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党员管理的方法

党员管理的方法

2016-09-01 10:19:1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党员管理的方法(共4篇)党员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党员精细管理方法的初探党员精细管理方法的初探第二油矿课题组[摘要]基层党员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先锋作用的系统工程。在油田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深入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本文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尝试探讨阐述了党员精细管理的...

党员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党员管理的方法 第一篇

党员精细管理方法的初探
党员管理的方法 第二篇

党员精细管理方法的初探

第二油矿课题组

[摘要]基层党员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先锋作用的系统工程。在油田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深入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本文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尝试探讨阐述了党员精细管理的方法与途径,旨在通过实施党员精细管理,促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关于党员管理的问题,在组织建设中已经有明确规定,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加符合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的管理方法,我们称之为精细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教育载体、评价机制、帮带结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约束机制,其目的就是确保党员队伍在生产实践中,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一、实现党员精细管理必须活化教育载体。

教育作为载体的一种形式,在党员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古板,单调的形式往往会削弱教育的效果,有的时候甚至是负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化载体上下功

夫,使得教育能够保持长久的“功效”。

抓好教育先导,实行分层分岗学习。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的变化,党员思想观念和教育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分层分岗学习具有科学性和必要性。分层分岗学习要坚持以人为本,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根据教育对象的职级、岗位职责、工作特点,思想状况等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在机关党员干部中的管理中,以突出指导性为切入点,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并开展读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中,以突出实效性为切入点,采取分区域交流学习,邀请老师专家,对基层党员干部多方面进行培训;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则突出灵活性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教片等有效载体开展教育宣传,让党员从书本、报纸上获取相关知识。自觉实践党的终旨。在开展分层分岗学习活动中,使党员干部学习理念进一步树立,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通过分层分岗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不断引

向深入。

灵活引导方式,上好精品党课。党课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种传统方法,精细管理就是要在灵活引导上下功夫,在方式方法上创新实践。一是把党课单一的课堂形式演变为座谈讨论,观看视频专题,知识问答等,达到党课活化的效果。

二是在党课内容上求精,突出党员关心的热点焦点,在此基上立题,力求课后反响深远强烈,能在党员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和碰撞。为了达到精的目的,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在基层支部中进行,筛选那些具有主题特色,导向性强的党课作为专题,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已达到教育的目的。 用文化筑牢教育的根基。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文化也是教育的一种载体。用文化内涵来滋润教育,其效果更加牢固,我们有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主的大庆文化。基层单位的有安全文化,家文化,以及六小文化等。把这些文化应用到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对提高党员的修养,保持党员的先进

性,能够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

【党员管理的方法】

二、增强党员内动力必须构建评价机制。

目前,有些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个别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到位,这不仅有损党员在员工群众中的形象,更影响基层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改善这种现状的办法,必须探索建立有效的党员评价管理机制。要围绕“三化”管理机制,增强党员的内在动力。

一是细化党员日常教育。将党员队伍按照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岗位工种、情趣爱好、内在需求等进行精细分类,做出相应的评估,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管理,“缺

什么,补什么”,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党员管理有的

放矢,目标明确,达到的党员精细化管理效果。 二是量化党员积分竞赛。党员“积分”竞赛就是把基层党员日常工作、参加组织生活、党员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示范作用等方面的主要成绩进行量化,采取“积分”的办法,对党员做出综合评价。激发了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党员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实现了党员管理由

定性向定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三是民主评议党员坚持“四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评价党员作用发挥的一把尺子。而评议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整个评议过程,所以,在评议过程中必须做到四评。即群众测评,党员互评,支部考评,上级终评。通过四评这把镜子,用党员的标准照自己,照别人,为自己整改找到方向。 我们把这三点作为建立评价机制的一些做法,其目的是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实现党员精细化管理。

【党员管理的方法】

三、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搞好帮带结合。

帮带结合是有效加强党员管理的重要方法,不仅体现对党员的关怀与关爱,更是对党员队伍整体作用发挥的一项有力举措,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真心搞好帮扶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党内关怀、帮扶长效机制,才能扎实做好帮扶党员工作。在党员队伍中,家

庭状况各有不同,有的家境比较好,有的则经济拮据,琐事较多,这些成为拖后腿的因素。如何让这些党员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成为组织关住的问题。因此,除了在工作上支持鼓励,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关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实施“物质帮扶”,针对年老体弱、长期卧病在床、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的党员给予一定物质资助。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情况,通过工会申请各种困难补助,逢年过节做好慰问工作,把组织的温暖送到家里;二是实施“思想帮扶”,针对于一些特困党员存在“等、要、靠”的思想,采取正面引导、个别谈心、典型激励等手段,帮助党员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三是在工作的安排上尽量考虑他们家里实际问题,如照顾老人的问题,孩子就近上学的问题等。依托帮扶活动载体,改变传统党内帮扶临时帮扶多,经常性帮扶少的问题。拓宽党员帮扶对象层面,加大党员相互帮扶力度。组织结对帮扶实现“四定”,即定责任,定目标、定措施、定期回访,保证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做好帮扶党员工作,不但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而且能够调动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二是用心抓好党员帮带工作。党员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员在帮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在党员帮带活动中,需要着力强化党员的先进性

2016党员三会一课管理措施
党员管理的方法 第三篇

党员三会一课管理措施

党员“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党支部建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以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管理的方法】

一、支部党员大会制度

1、党员大会召开的时间。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召开或适当增加大会的次数;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宜推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党员必须超过支部党员人数的半数才有效;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能到会的党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会议由支部书记主持。开会前,党支部要结合形势、围绕工作,确定支部大会的议题,并将会议内容、要求事先通知全体党员。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吸收非党干部或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列席会议。

党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定期听取、讨论支部的工作报告,对支部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接受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讨论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二、党支部委员会议制度

党支部委员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研究,可以随时召开。支部委员会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支部委员会人数的半数才有效;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能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党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和否定,如发现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时,支部委员会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三、党小组会制度

党小组会是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支部有特殊任务,次数可增加,也可以推迟召开。 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支部的决议,讨论贯彻支部决议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的决议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研究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等党务方面的有关工作。【党员管理的方法】

四、党课制度【党员管理的方法】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提高党员政治思想觉悟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三个月要上一次党课,也可结合形势任务的需要,相对集中使用党课教育时间。

党课教员一般由在院党员领导干部或先进党员担任,也可聘请上级党组织的党员领导干部或聘请党校的教授授课。

上好党课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突出党员教育的特点。党课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党的中心任务,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授党的基本知识。二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要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解决党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根据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规划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党课教育计划。四是定期检查和讲评党员接受教育情况,适时对党员进行理论测验,并作为支部党建目标的考核内容。

党员三会一课管理措施 [篇2]

一、关于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

(一)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意义(为什么要将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作为专题培训内容?)

就全国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开始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使得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日益庞大的流动党员群体。有资料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农民工2.7亿人,其中有流动党员近400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党员流动呈现出四种趋势:一是流动党员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二是党员流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三是党员流动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长;四是流动党员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除此之外,流动党员中文化素质较高、有技术专长的人将会逐步增多,党员流向的行业也会日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党员的管理就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既是新形势下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我们商洛来说,今年市委提出了“五大党建”,即农村党建、社区党建、机关党建、非公党建和流动党建,将流动党建与其它4个党建并列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前我们也经常抓流动党建,但并没有将其与农村、社区和机关党建相提并论、并驾齐驱,由此可以看出,流动党建已经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流动党员的概念及界定

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流动党员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我们一般理解为:离开原组织关系所在地连续超过3个月、不足6个月,没有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居住,连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流动党员的概念包含四个条件:其一,流动党员的前提条件是党员的流动基于就业或居住地的变化等原因而形成;其二,流动党员的时间条件是党员必须流动时间较长;其三,流动党员的核心要件是党员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所在党组织活动并履行党员义务;其四,流动党员的必要条件是党员必须未同新单位或新居住地的党组织建立新的组织关系。这四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三)流动党员的类型划分

根据对流动党员的概念界定,我们一般以地域分布、身份特征和流动党员的实际状态对流动党员进行分类。

1.以“地域”分布将流动党员分为三类。一是从本地流出的党员;二是在本地流动的党员;三是从外地流入本地的党员。

2.以“身份”特征将流动党员划为四类。一是农村流动党员;二是城市社区流动党员;三是部分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流动党员;四是外出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连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转移正式组织关系而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党员。

3.以流动党员的实际状态将流动党员分为五类。一是“地下党员”,即进城务工并已在居住地工作或生活半年以上,而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且不过组织生活的农村党员;二是“口袋党员”,即随着原单位被改制、破产、重组而下岗在家或务工,或者退休,且组织关系虽已转出却没有转入社区而揣在口袋中的党员;三是“挂靠党员”,即组织关系从原单位转出后,暂时存放在民政部门和人才服务中心的部分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四是“户口党员”,即一些派驻外地,但是管辖关系仍在原单位,且在外地工作或生活半年以上而组织关系未转出的党员;五是“隐名党员”,即从原单位流入新单位后而不愿亮明身份的党员。

(四)流动党员的特点及流动趋势

1.流动党员的特点

流动党员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党员群体,具有不同于传统体制中党员的特点。

一是流动党员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具体表现在个人素质上,既有文化水平较低的流动民工党员,也有高水平的流动人才党员;在从事行业上,既有文教卫部门,也有厂矿业、商业等;在对党的感情上,既有游离组织管理的,也有有心纳入新的党组织管理却又苦于无路的。

二是流动党员群体的稳定性较差。有的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一般是一些流动性十分强的工作,有的是因为他们所在的企业不愿稳定地雇用人。所以一地的流动党员群体在数目上、分布上常常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变动十分频繁。

三是流动党员群体参与党内组织生活的动力不足。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面临生活焦虑,没心思参与组织生活,有些人是觉得已离开体制内单位组织,再参加组织活动已没有实际意义,不愿再参与党组织的相关活动,还有一些则是感觉自己与暂居地、现工作单位各方面都很隔膜,无法融合,故有“做客意识”,既是做客,自然认为也无必要在组织上密切联系了。

四是流动党员群体对党组织管理的认同感不强。这一方面是因为流动党员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较快,务实、效率观念的提高使他们不愿在党组织活动上花费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传统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所呈现出来的单一性和机械性,确实也已不能适应流动党员群体的需要。

2.流动党员的流动趋势

(1)农民工流动党员: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二是有序流动与无序流动并存;三是工作逐步稳定与流动频率加快并存。农民工流动党员的从业特点表现为从业层次差异较大,从业领域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

(2)城市社区流动党员: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居住分散,分布广泛;二是构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三是流动性大,各种信息难以收集。

(3)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主要特点是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综合素质,党龄一般都比较短,并且可塑性较强。

(五)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问题

以传统党建的设计来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已经不适用,但新的适合流动党员自身特点的教育管理尚处在探索之中,全国各地党建工作者普遍感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较大。目前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五难”问题:

(1)底数难摸清。组织找党员难和党员找组织难这“两难”导致“两不找”或“两不管”,以致出现了许多“挂名党员”和“空挂党员”。

(2)管理难落实。流动党员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不能按规定接转党组织关系,不能按时交纳党费,预备党员不能按期转正。

(3)教育难适应。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呆板。

(4)活动难开展。党员组织生活参加难,党员活动组织难,党员教育培训难,党员权利义务监督难,党组织活动协调难。

(5)作用难发挥。部分流动党员未能充分发挥“领头雁”、“信息员”和“联络员”等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极个别流动党员产生副作用。

此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架构难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2.主要原因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这些问题和难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还有制度机制、方式方法的原因。

(1)流动党员群体的特点是客观原因。流动党员外出方式多,活动区域大,从业范围广,流动性极大,导致客观上不易管理。

(2)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自身认识存在偏差是主观原因。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而部分流动党员也存在组织观念淡薄、党员意识不强等问题。

(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方法不完善是制度机制原因。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沿用传统“条归条、块归块”的办法,且条块之间的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够,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格局。此外,各级党组织还没有建立流动党员的专门管理机构,加之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薄弱及其发挥作用时的客观受限,都使得流动党员的管理力量薄弱。

(六)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我们将从管理的理念、制度体制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来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创新流动党员管理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思想约束、轻制度建设向思想约束与制度建设并重转变,由重义务、轻权利向义务与权利并重转变,由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

1.针对流动党员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组织设置不健全等问题,要“打造网格一体化的组织平台”。打造网格一体化的组织平台是为了构建网格一体化的动态组织管理模式。“所谓网格化的党组织是指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分别建立各种类型的党组织,构成一个组织系统,形成网格化的组织架构。”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式以一体化的网络建构为基础,通过网格的形式,来实现全国党员的信息资料和组织生活的一体化管理和流动党员治理。以上所解决的是流动党员难找组织和简化组织关系转接程序的问题。

2.针对流动党员不找组织,形成“挂名党员”、“口袋党员”的问题,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解决党员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第一,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关怀服务机制,以激发流动党员的活力。健全关怀服务网络、困难救助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素质提升机制、健全互助服务机制。第二,通过实行党员党籍年度注册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以解决继续出现“挂名党员”和“口袋党员”的问题。

3.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和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定期举行由流入地的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综治、计生等单位以及流出地组织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实现两地信息的互通有无。建立“党员身份证”制度。可以借鉴居民身份证的制作和管理方法,并由组织部门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4.针对流动党员教育学习内容和方式单一呆板的情况,流动党员教育学习要“突出规范性”、“增强针对性”和“讲求灵活性”。一是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在坚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教育的同时,根据流动党员在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思想问题的实际,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教育。二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在坚持经常性邮寄文件、学习材料的同时,通过完善远程教育网络,把开展远程教育作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补充。三是基地教育与脱产教育相结合。以流出地党组织设立的党员活动室为教育基地,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

5.针对流动党员活动开展难等问题,通过“建立动态管理的物质保障机制”来进行解决。一是要实现各类党组织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党建资源共享;二是通过把管理经费纳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财政转移支付范围、鼓励“两新”组织对本企业的党组织活动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党员个人对组织活动给予经费捐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6.针对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要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一是以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二是通过对流动党员设岗定责和年终进行综合评议,促进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三是通过研究制定对一些做出突出贡献的流动党员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政策措施,激发流动党员多做贡献的积极性。

二、“三会一课”

(一)概念

“三会一课”,即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基本程序和有关规定

1.支部大会

(1)基本程序

①选定议题,提前通知全体党员。

②会议主持人报告党员出、缺席情况,宣布会议议题,开始开会。

③党员围绕进行民-主讨论和表决。

④宣布表决结果,形成支部大会决议。

(2)有关规定

①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为三个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推迟举行,支部委员会必须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说明。

②支部大会必须有本支部三分之二以上的正式党员到会才可举行。

③大会决议必须经过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才有效。

2.支委会议

(1)基本程序

①会前准备。确定议题、开会时间、地点,向全体支部委员通报情况,每一位支部委员作好参加会议的准备。②召开会议。主持人向到会人员报告会议议题和议程,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对落实决定事项作出明确分工。③整理支委会作出的决议或决定及会议记录,及时存档备查。

(2)有关规定

①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以随时召开。②召开支委扩大会议,要有超过半数的支委参加。列席会议的同志在会上可以发表意见,但没有表决权。

3.党小组会

(1)基本程序

①会前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②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③根据讨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④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记录,记录本由党小组长负责保存,党小组长要及时将会议情况向支部汇报。

(2)有关规定

①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②党小组会内容一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工作,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③党小组会由党小组长负责召集、主持。

4.党课

(1)基本程序

①课前准备。确定课题和讲课时间;精选讲课教员,认真备课。②集中组织党员听课。③课后消化,组织讨论或测试。

(2)有关规定

①党课必须定期进行,一般情况下,每季度上一次党课。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减上课次数。不过,至少每个季度一次。②党员(含预备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课学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或缺席。

2016党员量化管理工作方案
党员管理的方法 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四个一”的总体思路,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建设“美丽富庶和谐幸福新”打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二、主要内容

站院党支部根据全体党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划分为三个层面:

领导干部层面:主要是领导班子的党员干部。

中层干部层面:主要是科室主任、副主任的党员干部。

普通干部层面:主要是普通党员干部和预备党员。

针对不同层面的党员干部,设置不同的量化管理标准,并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分解。重点是围绕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爱岗敬业、学习教育、工作绩效、道德品质、廉洁自律、服务社会等8各方面对党员提出具体要求(其中理想信念10分、宗旨意识10分、爱岗敬业15分、学习教育15分、工作绩效15分、道德品质15分、廉洁自律10分、服务社会10分),实行百分制管理,并结合党员日常表现、工作业绩、参加日常活动等情况进行,对党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定,评定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三、考评办法

站院党员分类量化管理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实行年度考评制,按照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审定四个步骤进行。

1、党员自评。年终考评时,由党员对照个人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和活动内容,通过打分的形式进行自我评定。

2、党员互评。以党小组为单位,召开党小组会,在做好公开、公正、民主的基础上,组织党员结合实际进行互评。

3、群众参评。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群众代表或工作对象,对党员日常表现、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议。

4、支部审定。党员自评、互评和群众参评后,由党小组进行审核后上报党支部并最终确定评定结果。具体形式是将党员个体的自评、互评和群众参评的得分进行累加,得出党员平均分,经审核后再将党员的平均分与加分项的得分进行相加得出党员的最终分数。

四、组织领导

此次党员分类量化管理工作,是市委、市政府2016年“双重点”工作,是市计生局加强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是站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抓手,站院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工作积极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此次党员分类量化管理工作要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加强宣传。要通过“党员学习日”、每周五政治学习等形式,将实行党员分类量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等向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党员参与到分类量化管理工作中。


党员管理的方法相关热词搜索:党员管理制度 党员教育管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党员管理的方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党员管理的方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049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