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2016-09-26 10:01:0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共5篇)...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一)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2附答案)

期中模拟试题2

1.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兴奋和激动,我国的第一

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间是( )

A、1949年5月1日 B、1949年7月1日

C、1949年8月1日 D、1949年10月1日

2.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使中国人民结束了受三座大山奴役的悲惨命运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使占世界1/4的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增强了亚非拉美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领土最后被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 B.台湾 C.西藏 D.海南

4.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谱写

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

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

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

定于(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8.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动,由于缺乏经验,它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动是( )

A.“大跃进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10.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崇伦

1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 )

A、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夺回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C、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12.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毅

1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林彪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的爆发

C、“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4.“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 ( )

A、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

B、无产阶级与走资派之间的一场革命

C、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探索

15.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6.《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

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 周恩来

C.毛泽东、江泽民 D.邓小平、江泽民

17.“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

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 )

A.温家宝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18.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被外国朋友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胸前的一枚耀眼的勋章”,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开

放的窗口是指 ( )

A.重庆 B.海南岛 C.深圳 D.上海浦东

20.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列几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被誉为 、 、 。 ..

(2)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

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

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分)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① ②

③ ④

23.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党的三代领导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艰辛的探索,最终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回忆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黔江中学校初2010级历史科半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第I部分:选择题(25分)

1-5 DBCAA 6-10 ABBBA 11-15 BAACD

16-20 CCADD 21-25 CCADD

第II部分:非选择题(25分)

26.(1)“铁人”;(1分)“两弹元勋”;(1分)党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答出了名字也可)(1分)

(2)艰苦创业的精神;敬业、爱国的精神;一心为公的精神等。(每点1分;符合

题意亦可。)

27. ①土地改革运动(1分)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

③“大跃进”运动(1分)

④农村改革(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亦可。)(1分)

28.(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只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29.(1)1956年,三大改造

(2)党的十二大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5)党的十五大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二)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 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

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②宋与西夏达成协议

③宋与辽建立澶渊之盟 ④辽军进攻澶州城

A.②①④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4.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 ( )

A.唐高祖 唐太宗 唐玄宗

C.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B.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 D.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 )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中央集权制

7. 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

A.制定《唐律疏议》 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 C.改革军事制度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5.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9.“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角色是: ( )

A.秦琼 B.程咬金 C.李世民 D.魏征

10.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太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1.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是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2.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

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3.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 ) ①都是开国皇帝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 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

最相似的是 ( )

A.春秋 B.战国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16.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见右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我们若要为武

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哪项内容最不恰当 (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启历史先河

B.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C.发展社会生产,国力不断增强

D.提倡科举,亲自出题面试,首创殿试和武举

17.下列有关隋唐时期辉煌文化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B.隋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C.唐都长安城是当

18.“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 旅

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9.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20.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D.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有《秦中吟》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21.烧饼油条是我国一项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指油炸秦桧。这样的

名称,反映了中国人对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

A.寇准 B.文天祥 C.岳飞 D.戚继光

22.“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袈裟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请你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 ( )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行天竺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23.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

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2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

看到 (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26.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其中26题10分,27题6分,28题6分,29题6分,30题11分,31题11分)

26.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大诗人是______ 。被称为“诗

圣”的是_______。

(2)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末年,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 时期。

(3)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很多大都市,其中 既是民族交往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南宋都城 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买卖不绝,呈现繁忙景象。

(4)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

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5)960年, 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 ,即今天的开封。

27.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

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共6分)

【贞观之治】

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

(2)唐太宗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1分)

(3)唐太宗“以人为镜”对你有什么启发?(1分)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4)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贞观年间指哪位皇帝在位时期?(1分)

(5)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合同为一家”。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是什么?(1分)

(6)唐朝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共6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古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流传。

材料二

材料三

A

B

材料四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唐太宗在农业方面是如何调整统治政策的?有何作用?(2分)

(2)请回答材料一中提到的宋代哪两个地方成为天下的粮仓?(1分)

(3)材料二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二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1分)

(4)唐朝时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三两种工具的名称?(1分)

(5)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1分)

29. 两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虽然彼此间屡起战端,但议和后的和平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到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 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

材料二 宋朝以政府的名义遣使从福建取占城稻的种子,并让转运使向农民宣传占城稻的优点与种植方法。

材料三 朝廷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 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 引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汴京”、“石炭”在今天如何称谓?这则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2)根据你学习过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当时推广占城稻的结果怎样?(1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分)

(4)陶瓷制造业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瓷器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中国获得什么美誉?(1分)

(5)从材料三、四上看,两宋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1分)

30.王强同学善于思考总结,复习完七年级下册历史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三)
鲁教版初中初二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初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最可爱的人2.江青反革命集团3.阶级斗争为纲4.国有企业5.华东军区海军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神舟5号8.籼型杂交水稻9.科教兴国10.2008年

三.材料分析题(共30分)

1、(共12分)

(1)大跃进运动(2分),后果: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2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分)。

(3)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4)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答案亦可)

2、(共18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2)求同存异的方针(1分),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分)

(3)原因:在第二十六届联大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2分),外交成就:中美建交;中日建交(2分)。

(4)1997年7月1日(2分),1999年12月20日(2分)。

(5)10周年(1分),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2分)

(6)建国以来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外交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2分,只要言之有理,其他符合题意答案亦可)

初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四)
2015最新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1

初一下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它们分别是今天的

A.北京、上海 B.北京、杭州 C.天津、扬州 D.洛阳、杭州

2.右图的座桥被描述为“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

出云霄”,它是

A.玉带桥 B.赵州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3.唐诗诗曰“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田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中提到

人们喜爱“饮”的是

A.咖啡 B.可乐 C.酒 D.茶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设三司 B.抗击沙俄 C.重用人才 D.建立行省制度

5.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张择端 ④赵孟頫 ⑤吴道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史书记载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通稻田,日夜不息,

绝胜人力。”反映的是下面哪一种生产工具?

A.曲辕犁 B.水排 C.二牛抬杠 D.筒车

8.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10.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靺鞨族 C.女真族 D.回纥族

1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伦比”,“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泉州 D.大都

12.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3.990年一个遂川人到集贸市场购物,他使用的纸币最有可能是

A.瓦子 B.票子 C.会子 D. 交子

14.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被作者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A.隋文帝 B. 成吉思汗 C. 忽必烈 D.努尔哈赤

15.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地方是

A.抗击金军 B.肃清倭寇 C.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抵抗蒙古

16.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

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 B. 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7.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①起止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8.以下哪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9.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0.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军机处 B.三司 C.行省制度 D.厂卫特务机构

21.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曹操煮酒论英雄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22.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名商人,那么你会携带那些你认为销路最好的商品

A.书籍和药材 B.丝绸和瓷器 C.金银饰品 D.香料和宝石

2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4.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5.张华去北京旅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看到了一排不起眼的平房,

导游告诉大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膨胀的产物,张华一下子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

A.太和殿 B.坤宁宫 C.军机处 D.乾清宫

二、填空题

26.明朝建立于_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清朝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的统治。

27.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_______和_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三、综合能力题

28.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什么?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与他的联系和管理的?

⑵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⑶清朝前期为密切和西藏的关系、加强管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 观看下列图片

(2)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3)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康乾盛世之际,却潜伏着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潜伏危机的原因

(4)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何启示?

30.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你认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五)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解题讲课视频播放

初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

(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

(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附件的半坡村;

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箭头、渔叉、鱼钩等骨器; 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居住情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文化: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综合应用剖析: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种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

第三,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

第四,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渔猎经济也在发展。

第3课 华夏之祖

知识点1 炎黄战蚩尤—华夏初成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双方: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蚩尤部落

经过:涿鹿之战;

结果:黄帝、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知识点2 人文初祖—黄帝

(1) 黄帝及其部下的贡献:

衣食住行:建造宫殿、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文化艺术:仓颉造字,伶伦编出乐谱;

(2) 影响: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自称“炎

黄子孙”。

知识点3 禅让制

(1) 尧、舜、禹的传说

传说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有着高尚的品质。尧:生活节俭、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群众同甘共苦、公而忘私(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 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3) 禹建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国家)

条件:社会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 时间:约公元前2070你;

影响:与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制社会开始。

综合应用剖析: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群族的化身”。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5课 夏、商、周的兴亡

知识点1 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年

都城:阳城;

建立者:禹

家天下: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衰败:最后一个国王桀(jie)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相关热词搜索:鲁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鲁教版七下历史提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鲁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卷子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5391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