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执经叩问

执经叩问

2016-04-25 15:09: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执经叩问(共5篇)送东阳马生序检测试题经典《送东阳马生序》检测 班级 姓名 成绩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执经叩问》,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检测试题经典
执经叩问(一)

《送东阳马生序》检测 班级 姓名 成绩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0分)

1、嗜学( )2、皲裂( )3、俟其欣悦( )4、 烨然若神人( )5、容臭( )

5 )( )7 )8 )( ) 日再食( )緼袍敝衣( )

二、找出通假字并写出词义(4分)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

三、重点实词解释。(20分)

1 2

3 4

5 6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8、尝趋百里外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四、阅读理解:

1、作者从哪几个阶段写读书求学“勤且艰”的情况,请分别加以概括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五、中考链接(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2006年广东省课改区中考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从第一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3分)

(1) (2) (3)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弗之怠 (2)走相送

(3)未尝稍降辞色 (4)俟其欣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读了第一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

(3)腰白玉之环 腰: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3分)

4. 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分)

A. 手自笔录 B. 寓逆旅主人 ..

C. 无鲜肥滋味之享 D. 腰白玉之环 ..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2)以衾拥覆 以: ..

(3)右备容臭 臭: .【执经叩问】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翻译: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翻译:

【执经叩问】

13.概括出作者成年后为求学所经历的困难。(3分)

答:(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完成14——17题。

14.加点字与“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春和景明 B、政通人和 C、和谐 D行阵和睦 ....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辞: ②穷冬: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7. 选文中作者通过自己与他人哪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精神的富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

《送》检测答案:

一、1、嗜学(shì )2、皲裂( jūn )3、俟其欣悦( sì )4、 烨然若神人( yè )5、容臭(xiù )

6 qiè )(xǐ )7qīn )

8、皆被绮绣( pī )( qǐ )10日再食(sì )緼袍敝衣( yùn )

二、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

三、重点实词解释。(20分)

1 喜欢 2 得到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4、弗之怠 懈怠

【执经叩问】

5、不敢稍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6、既加冠 增加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往 8、尝趋百里外 跑

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执:拿着; 叩:请教。 10、援引质理 援,引,提出。质,询

11 12 周到。

13、俟其欣悦:等待 14、日再食:两次

15、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16、緼袍敝衣处其间 緼,旧絮。敝,破。

四、阅读理解:

1、作者从哪几个阶段写读书求学“勤且艰”的情况,请分别加以概括

答:第一阶段:幼时,借书读并抄录;

第二阶段成年(加冠)后,到百里外向先达请教;

第三阶段:从师以后,克服巨大生活困难学习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中考连接:

(一)答案:1、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2、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3、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

4、(1)懈怠(松懈、怠慢)(2)跑(3)脸色(神色)(4)等待(等到、等)

5、C 6、(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7、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

(二)答案:1. (1)借 (2)用 (3)挂在腰间

2. (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3. 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4. 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 (四)10.答案:C

11.答案:⑴被:同“披”,穿着 ⑵以:用 ⑶臭:气味

12.答案: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来和自己相交往(请教)。

⑵背着箱子,拖着鞋,在深山巨谷中行走。

13.答案:路途艰难 老师严厉 衣食不足

(五)14、A (共2分)15、 ①辞:言辞 ②穷冬:严冬。(共2分)

16、 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读到众多的书籍。

②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共2分,意思对即可)

17、吃、穿(“口”与“体”或衣服与食物)(共2分,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古文链接练习含答案
执经叩问(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程颢与弟颐①讲孔孟绝学②于熙、丰之际③,河洛之士,翕然④而师之。时⑤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⑥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⑦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与游酢⑧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①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时洛阳人,著名理学家。②绝学:失传了的学说。③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④翕然:一致。⑤时:即杨时,人名。⑥道:思想、学说。⑦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⑧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C.吾道南矣(南:南方) .

)(2分)

B.主人日再食(再:两顿) .D.时与游酢侍立不去(去:离.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 .

开)

9.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尝趋百里外 / 从乡之先达 / 执经叩问 也

C.同舍生 / 皆被绮绣 10.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分)

B.不知口体 / 之奉不若 / 人D.而以书 / 赴告同学者

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执经叩问】

11.甲文作者在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12.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作为现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时代和自身体验来评价他们这种师生关系。(2分) ..

8.C9.B

10.(1)因此人家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2)到颍昌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拜见程颢,彼此相处得很融洽。(此题2分,每句1分,如果每句中译错一个关键词酌情扣分)

11.抄书之苦,求师之难,生活之艰(此题2分,学生任答出两点即可)。 12.恭敬、尊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 .. ③再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充: ..

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 7.答案:①热水 ②挂在腰间(腰佩) ③到、往 ④够、充足

评分:本题4分,答对一个得1分。

8.答案:①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②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

评分:本题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

10.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法问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千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之燕谈录》) .

[注释] ①太宗:宋太宗。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jù):匆忙。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礼愈至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腰白玉之环 .

④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8、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 ②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译:

9、宋濂和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 。甲乙两文在写作方法上各具特色,甲文主要采取 的写法,乙文则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4分) 7、①周到 ②热水 ③腰上系着 ④受益

8、①寄居的旅店的主人每天给准备两顿饭,从没有鱼肉这样的美味可以享用。

②(他的)字本来写得不错了,如果立刻称赞(他的字写得)很好,(我)担心皇帝不再用心练了。

9、虚心请教或持之以恒 对比

(四)阅读下边两个语段,完成22——27题。(2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贤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2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

(2)录毕,走送之( ) (3)益慕圣贤之道( )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2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

24、翻译句子(6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22、(1)爱好、特别喜欢 (2)跑 (3)更加 (4)妻子和儿女【执经叩问】

23、A

24、(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25、家境贫寒与刻苦读书。

2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执经叩问】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

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礼愈至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④主人怪问衡 ..

)(2分) A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弗之怠 ..或遇其叱咄 先达执经叩问 ..

C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①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

甲文 乙文

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三)20、①借 ②周到 ③报酬 ④感到奇怪 21、D

22、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②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

23、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

24、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请教。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练习汇编及答案
执经叩问(三)

《送东阳马生序》综合练习【执经叩问】

1、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 今诸生学于太学;其一犬坐于前 B 无冻馁之患矣;醉翁之意不在酒 ....

C 流辈甚称其贤;其如土石何?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 ....

C.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孔子曰:“何陋之有?”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 ..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 ..

4.下列句中加点的“大”字与“天大寒”中的“大”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声如雷霆 C.屠大窘 D.见渔人,乃大惊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而乡邻之生日蹙 B. 色愈恭,礼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6.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 “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衾拥覆 B.不以物喜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俟其欣悦;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8、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2分)

A、既加冠;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 ....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 ....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执经叩问】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

10.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2分)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

1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 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 B. 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 ....

C. 右备容臭;臭气相投 D. 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

1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腰白玉之环;江横玉系腰 C. 余因得遍观群书;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B. 当余之从师也;久之,目似瞑 D.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 姓名 班级 得分 C. 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 D.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奉命于危难之间 ....

14.下列加点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2分)

15.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

2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21.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22.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语。(22分)

(1)录毕,走送之 ( ) (2)腰白玉之环 ( ) (3)媵人持汤沃灌( ) ...

(4)同舍生皆被绮绣( )(5)俟其欣悦 ( )(6)以衾拥覆( ) ...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负箧曳屣( )(9)寓逆旅( ) .....

(10)四支僵劲不能动( )(11)烨然若神人( )(12)寓逆旅 ( ) ....

(13)无从致书以观( ) (14)未尝稍降辞色( )(15)弗之怠( ) .....

(16)余幼时即嗜学( )(1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8)右备容臭( ) ...

(19)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0)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1)卒获有所闻( )...

(2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23.将下边这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4分)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执经叩问】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执经叩问】

(6)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执经叩问】

24、人们“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 ,文中的原句 。(4分)

25.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

26.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现作 者 的精神追求。(3分)

27.从第一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2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29、第一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0.简述选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3分)

31、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32、作者写“同舍生”目的是什么?对“同舍生”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4分)

33.、本文次从 、 、 、 、 五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7分)

34、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3分)

35、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3分)

36.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4分)

37、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

38.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39.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3分)

4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3分)

41.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42、【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

43.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 ② (2分) 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

答案

1、C 2、B因为 (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是“他”和“难道”之意; 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 3、C 4.B 5、 C

6、B 7、D(借。A它,指书/的;B他,指“乡之先达”/他们,指“同舍生”;C日子,天数/每天。)8、A 9、C 10.B 11.A 12.D 13、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14. C 15.B 16、B ⒘(2分)C 18.B 19.B 20.C 21、C

22、(1)跑(2)挂在腰间(3)热水(4)同“披”,穿戴(5)等待(6)用 (7)因为;借(8)书箱(9)旅店(10)同“肢”,肢体,四肢(11)光彩耀眼的样子 (12)寄居,居住(13)得到,获得(14)脸色(神色) (15)懈怠(松懈、怠慢)(16)特别爱好

(17)担心,忧虑 (18)气味 香气 (19)破(20)向。(21)最终、终于 (22)叩:请教

23、(1)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2)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3)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4)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5)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 (6)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 (7)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24、 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

25.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26、缊袍敝衣(粗袍敝衣) 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

27.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

28、 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29、记叙、议论 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

30.①写叩问之难;②求师旅途之艰;③生活之苦 (答对一方面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

31、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32、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33.、衣、食、行、师、书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34、(2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意思对即可)

35、(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36.(1)“幼时即嗜学”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矛盾。解决办法: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2)“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矛盾。解决办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矛盾1分,解决办法1分。答出其中一组矛盾和解决办法即可。用自己的话来答,意思对也可)

37.不设统—答案。要求:能够阐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之间的关系(2分),语言通顺(1分)。(3分)

示例: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人要有所成就,要靠自己主观努力。

38.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00字
执经叩问(四)

文/董晓玲

今天学完了<送东阳马生序>后,我是对宋濂年轻时的求学毅力深感敬佩。且不说我们学生中有没有人做到,至少我是做不到。

宋濂求学路上难又难,幼时贫穷潦倒,便向藏书之家借书,“手自笔录”,按期归还,哪怕是冬天也不例外。

真的,我对冬天时写字是深有感触的,试想,凛冽的寒风吹进屋内,将稚嫩的手割得遍体鳞伤,冻得通红,写字是相当困难和痛苦的,而宋濂竟可以凭毅力坚持下来,宋濂长大后,向声望高的人请教经书上的问题,大师虽未“稍降辞色”,有时还会责骂宋濂他们弟子愚笨,可他“色愈恭,礼愈至”,不驳一字。

看至此,我再次被宋濂的精神折服,换做别人,被人责骂,早就反驳回去了。还在站在那里任别人发泄怒气?在我们看来,这种人分明就是傻子,但宋濂他可不傻,要是傻的话,还会成为一代名人吗?我被他求学的执着所感动。

当宋濂终于成为硕师的一名弟子时,从家到学堂的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况且,同舍生是风度翩翩,衣装华丽,而宋濂却是一身破衣,还能做到“略无慕艳意”,要知道,从古至今,人们的攀比心理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的儿女,能做到如此,实属难得。

于是,宋濂,一位我不怎么熟悉的文人,在我心里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是寒冬里坚持按期归还的毅力,弱冠时请教硕师的求学欲,被责骂的忍耐力,一颗不攀比的淡泊心,都是值得我学习的优秀品质。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00字。更是中华儿女应有的品质。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00字(二)

宋濂读书难,难在无书可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只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于是,不论寒冬酷暑,宋濂总是坚持抄书,及时送还,因为只有这样,人家才肯借书给他。

宋濂读书难,难在无师可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因此,只能“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求师之途艰辛无比,“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即使如此,他依然能够自得其乐,终成大儒。

然,今日之学子,读书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求学的决心和毅力,却不及宋濂之万一。抄书的做法虽然不再提倡,但优美的句段还是应该积累吧?步行百里虽然已经不太现实,按时到校的要求应该一点也不过分吧?可是,看看现在的学生,又有几个自觉设置了读书笔记?又有多少因一点小事就不见了身影?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宋濂的求学态度——“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现在的学生有几个对老师如此谦恭?顶撞老师、辱骂老师,甚至殴打老师的现象,又在多少学校不断上演?当然,这里面不乏老师的教育方法失误,教育言辞激烈,但这就能够成为学生顶撞、辱骂、殴打老师的理由吗?学生的人格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就可以漠视吗?

唉,不说了,谁叫咱是老师呢!说不定有很多读者看了我的这些感慨,还把所有的罪过都归结到老师身上呢!()哈哈,随便吧,反正老师的地位已经够低了,再多听上几声叫骂也无所谓了!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00字(三)

文/陈雨彤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合上课本,我反复回味着刚读完的<送东阳马生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借自己幼时“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来劝告马生要好好读书,不知道马生看到这篇文章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也许和我的感受一样,震撼且有受益匪浅吧。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在当今社会,像宋濂这样抄书的精神,还有几个人有呢?我们借到一本书,大多人只是翻一翻,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尚未领悟其中的意思,便大呼读完了,实际上,自己连这本书的皮毛都没学到;只有少数人想留下这本书多多钻研,最多只会去复印,而根本不会自己去抄一遍,虽然书的内容没变,但是,古人那种求学好学的抄书精神已经改变了。

我也是这大多数人之中的一个,平时,我总是不认真看书,以为书中的知识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宋濂的故事让我醒悟了。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宋濂就是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难道我要让这些知识白白溜走吗?现在,我们都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在爸爸妈妈给予的优越环境中成长。坐在明亮的台灯下,不用因担心没有书读而抄书,不用担心没有好的老师,不用在寒风中跑好几十里山路去求学……可是,我们却把这些优越的学习条件当成了挥霍的资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不认真听课;面前摆放着一本本飘着墨香的书却不认真读;做作业时总想一天拖一天……

比起宋濂,我们这些现代有着优越环境学习的学生是多么惭愧呀!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500字(四)

文/班钱霖

读<送东阳马生序>,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宁濂在冰雪天里忍受着刺骨寒风抄写书籍,在乡野的小路间奔波寻师、在深山中若觅住处,以及身穿破絮却仍自得其乐的样子。不禁深深感叹:果然唯有勤与苦,才能为将来开阔一片天地,造就一位将才。

宋濂元疑是在贫苦中求学的一他幼时家中没有书,成年时无法拜师,无法有鲜艳明丽的服饰甚至是保暖的衣服。这一切的辛苦,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辛苦”是父母老师给予的期望和几份作业。我们面对着父母老师般切的希望,却把它们想象成无形且巨大的压力,我们面对着书桌上的作业,却把它们想象成无法跨越的大山。于是我们仰天长叹:“我们很辛苦!”可这“辛苦”没有半点能与宋濂的苦相比,因为至少我们能坐宽敞明亮的教室,捧着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书本,聆听老师的讲课。这些,怕是宋濂幼时所不能企及的。

可是宋濂没有在苦难中退缩,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勤,去攻克那些苦所带来的困难。没有书箱,他便借他人的来抄写,没有老师,便四处访问;没有衣物,便默默忍耐寒冷与嘲讽。尺因他心中有读书的愿望与乐趣,他便能克服苦难,以勤求知。

而我们,在面对学习中的难题,学习中的苦难时,是否也应把苦难作为度过无涯大海的舟,以勤奋作为登顶的捷径,不惧一切,向上攀爬?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应当向宋濂那样,把苦难与困难当作是到达彼岸的帮助者、垫脚石,把勤劳当作是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在生活、学习中奋力前进。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执经叩问(五)

[篇一: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的缠绵悱恻;“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楚辞的磅礴奔放;“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是唐诗的浪漫不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宋词的温婉细腻;“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元曲的苍凉凄美……巍巍华夏五千载,多少风流人物于翰墨丹青里不朽,而那已然是不可触及的古代,那些曾经熠熠生辉的姓名,也变成了书卷上一个文化的符号,毛泽东诗词鉴赏读后感。

每每提及毛泽东,“伟人”“军事家”和“政治家”仿佛三个标签,将人们的对他的看法限定于政要元首;看罢<毛泽东诗词鉴赏>,撇去毛泽东伟人的光辉,,因为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天才,不可能一次就深刻的理解。

<实践论>是毛主席一篇杰出的、具有创造性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既丰富和发展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又是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哲学升华。深刻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中的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为中国哲学发展史增添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为我们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这篇实践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依然会在党内生存下去,依然阻挡着我们继续前进。因此,可以说毛主席的这篇文章解救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我觉的这篇文章不止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有些东西看不懂,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应该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如此循环重复下去,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我想我们都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篇二: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

今天,我通读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实践论>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感悟颇深,同时也使我更加明白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在生前为什么在全党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因为它是我们党的事业能够健康发展,能够一次又一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也正因为有了它,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依然秉承着他老人家制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作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奋力拼搏着。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7月,他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在当时,我们党内有些人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前)苏联的经验神圣化,这样死板、教条的做法,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在江西苏区那会儿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就足以说明问题。诚然,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世界革命特别是东方革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正如国际共运史所表明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并不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因此,在当时,就给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够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极其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然而,当时在我们党内,却一度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的倾向,教条主义者无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唯上”、“唯书”,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动不动就把“国际指示”搬出来吓唬人,而王明就是当时党内教条主义的主要代表,可以说,在教条主义盛行的同时,党内也存在着严重危害革命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主观和客观的脱离,认识和实践相分裂的主观主义的东西,两者都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说到这里,我要说,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纸上谈兵,要去实践才行,这平时搞生产劳动是这样,这搞中国革命这样重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也是如此。它不仅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做指导,同时还要在实践中来认识和运用这些理论,否则,就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运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是啊,一切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这不仅是指人类生存、生产劳动这些社会实践,这革命实践也是如此,如果你不去实践,而只是照抄照搬书本上的教条,那也只能是本末倒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这马列主义也只是从大方向上来指导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而各国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国情,而要使这些马列主义理论在各国都能运用好,就必须要密切联系本国的实际来研究它,运用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再这一点上,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上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之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红军数战数捷,胜利地到达了陕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把抗日的大本营定在了西北,所有这些,都是毛泽东同志正确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再有,这理论与实践,不仅反映在革命运动上,同时也反映在其它领域中,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举行的那场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那场石油会战中,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破除书本上的一些条条框框,认真学习了毛主席所写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给那些散布中国“贫油论”的国内外的所谓“专家”、“学者”以有力的回击。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除了这些以外,这人对社会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其实,这事实也正是如此,就拿原始社会来说,最开始,人们为了生存,也只是吃野果,穿树叶做成的“衣服”,就连打猎打来的“野味”,也只知道生吃,而不知道做熟了再吃。而到了新石器时代,就显得进步得多了,人们发明了石头做成的各种工具,开始了刀耕火镰,开始了种地、纺织等劳动,就连吃东西也知道做熟了再吃,可以说是比原始社会进步了一大块,这就是人们认识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可以说,正是因为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社会才发展到了这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今天。可以说,书本上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和结晶,但是,世界还在不断发展,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加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否则,将一事无成,这些,不仅是指社会生产、科学技术而言,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关来说也是如此,前面我们谈到在建党之初有人把马列主义教条化,照抄照搬。乞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这马列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但是,这各国又有着各国的国情,这同样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如果你不根据自己所在国的国情来指导自己国家革命的话,那结果只有一个,这革命不受挫折才怪呢!这红军时期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就是如此吗!不去实践,而只是单纯地照抄照搬书本上的东西,不失败还往那儿跑啊!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是啊,“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真是太贴切不过了。记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在社会上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怀疑这样做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还是社会主义的继续,甚至有人还说出了“革命革了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这样的怪话。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却不为所动,执着地进行着这样的实践,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叫事实说话,而事实也确实证明了在农村所实行的包产到户责任制是完全正确的。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不到几年的时间,就使全国八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甚至成了“万元户”。所以,八亿农民无不拥护邓小平同志,无不赞扬是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们富了起来,记得一户农民过年时曾在自家门前贴上了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翻身不忘毛主席”,下联是“致富不忘邓小平”,从这幅对联的内容上我们不难看出,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对党的富民政策是多么的拥护,同时,也证明了改革开放之初,所实行的包产到户的政策通过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时期的不断发展的结晶;从而也更加证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这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也是如此,而且这个发展也是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证实,才能成为真理,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不是这样,毛泽东同志能得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一结论吗!

说到这儿,我联想到了我所从事的查收工作,做这项工作就要和用户打交道,那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诚然,查收工作有查收工作的规章和制度,对于这些制度,我们是要无条件地加以执行的。但是,在和用户打交道方面,我们还是要讲究些方式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个色”的用户,更是如此。他们这些人为了达到不交或者少交费的目的,经常以各种理由来跟你找茬,什么“表快了”、“帐不对劲儿了”等等吧。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在坚持原则,不违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机智灵活地做用户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心悦诚服,交清欠费。当然,这些也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完成。通过实践,使我们积累了工作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工作方法,使我们的查收工作能够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发展,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法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实践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实践这一社会活动,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也不可缺少,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篇三: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着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矗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篇四: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就是为了揭示这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危害,纠正当时党和军队的错误指导思想,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践论>。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同时,<矛盾论>又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内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战士根据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以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说明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条化和经验主义。

在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时,毛泽东首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承认生产活动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样的一种观点纠正了一些人狭隘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也为迷惑中的人们指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向。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独写实践。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吃一鉴,长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在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一个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邓小平上台后的一系列实践也证明了毛泽东当时的诠释是正确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实践出真知。<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生活也是实践。人们是在学车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体会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将自己推向前方的;人们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试验后将卫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为“泛90”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

[篇五: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

从当时的写作背景看,全国正值革命的关键时期,而党内两种错误思想又不断的冲击着革命道路,险些把中国革命带向危险的地步。作为当时的明眼人毛泽东审时度势,写下这篇实践论(以及后来的矛盾论)。重点其实是为了端正思想,把革命思想统一,把革命带向正路。而事实上,文章一出,也的确获得不错的效果。

另外,这篇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伟大的着作,在现今的社会上,仍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继承和批判的结果,是人类思想的又一大进步。如今,它仍旧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进方向。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难以忘记它和它的作者对中国革命,对中国建设,对中国历史所作的贡献

不知不觉,我就把整篇文章看完了,当然受到文章的强烈震撼。这的确是篇情理兼备的文章。读完后,我既有文学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获。我个人觉得,它给我几个比较重要的启示是:

1、实践的必要性和首要性。这其实是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我们学习了马列主义这么多年,这个观点还是应该不仅深深留在脑里,还时刻提醒着我们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凡事须躬亲、力行之。

2、有了实践便有了认识的需要和发生,但是,认识更要比实践进一步。即文章说的,要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上做工夫。通常我们会被大部分或真或假或虚或实的现象材料所迷惑。这时,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忘亲身实践,在一大堆材料中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犹为重要。

3、实践对实际的依赖。实践是实际情况的需要,所以实践要完全立足于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产生正确的依据和评估,进一步得到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并不断的将正确的理论运用于再次的实践中。所以,尽量营造成一个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篇六: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通观全篇,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因为毛泽东是文学家,身上流着中国文人的血,理所当然地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文学气息。

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

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

另外,还要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我想,犯经验主义的结果就是,决策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实践后“鼻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一酸眼泪流下来”。

实践要注意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人类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没有认识过程的进步和积累,人类的实践永远是猴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实践生存过程。没有实践的进步和积累,人类的认识只能是天上漂移的云。所以,正确对待实践与认识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才是观看人类及自然无穷真理的前提。

曾有学者读了<实践论>后,感慨之余,写了一首诗,形象的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行路要识道,道通在于行。行后要知理,理通便于行。”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执经叩问》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执经叩问的叩 执经叩问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执经叩问”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执经叩问"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3751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