发财的,家里的小洋楼都盖起来了,比你住得还宽敞。蔡明点点头,若有所悟。可是下次碰见乞丐,她还照样掏钱。朋友问:你怎么还傻呢?她解释说,万一这个是真乞丐,他家里没盖楼呢?一个富于同情心的演员,也许无法成为表演大师艺术巨匠,但可贵的同情心,却

会使他的人格大放异彩,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热爱。

在19世纪末的西伯利亚,富于同情心的小镇居民,常常在深夜房外的窗台上放着酸奶、面包和旧衣服,以供那些从流亡地逃跑的十二月党人食用,一些着名的十二月党人,就是靠着这些食物和衣服才逃出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小镇居民的名字至今谁也不知道,更不见经传史册,可他们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冻饿至极的十二月党人,也至今还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培根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孟德斯鸠也说过:“同情是善良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所以,人不可无同情心,同情心可以使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伟大崇高。诗人杜甫,只有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滚烫的诗句,才能戴上人民诗人的桂冠;大师龚自珍,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肺腑心声,表现了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面似冷峻的鲁迅先生,则因“____________”的拳拳之心,更益显其思想之深sui,道德之高尚;而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到遇难矿工家里慰问吊唁,潸然落泪,温家宝总理用满腔真情告诉我们什么叫“情为民所系”。

同情心还可以让世界充满爱。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世界各国人民纷纷解囊相助,中国人也不甘落后,短短几天就捐赠了数十亿元的现金与物资,这也是对地球村居民同情心的一次大检阅、大洗礼。还有一件事也使我们很感动,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悼念海啸遇难者,在演奏中取消了最欢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中断了,主持人走上台,悲壮地讲到海啸灾难,讲到此刻要向灾民捐款,为此,今晚将不再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可以说,这是历年来一次最人性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冷酷残忍的人;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世界,是冷漠可怕的世界。但同情心不会自发产生,同情心也要靠精心培植和维护,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长成同情之花;全社会都为同情心叫好呐喊,才能形成一个充满同情心的环境。

16.根据拼音写汉字(2)深sui ( )

17.第三段划线内容采用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的证明了____。结合语境,该段横线处可填上的鲁迅诗句是“_____"(7)

18.选文第3、4段的顺序不宜颠倒,理由是(6)

(1)_______(2)_________

19.下列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_

A.蔡明事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演员,人格重于演技。

B.孟德斯鸠的话的意思是:同情心是善良心的源泉。

C.文章第3、4两段主要阐述了培植同情心的重要意义。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培植同情心。

20.简述《小巷深处》或《窃读记》中人物具有同情心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意义。

(提示:文中的人物分别为“盲人英姨”和“书店店员”)(4)

情节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26分)

坐在最后一排 乔叶

①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女孩,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只因为班上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到后来,虽然我个子很矮且是全班视力最差的一个,但我索性赌气似地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固定到最后一排去。

②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男生,我和他们无话可说,要想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呆滞地盯住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

③后来,班主任调走了,年轻漂亮的白老师接任。她说她对每个同学的情况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近视吗?她知道我是赌气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④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那天语文自习课上,我摊开练习本做题,其实我只做造句和一些想象性的题。我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本:“小脑瓜想什么呢?”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的声音。

⑤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脚步’呢?”“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了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⑥她没有说话,轻轻拍拍我的头,走上讲台用我的练习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使我第一次感到快乐、幸福、晕眩和陶醉。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本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本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大片大片的空白,我该多丢人哪!于是我连夜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⑦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作业,关切地询问我其他学科的情况,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时,每当她弯下腰接近我低低地说话时,每当她带着微微的笑容慢慢离去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积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可以引以为荣的资本!--我只配坐最后一排。

⑧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很快进步起来。可是由于近视看不清板书,

仍给我的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她因没课本而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做课堂练习时,她便看着我做题。”PJ7,IJ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那么多?你近视?”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⑨过了一段时间,白老师宣布进行语文测试并声明:“前五名有奖。”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地忙碌起来--就是不获奖也要有进步啊!“第一名,乔小叶!”白老师大声念道。天哪!我是第一名!我愣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不错。特别是乔小叶,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好成绩。我不但要给她应获的获品,还要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坐在第一排中间座位上!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⑩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人。

21.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_____的修辞,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5分)

22.第⑧、⑨两段中都写到了“我的泪”,但两处的情感并不相同,第一处是__________,第二处是__________。(4分)

23.认真梳理第①--⑦段的内容,用概括性语言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6分) 教师的态度老师歧视学生(2)白老师全面关心我的学习

“我”的态度(1)开始改变对学习的态度(3)

24.对本文中心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

A.委婉地批判了当今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B.赞美白老师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和善于激励学生成长的教育艺术。

C.感念白老师的关爱和鼓励,表达“我”对她的深深感激之情

D.告诉世人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不会永远成为落后的人。

25.作者说,白老师把她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和高度,请结合句中加点词,谈谈你对白老师的评价(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

26.题目:我用________书写人生

要求:(1)把题目补写完整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八:【2014届】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2014.1

(满分15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 ,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3.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4.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

5.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王维)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 ,后者是 。(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8.节选文字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

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前后类如此 (2)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 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 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1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

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 )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 )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

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所以,我们千万别折腾汉字。在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提倡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15.填入第③段划线句括号内的关联词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即便......依然 B.尽管......还是

C.只有......才 D.虽然......仍旧

16.第③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

是 。(4分)

17.作者对有人提出的恢复繁体字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了反驳,他的看法大致可归纳如下:(6分) (1) ;(2) ;(3) 。

18.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是 。(3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

我挡着你了。”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那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0.第③段加点词“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1.第④段划线句采用了 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 。(5分)

(1) ;(2) 。

24.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强调“转身”经常会发生,在文章结构上具有总起的作用。

B.第④段把秦岭女孩比作野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她的纯朴与美丽。

C.第⑤段“文明大街”表明尽管还有乞丐,但社会文明化程度已很高。

D.第⑥段再次勾画各种事情的“转身”画面,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概。

三、综合学习。(11分)

25.下表是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单元与课文,请把表格填写完整。(6

26.相对而言,你最喜欢那个单元?请以点面结合的方式阐述理由。(5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那一刻,我的心中春暖花开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错、漏、改一字扣1努,扣完为止。)

1.酒酣胸胆尚开张 2.为伊消得人憔悴 3.昨夜雨疏风骤

4.思而不学则殆 5.劳其筋骨

(二)(4分,每空2分)

6.空灵 使„„空(明)

7.D

(三)(8分)

8.(2分,每空1分)东晋 陶渊明

9.(3分)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良、之、属)

10.(3分)B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九:2013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模拟卷(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个大题 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住置上。

2.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5分)(共9小题,1-5小题每小题3分,6小题8分,7—9小题共12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涂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栈桥(jiàn) 峰峦(luán) 绚烂( xuàn ) 璀璨 (cuǐ) ....

B.倔强(juâ) 澎湃(bài) 愤懑( mân ) 荒谬 (miù) ....

C.驾驭( yù ) 船舱(cāng) 执拗 ( niù ) 炽热 (chì) ....

D.笃信 ( dǔ ) 惬意(quâ) 污秽( suì) 虔信(qián) ....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任何一句挑拔离间的话都会影响团结。

B.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积极的心态则是成功的起点。

C.急烈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既兴奋又紧张。

D.这条商业街十分繁华,从早到晚,行人穿流不息,热闹非凡。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所学校。 ....

B.大家积极参加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都没有袖手旁观。 .....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积压在诗人心头的愁绪写得淋漓尽致。 ....

D.班会课上,大家一致推荐德高望重的林小小担任班长。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6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B.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C.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D.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5. 下列文学常识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

B、《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

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鲁宾孙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

6、根据提示默写。(共四题,选作两题,在所选题上画“√”,多答以顺序在先的两题记分。

①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

行舟。(《渡荆门送别》 李白)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 。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 , 。 , 。国恒忘,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什么是豪迈?豪迈不仅有范仲淹《渔家傲》中“千鄣里, 。”的悲凉,也有苏轼《江城子》中“ ,鬓微霜,又何妨”的雄心,更有辛弃疾《破阵子》中的“马作的卢飞快, ”的惊险激烈,同样有龚自珍“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

②录毕,走送之 .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的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的尊师方式?(3分)

答:

二、(13分)(本题共5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阅读《中同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文字,完成10~14题。(13分)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③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遭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0、作者所要反驳的观点是 读选文材料并结合全文分析,这篇文章属于 。(3分)

11、有如下四组人物:①郑成功、林则徐;②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

③包拯、海瑞;④毕升、袁隆平,请根据文章画线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将他们归类填空(只填序号即可)(4分)

A.埋头苦干的人: B.拼命硬干的人:

C.为民请命的人: D.舍身求法的人:

12、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一句中,“状元宰相”指的是: ;“地底下”指的是: 。

13、结合选文分析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总”和“简直”在句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4、请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列举一个事例印证作者的观点。(2分)

答:

三、(27分)(本题共9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5~18题。(12分)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

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15、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3分)

答:

16、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

17、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18、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4分)

答: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心里的天鹅

林清玄

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

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自由的飞翔吗? 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的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自由的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

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远方飞来(有鸿鸽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9、“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 文中说,看到天鹅向游人乞食,“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试分析一下作者“感慨”的内容是什么。(3分)

答: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是那本书里谁在什么情形下所说的话?表现了说话者的什么思想?(3分)

答: 谈谈你对人心里的“天鹅”的理解。(3分) 答:

23、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四、(15分)(本题共3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4、综合性学习: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⑴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答: ⑵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 ⑶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不超过100字)(3分)

答:

(4)活动中,面对一些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会油然而生喜悦之情,请写几句话表达一下你的心情,并在你的表述中恰当使用下面两句诗中任意一句。(2分)

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篇十:2012松江区一模语文试卷(附解答)

松江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2.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正·大·中·和

——浅议中国传统住宅之中堂文化

①中堂,唐宋时期的官称,相当于宰相或明清时期内阁大学士,大约取其于议事堂居中总理政务的缘故,名之中堂。由官称转而指称民居宅院厅堂或堂屋正中高挂的字画,似乎也因其厅堂居中之意。

②厅堂或堂屋的经营布臵,体现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艺术。无论北京的四合院,还是上海的石库门,厅堂或堂屋都有挂字画、摆古玩的传统;于是,能不格外地讲究。

③中堂字画讲究寓意吉祥,图的是喜庆。所以,中堂的内容多为表现荣华富贵的牡丹荷花、盼望年年有余的鳜鱼锦鲤、祈求健康长寿的松鹤延年等吉祥题材;当然,也有青绿山水、梅兰竹菊;最不宜的是描写惊涛骇浪、秋风萧瑟、夕阳残照的作品。中堂也可以是书法,书写的内容不外乎《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波罗密心经》等;总之,均与治家理财、保佑平安息息相关。宅院的厅堂是家庭或家族活动的中心场所,具待客、雅聚、议事、祭祀等多种功能,故即使新派人物宅院的中堂,也多是传统题材。

④中堂两侧必不可少一副对联,对联内容因人而异,但当符合家庭主人的信仰、理念、身份、地位。素有‚徽州民居第一村‛之称的西递村有座建于1691年的履福堂,其中堂两侧高悬一幅‚诗书经世文章,孝心传家根本‛的对联,鲜明地表达了书香门第家族对儒家思想的信仰。中国社会历来推崇名人字画,中堂字画不仅内容适宜,质量上乘,通常还要延请名人书写作画。

⑤中堂是厅堂的中心,中堂的悬挂还讲究与厅堂的整体布臵浑然一体,虚实相生,刚柔相济,高低相间,疏密相宜,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理想化。中堂的下方是修长的条案,摆放五供和祖宗牌位,靠着条案的是八仙桌和太师椅或官帽椅、圈椅,大宅院正厅两边还有东西侧厅,东厅挂四条屏,西厅挂八条幅,内容不拘,相宜唯上,也取其四平八稳的寓意。中国....

人吃苦耐劳,不善张扬,但却经历太多的苦痛和磨难,不求大富大贵,唯愿平平安安。厅堂的格局和布臵无言地传达着主人的精神气质和理想追求。

⑥中堂存在的基础是农耕经济社会的四合院和宗法制家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轰鸣的机器,喧嚣的城市打破农耕经济的田园牧歌,最先进的中国人最先离开祖辈生活的四合院,漂泊于非故乡的人流中。斗转星移,数十年过去,他们分享工业化、现

代化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默默地承受社会高速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城市大了,家庭小了;楼层高了,房间少了。这时候,人们开始怀念不经意间在我们身边悄然消逝或已经远去的四合院和四合院里的中堂。

⑦人们怀念中堂所在的四合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怀念中堂以及厅堂儒雅书香的温馨。中堂字画伴随我们的生活,陶冶心灵,提高审美,是‚流水无声日夜磨‛的潜移默化。侧厅多宝格陈设的文玩,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媒介。现代居室狭窄的空间和最大限度利用的墙壁,不仅没有了中堂的天地,书架、多宝格也在无数地产开发商的样板间中消逝。失去了精神倘佯的最后空间,现代居室纯乎是吃饭、睡觉的‚蜗居‛。

⑧人们保护中堂以及厅堂、四合院所代表的传统文明,是小康社会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和社会共识。此前北京宋庄国画院,高举传统艺术的大旗,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团结了一批以振兴传统、传承文明为己任的艺术家,举办了题为‚正大中和‛的中堂展。由于时代变迁,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理解、对中堂的认识,也发生很大变化,中堂的创作理念和笔墨技法不尽相同,有些差异甚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不背离中国画水墨线条的内核,当属传统艺术的创新尝试。 不以水墨线条绘画的中堂, 应允许存在; 其高下、得失、成败,可留给历史检验,留给后人评说,留给市场选择。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下,充分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自由选择,由此方契合中堂‚正大中和‛的深刻寓意。

1.第⑤段“四平八稳”语意双关,“平”字既指 又指 。(2分)

2.找出并修改第④段中对联的不妥之处。(2分)

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中堂”前为什么要加修饰语“高挂厅堂正中的”?(4分)

4.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堂书写内容均与治家理财、保佑平安息息相关。

B.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中堂远去的主要根源。

C.现代居室有中堂书架等,就可能有精神徜徉的空间。

D.“正大中和”中堂展创作理念和笔墨技法非常传统。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⑧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那么„„关于

B.即使„„也„„至于

C.虽然„„但是„„对于

D.只有„„才„„但是

6.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正大中和”四个字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小城风雨

张炜

①近十余年来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东部小城。这里,世纪末的喧嚣一点也不少。我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白昼和夜晚。散散的小城,远远的小城,郊外有荒草的小城,追赶都市的小城。我抚摸它,如同抚摸我的血肉之躯。

②世界太大了,我只能注视这座小城。十年间有多少变化,我一直在目睹一座城市的‚蜕变‛。‚风雨十年路,小城可吟诗,‛这里的朋友个个爱笑,用笑声送走忧愁。我们去葡· · 萄园,去海边,去一切让人追忆往昔的地方。昨天的林海已萎缩成一条防风林带,热闹的海岸已没有了渔人,代之以泳场和水上乐园;更大的海域则被黄色排污浸漫。在这儿悼念消亡,同时也企盼新生。

③来自几所大学的毕业生回到小城,兴致勃勃又难免沮丧。我们结成挚友。工作之余去郊外,一口气走上十几华里,天天如此。即便是大雨雪也不例外。有好几次在阴天走出,半路又被突降的暴雨赶回,浑身透湿,风雨掩去了呼叫。那个时刻,灰暗的水雾,起着水泡的田野,打得歪斜的稼禾,还有凄唱的树木,都让人心动。这是何地?呼啸的世界为何如此寂寥?神秘的力量左右了四周,在它面前,世俗退让得无影无踪了……

④一次,四个人一起去郊外。因为出门时天色不好,但料定不会在短时间降雨,所以只象征性地带了一把小雨伞。其中的一个朋友怀中还有一本书,有顺路捎来的几盘音乐带。想不到走出十华里左右,大风突起,雷鸣电闪,四野马上飞起了急急躲藏的鸟雀。大家相互看看,说一声‚来了‛,弓腰寻找避雨之地。其实一片原野只有蜿蜒的土路,连个草铺土屋都没有。大步往回跑,只跑了几步就明白来不及了。雷鸣就在头顶,大风愈加猛烈。雨来了,不是雨鞭,而是成吨倾下,击在身上。我们喊叫着蹲下,四个人挤抱在一起,把惟一的小伞扯紧。最中间的人藏好他的宝贝,我们再紧紧围裹。大水在伞上‚蓬蓬‛响,水流马上成河,从膝下涌过。四个人用大笑回应这突来的、罕见的暴雨……

⑤漆黑一片的田野,我们倾听叩击大地的脚步。不知度过了多少这样的夜晚。一起在渠畔树林驻足,遥望远城。无声无息的夜,感受和谛听的夜,如此美好……

⑥在秋夏农忙季节,我们中的大多数要去郊外农村流汗。一身汗湿的衣服来不及换洗,白色的盐碱干成一圈圈图案。每个人的头发都扑满了灰尘,乱成一团,双目却灼灼发亮。鞋中是土,没法穿袜子。手磨糙了,五指不能持笔。从这个季节出来,人全变了,变得陌生可爱,直爽通达。说到文事,说到城里掌故,让人觉得是很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的事了。

⑦去海岛打鱼。只有海岛才有真正的渔民,近处的海不行了。岛上朋友用酒和鱼招待我们,我们一起干活。坐船,种‚水地‛、撒网,晕船就呕吐,一口气吐出几十年的淤积。一个月下来,回城时带走了十几盘拉鱼号子录音,还有海上传奇,都是原汁原味。

⑧据考证,小城历史上出了一个古怪人物,叫‚徐芾(fú)‛。他以为秦始皇采长生不老药为名,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关于他的传说遍布城乡,《史记》上也有明确记载。搜集这些资料,考察古人行迹,成了我和朋友的大事,以至于兴味盎然十余年。我们想找一个徐芾出生地,找了个叫‚徐家庄‛的小村;想找一套完整的徐氏家谱,结果发现一卷又一卷。徐芾传说、研究文论,搞起了几百万字。我们走近了徐芾,就是从粗枝大叶的历史观中走出。我们真的受益不浅。什么时候接近过如此多的隐秘?什么时候抓起了这么多的‚民俗‛?什么时候又沉浸于这般深的史海?我们在小城荒郊挖掘、考古、鹦鹉学舌,直到皱纹爬上脸颊。

⑨后来我们参与盖了一座徐芾祠,塑了一尊高大的徐芾石像。动手的艺术家都是海内一

流人物,而且个个敬仰徐芾。

⑩我的一个朋友从遥遥西部来到小城定居,极善诗文。他写了许多‚徐芾诗‛。深夜郊外听他吟诗不息,必有激动生出。而且我耳听弦外,听到了另一种鸣响。

⑾朋友中有个诗人,这在物欲大盛之年当是幸事。多少次不记得了,在风雨之中,在乐观赶走悲观的时刻,我的朋友高声吟哦。我们则一声不吭。大家都知道:他在用大声压抑风雨之声……

【注】①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为写此书,他20多年深入生活,

搜集资料,做了几十本田野笔记。

7.第②段“蜕变”的意思是 (2分)

8.辨析第③④两段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9.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0.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抚摸小城可以说是作者回忆与小城息息相关的生活。

B.小城风雨不断,所以让作者心情总是抑郁而又沮丧。

C.秋夏之际郊外农忙,让作者渐渐对文学失去了兴趣。

D.作者夸张地说海岛晕船似乎吐出心中几十年的块垒。

E.作者和朋友因为想宣扬徐芾所以四处搜集有关资料。

11.文章写徐芾的目的是 (3分)

12.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蒹葭》)

(2)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6)孰知不向边庭苦, 。(王维《少年行》)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也应四海少荒田。(王禹偁《畲田词五首》)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①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翮:鸟的翅膀。

14.陶渊明,(朝代)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1分)

15.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叠词“栖栖”“夜夜”“依依”写出离群之鸟日夜无所归依的恓惶。

B.前六句写鸟的失意与后六句写鸟遇到松树的境况构成鲜明的对照。

C.“值”通“植”,写诗人心生怜悯,手植松树让离群之鸟来此栖息。

D.离群之鸟将临风不凋的松树作为托身之地,愿与之相守,不再分离。

16.《归去来兮辞》中有写“鸟”和“松”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景翳翳

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试分析其在写法上与本诗的主要区别。(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甲)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史记〃项羽本纪》) (乙)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

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松江区语文一模卷 2015松江高三语文一模 松江区高三语文一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3松江一模语文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90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