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

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

2016-11-11 18:42:11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  下面是www chinazhaokao 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供大家参考!  时间:9 ...

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供大家参考!

  时间:90分钟 命题牵头学校: 枣阳一中

  分值:90分 命题老师: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C.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2.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B.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导致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重组

  C.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遵循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不属于基因重组

  3.青少年上网时间占比越来越大,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有关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可能诱发DNA中碱基对的改变 B.可能诱导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C.可能诱导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D.可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含同源染色体的随机几条非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单倍体育种常常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5.在一个进行无性繁殖、个体数量比较大而又被充分隔离的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D.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6.某动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或基因b纯合的胚胎不能成活.若群体

  中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66.7% B.60% C.50% D.33.3%

  7.某基因型为Bb的二倍体番茄,自交后代中出现一株三体,基因型为Bbb.下面对该三体的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 B.体细胞内含3个染色体组

  C.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产生的花粉有4种基因型

  8.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由于田间管理较好,枣阳一农户家的桃树出现了果多个大的性状

  B.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9.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但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幼苗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的四倍体

  10.以下为甲(A/a)、乙(B/b)两病的遗传系谱图(两家族成员均无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不可能是白化病 B.一定是纯合体的个体有5、6、9、10

  C.乙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 D.7号和8号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1/3

  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

  B.变异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C.生物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12.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表为正常酶

  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的

  最可能原因是( )

  酶的种类 密码子位置

  4 5 6 7

  正常酶 苏氨酸(ACU) 丝氨酸(UCU) 缬氨酸(GUU) 谷氨酰胺(CAG)

  异常酶 苏氨酸(ACU) 酪氨酸(UAC) 丝氨酸(UCU) 缬氨酸(GUU)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B.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C.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13.右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染色体1、5、4、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

  C.图中7和8的同源部分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D.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14.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

  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可能是男性 D.ABC均有可能

  15.如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③过程,过程③中能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在分裂后期抑制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C.植株A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的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C.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D.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愚型患者可以通过染色体检查确定病因

  B. 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通常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C. 各种因素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D.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18.“基因型”身份证中有关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的①常染色体基因、②X染色体基因、

  ③Y染色体基因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突变和X、Y间基因的交叉互换)( )

  A.①②可能相同,③肯定相同 B.①相同,②③一定不同

  C.①②一定不同,③一定相同 D.①②③都一定不同

  19.下图所示为雄果蝇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2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正确的

  是(  )

  A.图中正常雄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将产生的4种雄配子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突变体Ⅰ、Ⅱ和Ⅲ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正常细胞和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0.某遗传病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只能生男孩。该男子可能患( )

  A.青少年型糖尿病 B.抗维生素D佝偻病

  C.软骨发育不全 D.21三体综合征

  2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

  B.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的不断形成过程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强了生物的变异,从而推动了生物进化

  23.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有错误的是:( )

  A.“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重组 B.宜城流水镇的无子西瓜——多倍体育种

  C.襄州程河种植的抗虫棉——基因工程 D.宜城燕京高产啤酒酵母菌——基因突变

  24.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

  A. 生物的器官越用越发达

  B. 生物的种类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D.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2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们现在都生活在各种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26.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B.低温会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27.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

  A. 特纳氏综合症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D. 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2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

  B.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29.二倍体野生香蕉果实中有大量的硬子,无法食用,人们食用的香蕉是三倍体。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二倍体香蕉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三倍体香蕉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确认香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时应该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D.将二倍体香蕉细胞低温诱导后置于显微镜下可看到三倍体细胞

  30.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第 II 卷

  二、必修非选择题(共2小题,30分)

  31(16分).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的西瓜育种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培育新品种1的方法为________育种,其原理是 。

  (2)培育新品种2的过程中,植株e的特点是 ,获得它的常用方法是 。

  (3)西瓜的含糖量高(T)对含糖量低(t)为显性,杂合子C(Tt)逐代自交3次,后代含糖量高的

  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

  (4)四倍体b与普通西瓜c杂交,所得子代C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条,子代植株的

  基因型共 种。三倍体高度不育的的原因是 。

  32(14分).下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①、②、③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上图中因海洋环境的变化,A与C经过长期的 ,最后出现 而形成不同物种;不同种群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 。地雀C的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由于种群内的 发生定向改变。

  (2)若图②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乙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其中基因T的频率为 。

  (3)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4×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6,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三.选修非选择题(共4小题,选做其中2小题)

  33.选修1

  1.(14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秸秆中的纤维素经C1酶、CX酶和 ① 酶的协同作用下最终被 水解成葡萄糖;再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的数量除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计数外, ② 法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2)在酸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现 ③ 色。在盐酸酸化条件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④ 色染料。在含 ⑤ 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会呈现黑色。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⑥ ,因培养尿素分解菌后而变为红色。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可以与 ⑦ 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

  2.(16分)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它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影响菊花组织培养和月季花药培养的成功率的因素有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1)材料的选择: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① 植株的茎上新萌发的侧枝。在月季的花

  粉发育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 ② 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为了挑选到该时期的花药,

  通常选择 ③ 的花蕾。要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可用的方法有 ④

  和焙花青—铬钒法,后者能将细胞核染成 ⑤ 色。

  (2)培养基的组成: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如甘氨酸、

  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 ⑥ )等。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如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

  胞分裂素,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⑦ ;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低时,出

  现的实验结果是 ⑧ 。

  34.选修3

  1.(14分)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问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① 、 ② 、 ③ 。

  (2)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④ 。

  (3)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⑤ 。

  (4)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 ⑥ 。

  (5)若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⑦

  A.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需要用适当的酶除去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常规的植物杂交一样都属于有性生殖

  D.杂种细胞需要通过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才能形成杂种植株

  2.(16分)在体内,人胰岛素基因表达可合成出一条称为前胰岛素原的肽链,此肽链在内质网中经酶甲切割掉氨基端一段短肽后成为胰岛素原,进入高尔基体的胰岛素原经酶乙切割去除中间片段C后,产生A、B两条肽链,再经酶丙作用生成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大量生产胰岛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合成前胰岛素原的细胞是 ① 。

  (2)可根据胰岛素原的 ② 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胰岛素原的 ③ 序列,通常用该序列与 ④ 构建胰岛素原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再经过细菌转化、筛选及鉴定,即可建立能稳定合成胰岛素原的基因工程菌。

  (3)(分子水平上)用 ⑤ 检测该工程菌的培养物时,培养液无 ⑥ ,菌体有此反应,则用该工程菌进行工业发酵时,应从 ⑦ 中分离、纯化胰岛素原。胰岛素原经酶乙和酶丙处理便可转变为 ⑧ 。

  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B B A B C D B B B C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A B B D C A D A B A A C C

  二、必修非选择题

  31.(16分,每空2分)

  (1) 诱变 基因突变

  (2) 高度不育(和茎杆弱小) 花药离体培养

  (3) 7/9

  (4) 33 4 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32. (14分,每空2分)

  (1)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基因频率

  (2)基因库 63.5% (3)16

  三、选修非选择题

  33.选修1

  1.(14分,每空2分)

  (1)葡萄糖苷(酶) 显微镜直接计数(或血球板计数)

  (2)灰绿 玫瑰红 伊红美蓝(伊红—美蓝) 酚红指示剂 刚果红

  (1)未开花 单核期(或单核靠边期)

  完全未开放 醋酸洋红法 蓝黑色

  (2)蔗糖 分化频率提高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34.选修3

  1.(14分,每空2分)

  (1)骨髓瘤细胞 抗原刺激过的(效应)B细胞 杂交瘤细胞

  (2)灭活的病毒

  (3)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核糖体、线粒体 (5)C

  2.(16分,每空2分)

  (1)胰岛B细胞 (2)氨基酸 DNA 质粒

  (3)胰岛素原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或抗原抗体杂交带) 菌体 胰岛素


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南阳秋期期中生物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7351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