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网络创业 >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2017-06-15 10:48:2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共7篇)揭秘年赚千万的微信群控、色粉和微商的灰色产业链关于群控的文章发布之后带来不少收获。(详见《望月:微信大规模封号之后,我挖出了“群控”产业链的一些黑幕》)有求转载的,有要采访的,有讨论思考的,甚至还有几个上门求教怎么购买和使用群控系统的。意料之外的是,这篇文章吸引到了两个重量级人物到来,姑且称之为A君...

篇一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揭秘年赚千万的微信群控、色粉和微商的灰色产业链

  关于群控的文章发布之后带来不少收获。(详见《望月:微信大规模封号之后,我挖出了“群控”产业链的一些黑幕》)

  有求转载的,有要采访的,有讨论思考的,甚至还有几个上门求教怎么购买和使用群控系统的。

  意料之外的是,这篇文章吸引到了两个重量级人物到来,姑且称之为A君和G君,A君是首批群控系统的直接参与者,G君则长期观察灰色产业链,对这一行有着深刻的认知。

  和他们一番长谈之后,我决定写下这个续篇

  群控的前世今生

  “奥X群控,应该是市场上最早的群控系统,就是我们做的。”A君不无自豪的告诉我。

  从研发、销售到客户,A君都有深度接触,对这个市场可谓异常熟悉,他告诉我,他们做的产品,其实就是在一个电脑硬盘里预装群控系统,用户安装之后通过USB HUB 控制手机,最多可以控制127台,手机的话至少是1G内存+8G闪存,价格在350元左右。

  “我们那时候对外宣传的就是模拟人工,不封号”,A君说。

群控操作现场

  在A君接触的客户中,其实刷阅读数的是比较少的,因为成本高,实际上不怎么赚钱,最主要也是最赚钱的客户是做“金融”行业的当然这些所谓的金融,大多是不合规不合法的,比如所谓大盘、微交易、微盘,自建盘子和客户对赌等等。

  A君接触过一个95后客户,就是在这样的一家金融公司打工,一年挣了上千万,然后辞职买豪车出去玩,一年不到就花光,或许,这就是他们眼里的“互联网+金融”。

  但是,现在这类“金融”行业被打击得严重,而且群控软件的山寨和破解太厉害,之前一套软件7.5万元,现在只要差不多2000,再加上封号严重和安全方面的考虑,A君渐渐淡出了这个圈子。

  “毕竟我还年轻,没有结婚生子,可不想进去(监狱)”。

  但是,群控的生意并没有消失,只是发生了一些转移,现在最大的两家群控供应商都在南宁,而且在多轮打压之后,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转移到看上去比较正规的行业,比如经过包装的擦边球金融行业和微商行业等,准入门槛更高了,手法也更加隐蔽。

  打击金融诈骗我能理解,可为什么要对使用群控的微商们下手呢?

  微商之殇

  “如果不是很多微商做黑五类的话,微信是不会这么严厉打压的”,有人在后台这样评论,随后,我联系上了这位G君。

  G君说他喜欢研究别人怎么赚钱,“微信上的钱来得很快”,他告诉了我现在微商的种种套路。

  在我们的认知中,微商就是那种在朋友圈频繁发广告图文,让人受不了想屏蔽的人,但G君说这种其实是段位特别低的微商,基本上属于勉强够缴代理费的那种。

  中等层次的微商,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来打造朋友圈,然后用话术和心理暗示之类的来提高成交率。

  真正牛逼的微商,是自己引流,针对精准用户,利用微信朋友圈展现好的特点,自建流量池来卖东西。

  举个例子,拿卖茶叶来说,低段位的微商就是在朋友圈不断的发布茶叶产品图文,中等层次的微商会进行一些包装,比如这个茶叶产地如何干净无污染,采摘制作工程如何优雅卫生等等。

  牛逼的微商不一样,她一上来是不会讲产品的,你甚至不知道她是微商,她会晒自己小资类的生活照和自拍,捐助街边困难流浪者和山区小孩之类的内容和图片。等你认同了她的人设了,突然一天她宣布失恋了,憔悴难过得让人心疼,然后去武夷山外公家治疗情伤,顺便晒点外公外婆田间地头种田采茶、自己炒茶的照片,就像真实的农村电视剧一样,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自愿购买……

  当然,茶叶算是比较好的了,更多的微商做的还是“黑五类”产品。

  什么是“黑五类”产品,这还得从电视购物说起。

  90年代电视购物盛行的时候,各种市面上鲜见的良莠不齐的产品,配以非常夸张的广告效果,市场规模一度达到30亿元[创业网:

  不过,“黑五类”产品并没有因此消失,他们很快就转战百度,做起了百度竞价单页,也就是网站只有一个页面,充斥着大量的“权威”图片视频,和电视购物实际上是一个套路。

  现在,微信平台做大了,这些人自然又打起了微信的主意,去年,腾讯广点通广告系统全面下线“黑五类”广告,一些挂有这些广告的文章页面也相继被删除。

  但还是有微商接盘,想想百度竞价那么贵都有人做,而在微信上只要精准的粉丝引流,加上比较好的销售文案和话术,以及群控全自动助力,大量粉丝乘以成交率再乘以高昂的客单价,不就会大赚特赚吗?

  其实,自建流量池、砍掉中间环节,包括使用群控系统流程化操作会是微信电商的一个大趋势,问题是,现在微商面临两大隐患,一方面是货源充斥着“黑五类”和其他一些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在销售方式上大多采用欺骗性、夸张性的话术,甚至不乏性暗示,还有一些干脆就做起了情色的生意。

  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恐怕微商二字变成贬义词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色粉变现

  在G君说出“色粉变现”这个词的时候,我一拍大腿,这简直太贴切了。

  我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妖艳头像的女子来加微信好友,说会提供特殊服务,我以为是传说中那种比较超前的性工作者,会使用微信来招揽生意,但实际上她只是让我花钱买她的照片或者视频,现在回想起来,恐怕这也是用群控操作完成的。

图文无关,仅供示例

  色粉变现的渠道有很多,除了点对点,还有付费进群的方式,比如告诉人家付款多少可以进群,进群之后会有各种福利,但实际上进去什么都没有,甚至有的连群都没有。

  还有一些H5页面,点进去是av播放几十秒,不露点,然后让人付费28成为VIP,38元成为超级VIP等,但付款之后依然啥也看不到,或者只有一些擦边的图片。

  再有就是同城交友的公众号,男性用户关注进去之后有人打招呼聊天,实际上也是一套群控程序,根据用户的资料来让设定好的机器人聊天,但用户还要付费和“妹子”聊天打招呼,也是差不多28元一月,据说某知名相亲网站也在做。

图文无关,仅供示例

  当然也有点对点的真人聊天,但往往背后藏着一个猥琐男,据说光是这样聊聊QQ、微信,骗骗寂寞的大叔大哥,月入数万十数万的都有。

  这是腾讯或者微信的恶吗,貌似也不是,更多的其实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谋取暴利,从电视广告到百度竞价到微信微商,从“黑五类”到“色粉变现”,技术手段和平台在更迭,但万变不离其宗。

  按照G君的话来说,针对人性的生意,本质上都是因为男人好色,女人爱美,老人怕死,小孩怕笨。

  这话好有道理,竟让我无言以对。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望月的博客”(ID:wangyueblogging)授权转载,作者望月

篇二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银行卡买卖竟成“生意”成灰色产业链,宅男半年赚50万被捕

  近年来,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产业链涉及四个重要环节:收购身份证,冒名办理银行卡,网上买卖银行卡,进行电信诈骗、毒品交易、赌博、洗钱、行贿受贿等下游犯罪。

  买卖银行卡竟成“生意”

  在山东济南,几个渴望轻松挣钱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购买大量他人身份证,招募多名办卡人员,先后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的各大银行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网银功能后打包销售,非法获利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2016年1月12日,济南市市中区检察院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对犯罪嫌疑人彭军、王树、王有林提起公诉。

  冒用他人身份证开户

  2015年3月31日,济南某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一男子来到柜台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并要开通网银功能,于是报警将其抓获。

  该男子本名田小凯,23岁,湖北鹤峰人,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听说帮别人办理银行卡能挣钱,四五个月前,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做银行卡生意的“老王”和“小黑”,开始跟随他们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办理银行卡。

  每办出一张银行卡并开通网银等功能,田小凯会获得一两百元的报酬。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他办理了大约二三十张卡,收入5000多元。

  就在被抓的前一天,田小凯和16岁的女友跟随“老王”和“小黑”,及另外6名办卡人员来到济南办理银行卡。

  警方根据田小凯的供述,在其租住的宾馆将“老王”“小黑”及另外6名办卡人员抓获,并当场搜出大量银行卡、身份证和手机卡。

  招募办卡业务员

  经审讯,田小凯口中的老板“小黑”和“老王”,原名王树、王有林,二人是亲兄弟,哥哥王树26岁,弟弟王有林23岁,二人小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

  2013年10月,在北京打工的王氏兄弟,发现身边一些人正在做银行卡生意,干这行来钱快,还不费劲。在摸清其中门道后,兄弟二人也学着做起了这门生意。他们主要在找工作的网站或办卡的QQ群里广泛发布信息,招聘下线办卡业务员。办卡人员中也有一些是通过朋友介绍的,想挣钱的人。

  对于有应聘意向的人员,王氏兄弟通过电话与其详谈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情况,工资按件支付,每张卡给办卡人一二百元,达成协议后再与应聘者接头,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

  培训内容通常是,如何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怎么开通网银,并告诫办卡人在办卡过程中如果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怀疑,就要赶紧离开,别让人家报了警,然后再换家银行试试,还不行的话,这张身份证就不能再用了。

  他们招募的办卡人员,多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一般男女各半。这些年轻人大多学历不高,又急需工作挣钱,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很容易受到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王氏兄弟将办卡人员组织起来,带领他们流动于北京、济南多地办卡,并负责统一安排住宿、购买发放身份证,收取邮寄银行卡、结算业务员办卡费。

  二人将网上购买或上线提供的大量身份证,交给办卡员,让他们从中挑选与自己长得相像的,到银行办卡并开通网银,基本每天能办成3到4张卡。然后通过网络,以每张700到850元不等的价格将办好的银行卡、网银U盾、身份证、手机卡和开卡资料打包销售给上线。

  上线给钱后,他们再给办卡员结算。中间的差价则被王氏兄弟赚取,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销售银行卡非法获利数万元。

  “宅男” 非法买卖银行卡半年赚50万

  在侦查中了解到,被抓前王氏兄弟曾用快递将办好的6张银行卡发给北京的上线小彭,收件地址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案发时,该快递尚未被收件人收取。

  以前每次快递都是快递员联系小彭送到他指定的地方,而这次是快递公司让他自己去取,且小彭发现与王氏兄弟失联后,意识到出事了,马上中断了所有联系。

  在侦查技术部门和北京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济南警方通过快递上的收件电话,最终将这起银行卡网售案的上线小彭抓获归案,并在其住处缴获赃款32万元,电话卡、身份证、银行卡若干。

  据了解,小彭真名彭军,21岁,高中辍学后一直无业在家,是个“宅男”。大约在2013年10月份,他在QQ上看到有招聘办卡人员的广告,就替他们办卡挣钱。后来他从网上看到有人收卡,就开始自己干了。他先在网上买来一些身份证,交给下线办卡后,再把下线办的银行卡通过快递收回并倒卖掉。

  2014年10月,彭军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买银行卡”的菲律宾买卡人,那人对卡的需求量大,价格给的也比国内的高,每张卡1700元。彭军自己办的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他在网上联系了王氏兄弟,以每张800元左右的价格收他们的卡,再以每张1700元的价格卖给菲律宾的上线。不到半年,他靠买卖银行卡非法牟利50多万元。而他的人生目标是“27岁前身家过亿”。

  网上银行卡非法买卖已成“灰色产业链”

  近年来,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产业链涉及四个重要环节:收购身份证,冒名办理银行卡,网上买卖银行卡,进行电信诈骗、毒品交易、赌博、洗钱、行贿受贿等下游犯罪。

  收购身份证是这一产业链的第一环,数据显示,全国换发的二代身份证已逾12亿张,每年丢失、被盗的身份证可达百万张。由于遗失身份证“无法注销”的技术隐患,使得冒用他人身份证牟利或掩护犯罪的行为大行其道。

  不少丢失、被盗的身份证被不法分子收集起来,在网络黑市公然叫卖。几经倒手后,这些身份证多被用于冒名开通银行卡,然后再进行银行卡的买卖。

  根据法律规定,身份证只允许本人使用,冒用他人身份证开办、买卖银行卡显然是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实施买卖银行卡犯罪的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购买身份证时更青睐同龄人的身份证,然后通过网络招募下线办卡人员,大量银行卡被开出后,卡头就会在网上发布信息卖卡。

  办案检察官介绍,银行卡被不法分子销售出去后,主要被用于电信诈骗、伪卡盗刷、洗钱、行贿受贿等下游犯罪资金的转账提现。被冒名开卡的人,会遭受经济损失和信用额度下降的风险,而司法办案的视线也被严重扰乱。非法买卖银行卡,已成为电信诈骗、伪卡盗刷等下游犯罪持续高发的重要推手。

  售卖银行卡信息涉嫌犯罪

  猖獗的银行卡买卖,为洗钱、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提供了机会,且近年来在电信诈骗中成为重要的“作案工具”,一方面电信诈骗成为银行卡买卖的“大客户”,另外一方面,诈骗团伙得手后立即将诈骗得来的钱财迅速转移到买来的多个银行卡中,加大了警方侦破、追赃的难度。

  警方提醒,切忌将个人身份证出售给他人,因贪小便宜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一旦证件丢失,应第一时间办理挂失,防止被冒用。

  警方同时建议“一人多卡”的持卡者要及时对手中的银行卡进行清理整合,将资金转入常用卡内,对长期闲置的银行卡要及时予以注销,以免不慎丢失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被用以犯罪。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造成经济损失或被他人利用并从事非法活动,如身份证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备并登报声明。

  此外,切勿贪图小便宜盲目出售个人银行卡,以免因小失大。警方强调,出售个人银行卡被用以犯罪的,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开户人会被纳入个人诚信监管体系,售卡人将被限制在所有银行网点的开户权限,名下的所有银行卡也会因此而被限制交易功能。

  换句话说,一旦有市民出售个人银行卡后被纳入监管,将不能在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申请开卡,而手上的银行卡也将无法正常使用。

  新闻:

  银行卡买卖“为谁而生”

  按照相关规定,银行卡仅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可如今,银行卡怎么竟成了可随意买卖的商品?

  为了探明真相,记者拨通了一位银行卡网上售卖者的电话,佯称自己想买一张银行卡。对方告诉记者,一般四大银行的借记卡价格在200元-300元不等,网银卡则在400元-600元,并提供全套资料,即网银U盾、身份证明、手机卡、开户协议等。

  当记者提出对卡的安全性表示怀疑后,他声称,所有的卡均为新开的储蓄卡,卡内保证只有10元工本费,无任何交易记录,可通过淘宝网支付或货到付款。当记者问他如此多的卡从何而来时,他坦言是以每个150元的价格买来身份证,再花钱找与身份证容貌相似的人去办卡得来。一般来说,每个身份证可分别办理三四个普通借记卡和网银。

  他同时向记者表示可以收购空白卡和闲置卡,价格在100元-200元左右,如果是包括各大银行借记卡和网银在内的全套卡收购价格则在900元以上。

  居民手里“沉睡”多年看似一文不值的闲置卡为何有人愿意高价收购?而许多人愿意购买来历不明的银行卡又意欲何为?

  据“卡贩子”向记者透露,网店店主是购买银行卡的一大主力。由于开一家新网店往往需要开多个账户来炒作信用,因此很多店主在开店初期会购买大量银行卡来刷“信誉度”。而更多银行卡则是卖给了那些“想送礼,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身份的人”。有的售卖银行卡网帖甚至做出这样的广告:“您是否还在为收账、转账、送礼、接受汇款的同时,不想让对方知道你的身份信息而苦恼呢?现在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至诚至上的服务,满足您的需求。”

  “卡贩子”还告诉记者,每个月都有很多中小企业主购买银行卡,主要想通过多开账户的方式,将原本一个账户的钱分到几个账户,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据记者了解,购买银行卡还给一些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买来银行卡进行洗钱,或者假装是卡主本人诈骗其亲人钱财等。

  银行卡非法买卖不但会滋长灰色暴利,也为一些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郭田勇认为,治理收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环节,需要公安机关、银行、用户形成合力,剪断银行卡非法买卖利益链。他建议,公安机关可根据网站上留下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来打击银行卡销售方;也可要求相关网站予以配合,对买卖银行卡的相关信息进行屏蔽,切断不法分子的销售渠道。

  “商业银行要对办卡人的真实身份进行严格审核,不要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郭田勇说。据了解,由于一些银行暗地里都把开卡量作为考核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造成银行在办理开卡业务时审核流于形式,不够严密。

  银行卡磁条内含有个人信息,对于收卡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银行卡开户人,将自己不用的银行卡卖给他人无疑相当于卖掉自己的信息和信用。一旦他人利用该卡从事非法交易,银行卡业主需要负相关责任。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海虹律师告诉记者,根据《刑法》、《银行法》和《反洗钱法》中的相关规定,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大批量地出售银行卡,将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将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收卡人用这些购买来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持卡人很可能会因为贪小便宜而触犯法律。”邓海虹说。

  相关银行人士提醒,由于银行卡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出售银行卡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破解并盗取个人信息用以复制卡片等犯罪,卡主可能因此而招致损失,因此废弃银行卡千万不能卖。

篇三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中国社会的那些灰色产业链

中国社会的那些灰色产业链

4月8日,第四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世界银行中国及蒙古局前局长杜大伟在发言时谈到因为很多隐形收入或者灰色收入,其实有一些人比他们真正表现出来的更加富有,比官方数字表现出来的更加有钱。灰色收入由来已久,尽管有人痛恶之,但也无法杜绝,就连温家宝任总理时也是“规范”灰色收入。在社会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无形的灰色产业链,或众所周知或藏匿深处。

互联网衍生灰色产业

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互联网衍生灰色链非常庞大,2012年百度曝出内部员工与外部人员勾结,对外部人员所提的删帖请求,私下进行了违规的有偿操作。网上打着“危机公关”、“网络公关”的职业删帖更是数不胜数,“互联网删帖”服务,早已规模化,产业化,这个灰色产业链早已扩散至整个互联网,遍及BBS,新闻门户,地方媒体,贴吧,微博,等等。

职业差评师是由淘宝网,拍拍网这样的大型C2C电子商务平台所催生的新兴灰色职业,淘宝上有很多恶意买家做起职业差评师,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

索要网店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给淘宝卖家造成巨大伤害。职业差评是对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巨大伤害,亦是赤裸裸的敲诈,是犯罪。

除了以上两种灰色职业,在互联网衍生灰色产业中还包括网络水军,以及微博中的僵尸粉等等。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还需要各大互联网公司加强管理为大家营造一个纯净的互联网世界。

医院挂号背后的产业链

在中国看病难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且不说看病难,现在挂号都难。其中除了看病人数多,专家医生精力有限等原因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其中已经形成的挂号灰色链。

搜狐网曾揭秘在某所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型医院,从医院的售号员工,到混迹于医院的号贩子,再到主治医生或教授,都因为需求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

医院每天面向公众的医疗号有上千个,包括特需专家、教授以及普通号等等,这三种号的数量大不相同,而这些号最终到达那些普通排队用户的比例也不尽相同。而其中消失的号就卖给了号贩子,特需专家的号通常是300元一个,号贩子将买来的号交给雇主拿到雇佣金。然后,雇主会通过多种渠道找到有需求的人,以最低2000元,高无上限的价格卖出去。不过,这个交易并没有结束。雇主会把赚来的钱分给窗口售号的人,同时也会安排人带着高价购号的人去找对应的医

生看病,当然,对应的医生也会获得这些钱中的一部分。

看到这,你也许就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是排队,有些人会买到号,而有些人则永远拿不到。

联办校的灰色链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近年来择校费已经成为大热问题,居高不下的择校费让学生家长们焦头烂额,甚至有新闻报道少女因为高额择校费服毒自杀。面对各学校各自收取高额择校费,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相关措施来治理。重庆地区就曾发布条例,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任何学杂费、择校费、借读费,而这仅仅针对的是公办学校。

面对此条例,没有名校敢顶风作案,但是他们都采取了变通的办法,将学生和师资力量都转至联办学校。在联办学校,因为有民资介入,不是公办学校,就可以收取择校费。重庆某曾排名第一的名校,以前校本部有30多个初中班,禁令实施后只保留3个,其余全部转移到联办学校去了。

重庆市的中学名校中,多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万人,被外界称为“超级中学”。“超过万人”其实涵盖了学校本部、分校区、联办学校的总人数。按公开价格简单匡算,每所名校在校生所收取的“择校费”,应在2亿元至5亿元之间,按每年新增学生为在校生的1/6匡算,则这些名校每所每年可新增3000

万元至1亿元的“择校费”。

重庆名校大多有分校和联办学校,重庆的名校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合作,多是由民资方出资购地并建好校舍和硬件设施,名校投入品牌及师资等教育资源,双方通常各占50%股份。这类合作中,民资方除在校董事会中占有席位及分享利润外,联办学校的日常管理通常都全权由校方负责,只是在招生中涉及地产商所售房屋的业主子女入学的部分时,由双方共同议定。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公立学校是事业单位,无需进行工商注册,而私营学校则需要通过公司制进行注册。但目前从重庆工商注册档案中,查不到该市名校与民间资本联合办学的任何信息。这些名校与民间资本各持股50%联办的学校,究竟算公立学校,还是民间办学,目前未有定论,事实上它们是左右逢源——在规避“择校费禁令”时,联办校区是民办学校;在工商注册时,它又是公办名校的分校区,无需工商注册。

旅游灰色产业链

导游威胁旅客购物的事件我们已经屡见不鲜,而导游主要收入是“吃回扣”也是众所周知。现在许多旅行社的导游根本就没有工资,有也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而在高回扣的诱发下,现在有很多导游,根本工资都不拿,就和旅行社建议,这个团你给我做,我给你旅行社钱,这就是业内导游买团也即零负团费现象的由来。

旅行社基本上是微利经营,甚至是“零利润”、“负利润”接待旅游团队,寄希望于通过团队的购物回扣和人头费(导游带团按照人数支付给旅行社的费用,以获得带团的机会)赚钱。在从上游组团社得到客源之后,旅行社将团队交给导游,导游给旅行社按照人数交付“人头费”,然后导游再通过购物和二次消费回扣把“人头费”和利润捞回来,低于成本销售的损失被层层下压,最后转嫁到旅游消费者身上。

对买团发生的支出,导游往往需要通过带团途中的二次消费回扣进行弥补,围绕买团的回扣支付,产生了大量的旅游购物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中的“灰色”链条。这些旅游购物行业,为旅行社提供高额回扣,主要面向团队旅游者开展经营活动。

旅游购物行业是“导游买团”操作模式下产生的主要利益集团之一,随着“导游买团”现象的扩展,旅游购物行业的规模也相应得到了扩张,并成为支撑和固化“导游买团”操作模式的商业组织基础之一。

车险的灰色地带

低成本的犯罪让车险诈欺案频发,主要都是发生在车主、车险定损员和汽修厂之间。综合来看,这之中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篇四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消费贷款错配 挪用衍生“贷款套现”灰色产业链

篇五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互联网灰色产业链研究及其应对措施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互联网灰色产业链研究

及其应对措施

陈明奇

2009.10.22 长沙

篇六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隐性暴利行业大揭秘 冷门暴利行业排名

隐性暴利行业大揭秘 冷门暴利行业排名【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除了房地产、化妆品等中所周知的暴利行业外,社会上还有这很多隐形暴利行业,这些行业的人都在闷声发大财,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现在就来扒一扒这些行业。 性玩具市场

这是一个集神秘、隐讳、诱惑于一身的行业。多年来,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街头巷尾“成人用品”、“两性保健”字样的招牌。逼仄狭窄的店面、性感裸露的海报、深夜街角的红灯,都给这个行业打下了“见不得光”的烙印。

行业现状

“人需要性工具,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平常。”

2003年8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仿真式性辅助器具不作为医疗器具管理的通知》。国家对中国的性用品放松管理,不再是特殊商品,无需前置审批。

政策改变了行业生态。2012年,中国约有500个性用品工厂,超过20万家情趣用品商店。

截至目前,中国的情趣用品市场总额在千亿左右,性学家李银河估算,全世界70%的性玩具产自中国。

暴利分析

成本低廉是暴利的主要原因。

情趣商店里看上去诱惑十足的性感内衣,用的是最粗糙的布料,一组售价为500多元的护士、教师、女警COSPLAY三件套,进价不足100元。有近500%的利润。

一盒避孕套,进价大约2元钱,在情趣商店挂上新功能、新品牌的字样,却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一些所谓的神油、喷雾、消炎药水等等。一经性用品店转手,价格立即飙升10倍以上。

暴利的另一个原因:买家往往羞于砍价。

在门店,消费者少有议价的习惯,进来的时候本就慌慌张张,问了价,付了钱,转身就走。很少有人会讨价还价。

眼镜市场

眼镜业流行这样一句话:20元的眼镜,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暴利的眼镜业其实是一条条低成本、高定价、高折扣的灰色利益链。 行业现状

中国眼镜业2012年总产值比2011年多160亿元,国内约有3亿人需要视力矫正,眼镜年零售额为230亿元左右。

暴利分析

首先,眼镜成本相比售价而言十分低廉。

在中国眼镜之乡丹阳,“记忆合金架”每副11元,“时尚合金架”每副16元,“板材架”每副16元,其中最贵的是纯钛制眼镜架,每副也只是60元。但一进销售门店,这些眼镜框架身价暴涨,翻了10倍,甚至50倍。

其次,技术门槛不高:配镜流程仅需十分钟。

眼镜实际加工时间,远比店员宣称的时间短,有的仅需要10分钟。让顾客等几天的原因是:统一送货、加工,总体上可以节约生产时间、机器损耗的成本。

在北京,折射率1.56的镀膜镜片,在商家的价格单上,一般约为300元,折射率1.61,镜片约为600元,折射率1.67,镜片售价约为800元。【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而在江苏丹阳,最普通、也是配得最多的折射率1.56加绿膜树脂镜片,每副批发价仅为8元;1.56黄金膜的树脂镜片每副19元,折射率1.61的非球面树脂眼镜片每副21元。

保健品

随着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关心。近几年保健品市场走俏,特别在逢年过节,销量猛增,是“钱景”不错的创业方向。

行业现状

负面消息并未阻挠保健行业发展,即便全球经济衰退,2011年保健品销售份额都占到了6000亿美元。

暴利分析

保健品行业之所以利润丰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全球多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3%约1.7亿人,他们的需求推动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

其二,约20亿人口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全球生活习惯问题也促进保健品行业发展。 其三,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支配增加也是保健品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

其四,全球对保健食品医学研究进展迅速。未来几年,保健品行业仍旧保持高速发展状态,而中国的产业政策必须跟进,首先必须要集中精力扶持国内大型保健品企业,其次要防止国外企业对中食品和保健行业的吞噬。

美容护理

买菜时可能会为了一两块钱计较的女性,为了让自己更美,却是花钱毫不手软,尤其近年化妆护理、瘦身美容等观念不断通过大众媒体的猛烈宣传攻势,几乎激起了每个女人爱美的天性,也因此拉动了女性美容产业的兴起。女人的“美丽产业”大有赚钱机会。 行业现状

中国目前美容行业市场每年约3000亿元,美容经济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高额利润、庞大市场每年有难以计数的美容新产品、高科技护理仪器、高科技瘦身设备问世。

《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指出:中国“美容经济”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中国居民“第五大消费热点”。

全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总数约为1120万人,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为154.2万家,年产值1680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8%。

暴利分析

“玫瑰花蕾3元钱一包,美容床单1.5元一条,美容内裤0.4元一条,牛奶浴盐2元一袋,薄荷足盐4元一包。”美容业的毛利高达90%。

婴幼儿用品

中国是全世界婴幼儿品牌最多的一个市场,可以说百花齐放,也可以说竞争混乱。 行业现状

中国目前0至6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8亿,市场的远景容量5000亿元。“以尿不湿产品为例,不满周岁的宝宝平均每天使用5片尿不湿,每片售价2-5元,一个月就需要300-600元。”

中国婴童行业协会副会长裴非算了一笔账:新生宝宝每个月起码消费2000元以上,除了生活必需品,还有医疗、摄影、照管的费用。这个一年5000亿的蛋糕是中国母婴用品加盟产业发展的天然动力。”

暴利分析

婴儿用品行业的产品分两大块,一是人气商品区(包括纸尿裤、湿巾、食品);二是利润商品区(包括玩具、特色安全用品、日用品、洗护用品)。

人气商品区中的纸品是零利润,食品是5%的利润率;利润商品区中,玩具6折、外出服、

3.8折、日用品6-6.5折,极个别7折,洗护用品7折左右、特别产品4折左右、平均进货折扣是4.94折,等于零售价100元的商品,进货价格是49.4元。商家纯利润在40%。 婚纱摄影

婚纱摄影是从1992年开始出现在大陆,94年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婚纱摄影店。短短的20年时间,已经由一件奢侈品成为结婚的必需品。“一生只有一次”的想法让婚纱照市场暴利丛生。

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纱摄影也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年的普遍关注和热忱参与。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婚庆支出的比例约为15%。

中国约有45万家婚纱影楼、摄影公司、图片社和摄影工作室,相关行业的人员近500万,中国婚纱摄影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且竞争与机遇同在。与婚宴、喜糖等婚庆项目相比,婚纱摄影的利润空间较大,利润率在30%-40%。

截止目前,全国大型婚纱摄影企业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为800-2000万元,有的特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全国目前各类人像摄影企业已达45万多家,从业人员600多万人,年营业额900多亿元。

暴利分析

人工:567元

影楼水平最高的首席摄影师,月薪在8000元左右。所谓台湾摄影师,其实也就是跟着高级摄影师学习过的普通摄影师而已,没有顾客真的会去核实他们的身份。

摄影助理的工资要低很多,大约2000元月薪。化妆师月薪一般在4000元,已经算中高端的。后期设计师,手法纯熟的,月薪约3000元。

这四个人的月薪总和是17000元,就算是这四个人都是一对一服务,每天只接待一对新人其实,这基本不可能。那么一个月30天,每对新人消耗的人工成本是567元。 服装:200元

影楼加价的各种新品、精品、尊贵礼服,使用一次至少一二百块钱,但是买这些衣服最多四五百块钱。那些普通的服装,有的只有几十块钱一件。服装都是反复使用,很少洗,即使算上清洗费用,平摊到每一对新人身上,成本不会超过100块钱。

还有就是相机等耗材。婚纱摄影不会用太好的设备,算上快门和闪光灯的损耗,每一张照片大概是5毛钱左右。一对新人拍200张,器材损耗费大约是100块钱。

场地:750元

按照繁华地段的400平方米大商铺计算,一个月大约要花10万元租金。这种规模的影楼,保守估计一天接待七八对客人,一个月就是210到240对客人。平均到每一对客人身上的房租开销,不到500元。即便算上装修成本,这一项开支,也就是550元左右。

还有就是外景地,一般外景地会收取“取景费”。算上用车成本,取景费的开支也就200元左右。

制作:331元

按照某影楼8800元套系“赠送”的画册:18寸高级防水相册一本约200元、11寸高级定制娘家册一本约100元、40寸宽屏放大一张约100元、24寸水晶油画一张约50元、12寸数码放大一张约10元、10寸琉璃放大一张约5元、水晶小魔方一个约8元。

这些相加的制作费用,一共是473元。但这些都是零售价,影楼与制作公司之间都有长期协议,有些影楼甚至自己有制作工厂,所以制作费用肯定没有这么高,至少可以打个7折。这样算来,制作成本,最多331元左右。

篇七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起底刷单灰色产业链

起底刷单灰色产业链:商家也遇黑吃黑 消费者是食物链末端 2016年10月05日09:22 扬子晚报

浙江省工商局近日宣布,半年内查获多家刷单平台,涉案金额累计高达1.2亿元,涉案商家1.86万家,涉及蘑菇街等多个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其间 工商部门还发现了新的问题——刷单灰色产业链上,被坑的不止是买家,找人刷单的商家居然遭遇“黑吃黑”。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对“刷单”现象多方位调查,还原一个除了欺骗还是欺骗的“刷单江湖”。

刷单的江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食物链末端:消费者

3成多消费者信“刷出来的好评”吃过亏

扬子晚报记者微调查也发现,尽管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刷单”的灰色产业链,消费者多了心眼。但依然有超过3成的被调查者有过信“刷单好评”上当的经历。

“防不胜防啊!”大学生小曹表示,他看好评买了一盒玫瑰糖,但拆开后发现盒子里的糖块都粘在一起。但对方表示食品售出概不退货。而这家店在同类商家中综合排序靠前,销量和评分都挺高。

消费者刘女士买到的物品有瑕疵,跟客服说要退货。但客服跟她说给好评才能较快解决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迫不得已发好评,这网购好评还能信吗?”

2006年开始网购的郑女士表示,十年来她已收藏了不少好店铺。到新店购物有点“冒险”。她看某家店的纱质小外套好评不少,花100多元买了件。到手一看,尺码和颜色根本图文不符。但她没时间扯皮,衣服只好闲置在那里。“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在出版社工作的网购达人米女士表示,好评不能全信,网店肯定还有“刷单”。她总结了一些辨别技巧,如每条评价的措辞、语气都差不多的,或者短时间内追加评价却不直接描述商品的,都有嫌疑,这类她就不会买。

食物链中端:网店主

想刷“双皇冠”,遭遇“黑吃黑”

据浙江省工商局查获的案件显示,商家刷单还遭遇了“黑吃黑”,至少上百个商家轻信“只要598,五钻抱回家”,本想给消费者下套,没想到自己先被别人坑了……

南京的淘宝店主王女士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就曾想找人刷单,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当时有个人在„旺旺‟上给我留言说,想刷钻可加

他的QQ私聊。”王女士动心了,她的淘宝店经营9年了,是“一皇冠”,想刷成“双皇冠”。

加QQ后,对方说“刷钻”很简单很便宜,只需花1500元,他负责找“枪手”来店里买东西,接着给好评。对方信誓旦旦地说,打款后立刻安排,保证一个月内刷出一个皇冠。

按照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和姓名,王女士将1500元汇过去。“„枪手‟真的来了。”王女士说,但最后只有一个人买了一件35块钱的冷门商品,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王女士向警方报案,提供“骗子”的姓名、银行账号、以“骗子”作为法人代表的公司名称等一系列证据。但一查,发现除了公司注册地在湖北,其他全是虚假信息。

记者采访中,还遇到一些被骗的网店店主,但大多数店主都对刷单避而远之。“要刷的话也是拜托朋友,稍微撑一下场面而已。”经营母婴用品网店的黄女士说,她不会找人“刷单”,平台对此管理和处罚都让她不敢越雷池一步。 食物链顶端:网络骗子

藏得再深,法律终会收拾他们

我们无法采访到引诱小雷刷单的神秘QQ号主人,以及骗常州王小姐刷单赚钱的幕后黑手,但他们毫无疑问在这条已经脱离了单纯刷单的“黑色食物链”上,扮演着位于顶端的暗黑角色。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相信法律会收拾他们。

旁支:刷单手

想靠刷单赚钱 大学生被坑惨

“刷单”行为滋生了“刷客”(也称“刷手”)这一“职业”。然而,由于本身就处于灰色地带,这些刷客慢慢成了骗子的目标。今年以来,不时有大学生或90后帮网店“刷单”被骗的案例见诸报端。

大学生小雷和同学帮一家出售体育用品的网店下单刷信用,通过QQ号和上家取得联系,对方每天通过QQ下达任务。称3个月一结账,刷得越多,赚得 越多。小雷和同学投入两万多元,却发现上家将他的QQ拉黑,再没法联系上对方。事发后他联系该体育用品网店工作人员,对方说对刷单的事情并不知情。

遭遇类似骗局的还有常州年轻市民王小姐。8月28日晚上7点多,她在一家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招兼职淘宝刷单的广告,加了一名“客服”的QQ号。 对方第一次让王小姐买了一个护肤品的套装,120元,过了五分钟后显示刷单成功,对方返现125元;第二次,王小姐投入本钱2400元,客服没返现,反而 让她追加交易。就这样两个小时她支付了近4万元,才知道受骗。警方鉴定,对方发来的购物链接是假的……

律师说法

刷单可处罚1万-20万元

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三方面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刷单”商家的同业竞争者而言,“刷 单”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消费者而言,“刷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对电商平台而言,“刷单”行为既是侵权行为也是违约行为,也正基于 此,电商平台可以利用平台规则对“刷单”行为及其商家进行处罚。

从当前的法律法规看,直接对“刷单”行为作出规定的是《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即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销售商品或 者服务,应当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不得以不正当竞争方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同时,明确规定不得利用网络技术手 段或者载体等方式,从事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业信誉的行为。

该办法也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刷单”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法“刷单”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以虚假宣传论,可处以一万到二十万元的行政处罚。

方超强认为,“刷单”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利益驱使;隐蔽优势带来的违法成本低;电商平台的处罚力度不够。

如何遏制“刷单”行为?他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加重对于“刷单”行为主体及其负责人的失信成本,将工商查实、法院判决确认的“刷单”行为 及其行政处罚等信息列入个人征信之中;加强平台与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的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积极向执法部门举报并移交“刷单”线索;在民事纠纷中,配合法


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相关热词搜索:灰色暴利项目 冷门暴利灰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金融灰色产业链暴利"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angluochuangye/8372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