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2016-09-21 09:41:1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共5篇)浙教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N:14,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一)
浙教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科学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N:14,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CL B.CA C.na D.Fe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 ( )

A.碳、氢、氧、硫 B.氮、氧、铝、铁

C.氧、硅、铝、铁 D.铁、铜、锌、铝

3.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C.感应电流的方向只跟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4.美国正在催日本归还超过300公斤的放射性物质——钚,钚可用于制造核武器。一种钚原子核电荷数为94,中子数为145,则该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4 B.145 C. 239 D.5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

B.在地磁场作用下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北方

C.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应该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D.奥斯特实验表明,铜导线可以被磁化

6.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检查故障,

发现测电笔分别接触a、b、c、d四点时,测电笔氖管均发光,则

故障原因是( )。

A.进户火线断了 B.进户零线断了

C.开关接触不良 D.灯丝断了

7.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

A.铁单质的质量为56克 B.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克

C.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56倍

8.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改变电磁铁的接线,使

通电线圈的匝数增多,同时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保持不变,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这一步骤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 ( )

A.跟电流通断的关系 B.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C.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D跟线圈匝数的关系

9.以下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地球仪

10.我市盛产茶叶,“临海潘豪”、“羊岩勾青”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11.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原子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2O B.H2 C.N D.Fe

13.媒体曝光称,因为白菜水分多,在气温较高时,两三天就可能烂掉,有菜贩使用甲醛对长途运输的大白菜保鲜。已知甲醛(CH2O)是一种致癌物,下列模型中,表示甲醛分子的是

14.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使用测电笔时,手按住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

B.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 C.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D.有人触电时,直接用金属杆去挑搭在触电人身体上的电线

15.如图,α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

发现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的α

粒子甚至像碰到硬核似地反CO

H( ) ABCD

弹回来,大部分α粒子却能通过原子,这一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原子核极其微小

B、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原子核质量很大且同种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D、电子围绕着核作高速运动

16.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 (GMR) 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开关S1、S2后使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右端为N极

B.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1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

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

18.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9.如右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

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出现的情况是( )

A.红灯亮 B.绿灯亮

C.红、绿灯同时亮 D.红、绿灯都不亮

20.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在两头楼梯各有一个开关用于控制该灯。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图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 图,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6分)

2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2.元素是具有相同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由 构成的。

23.小娴不小心将甲、乙两磁铁棒各摔成两半,破裂情况如图所示。若将两磁铁棒按原状自

然接合,则甲棒两半将互相 ,乙棒两半将互相 。

24、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甲的单质是______;乙元素是______;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丁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5.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或符号表示:

① 氢气分子 ② 二氧化硫 ③ 3个硫酸根离子

26.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模型,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

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试回答:

A B C D

以上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7.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离子这些粒子中,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填写序号,下同)。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

28.如图是王强同学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为某仓库设计的一种防盗报警器,其踏板放在仓库的门口,电铃和灯泡放在值班室内,观察电路可知这个报警器的原理是有人踩踏板时 _______ ,无人踩踏板时___________。

29.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⑴一个水分子共有_________个原子核、_________质子;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⑵一个Mg2核外共有___个电子;Cl的核外电子数和_____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⑶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0.某科学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探究,得到如下实验记录.分

析表中的记录可知:

⑴在上述四次实验中.比较两次实验,可知感应电流方

向与磁场方向有关;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同时改变磁

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⑵有同学还想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磁场强弱有关。

请写出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电流大小:

⑶有同学在做ab导体切割磁感线前开关没有闭合,ab有 。

31.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果肉上也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二)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绿色化学是”是21世纪化学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某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倾倒入江河

C.深埋入土中 B.泼上汽油焚烧 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

2、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3、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元素钬(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已知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7,中子数为99,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99

B.67 C.166 D.233 4、在下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5、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6、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O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D、H2O2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7、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在环割的上侧会慢慢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 )A.水不能向上运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到叶片 D.形成层被破坏,细胞停止分裂

8、在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要使线圈的转速加大,可采用的方法( )

A、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B、改变电流的方向

C、增大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D、改变磁铁的安装方向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从下图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0、学习科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科学角度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人员开辟防火带防止火势蔓延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

D.面粉加工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11、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 ( )

A.2KClO3

2MnO4 + MnO2 + O2↑ 2↑ B.2KMnO△ C.2H2O2O + O2↑2↑

12、教材中的某实验如右图,该实验的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制取P2O5 B.探究燃烧的条件 D.试验P2O5的性质

13、从2010年4月1日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将在全国统一正式施行。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

A.+3,+6 B. +6,+3 C.+3,+5 D.+5,+3

14、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并系于一细的弹簧上,此时尺上的读数为0.7cm;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上着生位臵和叶片形态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系于弹簧上后,尺上的读数将是( )

A.大于0.7cm B.小于0.7cm C.等于0.7cm D.无法判断

15、我国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在宇宙飞船内,通常用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三)
西湖区201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科学试卷

西湖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科 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5.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试题卷【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75分)

1. 下列不同物质的分子模型中,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的是

2. 从微观

角度看,空

气中含量

最多的微粒是

A.空气分子 B.氮分子 C.水分子 D.氧气分子

3.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氯化钠:NaCl B.氯化钙 :CaCl2 C.氯化铁:FeCl2 D.氯化铝:AlCl3

4. 关于土壤的成分、形成和保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壤的成分只包括水、无机盐、空气、有机物

B.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C.岩石的风化导致岩石碎裂,当碎到足够小的时候,就变成了黏土类土壤

D.取未经处理的土壤,用酒精灯充分加热,质量减少,可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5.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提出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④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的原子结构观点分析,道尔顿的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

下列活动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煤作燃料 C.用氢气作燃料 D.用洒水车洒水

7.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下列因素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土壤结构 B.土壤肥力 C.光照强度 D.水分状况

8.

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2000万种,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约

A.300种 B.1000种 C.2000种 D.100种

9. 下列的一些做法符合用电器安全原则的是

A.用湿手插、拔插头 B.带有三线插头的投影仪插在两孔插座上工作

C.更换灯泡前断开电源开关 D.用抹布和洗洁剂清洗厨房电器

10.有一棵古樟树,它的“树心”已经腐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腐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11.腌制的大白菜(泡菜)受到很多大众的喜好。大白菜腌制后与腌制前相比

A.变硬、体积变大 B.变硬、体积缩小

C.变软、体积变大 D.变软、体积缩小

12.对下列符号的理解错误的是

A.3Mg2+表示3个镁离子 B.O2表示2个氧原子

C.2NO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D.5Zn表示5个锌原子

1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

14.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

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

示),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

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

磁条上的信息。如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A. B. C. D.

15.如图是计算机模拟出的磁感线立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磁感线可以相交

B.磁感线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

C.磁感线不仅可以描述磁场的方向还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

D.两条磁感线中间没有磁场 MnO2

2HO+O↑;反应②:2KMnO====Δ K2MnO4+MnO2+O2↑ 16.反应①:2H2O2 ==== 224

从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都放出热量 D.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17.植物是制造有机物的“天然工厂”,以下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都是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B.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并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有机物是种子的储存物质,没有种子就没有有机物

D.淀粉是有机物,淀粉遇碘变蓝,所以,碘是检验有机物的物质

18.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对①物质导电性;②电动

机转向;③电磁感应;④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进行探究,能够完成的实验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如图所示,小

明惊讶地发现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灯丝晃动是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C.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20.如图从左到右依次是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均放入相同的培养液后各放入一支杨树

枝条(它们的叶数、大小相同),并做如下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开始时调整它们的重量一致,每3小时记录装置的重量(水的蒸发忽略不计),甲叶片不处理,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丁叶片上

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9小时后,4支试管的重量

由大到小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乙、丙、甲、丁 D.丁、乙、丙、甲

21.如图所示,电磁铁的左下方有一铁块,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直线运动,若铁

块从电磁铁的左下方运动到正下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逐渐向上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上端为S极

B.铁块运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C.铁块作匀速运动

D.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22.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

装置内空气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23.期末考试要保持冷静,静坐片刻,放松自己。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

的是

24.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

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实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A

B .

C. D.

25.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1分)

26.(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用离子符号回答: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它是由

(2)用化学式回答: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推进剂

是四氧化二氮(N2O4),两者反应的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2CO2+4X,则X的化学式是。

(3)用化学方程式回答:①碳酸不稳定,加热时逸出二氧化碳气体: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 。

27.(5分)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分别装有萌发种子和植物幼苗。请分析下列回答问题:

(1)向甲中滴适量清水,使种子保持湿润,种

子的呼吸作用会 ▲ (选填“增强”或

“减弱”),产生水和较多的 ▲ 气体,

此时乙中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 ▲ (选

填“增强”或“减弱”)。

(2)光合作用的过程,用一个式子表示,请补

充完善下面的式子: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 (储存能量)+ ▲ 光能

28.(4分)A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A和B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四种

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如右所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填化学式),属于有机物的是 ▲ (选填符号)。

29.(6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选

填符号)。

①分子个

数 ②原子

个数

③元素种

类 ④物质

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

之差表示 ▲ 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

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 ▲ 。

30.(4分)通过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物理的学习知道,磁体是一种能够吸引铁、钴、镍的

铁磁性物质,不能吸引铜、铝等金属。小明看到一个铜管与磁铁

相互作用的有趣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把一个钕磁铁(强力磁

铁)通过铜管时,磁铁下落是缓慢的;越强的磁铁和厚的铜管,

磁铁下降越慢。小明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钕磁铁下

降时,在铜管中产生了 ▲ ,随即使铜管周围存在 ▲ ,与

钕磁铁产生相互作用,使磁铁下降减慢。

31.(6分)近年来,全球变暖日趋严重,我们急需给地球降温。

(1)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现

有新技术先将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将合成气通过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H2,由于

高温 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理性质不同,二氧化碳会从口 ▲ (选填图中的“A”或“B”)

出来后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用于燃烧发电。

(2)为了证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小丽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如在实验

中观察到了色拉油a侧液面 ▲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

步发展?(分别从二氧化碳释放和吸收的角度回答,至少写2条) ▲ 。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32.(8分)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

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

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果见右表。由此

数据可以推算出

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l%(选填“>”、“=”或“<”)。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33.(10分)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

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

“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图。试回答: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四)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科学卷

江干区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科学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此时此刻,请你保持冷静,静坐片刻,放松自己。首先请分析你现在的呼吸情况: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呼气时胸腔体积变大

C.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小 D.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2.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五氧化二磷气体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193431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

”表示的粒子是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是有关记载、成语或俗语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生物所需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釜底抽薪”---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进行灭火

D.“大树底下好乘凉”----除减少阳光照射外,主要是树木蒸腾作用吸收热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乙醇

迅速生成蓝绿色和Cr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

3COOH+11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有新原子产生

C.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生成的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8. 2011年6月6日,杭新景高速公路苯酚槽罐车泄漏造成新安江水质受污染,估计约有20吨泄漏苯酚随地表水流入

新安江中,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苯酚化学式C6H5OH,下列有关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4克 B.苯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1个苯酚分子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及1个氧元素构成 D.苯酚属于化合物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物质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单质 B.甲物质不可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D.右图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CaCO2↑表示

10.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

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

性质的装置图。其中对各装

置图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

A.A图是实验室制取CO2的简易装置图 B.B图是实验室收集CO2的装置图

C.C图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 D.D图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1.2011年5月2日,杭州市区天空灰蒙蒙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中度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不

是造成此次污染的原因是

A.当天杭州市区的大堵车,使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大增 B.焚烧垃圾

C.用天然气作燃料 D.北方的沙尘暴影响

1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13.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14.小明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某些科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

的是 15.三孔插座上面有一个插孔E是和插头上的E接通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插座中的E应和大地相连B.插头上的E是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的

C.插头上的E比另外两只插脚稍长,有利于识别火线和零线

D.插头上的E比另外两只插脚稍长,插入插座时,可确保用电器外壳先接地

16.小柯为辩认电池的正负极,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17.下列能说明新安江发电机工作原理的右上方图是

18.2010年11月15日下午14时左右,上海胶州路一教师公寓发生特大火灾,致57人死亡。作为中学生要时刻树立

安全防范意识及学习安全常识,碰到火灾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 B.火灾发生时,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居住在高层小区,迅速坐电梯逃离火灾现场 D.遇到电器着火,首先要切断电源

19.下图为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去除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片和水倒入3个烧

杯中,按下表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

说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2

叶圆片平均上浮所需要

的时间可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问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CO2和温度 B.温度 C.CO2 D.光照

20.科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 升水与1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升 B.1克碳酸钙与1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克

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

22.某植物茎横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甲,其叶片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乙,整株植物体内物质运

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丙。则下列有关水分运输的部位与箭头所示之

运输方向,正确的是

A.甲和丙;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B.甲和丁;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C.乙和丁;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D.乙和丙;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三、填空题(除第23题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本大题共共乙 甲 34分) 丙 23.用符号表示:2个水分子▲;2个氯原子▲;3个氮分子▲;4个亚铁离子▲;n个硫酸根离子▲;化合价为+3价

的铝元素▲。

24.受到西南旱情的影响,截至2011年4月10日,西双版纳约1/3的橡胶还未正常开割,干旱导致

了至少300万亩的橡胶推迟了开割时间所谓开割就是割胶工在橡胶树干上切割开▲ 部,使树

产生的胶乳流出来。割胶过程中若割得过深,伤到树的▲层,会影响树的生长;若将树皮环割,

则会将树“割死”,其原因是▲ 。

2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正面临着严重旱情,截至2011年5月29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1.044亿亩。农作物受灾的原因之一是干旱水分不足时,叶片上 ▲ 关闭以降低 ▲ 。当严

重干旱导致吸收太阳光能的叶绿素被破坏时,绿色植物的 ▲ 生理活动显著下降,最后则

完全停止,从而妨碍蔬菜植株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

26.右图是公共汽车上用电磁阀控制车门开、关的工作电路图。L1、L2是固定的电磁线圈。衔

铁T1、T2通过横杆相连并可左右移动,带动传动装置使车门开启或关闭。当S接通触点b

时,线圈 ▲ (选填“L1”或“L2”)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横杆向 ▲ (选填“左”或

“右”)运动,带动传动装置关闭车门。

27.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 伏,家用电器之间是 ▲ (选填“并联”或“串联”)的。安全起见,开

关应与 ▲ (选填“火线”或“零线”)相连接。

28.(1)在甲图中根据小磁针及磁感线标出磁铁的N、S极;

(2)在乙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涂黑的为北极),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为使丙图中A、B两个螺线管通电后能够相互吸引,在图中画出螺线管B的绕法。

乙 丙

四、实验、简答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48分)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29.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

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

2-1-2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

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

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

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两点)。

30.某同学进行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和作用的实验探究活动:

步骤一:实验室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研究所需的气体。

(1)请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和 ▲ (填字母);

(2)同学们都认为这套制取气体的装置还能用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二:为了探究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小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在

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小白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3)为研究温度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4)温室B中的小白菜幼苗比温室A中的小白菜幼苗长的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 。

31.小敏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

形相同的电磁铁,小敏同学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下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经过多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实验中小敏是通过

电磁铁_▲__来判定

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3)小敏明白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后,又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在老

师的指导下,制作了水位自动报警器。右图为水位自动报警器,其中A、B为

两个金属杆。当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线时,电铃的工作状态和两灯的亮灭情

况是__▲_。

32.某同学学习了条形磁体两端有磁极后,发现白板磁粒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想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

和几个同学一起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

(2)为了验证其它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

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 是错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主要器材: ▲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

33.为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柯与小妍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他们查阅到右图所示资料,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

卷心菜中铅的含量。由该图推测:卷心菜内部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自于 ▲ ,

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 。

离开公路的距离(m) (2)在阅读资料时,小妍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

1.7倍,

为此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通过取样分析,得到了下列数据: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4.“关于发达国家实现量化减排目标的设想与条件”的专题讨论会于2011年4月3日上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包

括中国在内十几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在会上发言,拉开了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的序幕。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再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以下建议中行之有效

的生态学措施是(填序号)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控制全球人口增长

(3)科学家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6分)

35.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C5H4N4O3)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

及时排泄。据上述信息回答: (1)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 ; (2)求尿酸(C5H4N4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

(3)查阅资料知:蛋白质中的平均含氮量为16%;一个正常的人每日尿中的尿酸排泄量不超过1000mg。计算1000mg

尿酸与多少克蛋白质中的含氮量相当。

36.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粉等。请回

答下列问题:

(1)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方法相比较,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写出一种就行) 。

(2)取2只试管,编为1号、2号,分别注入等量的30%的双氧水,并向1号试管内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

发现2号试管内无明显现象,1号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在此过程中土豆丝的作用是 。 (3)实验室现需要4.8克纯净氧气。某同学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以下为该同学试验的有关数据。求该同学总共收集到多少克氧气?

37.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始终保持黑暗

状态,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的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后回答:

(1)由图可知,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为什么要让这些叶片始终处在黑暗状态下进行实验?

(3)20℃时,这些叶片每小时吸收的氧气量为 毫克。

38.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

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请回答下列问题: 2CaO+2SO2+O2==mCaSO4 (1)m值是 ;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1400吨,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五)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八年级 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

八年级 科学试卷(含答案)

卷首语:考试只是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你以自信的心理迎接挑战,相信你一定

能行!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N—14 O—16 P—31

S—32 K—39 I—127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右图所示连接起来,最后出现的

磁极个数为 (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右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可以自由旋

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N极指向错误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

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4.金属钛(Titanium)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材料,因为具有奇特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金属钛的元素符号是 ( ▲ )

A.TI B.tI C.Ti D.ti

5.如图所示,对甲、乙、丙、丁四幅实验装置图解释正确的是 ( ▲ )

A.甲是磁场能产生电流

B.乙是电磁继电器,它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C.丙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丁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放入磁场中,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6.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一根铁条,螺线管

中插有铁芯,开关S拨在触点②位置。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变小,下列操作方法能够实现的是 ( ▲ )

A.滑片P向b端滑动 B.将S拨到①位置

C.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 D.将螺线管往上移动

7.钇铁石榴石(Y3Fe5O12)可用作雷达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

氧磁性体,其中钇(Y)显+3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 )

A.0 B.+2 C.+3 D.+6

8.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152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9.AB导体作如图所示的运动,下述各种情况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

10.如右图所示是电机示意图,对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正转到平衡位置

B.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受到磁场的作

用力而转动

C.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切割磁感

线,线圈中产生电流

D.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不切割磁

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

11.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

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B.Al2(SO4)3中的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3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

D.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12.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右

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

A.质子和中子可分,它们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D.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3

13.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

A.O2

B.C 2 C.H D.H2O 14.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

相关热词搜索:2015学年第二学期校历 二年级第八单元测试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402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