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2016-06-04 09:01:0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共5篇)语文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语文》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第一篇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

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形象做些积累。(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精华)

导语: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思乡送别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诗、闺怨诗

一.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风格:清新质朴,清丽洗练。。

艺术手法:白描、衬托等。

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抒发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闲适自得的心情;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如: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二.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三.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

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3.分析重点: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 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五. 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主旨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艺术手法:抒情手法一般是借古讽今,对比,虚实结合(历史的繁华为虚,眼前的凋敝,颓败,衰败为实)

六.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抒情手法: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也有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2.形式标志: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3.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4.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早梅 张胃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七、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与咏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而苏轼则以形象来喻理。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①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别业即别墅)》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②、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

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气吞寰宇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附录一:

1.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术语: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

《一_——五年级古诗背诵题目》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第二篇

一年级古诗背诵题目

春晓——孟浩然

静夜思——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送别——王维

长干行(两首)——崔颢

玉阶怨——李白

塞下曲(三首)——卢纶

江南曲——李益

关山月——李白

游子吟——孟郊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鹿柴——王维

竹里馆——王维

送别——王维

杂诗——王维

宿建德江——孟浩然

登鹳雀楼——王之涣

八阵图——杜甫

送灵澈——刘长卿

江雪——柳宗元

行宫——元稹

问刘十九——白居易

何满子——张祜

登乐游原——李商隐

寻隐者不遇——贾岛

渡汉江——李频

哥舒歌——西鄙人

送上人——刘长卿

弹琴——刘长卿

回乡偶书——贺知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凉州词——王翰

早发白帝城——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枫桥夜泊——张继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二年级古诗

1.《渔歌子》【唐】张志和

2.《滁州西涧 》唐】

3.《劝学》 【唐朝】 颜真卿

4.《约客》【宋朝】赵师秀

5.《明日歌》【清】 钱鹤滩

6.《 春夜喜雨》【唐朝】杜甫

7.《凉州词》 【唐 】王之涣

8.《登幽州台歌》【唐朝】陈子昂

9.《游园不值》 【 南宋】叶绍翁

10.江南――汉乐府

11.敕勒歌―――北朝民歌

12.出塞――王晶龄

13.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14.望天门天――唐 李白

15.别董大――高适

16.鸟鸣涧----唐王维

17/归家—唐 杜牧

18/春雪--- 唐 韩愈

19/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20/咏绣障—唐 胡令能

21/江南春—唐 杜牧

22.秋风引—唐 刘禹锡

23/秋夕—唐 杜牧

24/题秋江独钓图—清 王士祯

25/长歌行 –汉乐府

26/示儿—宋 陆游

27/夏日绝句----宋 清照

28.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

29/乐游原—唐 李商隐

3.0送友人---唐李白

31/送朱大入秦 ---唐 孟浩然

32.泊船瓜州---宋 王安石

33/忆江南-----唐 白居易

34/小池---宋 杨万里

3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3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试

37/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38/望洞庭----唐 刘禹锡

39、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

40./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三年级古诗

1、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2、 秋词 (唐 刘禹锡)

3、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4、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5、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6、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7、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8、 月夜 (唐 刘方平)

9、 鸟 (唐 白居易)

10、

11、

12、 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14、乌衣巷 (唐 刘禹锡)

15、山中送别 (唐 王维)

16、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17、画眉鸟 (北宋 欧阳修)

18、孤雁 (唐 杜甫)

19、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20、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21、望岳 (唐 杜甫)

22、长城 (唐 汪遵)

23、送友人 (唐 李白)

2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25.、渔歌子 (唐)张志和

26、清明(唐)杜牧(mù

27.惠(huì)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shì)

28.浪淘沙 (唐)刘禹锡

29.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3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3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32.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33.题西林壁 (宋 苏轼)

34. 乡村四月 翁卷

35.墨梅 元 王冕(miǎn)

36.石灰吟 (明)于谦(qiān)

37. 竹石 清 郑燮(xiè)

38. 村居 清 高鼎(dǐng)

39. 所见 (清)袁枚

40.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四年级必备古诗

1.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 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

4. 晚春——韩愈

5. 新嫁娘——王建

6. 春怨——金昌绪

7. 桃花溪——张旭【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8. 闺怨——王昌龄

9. 从军行——王昌龄

10. 逢入京使——岑参

11. 寒食——韩翃

1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3. 征人怨——柳中庸

14. 池上——白居易

15.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6.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17.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杜牧

18. 书院——刘过

19. 赤壁——杜牧

20. 泊秦淮——杜牧

21. 金陵图——韦庄

22. 金缕衣——杜秋娘

23. 读书——陆九渊

24. 观书——于谦

25. 劝学——孟郊

26.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27. 边词——张敬忠

28. 十五——王安石

29. 岁末到家——蒋士铨

30. 忆母——倪瑞璿

31. 就义诗——夏明翰

32. 夏日绝句——李清照

33. 暮江吟——白居易

34. 宿建德江——孟浩然

3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6. 使至塞上——王维

37.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38. 桑茶坑道中——杨万里

39.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40. 塞下曲——李白

五年级必备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2、《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

3、《示儿》——(南宋)陆游

4、《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5、《天净沙.听雨》——(元)乔吉

6、《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7、《西游记》诗词——(明)吴承恩

8、《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9、《清平乐.会昌》——毛泽东

10、《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11、《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12、《蝉》——(唐)虞世南

13、《拟古九首其一节选》——(晋)陶渊明

14、《老马》——(唐)姚合

15、《赠花卿》——(唐)杜甫

16、《听邻家吹笙》——(唐)郎士元

17、《论诗》——(清)赵翼

18、《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

19、《画眉鸟》——(唐)欧阳修

20、《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2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22、《就义诗》——吉鸿昌

23、《口占一绝》——李大钊

24、《送崔九》——斐迪

25、《终南望馀雪》——祖咏

26、《相思》——王维

27、《听筝》——李端

28、《玉台体》——权德舆

29、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30、《后宫词》——白居易

31、《春思》——李白

32、《赠内人》——张祜

33、《集灵台》(其一)——张祜

34、《集灵台》(其二)——张祜

35、《宫词》——朱庆馀

36、《寄人》——张泌

37、《陇西行》——陈陶

38、《已凉》——韩偓

38、《贾生》——李商隐

39、《瑶池》——李商隐

40、《嫦娥》——李商隐

《花容月貌寂寞宫》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第三篇

花容月貌寂寞宫,怨深情真动千古

【闺怨诗简介】

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

宫怨诗在历代都有佳作,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宫怨诗。班婕妤的《怨歌行》、左贵嫔的《离思赋》、梅妃的《楼东赋》等都抒写了后宫女子孤寂、哀怨、悲伤的情绪。唐代诗人王昌龄曾以写宫怨诗著称,他的《春宫曲》《西宫春怨》以及组诗《长信秋词》,都深刻地表达了宫廷妇女的怨苦与不平。此外,白居易的《后宫词》,李白的《妾薄命》,刘禹锡的《阿娇怨》,李益的《宫怨》,元稹的《行宫》,王安石的《明妃曲》等等,这些宫怨诗都充分地体现了被深禁在宫苑中的后宫女子的寂寞冷清和幽怨不平之情。

闺怨诗在《诗经》里就有,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如《邶风·谷风》《卫风·氓》等等;汉魏晋南北朝时,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古诗《行行重行行》,南北朝乐府《子夜歌》等。发展到唐代这类诗歌也进入鼎盛阶段,名作迭出,代表作有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玉阶怨》、温庭筠《望江南》、《菩萨蛮》等等。五代和宋朝也有很多闺怨诗词名作,如李璟的《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晏殊的《踏莎行·细草愁烟》,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闺怨诗的特点】

1、题目特点

闺怨诗的题目中多有“怨”、“宫”、“闺”、“思”等字眼;如《春宫怨》《玉阶怨》《望夫词》《秋闺思》《宫词》等。

2、思想感情

闺怨诗传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有四种:一是专写宫中失宠宫妃孤寂悲怨之情。如白居易的《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天明。”二是描写远戍边疆、永不复返的征人妻子的幽怨悲苦之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是写民间思妇或弃妇的别离苦情。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写了思妇楼头不见舟归的惆怅之情。四是的借少女怀春、美人迟暮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如李璟的《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借思妇念远以寄意,表达人生道路上的一段追求、盼望、幻灭的曲折经历,词中流荡着的那份迟暮之感,虚幻之情,正是李璟对政治、对人生感到空虚、幻灭的写照。

3、艺术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诗人善于捕捉抒情女主人公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刻画她们的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第二,独特的意象结构群。诗人为了真实而贴切地抒写宫女思妇的怨情,往往选择一个以悲郁幽寂为基调的意象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时间意象,空间意象,自然意象,器物意象构成。从时间上选用“春秋”、“月夜”、“日暮”等独特的景致;从空间来看,往往选取寂寞空庭、深掩重门、翠楼、长门等典型环境;自然物象常常选择月亮、落花、杨柳、黄莺等;器物意象常是清漏,团扇、珠帘、熏笼等高度“意象化”的特殊物象。用这样的意象群来渲染烘托女子的悲怨愁情,使得悲更见其悲,愁愈显其愁,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第三,含蓄委婉的抒情手法。闺怨诗常常采用含蓄委婉的抒情手法,将抒情主人公幽深哀婉的怨情凝练于具体的场景物象中,通过比兴衬托、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手法,创造出情味丰瞻的艺术境界,令人联想无穷,回味无穷。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描绘了宫女览春景而恨弥长,借景抒情,以景衬

情。

【作品赏析】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本词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词风含蓄蕴藉,委婉深沉。

开篇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一“ 堆”字,绘出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接着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这“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幽深无比。可是词人还没有让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点。作者先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女子的愁苦、伤痛无处倾诉,便深情地叩问花儿。花却在一旁缄默,是花不解人,还是花不肯给予同情?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对她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语浅而意深,情感层层推进,景与情就这样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了。

高考金题链接】

(201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后宫词阅读答案_后宫词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第四篇

<后宫词>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古诗全文如下: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译文]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后宫词阅读答案_后宫词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鉴赏]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后宫词阅读答案_后宫词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梦既不成,于是,斜倚熏笼,浓熏翠袖,以待召幸。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终归破灭,见出六层怨怅。一种情思,六层写来,尽缠绵往复之能事。而全诗却一气浑成,如笋破土,苞节虽在而不露;如茧抽丝,幽怨似缕而不绝。短短四句,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夜来不寐,等候君王临幸,写其希望;听到前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写其失望;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写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来,写其绝望。泪湿罗巾,写宫女的现实;求宠于梦境,写其幻想;恩断而仍坐等,写其痴想;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再写其可悲的现实。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宫词阅读答案_宫词翻译赏析_作者武衍》
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第五篇

<宫词>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武衍。其古诗全文如下:
梨花风动玉阑香,****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译文]
风吹动梨花漫天飞舞,玉阑花飘香。宫词阅读答案_宫词翻译赏析_作者武衍。****沉沉,锁住这似海深宫,锁住这宫阙中的宫女。也唯有这落花不能被这严格的宫规禁锢。它们亦不愿老死深宫,随风飞去,飞过宫墙。
[鉴赏]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理,多少年轻女子被掠((美名其曰“选”)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这是古代女子的悲剧。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宫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武衍这首宫词,以深惋之笔,借景托情,诗从描写宫苑****起笔。宫词阅读答案_宫词翻译赏析_作者武衍。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季节,可是宫苑里却“****沉沉”,一片沉寂;只有那雪白的梨花飘舞于阑干阶砌,更显宫禁之凄凉。建章,汉宫名,后泛指宫苑。“****”,是妙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宫女的青春。“锁”,则是诗眼。满庭****,闭锁于高墙之内,无由泄漏;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由这“锁”字自然地引出下面两句:“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出宫墙”,这是宫女的愿望,因此那落花“飞舞出宫墙”的眼前之景,特别触动她们的心,她们恨不得立即变成落花,飞舞而出落花在这里不仅起了引情作用,也起了对比衬托作用:落花飞出,无从禁止,而自己身锁重门,插翅也难飞,人不如花。“唯有”一句,更暗示宫禁森严,无处不戒备。“禁”字与上句的“锁”字相呼应,更烘托出宫女的不自由。
此诗构思精巧,写宫女之怨,但并未点出宫女,也没有着一“怨”字,只勾勒出特定的情态和气氛,引起读者必然的联想,使读者“由其所写之景物而观其未写的景物,据其所道之情事而默识未道之情事”,有心领神会之妙此外诗人以比和赋相结合以****喻佳人之年华,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这是“比”的手法后两句用“唯有”、“尽教”等字眼直抒胸臆,又是“赋”的手法。诗意既婉曲又显豁,很有唐人风味。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宫词武衍阅读答案 宫词朱庆余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后宫词宫词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4477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