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2016-12-26 09:29:5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共9篇)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解决办法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解决办法对于政治这门学科,许多高三学生认为只要多下功夫,把该记住的都记住就能取得高分。其实,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即便是许多同学把知识点都记住了,但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失分。高考政治试题学生的失分情况及对策如下:1、因审题不到位而失分(...

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解决办法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一篇

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解决办法

对于政治这门学科,许多高三学生认为只要多下功夫,把该记住的都记住就能取得高分。其实,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即便是许多同学把知识点都记住了,但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失分。高考政治试题学生的失分情况及对策如下:

1、因审题不到位而失分

(1)因“急躁冒进”而失分:即学生在阅读试题时因粗心和匆忙,而忽视了其中的有效信息或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如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阅读试题的材料部分,而对试题的设问只是匆匆忙忙浏览一下,或者只重视试题的设问而粗略快速地阅读试题的材料部分。

(2)因“一意孤行”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因平时经过了大量的试题训练,对某些试题留下很深的印象,包括一些组成试题材料的典型词语、句子,特别是与试题紧紧相随的答案要点,而直接导致他们在遇到相似或相近的试题材料时,仅仅依据自己大脑中已有的印象来分析和解答试题。

(2012·广东文综)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参考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3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3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3分)(2)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1分)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2分)

急躁冒进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没有审清设问的要求,漏答了现实意义。 一意孤行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一意孤行的错误。在没有弄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把实践和认识的有关知识都答了进去。

审题要诀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文化生活

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2. 因调用不到位而失分

(1)因“张冠李戴”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不能明确区分和辨别相似或者相近的知识点而导致他们运用了错误的学科知识来解答试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2)因“天女散花”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由于没有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不能准确地将学科知识与试题材料中的具体事实、试题设问等一一对应起来,而导致他们只是简单地用天女散花的方式,即一一罗列了教材中与考查问题所有有关的知识点来组织答案。

(2012·菏泽二模)近年来,以微博客服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务发展迅速。微博客服务在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信息传播、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微博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利用网络进行欺诈等突出问题,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引起网站、用户和公众的不满。

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北京市制定微博客管理规定的原因,并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谈谈个人使用微博客应注意的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①政府承担着管理和服务职能,制定规定有利于规范微博客服务,维护网络传播秩序,保障信息安全。(2分)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及工作的基本原则,制定规定保障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是政府职责所在。(2分)③制定规定,有利于满足公众对互联网信息的需求,促进微博客及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2分)

(2)个人使用微博客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2分)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积极通过微博客获取信息,充分地行使言论、监督等政治权利和自由。(2分)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使用微博客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分)

张冠李戴型

考卷实录【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题目要求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问题,而该考生却使用了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知识。

天女散花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天女散花的错误。不能准确地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只是简单地将相关知识一一罗列出来。

学生通过审题,明确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后,应立即回顾和调动知识。

调用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3)

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3、因组织答案不到位而失分

(1)因“重复建设”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在表述答案时围绕一个得分点做重复式绕圈答题,用不同的词语反反复复地表述同一层意思,正如几何学中画无数个同心圆。

(2)因“词不达意”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在答题时,习惯于用自己的生活化语言来组织文字、表述试题答案要点,而没有用规范性的学科术语,特别是学科专业术语和句子,结果往往因文字表达的含义不到位而未能采到得分点。

(3)因“泾渭分明”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因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解答“结合材料运用某一相关知识解决某一现实问题”类试题时,其组织的答案要点往往是“材料、理论两张皮”:理论没有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或者干脆先将所有理论观点写出来,然后另起一段将试题需要解决问题的措施一一摆列开来。

(4)因“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而失分:即表现为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对试题材料不理解,因而围绕试题设问所组织的答案要点虽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述,但因其各答案要点明显缺乏针对性且根本没有层次性和逻辑性,有时还出现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的要点。这是一种典型的盲目乱撞式答题法。

(5)因书写不规范而失分: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不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2012·四川文综)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10分)

参考答案(1)“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分)

(2)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既要立足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把农业科技创新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分)

(3)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中,“顶天”与“立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以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4分)

重复建设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重复建设的错误。所答四个要点都是围绕矛盾的观点回答,而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没有答出来。

词不达意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词不达意的错误。尤其是第一个要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混

用,表述较乱。

泾渭分明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泾渭分明的错误。虽然答案要点既有观点,又联系材料,但是观点和材料不对应,材料不能很好地说明观点。

东拉西扯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该考生犯了东拉西扯的错误。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而该答案既有唯物论的知识,又有辩证法的知识,要点虽多,但缺乏针对性。

书写不规范型

考卷实录

阅卷点评:字体潦草,不易辨认

组织答案,做到四化: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一般情况下2~3分一个要点,一个设问3~4个要点为宜;(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总之,要想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答案必须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洁、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4、考场心态不好而失分

高考应试像体育竞技一样,硬件讲实力,软件讲心态。考生能否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关键取决于考生的应试心态是否平稳。考生心态不好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对考题抱有幻想。持这种心态的考生心存侥幸,希望试卷中能有自己熟悉的题型,甚至能有自己平时练习过的试题。因此,一旦发现题目和自己平时训练有些不符,遇到了没有见过的说法,自信心受到打击,一下子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答起。

第二种,试题似曾相识导致盲目乐观。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试题看起来好像非常熟悉,甚至平时做过类似的试题。于是渐渐放松了警惕,审题不细致,往往落入了试题中的一些陷阱。

第三种,受他人影响导致慌乱异常。这种现象在考场也很常见。周边的考生答卷看似非常顺利,答题的速度很快,刷刷地翻卷子。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个别考生就会异常慌乱,不停地翻阅自己的试卷,恨不能一气答完,而大脑却不听使唤,有的考生甚至出现手抖的现象。 第四种,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手忙脚乱。答题过程中由于在个别题目上耗时太多,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醒悟后慌了手脚,影响后面做题得分。或是总担心题目答不完,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导致得分不高。【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良好的考试心态对考生的成绩很重要,怎样才能在考场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呢?

1.充满自信进考场

进入考场时应该充满信心。“考生入考场应该如同大将入沙场,如入无人之地。”考生应该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进入考场,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和紧张的复习,考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各个科目的主要知识。针对具体问题,考生在逻辑判断和解题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能力,所以对自己应该有充分的信心。不要以一种被动的心态进入考场。每一位考生都应该这样积极暗示自己:“高考临场与平时考试一样,没什么可担忧的”、“只要把平时学会的都答出来就是成功”、“别人都不紧张,我若紧张不就太可笑了吗”、“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2.开考前学会给自己预热

面对开考前的怯场情绪,考生应有意识地去想想该学科的主要知识与重要原理,致使思绪专注在该学科之中,这样不仅能避免“杂念”在发卷前侵入大脑,而且会帮你及时进入状态。并且,以往的临场经验会提醒你:虽说开考时总会心慌那么一阵子,一旦做出几道题之后,情绪便会立马平稳下来。

3.遭遇难题,要作冷静思考

考场上遇到难题,你可暗示自己:“要难都难,大家一块难,慌什么!”每当这个时候,谁能稳住自己谁就会以好的状态继续前行,谁心慌谁就会发挥失常。

4.前科失误,要有大将风度

高考期间,出现某一科考试失误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考生一要冷静地看待前科考试的失误:既然“失误”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若内疚不已、自责不休,对于赢得后几科考试的正常发挥是十分不利的;二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前科考试的失误:偶尔失误不要放在心上,多学科应试不以“一城一池”得失论输赢,如果后几科发挥得好,前科丢分的损失一定会补回来的;三要明白:当一科考完后,不再过问其答案的正确与否,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下一科考试中去,才是明智之举。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每年的高考中,总有许多考生因为情绪紧张而造成自我感觉“失常”,常常以为自己某一科考得奇差无比,然而分数出来后结果却并非如此。所以,在考试期间,千万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就断言“考砸了”。祝广大考生高考圆梦,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高考政治试题失分原因与得分技巧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二篇

高考政治试题失分原因与得分技巧

一、知识点遗忘

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遗忘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有的学生由于急于提高考试成绩,错误理解了主干知识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地位,过分集中精力突破重点,而忽视了全面阅读教材,以致把教材的基本内容变成了彼此分离的条条款款,在知识体系上出现了漏洞和缺陷。比如,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试题第26题考查了市场流通所需要货币量的计算,2007年高考天津卷文综试题第29题考查了利率和汇率的知识,教材对这些知识都是作为阅读材料介绍的,好像并不那么重要,于是一些考生就被这类有点“偏”的试题弄得束手无策。重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固然不错,但也不能忽略全面阅读教材,因为高考命题者要考虑试题的覆盖面,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以外的内容也会有所涉及。

考生要想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就需要踏踏实实地阅读教材,在分析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拓展知识。

二、缺乏必要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

一道设计比较好的选择题,其错误题肢常常有一定的干扰性。这些具有干扰性的错误题肢,或者符合题干的某些要求,或者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考生稍不注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

考生要避免误入“陷阱”,就有必要结合平时的考试或作业,建立个人的错题集,对一些易错知识点进行剖析,尤其注意对相关、相近、易混知识点进行辨析,以准确全面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解题时,考生要全面、仔细、正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深入分析“题眼”(关键词语),准确地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排除,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三、忽视联系的客观性。用联想代替试题要求

答题的依据应是题目本身提供的信息,而不是考生在审题过程中联想的东西,考生不能用自己的联想代替试题的要求。有的考生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对题目中的限定词或关键词熟视无睹,常常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视问题的另一面。乍一看题,似曾相识,好像与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一样,庆幸之余却忽略了题干的要求,特别是存在的本质差别。这样就往往造成答题偏离题意。比如。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试题第38题第(1)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这类问题大多数考生在平时都接触过,但平时的试卷一般是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角度分析的,一些考生凭经验照搬平时的答案,当然就要出错了。因此,那种仅凭“灵感”或者寄希望于“似曾相识”去凑合应付是极端危险的。只有细心审题,认真提炼试题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才能使自己的答案真正符合试题的要求。

四、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的考生在解答政治试题时常常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是无处下笔。一些成绩不太好的考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和模拟考试的“打击”,习惯于用且仅会用知识点答题,一旦找不到相关的知识点,就泄气了,认为自己无法解答这道题了。针对这点,考生必须相信自己能答好每一道题,即使自己一时回忆不起来相关的知识点。也要结合材料内容,综合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答题,努力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二是尽量多答一些。有的考生在解答主观题时总是担心答不全,于是就拉拉杂杂地答很多,让改卷教师去找答案。这样要么是画蛇添足,要么是出现错误的表述,使原本正确的那部分答案得分也太受影响,甚至是答案太杂乱,以致改卷教师也找不出正确答案。对此。考生要相信自己对试题的分析和判断,该答的要答好,不该答的一句话都不要。

三是反复修改答案。或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是想考好而压力太大,一些考生总是害怕出现错误,反复修改答案,而且越改越觉得不像。考生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态,以致在做后面的试题时诚惶诚恐,根本没办法让自己平心静气去思考,特别是想起老师曾

说“后边的题一般比前边的题难度大”。那更是对自己失望之极。对此。考生不能简单地因一两次的犹豫而否定自我,也不能因一两次的错误就怀疑自我。人生有太多的奇迹,不到最后不应轻言失败,不到最后不应轻言放弃。无论还有多少缺陷和问题。只要坚信自我挑战困难的能力,缺陷总会一一被弥补,问题总会一一被解决,成绩总会一点点提高。

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失误原因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三篇

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失误原因分析

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失误原因分析 解答高中政治选择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概念、原理模糊不清,答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审题,而审题,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三审”,即审题干、审题肢、审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内在联系,三审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思路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都会给解题带来巨大的障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道选择题,题干和题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辨不清答题的方向。

总结长期高中政治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解答政治选择题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为此,本人提出相应的忠告,希望广大考生在答题时少犯此类错误:

一、思路与命题立意相背离

例如:有人认为:在我国,因为每个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所以,国有企业之间也是商品货币关系。这段话的观点

(1)认为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也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肯定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3)赞同国有企业之间在转让商品时要实行等价交换(4)主张各个国有企业应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利益

A、(1)(2)(3)B、(1)(2)(4)C、(1)(3)(4)D、(1)(2)(3)(4) 答案(C)选择(2)选项就是没有正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题干中“每个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是错误的表述,正确的表述应为题肢

(2)中的“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显然,这段话的观点并未包括(2)选项,选择此项有违命题者的立意。

忠告:答题时不但要审清题干和题肢,还要注意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

例如:某村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级多次给钱给物,但该村的面貌总是改变不大。后来,在上级的帮助下,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连续苦干几年,面貌大变。村民感慨地说,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2)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3)理论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4)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1)(2)(3)B、(1)(2)(4)C、(1)(3)D、(2)(4)

答案(B)选择(3)项就是对“理论”这个概念认识模糊,只有把理性认识系统化,并按一定逻辑结构组成一定体系,才称得上理论。显然,题干中村民的这种认识还远称不上“理论”。

忠告:夯实基础,准确理解每个概念、原理。

三、忽视题干的特定要求,未能正确地把握题干和题肢的逻辑关系。

例如: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因此

A、宗教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C、宗教是反科学的D、宗教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C)选择B项或D项就是没有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结词“因此”,犯了逻辑推理错误。B项认为“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本来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D项认为“宗教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是我们认定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原因,而不是由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推导出的一个结果。 忠告: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结词;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四、在逻辑推理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如: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厄尔尼诺又在全球肆虐,引起海啸、暴雨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1)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2)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4)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1)(2)(3)B、(1)(2)(4)C、(1)(3)(4)D、(2)(3)(4) 答案(D)选择(1)项属于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题干的材料只涉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没有提及利用规律的问题。因此,选项(1)扩大了题干的外延,选择此项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忠告:明确题干和题肢的内涵和外延,如果题干的外延大于题肢的外延,可选;反之,则不能选。

五、不能抓住题干的中心意思。

例如: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粒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C)仔细分析题干不难发现:题干的中心意思是讲基因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题中所列举的“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实验”,不过是证实转基因科学对人类的影响而已。“转基因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只是表明了认识的发展,而没有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此D项不能选。

忠告:对一时不能确定答案的选择题,要将题目多读几遍,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作答。

六、误将“二级延伸”当作“一级延伸”。

例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4)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1)(2)B、(2)(3)C、(1)(3)D、(2)(4)

答案(D)所谓“一级延伸”,是指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就能成立。所谓“二级延伸”是指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中介条件才能成立。显然,本题的材料是说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钟声的原因,既然还没有认识,谈何“认识的发展”、“认识的检验”问题?因此,选项(1)和选项(3)只有在对某一事物作出了认识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忠告:在解答选择题时,必须注意考虑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是属于一级延伸还是属于二级延伸。搞不清它们的归属,是难于作出正确的选择的。

“四步”破解辨析题

辨析题是自1994年来一直采用的一种稳定的高考题,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进行全面、科学地辨别与分析。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如何才能正确解答这类题型?一般的步骤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经典考题谈一谈粗浅看法。

一、审明辨点

所谓辨点,就是来源于辨题能部分或全部转述辨题的观点或命题。它是从原命题中分割出来的一个完整句子,一般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单句,如果是复句,则此辨点重在辨析单句间的逻辑联系,其包含的单句应独列为一个辨点进行辨析。每个辨点都是得分点,漏掉了辨点必然导致失分,因此,通过认真审题弄清命题是单辨点还是多辨点辨题,有几个辨点,是答好题的前提或关键。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二、找准类型

辨点有四种常见的类型:(1)正确型:辨点本身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或是已公认的真理。(2)错误型:辨点与客观规律或事实完全背道而驰。(3)讨论型:辨点由于过于笼统、缺乏条件而具有或然性:在一定条件下正确,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错误。要进行科学的辨析,就必须创设条件进行讨论。(4)遗漏型:辨点所述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但由于遗漏了一些方面而使得对观点或现象阐释得不够全面或充分。

判定辨点类型的过程是一个运用书本知识,结合现实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没有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没有事事关心,日积月累的现实材料,不经过一番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无法正确区分辨点类型的。

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的辨点,其答题要领各不相同。对于正确型、错误型的辨点,直接表明立场并充分说明理由即可;对于讨论型的辨点,需要创设条件,穷尽一切可能的情况进行全面讨论、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条件分别进行判定,对于遗漏型辨点,需要先指出其合理的一面,并说明理由,然后补充遗漏的方面,解释其原因。

三、辨点贯通

原命题是一个整体,当把它分割成一个一个辨点具体分析后,还必须着眼于全局,注意辨点间的贯通或联系。例如,辨析:共产党员既要宣传无神论,又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对辨点(1)“共产党员要宣传无神论”的辨点(2)“共产党员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分别进行辨析后,还需把二辨点贯通联系起来说明共产党员“宣传无神论”与“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矛盾,可以统一起来。

四、答案整合

为使答案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又言简意赅,还需对答案要点进行最后的整合:调整要点的前后位置,把联系紧密的观点整合到一块;对共有观点进行合并;用一些总结性的语句对原命题进行概括,使答案有放有收„„另外,在整合答案时还要注意把握好详略,进行适当的增添删减。一般说来,教材的重点、难点、社会实际的热点应详,常识性的一般问题应略;对正误混杂型的辨题,错误的辨点应详,正确的辨点稍略;在多辨点辨题中,讨论型、遗漏型辨点应详,正确、错误型辨点应稍略„„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在我国,要正确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求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分析可知此辨题只有一个辨点,属于遗漏型。(国家权力在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包括横向和纵向。从横向来看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即人大与同级其它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如何分配;从纵向来看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如何分配。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原命题只涉及到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而遗漏了纵向分配;横向分配又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人大需要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遗漏了另一方面:在人大统一行使权力的前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对策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四篇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对策

主观性试题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思想政治考查的主要题型,特别是在高考中,虽然该题型分值所占比重保持相对稳定,但其难度却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尤其是通过一些精巧灵活的设问,无形中又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也加剧了考生的失分。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主观性试题答题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尽量多得分,少失分,是每位师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的失分原因及对策作简单分析。

综观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高中思想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失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而不对”,另一种是“对而不全”。

所谓的“全而不对”是指学生的答案写了很多,甚至密密麻麻把作答区域都写满了,但却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基本得不了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低造成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政治考查的几种能力之一,也是考生解答问题的入门基础能力。很多考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除了知识运用的不当,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这往往会出现试卷答得满满的,却基本得不了分。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审题

不清楚不准确,导致了回答问题的方向不明确,所答非所问,考生对知识的客观把握能力较差。如设问要求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来回答,考生却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作答,也有的用“生活与哲学”或“文化与生活”的知识作答,有的甚至答成了万花筒,四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还比如设问要求运用所学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作分析解答,许多考生用的却是其它的单元、章节甚至其它模块的知识作答。第二,考生读不出材料反映的信息,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许多考生看不出试题设问中的“隐含题意”,错误地不能全面地理解材料中的隐含题意,只是抓住了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下结论,特别是一些图表题和漫画题,由于考生自身能力的欠缺,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与核心,往往乱答一通,应付了事。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另一项重要能力,它要求学生在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考生的答题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不能正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既有直接的表面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第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即表现为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不能明

确区分和辨别相似或者相近的知识互而导致运用了错误的知识来解答问题。第三,漫天撒网,不知所云。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由于没有对学科知识真正理解,不能准确地将学科知识与试题材料中具体事实,试题设问等一一对应起来,而只是简单地一一罗列了教材中与考查问题的所有有关知识来组织答案。

所谓的“对而不全”是指考生的答案具备了其中一些正确的要点内容,但却不够全面完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到位和答案组织不全。在审题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在阅读试题时因粗心和匆忙,忽视了其中的有效信息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出现审题不到位。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阅读试题的材料部分,而对试题的设问部分只是匆匆忙忙地浏览一下,或者只重视试题的设问部分而粗略快速地阅读试题的材料部分。这些都容易导致审题不到位。在答案的组织过程中,有的考生不能完全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导致“对而不全”。也有的考生在答案中表述自己的观点时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许多考生在表述时围绕一个知识要点做重复式绕圈答题,用不同的词语反复地表述同一个意思,看似答了很多,也没有知识性错误,但却得不了更多的分。还有的考生在组织答案时往往只答理论或只写材料,人为地将观点和材料分离,或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答案过于单一片面,缺乏完整性,这些肯定也得不了高

分。

那么,如何解决“全而不对”和“对而不全”的问题呢?必须严格遵循解答主观性试题的流程。

第一步,严格审题,明确答题方向。审题时首先要审知识限定,明确考察范围。从大的方面看,政治学科有四个模块的知识,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从小的方面看,每一个模块又划分为不同的单元,课、目等更小的知识单元。通过审设问,首先弄清楚设问考查的是那一个模块,甚至是哪一个单元,哪一课,哪一个知识板块的知识,这样答题才有针对性。其次,审题时要审主体限定,明确行为主体。明确了设问的主体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就能更准确地确定知识范围,快速地检索知识要点。其三,审题时要审客体限定,明确回答内容。所谓客体,就是主体指向的问题情境,限定条件等。弄清客体限定,就清楚了对问题思维的环境条件,才能确保回答不跑题。其四,审题时要审角度限定,明确回答方向。审设问还要找准设问的角度,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回答“是什么”,还是“为什么”还是 “怎么做”等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是什么”角度的问题常采用以下设问方式:“……如何体现……”、“……如何反映……”,概括(描述)……问题,现象或特点等。这类试题常通过图表和材料呈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回答此类问题一般要分三步:一要看成

绩,二要看不足,三要看问题背后的实质及解决措施。答案点到为止,不要求展开。“为什么”角度的试题常采用以下设问方式:“……的原因”,“……的依据”,“……的必要性”,“说明为什么要……”等等。解答“为什么”角度的问题,一般要回答出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内容。“怎么做”角度的试题,首先要确定行为主体,然后从课本、材料、当前时政热点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去找方法或措施。

第二步,紧扣教材,列出知识提纲。通过审设问,明确了知识范围,设问主体,设问客体和设问角度后,接下来就要调动和运用知识库中的储备,对相关知识进行检索,并按先后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第三步,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根据第二步列出的知识提纲,仔细审读材料,从材料中准确找出能反映提纲观点的有效信息,将材料信息和知识提纲进行准确“卡位”,反思答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倒推重审题,注意分值,看分作答。

第四步,组织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组织答案时要正确运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作答。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另外结合材料分析时,要做到理论或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切忌理论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现象的发生。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层次分明,要点序号

高三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五篇

盘县华夏中学2012—3013上学期期高三思想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备课组:花山强 林显成 张岚

2012年1月10日

一、 试卷结构与题型特点

1.试卷结构

本次高三期末考试用的是云南师大附中试卷,其中政治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客观题共12小题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主观题2题,共5个小问,共52分。题目难度适中,题目很好的体现了基础性,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覆盖考查,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过关、基本能力的掌握,联系生活热点,关注时政新闻。

2.主要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选择题:《经济生活》考查5题20分; 《政治生活》考查7题28分;《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没有考点。

第12题考查经济生活中关于货币量的计算、货币的流通公式。

第13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第14题主要考查民生与社会公平。

第15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

第16题主要考查企业的经营。

第17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18题考查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

第19题考查民主选举。

第20题考查民主选举的方式。

第21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公民的义务。

第22题考查政府的性质。

第23题考查政府职能。

选择题: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有2名同学满分,高三(15)班和高三(20)班,但有4名同学仅仅得8分,大多数同学的分数集中在28---32分阶段。理解不透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不能准确排错、失分严重。基础知识记忆不精确、知识混淆导致失分的现象很多学生审题不清,不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知识迁移能力欠缺。

非选择题:共2大题,下设5小题,切口均较小。《经济生活》考查1题12分;

《政治生活》考查2题20分;《文化生活》考查1题12分;《哲学生活》考查1题共12分。

第38题第一问考查经济手段。(12分)

得分一般,基本6-8分。原因:解读、归纳材料的能力比较薄弱、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审题不全。只有知识没有材料或只有材料没有知识,缺乏知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第38题第二问考查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8分)

得分4分左右,不知题目到底问什么,不知如何运用已知知识解答题目,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学科术语,答案组织逻辑混乱。

第38题第二问考查思想道德相关知识。(12分)

得分8-12分,题目简单,学生即使学习,通过生活常识,也可组织答案。部分考生知识范围看不清。考差文化生活答成哲学题。

第39题第一问考查政治参与的原则的相关知识。(12分)

得分8-12分,题目指向明确,但学生答题欠规范性的训练,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术语化。对一些能够避免的人为失分,进行强调。

第39题第二问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相关知识。(8分)

得分2-3分,一些同学偏题,一部分同学材料与原理联系不精密紧密,不分要点、不分段落。只写原理,不写方法论。

主观题的得分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各类主观题的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考试时,看到题目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常常答不到“点子上”。很很多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相关教材中提取知识,更不会把教材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书本知识,要么只回答书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还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不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能力欠缺等问题。

二、教学启发与建议

1、教师要认钻研考纲、高考试题,比较准确地把握知识体系;关注时政、关注党和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并把时政与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意总结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教给学生回答各种问题的基本方法。【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2、督促学生准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必须区分清楚课本中重要的疑点、难点问题。

3、精选试题、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特别是规律性的东西。注意训练经济生活计算题。

5、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的做题习惯。

6、从学校层面进行周练,进行文综半月考,使学生适应文综答题。

2016高三文科班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六篇

高三文科班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 试卷结构和特点分析

1.试卷结构和内容:本次考试的内容包括高一经济、高二哲学、高三政治学5本书中高考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确定这样的考查内容有如下考虑:一,会考临近有会考前提早演练的目的;二,使高三文科班学生尽早进行综合性训练,以适应高考要求(实际上,我们在第一次月考的时候就已经贯穿了这一思想)试卷结构:高一经济占26%;高二哲学占36%;高三政治学占38%。

2.试卷特点:

(1)紧扣教材、考纲,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侧重强调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考核,瞄准高考,符合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题命题大多着眼于基础知识,主观题的答案许多也直接来自于教材,例如第28题第一问,就直接考查了人大的职权;有的题目立意较新,设问较活,但答案还是直接来自课本,例如第26题考了关于青藏铁路的问题;第27题关于如何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反映的哲学寓意。

(2)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首先是试卷中反映了许多现实中的热门话题,如手机“彩铃”所反映的经济学道理;超级女声娱乐节目和蒙牛酸酸乳广告,提高木地板及其他高档消费品消费税的问题。

(3)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选择题中,学生只有深入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正确取舍。如第15题、22题、25题。简答题也是这样,例第26题、27题:26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青藏铁路沿线各地政府应怎样确保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 27题主管首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这要求学生要夯实基础,关注社会,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试题难度适中,有一定的梯度。选择题20、23、25题有一定的难度。材料分析题26题;27题第一问;28题的第二问;学生不易拿分。尤其是27题的第2问迷惑性强,许多学生答非所问。

二. 学生答卷情况及失分原因分析

从本次考试结果统计可以看出:单项选择题错误率较高的有第13、14、18、19、20、23、25题。材料分析题错误率较高的是27题。

本次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理解掌握不够。如单选题第6题,关于货币职能一题只要学生理解并掌握货币的5种职能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但部分学生仍未能正确做答。

2.学生审题不细,分析能力弱。第11题关于邮政局政企分离的材料,问从政治角度看,反映出什么道理,有部分同学未能审清题意误选了a项,经济学上的答案。

3.学生缺乏答主观性试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表现在:

⑴学生答题抓不住要害、关键,答案前后重复,生搬硬套,语言准确水平有待提高;如第26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青藏铁路沿线各地政府应怎样确保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这一问题出错反映出学生从材料中概括、提炼观点的能力较差,本题答案本来从经济学角度: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角度去做答即可,但好多学生围绕可持续发展赘述了很多没有答到问题的本质。

⑵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不深刻,层次不清楚,语言不规范。不能把知识与材料结合,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欠缺,对教材知识的有效提取能力不够。如27题:学生不能针对材料,选择恰当的观点有层次地分析。一些学生答题时只是罗列观点,未联系材料分析,或联系材料分析不准确;个别学生基本的哲学观点表述不准确。

三.试卷给我们教学的启示

(1)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基础,放低起点;重视抓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的理解;

(2)做好复习检查,经常检查复习效果,督促学生自主复习,使复习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把基础知识夯实。

(3)抓课堂,课堂中精讲精练考点、热点、能力训练、单元测试、专题讲解,增大课堂信息量,最大程度上发挥课堂的作用。

(4)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

目前文科比较重视综合能力测试,问题所用的知识大多超过某一知识点、某一册书甚至某一学科。这要求学生必须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去分析问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扎扎实实做好知识网络的构建工作。不仅要围绕核心概念,知识点、单元知识(或专题知识)建立单科内的微观结构,而且要建立单科和学科的宏观结构以及政史地之间的知识渗透,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知识整合能力。

(5)加强解题方法指导,提倡一课一题训练渗透,从审题、分析答案结构、答题反思等方面提升学生答题能力;

(6)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活。高考试题一方面注重联系课本,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实际。在复习中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好联系的“度”,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社会热点,并能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真正培养起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发扬拼搏精神,更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加强交流与合作,只有主动积极备考,才能争取高考中的辉煌。

2015高中政治考试反思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七篇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范文一:

一、 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依据考试大纲考查了《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试题难度与上次月考相比较有所增加。努力体现新课改精神,追踪高考命题方向,主要检测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应试能力。考查能力时侧重对教材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试卷有如下特征:

1、综合考查主干知识,知识与能力考查巧妙结合。试题涉及“喜羊羊”饰品、社会道德、住房改革、家电下乡、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2、试题既贴近生活又突出当前热点,体现时代精神和人为精神。试题以鲜活的时政为背景,关注了青海玉树地震、中美关系与经济发展、庆祝建国60周年等现实问题。

3、试题图文并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4、答案编写简练有逻辑性、层次性。交给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很好的检测学习的效果。

5、格式规范,分值分布合理。

本次试题存在问题:25个选择题答案A、B、C、D分布没有注意均衡性,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压力,不敢相信自己的选项。

二、答题分析

主观题共50分,70%的学生分值在30~36分,20%的学生分值在30分以下,10%的学生分值在40左右。全年级及格96人,最高74分,最低12分。其中26题关与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一题答的很差。客观题答得不好,分值不高。

三、成绩分析(略)

四、存在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楚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提炼整理信息的能力太差。

3、答题缺乏专业术语,信口开河,下笔千言万语离题万里。

4、组织答案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书写极不工整、答题很不规范。

5、心理素质不好。

五、教学反思

1、探究心理调适的方法,让学生可以认识自我、自我调节在考试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2、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必须到位、精准,要关心时政热点、国家大事,让学生多读报纸、看新闻积累时政,拓宽视野。

4平时答题要规范语言,既要全面思考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做到语言专业化。

5、要从宏观上把握,中观呈现,微观落实,抓住主干知识有效串联,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构建知识网。

6、在以后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选取典型题目反复训练,提高对试题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结合教学和教材联系时政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把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结合典型事例、名言古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感。

高二政治备课组教师,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集体交流,半学期的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大家要齐心协力搞好教学和育人!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范文二:

一、教学反思

1、扎实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识点为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双基。

2、加强训练。

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学生在主观题中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与平时训练不认真,怕难怕苦,导致审题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达不畅。

3、关注差生。

学习中的差生,对于班级的平均分影响极大。我们在关注班级整体的同时,对这部分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

4、转变观念。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只需要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记记背背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任何学科知识都需要*平时的积累、理解和巩固。要转变其他任课教师的观念,取得他们的支持;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重视作业。

作业有显性作业和隐性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有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主动去做的作业等等。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对于其他的作业类型,也要耐心讲解。

二、改进措施

1、多找学生谈话,从情感上获得学生的支持。

2、有空多下班级,使学生的存留疑难及时得到解决。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做题准确度。

4、生生互教活动,优生和差生进行结对帮教,提高班级整体成绩。

三、学法指导:

1、指导笔记。

很多学生从初中上来,还不习惯高中的教学方式,不懂得如何记课堂笔记。要让他们转变教师讲、学生划的方法,主动提取教师上课的有效信息,重点记录,课外整理。

2、指导记忆。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政治课需要一定的知识点记忆为基础。可以让学生默读、朗读、互背等各种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解性的记忆,温习式地记忆。

3、指导作业。

选择题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理解题意抓住中心,找准关键词,学会灵活运用排除法、逆向法、因果法等解题方法。

主观题则要教学生:

①审材料、抓中心;②审题目,抓关键;③审设问,抓角度;

①找课本,采点子;②找背景,寻述语;③找联系,列题纲

最后组织语言,准确答题。

多次训练,积时反馈,落实技法,举一反三,相信学生在后半期的教学中会有所长进。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范文三:

本次考试是文科学生第一次期中考试,试卷主要是反映学生开学两月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反映出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地方,也启示教师们可以通过讲解试卷,分析学生的情况,找出学生在试卷中的共性错误,从而弥补在教学过程中的遗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试卷讲解显得非常重要了,那如何去讲好,这需要我们每一次的深究和思考。基于本次期中试卷,在分析的基础上,我做了如下思考和努力。

一、讲前分析,为试卷讲解做铺垫

在讲解一份试卷之前,必须对试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系本校老师命题,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对我们学生的考察更有针对性。试卷总分100分,时间是100分钟,其中选择题50分,非选择50分。试卷内容主要是《生活与哲学》的1-7课的知识点。

从试题来看,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有定量的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要求,这也使得本次试卷整体上是偏易的,难易控制较好,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解题思路中。另外,我还对本次试卷的区分度、命题意图、所考察知识点的知识结构和要求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讲评目标。

2、学生解题情况的分析

对于这个方面,可以做到针对性纠错,做到以点带面,这是讲解前很重要的一项程序。

首先,就学生的出错情况进行抽样统计,正确收集信息,科学整理信息,再现答题过程。在本次试卷阅改结束后,我对试卷进行了两下工作,一是对25道选择题的错误率进行统计,这也使得我在讲解试卷的时候能够有重点的进行,对于错误率不高的试题,可以节省时间出来,用到难题的讲解中,从而达到时间的优化整合。

其次,对解题错误明显的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考试成绩、答题情况、答题模式是否规范,卷面是否整洁,尤其是一些共性的错误要专门点拨,并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学生规范答题提出要求。在试卷讲评是,对答题非常规范的试卷进行展示,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目的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本次试卷讲解时,我便对1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典型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得后面的周练中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试卷讲解的主体

在课堂上,根据之前所做的那些铺垫,作为我们老师已经对试卷和考试情况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在讲解试卷时也能对重难点进行一定的侧重,也能针对我们教师总结出的错误,对错误原因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还能根据考试情况进行拓展,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讲解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这也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在本次期中试卷的讲解时,我重视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在发下试卷后,对10位同学进行了一定的任务布置,如果做对了,就让别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如果做错了,就说出自己当时那样选的原因是什么?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回到考场”。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取得了成功,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10为同学也为他们的讲解进行了很多的准备,间接的使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还巩固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化和扩展。

三、试卷讲解的“善后”

在课堂上讲解完成后,并不意味着试卷讲解的结束,能否对课堂上所获得的效果进行巩固,让学生真正的、更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所考察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学生做错的部分,试卷讲解之后的“善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有两项工作可做:

1、错题集的整理

学生根据错误的原因,讲解后解题的方法与思路,还有知识点的综合与归纳建立“错题集”,通过上课时所作的笔记,着重思考错在何处,并分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研究答题规范模式,想想怎么能让自己能占有更好的得分优势,以彻底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2、补充练习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教师根据针对性的原则,找到一些针对性的试题对学生修正错误的效果进行反馈。让学生去做去练,使学生再一次进入“考场”,从而能使学生真正的把教师在讲解试题时所教授的知识与方法转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以此,便能达到试题讲解的实效性。

总之,通过对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的分析和讲解,我认识到了,我们教师的讲解不是为了讲解而讲解,我们要把讲解的课堂不仅作为修改错误的课堂,更应该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得到启示,能够举一反三,更能拓展知识的课堂,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学的课堂。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范文四:

历次学期期中考试既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又是对今后的教学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本次高二期中考试的试卷同样具有这样的双重功能。这次的期中考试试卷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下面我就结合这份试卷的特点和我校的高二政治教学(以一个班级情况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供同仁们讨论指正。

一、高二政治学科期中试题的特点分析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1、试卷考查内容:本次期中考试考查的内容包括高二哲学上册二课书的内容。确定这样的考查内容有它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让政治班的学生从高二开始就要养成学会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前后知识的联系;突出高二哲学常识知识的方法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

2、试卷特点分析总体感受:灵活,与时事、生活联系紧密。笔者认为这次期中考试试卷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

(1)重视“双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考试,更应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而高考强调考查能力、鼓励创新,也往往实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要求基础上所强调的能力考查。

(2)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题目紧贴国内热点问题,积极反映群众所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正确分析、合理评价国内外的现实问题,不仅是我们政治学科在平时教学中要贯彻的,更是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方向性原则。期中试卷正力图指导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朝这个方向努力。例如:第1、35题要我们关注“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第38、39题则关注了我们的生活。等等

(3)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第一道辨析题在重视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重视了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突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两道分析说明题则更强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政治术语的使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在辨析题中这次出现了漫画理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漫画的领悟能力,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来正确说明,这样的要求比较高。

3、试卷的题型和分值情况全卷满分为150分,共39题,客观题分值为75分,占试卷分值的50%;主观题分值为75分,占试卷分值的50%。试卷共考查了五大高考要求的考查的题型,最佳选择题分值为48分,占试卷分值的31.2%;不定项选择题分值为27分,占试卷分值的17.5%;简答题分值为23分,占试卷分值的14.9%;辨析题分值为20分,占试卷分值的12.9%;论述题分值为32分,占试卷分值的23.5%。

4、抽查分析抽样分析了高二(4)班43位学生的试卷,平均分为105.3,优秀率为2.0%,及格率为95.2%,最高分为129分,最低分为80分。整体试卷的难度适中,但主观题偏难,客观题较容易。

5、得失分情况统计和典型错误(略)

6、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单项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但还有部分选择题学生错误率较高,例如单项选择题的第6、7、20、23题,学生的得分率都在60%以下,第7题得分率则只有26.8%,这也反映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第6、20、23题学生得分率都在60%以下,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网络还没有构建,看问题缺乏多角度,有些知识的掌握本身有错误,审题缺乏深度,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2)不定项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错误率较高有第27、30、题,例如,错误率较高的第27题,选A项的学生是属于审题不清,题干要求是辩证法,而A项是唯物论的内容,但许多同学却选了。而得分率最低的第30题,则是因为同学们自身知识的掌握不够完整,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漏选了。

(3)主观性试题总体情况不好,存在较多问题。

两道简答题的失分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还不完整,头脑中存有的哲学道理还不厚实,另外与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意识和审题不到位也有关。例如:第34题,第一问是违背了什么哲学道理?第二问是进行简要说明,许多同学第二问就直接进行分析,没有相应的哲理;而第35题

2015高三政治备课组总结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八篇

第1篇: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秉承教师本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大教研力度,加强与高一、高二政治老师的合作,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各项任务。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内容来补充教材的不足。2、学习课改的精神,落实课改要求。3、学习有关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教师的责任感。

二、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切实提高备课、上课、训练和辅导的质量

1.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学期开始,就着手研究高三年级的学生情况,在年级组和教研处带领下,能认真落实好每阶段的内容、进度、教法和作业,每次月考及时作好统计和分析工作,找出弱点,寻找不足,及时补救。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加强组内交流,发挥组内老师的聪明才智。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本学期我们共进行备课组活动18次。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课堂上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立足学生能力的提高、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设计出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有讨论课、有师生换位课、有辩论课、时政专题讲座课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后练习、作业的布置做到保质保量,避免无谓的重复,并突出上课内容的系统连贯。本学期,本备课组根据计划已基本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下一步提高备考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加强检查和督促,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学期我们做到了课课有联系,章章有测试,较好地将复习与联系结合起来。

4.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我们抓好时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时政敏感性,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时政。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把握高考动向。

6.适时地探索高考复习的新形式,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日常学习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7.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加强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坚持听课评课制度,虚心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人均听课节数30节,通过听课、评课、分析研究,寻找不足,研究对策,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大家都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教学设备,结合政治教研处“自主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教学模式,每个教师都认真制作教学课件,应教研处的要求认真上好公开课,并获同行的好评。

8.注意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心理的观察和研究。多次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倾心交谈,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通过本学期的探讨和努力,丰富了教学经验,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困难和不足,比如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政治学科不重视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将成为是我们今后探索和努力解决的大方向。但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2篇:2015—2015学年度第一期高三政治备课组总结

本期高三政治教学,基本按照计划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做了适当调整。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更注重实效。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下面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正确分析高考形势和学生实际,精心制定教学计划。

1.备课组成员共同分析了近三年四川高考政治高考试卷模式和社会热点,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即理论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贯穿试卷,但出题的角度多样而难测,死记硬背的题型在总分中所占比例减小,这就要求我们仍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改变原有的学习思维方式。

2.为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和能力,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我们的教学过程分三个步骤,首先夯实基础,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要求每个学生过关,并对过关情况做好登记。其次,培养政治思维习惯,政治思维方法。通过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结合教师的启发、指导,用政治术语规范答题,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不容失分的习惯。最后精选习题,加强检查和督促,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学期我们做到了课课有练习,单元有测试,较好地将复习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二.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力量

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备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试卷命题,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课例探讨又有信息交流,随时随地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

1.抓好心理教育,助长学习成绩

学好政治,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灰心丧气。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教师多走近学生关爱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积极性。

2.把握高考动向,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和转化工作。在备考工作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不但共享备考资源,而且在高考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转化以及备考资料的处理上也密切配合。使收集到的各地区的高考模拟试题能及时印发给师生使用。搞好高考信息的分析、筛选和转化工作,使有关信息及时转化为具体的练习供考生使用。

3.由于高考备考工作抓得扎实有效,本学期我校参加乐山市第一次高考诊断性考试,政治平均分继续保持全市第一,高考成绩再创新的辉煌。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1.对教材的研究还要深入。很多内容,没有充分挖掘其应有的思想性,不能根据社会热点和难点,找到高考的切入点。从题目设置上看,有些题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发挥,不能很好的进行知识迁移。

2.辅导效果要提高。无论是作业或试卷面批阅,还是对一般同学的答疑,似乎效果不是很明显。一方面是辅导的学生比较多,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更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另外,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辅导明显不够。

3.因人而教还要强化。对于上课,一部分成绩好的的同学,觉得复习课效率不高,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觉得内容深且多,没有把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很好的协调起来。

第3篇:2015—2015学年度第二期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一期的教研工作,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结合2015级高考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成绩。参加乐山市一、二、三次调研考试,继续保持了我组自高一开始长盛不衰的态势,始终稳居全市第一。参加2015年全国高考我校文综又登全市冠军宝座,为2015级高考再创我校新的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向嘉州的父老乡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期高三政治教学我组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正确分析高考形势和学生实际,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全力贯彻实施。

1.备课组成员共同分析了近三年四川政治高考试卷模式和社会热点,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即理论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贯穿试卷,但出题的角度多样而难测,死记硬背的题型在总分中所占比例减小,这就要求我们仍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改变原有的学习思维方式。

2.为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和能力,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我们的教学过程分三个步骤,首先夯实基础,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要求每个学生过关,并对过关情况作出登记。其次,培养政治思维习惯,政治思维方法。通过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结合教师的启发、指导,用政治术语规范答题,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不容失分的习惯。最后精选习题,加强检查和督促,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学期我们做到了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较好地将知识复习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

二.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备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试卷命题,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课例探讨又有信息多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

1.抓好心理教育,助长学习成绩

学好政治,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丧心信心。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教师应关爱学生走近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积极性。

2.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把握高考动向,本学期我们加强同传统友好学校的联系。

总之,本期高三政治教学,基本按照计划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做了适当调整。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更注重实效。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也有不足之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待日后改进。课堂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承的主渠道,落实教学常规是保证这一渠道在落实“双基”、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十分重要。重视常规教学建设,认真研究、科学整合教与学的关系,着力构建发展型的教学模式外,注意结合实施新课程、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质量的迫切需要,主动积极地开展校本教研。以学校内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查找课程改革中的教与学问题,特别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才能科学整合“三维度”教学目标方面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第4篇: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活动记录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目标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加压、鼓足干劲、科学备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团结协作、和谐备考。

二、打算科学严密安排,步步为营推进第二、三轮

第二轮:基础知识过关,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然后根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以热点带知识,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解决。强化主干知识,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第三轮:回归知识点综合复习,选择典型热点进行政、史、地综合,强化记忆,培养应试能力、指导心理调节。

三、制定备课组计划(具体见计划),和高三政治复习计划

四、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班级成绩

任教班级

平均成绩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率

及格率

二、具体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错得较多的题目:1、4、5、7、10、13、15总体原因两个:基础不牢和解题能力薄弱(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信息能力弱),学生不能把准题目要求,不善于把握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不能从题目提供的背景材料出发。

1、汇率不会算,计算能力弱;

4选了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1;选了实施走出去战4,没有注意到扩大内需;

5选了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改革1;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4

7、选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分配1;选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4(家电下乡)

10、选了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忽视矛盾普遍性);D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矛盾普遍性;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

13、选了意识是正确反映1;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反映、反作用)

15、选了B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绝对性

18、选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弱;学生说乱改,答得好的答得不好的一个样,怎么样才算结合材料分析

25、(1)4分。得分一般,基本1-2-3分。原因:回答不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没答。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又好又快,学生说乱改

(2)4分。得分一般,得到1-2-3分。原因:答不全,外交政策表述不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宗旨没写全;中国建设性作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建设性作用写不出来

26、(1)6分。得分3-4-5分左右。原因:人生价值的实现三方面没记住,结合材料分析没有全

(2)6分。得分2-3-4-5分左右。失分在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不知道;结合材料分析不到位

27(1)6分。得分2-3分左右。失分在于审题不到位,只讲利益集团对决策影响怎么样,没讲清楚美国决策的其他影响因素

(2)4分。得分2分左右。失分在于分析不全面。世贸组织的性质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答不出。

28、(1)4分。得分2分左右。改试卷老师要求答案具体、详细,学生答的不够具体

(2)4分。得分2分左右。结合原理分析不到位;主次矛盾写成矛盾主次方面或两个都写了。

(3)4分。得分2分左右。文化塑造人角度,失分在于结合材料部分,大众文化部分学生没想到

二、应对策略

1、用好几本书

考试说明:教材:命题解析:

2、注重知识复习:抓住综字,使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基础上具备综合性;抓住一个“热”字。关注热点,迁移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突破一个“准”字,准确的记忆书本知识点,基本原理(1)把握各模块的逻辑结构,严格按考试说明复习每一知识条目,明确其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抓住主干知识(在知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学科体系起支撑作用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3)围绕重点专题,重组知识体系:根据活动主体进行知识重组,。明确其中的三W根据主体知识进行知识重组,明确其中的三W。关注热点,根据社会生活的主题进行知识重组明确其中的三W(扩大内需:三W)根据哲学原理进行知识重组

策略:师讲,教师对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整理;对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哲学原理进行整理,并分发给学生;学生自己列,默写

3、解题复习

(1)让学生阅读重做已经做过的典型题目,错题,易错点,关键点

(2)熟悉各类题型,懂得解答方法(为什么,怎么做,启示类,体现型、计算题、图表题、意义类等);进行专题训练,专门对四选二组合型类;四选三组合型类;体现、反映、表明、说明类;判断推理类选择题专项讲解和训练。同进更要加强对主观题中,填表题;图表题训练;搞好解题技巧专题讲解训练;热点专题讲解训练。

(3)研究考题(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及各地的模拟题),把握命题的方向,精选题目,加强训练,引导学生提高应试技巧,掌握准确的答案答题方法。

4、其他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45分钟上课效率、培优、面改、集体备课等

第5篇:高三政治备课组总结

本学期高一政治备课组根据市、校教研工作计划,围绕有效课堂、校本备课、备课组备课、教学信息化等重点,本着“务实、”的原则,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工作思路

1、进一步领悟《新课标》中的新观念、新思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并尝试将教学实例、教学理念与教学反思记录下来并写成案例,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时认真参与教研活动及业务学习。

4、探究有效课堂。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进度,研究教学方法,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

5、教学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等来阐述理论观点,或举出一些生活的实例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学有所用,又学有兴趣。要让学生提出一些疑难性的问题共同探讨。一方面拉近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学习政治很有“味道”。

二、备课组工作重点

1、探究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学习研究。

3、抓好备课组活动的落实。

在小组备课活动中认真科学地制订授课进度计划,每次备课活动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研究其重点、难点、知识点、思想教育渗透点,研究教法、学法,将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出来,真正使学生“学会”和“会学”。

三、具体措施

1、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参加各类备课组教研活动。

2、加强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有质量有实效的活动。备课做到三知:一知教材;二知学生;三知教法。

3、讲究教学策略,,形成动态的课堂教学。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引发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展现学生的个性。

2016年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第九篇

2016年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试题难易得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全卷分值为100分,共分三个大题,28个小题,其中选择题(44分)、填空题(44分)、选做题(12分)。试卷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高二学生特点。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试卷非选择题中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3.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燃料的选择。部分学生没有读懂图中“1molH2O”这个关键信息,导致将乙烷的燃烧热写成“-520kJ/mol”,或者用字母“a、b、c、d”表示了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很多学生对于“燃烧热”,这个概念的认识不到位,将答案写成“1560kJ”或“1560kJ/mol”,甚至对单位也不熟悉,写成了“1560kg/mol”等。

24.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达到的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本题中因计算失分的同学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在教学中一方面老师强调的不够,往往直接给出结果,而没有留给学生自己计算的时间;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计算中,习惯使用计算器或者运算能力较弱,导致大面积失分。还有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不清楚,甚至上了90分的学生也有忘写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或者错写成“mol/L ·min”、“mol/(L ·min)-1”、“mol/L ·min-1”而导致失分。还有涉及到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很多学生错写成:2016~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或2016~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等。

25.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常数的表示及其应用,和“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等。有些学生审题不清,将表达式写成了“6.3×10-8”。另外部分学生没有注意“立即”将原因错误地分析成:“H2SO3在空气中被氧化成H2SO4”。最后一问很多同学写成“向Na2CO3溶液中滴入H2SO3溶液,试管中有无色气泡冒出”。

26.本题考查了在化学反应速率测定中实验设计以及原电池反应对速率的影响。但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对于“控制变量”的思想等还是停留在认识的表面,导致“V1、V6”的空答或者按照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猜测。

27.本题综合考查了前两章的有关知识。学生在计算平衡常数时不熟练,因为是用字母表示反应速率,很多学生忘写单位或者习惯性地写成“mol/(L ·min)”。另外对于恒温恒容、恒温恒压两种条件下的平衡建立不清楚导致平衡状态、NH3的体积分数的判

断错误。

28.本题综合考查了前两章的有关知识。学生对于用熔点、沸点来判断题给物质在室温时的状态有一定的困难,说明学生对物态的变化认识还不足。另外很多学生将改变的实验条件写成了“增大压强”或者“增大浓度”,说明对题目中的所给条件“10L的密闭容器”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没有注意。

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从答卷情况上看,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特别是化学计算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涉及到前两章有关化学计算的有选择题8、9、10、17、18,非选择题23(2)(3)(4),24(1)(3)(4),27(1)(2)(3)?,28(1)(2)??,将近30分的化学计算成了普遍的失分点。

2.学生的审题能力还要重视培养。

好像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老师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如没看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不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本次考试选择了少量市面上辅导资料或模拟题、高考题中相对比较常见的题型,但这样也有一部分学生分析不出来。如果期末难度稍大一点,或者更综合一些,可能问题会更大。希望各学校在后续的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落实情况,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第15、24(2)、27(3)均涉及到了化学平衡的标志判断,即使老师也讲解过各种情形,但学生依旧会出错,对于混合气体的密度和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还是搞不清楚如何判断。选择第4题涉及到的恒容时充入“惰气”,恒压时充入“惰气”两种情况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平衡的移动判断也是学生的软肋。

4.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

已经是高二的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选择题空答、把试卷当成草稿纸、书写和试卷无关的内容、卷面随意涂抹改、字迹潦草、错别字;大量使用胶带等现象十分的严重。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在高考时都可能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

2016年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一、试卷评价:

1、概述: 此次试卷以高考的要求命题,关注社会及学生的现实问题,注重思想性和实践性统一,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彰显政治学科特色.本张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生活与文化模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是对高二政治文科班学生的基本学科素质和能力状况的一次大检阅。总之,这是一份立足于长远,着眼于高考要求的规范性试卷。

2、具体特点:

(1)注重“双基”考查:

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查:试卷考查的范围涉及生活与文化二个单元内容。1—25题的客观题部分涵盖了生活与文化22个考点的所有应知应会的内容。主观题26题考查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27题突出考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点。28题以探究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全面认识,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注重基本能力的考查:试卷重点突出了对学生进行高考基本题型解题能力的考查,如26、27题就考查了学生对材料概括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审题能力,绝大多数试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综合概括总结的能力。

(2)浓厚的时代和生活气息:

政治学科的最大特色和生命力就在于时代性和现实性。本张试卷立足于社会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试卷做到了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注意反映社会发展的重大实际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试卷主观题涉及到的重大的社会和学生的现实问题有:党的建设问题,自然灾害以及生活中的唯物思想和唯心思想工作。试题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试题通过选择新材料、新情景,设置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试题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自身成长问题,试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求学生在自身生活的提练自己的精神竞界,特别是要注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如主观题26题27这些题目的设置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分析

1、得分情况:

全年级平均分63.05,命题符合学校要求。及格率60.6%,80分以上的8一个、占5%,70-79占47.3%;60-69占21.0%;从得分情况看,高分的太少,中上的偏多,选择题得分大多在30分左右,题目比较容易,主观题平均得分245分,得分率偏低,题目难度较大。

2、典型错误分析

(1)选择题部分:从抽样试卷来看:选择题错误率较高的是以下几题:4、7、11、15、16、18、27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基本知识的理解模糊,不能判断选项本身的正误,从而无法排除错误,将错误答案入选,或正确答案漏选。例如,第4题的①和②的意思一致,但一些学生选①而不选②;第11题考查了文化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认识不足。

材料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抓不住中心和关键。例如第4、5、9、19题。学生抓不住漫画和材料的中心思想。

(2)主观题部分:从本次考试来看,主观题部分做的不很好,也是本次考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有:

基本题型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的缺乏。第28(1)是典型的概括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题型,其基本要求应该是:一要有每一材料的内容概括,二要用创造性语言揭示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学生存在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一是没有实质性内容,只是空洞的指出“材料二是材料一的原因,材料三是材料二的”;二是孤立的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内容,没有揭示出内在联系,属于答非所问;三是做成了理论知识类题目,完全违背基本题型要求。学生的答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僵化的照搬一些理论条条,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分析。

审题意识不强,审题能力差,缺乏基本的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第28题(2)审题时如果抓住关键词“新的起点————新形势、新要求”,答案很明确,很容易上手,但我们的学生却答成了单一的情况,出现了失分惨痛的状况,这也是我们老师们始料未及的。

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上面的几道题目,学生失分的原因除了是审题和思维能力差之外,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的审题很好,关键词也都圈点出来了,但答案却是错的。问他们原因,说是不知道是具体对应哪个知识点,如26“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道考什么但不会写。

三.教学反思及今后教学中应对策略

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题中折射出我们高二教

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与哲学家一、二单元新课教学存在不足,一些应重点关注和理解的问题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在教学中未能突出;二是针对选修班学生高考要求的规范性训练不够。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到:

1、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养,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准确解读教材,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对社会和学生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剖析,结合书本知识作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2.要增强高考意识,加强解题指导,强化答题规范,提高应试能力。作为文科班的政治课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渗透高考意识,平时的训练在题型设计上、审题过程和答案要求上,都严格按照高考要求,绝不能在平时放低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审题意识、解题习惯和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平时的训练习题要依据高考要求精心设计,要能进行改编和原创,对学生要进行经常性的解题指导,规范答题,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学过的知识灵活答题,学会用创造性语言答题。教师首先自己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细细体会。

2016年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本次试题难易得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全卷分值为100分,共分三个大题,28个小题,其中选择题(44分)、填空题(44分)、选做题(12分)。试卷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高二学生特点。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试卷非选择题中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3.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燃料的选择。部分学生没有读懂图中“1molH2O”这个关键信息,导致将乙烷的燃烧热写成“-520kJ/mol”,或者用字母“a、b、c、d”表示了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很多学生对于“燃烧热”,这个概念的认识不到位,将答案写成“1560kJ”或“1560kJ/mol”,甚至对单位也不熟悉,写成了“1560kg/mol”等。

24.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达到的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本题中因计算失分的同学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在教学中一方面老师强调的不够,往往直接给出结果,而没有留给学生自己计算的时间;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计算中,习惯使用计算器或者运算能力较弱,导致大面积失分。还有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不清楚,甚至上了90分的学生也有忘写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或者错写成“mol/L ·min”、“mol/(L ·min)-1”、“mol/L ·min-1”而导致失分。还有涉及到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很多学生错写成:或等。

25.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常数的表示及其应用,和“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等。有些学生审题不清,将表达式写成了“6.3×10-8”。另外部分学生没有注意“立即”将原因错误地分析成:“H2SO3在空气中被氧化成H2SO4”。最后一问很多同学写成“向Na2CO3溶液中滴入H2SO3溶液,试管中有无色气泡冒出”。

26.本题考查了在化学反应速率测定中实验设计以及原电池反应对速率的影响。但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对于“控制变量”的思想等还是停留在认识的表面,导致“V1、V6”的空答或者按照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猜测。

27.本题综合考查了前两章的有关知识。学生在计算平衡常数时不熟练,因为是用字母表示反应速率,很多学生忘写单位或者习惯性地写成“mol/(L ·min)”。另外对于恒温恒容、恒温恒压两种条件下的平衡建立不清楚导致平衡状态、NH3的体积分数的判断错误。

28.本题综合考查了前两章的有关知识。学生对于用熔点、沸点来判断题给物质在室温时的状态有一定的困难,说明学生对物态的变化认识还不足。另外很多学生将改变的实验条件写成了“增大压强”或者“增大浓度”,说明对题目中的所给条件“10L的密闭容器”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没有注意。

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从答卷情况上看,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特别是化学计算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涉及到前两章有关化学计算的有选择题8、9、10、17、18,非选择题23(2)(3)(4),24(1)(3)(4),27(1)(2)(3)‚,28(1)(2)ƒ,将近30分的化学计算成了普遍的失分点。

2.学生的审题能力还要重视培养。

好像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老师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如没看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不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本次考试选择了少量市面上辅导资料或模拟题、高考题中相对比较常见的题型,但这样也有一部分学生分析不出来。如果期末难度稍大一点,或者更综合一些,可能问题会更大。希望各学校在后续的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落实情况,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第15、24(2)、27(3)均涉及到了化学平衡的标志判断,即使老师也讲解过各种情形,但学生依旧会出错,对于混合气体的密度和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还是搞不清楚如何判断。选择第4题涉及到的恒容时充入

“惰气”,恒压时充入“惰气”两种情况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平衡的移动判断也是学生的软肋。

4.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

已经是高二的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选择题空答、把试卷当成草稿纸、书写和试卷无关的内容、卷面随意涂抹改、字迹潦草、错别字;大量使用胶带等现象十分的严重。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在高考时都可能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

2016年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一、基本情况

全年级参加考试人数有531人,考试的平均分为62.04分,最高分97分,最低分20分,及格率54.2%,优秀率10.4% 。从本次考试统计结果上看,试题的总体难度水平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基本相符的,达到了命题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在60—75分之间,基本上符合 “两头小中间大”的基本规律。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考察的知识是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第一课至第五课的内容。试卷分值100分。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分值分布: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非选择题5题6问,共40分。试题中等偏易。。

三 学生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不扎实。从学生作的答案来看,发现不少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点模糊不清或识记不准,理解、分析能力不强。有些同学对知识能加强记忆,却不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答案没有条理化。有的同学不标序号,乱答一通,有的同学题号混乱,不分主次。

(3)材料分析题表达技巧不能完全掌握。政治的材料分析题,必须是先回答原理再进行材料的分析,而在考试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要么没有回 答原理,这样子写得再多也是无法得分的,要么就是因为只写原理,而没有进行材料的分析,这样子只能得一半的分数的。

(4)态度不端正。表现在字迹马虎潦草,随意性大,写错的地方乱画,卷面不整洁,甚至还有极少数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整套试卷只完成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只字未写,草草交卷了事.

四、改进措施和教学打算

1.研究教材,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以新课程的理念统帅教学行为,准确把握重、难点,把知识转变为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加强对学生课堂管理,严把记忆和试题关。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 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考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形成政治学科知识网,就不可能正确分析题目的题意,不可能全面、正确地回答问题。一是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系统梳理,及时检测、检查到位,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进入考前复习时,要回归教材,钻研教材构建知识网,梳理主 1

干核心知识,熟练掌握政治基本观点与原理,认真查漏补缺。

3.加强政治各种题型的训练,把审题、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融入到每一次的试卷的评讲中去,重视学生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的培养。、学生能分析文字材料,提取、加工有效信息,组织语言表述观点,将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次测试中暴露出在这些能力上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通过学案和精选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强化能力训练。

4. 加强规范。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答题不规范,缺乏答题的技巧和解题能力,答案书写很不规范。答题的规范性对于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完成答题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答题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对规范答题长抓不懈,在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做作业、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不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更看出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争取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逐步改正不足,争取更好的成绩。

2016年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5]

一、试卷评析

1. 立足基础,难易适度,合理设计,突出主干

整套试卷平稳简洁,新巧适度,知能并重,于常中见新,平中见奇的模式和选择题简洁平稳,填空-难度适中,后面大题层次分明,新旧知识相互融合的风格。坚持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重点内容出发编制试题,有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有助于优秀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和实力。较多题目相对较易,大多数考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少数题目难度稍大,灵活性较强,对知识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给个性品质优秀、数学学科能力优异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

2. 体现常规,适度创新,凸现学科能力

各学科试卷能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试卷充分关注对考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不仅考查对一些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而且更多考查了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法则分析、解决相关的综合性问题。

3. 注重通法,淡化技巧,助于区分和选拨

突出考查常规方法和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较好地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考查目的的命题指向。全卷没有直接考查纯记忆的陈述性知识,注重考查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上的程序性知识,由于立足基本方法和通性通法,整套试卷试题的坡度较好地实现了由易到难,并且实现了解答题低起点、宽入口、逐步深入的格局。整套试卷新题不难,难题不怪,题型常规但不失难度,有助于检测考生学科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更有利于优生充分发挥水平,展示实力,有利于区分和选拔。

二、暴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问题一:学生基础不牢固,学过的内容缺乏巩固,比较容易的题失分较多,“学而不对,对而不全”、“学生答题不规范”现象严重;教师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难度把握不够,学情了解不够。

策略: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与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从这考试明显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很不到位。虽然现在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变到“以能力立意”,

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前提和条件。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显地呈现出依托“双基”,考查能力的趋势,因此,在平时的上课中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始终。针对学生实际,目前要做好以“双基”的迁移运用,拓展和深化为中心,以进行知识缺漏的弥补和基本技能薄弱点的强化为重点,搞好“双基”的复习与训练,从而实现以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适应变化的高考。具体做法:加强集体备课,把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每日的晨考训练,真正做到年部、教研组、任课教师、学生四位一体。

2、问题二:实验班学生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拔尖的学生太少,理科最高分598分,550以上只有9人。文科成绩还要差一些。

策略:进一步做好培优辅困工作,落实分层教学。

由班主任会同科任老师确定前十名,从中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一落实。加强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定书目、制订计划、定期检查、指导,随时答疑、辅导,加速尖子生的成长。对于尖子生,在生活各方面给予性照顾。关心其思想动态以及生活情况,了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我们的学生偏科现象尤其严重,科任教师要及时给予这些学生行之有效的帮助,助其在最短时间内缩小薄弱学科的差距,为今后学习和高三年级的备考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问题三:学生思维定势,不能灵活的运用基本方法,分析能力欠缺,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策略: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总结归纳能力要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重视对《考试说明》《课标》的研究,并结合对近年高考题的认真分析,深化对高考题的认识。

4、问题四:由于这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和减负工作的全面展开,总体教学进度相对混乱。

策略:创新教法,为高效课堂注入活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改变教师满堂灌、满堂放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研究高考改革的新趋势,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法指导,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5、问题五:我们实现了计算机阅卷后,学生答题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思考不严谨,文字表述不准确,答案多而凌乱,条理性差,要点不清等诸多毛病显现出来。

策略: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示范到位,规范要求,标准化作业本,错题本要发挥相应的作用,每次考试(包括晨考)要和高考一样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规范答题训练。


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相关热词搜索:考试失分原因自我分析 高三政治考试情况分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三政治考试失分原因分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7923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