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

2016-01-10 16:25: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一: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教案(二)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一: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教案(二)

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教案(二)

水心三小 李琦王真

教学内容:课本P98-100例2,做一做1-3,练习十七4-7

教学目标:1、能用学具摆出9加几的“凑十”过程,会计算9加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用“凑十”的方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3、摆、说、想结合,手、口、脑并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训练(口算卡片)

2+3 8+1 5+5 9-2 10+3 10+2 10+5 10-1 10-2 9+( )=10

2、数的分解练习:师出示一个数学生说出分成1和几。如:出示“3”,学生口述:

3、可以分成1和2;出示“4”,学生口述:4可以分成1和3„„

二、谈话引入:

计算9加几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凑十”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加几”的计算。

三、教学互动。

1、学习例2①:9+3=(课件出示小棒图)

(1)提示:有多少根红色小棒?(9根)有多少根绿色小棒?(3根)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9+3=?

(2)摆小棒说算理。

①仿照小棒图你能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吗?你是怎么摆的?(师巡回指导)

②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③集体交流。指名说,课件演示小棒图“9+3”的凑十过程。

⑶回忆摆小棒的过程,补充计算过程:□

1 □

10

⑷同桌口述9+3的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自学例2②:9+7=(出示向日葵图)

⑴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这幅图吗?生独立摆出“9+7”的凑十过程,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9+7的计算方法。

⑶补充书中计算过程。

⑷闭目想一想:图中把7分成了几和几,为什么?

⑸小结:计算9加几,可以这样想:因为9加1得10,所以先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再算9和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四、学习效果测评:

1、圈一圈,算一算。

①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回指导。

② 指名汇报,(课件演示)集体评议。

2、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同桌各说一题。集体校对。

3、练习十七第4题。

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再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4、找朋友。第6题。

五、拓展练习。练习十七第5题

1、看图填算式,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计算“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是计算“共有多少朵鲜花”。

2、在计算蜜蜂只数时,又从两种角度思考:

(1)左边有9只蜜蜂,右边有6只蜜蜂

(2)图中有两种颜色的蜜蜂,10只金黄蜜蜂,5只黄蜜蜂。

3、计算鲜花朵数:左边有6朵花,右边有9朵花。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二: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教案

课题:9加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的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20根小棒,数字卡片1-9。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课件出示学校示运动会的情景,从图中你看到什么?(让学生看图互相说一说)

2、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教学例1、例2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c.强化理解“凑十法”。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9+4该怎样计算?

演示9+4的计算过程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出新问题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列出式子9+3=

c.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踢毽的人,右边摆3根小棒代表跳绳的人。学生边摆边说出计算9+3的过程

d.小结。

三、反馈练习

1.课本98页做一做第1、2、3题。

四、数学儿歌

9加几,不用怕;

借一个,凑成十;

计算起来对又快.

五、数学游戏:用数字卡片做数学游戏

六、开放窗口

七、课堂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三:9加几教案

9加几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内容:教科书96页——98页

教材分析: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体验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十加几的口算卡片,学生上星期参加运动会的照片,饮料图片,课件 学生:每人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师:今天郑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个加法题,看哪位小朋友算的快,并举手告诉老师。 教师出示卡片:10+4,生迅速举手,师请平时较差学生回答。生回答后,教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接着教师陆续出示:10+8,10+3„

卡片按顺序贴:10+1

10+2

10+8

师:小朋友们为什么能这么快算出这些加法题呢?

生:因为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这位小朋友回答的很好,我们发现10加上一个一位数,就等于十几,而这个得数

的个位数字就是所加的这个一位数。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个星期五,学校举行了什么活动?

生:运动会。

出示上个星期五学生参加运动会照片。

师:这是上星期五你们参加运动会时,郑老师为你们拍的。这张是***参加跳远比赛,这张是***参加60米跑步比赛,这张是10位运动员参加30米往返接力。运动员们跑累了,有点口渴,那他们想做什么呢?

生:想喝水,

三、 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 (课件出示放大后的画面)

师:在运动会上,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了给你们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你们看,这是喝剩的饮料,箱子里和箱子外面都有,我们来数一数,分别有几瓶?

生: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动的特点,创设情景,以学生亲生经历的学校运动会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师把饮料图片贴在黑板上。并问:那一共还有几瓶饮料呢?怎么列算式呢?

生:9+4

师在学生说出得数前截住他的话,并说:回答的很好,那9+4等于几呢?老师不仅要小朋友们说出得数,还要小朋友们说说怎么算的。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两人合作,互相说说

2. 探究算法,优化方法

师: 小朋友们都很积极,现在郑老师请小朋友站起来说给全班小朋友听听,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

3凑十法:把外面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13盒。 ○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小学前已经学会简单的计算,根据学生这一基础,教学中应给学生自

由发挥的空间,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想出不同的方法。)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那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种和第○3种的都有,说喜欢第○2种的计算数上去方便,说第○3种不用数生畅所欲言,说第○

更方便。

教师进行引导。这两种计算哪种更方便,计算更快?

3种更好。 生通过比较得出第○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较快较好的方法,再通过比较,加深映象,强化“凑十法”。)

3种方法,它是把箱子外面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师总结:我们来看第○

上剩下的3盒,就是13盒。

这种把9和1凑成十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看来,看到9就想到1,这种方法更简便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9加几》(板书课题)

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上面来,移动一下黑板上的饮料,凑成十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可以请中下程度的学生上来。

师:***做的很好,现在箱子里面的饮料是十瓶,箱子外面的是3瓶,所以很快就得出是13. 也就是 9 + 4 = 13 (并板书)

10

这种方法就叫做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师:现在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小朋友们动小棒之前先听要求:想一想怎样移动小棒,就能很快知道有几根小棒?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由于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过移动饮料瓶,所以很快学生就用小棒摆好了。最后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凑十法”,形成“凑十”的表象,并从中体验到“凑十法”是比较方便的方法。)

3.师:那9+3,如何摆小棒,并移动小棒很快知道得数十几呢?

生再摆小棒,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在投影仪中演示。

师:那不看小棒,如何很快的算出9+3呢?

生说,教师板书: 9 + 3 = 12 10

师小结:加法算式里,我们看到9,就想到了1。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

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示,及时“消化”。)

4.师:这种凑十法你们学到了吗?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

三、应用练习

1. (1)出示98页摆一摆中的小花图,并请大家翻开书本98页做一做小花题,并填空。

10

(2)我们除了把一边的物体移动,使另一边凑成十之外,还可以圈十。出示98页做一做 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学生完成并板演。

(设计意图:由例题到“做一做”的过程,遵循了有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既为学生创设了计算9加几的问题情景,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2. 开放题:(1)师:今天大家表现的非常棒,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笑脸,一张纸上已经画了9个笑脸(出示这张笑脸图,并把它贴在黑板上),另一张纸上最多能画9个笑脸,最少能画两个笑脸,那你猜猜两张纸上可能一共画了几个笑脸?要列出算式哦!

生:另一张纸也是9个笑脸.9+9=18

生在叙述的同时,教师拿出画了9个笑脸的纸贴在黑板上,并板书算式.

师:***说对了,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生:另一张纸上是8个笑脸.9+8=17

生在叙述的同时,教师拿出画了8个笑脸的纸重叠在9个笑脸的纸上,并板书算式. 生:„

教师板书

9+2=11

9+3=12

9+4=13

„„

9+9=18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都是9加几,第二个加数都多1,结果也都多1.学生始终都不能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

教师用自己的手指指着黑板上的算式,嘴上读者9+2=11,强调第二个加数2和结果的个位数1,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算式都是9加几,九加上一位数后等于十几,得数的个位数字比这个加上的数小1.

师接着问:那1哪里去了?

生:跑到9那里了,和9凑成10.

师小结规律:9

加几,

九加上一位数后等于十几,

得数的个位数字比这个加上的数小1.

(2)运用规律:拿出一道填空题

教师报第一个里所填的数,学生马上说出得数。

学生两人合作,一人说第一个里所填的数,另一人马上说出得数

(3)口算比赛:翻开书本98页,完成做一做第3题,老师说开始再做,做好后举手,老师给速度快的盖大红花.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那你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板书设计

九加几

9 + 4 = 13 凑十法 9 + 3 = 12

10 10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四: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新安镇北潭中心小学 任志佳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 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习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四、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9 +

4 = 13

1 3

10

9 + 6 = 15

1 5

10

九加几

《9加几》说课稿

新安镇北潭中心小学 任志佳

我说课的内容是“9加几”,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理解掌握“凑十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重要基础。

我对教材的理解是这样的:“9加几”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学生认知基础和思维基础是十加几等于十几,怎样将9加几转化为10 加几的问题是知识的核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凑“十”。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为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为PPT课件、自制卡片和答题卡。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喜欢的朋友小猴聪聪招待大家吃桃子为引入点,并帮助聪聪算清萝卜的数量,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

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点数法和接数法已经运用的很熟练,要使学生习惯运用“凑十法”,光靠一节课的学习是不能达成的,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本环节我以两组练习题导入,第一题复习了数的分成,为下一步学习“见9想1”做铺垫。第二题口算练习,目的在于对10加几就等于十几进行强化,使学生感知凑“十”可以使计算变的敏捷,为后续学习凑十法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第一步利用直观的桃子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学生的经验是点数法和接数法,我适时介入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凑“十”法更方便计算。在学生提出凑“十”的方法之后借助动画,使学生清楚的看出凑“十”的过程,从而初步感知凑“十”法。

接下来在讲练结合中掌握凑“十”法,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聪聪家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萝卜,请同学们去帮助他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激趣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马上转入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内化计算方法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小练习,第一个练习通过学生说思考过程,说算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也许并不清楚,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引导学生会说,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个练习运用了课本89页做一做第2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从而内化了计算方法。

第三个练习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找朋友》,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坐了这么久,学生需要全方位的放松,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很可能不会全部去选择凑“十”法,但是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五: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长清区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电子备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操场上的比赛有:跳绳、还有啦啦队,可热闹了!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所以大家要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哦)。你看,运动员很辛苦,我们来给他们送些饮料,好不好?(出示饮料画面)

3、师:你们能说一说图片告诉你们什么了吗?从图片当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直接数: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

师:数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已经学会了,我们现在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凑十法” 。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10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就来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到10这个好朋友) 探究出现饮料图

师: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式?(9+4= )

师:指着图片问,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把9凑成10.怎么凑10?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9+1=10的“1”从哪里来?(从外面的4盒中拿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3,10加3等于----? 师请学生跟着老师再把演算过程说一遍。

总结算法。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全班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加深“凑十法”思维过程的理解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鸡蛋。

9加几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六:9加几教学设计

福州市象峰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开课教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2012年12月6日 执教者:孔碧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体验出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简便,学会用 “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口答。 3 7 6 8

1( ) 1 ( ) 1 ( ) 1( )

第二关:填空。

9+( )=10 9+1+1=( )

第三关:计算。

10+1=( ) 10+5=( ) 10+4=( )

10+8=( ) 10+9=( ) 10+3=( )

第四关:怎样摆才能又快又准确的看出一共有几根小棒?

师:同学们真棒。恭喜你们闯关成功,现在你们可以去参加运动会了。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真是热闹极了,你们瞧!运动员参加比赛非常辛苦,学校给运动员准备了一些饮料,你们瞧。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呢?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2、研讨解决“现在有多少盒”的问题。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结果的。

生说一说,师用课件呈现并小结各种算法。

学生汇报,(PPT演示)

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①1、2、3„„12、13依次数。

②从9数到13。

③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优化算法

(1)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

师小结:从外面拿1盒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2)学生操作,理解算理

师:要求出一共有几盒饮料,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 提问:要算一共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三、巩固练习

1、师:现在你学会用凑十法了吗?能用凑十法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吗?

PPT出示书P89做一做1

2、对比下列各组算式,说说你的发现。PPT出示书P89做一做2

3、速算练习

师:9加几的算式还有很多,你能不能又快又对的算出来呢?

PPT出示书P89做一做3

四、课堂总结

师:学完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办法,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回到家把这个办法说给爸爸妈妈听听好吗?

板书

9加几

凑十法

9﹢4= 13

1

10 3 9﹢7= 16

1 10 6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七:9加几教学设计

1

2

3

4

5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八:9加几教案

《9加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9加几”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走了前面的基础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同时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误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的这一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在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是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认识了11~20各数。在学习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在幼儿园学过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9加几的结果大多没问题,大部分能很快地说出准确的得数。但是问他们是怎么算的,他们却不会说了;问他们怎么想的,有的小声说是数的,有的干脆说一看就知道。看来这节课的难点是,在原来数的方法上学会用“凑十”的方法表述计算的过程。学生由于思维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在表达时语言不顺畅,有待于提升。所以初次接触,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思维上是一次挑战和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语言目标:能正确说出凑十法的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本第89页。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牛奶,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喜洋洋图片)喜洋洋出了个问题,同学们过了这两关,喜洋洋就带你们去看春晖小学举行的运动会。第一关:复习2到9的分与合。第二关:10加1到9等于几?(十加几,几加十等于十几) (9加几就是转化成10加几,9要和1凑成10,所以复习为新授课做铺垫。)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做一做,先让同学们自己做,然后用PPT讲解过程。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5、来看我们刚才的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9加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引出课题)九加几。

6、同学们自己拿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写在作业本上。然后讲解做题的方法及复习凑十法。

板书设计: 9加几

1、 点数 9 + 4 =13

1 3

10

2、 接着数

3、 凑十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采用PPT的教学,《9加几》是学生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了以下的深刻反思:

我从学生熟悉的运动会场景为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

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9+4。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10、11、12、13,知道是13;也有的说先拿1盒和9盒合成10盒,然后再把剩的3盒加上就是13盒。不管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然后让生比较这几种方法那一种比较简便。然后引出课题。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还存在问题,虽然运动会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事情,但他们真正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虽说能激起学习兴趣,但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远的。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我虽然采用了牛奶但是同学们没有得亲自数,所以这里没有达到目的,我让同学们拿小棒自己体会凑十的过程,但是这部分的过程也没有达到学生全体参与的过程,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从4里面拿一根放在9里面,而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凑十的思想。另一方面时间的分配也不是太合理。同学们的自己动手部分指导不到位。总之还是要不断的学习。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九: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配有场景介绍“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年级组跑步、跳绳、踢毽决赛,还有......”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很多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2)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3)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教师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板书出算式)

(4)小组交流怎样计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二、总结规律

教师出示课件: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强调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9+3还有9+7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三、练习巩固

今天是教师节,芳芳和圆圆不约而同的都想到给老师送鲜花,看看图像,你知道老师的桌子上共有多少朵鲜花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P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练完成9加几的计算,并能说说过程。

2、能看懂图意,并能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感受团结协作的乐趣。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1、学生能计算9加几的计算。

2、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已学习了9加几的算式,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游戏算式,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对。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9。

教师拍4下、7下、5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

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例3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请你告诉全班同学好吗?”

3、教师筛选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几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列式、板书:9+5=

4、“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教师提示“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圆片)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先小组内相互说,在全班交流。)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三、方法应用

(1)出示做一做的图片

(2)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①观察图,同桌相互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什么?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篇十:《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设计者】新密市实验小学杨丽霞

【教 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的内容,练习十七的第1~3题。

【课程标准】

1、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

的加减法。(课标P13)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课标P13)

3、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

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课标P19)

【内容分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

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而9加几是20以内进位

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学

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就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

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我确立

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

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

和“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

【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的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

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但一年级上学期让学生提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可以运用主题图和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在自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于常

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要对他们进行层层

深入引导,让他们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

放在突出的地位。

【学习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知道用“凑

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

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能把它同已经学过的10加

几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

【评价设计】

⒈ 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

⒉ 通过基本评价题目检测学生对“9加几”的掌握情况。

3、通过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基本评价题目】

⒈摘苹果游戏

检测: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知识,按规律整理并排列算式,观察得数特点,从而能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⒉观察菠萝、苹果图,

检测: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

⒊数鸡蛋、蛋糕

检测:学生能否运用“凑十法”于实际生活中,从而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

小朋友们,每年的我校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首先要先进行盛大的开幕仪式。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看!同学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四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

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㈠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

◆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

◆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

◆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唯一思路,培养学生

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凑十法”。

◆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9加几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06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