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2016-07-12 13:18:4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共5篇)201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共有( ) A.2条 个 A.4B.5C.6D.无数3、为了搞活经济,某商场将一种商品A按标价9折出售,仍获利润10%,若商品A标价为33元,那么商品进货价为( ) A.31元B.30 2元C...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一)
201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共有( ) A.2条 个 A.4

B.5

C.6

D.无数

3、为了搞活经济,某商场将一种商品A按标价9折出售,仍获利润10%,若商品A标价为33元,那么商品进货价为( ) A.31元

B.30.2元

C.29.7元

D.27元

B.4条

C.5条

D.10条

2、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5,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

4、已知xm15 y5-2m,若m3,则x与y的关系为( )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5、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之和为257°,则这一内角等于( ) A.90°

B.105°

C.130°

D.1206、如图2,已知:在△ABC中,AB=AC,

D是BC边上任意一点,DF⊥AC于点F,E在

AB边上,ED⊥BC于D,∠AED=155°,则∠EDF等于( ) A.50° C.70°

B.65° D.75°

B

F D

图2

7、有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如图3),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设白皮有x块,则黑皮有32x块,每块白皮有六条边,共6x边,因每块白皮有三条边和黑皮连在一起,故黑皮有3x条边.要求出白皮、黑皮的块数,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3x32x

B.3x532x

C.5x332x D.6x32x

8、如图4,将正方形ABCD的一角折叠,折痕为AE,

∠B′AD比∠B′AE大48°,设∠B′AE和∠B′AD的度数分别为x、y,

图3

E

那么x、y所适合的一个方程组是( )

yx48A.

yx90yx48C.

y2x90

yx48B.

y2xxy48D.

y2x90

9、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7,如果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 A.16 A.1cm

B.25 B.3cm

C.38 C.6cm

D.49 D.9cm

10、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cm,则它的底边长不可能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五边形中,前四个角的比为1∶2∶3∶4,第五个角比最小角多100°,则五边形的五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学期,我们做过“抢30”的游戏,如果将游戏规则中“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获胜”,改为“每次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3谁就获胜”,那么采取适当策略,其结果_________者胜.

13、如图1,在△ABC,∠A=36°,D为AC边上的一点,AD=BD=BC,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_______个.

2

D

图1

C

14、已知△ABC的边长a、b、c满足(1)a2b40,(2)c为偶数,则c的值为________.

15、已知不等式5x2a3的解集是x

3

,则a的值是________. 2

16、方程3xy4中,有一组解x与y互为相反数,则3xy________ 17.一个正方形有_____条对角线.

18、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18cm,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cm,则其他两边长分别为________.

19、将一筐橘子分给若干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个橘子,剩下9个;如果每人分6个橘子,则最后一个小朋友分得的橘子将少于3个,由以上可知共有________个小朋友分________个橘子.

1

20、根据x的2倍与5的和比x的小10,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1、如图5,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DE过O且平行于BC,已知△ADE的周长为10cm,BC的长为5cm,求△ABC的周长.

22、儿童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图5

O

E C

某校七(1)、(2)两个班共104人去游儿童公园,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经估算,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问:(1)两班名有多少学生?(2)如果两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以省多少钱?

x33xky1023、已知是方程组的解,求k和m的值.

mxy8y1

2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x、5x-3,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5、某校七(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表:

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你有办法弄清这两个被污染的两个数字吗?说明你的理由.

26、某商场准备进一批两种不同型号的衣服,已知购进A种型号衣服9件,B种型号衣服10件,则共需1810元;若购进A种型号衣服12件,B种型号衣服8件,共需1880元;已知销售一件A型号衣服可获利18元,销售一件B型号衣服可获利30元,要使在这次销售中获利不少于699元,且A型号衣服不多于28件.

(1)求A、B型号衣服进价各是多少元?

(2)若已知购进A型号衣服是B型号衣服的2倍还多4件,则商店在这次进货中可有几种方案?并简述购货方案.【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一、填空题

1、40°,80°,120°,160°,140° 2、先报 3、3 4、4 5、答案不惟一 6、2 7、答案不惟一 8、7,7 9、1800°

1

10、2x510

2

二、选择题

11、C 12、B 13、D 14、B 15、C 16、B 17、B 18、C 19、A 20、D 三、解答题 21、15cm

22、(1)班有48人,(2)班有56人,合买可省304元

331k10x3

23、解:把代入方程组得,解得:k=-1,m=3.

y13m18

24、显然x2x,又若x5x3,则x5x32x不合题意. 所以:2x5x3,解得:x1,所以三角形周长为1225. 25、解:设捐款2元的有x人,捐款3元的有y人,则

x36xy740

解之得: 

y2162x3y47100

答:捐款2元的有3人,捐款3元的有20人.

26、(1)设A种型号的衣服每件x元,B种型号的衣服y元,则:

9x10y1810x90

,解之得 

12x8y1880y100

(2)设B型号衣服购进m件,则A型号衣服购进2m4件,可得:

182m430m≥69919

解之得≤m≤12 

22m4≤28

∵m为正整数,

∴m=10、11、12,2m+4=24、26、28.

答:有三种进货方案:(1) B型号衣服购买10件,A型号衣服购进24件; (2) B型号衣服购买11件,A型号衣服购进26件;(3) B型号衣服购买12件,A型号衣服购进28件.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二)
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

44x+64=328 (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1(45+x) (2) 3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

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

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这正是我们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2.补充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 (x=3,x=-4)

(2)2y(y-1)=3 (y=-1,y= 2)

(3)5(x-1)(x-2)=0 (x=0,x=1,x=2)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简单变形

教学目的

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归纳出方程的两种变形,并能利用它们将简单的方程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重点、难点

1.重点:方程的两种变形。

2.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二、新授

让我们先做个实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码。

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将它放在天干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显然两边的质量相等。

如果我们在两盘内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盘内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个方程,课本第4页上的图,你能从天平上砝码的变化联想到方程的变形吗? 让同学们观察图6.2.1的左边的天平;天平的左盘内有一个大砝码和2个小砝码,右盘上有5个小砝码,天平平衡,表示左右两盘的质量相等。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砝码的质量,1表示小砝码的质量,那么可用方程x+2=5表示天平两盘内物体的质量关系。

问:图6.2.1右边的天平内的砝码是怎样由左边天平变化而来的?它所表示的方程如何由方程x+2=5变形得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方程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问:若把方程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方程的解有没有变?如果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

式呢?

让同学们看图6.2.2。左天平两盘内的砝码的质量关系可用方程表示为3x=2x+2,右边的天平内的砝码是怎样由左边天平变化而来的?

把天平两边都拿去2个大砝码,相当于把方程3x=2x+2两边都减去2x,得到的方程的解变化了吗?如果把方程两边都加上2x呢?

由图6.2.1和6.2.2可归结为;

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让学生观察(3),由学生自己得出方程的第二个变形。

即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例1.解下列方程

(1)x-5=7 (2)4x=3x-4

解:(1) 两边都加上5,得x=7+5 即 x=12

(2) 两边都减去3x,得x=3x-4-3x 即 x=-4

请同学们分别将x=7+5与原方程x-5=7;x=3x-4-3与原方程4x=3x-4比较,你发现了这些方程的变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就是说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注意:“移项’’是指将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项时要先变号后移项。

例2.解下列方程

(1)-5x=2 (2) 31x= 23

这里的变形通常称为“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以上两个例题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

练习:

课本第6页练习1、2、3。

练习中的第3题,即第2页中的方程①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要他们说出每一步变形的根据,由他们自己得出采用哪种方法简便,体会方程的不同解法中所经历的转化思想,让学生自己体验成功的感觉。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7页,练习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天平实验,得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1.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把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不等零)的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第①种变形又叫移项,移项别忘了要先变号,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的区别。

五、作业

教科书第7—8页习题6.2.1第1、2、3。

2、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44x+64=328 3+x=(45+x) y-5=2y+l 问:大家观察这些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示:观察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 x-3=-l

5x2-3x+1=0 2x+y=l-3y=5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解几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2.解方程 (1) -2(x-1)=4

(2) 3(x-2)+1=x-(2x-1)

方程(1)该怎样解?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

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看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第(2)题可由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讲评时,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例题:解方程3x-[3(x+1)-(1+4)]=l

方程中有多重括号,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页,练习,l、2、3。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学习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五、作业

教科书第12页习题6.2,2第l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授

例1:解方程 x32x1-=1 23

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3(x3)2(2x1)=1 6

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让学生自己解。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

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

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

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2:解方程 x151x7=- 523

问:如果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应同乘以一个什么数?

应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2、3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练习第1题是辨析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认识和纠正解题中的错误)

四、小结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2.同学们要灵活运用这些解法步骤,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

五、作业

教科书第12页习题6.2.2第2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重点、难点

1、 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2、 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三)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

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卷

期末综合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7=21)

1. x=1是关于x的方程3x-m +1=0的解,则m的值是 ………………………………( )

A.-4 B.4 C.2 D.-2

3x2y12. 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  变形正确的是 ………………………………( ) 4x3y2 12x6y49x6y33x6y112x8y1 D.  C.A. B.12x12y64x6y212x9y28x6y4 3. 不等式x<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

A. B.

C. D.

4. 若代数式-3x y 与2x y 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 )

A.  2 B. m   2 C. m  2 D. m2m n1n1n1n

1

5. 已知△ABC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6. 如图,△DEF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ABC ……( )

A.把△DEF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把△DEF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把△DEF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把△DEF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7. 某校春季运动会比赛中,八年级(1)班、(5)班的竞技实力相当,关于比赛结果,甲

同学说:(1)班与(5)班得分比为6:5;乙同学说:(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40分.若设(1)班得x分,(5)班得y分,根据题意所列的方程组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4×10=40)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8. 请写出一个解为x=2的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

xa9. 已知  是方程2x + y =0的一个解,则6a+3b+2=____________; yb

10. 若a>b,比较大小关系:-3a+5______-3b+5;

11. 已知关于x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则m的值是__________;

m-13nm+n

12. 三角形两条边长为5和2,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___________;

113. 不等式(m-2)x>1的解集为x,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m-2

14. 如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要使它旋转后与自身重合,

至少应将它绕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为_______;

15. 如图,则∠A+∠B+∠C+∠D+∠E=_________;

16. 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

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图) ya17. 已知方程x-2a=3, + =4 ;①若y=6,则x=_________; 36(第14题图)

②若x>1且y<0,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89分)

3xy3x-31-x18.(9分)2+ 1 = 3 19.(9分)解方程组: 2xy12

2x53(x2)20.(9分)解不等式组  x  1 x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2

(第16题图)

21.(9分)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图形,请你用七巧板 中标号为①②③的三块板(如图1)经过平移、旋转拼成图形.

(1)拼成矩形,在图2中画出示意图.(2)拼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图3中画出示意图. 注意:相邻两块板之间无空隙,无重叠;示意图的顶点画在小方格顶点上.

22.(9分)如图,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D=35°, 求:(1)∠EBC的度数;(2)∠A的度数. 对于上述问题,在以下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式).

解:(

1

)∵CD⊥AB(已知)

∴∠CDB= _______________

∵∠EBC=∠CDB+∠BCD ( )

∴∠EBC= _______+35°=_________.(等量代换)

(2)∵∠EBC=∠A+∠ACB ( )

∴∠A=∠EBC-∠ACB.(等式的性质)

∵∠ACB=90°(已知)【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A=_________ -90°=_________.(等量代换)

23.(9分)王老师正准备装修新买房屋的地面,到一家装修公司去看地砖,公司现有一批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瓷砖(如下图)供用户选择.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1)若王老师考虑只用其中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则供他选择的正多边形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王老师考虑想从其中任取两种来组合,能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组合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王老师考虑从其中任取三种来组合,能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组合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举一种组合方法)

24.(9分)某酒店客房部有三人间,双人间客房,每天每间的

收费标准如右表:

一个200人的旅游团入住该酒店,住了一些三人间和双人

间客房,且每间客房正好住满,住一天共花去住宿费12800元,

问旅游团住了三人间和双人间客房各多少间?

25.(13分)某校团委为了教育学生,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并为获奖的

同学颁发奖品.小红与小明去文化商店购买甲、乙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若买甲种笔记本20个,乙种笔记本10个,共用110元;且买甲种笔记本30个比买乙种笔记本20个少花10元.

(1)求甲、乙两种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若本次购进甲种笔记本的数量比乙种笔记本的数量的2倍还少10个,且购进两种笔记本的总数量不少于80本,总金额不超过320元.请你设计出本次购进甲、乙两种笔记本的所有方案.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四)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及加强测试题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五)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华东师 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顺利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

程标准》的改革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

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班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24人,其中男14人,女生10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

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

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

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

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

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

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

手实践。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

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三、教学内容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

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

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章:轴对称图形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

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

变换的思想。

本章重点: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

本章难点:数学说理。

第十一章:机会的均等和不等。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

数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

本章重点: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

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

本章难点: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 方法与过程目标: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

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1课时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课时

方程式的简单变形 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6.3 实践与探索 3课时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7.3 实践与探索

8.1 认识不等式

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8.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9.1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9.2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9.3 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10.1 生活中的轴对称

10.2 轴对称的认识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画图形的对称轴

画轴对称图形

设计轴对称图案

10.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11.1 可能还是确定

11.2 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11.3 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 1课时 6课时 2课时 1课时 5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相关热词搜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7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几何说理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4805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