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大肆宣扬的意思

大肆宣扬的意思

2016-05-19 09:03:3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大肆宣扬的意思(共3篇)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答案南充市高2016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 C(文字为里,书法为表)2 A(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艺术和实用捆绑在一起,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时,不需要区分是纯艺术还是实用)3 D(必将成为传播地域最广的国际艺术。说法太绝对)4 A5 C(应为授予官职)6...

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答案
大肆宣扬的意思(一)

南充市高2016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C(文字为里,书法为表)

2.A(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艺术和实用捆绑在一起,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时,不需要区分是纯艺术还是实用)

3.D(必将成为传播地域最广的国际艺术。说法太绝对)

4.A

5.C(应为授予官职)

6.B(是通过大长公主,“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

7.(1)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为:担任;扞:抵御;于东界: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句意信达2分)

(2)从前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时,从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军进攻的阻难。(“关”“从”“乡”各1分,句意信达2分)

8.(5分)“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词,各具情状。(2分)就描摹对象看,“杳杳”写山,“落落”写水,“啾啾”写鸟,“寂寂”写人,“淅淅”写风,“纷纷”写雪,“朝朝”写景,“岁岁”言情。八组叠词,各有侧重。(2分)就词性看,八组叠词,有形容词、有副词、拟声词、名词等,也富于变化。(1分)(意思和思路相近即可)

9.(6分)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幽暗深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人们带入一个冷森森的境界,让人觉得寒气逼人。(1分)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1分)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1分)尾联结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1分)诗人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1分)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最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1分)(意思和思路相近即可)

10.(6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2)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注意“缊”“敝”“知”“兮”字的写法)

11.(1)(5分)(1)答E给 3分,答C 给 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文中看不出鲁校长热心教育,很有事业心,他只是想多争取教育经费。D项来找郑成去走县长关系的人少了,郑成并没有众叛亲离。B项放下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处世态度和原则,说放下尊严言过其实了。)

(2)(6分)①结构上与前文的几处伏笔形成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情节结构更曲折。前文有三处伏笔:一郑成在镇中学呆了快二十年,许多同事都找门路调到县城的中学了,他的许多同学在省城各部门,但他不想为此求人,就连他妻子因工伤被炒鱿鱼,他也没求人。二他和县长大学时是上下铺的兄弟,关系比较铁。三思来想去决定请县长吃饭,约定先提出自己的事情。因为有这几处伏笔,所以当作者最后才说出宴会背后的真相时,不仅不给人突兀感,反而给人前呼后应,浑然一体的感觉,同时也使宴会上发生的一切更合情理。郑成本不爱求人,关系算得上铁的同学来当县长,许多人蜂拥而来托郑成去求县

长,郑成带上一干人去求县长,结果被县长拒绝了。这样的情节安排也算得上曲折有致了,然后再说出宴会上郑成和县长的所作所为都是事前编排好的,这样让故事情节再生波澜,更加引人入胜。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郑成虽不愿找门道,走关系,但面对亲朋好友的请求,他并没有直接决绝地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不让大家难堪的方式,同时成全了县长不徇私情的美名,体现了他的善良和智慧,同时,更体现出他在请托之风面前,决不妥协的坚定。③深化了主题。在请托之风盛行的今日,不仅有郑成这样的普通人,更有黄县长这样的官员站出来坚决抵制,而且达成共识,结成同盟,并且见到了成效。(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3)(6分)郑成的性格特点是:①正直,有自己的操守。同事们争相找门路调往条件更好的县城中学,郑成一直坚守在镇中学,近二十年,不是他没门路,而是他有自己的操守,不愿找门道,托关系,领导、朋友、同事、亲戚求他找县长,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②真诚,善良。本不愿意为校长去找县长,但当校长问他与县长的关系时,他还是如实相告。同事小胡来找他时,他不知道怎么答复,是怕他尴尬和失望③淡泊名利,更在意精神上的满足。当黄县长在临走前提到,他妻子那事,于情于理,本该早解决时,他没有任何回应,但一说起当年那出戏,他甚是欣慰。(每点2分,每点概括1分,分析1分,其他答法,言之有据即可)

(4)(8分)这笑包含如下一些意味:①当年那出戏演的圆满成功,让他们摆脱了请托之风的重负后的快意。②世事变迁,依然葆有纯真的同学情谊,没让世俗的名利掺进他们的友谊之中的欣慰。③守住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保全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没在崇尚捷径,请托之风盛行的今日迷失自己的自豪。④通过努力,弊绝风清时代的到来,可以期待的信心。(每点2分,言之有据,意思相近即可)

12.(1)(5分)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A这里主要是体现他对三峡工程高度负责,要确保工程质量。B“主要是想表现张光斗和敌人斗争的聪明智慧”错,此处主要是表现他忠诚的爱国之情。D文章两次提到“文化大革命”的背景,目的是要表现张光斗在遭遇极度不公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学术理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2)(6分)①为新中国留下20箱水电资料,为国家“一五”期间水电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②开创我国水利教学多项第一;③撰写出版3部学术巨著;④指导密云水库抢险;⑤为三峡工程提供技术保障;⑥指导全国其他各大水利水电工程。(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3)(6分)这句话体现了张光斗先生如下一些品格①心系祖国和人民,把祖国和人们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张先生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重要开拓人,在水电教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瓦西到长江中上游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几乎每一处大型水电站的工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却说自己“为人民工作得少”。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人民,在他看来比之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自己所作的实在不算多。②不计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张先生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毫不介意。在国家有条件为他改善居住条件的时候,他让给了更需要的年轻人,他不看重个人得失,所以觉得“受之于人民多”。③谦逊。张先生面对取得的荣誉和成就,没有丝毫自满,相反觉得自己所作的离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还相差很远。(每点2分,意思相近,言之有据即可)

(4)(6分)从材料看他取得人生成功的因素有:①良好的学校教育。张先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先后就读的上海交大附小、附中以及上海交大,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都是群英荟萃的名校。②自身的勤奋努力,严谨认真。年老的他每日伏案,相继于1992年、1994年、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和《专门水工建筑物》共3部学术巨著。耄耋之年,还攀着脚手架爬到三峡工程56米高的底孔位置,用手去摸孔壁。。③爱国情怀。解放前夕,在华工作的美国水电工程师力邀张光斗赴羡工作,他却说:“我是

【大肆宣扬的意思】

中国人,是中国人民养育了我,我有责任建设祖国,为人民效力。”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是他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④不计个人得失,淡泊名利的境界。密云水库的加固工程的设计不让他签字,他说:“我是为人民工作的,不是为哪一个人工作,让我签字也好,不让我签字也好,总之我要对人民负责。”抛开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去。(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3.(3分)A(侧重点不同。“大吹大擂”偏重在大肆宣扬; “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偏重在不觉得害臊;“自吹自擂”偏重自我吹嘘。用法不同。“大言不惭”往往跟说话相关的词语配合使用;“大吹大擂”“自吹自擂”前面能加否定词“不”修饰;“大言不惭”则不能。)

14、(3分)C(A项句式杂糅,应将“从”改为“以”;B项搭配不当,应将“纪念活动”改为“纪念日”。D项,语序不当,“训练的残酷”应改为“残酷的训练”。

15.(3分)A(该语段第一句的主语是“中国古代城市”,根据陈述一致原则,排除C、D;根据转折关系句子应将强调内容放在转折词之后的原则,并结合语段中“单向性”“经济上则是„„的供应”等内容,可确定应选A)

16.(6分)①许多学者都这样认为 ②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动感的画面) ③数学美具有丰富的内涵(每点2分)

17.(6分)构图要素:(1)图片上方是两个“8”和“健身”的第一个字母“JS”叠合成的图案(2分),下方是“全民健身日”的汉字及英文(1分)。

(2)寓意:健身运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或答天天健身,天天快乐的寓意。(意思相近即可)(3分)

18.(6分)参考立意:金子闪光需要一定的条件。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和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适合自己比勤奋努力更重要。 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评卷时议定)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大肆宣扬的意思】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精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迁居睢阳。曾经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因为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很宠爱他,允许他有自己推举梁国国相和二千石级官员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戏的排场,比拟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听说后,心中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景帝不满,就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而向他们查问责备梁王的所作所为。当时韩安国是梁国的使者,便去进见大长公主,哭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从前吴、楚、齐、赵等

七国叛乱时,从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军进攻的阻难。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关中,而诸侯作乱,一谈起这件事,眼泪纷纷下落,跪着送我等六人,领兵击退吴楚叛军,吴楚叛军也因为这个缘故不敢向西进军,因而最终灭亡,这都是梁王的力量啊。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苛细的礼节责怪抱怨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因此出行开路清道,禁止人们通行,回宫强调戒备,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的,他就是想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县炫耀,在内地让车马来回奔驰,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现在梁使到来,就查问责备。梁王恐惧,日夜流泪思念,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怜惜呢?”大长公主把这些话详细地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把这些话告诉皇帝。”转告之后,景帝内心的疙瘩才解开。安国的名声因此显著。

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起用他为二千石。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他贪嗜钱财。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意义
大肆宣扬的意思(二)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格,还不是全部。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 “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至于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 再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 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所以你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

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 补: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

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处是这样的: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说出了这一番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孔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

”表现出两个不同学派对同一事物发出的不同感想。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涡阳)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发现】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过两份手抄本帛书《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第八章

引申含义

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老子最赞美水,他认为水德是最接近道的。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对于理想中的管理者,老子称之为“圣人’,也就是“道”的体现者。他说崇高的德行应该具有水一样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他试图借水的品格来给人的行为树立一个榜样:水自身柔弱至极,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论长短。一个人要效法“水”的无私善行,就要做到水一样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体现道的“上善”之水所拥有的是“不争”的品格。老子所说的“不争”,通俗地讲就是不争利、不争名、不争功。

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名将冯异就很具有老子所说的水之“不争”的特性。冯异跟随刘秀起兵,一直以治军有方而著称。每次战斗后都要为战士们评功论赏。这时各位将军都为争功而大呼小叫,争得不可开交。唯独冯异每次都独坐在大树之下,任凭光武帝评定。于是大家就给他取了个雅号,叫他“大树将军”。这样,冯异直到去世,都从不居功自傲,一直尽忠王室。当然,他的美德也使他深得刘秀的信任,并且得到了开国武将难以得到的善终。

“不争”所产生的理想效果,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教导我们效法水之“不争”,并非是教人凡事不求进取、无所作为,而是教人要用无为的心来做有为的事。具体的准则老子通过水的“七善”来做解释:一个人的行为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即“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深沉渊默,即“心善渊”;待人像水一样仁爱友善,即“与善仁”;说话像像潮水一样准时有信,即“言善信”;从政要像水一样持正平衡,即“正善治”;做事要像水

一样发挥最大效能,即“事善能”;行动要像水一样把握时机,即“动善时”。老子说

【大肆宣扬的意思】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善于用人的领导是谦下不争的,人们会自觉向他聚拢,主动献策出力,这样才会赢得人心,培育出优秀的团队。

“上善若水”体现的老子的人生态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虽然老子的这套人生哲学,极少有人能够做到极致完美,但我们至少可以心向往之,并努力为之,能有修炼“七善”中一项美德,也可以树典范了。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放低自己的姿态,以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对待被管理者,这样才能为被管理者所推崇。领导者若是学得此篇,就会不张扬、不巧辩,对自身的环境也就能泰然处之,以自己所具有的美好如水的品德去感化众人,而不是时时刻刻大肆宣扬自己,这样才接近于老子的“道”。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

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至于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

补充: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 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2015年镇海中学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
大肆宣扬的意思(三)

语文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B.(A.“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大师”等;C. 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D. “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

6.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7.示例:

赞同。①这是她的个人自由,公民的职业选择应当得到尊重,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各自的选择。②辞职理由充满情怀,人不能因为工作而丢掉自己的生活,为了诗意的生活,应该尽情释放生命的激情,追逐新的体验,洒脱地做出选择。

不赞同。①都任性地去看世界了,谁来建设伟大祖国?工作的成就感、为家人打拼的满足感也弥足珍贵,身体不能走在路上,我们的思想也可以走在路上。何况,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去看看世界不必非得一定要到那个地方。②辞职时很潇洒,再回来却不容易,过日子不能太任性。生活本身是需要成本的,到处走走也是需要成本的,每个人在选择之前都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观点明确1分,理由每点2分)

8.C “异托邦”不是根据SNS所提供的“虚拟”世界提出的。文章是为了阐述“虚拟空间”而借用的社会学理论。

9.D(原文为不再具有“任何的实质性意义”,D项表述将原有内容绝对化了。)【大肆宣扬的意思】

10.①诱惑的色情、血腥的暴力、异国的情调乃至无厘头成为谈论的主题。②网络(电脑屏幕和智能手机)成为交流的途径。③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谈话的主体。(每点1分,如果只答“在这个‘看不见’的世界中,改变的还不仅仅是谈话的主题、交流的途径,随之改变的还有谈话的‘主体’”得1分。)

11.(1)加强语势,说明世上可看之水很多;(2)为下文提出都姜堰和九寨沟的水极富个性,最值得一看做铺垫。(两点各一分)

12.(1)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将都江堰的水

试题 第1页 共4页

和岷江水进行对比,表现了水的柔劲、可塑以及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生命活力。(2分)为下文说都江堰的水是现实的水张本。(1)

13.“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流淌过的这片平凡土地,是都江堰灌溉农田、哺育人类这种最实际的功用。(2分)(意思对即可)

“净”是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净,是九寨沟远离尘嚣、静静存在的清净,是这水让人洗却尘俗、坚守贞操的纯净。(2分)(意思对即可)

14.第一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1分)

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1分)

第二问: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1分)。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1分);九寨沟的水,使人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1分)。

15.(5分)评分原则:观点明确,联想合理,分析精当,语言通顺,得5分;观点明确,联想合理,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4分;有观点但不够明确,联想基本合理,分析较具体,语言通顺,得3分;观点不明确,联想不够合理,分析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得1-2分。

16.D(杜:堵塞,闭。)

17.A(B.才/就。 C.认为/在。 D.代词,自己/代词,他。)

18.A(曹植和丁敬礼都是正面例子。)

19.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20.(1)如今从前我年少时所写的辞赋全部送给你。

(2)除了这些文章,(其他)说没有毛病的文章我还没有见过。

21.比喻、用典。

22.不正确(1分)。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隐居环境的幽静和隐居生活的闲适,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 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2分); “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

试题 第2页 共4页【大肆宣扬的意思】

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1分)“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1分)

23.拒人于千里之外(拒人千里之外、拒人千里)

24.孟子认为为政必须好善。(1分)如果爱听好意见,那么天下的人都愿意不远千里地赶来把好意见告诉给他;这样,就会吸引天下的有识之士,治理国家就会游刃有余了。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真正的有识之士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而奸邪的馅媚之徒就会乘虚而入。这样一来,想治理好国家就是不可能的了。(2分)这个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治理好一个国家并不单靠执政者个人的能力、智慧和学识,而应当广泛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1分)

[译文]孟子说:“喜好善良就优于天下所有的人,何况是鲁国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喜好善良,那么四海之内的人们都将不远千里而来告诉他善良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不喜好善良,那么人们就会说:„瞧他那洋洋自得的样子,我早就知道这种人了。‟洋洋自得的声音和样子,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读书人都止步于千里之外,那么谗媚奉迎的人就会前来。和谗媚奉迎的人一起相处,国家要想治理好,可能吗?”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植敬白:德祖兄,几天不见,非常想念你,估计你也是吧。

我从小喜欢写文章,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二十五年了。从前王粲在汉南首屈一指,陈琳在河朔独占鳌头,徐干在青土名列前茅,刘祯在海边最是出色,应玚在此地发迹,而你在上京极负盛名。此时,他们人人都觉得掌握了学问的本质,文章的真谛。我们大王于是设置天网来网罗他们,用天下来聚集他们,如今全都聚集到魏国了。以徐干的才能,不擅长辞赋,却经常说能达到和司马相如一样的风格,就像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我从前写文章嘲讽他,他反而大肆宣扬说我那是称赞他的文章。我也不能妄自感叹的原因,是害怕后人耻笑我。

世人的著述,不能没有一点儿毛病。我也喜欢被人指点批评自己的文章,有不好的地方,立即就改正。从前丁敬礼经常写些小文章,让我来润色,我自认为才能比不上他,就推辞了。丁敬礼对我说:“你担心什么呢,文章的好坏,我一个人承担,后世的人谁知道

试题 第3页 共4页

给我润色的人是哪个?”我经常感叹这句很富哲理的话,认为这是美谈。从前孔子的文辞,人们可以和他交流,到他编纂《春秋》的时候,连子游子夏这样的人竟然都不能改动一句话。除了这些文章,其他没有毛病的文章我还没有见过。

可能只有拥有像南威那样的美貌,才可以谈论什么是淑媛;具备龙泉剑那样的锋利,才可以谈论如何割断东西。刘季绪的才能比不上别人,但是喜欢挑剔人家的文章,指摘人家的缺点。从前田巴诋毁五帝,蔑视三王,一下子就能让一千人心悦诚服,但是遭到鲁仲连的一通反驳,便终身闭口不再说话。刘修的辩才,还不如田巴,如今像鲁仲连那样的人,也不难找到,(一般人)可不能逞能!人们各有喜好,像兰、茞(古书上的一种香草)、荪(古书上的一种香草)、蕙(兰花的一种)的芬芳,是众人喜欢闻的,但是海边上有喜欢追着臭味跑的人;《咸池》(黄帝所作)、《六茎》(颛顼所作)的音乐,是众人都喜欢听的,但是墨翟却有指责它们的议论,怎么能一样看待呢!

如今将我年少时所写的辞赋全部送给你。辞赋是小技艺,本来就不足以用来宣扬大道理,垂范后世。我虽然没什么德行,但是作为王侯,还是应当尽力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建立永世的基业,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难道只以空洞的文章来建立功勋,用辞赋来追求成为君子吗?如果我的志向没有成功,我的方法没有被推行,我就将采集人们的言论,辨别时事的成败得失,评定仁义的本质,成就自成一家的学说。即使不能把文章藏在名山,也要把它们传给有同样志趣的人。我要坚持到白头,哪里是今天说了就算了呢?我大言不惭,是因为我知道您懂得我的心意。

明天早晨我去迎接你,信上就不一一叙述了。曹植书。

试题 第4页 共4页


大肆宣扬的意思相关热词搜索:大肆宣扬的反义词 大肆渲染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肆宣扬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肆宣扬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4194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