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2016-10-22 10:55:4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共5篇)妈妈的手(节选)阅读题答案妈妈的手(节选)“啊,太凉了!”妈妈用双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因为妈妈的手冰凉冰凉,我禁不住高声喊了起来。妈妈一面仍然用手摸着我的脸,一面和蔼地说:“妈妈的手确实很凉啊!一到冬天,不仅肿得老高老高,还特别粗糙呢!” 还脏乎乎的,简直像老祖母的手。“妈妈,您为什么有这样一双手...

妈妈的手(节选)阅读题答案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第一篇

妈妈的手(节选)

“啊,太凉了!”妈妈用双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因为妈妈的手冰凉冰凉,我禁不住高声喊了起来。

妈妈一面仍然用手摸着我的脸,一面和蔼地说:“妈妈的手确实很凉啊!一到冬天,不仅肿得老高老高,还特别粗糙呢!” 还脏乎乎的,简直像老祖母的手。

“妈妈,您为什么有这样一双手呢?您不能让手变得纤细白嫩些吗?”每当我指着妈妈的手这样说的时候,妈紧总是推开我的手,爱抚地看着我,笑着说:“这双手既是做父亲的手,以是做母亲的手!因为这双手要做的工作太多太重,根本不能变细变白啦!”

我拼命地思萦着:到底怎样才能使妈妈的手变得以纤细又干净呢?

(1) 从文中找出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双手”的原因。答:因为这双手

要做的工作太多太重

选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说“简直像老祖母的手”?答:线索是手。(2)

因为妈妈的手既粗大,又满是皱纹,还脏乎乎的

“我”希望妈妈的手变得以纤细又干净,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答:(3)

表达了我对妈妈浓浓的爱

妈妈的手 阅读答案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第二篇

妈妈的手 琦君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

他全神貫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几下呢?”他问我。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

“好,五十下,你得给我五毛钱。”

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五十下,把手掌一

伸:“五毛钱。”

我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他说:“那就再加五十下,我就要去写功课了。”我说:“免

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的事。所以,作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 ,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依仗小辈。不

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

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

①。一双放大的小脚沒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脫、新奇

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

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

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裝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

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搖晃的菜

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媽,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

:“太贵了。”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

学问。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有时,她真

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小春,別尽在我跟前绕來绕去,快去读书吧。时间过得太快

,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我

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膀?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今天,我也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而处在高

度工业化的现代,接触面是如此的广,生活是如此的匆忙,在多方面难以兼顾之下,便不免变得脾气暴躁,再也不会有母亲那

样的容忍,终日和颜悦色对待家人了。

有一次,我在洗碗,儿子说:“妈妈,你手背上的筋一根根的,就像地图上的河流。”

他真会形容,我停下工作,摸摸手背,可不是一根根隆起,显得又瘦又老。这双手曾经是软软、细细、白白的,从什么时候

开始,它变得这么难看了呢?也有朋友好心地劝我“用个女工吧,何必如此劳累呢?你知道吗?劳累是最容易催人老的啊!”

可不是,我的手已经不像五年前、十年前了。抹上什么露什么霜也无法使它们丰润如少女的手了。不免想,为什么让自己老得

这么快?为什么不雇个女工,给自己多点休息的时间,保养一下皮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

可是每当我在厨房炒菜,外子②下班回來,一进门就夸一声“好香啊!”孩子放下书包,就跑进厨房喊:“媽媽,今晚有什

么好菜,我肚子饿得咕嘟嘟直叫。”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那一份满足与快乐,从心

底涌上来,一双手再粗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有一次,我切肉不小心割破了手,父子俩连忙为我敷药膏包扎。还为我轮流洗盘碗,我应该感到很满意了。想想母亲那时,妈妈的手阅读答案

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忙,割破手指,流再多的血,她也不会喊出声来。累累的刀痕,谁又注意到了?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

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我还时常坐在泥地上撒赖啼哭,她总是把我抱起來,用脸贴

着我满是眼泪鼻涕的脸,她的眼泪流得比我更多。母亲啊!我当时何曾懂得您为什么哭。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

如今,电视中出现各种洗衣机的广告,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她看见了“海龙”“妈妈乐”等洗衣机,一按钮子,左旋转,

右旋转,脱水,很快就可穿在身上。她一定会眯起近视眼笑着说:“花样真多,今天的妈妈可真乐呢。”可是母亲是一位永不

肯偷懒的勤劳女性,我即使买一台洗衣机给她,她一定连连摇手说:“别买别买,按电钮究竟不及按人钮方便,机器哪抵得双

手万能呢!

可不是吗?万能的电脑,能像妈妈的手,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吗?

(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

【注释】①接力:方言,指点心。②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滋润( ) (2)享受( ) (3)憔悴( ) (4)暴躁( )

17、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

(2)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18、“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

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一句中为什么将“粗糙”和“温柔

”两个词语并列使用?(5

分)

19、文章记叙了母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母亲在性格上有哪些优秀之处影响了“我

”?

20、文中“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21、本文运用插叙的方法,以“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一句引起回忆。请你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

应的一句话,并说明其作用。(4分)

22、作者在文中说:“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23、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

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4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

16、(1)rùn(2)xiǎng(3)cuì(4)zào(共2分,每小题0.5分) 17、(1)在这里是指儿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给

“我”捶背,不含感情因素。(2分)(2)在这里表现丈夫和儿子饭菜吃得香。(2分) 18、围绕“‘粗糙’是母亲艰辛劳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附答案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第三篇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附答案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我家门前有一片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干巴巴的。妈妈拿来铁锹,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工夫,这双手就把这一小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菜地。

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家人服务。买菜、煮饭、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包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 经它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 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 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 几个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 秋季的一天,妈妈正在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针针显得那样欢快,每个动作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爱妈妈的手!

练一练

1.给第4节没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

2用“//”把短文分成3段。

3.简要回答问题。

1.妈妈的手“平凡”表现在哪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手“又不一般”,除了“勤劳”之外,说“不一般”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妈妈的手“又不一般”,作者用了许多事例,其中详写的事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

1. , ; , ; , .......

2. 开头一节和结尾一节各成1段,中间2、3、4节为1段。

3. (1)妈妈的手“平凡”,表现在她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

(2)妈妈的手很灵巧,如会把布裁剪成样式新颖的裙子,能把旧衣服平凑成新衣,能把毛绒团编织成漂亮的毛衣。

(3)妈妈用铁锹把前门的荒地变成了菜地 买菜、煮饭、洗洗浆浆、缝缝补补、托洗地板、整理房间 妈妈平凡的、

勤劳又灵巧的双手为家人服务的事 崇敬和爱戴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第四篇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母亲的心阅读答案。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1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12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记叙的六要素。(2分)

时间:春天   地点:溪边             人物:我、母亲、螃蟹

起因:我想吃螃蟹 经过: 结果:              

2.第⑧段中加点字[是"是[这样"的意思,请说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答:

3.仔细阅读第11段,联想全文想想,为什么我会[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2分)

4.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

5.找出第②段写景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6.第12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经过:母亲找螃蟹  结果:母亲放螃蟹(每空1分)

2.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到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意近即可,2分)

3.为我的过分要求让母亲为难而自责(1分),为母亲因我憔悴而难过(1分)。(意近即可)

4.动作、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想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螃蟹的痛苦心理(意近即可,2分)。

5.写景句子: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1分)

作用:用美丽的春景既反衬母亲的憔悴,又烘托了母亲因我清醒而喜悦的心情。(意近即可,1分)

6.议论抒情(只答议论给1分,只答抒情给0.5分,总共1分)

作用:结构上:点题(1分)内容上:深化文章中心或画龙点睛(1分)(意近即可)【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母亲的宝物阅读答案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第五篇

母亲的宝物

(1)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

(2)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

(3)妻子说:[这太瘆人了。母亲的宝物阅读答案。"

(4)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5)两人回到房中,

(6)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7)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母亲的宝物阅读答案。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 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

(8)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9)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

(10) 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11)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

(12)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嘛。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 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13)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14)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再接你回来好吗?"

(15)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他紧紧的抱着。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母亲很坚决地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

(16)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它,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道:[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摇摇头。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得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

(17)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盒子里很有可能是这种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地主,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宝物,拿去养老院丢了,或着遭了小偷,就太不值了。

(18)所以,他伸出手道:妈,把盒子给我看看好吗?

(19)母亲摇摇头,抱得紧紧的,不给他。

(20)妻子见了,忙在耳边叽咕了几句。那天他们没送母亲去养老院。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第二天,两人没送母亲去养老院,以后也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21)铁盒中藏着不是金,也不是银,是一缕胎发和几颗乳牙。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字, 记着他换牙的时间,还有第一次剃发的时间。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孩子的乳牙和胎发要保存好,不能丢失。不然,孩子会夭折的。

(阿紫摘自<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12年6月26日)

1。阅读本文后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

2。文章以[母亲的宝物"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3。文中⑦⑧两段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请简析小说构思的精妙之处。(2分)

5。阅读本文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经常抱着一个铁盒,儿子和媳妇在发现了铁盒秘密后,最终因感动而放弃了送母亲去养老院的念头。(2分)

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贯穿全文的线索;含蓄揭示文章中心(3分)。

3、不能删,因为这两段文字是插叙,补充交代了她小的时候母亲带他生活的不易和供他上大学的艰难,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他最终被母亲感动作了铺垫)(3分)

4、事情的结局(文章的结尾)正是文章的高潮,宝物揭开了所有的猜测和秘密,产生了强烈的感人效果。(认识正确即可。)(2分)。

5、从理解母爱,珍惜母爱,报答母爱角度作答即可。(3分)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妈妈的手阅读答案三年级"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7038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