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2016-09-21 14:12: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共5篇)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一)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卷(总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30分,1-10小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一)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一)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卷

(总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30分,1-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挫

(yì)

B.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âng) 深恶痛疾(â)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

(mào)

D.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â) 长吁短叹

(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3.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 东西。

(3)水 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 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 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 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D 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 C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 )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

A. 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 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 的宣扬他的学说。

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7.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盛夏时节的茂名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2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暇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释义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西:向西 )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明白意思 )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食:饲养 )

D.虽有千里之能 (虽: 即使 )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3)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6)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8)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9)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 。

三、阅读(40分)

(一)偷 父 刘心武(14分)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 “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

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10.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2分)

11.从文中看,“我”对“少年”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1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2分)

14.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2分)

(二)大地震(10分)

大地震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יּ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5.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2分)

16.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18.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2分)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二)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一)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卷

(总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5小题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挫(yì)

B.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âng) 深恶痛疾(â)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â)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3.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 东西。

(3)水 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 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 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 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D 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

C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 )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

A. 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 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4分,每句2分)

快乐是什么?

小草说:快乐就是尽我的一份力量去给大地妈妈披上一件最美的绿装。

花儿说: 大树说:快乐就是为夏日的人们撑开大伞,遮挡灼热的阳光。

啊,快乐就是

7.课外阅读知识(3分,书名、人物、性格特点各1分)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总是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久久难忘。勤奋好学的你

一定也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吧。请写出一部令你记忆犹新的名著书名《 》,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他(她)的性格特点是 。

8.给下列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3分)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拨出抢救专款4000万元,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救活82只。国家还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国还将建立14处保护区,以使现在的1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宁地生活、繁衍。(江西省考题)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3)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6) ___________ 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8)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9)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 。

三、阅读(40分)

(一)偷 父 刘心武(14分)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 “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11.从文中看,“我”对“少年”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1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2分)

14.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2分)

(二)大地震(10分)

大地震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יּ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

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7.“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18.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2分)

(三)古诗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5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9.赏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答题。

①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 (1分)

②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 (1分)

20.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分)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21.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意思是忍心能够当面做贼,公开抢抱着自己的屋上茅草钻入竹林。

B.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丧乱以来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饥苦,本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本文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角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三)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一)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一)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班级:姓名:总分:

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绯红(fēi)诘责(j) 虐待(n) 深恶痛疾 ()

B 禁锢(k) 馈赠(ku)污秽(su) 诚惶诚恐(hung) C不逊(xn)黝黑(yǒu) 炽热(ch) 颔首低眉(hn) D滞留(zh) 折戟 (jǐ) 徘徊(hu) 长吁短叹(y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璀璨托泥带水粗制烂造黯然失色 B、真谛盛气凌人风云突变心旷神怡

C、犀利冥思瑕想郁郁寡欢油光可见 D、轩昂海誓山盟翻来复去不可名壮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⑴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⑵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东西。

⑶水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⑷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稀罕唤起支配B、经验奇怪唤醒掌握

C、训练稀罕唤醒支配D、经验奇妙唤起支取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政府打击力度的加大,各类犯罪案件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揭露出来。

B、闻一多先生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探究华夏文化典籍的路上越走越远。

C、他以油嘴滑舌的口才在全班赢得了“铁嘴张”的雅号。【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D、《敬畏自然》,顾名思义,就是告诫人们对自然要有敬重畏惧之心。

5、下列句子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白天这条小巷也少人,更何况晚上?走在小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B、他十五岁就加入南下打工潮,闯荡风雨五十载,荣归故里,欣然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家乡好啊。”

C、对于人生中的痛苦与挫折,我们要用“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旷达来自励。

D、毕业了,同学们更多地应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赠别,豪迈地说一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语文素养(共18分)

6、古诗文默写。(12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

时,。⑵浩荡离愁白日

斜,。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四)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基础题(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陨落(yǔn) 狞笑(níng) 俏皮(qiào) 忸怩(niǔ) ....

B、荆棘(jí) 彷徨(fáng) 磐石(bān) 蹂躏(lìn) ....

C、镣铐(liào) 褴褛(lán) 黯然(àn) 山巅(diān) ....

D、蜕变(tuì) 蛊惑(gǔ) 诚挚(zhì) 叱骂(chì) ....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触目伤怀(心) 令人发指(伸出手指)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

B、肆无忌惮(怕) 义愤填膺(胸) 衣衫褴褛(破烂) ....

C、记忆犹新(还) 惨绝人寰(人世) 骇人听闻(惊吓、震惊) ....

D、望九之年(接近) 变卖典质(抵押) 不知所措(安排、处置) ...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你不肯把我抛弃/在我将要滞熄的时候/掀起我的鼻冀/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 ....

/陪伴我呼吸。 ..

B、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

C、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的并不深刻。后来逐渐理解了,但寄人 ......

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 ..

D、这些男人一动也不敢动。刚才吓唬她们的哪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

5、对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所构造的“世外桃源”的图景,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反对压迫剥削,反对战

乱这一要求,反映了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愿望。

B、《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是真实可信的。作者在文章的开头

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为了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作者通过离奇的构思,有意把故事写得扑朔迷离。

C、桃花源的社会理想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影响,表现了一定

的复古倾向,同时因为远离现实,这样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

D、《桃花源记》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品,文中所描写的“乐土”是富有生活气息

的一片光明世界,它促使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理想。

6、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汉字真的落后吗? 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 ,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

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 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 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 那么 则 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却 不只 并且

C、如果 那么 则 不仅 而且 D、即使 然而 却 不但 也

7、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

止。)

⑴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最喜小儿无赖,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⑵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一句词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句词是“____________ 。”

⑶《长歌行》中“ , 。”两句诗写出了春天里万物生机

勃勃的景象。

⑷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山间新雨后清新雅洁的句子是“ , 。”

⑸《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 。”

二、阅读题(40分)

文言文阅读

(一)(15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选文作者 ,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阡陌交通 ⑵便要还家 ⑶妻子 ⑷鸡犬相闻 .⑸后遂无问津者 ⑹屋舍俨然 ⑺咸来问讯 ⑻皆叹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4、认真理解选文内容,完成⑴~⑶小题。(7分)

⑴第②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3分)

⑵“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

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答: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

⑵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现代文阅读 (二)(11分) ⑴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⑵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⑶我梦想有一天,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⑷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⑸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⑹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⑺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⑻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⑼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⑽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嶙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争吵的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的梦想。(2分)

答:

2、选段⑴中画线的“我仍然有一个梦想”一句中“仍然”一词有何表达作用?(3分)

答:

3、怎样理解第⑽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的优美交响曲”的含义?(3分)

答:

4、文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在演讲中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

(三)(10分)

⑴①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②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③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④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⑤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⑵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⑶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读第⑴段内容后完成⑴~⑵小题。(2分)

⑴用“//”划分层次:(1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⑵“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第⑴段的说明顺序是 。(1分)

2、第⑶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2分)

3、第⑶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 。(2分)

4、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

答:

三、写作题(50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走在求索的小路上,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走在人生的小路上,我们会收获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太多的鼓舞,我们也会遭遇委屈的眼泪、意外的伤悲„„其实这一切,都是照亮我们的心灵阳光,一路走来一路歌!

请以“走在 的小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基础题

1、B 2、A3、D 4、A 5、B 6、C

7、⑴溪头卧剥莲蓬;少壮不努力⑵夜深千帐灯⑶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⑷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⑸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二、阅读题

(一)1、陶渊明;《饮酒》2、⑴互相通达 ⑵通“邀”;邀请 ⑶妻子和儿子 ⑷听见

⑸问路 ⑹整齐的样子 ⑺全、都 ⑻惋惜 3、D 4、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⑵“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⑶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5、⑴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⑵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二)1、宣言会变成现实;平等、自由﹑正义会变成现实;孩子和国家的未来会更美好。2、表达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表现出的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动摇的精神,反对暴力行为的顽强精神和坚定信念。【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3、作者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出自己对实现这一梦想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用“绝望之岭”来比喻仍存在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残酷现实。用“希望之石”来比喻种族平等自由。用“刺耳的争吵”比喻黑人追求自由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用“优美的交响曲”来比喻美好理想的实现,白人黑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4、反复﹑排比,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1、⑴①//② ③//④ ⑤;⑵从主到次(或“逻辑顺序”)

2、举例子;目的是说明物种灭绝的可怕后果。

3、议论;作用:更具警示、警告作用,能让人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4、是否会“以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

三、写作题(略)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五)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一)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卷

(总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5小题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挫(yì)

B.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âng) 深恶痛疾(â)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â)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3.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 东西。

(3)水 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 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 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 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D 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 )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

A. 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 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4分,每句2分)

快乐是什么?

小草说:快乐就是尽我的一份力量去给大地妈妈披上一件最美的绿装。

花儿说: 大树说:快乐就是为夏日的人们撑开大伞,遮挡灼热的阳光。

啊,快乐就是

7.课外阅读知识(3分,书名、人物、性格特点各1分)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总是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久久难忘。勤奋好学的你

一定也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吧。请写出一部令你记忆犹新的名著书名

《 》,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他(她)的性格特点是 。

8.给下列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3分)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拨出抢救专款4000万元,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救活82只。国家还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国还将建立14处保护区,以使现在的1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宁地生活、繁衍。(江西省考题)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3)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6) ___________ 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8)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9)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 。

三、阅读(40分)

(一)偷 父 刘心武(14分)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 “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11.从文中看,“我”对“少年”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1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2分)

14.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2分)

(二)大地震(10分)

大地震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יּ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

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5.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2分)

17.“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

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18.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2分)

(三)古诗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5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9.赏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答题。

①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 (1分)

②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 (1分)

20.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分)

21.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意思是忍心能够当面做贼,公开抢抱着自己的屋上茅草钻入竹林。

B.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丧乱以来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下册语文22课 语文 八年级下册其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期末检测(一),语文下册,,,,,,一、基础与积累(22分,其中1题4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430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