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2016-10-12 10:05: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共9篇)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2014年4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里弄/弄鬼 强迫/强词夺理 角度/群雄角逐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4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里弄/弄鬼 强迫/强词夺理 角度/群雄角逐 ......

B.弹道/弹劾 绿色/绿林起义 横行/纵横四海 ......

C.行款/行乞 省事/不省人事 汤圆/河水汤汤 ......

D.兽槛/门槛 没落/没齿不忘 落枕/落花流水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

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B. 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

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

C.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

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D.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

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

3.阅读下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2012年11月16日,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

名男孩死亡。记者从毕节市政府了解到,16日至18日,经过走访排查,5名男孩的身份已得到确认。5名男孩家住七星关区海子街镇擦枪岩村,分别是陶中井(12岁)、陶中红(11岁)、陶中林(13岁)、陶冲(12岁)、陶波(9岁)。从多个信息源获悉,他们的父母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已经离异。5名孩子至少在事发地点辍学“流浪”了两个月。目击者称,他们衣着单薄、破旧,蓬头垢面,时常会到路边的小吃摊乞食,有时还会向行人乞讨零钱坐公交车到城区其他地方,“白天在城里闲荡,晚上回到这边睡觉。”警方确认,他们在垃圾箱内生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针对此次事件,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网友在心疼遗憾年轻生命逝去

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如果你是一名有责任感的网民,你会提出哪些质疑?请分条列出。

4.下面是《诗经·君子于役》中的诗句,刻画了妻子对外出丈夫的思念心理,写得天然质朴。请你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中任一修辞,将其扩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不超过60字)(4分)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注:埘,鸡舍)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

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①,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

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正分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

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②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

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

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一日见.

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

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③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

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

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绝色,于义理、事物、形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

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

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

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

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同上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岩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注释】①日讲起居注官:日讲是为帝王讲解经史之官,起居注是记述帝王言行之官。

②寝:平息,停止。③友于:指兄弟之间的亲爱。语出《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加以解释

A.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 督:督管 .

B.且言搜辑之道甚备 道:道理 .

C.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 善:认为„„好 .

D.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 耽:沉溺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筠曾得刘文正公和于文襄公的赏识,但朱筠并不像一般俗吏那样奉承上司,还时常

以公事顶撞他们,是一位难得的不阿私情的耿介之士。

B.乾隆皇帝“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一事,朱筠“以是获安”,这是文中颇有深意

的一笔,由此可以想见朱筠与于公在馆中相顶撞之激烈程度。

C.朱筠诚恳待友、提携后进,“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

字,语意谆勤”几句,描绘出了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

D.陈伯思也是一个才华横溢而不随流俗之人,与朱筠一样“皆高才耽酒”。文中写伯思

即是在衬托朱筠。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 始 识 竹 君 先 生 因 昌 平 陈 伯 思 是 时 皆 年 二 十 馀 相 聚 慷 慨

论 事 摩 厉 讲 学 其 志 诚 伟 矣 岂 第 欲 为 文 士 已 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

(2)其文才气奇绝色,于义理、事物、形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 .

(3)余间至山中岩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

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

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

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⑴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⑵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3

分)

▲ ⑶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⑵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⑶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⑷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⑸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氓》)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相 片

孙 犁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

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纸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

窗户剩下来的,信封是她们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

给她的丈夫写信。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照片,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

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得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

“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地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出于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可是,”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

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11﹒孙犁是“写对话的巧匠”,请简析本文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6分)

12﹒远房嫂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4分)

13﹒末段有什么作用?(4分)

14﹒本文以“相片”为题,请探究其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小题。

失去风景的时代

曹文轩

⑴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当年,川端康成称他与自然的关系是“幸运的邂逅”。他在谈到《伊豆的舞女》时,惟一的遗憾是觉得风景描写还是少了些。从前的小说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去自觉地谈论风景的意义,但在实际写作中,风景始终是他们的小说的重要元素。他们的写作,几乎形成一个定论:风景描写是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现代小说就是抛却了这一元素。

⑵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古人面对自然,是一种宗教的姿态,他们虔诚静听与默察,是要在万籁俱寂中读出其奥义。因此,自然对他们来说不能有须臾的分开。而现代人尽管作出各种各样亲近自然的样子,并有许多赞美之词,但骨子里,现代人还是只相信自己。自然已不再具有神性,它只不过是物质,是被看的。小说也就可以

不必在意自然了。

⑶工业文明、人口难以抑制的增长而不断加大的消耗,使自然在日甚一日地退却与贫化。现代,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是在一片缺乏绿色、缺乏蝉声与鸟鸣的水泥钢筋的世界里。他们的肉体与灵魂从一开始就缺乏自然所给予的灵气与湿润。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景,更没有对风景的深刻感受。因此,小说也就没有了风景。

⑷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

⑸文学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酷爱思想。现代之文学艺术,新生了许多特质,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特质,比如意境、诗性等。在现实生活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下,现代文学艺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现代哲学的发达并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的众声喧哗,使文学艺术陷入一个庞杂无绪的思想大网之中而不可自拔。追求思想的新颖,直至追求思想的乖戾,已成时尚与习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一些现代的文学艺术家们在冥冥之中达成一个共识,这就是: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美是虚弱的,苍白而脆弱的,甚至是矫情的,美的浅薄决定了它不可能蕴藏什么深刻的思想,就更说不上蕴藏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了;而丑却是沉重的、无底的、可被无穷解读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思想恰恰藏匿于其背后。因此,在现代艺术家那里,思想的挖掘,也就是在丑之上的挖掘,丑成了思想的矿脉。丑的物象(比如溃烂的脓疮,比如苍蝇),丑的人性(比如窥阴癖,比如自虐狂),纷纷涌入文学艺术家的视野。现代文学艺术家就这样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联系在一起了。这虽然并非现代文学艺术的全部,但却是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

⑹作为人们追求雅致、雅趣、雅兴的文学艺术,现在背离的恰恰正是这一切。现代文学艺术正是将粗俗、丑陋、阴沉、冷漠的事物作为自己观照的对象。风景的被注意,是与雅致、雅趣、雅兴联系在一起的,既然雅致、雅趣、雅兴已被冷淡与放弃,风景也就自然消失了。

⑺恶心的感觉、阴冷的感觉,不可能来自冬日的太阳、月下的清泉、雨中的草莓。 ⑻现代小说因为缺乏古典小说中自然与风景,使人感到焦灼、枯涩,怎么说也是缺憾。

(选自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版,有删节)

15.文中“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的原因有哪些?(6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五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 文章第七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6分)

六、作文(70分)

山东寿光农民刘成德一心想种桃树发家致富,几年下来,收成都不好,家境每况愈下。一次,为借到200元,连走了六家没人肯借他。有一天,他发现一棵长歪了的桃树上结的果子个个都格外的好,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他专程去请教果树技术人员,得知歪着的树,光照条件好,所以果实大,味道好。他回到家后,用绳子将桃树拉歪,别人看到都嘲笑他。第二年,他的桃树开了满树的花,但是不久花都谢了,没有结果。他没有气馁,又去咨询,原来是温度没有控制好。第三年,他继续培养他的歪桃树,并且注意了温、湿度的控制,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果实多,个头大,味道好,他成功了。乡亲们信服了他,全村人都学他种起了歪桃树。刘成德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第二篇:《2013-2014高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20131112》

扬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D.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2013-11-11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责任命题:张秋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文理解的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别。书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赠序,为文人之间以言相赠,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是赠序。 B.《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仁政学说,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C.雨果是19世纪前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把善恶美丑做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揭露了封建教会的黑暗、专制政权的残暴。

D.赋是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文采、韵节,以铺陈为能事。后来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秋声赋》就属于这种“文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3分) ( ) ..A、勿夺其时(耽误,错过)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现在) .. 顾自民国肇造(开始) 命运多舛(不顺) ..B、陈力就列(施展) 数罟不入洿池(密) .. 视清季有加(与„„相比) 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 ...

C、颠而不扶(跌倒)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收敛,限制) .. 丐序于予(索求)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其中) ..D、有国有家者(士大夫的封地) 弃甲曳兵而走(逃跑) .. 语焉不详(说) 烟霏云敛(消散) ..

7.下列选项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3分) (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忽奔腾而砰湃 盛筵难再

B、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川泽纡其骇瞩 C、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鸡豚狗彘之畜 D、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吾党菁华 8.下列选项中两个短语里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3分) ( ) ..A、既来之,则安之 窜梁鸿于海曲 ..B、俊采星驰 然而不王者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惊天地,泣鬼神 ..

D、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襟三江而带五湖 ..9、语用题(6分)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掀起了“诺贝尔文学奖热”。

(1)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国家)的爱丽丝·门罗。(1分)

校对:黄静

本试卷共计: 16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所有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与题号对应!】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24分,语用6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 祈祷(qí) 叨扰(tāo) 蜷缩(quán) 估量(liáng) ....B. 编纂(zhuǎn) 萧飒(sà) 吮吸(shǔn) 脊背(jǐ) ....

C. 信笺(qiān) 嫉恨(jí) 笞刑(tà) 汗涔涔(cãn) ....D. 镣铐(liào) 联袂(juã) 憎恨(zēng) 针砭(biān) ....

2. 下列各组词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诅咒 珈锁 繁茂芜杂 不祥之兆 B.沉缅 劫难 义愤填膺 垂头耷脑 C.抽搐 噙泪 繁文缛节 无济于事 D.虫豸 摧残 息息相关 摇摇欲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3分) ( ) ....A.巴基斯坦官方10月30日宣布,自2008年以来,美军在巴境内共发动300多起无人机空袭,超过2000人丧生,真是祸起萧墙。 ....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其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令人赞不绝口,....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C.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

D.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安之若素,日益电子化可能是未来的阅读....趋势,而纸质书籍的优良属性也难以被取而代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三人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B.许多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演绎出多彩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与思考。

C.扬州的瘦西湖、个园、何园等风景名胜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概括出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不超过50个字。(5分)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进入了大家视野。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其中《城市与狗》使略萨蜚声国际文坛。

略萨的作品从社会层面讲,笔触相当广泛,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市镇市民、知识分子、艺术人物、官僚机构、军队等,都是他的描述对象。他的小说敏感地批判和揭露社会现实问题:如独裁统治、官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压迫、种族歧视、军警特务横行、党派不择手段竞争等。略萨坚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这是让小说变成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公羊的节日》体现了他对拉美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小说通过杜撰一个女人的所见所闻,再现拉美最血腥的独裁统治,将多米尼加共和国前独裁者特鲁希略魔鬼般的独裁时代,批驳得淋漓尽致。

略萨被誉为“拉美结构主义文学大师”,和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并称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四大主将。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绮丽魔幻的叙述风格不同,略萨的小说更注重叙事结构的布局,经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

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

其铁盐。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服罪当死。上善其诘。 .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

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悦。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

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传》)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繻,用作通行证的帛。③传,凭证。④便宜,利益、好处。 ⑤横草,使草倒下。⑥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军诘偃曰 责问,追问 .B.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借口,托辞 .C.服罪当死 应该 .

D.比内诸侯 等同,和„„一样 .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终军报国行为或志向的一项是(3分) ( ) ..

①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②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 ③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 ④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⑤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 ⑥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A.①④⑥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徐偃受命在国内巡视风俗民情,他独断专行,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办案过程中,徐偃理屈词穷。

B.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C.皇上要派使者出使匈奴,终军表达了出使匈奴的愿望,并讲述了自己的情况,认为自己被孤立疏远,内心有对朝廷的不满。皇上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提拔他为谏大夫。

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请缨前往,由于越相吕嘉不欲内属,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未能幸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4分)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分)(《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满 江 红 [南宋]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7)_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民为贵,_____________,君为轻。(《孟子》) 五、现代文阅读题:文学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8题。

洗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指军中作檄。②故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的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

(1)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说本词下片“曲笔写胸臆”,请结合本词下片内容试作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16.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他”,请简要概括他的形象。(6分)

17.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这句描写的内容有何作用?(5分)

18.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洗澡”,请结合全文,说说“洗澡”在思想内容和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4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0分)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0题。

《南方都市报》记者(以下简称“南都”):你最近在香港出了一本《莫言了不起》,你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莫言?

刘再复:1986年读了他的《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中篇写得太好、太动人了!我被它深深打动。因为作家主体的感觉太敏锐、太丰富,才能发现这种在极艰难的环境中又极顽强生存着的生命现象,并用充满色彩的语言塑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形象。

南都:(1) 刘再复:莫言的作品,我之所以“几乎每部都读”,不是因为他的“水平”超群,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带给我无穷尽的阅读“至乐”。读一读莫言的喜剧性作品,就会开怀大笑。林语堂在世时提倡幽默,可惜他未能遇到莫言。而我与莫言相逢了,这真是幸运。

我第一次读《红高粱家族》,觉得语言没有《透明的红萝卜》那么精美,但仍然震撼我。而且让我意识到,莫言在进行“颠覆性写作”:颠覆权力叙事,颠覆官方的历史叙事,颠覆教科书的惯性叙事。多年后我读《丰乳肥臀》,更觉得莫言通过宏大叙事在“解构”历史,颠覆历史,即用人性的历史解构“阶级性”历史。 南都:你对莫言的第一印象如何?

刘再复:他在科罗拉多大学作讲演,第一句话就是“在座的刘再复先生就是我的老师”,其坦率与真诚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之后我和妻子把东亚系的一些老师和同学请来,听莫言讲故事。他讲的几乎全是饥饿的故事。离开美国前我送他一顶牛仔帽。因为他在我的心目中,也是一

个胆识过人的牛仔。

刘再复:荒诞喜剧与荒诞小说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确实占有极重要的位臵。但说他属于西方荒诞文学谱系未必精当。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也可能受马尔克斯的影响,但直接师法的还是蒲松龄的“狐幻现实主义”。蒲松龄创造了中国的短篇小说的巅峰。莫言很聪明,就在山东的土地上找到自己天才的老师。莫言没有“贵远贱近”的弱点。

南都:莫言这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与其作品魔幻性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有关? 刘再复:莫言在我心目中他是天才,为我们的方块字争得巨大的光荣,他的获奖是我们母亲语言的胜利,方块字写作的胜利,仓颉造字的胜利。

南都:那你如何看待莫言获奖?莫言获奖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什么影响?

刘再复: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各种原因与条件,它变成一个世界公认的权威性大奖,一旦得奖,它便产生巨大的普世性效应。聂鲁达与马尔克斯、略萨的获奖,整个拉丁美洲文学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提高了,至少是影响了我的阅读心理。莫言作品本就被翻译成二三十种文字,获奖后可能还会翻一倍。因此,莫言获奖肯定会提高中国当代文学整体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吸引更多种族、更多国家、更多心灵、更多语言来关注中国文学。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美国作家获奖,美国人不会太兴奋,但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则会为自己的同胞获奖而骄傲。1998年葡萄牙的霍塞〃萨拉马戈获奖,尽管他一直站在共产主义立场反对政府,但总统、总理一听到他获奖的消息,就立即声明说,现在我们要放下分歧,共同庆祝葡萄牙语的胜利。葡萄牙政府领导人毕竟有文化,他们知道自己的同胞获奖是一件大事,是关系到葡萄牙语能否骄傲地自立于世界之林(至少不被西班牙语吞并)的大喜事。 (选自《南方都市报》2013年5月10日,有改动) 19.请根据谈话内容,从记者的角度补写出(1)(2)两处的问题。(4分)

20.刘再复说,莫言“为我们的方块字争得巨大的光荣”,请结合访谈说说莫言的获奖的意义。(6分)

七、作文(70分)

2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中国当代作家王朔给自己的随笔集取名为“无知者无畏”。

请以“畏”为题,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南都:(2)

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四、15.(8分)

2013-11-11.

高二语文试卷答题纸

【所有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与题号对应!】

一、(30分)9.(6分)

(1)(1分) (2)(

二、(19分)

(1) (2) (3) (4)

(5) (6) (7) (8) 五、(15分)

16.(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19.(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8分)

14.(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请将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三篇:《【创新设计】2015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二轮复习 第3章 增分突破1演练反馈 Word版含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①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注】 ①郑少府,骆宾王的朋友。唐高宗显庆年间,契丹多次掳掠侵扰边境,东北辽阳一带战事不断。郑少府正是在此时远赴边疆从军。骆宾王写下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简析本诗主人公的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侠客形象。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①几度:这里指几年。②翻:反而。

第三联用了“孤灯”“寒雨”“湿竹”“暗烟”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生动恰切地营造出凄迷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伤别而悲凉惨淡的心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 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中央的纽。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篇写“金甲雕戈”“辕门初立”,回忆主人公当年在军中的威武形象;“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楼船”两句追忆紧张的军旅生活,最后笔锋一转,用李广难封的典故写自己不受重用。刻画了英武非凡、才华横溢,徒有功劳却难受封赏,只能自怜自伤的主人公形象。

(2)用典抒情。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抒发主人公空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感伤。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寒 食①

[宋]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③。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二日,古代风俗,这几天不举火,只吃冷东西。②商山:在陕西商县。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此诗大约是淳化三年所作。③撰碑钱:替别人作碑记、墓志铭等文章的稿费。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出了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蝴蝶在花丛翻飞,孩子们忙着扑捉它们;好多人家的大树上系着秋千,在前后游荡着。

(2)有人说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此诗虽写了乐景,诗人却是借美景强自排解被贬的失意落寞。诗人自我安慰:副使之职非常清闲,又可以靠撰碑文来换一些喝酒的钱。这

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一种“惆怅”的变形。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豁达,但商山之景“亦可怜”的“亦”正是与京城之景比较得来。“莫惆怅”,其实暗含“正惆怅”之意。

不同意。诗人借商山寒食美景表达了淡然豁达、优雅闲适的情怀。诗人极力描写商山景色之可爱,既写出山中祥和闲适的生活,又写出了春雨乍停后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可以看出诗人怡情山水、淡然豁达的心境;副使的清闲、赚钱换酒都表达了诗人的优雅闲适之意。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

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2)此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此曲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此曲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此曲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7.(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整体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与客愁相关的词语,比如“几问津”“孤枕”“乡国梦”等,关键在于找全面,然后加以理解整理。

答案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并要求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试题,需联系诗歌整体内容,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作者以到处飞翔的沙鸥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表达自己客居他乡、孤单寂寞之感。

第四篇:《【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第3章 增分突破1演练反馈 Word版含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①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注】 ①郑少府,骆宾王的朋友。唐高宗显庆年间,契丹多次掳掠侵扰边境,东北辽阳一带战事不断。郑少府正是在此时远赴边疆从军。骆宾王写下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简析本诗主人公的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侠客形象。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①几度:这里指几年。②翻:反而。

第三联用了“孤灯”“寒雨”“湿竹”“暗烟”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生动恰切地营造出凄迷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伤别而悲凉惨淡的心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 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中央的纽。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篇写“金甲雕戈”“辕门初立”,回忆主人公当年在军中的威武形象;“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楼船”两句追忆紧张的军旅生活,最后笔锋一转,用李广难封的典故写自己不受重用。刻画了英武非凡、才华横溢,徒有功劳却难受封赏,只能自怜自伤的主人公形象。

(2)用典抒情。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抒发主人公空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感伤。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寒 食①

[宋]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③。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二日,古代风俗,这几天不举火,只吃冷东西。②商山:在陕西商县。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此诗大约是淳化三年所作。③撰碑钱:替别人作碑记、墓志铭等文章的稿费。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出了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蝴蝶在花丛翻飞,孩子们忙着扑捉它们;好多人家的大树上系着秋千,在前后游荡着。

(2)有人说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此诗虽写了乐景,诗人却是借美景强自排解被贬的失意落寞。诗人自我安慰:副使之职非常清闲,又可以靠撰碑文来换一些喝酒的钱。这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一种“惆怅”的变形。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

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豁达,但商山之景“亦可怜”的“亦”正是与京城之景比较得来。“莫惆怅”,其实暗含“正惆怅”之意。

不同意。诗人借商山寒食美景表达了淡然豁达、优雅闲适的情怀。诗人极力描写商山景色之可爱,既写出山中祥和闲适的生活,又写出了春雨乍停后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可以看出诗人怡情山水、淡然豁达的心境;副使的清闲、赚钱换酒都表达了诗人的优雅闲适之意。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

(2)此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此曲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此曲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此曲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7.(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整体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与客愁相关的词语,比如“几问津”“孤枕”“乡国梦”等,关键在于找全面,然后加以理解整理。

答案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并要求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试题,需联系诗歌整体内容,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作者以到处飞翔的沙鸥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表达自己客居他乡、孤单寂寞之感。

第五篇:《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2015.12月考语文试卷doc》

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2015.12

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熨帖yù 笨拙杂cáo 久假不归jià ..zhuō 嘈..

B. 跌宕diē 角逐juã 草茎手蹑脚 niâ ...jīng 蹑.

C. 昵称nì 创痛chuāng 苔藓角mò ...xiān 转弯抹.

D. 胡诌息qī 憎恶zēng 亘古不变gâng .zhōu 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眩耀 苍桑 变幻莫测 声名狼藉

B.海蜇 隐遁 一愁莫展 姗姗来迟

C.坍塌 殒命 笑嘻嘻 穷兵黩武

D.蹒跚 坐阵 倒计时 世外桃源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 的性格有关。

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 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

致的 。

A.不温不火 以至 品位 B.不温不火 以致 品位

C.不瘟不火 以至 品味 D.不瘟不火 以致 品味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满城透绿的生态特色与十朝古都的人文特质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造就了南京这座....

城市的独特气质。

B.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

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

C.在河南的一场矿难中,三十三名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

共同度过了一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D.每晚六时许,城市的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绝如缕,一些马路志愿者们站在路口,面....

带微笑地提醒那些准备“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为了您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选登的美文佳作,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

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受到读者欢迎。

B.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

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C.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使命,这对于教育工作者以

及许多家长来说,也常常感到很棘手。

D.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已正式开工,

工程竣工后两地之间的交通将更加快捷便利。

6.下列诗句与“云边雁断胡天月”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3 分)

A.塞上燕脂凝夜紫 B.陇上羊归塞草烟

C.夜来清梦绕西城 D.帘外春寒赐锦袍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 )(3分)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

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对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西望夏口③小学而大遗④廊腰缦回⑤朝歌夜弦⑥望西山,始指.....

异之⑦侣鱼虾而友麋鹿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⑨圣益圣,愚益愚 .....

A.①⑥⑦/②④/③⑨/⑤⑧ B.①⑦/②⑤/④⑥⑧/③⑨

C.①/②⑧/③④/⑤⑨/⑥⑦ D.①⑥/②④/③⑦⑨/⑤⑧

9.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渺渺兮予怀。

10.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它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

了统治者穷奢极欲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以免重蹈亡秦之

覆辙。

B.《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他们相约采用“走车路”的方式,让

翠翠选择,结果,天保在竞争中落败,心灰意冷的他驾船外出闯滩,意外身亡。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

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

都收在《呐喊》中。

D. 梁实秋《雅舍》文末引用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的意思是:住在外面的时

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少,表达了身处雅舍没有归属感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答李端叔书

(宋)苏轼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仿佛其..

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犹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①,亦不能以一字奉慰,

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②中

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

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③、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

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

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

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

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谗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

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

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

相推与,甚非所望。 .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见不能尽。

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

意。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不次。

【注】①斩然在疚:卧病在床。②递:驿站传递。③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亦足以仿佛其为人矣 仿佛:好像。 ..

B.无一字见及 见:动词前,表示自己。 .

C.复创相推与 与:称赞。 .

D.必喻此意 喻:明白、理解。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足下终不弃绝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B.遂欲以移之众口 輮以为轮 ..

C.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D.以取妍于人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感于李端叔对自己的殷殷关切而作此文,又谆谆告诫他,各人自有喜好,不

必受别人的影响而对自己赞誉有加。

B.作者认为自己以往那些品评古今人物、纵论为政是非的策论文章,其实都不过是

书生的泛泛空论,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恰恰是应试科举养成的毛病,实在不足称道。

C.谪居期间,作者唯恐为声名所累,混迹于普通百姓中间,别人不识则喜,李端叔

赞誉则忧,足见因写文章获罪一事对他心灵的打击很大。

D.本文感情真挚,主要采用直抒胸臆方法,表达了自己已厌倦官场游戏,淡泊利禄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声名,醉心田园山野的乐趣。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4分)

(2)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4分)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分)

三、诗歌鉴赏题。(11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

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

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

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4分)

(2)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3分)

(3)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句1分)

(1)登山则情满于山,____________。(《文心雕龙》)

(2)_____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3)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4)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论语》)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宫车过也。(《阿房宫赋》)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8)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9)遥想公瑾当年, ___________,雄姿英发。(《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17—20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

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

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

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

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

第六篇:《【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演练反馈:第3章 增分突破1 形象鉴赏》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增分突破一 三类形象鉴赏攻略

1.(2014·本溪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①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注】 ①郑少府,骆宾王的朋友。唐高宗显庆年间,契丹多次掳掠侵扰边境,东北辽阳一带战事不断。郑少府正是在此时远赴边疆从军。骆宾王写下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简析本诗主人公的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侠客形象。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①几度:这里指几年。②翻:反而。

第三联用了“孤灯”“寒雨”“湿竹”“暗烟”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生动恰切地营造出凄迷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伤别而悲凉惨淡的心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 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中央的纽。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2)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篇写“金甲雕戈”“辕门初立”,回忆主人公当年在军中的威武形象;“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楼船”两句追忆紧张的军旅生活,最后笔锋一转,用李广难封的典故写自己不受重用。刻画了英武非凡、才华横溢,徒有功劳却难受封赏,只能自怜自伤的主人公形象。

(2)用典抒情。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抒发主人公空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感伤。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寒 食①

[宋]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②,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③。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二日,古代风俗,这几天不举火,只吃冷东西。②商山:在陕西商县。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此诗大约是淳化三年所作。③撰碑钱:替别人作碑记、墓志铭等文章的稿费。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出了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蝴蝶在花丛翻飞,孩子们忙着扑捉它们;好多人家的大树上系着秋千,在前后游荡着。

(2)有人说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此诗虽写了乐景,诗人却是借美景强自排解被贬的失意落寞。诗人自我安慰:副使之职非常清闲,又可以靠撰碑文来换一些喝酒的钱。这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一种“惆怅”的变形。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已经陶醉于山村之景,表现出心境的乐观豁达,但商山之景“亦可怜”的“亦”正是与京城之景比较得来。“莫惆怅”,其实暗含“正惆怅”之意。

不同意。诗人借商山寒食美景表达了淡然豁达、优雅闲适的情怀。诗人极力描写商山景色之可爱,既写出山中祥和闲适的生活,又写出了春雨乍停后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可以看出诗人怡情山水、淡然豁达的心境;副使的清闲、赚钱换酒都表达了诗人的优雅闲适之意。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黄芦”“白”“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

(2)此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此曲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此曲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③此曲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7.(2014·重庆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整体阅读诗歌,注意诗歌中与客愁相关的词语,比如“几问津”“孤枕”“乡国梦”等,关键在于找全面,然后加以理解整理。

答案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并要求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试题,需联系诗歌整体内容,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作者以到处飞翔的沙鸥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表达自己客居他乡、孤单寂寞之感。

第七篇:《宋? 刘克庄《满江红》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宋? 刘克庄《满江红》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满江红

宋? 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1)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2)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对比极为鲜明。请就此表现手法,结合全词的主旨,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

(1)这二句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

(2)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对比极为鲜明。上片从“金甲琱戈”到“楼船夜渡风涛急”,回忆昔日军营生活,壮怀激烈,酣畅淋漓。从“有谁怜猿臂故将军”开始,突然一个大转折,写壮士凄凉,苦闷,抑郁。下片纯是牢骚语,以嬉笑写愤激,故作旷达,而不平之气,充溢字里行间。词人写自己抛开“武略”,课读《茶经》,与客不谈边事,教儿但诵《花间》,吟风赏月,似乎甘愿将生命的热力消磨殆尽,其实,从词序即可看出,风风雨雨,皆可触动心事,可见其内心痛苦之情。由此可知,下片所用口吻虽闲淡委婉,其实是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一时代英雄报国无门的一腔悲愤。

赏析

这首词作者在自注中说“忽动从戎之兴”,即作者忽然产生从军抗金的念头。情况是这样:刘克庄曾因“江湖诗案”遭难被黜。到绍定六年(1233)蒙古灭金之际,宋师北上谋复回河南,刘克庄尚闲置在家。宋金之间的这场战争引起了诗人从军抗金的念头。这是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

词的上片从回忆往日的军营生活写起。“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记当日”点明这里所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诗人回忆开始担任军门工作时的威武的景象。“金甲雕戈”,形容武装的壮丽。“辕门初立”,是说开始担任军门工作。辕门即军门。指李珏的帅府。时李珏出任江淮制置使,节制沿江诸军,帅府设在建康。刘克庄在幕府掌文书,被誉为“烟书檄笔”,一时无两。”他也很以此自负,所谓“少年自负凌云笔”,时仅二十三岁。“磨盾鼻”三句写出了诗人当年才华横溢,极为得意的精神状态。“磨盾鼻”,

在盾鼻上磨墨,盾鼻是盾中央的纽。据《北史·荀济传》:“会楯上磨墨作檄文”。后即以“磨盾鼻”喻军中作檄。“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笔走龙蛇,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这两句脱胎于陆游《书愤》一诗的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晓嘶”,“夜渡”,一写白天,一写夜间。表现强敌压境,战斗紧迫的程度。“铁马”这两句表现一种壮 本文来自

下片抒写的是诗人愤郁塞胸时发出的悲凉深沉的哀叹。诗人此时废退之身,无路请缨,只能正话反说,倾诉内心的隐痛和愤慨了。“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平戎策”,指作者屡有奏疏陈述抗敌恢复方略。“从军什”是记灵军中生活的诗篇。对一个爱国诗人而又是战士的人来说,平戎策,从军什,是战斗生活的记灵,是珍贵的文献。一般都要编入专集传及后代的。有如勒石记功。可现在却都已零落殆尽而懒于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即诗人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茶经”,记茶叶的品种及烹茶方法的书籍。唐陆羽有《茶经》三卷。“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丁谓有《天香传》,沈立、洪刍均有《香谱》。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辛弃疾《鹧鹕天》词中的名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了。实际上这样做都是违心的和不得已的,纯属无可奈何。“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诗人已作终老之想,无意复问边事,而用描写美女与爱情的《花间集》来教导儿女。“榆塞”,称北方边塞。《汉书·韩安国传》说到边境上“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后来“榆塞”便成了边界的代名词。现在不但诗人自己不谈“平戎”,而且唯恐客人谈及。这里着意写诗人过去遭遇留下的伤痛,是抱负难展的愤激之辞!“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结语用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语。《左传》僖公三十年载:烛之武对郑文公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里意为虽有“从戎之兴”,无奈力不从心。表面上怨叹流年,实际上是感叹壮志未酬,不能一展抱负,用的是曲笔。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这首词的风格与辛词酷似。在慷慨淋漓、纵横恣肆中时露悲凉深沉之哀叹。诗人把立志收复中原的气节与功名作为词的主旋律,表现了英雄失志而不甘寂寞的思想。词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曲笔,使词的意蕴更加深沉含蓄。

第八篇:《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阅读答案》


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阅读答案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阅读答案

【注】①盾鼻:盾中间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0 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5分)

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阅读答案文章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阅读答案出自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10.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2分)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3分)
11. “生怕客谈榆塞事”,南宋边防形势越来越严重,而统治者仍然醉生梦死,表达词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与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叹臣之壮也不如人”更是满腹牢骚,一腔激愤。(6分)

第九篇:《刘克庄《满江红》宋词鉴赏》

刘克庄《满江红》宋词鉴赏

《满江红》——刘克庄(宋)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天无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刘克庄《满江红》宋词鉴赏刘克庄《满江红》宋词鉴赏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赏析】

这首词作者在自注中说“忽动从戎之兴”,即作者忽然产生从军抗金的念头。情况是这样:刘克庄曾因“江湖诗案”遭难被黜。到绍定六年(1233)蒙古灭金之际,宋师北上谋复回河南,刘克庄尚闲置在家。宋金之间的这场战争引起了诗人从军抗金的念头。这是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

这首词,是南宋后期爱国词人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在写作上,颇具特色。上片写过去,正面着笔,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纯用反笔,风格掩抑沉郁。运用强制的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

刘克庄《满江红》宋词鉴赏文章刘克庄《满江红》宋词鉴赏出自

相关热词搜索:卜算子刘克庄阅读答案 忆秦娥刘克庄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满江红刘克庄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825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