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2016-09-27 12:24:1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共7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入口:http: 219 242 68 30:8080 jwcportal page default a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入口:http: 219 242 68 30:8080 jwcportal page defa...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入口:http://219.242.68.30:8080/jwcportal/page/default.a ...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入口:http://219.242.68.30:8080/jwcportal/page/default.asp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二)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地址是:http://jwchu.cumt.edu.cn/DWWZ/DWWZQianTai/JWB/Index.aspx
点击下图进入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系统用户登录信息:http://jwchu.cumt.edu.cn/SJZCPT/DLGL/index.aspx

如需联系,请查看下面的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导师信息

杨仁树:男,汉族,1963年生,岩土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

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矿山建设、岩土工程、工程爆破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先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炭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及横向项目共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1994年获中国科技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琦优秀青年科技奖”,同年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1997年获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同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二层次)”;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同年被确定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荣获教育

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3年被评为“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奖”。

近三年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2007AA06Z131):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与监测技术及数字化

动态设计系统,2007-2010;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33B04):千米深井基岩5m深孔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2007-201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4025):大断面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基础,2012-201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4109):深井围岩动态荷载下诱发冲击灾害演化机理,

2009-2011;

5.青岛地下铁道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钻爆法快速施工及振动控制技术研究,2009-2012;

6.在邢台、峰峰、汾西、霍州、新汶、郑州等煤矿企业开展煤矿巷道机械化高效掘进的关键应用

技术研究,2008-2013。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6人)

龙志飞、宫伟力、金科学、 武建勋、 孙 强、 赵立志 冯 忱、 李德建、 陈寿峰、 张卫民 万元林、王 丛、 毛灵涛、 赵毅鑫、彭瑞东、 陈 新、 郑利军、 王 丹、郭志彪、吴丽丽、 郭东明、张曦沐 汪学清 岳中文 祝 捷 刘春梅

龙志飞:1957年12月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编委。1993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科研合作一年,1997.11-1998.5和1998.12-1999.4两次赴香港大学开展科研合作。主要从事板壳理论、网架工程和有限元等方面的研究。拓宽了有限元离散理论,创立了周协调和semiLoof型等广义协调元新模式和新理论;利用广义协调构造法建立了新型薄壳单元,克服了传统壳元有时出现刚阵奇异的障碍;针对板壳有限元剪切闭锁问题,提出了厚板剪应变场新模式,构造出一批新型厚薄板通用元;提出了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构造出一批采用四边形面积坐标新型单元;提出了建立含孔平面单元新思路和新方案,为含有缺陷材料的有限元计算提供了高效单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煤炭科技基金等九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教材四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4篇、EI收录26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其中2002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排名第二)。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宫伟力:男,1955年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流体力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1995-1999于北京科技大学车资源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20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参加了973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以及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包括: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9篇,ISTP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15篇,一般期刊及会议论文20余篇;

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自激振动式水射流粉碎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磨料水射流切割顶板锚索锚具技术与配套装备研发);2010年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突出贡献奖”。主要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包括:(1)高压水射流切割与粉碎技术。(2)湍流统计理论,致力于针对湍流中流场谱空间特征尺度、物理空间流动特征、以及湍流时间发展过程辨识与规律进行研究。(3)致力于现代测试微细观测试技术(CT、SEM等);在煤岩吸附/解吸过程CT图像分析、煤岩的微细观结构可视化及精细描述及损伤描述。(4)红外岩石力学的研究。

(5)致力于非线性力学方法的研究,包括混沌理论、小波分析、谱分析理论、统计力学原理等在岩石力学与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金科学:男,博士、 副教授。95 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97 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作至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岩土工程和爆破工程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和爆破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为“智能建筑”和岩土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

孙强: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力建学院土木系土木工程实验室主任。1983年本科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矿山建设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矿务局工作,1986年调入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作。199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2004年转为副教授.,2006年获工程力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爆破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工程测试与结构检验》三门本科课程,参与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校科研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作为硕士生导师主要招收岩土工程与工程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谢和平教授,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和平院士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委员。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院士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33篇、引用300余次,EI收录49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他的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10-1993.8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院士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

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

安里千:1947年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75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 1975年至1980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任桥梁专业教师, 1980年至1987年在中国矿大北京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及担任教学工作。随后担任中国矿大北京研究生部教务处处长, 北京研究生部副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现为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光测理论与应用, 红外检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图像处理与分析,岩体力学与采矿工程, 流体力学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光弹性测试、云纹法测试、激光应用以及图形图象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有关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同。主持完成了“霍英东教育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 曾荣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全国煤炭院校优秀教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12项荣誉称号, 1992获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同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研制的“SMP-I型自动光测分析仪” 和“光栅式矿山位移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专家鉴定,被认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获发明专利3项, 实用新型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 在《Appl. Math. & Mech.》、《实验力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成果获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2007年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行二等奖一项,2009年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一项。

副校长姜耀东简介

姜耀东,男,汉族,1958年12月生,江苏省海安县人。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力学师资班并留校工作,

获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和采矿工程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

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起先后任中国矿

业大学(北京)科研处处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

理,2008年3月起任副校长。

姜耀东教授多年从事工程力学、岩石力学理论与采矿

科学技术研究,1994年至1997年期间在澳大利亚矿业界工

作。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先后承担了澳大利重点自然

科学基金(LARC),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博士点基金等纵向、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其研究成果水平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四)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教务通知(2004) 第48号

关于做好2004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学生选题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办法》,通过教师申报、院(系)推荐、专家评审和学校批准等程序,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4年共立项284项。为做好2004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选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各学院要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将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位学生,并做好学生选项的指导工作。

2. 为方便学生查询有关项目情况,教务处已将项目的基本情况编印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4年学生项目申请指南》(同时在网上公布,网址:

3. 学生对照《指南》中有关项目的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2个项目,填写《申请表》(每位学生仅限填一份选项申请表,可填报2个项目,否则责任自负),并交第一志愿项目指导教师所在学院。

4. 指导教师对申报本人项目的申请表进行审核,确定接收学生名单(接收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评审结果公布的人数)。凡未被接收学生的申请表,请指导教师在接到学生申请表2个工作日内转第二申请项目指导教师,否则责任自负(若学生申请的两个项目属同一学院,由第一志愿项目负责人将申请表交教学秘书处后由教学秘书负责转第二志愿申请项目负责人;若学生申请的项目分属不同学院,由第一志愿项目负责人将申请表先交教学秘书处,再由教学秘书统一交教务处,最后由教务处负责转第二志愿申请项目负责人)。

5. 指导教师将确定接收学生的申请表签字后交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后,由

教学秘书统一填报本学院项目学生选题情况汇总表,并连同学生申请表一起送交教务处备案(汇总表电子档,同时发送到:jfzhou@cumt.edu.cn)。

6.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伸报科研训练项目。若所申报的项目经专家评审后批准立项,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所立项目按《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办法》统一管理。

7.所有材料务必于9月30日前送交教务处,逾期不交或项目申请人数不足2人的将取消该项目的立项资格。

附:1.2004年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南

2.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申请表 3.学院项目学生选题情况汇总表

教 务 处 二〇〇四年九月十三日

附2: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生选项申请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填 表 人:

填表时间: 学院(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立项项目目录

序号 1 2 3 4 项目 编号

指导 教师

项目名称

040101 邹喜正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教材多媒体课件研制 040102 刘金平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信息系统

040103 窦林名 电磁辐射确定采面附近冲击矿压震源位置的研究 040104 张吉雄 高产高效开采模式选择及其软件研制 5 040105 6 040106 7 040107 8 040108 9

040109 10 040110 11 040111 12 040112 13 040113 14 040114 15 040115 16 040116 17 040117 18 040201 19 040202 20 040203 21 040204 22 040205 23 040206 24 040207 25 040208 26 040209 27 040210 28 040211 29 040212 30 040213 31 040301 32 040302 33 040303 34 040304 卢明银 计算机辅助网络图绘制

王恩元 孔隙流体对煤岩声、电效应的影响研究

刘贞堂 电磁场强化煤体瓦斯解吸和渗透技术的实验研究 杨胜强 热害矿井风温预测及其热湿评价系统研究 顾正洪 中国矿业大学校园交通导航信息系统

李乃梁 B/S模式下电子皮带秤监测软件研制 谢耀社 《岩土弹性力学》虚拟实验系统开发

王振军 工业铁路集配站调车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陈开岩 大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张东升 综放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 韩可琦 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的自动生成 李学华 巷道围岩应力转移理论与技术 谢文兵 锚杆巷道有限元模拟力学分析 黄 炜 徐州地区太阳能利用的分析与研究 张建功 对徐州市冬季供暖的分析研究 狄雅静 江苏省力学创新竞赛

岳丰田 高围压下夹层水冻结规律的试验研究 东兆星 深基坑支护冻土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乔志春 统计分析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宋 雷 《土木工程测试与结构检验》教学实验模型设计 张东海 CFD技术在建筑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夏军武 矿渣微粉混凝土构件的性能研究 李 果 混凝土内部微气候条件的滞后效应研究 吴元周 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开发 丁北斗 K型钢管相贯节点极限承载力

周淑春 近海地区“双渗”高性能混凝土桥耐久性的模拟实验研究李宝玉 煤尘和瓦斯爆炸危险环境的采煤面断层岩石破碎装置 李宝玉 综合治理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技术 张晓光 基于USB总线的心电测量系统研制 张晓光 在CT图象上测量颅内血肿体积的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历年真题与答案wor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二00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共1页第1页 一﹑名词解释(20分) 1. 矿山压力显现 2. 支承压力

3. 老顶的周期来压 4. 沿空掘巷 5. 端面距

二﹑绘图说明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变形破坏纵向三带和横向三区。 (20分)

三﹑采煤工作面综采液压支架分几类?简述各类支架的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20分)

四﹑试分析老顶初次来压前和周期来压后开采空间周围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点。(20分)

五、采区巷道有何特点,基本支架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20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二〇〇三年硕士生人学试题

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命题时间:2002年11月25日 一、解释下列概念(30分)

1、矿山压力;2、支承压力;3、岩石碎胀系数;4、顶板; 5、增载系数;6、初次来压步距;7,冲击矿压;8、支架初撑力;9、原岩应力;10、冒落带。 二、绘图解释岩石应力一应变全过程曲线((10分)。

三、运用莫尔一库仑强度曲线推导出以极限主应力σ1和表σ3表示的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15分)。 四、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10分)

五、绘图说明双向等压作用下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加以解释。(15分)

六、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区(10分)。 七、试述近水平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的一般规律。(15分) 八、试述影响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15分) 九、试述采区巷道常用的支护形式(15分)

十、试述采区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15分)。 试题和答卷一起交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二〇〇五年硕士生人学试题

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命题时间:2004年11月30日 解释下列概念(30分)

1岩体;2、矿山压力;3、岩石碎胀系数;4、原岩应力;5、增载系数;6、周期来压;7、冲击矿压;8、支架工作阻力;9、岩石的三轴(向)抗压强度;10,裂隙带。

二、绘图解释岩石蠕变(10分)。

三、运用莫尔库仑强度曲线推导出以极限主应力σ1和σ3表示的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15分)

四、简述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及适用条件(10分)

五、绘图说明双向等压作用下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加以解释(15分)

六、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区(10分)。 七、试述放顶煤开采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15分) 八、试述影响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15分) 九、试述发全冲击矿压的三个基本准则(15分) 十、试述采区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15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二〇〇六年硕士生人学试题

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命题时间:2005年12月6日

一、解释下列概念(30分)

1、周期来压2、支撑压力3、岩石残余碎胀系数4、岩体变形能5、关键层;6、初次来压步距;7、冲击矿压8、支架初撑力9、原岩应力;10、巷道松动圈。

二、绘图解释岩石蠕变曲线(10分)。

三、运用莫尔一库仑强度曲线推导出以极限主应力σ1和σ3表示的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15分)。

四、论述顶板压力估算的常用方法(10分)

五、绘图说明双向等压作用下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加以解释。(15分)

六、绘图说明无煤柱护巷的基本原理(10分)。 七、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特征(15分) 八、试述影响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15分)。 九、试述采区巷道常用的支护形式(15分)。 十、试述采区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15分)。 (试题和答卷一起交回)

..

z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二〇〇七年硕士生人学试题

科目名称: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命题时间:2006年11月25日 一、解释下列概念(30分)

1、岩体弹性变形能;2,矿山压力;3、岩石碎胀系数;4、原岩应力;5、

增载系数;6、岩石蠕变;7、岩体龟裂系数;8、支架工作阻力; 9、岩石的线弹性;10、莫尔一库仑强度理论。 二、绘图解释岩石应力一应变全过程曲线(10分)。 三、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10分)

四、绘图说明双向等压作用下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规律,并加以解释。(15分)

五、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区(15分)。

六、试述近水平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的一般规律(10分)。 七、论述项板压力估算的常用方法(15分) 八、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石相互作用原理(15分) 九、试述区段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15分)。 十、试述发生冲击矿压的机理与主要防治措施(15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 211 工程”和“ 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1960 年和 1978 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区。

学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始建于 1909 年,位于河南焦作。 1931 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 1938 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 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 1949 年回迁焦作。 1950 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 1952 年院系调整期间,天津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 1953 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70 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 1978 年,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 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7 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998 年恢复招收本科生; 2000 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 年 1 月,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名义办学。 1997 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6 年成为“ 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 90 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 100 周年发来贺信。 100 多年来,学校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学校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好学力行”的学风,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学校现有 62 个本科专业,有 1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3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6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17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部 2012 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 学校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 911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150 人,副教授 188 人;博士生导师 134 名,硕士生导师 212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 74% 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4 个,拥有 1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7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7 人;先后有 7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0 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4 人被列入教

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4 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 人分别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5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3 人被评为“ 全国优秀 博士后”。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积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大毕业生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学校先后有 8 个专业荣获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 8 个专业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安全工程”专业在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998 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国内外科技竞赛千余人次获奖;先后有 8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5902 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 6681 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 2582 人,留学生 30 人。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22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32 项。在研科研项目 770 余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 79 万余册,电子图书 55 万册。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理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理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 83 家;建成了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科技园 --- “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并与北京市共建能源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与国内 10 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与 21 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 80 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开展了学术交流;多次举办了国际煤岩学委员会年会、国际有机岩石学年会( ICCP-TSOP )联合会议、第一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国际有机岩石学会( TSOP )年会、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大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充实内涵、外向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住“统筹规划、队伍建设、科学管理”三个关键,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师档案资料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院士

彭苏萍

教授 (以汉语拼音为序)

毕银丽 曹代勇 陈宜金 程久龙 崔希民 代世峰 戴华阳 胡

社荣 胡振琪 李贤庆 梁汉东 刘钦甫

孟召平 邵龙义 唐跃刚 王延斌 吴立新 武 强 赵峰

华 赵学胜 朱国维 董东林

副教授(以汉语拼音为序)

程琳琳 杜文凤 方家虎 郝多虎 蒋金豹 李 晶 马施民 孙文彬

杨可明 杨 柳 杨瑞召

苑春方 赵艳玲

高级工程师

毕建军 周 强 彭小沾【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高级实验师

艾天杰

讲师(以汉语拼音为序)

鲍 玲 崔芳鹏 何登科 鲁 静 罗红玲 孙红福 王绍清 王西勃

王占刚 魏迎春 徐春光 阎跃观

易俐娜 袁德宝 张 蕊 郑 晶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陈晓千 裴婧晶 屈 恺 黄 曼

助教

王泽惠

代世峰

基本信息

姓名: 代世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0.12

民族:汉

职称: 教授

电话:010-62341868;62339857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邮件:dsf@cumtb.edu.cn

个人简历

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主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

金获得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研究方向

煤地质学 (包括煤岩学、煤地球化学、煤矿物学和煤层气地质学)。

主要科研项目

目前主要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

主要论文及著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Chemical Geology、American Mineralogist、Applied

Geochemistry、Fuel、《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

教学情况

主要从事煤地质学的教学工作。

获得荣誉

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侯德封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北京市教育

创新标兵、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获得者

曹代勇

基本信息

姓名:曹代勇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地:重庆市

出生年月:1955.8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院长

学术兼职:教育部科技委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学部委

员,北京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委员会委员,《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和《中国煤炭地质》编委,高等学校(矿业)“十一五”教材编委会地测分会副主任,全国煤炭行业“653工程”煤田地质与测绘领域培训方向首席专家,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矿产普查与勘探”国

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电话:010-62331409,62339301;传真:62339300;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cdy@cumtb.edu.cn、cdycumtb@163.com

个人简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获学士学位;

1985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

1985年7月留校任教;

1987年9月-1990年12月在职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7年1月获教授任职资格;

1998年4月担任资源开发工程系副主任、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0年9月担任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3月担任煤炭资源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5月任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

专业和研究方向

从事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

煤和油气地质学、矿产地质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盆地构造分析、构造地质定量研究、

地学信息技术、遥感与GIS、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化作用与构造-热事件的耦合效应及其资源环境意义”(2009-2011),负责人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 “深层煤矿床快速、综合探测体系研究”(2006-2011),负

责人

3、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预测评价”(2006年-2010),技术负责人

4、河北省发改委省校科技合作开发资金“河北省煤炭资源赋存规律、找煤预测和勘查模式研究”(2008

-2009),负责人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国煤炭地质工作的基本架构和发展战略研究”(2008-2009),

负责人

6、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科研项目“山西省无烟煤及动力煤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信息系统研究”(2008

-2009),负责人

7、湖南省国土厅科研项目“湖南湘东北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2008-2009),负责人

8、云南省煤田地质局科研课题“云南省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2008-2009),负责人

主要论文及著作

徐水师、谭克龙、曹代勇、王佟主编. 中国煤炭资源遥感调查评价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

张建民、管海晏、曹代勇等. 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曹代勇主编.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张军、曹代勇主编. 河北省煤炭资源安全战略研究,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孙升林、曹代勇、张群主编. 煤炭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管理(“653”培训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王桂梁、琚宜文、郑孟林、曹代勇、秦勇、朱炎铭. 中国北方能源盆地构造.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曹代勇等. 渤海湾盆地深层烃源岩生烃条件研究,地质出版社,2001年

曹代勇等. 沁水煤田东部构造特征研究-兼论资源勘探阶段地质构造综合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钱光谟、曹代勇主编. 煤田构造研究方法,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年

王桂梁、曹代勇、姜波主编. 华北南部逆冲推覆伸展滑覆和重力滑动构造,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 曹代勇、李小明、宁树正、林中月. 中国东部深化找煤的思路和方法. 现代地质,2009,23(2):347-

352

曹代勇、吴见、张永东等. 山西省煤炭开采总量的环境制约模型研究. 中国矿业,2009,18(1):64-67

曹代勇、王佟、琚宜文等. 中国煤田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1-6 曹代勇,李小明,占文峰. 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 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19-

21

曹代勇。张路锁等. 河北省能源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中国矿业,2008,17(8):28-30

曹代勇,郝伟. 煤地质学元数据标准化研究. 煤炭学报,2008,33(3):285-288

曹代勇,彭方思,王婷京. 对山东省矿业经济区划定量方法探讨. 中国矿业,2008,17(5):19-21 Cao Daiyong, Fan Xinjie, Guan Haiyan, et al. Geological model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the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China. Review in Engneering Geology XVIII,2007:23-30 CAO DaiYong, LI Xianming, ZHANG ShouRen,Influence of tectonic stress on coalification:stress degradation mechanism and stress polycondensation mechanism,Science in China D: Earth Sciences,

2007,50(1):43-54

曹代勇、占文峰、张军等,邯郸-峰峰矿区新构造及其煤炭资源开发意义,煤炭学报,2007,32(2):141

-145

曹代勇、占文峰、刘天绩等.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分区与煤系赋存特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31(3):

322-327

曹代勇,郝伟,应玺. 体验式地质教学虚拟平台建设研究. 中国地质教育,2007,(4):92-95

曹代勇,煤田构造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1-4

Cao Daiyong, Xiaoming Li, Wenfeng Zhan,Influence of Tectonic-thermal Process on Coalifications ,

Abstracts 0f the 23rd Annual Meeting of TSOP,2006,40-43

曹代勇、李小明、张守仁,构造应力对煤化作用的影响,中国科学D辑,2006,36(1):59-68 曹代勇、樊新杰、时孝磊等,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内因分析与自燃类型划分,煤炭学报,2005,30(3):288

-292

曹代勇、吴李泉、占文峰等,断层应力封闭性的FLAC模拟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1):1-3 曹代勇、赵占芳、黄佩等,基于Oracle9i的中国煤炭特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中国矿业,2005,14(6):

1-3

曹代勇、占文峰等,邯峰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1-3

曹代勇、余志伟、赵扬、魏迎春,数字矿山及其关键技术探讨,铜业工程,2005,(1):10-12 曹代勇、李小明、魏迎春. 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的热解成烃特征研究.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4):

39-4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排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吧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登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585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