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2016-12-05 09:44: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共9篇)社会救助问题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发布日期:2010-11-01 浏览次数: 65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在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存在救助手段单一,基层力量薄弱,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救助的效果...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社会救助问题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一篇

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发布日期:2010-11-01 浏览次数: 65

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在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存在救助手段单一,基层力量薄弱,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救助的效果和执行程序的到位。如何提升救助效能,使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地,使各项惠民政策发挥最佳效益,是摆在社会

救助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社会救助工作存的主要问题

(一) “造血”式救助缺乏。目前社会救助主要采取“授人以鱼”的直接救助方式。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授人以鱼”的救助形式是保障社会广大弱势群体,特别是保障重病重残对象、五保对象等特困群体基本生活、基本医疗的必要措施,但是针对救助群体中生存技能低下、有劳动能力的那一批群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出路。对这一部分能有“脱保”潜力的群体,还需要辅之以 “授之以渔”的必要手段,纵深拓展救助内涵。通过组织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安排劳动就业等办法,让这部分对象凭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退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深层面杜绝 “养懒

汉”、“铁饭碗”等不良现象,实现深层次救助。

(二)工作力量薄弱。目前,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普遍较为薄弱,社会救助工作职能主要由乡镇民政办主任承担,他们同时还要兼顾优抚、救灾等其他民政职能工作,有的还承揽乡镇其他中心工作,加之社会救助工作量大、过程复杂,乡镇民政办在人手短缺,工作头绪多的情况下,疲于应付,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的尴尬局面,影响了救助工作的执行和落实。以桃源县为例,全县总人口98万,共有40个乡镇,乡镇设立社会救助管理站,由民政办主任兼任,另设救助专干一名;村设社会救助服务站,设救助专干一名。而全县救助对象共4.4万人(不包括低保边缘户),平均算下来,就是1名民政干部要负责550个救助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在对民政办主任的调查中,人手不足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一个民政办两个人都少了,如果我们下乡或出差,来办事的群众就找不到人,往往为一件事情跑很多次路。”相比于其他一些基层工作,救助工作力量也是远远不如,例如计划生育工作,其人员配置在村级必须配备1名妇女主任,专职负责计生

工作,而救助工作在村级一般只设有兼职专干,其地位远远弱于计生工作。

(三)专干业务不精。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首先,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的缺位,是造成基层救助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开会多,培训少,忙于传达精神多,专心学习业务少。在政策更新快,业务内容多的情况下,业务培训工作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基层救助工作人员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其次,基层救助工作员的频繁调动也是造成基层救助工作人员业务水

平较低的重要要原因。当前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主要由乡镇民政办主任负责,由于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由乡镇政府管理,社会救助部门对他们没有人事管理权,从而出现民政办主任调换频繁,联系脱节,管理缺失等到现象。民政办主任上任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对救助内容不清楚,救助政策不熟悉,救助对象不了解,严重影

响了救助政策的执行到位。

(四)工作经费不足。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办公场所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公示平台建设、政策宣传、对象调查等很多方面,都需要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如办公场所建设就涉及到各项硬件设施建设的费用问题;对象调查涉及到车辆配置、差旅费用问题;社会公示、政策宣传涉及到平台建设、印刷费用等问题。而且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涉及面广,具体对象多,由于目前乡镇财力有限,乡镇民政办拿不出调查核实、公示宣传等工作的费用,往往出现入户调查工作变相为电话查询,出现政策宣传不深入、操作

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二、解决办法

(一)坚持输造并举,增强造血功能。要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帮扶活动,变输血式救助为造血式救助,变被动受助为自主脱贫。通过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由财政、教育、卫生、劳动、广电、电力、自来水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力做好各项专项配套救助工作。同时,各乡镇、社区可以开办农民学校、社区工会学校,针对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及低保边缘户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一时难以找到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再就业援助

达到造血、生血的目的,让这些救助对象脱贫致富,达到救助的真正目的。

(二)增加基层力量,解决缺位问题。当前基层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和人手不够的矛盾,造成救助工作的许多环节无人管、无人抓、抓不到位。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民政的机构建设。要根据当前工作任务,合理调配人员,增加编制,使基层民政办有充足的人员承担各项民政工作。根据目前民政工作量,应按每万人配备2名民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和村委会设立民政救助工作专干,民政救助部门按照“人、才、物相配套,责、权、利相统一”、“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或者通

招聘的方式,派专人到基层,专门从事民政救助工作,确保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政能力。社会救助政策是政策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国家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不断有新的救助政策出台实施,政策更新快,变化大,及时的业务培训对救助政策的精准实施来说是必须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培训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县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居的逐级培训方式,也可以采取集中办班学习。在培训内容上,既要侧重民政法律法规、民政政策,又要加强与民政相关的各项业务水平的培训提高,不断满足民政知识更新和民政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基层民政干部调整后,乡镇和救助

管理部门要及时对新任民政干部实行岗前培训或业务学习,确保救助工作的延续性。

(四)配足工作经费,保证运转畅通。必要的工作经费是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质前提。民政干部办公、出行都有一定的开支,必须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乡镇党委政府要重视民政,给予民政办合理的开支权,把民政工作经费纳入乡镇预算,并建立增长机制,逐年有所提高,确保民政工作的正常运转。民政办工作人员常年扎根基层,工作比较辛苦,要关心他们发生活,体恤他们的难处,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他们一定

的岗位补贴,激发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热爱民政岗位,干好民政工作。(桃源县民政局 李进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加强弱势群体帮扶救助的调查与研究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二篇

关于加强弱势群体帮扶救助的调查与研究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理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持续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解决好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标准,需要国家、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包括两个类型: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生理上的缺陷或生理的衰老所引起,这类人群的贫困问题主要由政府、社会有关机构通过救济等方式去解决;社会性弱势群体是由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所引起,这类人群的贫困问题只能通过政府扶持、政策调整、提高个人素质的途径去解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15%。

以兰家镇为例,有以下几类:

1、低保对象: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

全镇有402户、750人;月人均收入低于400元的城镇低保对象,有147户、242人。

2、城镇失业人员102人;

3、残疾人:全镇有持证残疾人1048人,其中重残无业人员560人。

4、老年人:全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4996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47人;农村五保户101人,属分散型;集中五保户33人。

5、优抚对象:重点优抚对象20人,60周岁以上农村户籍退伍军人149人。

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导致其不愿意或者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同时,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又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劳动力质量不高、发展生产的资金缺乏等困难,这又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

2、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外出务工难,家庭经营开展难,只能从事效益低下的种植业和零星养殖业,增加收入的难度大,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形成贫困-低学历-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弱势群体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3、偶然因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各种残疾、生大病重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约占农村弱势群体的50%以上。

总体而言,农村弱势群体是经济落后的历史延续,是长期以来、甚至是几代人以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家庭经济状况积弱难返的结果。

二、农村帮困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存在的不足

相对于其他省市,长春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且救助面也较窄。随着新农村、新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帮困救助体系将日益完善,救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建立并相对比较规范的有城乡低保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高龄老人养老金补助等。去年,仅兰家镇全年发放的各类救助金就近200万元。

尽管如此,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农村帮困救助机制不够完善,加上农村人口众多而补贴经费又相对不足,使农村弱势群体中的不少人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兰家乃至长春当今一个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

目前,农村帮困救助机制存在的不足方面可归纳为:

1、“低保制度”中的新难题。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本意在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然而当城乡低保制度的外延不断扩大,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问题都纳入其实施范围时,潜在的问题就逐渐凸现出来。集中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助长

了“福利依赖”。与城乡低保制度相配套的政策越多,低保制度的吸引力就越大,导致一部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的人受到刺激,千方百计要求进入低保行列;另一方面,目前已经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体就业的积极性下降。本来城乡低保户与边缘户的生活境遇就是数元数十元之别,随着低保“含金量”的不断增加,他们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随之拉大,由此造成居民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可能发生冲突,直接威胁社会的稳定,这就违背了低保制度设计的初衷,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造成了资源分配中新的不公平。

2、医疗救助中的新困境。

农村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看病贵、医疗难问题,很多贫困家庭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由此无法摆脱贫困。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补救措施: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等,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困境,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医疗救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资金严重短缺;二是注重大病救助,轻视日常医疗保健;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投保率和报销比例仍然偏低。

3、老年人救助中的新需求。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农村收入较低的高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救助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但面对这种老人对“家庭福利服务”的需求,目前政府和社区还显得无能为力。此外,如何排遣他们精神上的孤寂,也是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个薄弱

环节。

4、残疾人救助中的新矛盾。

以前,有关部门也相应出台了福利企业的政策,这对福利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残疾人救助和安臵工作产生了新的矛盾。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要求企业残疾职工的收入不低于长春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这就拉大了残疾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是持证残疾人,挂靠与不挂靠福利企业大不一样,况且毕竟不可能人人挂靠福利企业。就兰家镇来看,没有工作的残疾人还有560名,占全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数的53%,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因此,部分持证残疾人就千方百计要挂靠福利企业,少数残疾人甚至一面“挂靠”、 一面在外单位就业,拿双份“工资”,造成了新的不公、新的矛盾。

从长远来看,发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在伴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将长期存在。如果帮困救助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危及社会的稳定,而且将影响帮困救助的开展,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帮困救助机制的创新与对策

为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开展帮困救助工作,需要我们从改善生产环境、完善分配制度、创新救助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改进扶持方法等方面去探索和研究,使他们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1、营造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大环境。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

统计对城市低保困难群体问题调查科学发展观剖析材料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三篇

当前在城市低保边缘困难群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水平低,来源渠道单一。2、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3、居住条件差。①住房建筑面积小。②27.2%的家庭是租赁房屋。③住房配套设施差。4、子女教育费和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在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收入低、不稳定。2、消费水平低。3、居住面积小,时间长,质量差。。

3、坚持四项原则。城乡低保边缘户专项救助坚持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协调、相衔接的原则;坚持救助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实行专项救助的原则;坚持家庭收入核算和审批程序参照城乡低保对象审批有关规定执行的原则。

二是建立一个缓式的、有坡度的突出保障救助重点的制度框架。

1、制定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救助的具体措施和补助标准,应参照低保救助标准和实施办法。建议在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供暖救助方面的补助额为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标准的50%。

2、对基本生活困难的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标准有别的办法。建议建立一个缓式的、有坡度的突出保障救助重点的制度框架,即在每户每年设定金额标准的基础上(城市每户每年不超过1000元,农村每户每年不超过500元),细化按30%、50%、80%和100%等不同标准补助,进一步提高基本生活救助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3、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重大患有严重疾病的特殊保障人群,可以考虑实行一次性、阶段性的生活救助措施,帮助其克服临时困难,并实行一事一议制度。

4、促进就业仍是积极和根本的脱贫手段。

关于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调研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四篇

关于***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生活水平共同提高,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十六届五中全会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推动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精神,我局抽调专人,深入乡镇、村组,对全县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9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329个行政村,总人口472790人,其中:农业人口347471人,占总人口的74%。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因病、因灾返贫的贫困人口居多,目前,全县共有贫困村87个,社会照顾对象21230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8316人,特困户1385人,五保户2914人,因灾、因病等致贫人口2128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救助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以救灾救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特困群体全面救助为主体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并逐步形成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县民政局在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贫困户医

疗救助及临时救济的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重点实施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多途并举,相互配套”的思路,本着“小额度,广覆盖”的原则,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农村低保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初步形成了系统规范的申请、审核、审批、发放程序和工作制度,低保金实行银行化发放,月保障标准由人均最低2元,提高到25元,保障面发展到10865户,18316人。仅2007年发放低保金292.2万元,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据统计,我县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914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231人,集中供养率为8%。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供养标准不断提高,分散和集中供养分别由原来的年人均500元、1200元,分别提高到1200元、1500元,有效保障了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今年年底又建立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对一包扶五保供养对象制度,加大了对五保供养对象的生产、生活关心力度。面对税费制度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政局制定了养老服务机构“十一五”规划,从调整农村敬老院布局入手,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五保居住点等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撤并全县19个乡镇敬老院,建立5个中心敬老院和1个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力争“十一五”未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近两年,全县共投资

955万元,改扩建了***等4服务中心个,容纳五保对象381人。三是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据调查,我县特困人群中有10%的人口存在着住房难问题,其中有一部分人还住在解放前后的土草房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土瓦房内,夏不遮荫,冬不避寒,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年,县委、县政府将城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列为10项惠民便民工程之首,集财政、民政、乡村、社会捐助等方方面面力量,力争用三年时间消灭城乡贫困户危房,全力打造城乡贫困户安居工程。共投资***万元,改造危房1013间,解决了359户,936人的住房难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以救灾、低保、五保、医疗和危房改造、临时救济为主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平泉的建设进程,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救助资金不足,仍是救助工作健康运行的瓶颈。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虽然不断加强筹资体系建设,加大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县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户,五保对象较多,加之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主要依靠县本级预算,社会捐款额很小,导致了救助资金还有缺口,从而出现了保障面窄、保障标准低、集中供养率低等问题。就农村低保而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家庭虽符合农村低保

条件,但乡镇、村考虑到低保面的问题,并没有将全部家庭成员纳入到低保中来,只是保了其中的1-2名,甚至有个别乡镇、村出现了分配名额、轮流享受低保或只保60岁以上老人等现象。五保供养方面也存在着因乡镇敬老院设施条件差,生活质量不高,五保供养对象不肯入住的现象。

(二)救助内容公示不到位,农村低保仍存在不公平问题。由于农村家庭收入不确定性,加上人为因素,在农村救 助对象收入核实中,很难准确核定,因此在据此确定的救助对象中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一些得不到救助的农户产生不满情绪。据调查,在农村低保工作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村干部优亲厚友现象,存在着村委会为回避矛盾,不按要求公示或不公示每个家庭具体低保金额。群众意见较大,互相猜疑,干群关系不理顺,进而引发矛盾,加大农村不稳定因素。

(三)救助对象的依赖思想,影响着救助效果

据调查,现有的“缺粮给粮、缺衣给衣、缺房建房,缺钱给钱”的救助制度,特别是农村低保和临时救济没有次数和时限要求,使救助对象产生依赖思想。一是助长了部分救助对象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特别是一些年龄并不是很大,也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只是因为一时的生活困难,在享受了党和政府的救助和帮助后,偿到了甜头,不主动自救,而是一味的等待政府救助。据调查,随着低保、医疗等救助制度的实施,民政部门的接待量不但没有减少,相反随着救助水平的提高而在增加。在上访群众中民政救助

对象占了大多数,而且多是重复救助人群。这些人不把精力放在劳动致富和自力更生上,依赖政府救济的思想明显加剧,甚至出现缠访现象,影响了正常的机关工作秩序。二是救助对象的愿望和希望值明显超过政府救助能力。目前,相当一部分救助对象对政府救助金的数量、时限不满意。如:一些人不断要求提高低保标准和救济标准,希望救助能像发放工资那样按月发放,但却从不考虑政府的承受能力。因此在救助对象中出现了“越扶越贫,越帮越困”、“停滞不前”的现象。

(四)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影响着救助质量的进一步提 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社会救助的范围、人数、项目不断扩大,工作量不断增加,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民政工作者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但目前,我县民政工作人员数量远不能适应任务量的需求,据调查,我县19个乡镇及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民政工作人员43名,承担着全县2万余名救助对象的调查、入户审核、申报、救济等任务,而且还兼负着乡镇文教卫生、扶贫、残联、民族宗教等其他任务,加上必要的经费和交通工具没有保障,直接影响到农村救助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从领导、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对农村

关于近几年精神病救助基本情况汇报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五篇

关于近几年精神病救助基本情况汇报

近年,我县精神病人不断增多,该群体的特殊生存状况与潜在社会危害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特别是带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屡屡造成恶性伤害事件,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一、全县精神病人现状及救治情况

我县紧邻衡阳市区、交通便捷,辖26个乡镇,1个办事处,人口110万,精神病患者救助工作量较大。经统计调查,全县现有精神病人 人,其中暴力倾向有 人,60岁以上患者 人,未成年患者 人。近三年,我们共救助精神病患者共279人次,其中:2012年救助精神病106人次,2013年救助精神病110人次,2014年至今救助精神病63人次,三年共计投入专项救助经费 万元。

1、精神病患者治病的原因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精神病人的治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身体、遗传等原因造成精神病;二是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患者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差,出现精神异常;三是遭遇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如恋爱婚姻不如意、亲人去世、家庭不和睦等原因。

2、救治现状

目前,全县无精神病患者就诊机构,市级以上仅市xxx 医院一家,精神病医疗机构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精神病患者

的医疗保障水平不够,其患者病情的反复性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医疗报销比例小之间的矛盾,造成实现就医的对象极少。加之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有限,没有针对精神病患者救助资金,与高昂的治疗费用相比,医疗救助显得杯水车薪,对患者不能从根本解决治疗康复问题。

二、对精神病患者救助的一些建议

1、加强精神病患者医疗机构建设。针对全县精神病患者数量大且带有暴力倾向对象较多的现状,我县应加强精神病患者治疗机构建设,为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和正规治疗提供条件。

2、加强精神病患者治疗的财政投入。经调查,绝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家庭经济状况都较差,无钱无力进行系统性治疗,为解决其救治问题,恳请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扎实做好精神病患者救助提供资金基础。

3、落实监管责任。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单位要掌握清楚本辖区患者对象情况,积极联系亲属抓好精神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落实具体责任人和监护责任,特别是患者家庭要在生活上、心理上进行抚慰疏导,形成基层组织、社会和家庭的工作合力,杜绝精神患者无人管,放任自流的现象,避免造成社会危害,特别是针对明显带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实行强制性治疗,杜绝因精神病患者引发的恶性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

2016关于区老年人养老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六篇

关于区老年人养老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真实地掌握全区老年人在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方式、社会活动、文体娱乐、家庭亲情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以便为政府更加关注与改善老年民生,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区老龄办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河口区老年人生活需求问卷调查活动,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自2016年10月20日起组织筹备,具体制定工作方案、印制调查问卷、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11月15日进入调查实施阶段,调查人员发放问卷开始调查工作;截止12月20日基本调查与问卷回收工作全面结束;12月25日起实施整理、统计、分析、汇总、总结等工作。此次问卷调查的范围,包括新户、义和、孤岛、仙河、河口、六合等6个镇(街),辖区内胜利河口采油厂、河口社区管理中心、渤海钻井总公司及济军生产基地等单位。问卷共设置问题30个、选项142项,调查了解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险、中意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机构、社会活动、家庭亲情需求等方面。问卷调查的重点人群为80岁以下的老年人。这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收回1210份,收回率93%.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采取了入户调查与到公共场所集中调查、召开座谈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调查工作始终坚持严细认真、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科学合理的原则,防止调查工作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浪费人力物力。设置问卷问题与选项以及安排调查工作时,充分考虑问卷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原从事职业、居住地、是否空巢或独居等综合因素,力争做到调查结果客观翔实、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日常生活、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开展老年人需求调查,使我们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老年人,今后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更能够立足于老年人所急所盼,着眼于老年人所想所需,进而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主要调查情况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问卷调查对象中,80岁以下的老年人占91.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2%,小学文化程度与文盲及半文盲的占58%;原职业为农民的占40%,城镇非离退休人员占10%,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占48.2%,其他人员为1.8%;只有1个子女的占14.5%,2个以上子女的占84.5%;需赡养1个老人的占29.2%,赡养2个老人的占23.8%,赡养3个以上老人占12.2%,只有34.8%的问卷调查对象无赡养义务。通过分析日常生活需求及愿望情况,可以看出广大老年人对现实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制定出台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比较满意,切实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但同时对今后和未来仍充满着期待,热切关注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思想上存有较大的担心和疑虑。

(一)赞成政府惠老政策,满意目前生活状况。调查情况与数据显示,94.1%的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仅满意的就达总人数的61.8%,只有6%的不满意或不好说;对政府制定出台的老年人优待政策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0.8%,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只占9.2%,不满意的仅占总人数的1.5%.能有这样高比率的老年人对当前生活状况满意,对政府的惠老政策充分认可和肯定,绝非偶然,而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广大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的缘故。近几年来,国家、省、市、区不断制定出台惠老为老政策,老龄事业投入逐步加大,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成绩有目共睹。(

(二)选择养老服务怀有较重政府情结。这次问卷调查专门设置了养老服务需求和愿望调查题目,着重突出了"举办养老机构是政府责任吗"、"您乐意入住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还是民营养老机构"、"您对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的印象如何"、"政府在社区举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所是不是您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等选题及选项。据统计,调查中认为举办养老机构是政府责任的老年人比率为83.1%;有90.5%的老年人选择乐意入住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对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整体印象较好的老年人比率为34.8%,整体印象较差的比率为3.2%,不了解的为25.8%;对民营养老机构整体印象较好的比率为22.1%,整体印象较差的比率为13.3%,不了解的为38.3%;对"政府在社区举办的居家养老机构是不是您中意的养老方式"选项中选择"是"的为885人次(此题为多选题),选择"不是"的为325人次;在"为什么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选项中,选择"自己身体多病或不能完全自理时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明显多于其他选项的人。通过这几组数据的比对,不难得出在养老服务需求和愿望选择上,老年人有着较重的政府情结。这一情形可以说明,老年人对于养老寄厚望于政府,政府在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上,还有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和使命。当然,正确引导和鼓励个人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大力促进和发展民营养老服务业,也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从客观上讲,政府举办的各类养老机构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民营养老机构可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承担起部分社会养老任务,有效地解决社会需求问题。

(三)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模式具有推广前景。调查统计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在自己有病或不能完全自理时入住养老机构,这样选择明显多于因其他原因才入住养老机构的人,这一情况在前面已有分析。再如,一选题为"您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选项分别为"高龄适"、"生活不能自理后"、"只有自己一人时"、"子女无法照顾时"、"什么时候都不去",选择生活不能自理时入住养老机构的占29.4%,选择其他的依次为22%、15.6%、21%、12%.在"您最看中养老机构的哪些方面"选题中,27.7%的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最看中养老机构"医疗"这一选项,选择率明显高于其他选项。由此看来,不少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对其是否具备医疗条件还有一定的考量,同时也说明医养结合是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医养结合有着一定的市场。

(四)老有所乐是老年人社会活动的重要选择。广大老年人尤其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朋友,如何愉快地度过幸福的老年生活时光,这既是老年人自身关心的一件大事,又是子女、家庭和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这方面的调查了解,较为准确地了解把握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精神生活氛围和环境,是我们的重要责任。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参与的社会活动类别是什么"一题,其结果是,44.5%的人选择了"文体娱乐";29.8%的人选择了"社会公益活动"、10.7%的人选择了"科技服务"、10.5%的人选择了"关怀教育"、4.5%的人选择了"参政议政".在"您平时最主要的业余生活是什么"的选题中,选择最多的是"体育锻炼"选项,比率为36%,远高于选择比率相对较高的"养动植物"、"读书看报"等选项。调查统计说明,人到老年,自以前的劳动工作中解脱出来,衣食无忧、清闲惬意,特别是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老年朋友的生活需求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和满足的同时,将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摆上了重要位置,通过积极参加参与文化娱乐、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等系列活动,愉悦身心、健康快乐、颐养天年,已成为当今多数老年人的重要追求。

(五)在生活上既有期待也有忧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为老惠老政策的相继出台,老年民生不断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尽管如此,但关注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不容忽视,反而要切实抓好。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做好这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在家庭亲情、身体健康、老年产品、老龄事业投入、尊老敬老等日常生活需求方面仍有不少期待,同时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有着忧虑和担心。如,针对"最希望子女怎样孝敬您"、"您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问题时,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与交流、希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分别是41.4%、51.9%,远远高于希望子女经济上帮助、生活上照料、自己收入增加、老有所为等选项的比率。调查显示,老年人在社会对其关注及政府的老龄事业投入上仍有较高希望与期待,81.6%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政府还应增加老龄资金投入,老年民生进一步改善,生活更加美好;29.9%、22.1%、12.7%和18%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最急需的老年产品分别是老年书报等文化产品、老年食品、老年旅游产品和其它。老年人期待政府增加老龄资金投入的人数多、比率高、愿望强烈,而对老年产品的需求除书报文化产品外分布较为均衡。在回答"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时,29.1%的老年人选择了"生病时没钱医治"、27.5%的选择了"物价上涨"、22.7%的选择了"需要时没人照料"、12.3%的选择了"社会不安定"、8.4%的选择了"没有生活来源".由此看出,仍有不少的老年人在面对医疗、物价上涨、生活照料、社会治安等社会热点问题时表现出了担心和忧虑。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情况,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主要意见和建议。

(一)未雨绸缪,切实做好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截止2016年底,我区社会老龄化程度一达18.5% %,高于全市水平,养老的紧迫性、重要性越发凸显,应对任务更加重大和艰巨。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家(区中心幸福敬老院)、民营的2家,总床位不足300张,距发展规划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加之人们养老和选择养老方式观念上的转变,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会逐步增加,因此对养老床位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如果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的话,届时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基于此,我们应及早规划,合理布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二)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我区实际来看,不但现有养老服务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未来养老需求,并且文化娱乐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与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使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为老服务"油、地、军"融合机制,整合资源共享共用,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和环境。

(三)加大政策扶持,促进民营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尽管公办养老服务业尤其养老机构更受老年人青睐,但民营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中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功能应对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当前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发展还受不少因素的制约,归纳起来主要瓶颈在于用地、融资、从业人员短缺等几个方面,除此,自身推介欠缺、舆论宣传不够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只要正确引导,加强政策推动,切实帮助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及服务业必定有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前景。

(四)重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随着养老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服务需求会趋于旺盛,服务人员会大量增加,甚至能形成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观念认识、社会偏见、服务报酬等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业,而导致从业人员短缺,需求矛盾突出,对整个养老服务业带来不利影响。这种局面如若得不到改观甚至持续下去,今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将更加短缺,矛盾更加突出,养老服务业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加严重。为及早做好应对,有效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保障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纳入全区职业培训计划,作好人才储备,将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培训走上养老服务岗位。

(五)着力解决老年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对医疗、社会稳定、物价上涨、尊老敬老风气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为了减少老年人的担忧和困惑,让广大老年人生活的更踏实、更安心、更幸福,各级政府及部门要从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平抑物价、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等工作入手,着力解决老年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2016民政局上半年民政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报告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七篇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关怀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民政工作目标,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保民生、促稳定、助发展的职能作用,求真务实,依法行政,大胆创新,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上半年民政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齐头并进。

1、救灾工作有序开展。今年1~6月,我县遭受到了一次风雹灾和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我县直接经济损失872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6012.68万元。倒塌房屋160户、307间,损毁房屋675户、178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8万亩,成灾面积8.08万亩,绝收面积0.16万亩,全县受灾人口10.7万人,紧急转移灾民7336人。灾情发生后,局党组及时组织应急分队人员,分组下到各乡镇了解灾情和指导工作。同时,紧急调度干粮600件、矿泉水600件、方便面600件、救灾大米2万斤、棉被340床、帐篷50顶,县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0万元,全部投入到灾民救济和重建家园中,受到了灾民的一致好评。

2、城乡低保工作扎实有序。一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至6月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20.1万元、人月平286.82元;1-6月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917.3万元、人月平115元,城乡低保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达到了省市为民办实事要求。二是进一步巩固“阳光行动”成果。按照省、市统一按排,出台了《蓝山县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了城乡低保大排查工作。经认真核查,我县现有城市低保户2776户5195人,通过动态管理新增54户89人,取消184户284人;现有农村低保户11739户15459人,通过动态管理新增342户502人,取消185户261人;确保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3、做好了示范点创建工作。根据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对创建示范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布署。由于去年的示范点创建工作没达到预计目标,造成亮点不亮的效果。今年我局本着集中人力物力,打造示范点的理念,预计投入30万元对两个乡镇、两个社区、八个村的社会救助平台进行标准化创建。对三个示范敬老院也投入30万元从硬件上进行修缮,从软件上进行补充完善。现示范点的制度牌等已制作完毕,其它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4、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展顺利。一是及时发放五保供养金。截止6月底,全县在册五保户1025户1128人,共发放五保供养金151.8万元,人年平2400元;二是做好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相关工作。与各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签订了《五保集中供养协议》,根据五保对象的个人具体情况,对自愿入住敬老院且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及时办理入院供养,对不愿入住但需要有人照顾的,由村委会协调人员给予生活照料。采取入院进院自由,由五保对象自行选择供养方式,灵活解决五保户的生活照料问题。三是认真做好五保户医疗救助工作。对五保老人因病住院产生的医药费,新农合报销后未报销的部分,予以全额解决。

5、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在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1至6月份为358户385人因患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精神病、心脏病及其他大病患者发放了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大病医疗救助金,累计发放救助金182.8万元,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6、孤儿的调查摸底和基本生活费的发放工作有序进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6]54号)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通知》(民发[2016]161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细致的做好了我县孤儿的调查摸底工作。1-6月新增15名孤儿,共发放纯孤儿基本生活费共计41.2万元,使我县孤儿的生活和学习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7、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初见成效。县政府制定的《蓝山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蓝山县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定点医疗机构及新农合、城镇医保“一站式”结算平台已全面实施。1-6月发放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141人 56.6万元。

(二)以加强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根据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着重抓好了毛俊镇毛俊村、新圩镇上清涵村两个样板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同时,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要求,把推进村务公开作为强化基层民主,促进和谐发展的纲要性工作来抓。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三)以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待遇为着力点,切实提高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1、全面落实了优抚政策。

(1)、根据省厅的要求,扎实做好了优抚对象的数据采集、更新工作。针对我县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伍军人、伤残退伍军人、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各类优抚对象较多且居住分散的实际,通过采取书面通知、办宣传栏、公布热线电话、上门服务、结合大多数在外地务工人员回来扫墓的时机等方式,对优抚对象的数据进行了采集和更新。

(2)、及时足额发放优抚资金。通过加强优抚资金的管理,及时、足额、准确地把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共发放资金443余万元。

(3)、积极开展优抚对象奔康活动。经反复考察,认真筛选,筹集资金30余万元准备对10户优抚对象进行扶助。

2、做好了退役士兵的培训及安置工作。

(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6]4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拓宽我县退役士兵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拟定筹资40余万元从九月份开始对90余名退伍军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2)、根据蓝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蓝发[2016]40号)文件精神,今年共安置2016年转业士官和2016年度城镇退役士兵46人。

3、积极开展了双拥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双拥办《二○一三年湖南双拥工作要点》(湘拥办〔2016〕1号)通知精神,认真开展了“三湘激荡双拥潮”为主题的征文及书画摄影比赛等纪念双拥运动70周年活动。

4、落实了军休人员的生活待遇。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原建设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购房面积未达标货币补差有关问题的通知》(政联[2016]6号)和《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购买现有住房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为我县军休老干部发放住房补贴17.6万元。

(四)以构建“民生民政”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公共事务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

1、进一步规范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监管。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重点,对38家社团及17家民非进行了年检。上半年,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无超出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现象。

2、扎实推进地名和界线联检公共服务工程。一是继续开展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工作,完善了路牌、门牌、地名设标工作,充实了地名数据库的录入。二是对蓝山-连州、蓝山-江华的行政区域界线进行了联检。

3、积极实行人性化的社会救助。创新社会救助模式,改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坚持“先救治,后手续”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月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32人次,发放救助1.5万余元,送到定点医院救治精神病人35人,投入救治金38万余元。

4、殡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深入宣传和加大殡葬执法力度,今年1-6月共火化遗体126具,其中包括12具无名遗体,完成全年火葬任务的54%。

5、婚姻登记及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1-6月,共办理结婚登记1963对,离婚登记339对,补领结婚证232对,出具有关婚姻情况证明228份,接待前来咨询人员216多人次,为相关组织和个人提供、利用档案63份。坚决杜绝婚姻登记工作中的违法现象,全县婚姻登记合法率100%。

6、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一是积极为老年人服务,抓好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落实,1-6月为老年人办理优待证2431本;二是认真抓好百岁老人的动态管理,对我县原已报和新增的百岁老人进行一次全面核实审查。三是认真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5月份组织参加全市老年人乒乓球比赛。

7、改善福彩销售环境,逐步提高发行量。今年1-6月,我县的福彩销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共销售福利彩票980万元,其中电脑型彩票870万元、刮刮乐彩票110万,同比增长40%,完成全年任务的60%。同时组织全县投注站业主举办营销培训。

8、慈善救助稳步推进。半年来,共救助重灾户、特困户、重病户、贫困学生等183户、750余人次,发放救助款103562元。同时,积极开展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186975元,并及时汇集到省慈善总会,再捐献给灾区人民群众。

9、计财工作责任到位。今年1-6共收到上级下拔各项资金总计5127.83万元,为我县的民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0、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行风建设,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加强监督、推进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和廉政文化进机关、开展民政资金专项检查和治散漫治懒惰治奢侈等活动,转变了干部职工作风,民政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勤政廉政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五)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敬老院建设。新建的塔峰敬老院位于塔峰镇牛承村境内,占地面积20亩,需要投入建设资金300万元,现已完成设计、评审、正准备进入招投标阶段。

2、救助站建设。为完善我县救助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我局在老民政办公区的一空坪处新建一栋集办公、救助的办公大楼。该项目已经完成设计、预算、评审,已进入招投标工作。

3、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在祥龙陵园旁征地20余亩,对建设用地锄草、设计、规划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招标中,力争年底前峻工。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民政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根据年初安排和当前我局各项工作进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巩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1、进一步加强汛期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一切准备,确保灾害发生后民政部门及时查灾、准确报灾。

2、巩固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一是进一步细化城乡低保操作程序,完善收入核定办法。就申报程序、申报时限和受理人员职责做进一步明确,做到群众有困难及时受理,件件有落实、有答复。二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核定办法,为基层对低保家庭收入的核定提供参考依据,力争做到公平、公正。

(二)继续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

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弃婴、孤儿的收养工作,依法开展家庭收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规范社会捐助行为,提升慈善事业管理水平。

(三)继续做好优抚双拥工作。一是继续开展双拥活动。按政策兑现义务兵优待金,组织“八一”走访慰问活动,支持部队搞好现代化建设;二是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积极为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三是继续开展为老复员军人送医送药下乡活动。

(四)努力提升民政公共事务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认真开展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婚姻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对《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的认知程度,为我县营造良好的婚姻法律法规执法环境。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优势,配合计生、卫生部门做好免费婚检的宣传工作,提高新人优生优育意识。依法办理收养登记。二是抓好各项社会服务工作。1、加大殡葬宣传及执法力度,规范县城的治丧秩序;2、加大对城市街巷街牌路标的管理和维护,不断规范全县道路门牌设置;3、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维护我县社会稳定。4、加大福彩管理站规范化管理力度和专营化检查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完成我县福利彩票全年任务。5、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自治能力。

(六)加快推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在年底前全部完工。

三、存在的问题

(一)烈士陵园和敬老院建设受规划、征地等因素影响,阻力较大、进度较慢,无法按时完成进度。

(二)社会救助局增岗不增编且工作量逐年增大,不利于工作很好的开展。

以上这篇民政局上半年民政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报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公文网网,谢谢。

2015爱心之旅活动欢迎词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八篇

第一篇:爱心之旅活动欢迎词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大厦全体员工,热烈欢迎参加“**爱心之旅”活动的同学们和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入住**酒店。

进入新世纪,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孩子即将面临的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科技、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合作与竞争都是全方位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热爱祖国的重要内容。广播电台机关党委举办“**爱心之旅”活动。组织来自贵州乌盟山区的1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儿童走出大山,到祖国首都北京参观学习,感受北京人的关爱,燃起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激励他们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刻苦学习,是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次活动入住**酒店,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领导和员工得知这项活动后都纷纷表示愿意为同学们贡献一份力量,为山区儿童献出一份爱心;要用优质的服务和**人的热情让同学们感受首都人民的关爱。

毛泽东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同学们要牢记重托,不辜负首都人民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员工预祝同学们节日愉快!

谢谢大家!

《爱心之旅活动欢迎词》来源于好范文网,欢迎阅读爱心之旅活动欢迎词。

第二篇:爱心之旅活动策划

“爱心之旅,你我携行”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关注弱势群体,共担社会责任

二.活动名称:爱心之旅,你我携行

三.活动背景:人大十七次会议曾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会内会

外、党内党外干部群众尤其是普通百姓共同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关注弱势

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小康绕不开的话题。然而目前,对这些群体

的救助机构并不广为人知,为此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宣传石家庄市各救助机

构,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为爱心人士提供奉献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

过这次爱心之旅,石家庄市一定更美好、更和谐。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对象:2015级本科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积极分子。

七.活动意义:将学生党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来;为

学生党员提供一个服务人民的实践平台,展现河北师大资环学院2015级学生

党支部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此次活动,让社会全体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弱势

群体。

八.活动准备:1.上网查资料,联系负责人,了解基本情况2.向青协询问,有多少福利院、

孤儿院、救助站3.向老师要数字化好的地图数据4.商量需要调查的属性

种类(容纳量、现有受益人员、办院性质、收入来源、管理人员数量、含有两

三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本院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5.分组(每组均需安排

负责人)6.派外联人员拉赞助(由房产人员负责)7.要不要联系媒体、

公益性组织

九.活动流程:

1、初步了解。发动全体参加活动的人员通过不同的途径(上网查询,向青协咨询)了解石家庄市的福利院、孤儿院、救助站的数量、位置、负责人、联系方式等简单情况,确定本次活动的具体对象。

2、深入调查。将参加活动的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对所确定的调查对象(福利院、孤儿院、救助站)进行深入了解,了解调查对象的容纳量、办院性质、收入来源、现受益人员、管理人员、存在问题等具体情况。

3、整理统计。对采集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最后得出绘制专题地图的文字和数据。

4、绘图制册。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绘制出石家庄市的福利院、孤儿院、救助站相关信息及分布的专题地图。同时对本次活动的主题、主办单位、目的、意义、社会呼吁、爱心方式等内容与专题地图一同制作成精美宣传册。

5、印制宣传。统计发放数量,对宣传册进行印制,到社会人员密集,主要是高消费人群的地方(高档社区,商场,休闲场所)进行发放宣传。讲解石家庄市目前的福利院、孤儿院、救助站的相关情况,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得到的帮助等,让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弱势群体,奉献公益事业。

6、总结心得。活动最后,全体参与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讲述自己在活动期间的工作和感受,同时相互交流活动之后的收获与体会。

十.活动预算:

第三篇:“重阳”爱心之旅活动策划书

“重阳”爱心之旅活动策划书

【目录】

1、前言2、活动名称

3、活动主题4、活动目的

5、活动时间6、活动地点

7、活动对象8、活动人员

9、活动要求10、活动准备阶段

11、活动开展阶段12、后续工作

13、活动宣传14、注意事项

15、活动所需物品及道具16、活动经费预算

【内容】

一、前言:

尊老爱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我们开展了这个主题为“尊老敬老,筑爱夕阳"的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身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是感染社会的强力量之一。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更多的关注。

二、活动名称:社会是我家,和谐靠大家。

三、活动主题:尊老敬老,筑爱夕阳 。

四、活动目的:

拟以“尊老敬老,筑爱夕阳”为主题,开展“社会是我家,和谐靠大家”活动,切实把“共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我们青年队伍中实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人口老龄化在我们“长寿之乡”如皋以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关心老年人健康生活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求所有青年人落实和谐发展观,进一步加大青年人以至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力度。

1、 弘扬中华名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更多的..

关注,为社会各界树立尊老敬老的榜样。

2、 以实际行动给金明老年公寓的老人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人..

间温情。

3、 通过这次活动,让新队员相互认识,增加了解。为以后活动的顺利进行..

打下基础。让如皋绿叶义工们感受到为人服务的快乐和满足,学会关心长辈、尊老敬老,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锻炼义工们的各项义务劳动技能,增长服务经验。

五、活动时间:2015年10月16日下午14时。

六、活动地点:如皋市社会福利院二楼谈心室。

七、活动对象:

1、如皋市社会福利院所有孤寡老人;

2、有条件,邀请如皋市各城镇敬老院孤寡老人一同参加。【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八、活动人员:

1、如皋绿叶义工部分人员;

2、邀请如皋有爱心、有才艺的小、初中学生参加;

3、部分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参加。

九、活动要求:

节目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能够充分活跃气氛,鼓励节目形式多样,有尊老敬老内容的节目优先。

十、活动准备阶段:

前期

1、通过海报、展板、如皋论坛对社会进行宣传,提高大家参加此次活动的积极性,适当邀请如皋市区的中小学生一同参加,并请参加完这次活动的同学回校进行大力的宣传。

2、联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提升此次活动的影响力。

3、进行志愿者招募,在如皋论坛和如皋绿叶义工爱心群设点,招募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也可以通过电话报名的方式,同时筛选出一定的人数代表学校和敬老

院一起完成此次活动。

4、准备好开展活动时所需的物品((吃的)麦片,豆奶粉,牛奶,蛋糕等;(用的)毛巾,肥皂,热水袋,围巾,手套等;(娱乐的)扑克,象棋等;笔墨纸等),同时可以带上重阳节应有的物品,如:菊花、重阳糕等(注:所有食物必须保证新鲜)。

5、确定好活动各个环节的负责人以及成员,分为组织部3人、后勤部5人、文艺部若干、宣传部3人。

6、文艺部的成员由此次活动参加演出的人员担任,同时褚宾、王英具体负责此次演出的表演,这也是我们组织的第一次文艺表演,充分发掘我们组织的才艺,保证此次文艺表演时长90分钟。

7、确定好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并从中选出部分进行相关的培训,然后在正式开展活动的时候起到带头作用。

后期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1、准备好开展活动时所需的物品。

2、所有活动人员全部到绿叶义工办公室集中,签到,集体出发(有车的朋友就先贡献一下自己的车)。社会人士、中小学生、各个乡镇敬老院的人员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如皋社会福利院。

十一、活动开展阶段:

1、现场布置,音响设备调试,张贴红色横幅。

2、由组织部在活动开始前1小时在会场处组织老人入场,管理场内秩序,保证活动成功举行。

3、由宣传部负责对晚会节目的最后准备,检查一切工作,等待活动开始。

4、由后勤部保障后勤工作(如茶水、水果的摆放)。

5、活动开始,首先听院方负责人讲解,明白注意事项。

6、活动进行过程中,听从院方安排,并按前期商定的计划进行,认真完成任务。

7、下午14时准时由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8、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朗诵诗歌、乐器表演(最好带些小孩子陪老人玩)。

9、表演节目结束后,积极与老人沟通,陪他们聊天、下棋、散步,帮他们整理内务等,在这个特殊的节日给他们带去温暖。

10、活动过程中,对有疑问的地方应第一时间向活动负责人或院方联系。

11、活动结束,和老人们留影,由各个部门率人打扫场地,归还物品。清点人数,集中返回绿叶办公室,签退。

十二、后续工作:

1、回去后,认真做好总结,并向团委提交工作成果报告。

2、号召大家树立尊老爱幼的意识,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3、与院方保持联系,便于以后活动能再次开展。

十三、活动宣传:

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如皋绿叶义工这一社会团体!

1、主要依靠网络这一载体,如皋论坛、如皋绿叶义工网站、如皋绿叶义工贴吧、如皋绿叶义工爱心qq群等,以及现有义工中的一些老师,希望他们在学校中能多多宣传此次活动,能有更多人的人加入到这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培养学生的尊老敬老意识。

2、向社会媒体发出邀请前来进行现场采访,并对活动实况进行宣传、报道。

十四、注意事项:

1.组织好招募志愿者工作,严格把关,筛选出符合本次活动的人员。

2.活动过程中,听从院方的安排,积极配合他们进行工作。

3.注意举止文明,表现出如皋绿叶义工的良好形象。

4.所有绿叶义工志愿者在签到后,才可出发开展活动。

5.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如皋社会福利院、如皋绿叶义工。

十五、活动所需物品及道具:

1、音响以及麦克风;

2、演员表演所需要的道具自己携带;

3、准备一些瓜果;

4、渲染气氛所需要的一些气球、横幅(由绿叶—克伟制作捐赠);

5、其他物品。

十六、活动经费预算:

购买重阳糕:80元;

购买干菊花:20元(用来泡菊花茶给老人喝);

购买瓜果:200元;

礼品:120元;

矿泉水费:60元。

其他费用:80元

总计:560元。

如皋绿叶义工

2015年10月8日

注:由于此次活动准备时间不是太充分的,希望各为义工们在看到策划之后,抓紧时间准备,争取把此次活动做到最完美!本策划中,如有不全面的,敬请补充。

第四篇:爱心义诊捐助活动欢迎词

尊敬的市教育局、市妇联、**日报社、**电视台的各位领导、市中心医院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市教育局、市妇联、市中心医院、**日报社、**电视台在这里举行"1+1心连心,关注留守儿童,市中心医院爱心进校园"义诊捐助活动。在此,我代表**开发区教育局向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忱的欢迎!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非常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就在上个月的26号,**电视台"垄上行"联合市交警支队、市武警消防支队,走进周黄小学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课,今天又非常荣幸地迎来了市中心医院组织的这次公益义诊和捐助贫困生活动,市教育局、市妇联高度关注和**日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全程参与这次活动,体现了他们心系留守儿童、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向你们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义诊和捐助的机会,以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祝领导专家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心情舒畅!祝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五篇:学生会活动策划之“爱心之旅”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联合会爱心之旅-------走进敬老院

一、活动概括

1. 活动背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全身心的爱着我们,教会我们做人做事,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温暖,步入老年之后,年迈体弱,孤独多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他们,应得到我们及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关爱老年朋友,更是义不容辞的。

2. 活动名称:爱心之旅----走进敬老院

3. 活动主题:“心连心”弘扬中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和老人们心连心!

4. 活动主办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联合

5. 活动地点:

6. 活动时间:待定

7. 经费来源:募捐

8. 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青少年的朝气和社会的温暖。

(2)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社会,关注这群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

(3)唤起社会的老龄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对老人尊敬关爱意识。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前期组织:

(1)提前联系好敬老院,取得对方负责人的信任和工作上的支持和相互配合,以便于定期开展活动。

。(2)制定出一张时间安排计划表,为每一位志愿者划分责任,形成系统的志愿流程。

2.时间安排:

3.活动项目:

(1)每三个志愿者为一组为当日独自待在房间的空巢老人做家务,

陪老人聊天回忆美好的往事和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倾听,捶背要有经验。与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事先挑选有这方面潜质的志愿者) (2)与老人们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依照不同老人的性格组织相关活动)

(3) 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表演节目、开联欢,进行一些适合老年人朋友的小游戏。

(4) 每个同学去收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笑话。收集一些冬天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养生之道,介绍一些方便实用生活小窍门和健康知识。组织一些歌舞节目 符合老人兴趣爱好的。

(5)谈谈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内和国际的新闻及有趣的新闻。

(6)全部活动结束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并合影留念。

4.活动注意问题:

(1)参加活动人员必须准时在指定地点集合,必须服从安排,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者,请及时转告该活动的负责人员。

(2)各项活动开展落实到具体人,分工明确。每次活动要有一名考核部的项目监督员,负责活动中的监督管理和志愿者服务的时数统计。每次活动需宣传部记录人员一名,负责活动的拍摄及详情记录。

(3)每周日的实践活动人数为八到十人。若有文艺节目表演人数不定。

(4)下午队员们的就餐将不作安排,有队员们自备干粮。

(5)与敬老院的负责人协商好各项工作的开展所需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老人的平时爱好,习惯,性格,有什么病情或者需要机会的。

(6)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要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 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7)有些老人年纪比较大,会有老年痴呆的症状,老人可能会说些听不懂的话,大家只须答应(需耐心)。老年人可能会有耳背的,大家注意说话速度。

(8)文艺演出中老人安全问题以及天气变化情况要注意。

对于天气情况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带伞),若天气恶劣而改变计划,将会及时通知。

对于突发事件(比如老人昏倒,或者感觉不舒服)等,能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需要志愿者有基本的医疗常识。

5.活动经费:待定

6.事后总结记录:

(1)每次活动都要记录下进程和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调整。

(2)将进行学生干部的考核,奖惩和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使志愿活动规范化。

(3)每一位学生干部对志愿活动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愿景。

7.成果展示:

(1)制作本次大型活动的展板以供宣传。

(2)将活动照片和优秀文章上传至内蒙古古大学艺术学院网站。

2016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第九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一)

四川新闻网记者9月13日成都讯(记者蒋亮)9月13日,第三届全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在蓉举办,第***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会议。一份来自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空巢老人接近五成,针对空巢老人心理关爱也因此成为本届大会主题。

老年问题迫在眉睫

“关爱空巢老人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空巢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功是社会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顾秀莲指出,中国空巢独居让老人焦虑和抑郁等身心疾病加速发生,使其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谈到如何提高相关工作水平时顾秀莲强调,要切实增强关爱空巢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多种方式慰藉空巢老人孤寂的心灵,同时全面构筑为空巢老人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并要用积极心理学帮助老年人打开心灵的快乐之门。

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五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老年人为空巢老人,农村孤独居住老人也已接近四成,解决老有所养和老有所管问题成为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牵动社会神经的敏感问题,特别是由于缺少精神慰藉、心理关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一位与会专家介绍说。

成都经验备受各界关注

当天会上,来自十九名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和主题演讲,成都黄再军爱心护理院题为护理空巢老人心理关爱实践与技巧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在介绍成都经验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工程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黄再军特别提到了鼓励老人再婚问题,而成都在军爱心护理院的朱继熹和杨清玉老龄夫妇正是晚年结合的成功案例。“我们是在护理院舞会上认识,后来经常见面研究艺术,就慢慢产生了好感。再后来院长发现了情况就主动为我们牵线,还给我们的子女做通思想工作。”朱继熹夫妇告诉记者,建立新家庭后两位老人的精神面貌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不但是生病有人嘘寒问暖、端茶送饭,关键是心里的寂寞和孤独感再也没有了。”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二)

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全县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

调查显示,全县农村60岁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与孙子们同住2001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顾孙子所至),单身独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岁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须参加劳动生产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11925人,占36.41%。有经济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独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体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数。

二、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现状

1、经济状况

经济支持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安度晚年的物质基础。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间劳动所得获取经济收入或依靠子女给予的生活费作为生活来源。其收入分布不匀,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贫困的还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农村空巢老人仍然经常参加劳动和既劳动又照看孙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差(虽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来供养孩子上学,对家庭里日常生活开销主要还是老人耕种所得)。

2、健康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32.13%的老人身体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为较差或非常差。当遇到疾病时,多采用简单治疗,小部人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99.3%的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以上的老人对新型农村合作比较满意,认为能解决看难问题,尤其是“复明工程”对农村白内障老人来说是福音,免费摘除白内障,普遍反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真好。

3、需求状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空巢老人有权益保障要求8491人,(

4、闲暇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较低和经济有限原因,绝大部分老人以串门聊天为主,家庭经济好点的以打牌为次之。加之村级老年协会的文体活动中心、室、场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们户外活动只好如此。在精神层面上,76.5%的老人感觉生活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收入,照顾孙子,忙于种地、又怕生病等几个方面,因为子女多在省外务工,所以子女们主要是给生活费和打电话来慰问老人,很少能亲自照顾,几乎都是一年回来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三、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原因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县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县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只有4.2%。所以,78.8%农村空巢老人必须劳动和又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谓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经去世,有的只一个女儿,女儿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顾老人就有次数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户。全县单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25.1%。

3、代际差异

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两代人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由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这种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进入城市,农村的父母一般都不会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选择独自居住或留在农村老家。当然,农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产生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儿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关系的沟通缺少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儿媳和孙子分开住,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等等。

四、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建议

农村老年人问题是突出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所以,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云梦,幸福云梦的重要高度,积极应对,综合治理。要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党和国家优待政策,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建议如下: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补充,全面推行协议养老、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同时,商业养老保险应得到推广和发展。逐步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建立健全高龄补贴制度。扩大农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围,“五保”老人全额财政供养。完善乡级养老院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网络建设。从这次调查中看出,全县村级老年人协会建设不足40%,老年活动中心、室、场地更少。村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滞后,严重影响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村级老年协会是关心老年人生活、体贴老年人难处,解决老年人家庭矛盾,检查督促家庭赡养情况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组织,能直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难处和实际困难。加强乡村两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各级党委政府应刻不容缓地摆上议事日程。为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老龄工作格局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级老年活动室、活动中心,老年人图书报刊阅览室、棋牌室等,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3、进一步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农村空巢老人服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助老,营造敬老氛围,建立长期服务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企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在职的年轻人和社会“志愿者”,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联系一个空巢老人家庭长年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帮助他们疏通渠道,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乡村两级可组织低龄“老年志愿服务队”,就近为高龄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残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1、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生活照顾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让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让他们不再担心生活无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1、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受访者中覃克阳老人,生育1男1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已外出务工近5年,母亲已是94岁高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马河两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还有黄玉林老人,平时酷爱跳广场舞,但是场地有限,希望政府帮她们硬化场地等等。因此,政府应因地适宜加大农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让喜欢运动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晚会,开展适合老年人在文体活动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作为子女,应该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2、还应加强孝道宣传。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子女们的思想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明白关心老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等丑恶行经。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应求助于法律手段来解决。二是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六)安全知识

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要及时消除。

结束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相关热词搜索: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救助站存在问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老年救助站调查问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7640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