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

2016-01-10 17:03: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的名师视频讲课播放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五年级2班 毛卫全

教学案例(一)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渗透点: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1、《全民健康条例》

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应用 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 24-25 页,例 1 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 1 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 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 224÷ 4 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 表示什么?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 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 22.4 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24 表示什么? 邱天芬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 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出示: 《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 1 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 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 (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 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1)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 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2)全班分组展示。

教学案例(二)第三单元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例11

渗透点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初步理解

方法:讲授、图示、直观教学。

课题: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3、向学生渗透法制内容《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的学习,你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你们见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11情境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奶牛、奶牛场、牛奶运输车、牛奶生产环节、三鹿奶粉中毒事件等,提问:养殖奶牛或生产奶粉时能添加任何直接或潜在的有危害的物质吗?向学生介绍《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生鲜乳和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根据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组织修订。

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乳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检验方法与规程,与乳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内容。制定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婴幼儿身体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第七条:禁止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添加任何物质。禁止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2、理解题意。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板书已知:3头牛 上周 220.5千克)

师:这些是我们已知的条件,那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板书求:每头奶牛平均每天的产奶量)

3、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师:上周表示什么意思?3头牛和上周跟220.5千克有关系吗?如果只有2头牛,还会有220.5千克的产奶量吗?如果是2周呢,产奶量有变化吗?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这道题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平均每天的产奶量吗?如果不能,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根据学生分析板书: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

73.5÷7=10.5(千克) 31.5÷3=10.5(千克)

请你来说一说220.5÷3=73.5和73.5÷7=10.5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先算的

什么?后算的什么?

(1)1头奶牛一周产奶多少千克? 220.5÷3=73.5(千克)

(2)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73.5÷7=10.5(千克)

分析第二种方法:

220.5÷7=31.5和31.5÷3=10.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又是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

二、小结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出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的?(我们可以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再算一头奶牛一天产奶量;也可以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再算一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三、观察对比: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分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先算的是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再算一头奶牛一天产奶量;第二种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再算一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四、巩固练习P32做一做

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总结一下在碰到这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要看清楚题目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再根据条件来判断该用乘法还是除法,最后要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六、板书设计: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头牛 上周 220.5千克 每头奶牛平均每天的产奶量?

方法一: 方法二:

(1)1头奶牛一周产奶多少千克? (1)3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

(2)每头奶牛每天天产奶多少千克?(2)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73.5÷7=10.5(千克) 31.5÷3=10.5(千克)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

五年级组(黄彩梅)

渗透点:(一)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全民健康条例》

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应用

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渗透点(二)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例题11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初步理解

方法:讲授、图示、直观教学。

渗透点(三)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邮政编码)

可渗透法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应用

方法: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结题点睛。

渗透点(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或理解

方法: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结题点睛。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三: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 认读生字与写字:

如“目的地”的“的”读 dì;“踮起脚尖”中的“踮” 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 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词语的含义: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4、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4)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问题,当堂训练。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 、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3 、解释划线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4 、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学提示:

1、认真阅读课文。

2、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同桌交流体会。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自的体会。

2、重点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⑴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①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⑵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②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联系生活说一说。)

⑶ 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3、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⑴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⑷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⑹ “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三、感悟写法

1、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小结: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课文以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

麻木 轻松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

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二、自学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

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 水浒传 彭公传 三侠五义 绿林好汉 一百单八将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滚瓜烂熟 偏科

指名认读。

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

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4、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师板书:阅读、偏科、外语和古诗文)

5、深入浅出,辩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屏幕出示)

阅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四、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六、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cǎi fǎng shuǐ hǔ zhuàn piān kē wãn lǐ guàn tōng gǔ lì

lǜ lín hǎo hàn cãng jīng

2、我能在带点字正确读音下标上我喜欢的记号。

绿林好汉(lǜ lù) 《水浒传》(chuán zhuàn) 倒下(dǎo dào)

盛白面(chãng shàng) 散文集(sǎn sàn) 宝藏(cáng zàng)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您喜欢看 三国演义 还能将 水浒传 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2)、这时 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

是读书长大的

(3)、我边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 不错

4、阅读冲浪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1)、这句话中“闲书”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正课”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羡林先生认为,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课外阅读还有什么好处?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四: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法制渗透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加强了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并设计了大量的

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

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

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

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

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

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课时安排:

轴 对 称------ 1课时

旋 转------ 1课时

欣赏设计------ 1课时

整理复习------ 1课时

第一课时 轴 对 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

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2、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探索与实践的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有关轴对称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许

多美丽的事物或图案。 (仔细观察美丽的对称图案)

2、引导: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漂亮的图案,想一想它们

有什么特征?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这些图案有的是通

过对称得到的;有的是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3、过渡:对于这些类型的图形,大家以前也有些接触(介绍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现在我们主要学习图形的轴对称。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复习旧知。

(1)大家自己动手画出教材第3页例1上面图形的对称

轴。(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示画法,同时复习轴对称图形的

有关知识)

(2)说一说,你还见过那些轴对称图形? (集体交流,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飞机、自行车、脸谱、T

恤衫以及一些植物等)

3、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1) 大家观察例1图中的“松树”图案,有没有发现

什么特征?先自己找一找, 再小组内讨论。 (观察例图,先自己找,再小组交流,汇报:如果沿虚线折叠,两个“松

树”两边将完全重合)

(2)它的对称轴在哪里? (发现图中的虚线即折痕就

是它的对称轴)

(3)大家再看一看,“小草”图案有什么特征?(及时

表扬学生对轴对称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4)引出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整体概括轴对

称的特征。

(5)、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分别观察“松树”这个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小草”图

案的各个对应点(A和A’、B和B’、C和C’)与对称轴之间

的关系。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练一练:第4页例2

(1)刚才同学们经过探讨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现

在大家再来看看教材第4页例2上面的小房子。这个房子只

有一半,同学们能不能把另一半给建起来?

提示:画出来的房子要对称才漂亮,先想想怎样才能画

得又好又快,再动笔画。(个别指导学困生)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教师适时引导或补充)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找出最简单的画法。

2、动手操作:第4页“做一做”。

3、自由活动:按照“做一做”的方法,你还想剪一个

什么图形?动手试一试吧。

四、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大家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补充或

提醒)

五、作业设计。

1、在0、2、3、4、B、D、E、F中,轴对称图形有哪些?

2、根据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看谁画的又好

又快。

轴对称

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 六、板书设计。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第二课时 旋 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旋转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发展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发展空间想象力。

2、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风车、三角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大家说说生活中关于旋转的现象。(如风车、风扇的扇叶、钟表的指针、汽车轮胎等)

2、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那同学们对家里的钟表有没有印象呢?钟表的指针是怎么旋转的?

二、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明确旋转的含义:例3.

(1)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钟表的指针,我们应该如何表述指针“12”到“1”是怎样旋转的?(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度到“1”。)

(2)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要说清楚指针的旋转,应

该说清楚那几点?(及时表扬,同步板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明确:一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二要说清“是向什么方向旋转”;三要说清“旋转了多少度”。)

(3)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例3的三道填空题。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展示风车的旋转。

(2)谁来说一说,在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

(3)看教材中的风车,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提示:从形状、大小、角度等方面说明变化)

(4)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做了怎样的旋转?顶点呢?(小组探究,发现每个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度;每个顶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度;对应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与O点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度。)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第5页例4。

(1)让学生先小组内讨论,再自己做一做。

(2)怎样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3)如何确定旋转后的点的位臵呢?

(4)下面同学们借助三角形纸片来具体操作一下,看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子的。

2、指导学生完成第6页“做一做”第1题。

(1)这道题的三个图中,有谁知道第一幅图是什么图案?

(2)同学们再继续观察这几幅图,它们都是怎么得到的?

(3)大家再来说说这几个图形是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指名学生回答,提醒学生清楚表述图形旋转的“三要点” )

3、指导学生完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展示。(鼓励学生的创意制作,肯定学生的表现。)

四、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五:五年级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二官小学胡恩海

【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出示:

《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

(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2)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

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的知识冲突,突出学习目标。

(四)算法展示

1、对每一道的算法进行展示

生1: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生2:22.4÷4=5……2.4

生3: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

生4:直接算出22.4÷4=5.6

生5:列竖式计

师:分别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听明白了吗?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

2、比较算法间的不同,择优。

问:会用竖式计算了吗?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3、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五)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1、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又怎样算?

2、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 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

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

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 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 5.823÷3= 582.3÷3=

四、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二官小学胡恩海

教学内容:

1、用连除(双归一)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第32页例11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

教学重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4、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

《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 从事奶畜养殖,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课后小记: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六: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统计

可以清楚地看出具体项目的数量多少情况

二、教学新课

1、观察比较,合理选择

2、制作两幅统计图

师:两种统计图各有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分别读第97、98页上的两份统计表,读完后思考、讨论:它们分别用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

(2)、仔细观察横轴,其实教材已经给了我们暗示:图一横轴下的一月、二月......对着的是一根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图二横轴下的北京、南京......对着的是格子,可以画直条,所以画条形统计图。

......

3、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降水量“的常识。

(1)、师:现在你能把这两题用合适的统计图画出来吗?

(2)、交流:图一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指出:当连出的线很陡时,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很大。这张图里的八月和九月降水量就相差最多。当连的线不怎么陡时,就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不大,比如说一月和二月。

从图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老师适当补充)

(3)、校对填写制图日期:有明确统计时间的,一般取后面的一个月;没有明确统计时间的,可以填现在的时间。

学生分小组讨论

交流:(1)表一用折线统计图,因为更能清楚地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二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

学生制作统计图并校对

学生口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谁能说出”五岳“是哪五个?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把表格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你认为画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书中画一画。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

师:想一想,把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特殊吗?(纵轴上带曲线)说说这是为什么? 完成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估计2001、2002年他们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有多少元吗?

指出: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做一些预测。

学生思考完成,交流统计表中可获得的信息,讨论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学生完成并交流

学生观察汇报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五、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七: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六、教具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具和适当量的学具

七、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 :例1和例2及“做一做”,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动作,体验转化、对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启航: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出示例1的图片)

二、快乐体验: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1)组织学生观察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理解题意,得出: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板书)

(2)教师问: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计算买3个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3)汇报结果:谁来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4)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5)初步理解算理:是怎样计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1 0. 5 元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5)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小数乘整数。(板书)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 5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 计算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三、快乐分享

1.填空。

4.×× 3 × 2 × 2

2.做一做 书第3页 2题

三、快乐收获:

1.谈收获:(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作业: 练习一 1、2、3

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角

×× 3

1 0. 5 元角

例2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 7 2

×× 5

缩小到它的1/100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小数乘小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5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归纳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以及计算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知识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生活习惯。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

在前面用0补足。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启航:

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八:新课标学人教版小三年级数学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案1

新课标学人教版小三年级数学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例1、2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那一位上面。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20÷4 280÷7 300÷5 540÷9 24÷2 84÷4

93÷3 69÷3

提问:口算24÷2时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 4) 8 5 )25 7 )63 9 )45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表内除法,现在我们学习稍复杂一点的笔算除法,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主题图。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3、出示例1

三年(1)班和三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4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会怎样列式:(学生列式:42÷2。)

(2)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平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4)笔算:42÷2。

教师:刚才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对了,如果这道题用笔算怎样算?笔算除法的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法。

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先写除法的竖式,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去的数,把4写在42的十位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分去的数,写在上面落下来的被除数2的下面,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提问:做笔算时,先从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4、出示例题2。

四年(1)班和四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了5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让学生自行动手操作,弄清算理。

教师:52平均分2份,让我们一起拿出52根小棒来试着分一分。

①先分5捆,每份2捆,共分去4捆,还剩1捆,余下的1捆怎样分? ②把余下的1捆拆开,与2根小棒合并起来是12根,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③先分得的2捆,就是2个十,再分得6根,一共分了26根。

教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在动手操作时,是先分整捆,也就是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是2,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还剩1(余1捆),余下的1和除数比较,余数比除数小,余下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2落下来,1个十连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余数是0。

(3)比较例题1和例题2的异同。

相同: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要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除法竖式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用竞赛的形式开始练习,看一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题。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九:2013至2014 上学期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渗透法制教育

四年级上册数学

1

2

3

4

5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篇十:王淼五年级法制渗透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生知法守法》渗透法制教育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法律护我成长》渗透法制教育

展示)。

2.学生阅读案例

3.讨论:①小建通过什么方式找回了爱?这种方式合理吗?

②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会怎么样?

③从这个案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小结:法律的保护是真真切切的。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由于我们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识别选择能力差,极易受到侵害。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给予青少年特殊保护,也就是法律保护,法律用强制力保护最有效。我们只有懂得法律,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

【设计思路】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让法律走近学生身边,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尽快了解法律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树立法律意识。

(三)寻求保护懂法律

1.案例分析:《一个法盲的悲剧》

刘红是个聪明的姑娘,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擅长文艺。可是,忽然有一天,这个好学生被抓走了。事情是这样的-----(课件出示案例)

2.【案例简介】一天,正在家中复习功课准备期末考试的刘红发现她的英文课本被患有精神病的妹妹刘阳撕毁了。刘红生气地想,为了照顾这个傻妹妹,父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她也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这妹妹简直就是多余,于是她把刘阳按在地上,掐住了妹妹的脖子。刘阳开始还挣扎,后来就不动了。等邻居发现把刘阳送到医院,已经来不及。公安人员来逮捕刘红的时候,刘红说:“我怎么了?这是我家的私事,不用你们管闲事。”最终,刘红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讨论案例:①刘红认为教训打死妹妹是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你觉得她的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新课标第一网 新课标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法制渗透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13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